女性盆腔炎讲座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盆腔炎讲课PPT课件

盆腔炎讲课PPT课件
我国天津200例PID病原体分布:
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人型支原体感染分别占 PID病原体的10%、26%、47.5%。 (郑钟杰 天津 医药 2003年5月第三卷第五期)
美国PID病原体分布
16% 31%
淋病奈瑟菌
沙眼衣原体
53%
其他
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分别占PID病原 体的53%和31%。
主要体征
全身检查:T P 下腹部压痛、反跳痛 妇科检查:
阴道充血,可见脓性臭味分泌物; 宫颈充血、水肿、宫颈口脓性分泌物,宫颈举痛,穹隆有明
显触痛; 宫体增大,压痛,活动受限;子宫两侧压痛明显。 若为单纯输卵管炎,可触及增粗的输卵管,有明显压痛; 若为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可触及包块且压痛明显,
60.9% 淋菌检查:5% 阳性率45.5%
感染途径
沿生殖器粘膜上行蔓延:淋菌、沙眼衣 原体、葡萄球菌
经淋巴系统蔓延:链球菌、大肠杆菌、 厌氧菌
血循环:结核 直接蔓延:阑尾炎
1.沿生殖器粘膜上行蔓延
是非妊娠期、非产褥期 盆腔炎性疾病的主要感 染途径。淋病奈氏菌、 沙眼衣原体及葡萄球菌 沿此途径扩散 ( 如图 )。
贴,可以防止外界的污染。经产妇的阴道松弛,这 种防御功能较差; ③阴道自净作用:阴道上皮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影 响下增生变厚,增加对病原体侵入的抵抗力,同时 上皮细胞中含有丰富糖原,在乳杆菌作用下分解为 乳酸,维持阴道正常的酸性环境(pH≤ 4.5,多在 3.8~4.4),使适应于弱碱性环境中繁殖的病原体 受到抑制。
(二)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 管卵巢脓肿
急性输卵管炎主要由化脓菌引 起,根据不同的传播途径而有不 同的病变特点。 若炎症经子宫内膜向上蔓延,首 先引起输卵管粘膜炎,输卵管粘 膜肿胀、间质水肿、充血及大量 中性粒细胞浸润,重者输卵管上 皮发生退行性变或成片脱落,引 起输卵管粘膜粘连,导致输卵管 管腔及伞端闭锁,若有脓液积聚 于管腔内则形成输卵管积脓。 若病原菌通过宫颈的淋巴播散到 宫旁结缔组织,首先侵及浆膜层, 发生输卵管周围炎,然后累及肌 层,而输卵管粘膜层可不受累或 受累极轻。

盆腔炎健康教育ppt课件

盆腔炎健康教育ppt课件

物理治疗
心理治疗
通过热敷、理疗等手段,促进血液循环,缓 解疼痛和炎症。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饮食调理
运动锻炼
合理饮食,增加营养摄入,提高身体免疫力, 有助于炎症的控制和恢复。
适当的运动锻炼可改善身体机能,增强抵抗 力,促进康复。但需注意运动强度和方式的 选择,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干燥;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 足的睡眠;适当锻炼,增强体 质。
定期随访检查
在康复期,患者应定期到医院 进行随访检查,以便及时了解 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 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盆腔炎的定义、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病因主要包括性传播感染、下生殖道 感染、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等。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盆腔炎的治疗与预防 治疗原则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为主,必要时手术治疗。
预防措施包括注意性生活卫生、及时治疗下生殖道感染、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操作等。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交流环节
通过本次课程,我对盆腔炎有了 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在临床表 现和诊断方面,感觉收获很大。
我认为本次课程的讲解非常生动, 通过实例和图片的展示,让我对
发病原因
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外源性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 瑟菌等)和内源性病原体(如阴道内菌群失调所致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 染)。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热等, 若病情严重可出现寒战、高热、头 痛、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
分型
根据炎症累及部位不同,可分为子 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 脓肿、盆腔腹膜炎等。

盆腔炎pptPPT课件

盆腔炎pptPPT课件
病因
感染、炎症、免疫因素等。
发病机制
病原微生物通过上行性蔓延或血行感染等途径引起盆腔炎症。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常阴道 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发热、寒 战等全身症状。
诊断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 行综合诊断,其中超声检查和腹腔镜 检查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02 盆腔炎的病理生理
04 盆腔炎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卫生
经常清洁外阴,避免不洁性行 为,减少感染的风险。
避免过度清洁
使用温和的洗液,避免破坏阴 道酸碱平衡。
及时治疗妇科疾病
如阴道炎、宫颈炎等,防止炎 症扩散至盆腔。
定期妇科检查
及早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妇科问 题。
护理方法
卧床休息
遵医嘱治疗
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避免剧烈运动。
按时服药,不随意停药 或更改剂量。
注意饮食
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吃 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
物。
心理护理
保持乐观心态,减轻焦 虑和压力。
康复指导
锻炼指导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 。
性生活指导
治愈后可恢复性生活,注意卫 生和安全。
定期复查
治疗后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确 保炎症完全治愈。
预防复发
注意个人卫生和性生活卫生, 避免再次感染。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对于有明显的盆腔粘连、输卵管积水、卵巢囊肿等病变严重的情况,需要手术治 疗。
手术方式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以分离粘连、清除病灶、恢复解剖结 构等。
其他治疗方式
物理治疗
如微波、红外线等物理疗法,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疼 痛和炎症。

盆腔炎症ppt课件

盆腔炎症ppt课件

第二节 慢性盆腔炎
病理
慢性子宫内膜炎 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临床表现
❖ 慢性盆腔痛 (腹胀、腹痛和腰痛) ❖ 不孕及异位妊娠 20%-30% ❖ 月经异常: 经量增多、月经失调、不规则出血 ❖ 全身症状:低热,疲倦,神经衰弱 ❖ 体征:子宫增大、压痛,宫旁触到条索状输卵管,或宫旁肿物宫旁
鉴别诊断
急性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妇科检查-) 输卵管妊娠 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突发一侧下腹痛、附件区包块)
治疗
药物治疗为主,根据药敏选用抗生素 混合感染为主,多采用联合用药 症状轻,采用口服抗生素
住院治疗
适应症:一般情况差,病情严重 或有盆腔腹膜炎、输卵管卵巢脓肿 ❖ 抗生素治疗:青霉素或红霉素与氨基糖甙及甲硝唑联合方案或
组织片状增厚
诊断
典型症状和体征 急性盆腔炎病史 部分患者症状较多而无明显体征 诊断需慎重 诊断困难时行腹腔镜检查
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盆腔,B超
治疗
子宫内膜炎 :抗生素,积脓行扩宫术 输卵管炎或输卵管卵巢炎:物理治疗:激光,超短波、微波促进血
➢ 外源性:性传播病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及支原体
感染途径
沿生殖道粘膜上行蔓延 是非妊娠期、非产褥期盆腔炎的主要感染途径
沿淋巴系统蔓延 是产褥期、流产后及宫腔操作后感染的主要途径
经血循环传播 直接蔓延
第一节 急性盆腔炎
高危因素
▪ 宫腔操作感染 下生殖道感染 性活动或卫生不良 邻近器官炎症蔓延 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
液循环。中药治疗或抗生素治疗。反复发作、严重盆腔痛、综合治 疗无效者手术治疗 输卵管积水或囊肿:输卵管造口、开窗。囊肿切除

2024版(盆腔炎)ppt课件

2024版(盆腔炎)ppt课件
术式选择
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病变范围 及严重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 方式,如经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等。
13
中医中药治疗及辅助措施
中医中药治疗
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止带等中 药治疗方法,可缓解症状、促进炎症吸收。
VS
辅助措施
包括热敷、理疗等物理治疗方法,以及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有助于 促进康复。
属互助小组等。
实践经验分享
分享在家属参与盆腔炎患者康 复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如成功
案例、心得体会等。
家属参与效果评估
对家属参与的效果进行评估, 了解家属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
作用及对患者的影响。
27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024/1/24
28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总结
01
盆腔炎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
2024/1/24
针对性治疗
在获得病原体检测结果后,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 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联合用药
对于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 的患者,可采用联合用药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12
手术治疗指征和术式选择
2024/1/24
手术治疗指征
药物治疗无效、脓肿持续存在或破裂、 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输卵管卵巢脓肿或 盆腔腹膜炎等。
详细阐述了盆腔炎的概念,包括其分类、症状、体征等方面,为学员提
供了全面的认识。
02
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介绍了盆腔炎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以及治疗原则,如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等。
2024/1/24
03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强调了盆腔炎的预防措施,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等,以及

2024版盆腔炎ppt课件pptx

2024版盆腔炎ppt课件pptx
避免盆浴和公共浴室
尽量避免盆浴,减少在公共浴室洗澡,以降低感染风险。
20
避免不洁性行为及多个性伴侣
安全性行为
鼓励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减少性传播疾病的风险。
限制性伴侣数量
降低因多个性伴侣而增加感染的机会。
了解性伴侣健康状况
在发生性行为前,了解性伴侣的健康状况,避免与有性传播疾病的人 发生性行为。
2024/1/28
血常规检查
了解感染的程度和机体的反应情况。
分泌物检查
取阴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进行涂片 检查,了解病原菌的种类和数量。
2024/1/28
12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
2024/1/28
B超检查
可显示盆腔内的病变情况,如盆腔 积液、炎性包块等。
CT或MRI检查
对于复杂的盆腔炎病例,可提供更 详细的影像学信息,有助于明确诊 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13
实验室检查及意义
1 2
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 炎症指标,可反映盆腔炎的炎症活动程度。
阴道分泌物培养 明确病原菌种类,为抗生素的选择提供依据。
3
宫颈分泌物涂片检查 了解宫颈炎症情况,为治疗提供参考。
2024/1/28
14
04
盆腔炎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2024/1/28
15
急性盆腔炎治疗原则及方法
盆腔炎ppt课件pptx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盆腔炎概述 • 盆腔炎的病理生理 • 盆腔炎的检查与诊断 • 盆腔炎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 盆腔炎的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 盆腔炎的并发症处理与康复指导
2
2024/1/28
01
盆腔炎概述

盆腔炎性疾病课件PPT

盆腔炎性疾病课件PPT

03
组织疗法
如胎盘组织液、胎盘球蛋白,肌肉注射,每日或隔日一次,15次为一疗
程。
手术治疗
切开引流术
当盆腔腹膜炎有脓肿形成且脓肿位置较低时,可作后穹窿穿刺,明确诊断,在局 麻下切开引流。
附件切除术
发生输卵管卵巢脓肿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患侧附件切除术。手术时腹部宜做 下切口,以减少盆腔粘连的机会。
其他治疗方式
避免不重视治疗
确诊后应遵医嘱治疗,并按时复查,以免病 情恶化。
04
盆腔炎性疾病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年轻女性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治
01
02
03
04
患者情况
一位28岁的女性,因急性下 腹痛和发热就诊。
诊断过程
通过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医 生诊断为急性盆腔炎性疾病。
治疗方案
患者接受了抗生素治疗和必要 的手术治疗,同时进行了健康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其中,妇科检查发现盆腔有明显的炎症改变,如子 宫压痛、附件区增厚或形成肿块等。实验室检查可检测到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
02
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急性盆腔炎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使用抗生素(一定是广谱抗生素),包括静脉 输液、肌肉注射、口服给药途径。并且联合抗厌氧菌的药物,会取得更好的疗 效。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 时发现并治疗妇科疾病。
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减少意外怀孕和人工流
产的次数。
保健知识
合理饮食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 矿物质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
力。
加强锻炼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提高抵抗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盆腔炎教学ppt课件

盆腔炎教学ppt课件

03
炎症定义
炎症是机体对损伤或感染 的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 热痛和功能障碍。
炎症反应机制
炎症反应涉及多种细胞和 介质的复杂相互作用,包 括白细胞迁移、血管通透 性增加、组织损伤等。
炎症分期
炎症过程可分为急性期、 慢性期和纤维化期,每个 阶段都有不同的病理生理 特征。
盆腔炎症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输卵管损伤
抗炎药物
对于有小的包块、积液、积脓,不能完全排除癌症的情况下 ,不主张进行手术治疗。可采用中医中药活血化瘀、清热解 毒、扶正固本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切开引流
当有明显的肿块,比如输卵管积水或 积脓,或者有卵巢囊肿的时候,一般 采取手术治疗。手术的方式也是根据 年龄、有没有生育要求、包块的大小 ,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04
盆腔炎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卫生
经常清洗外阴,避免使 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 保持阴道的酸碱度平衡

避免不洁性行为
性生活前后要注意卫生 ,避免经期性行为。
及时治疗
出现妇科炎症时,要积 极治疗,防止炎症扩散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 便及时发现并治疗盆腔
炎。
护理方法
01
02
03
04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
对于年龄比较大、双侧附件受累或附 件脓肿屡次发作者,可行全子宫及双 附件切除术。同时,尽可能保留卵巢 功能。
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
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等物理疗法,中医上也有中药包埋治疗的方法 。
心理治疗
一般支持疗法,包括卧床休息,半卧位有利于脓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而使炎症局限,给予高热量、 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补充液体,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病原体及其致病特点
❖ 盆腔炎的病原体有两个来源: ①内源性病原体: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菌 群
②外源性病原体: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 体
4
传播 途径
❖ 经淋巴系统蔓延 (A) ❖ 经血液循环传播 (B) ❖ 沿生殖道粘膜上行蔓延(C) ❖ 直接蔓延
(A)
(B)
(C) 5
急性盆腔炎
女性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和腹 膜的急性炎症——急性盆腔炎。
Hale Waihona Puke 323、中药外敷(1)“坎离砂”敷腹痛处,每次用药前将药袋抖动 10分钟至发热为止,一包可反复使用5~7次,QD
(2)双柏散 100g,外敷(清热解毒消痈)
4、肛门纳药
野菊花栓剂 1粒 每晚睡前纳入肛门内5~7cm,QD×7
33
5、针灸
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每次2~3穴
❖ 治 法:清热解毒,利湿排脓。 ❖ 方 药: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 (金银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
(大黄 牡丹皮 桃仁 冬瓜仁 芒硝)
17
2.湿热瘀结证 ❖ 主要症候:
下腹部疼痛拒按或胀满,热势起伏,寒 热往来,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味臭秽,舌 红,有瘀点,苔黄厚,脉弦滑。 ❖ 治 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 方 药:仙方活命饮加苡仁、冬瓜仁。
❖ 选方如银甲汤、当归芍药散、膈下逐瘀汤、 少腹逐瘀汤、理冲汤等。
29
❖ 若腹痛明显者,加蒲黄、延胡索以活血化瘀, 理气止痛;
❖ 若证见白带增多,色黄或黄白、稠,舌红, 苔黄腻,脉弦滑者,为湿热瘀结之证,治法 佐以清热利湿,加蒲公英、红藤、车前草、 黄柏;
30
❖ 慢性盆腔炎患者多伴有心烦、失眠,加香附、 郁金 、酸枣仁理气行滞、养心安神;
❖ 5% G.S500 ml P.G 480万u V.D Q D×7 (AST)
❖ 甲硝唑 200 ml V.D Q D×7
15
辨证论治
❖ 发病急、病情重、病势凶险。 ❖ 病因以热毒为主,兼有湿、瘀。 ❖ 临证以清热解毒为主,祛湿化瘀为辅。
16
分型论治
1.热毒炽盛证
❖ 主要证候:高热腹痛,恶寒或寒战,下腹部疼痛拒按, 带下量多、色黄,或脓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 红,苔黄厚,脉滑数。
27
病机根本 瘀血内阻
慢性盆腔炎的病因病机多是
湿热毒邪

乘虚而入,与血相搏
阻 冲
或寒湿之邪



或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无论慢性盆腔炎病起于何因,其病机根本为瘀血 内阻。
28
化瘀为主,随证加减
❖ 慢性盆腔炎无论起于何因,最终均引起冲 任、胞宫、胞脉瘀阻,且患者病程长, “病久必有瘀”,故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
女性盆腔炎性疾病
XX中医学院一附院
1
一、定义
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 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称为盆腔炎。
见于中医学:
热入血室 妇 人腹痛 带下病
产后发热
癥瘕
不孕
2
临床特征与转归
❖ 特征 下腹部疼痛,或伴有发热。
❖ 转归 治愈:但可遗留疤痕、粘连、功能障碍 迁延:急性 慢性 扩散:败血症、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
❖ 临床表现
下腹疼痛,甚至剧痛,伴高热不退, 面色潮红,赤白带下或恶露量多,或呈脓 血,或伴有腹胀、腹泻、尿频、尿急等 。
9
体格检查: 全身表现:急性病容,心率加快。 腹部检查:腹胀,全腹压痛、反跳痛、肌 紧张,以下腹部明显
妇科检查: 阴道可有充血、有脓性分泌物,有灼热感; 宫颈充血水肿,抬举痛; 宫体压痛明显,稍大,活动受限; 双侧附件压痛明显,扪及增厚或包块。
❖ 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抗生素,注意酸碱、电解质平衡, 适量输液、降温。盆腔脓肿形成时-----积极抗感染后行手 术治疗 1.柴胡注射液 4ml im 2. 5%G..S 250ml 鱼腥草注射液 50 ml VD qd×2 3. 5%G..S 250ml 清开灵注射液 40 ml VD qd×2
13
6
病因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发生变化 外源性致病菌侵入
❖ 产后或流产后感染 ❖ 宫腔手术后感染 ❖ 经期卫生不良 ❖ 临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 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
7
病理
❖ 急性子宫内膜炎及急性子宫肌炎 ❖ 急性输卵管卵巢炎 ❖ 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 急性盆腔腹膜炎
8
❖ 病史
诊断
近期有经行、产后、妇产科手术、房 事不洁病史 。
❖ 本病缠绵难愈,病久及肾,以致肾虚,证见 腰痛腿软者,加狗脊、杜仲、续断,以补肾 扶正。
31
其他疗法
1、中药注射
(1)5 % G. S 250ml
香丹注射液20 ml
V.D QD×7
(2) 5 % G. S 250ml
鱼腥草注射液30ml V.D QD×7
2、中药灌肠
20%复方毛冬青灌肠液 100ml 保留灌肠 QD×10
10
❖ 辅助检查 血分析:白细胞增多,粒细胞更明显。 血或分泌物培养:可见致病菌。 后穹隆穿刺:可抽出脓液。 B超检查:可见盆腔内有炎性渗出液或 肿块。
11
鉴别诊断
❖ 急性阑尾炎 ❖ 异位妊娠 ❖ 卵巢囊肿蒂扭转 ❖ 黄体破裂
12
急症处理
❖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清热解毒为主,祛湿化瘀为 辅。
抗生素治疗
1.选择对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 ❖ 链球菌----青霉素 ❖ 葡萄球菌----苯唑青霉素、邻氯青霉素、
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 ❖ 大肠杆菌----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
氨基糖甙类 ❖ 厌氧菌 脆弱类杆类----克林霉素、甲硝唑
消化链球菌及消化球菌----青霉素
14
抗生素治疗(续)
2.抗生素使用的原则 联合用药 剂量足量 疗程彻底
18
其他疗法
❖ 肛门纳药 (1)野菊花栓剂 1粒 纳入肛门内7—10cm QD×30 (2)盆炎清栓 1粒 纳入肛门内7—10cm QD×30
19
慢性盆腔炎
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 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性病变,称为慢 性盆腔炎。
20
病理
❖ 慢性子宫内膜炎 ❖ 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
及输卵管卵巢脓肿 ❖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21
22
❖ 慢性输卵管炎 与输卵管积水
表面光滑 形似腊肠
23
❖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增厚 变硬 子宫固定
24
25
❖ 输卵管卵巢炎
炎性包块
26
❖ 临床表现:反复下腹疼痛、腰骶酸痛, 白带增多,或伴有月经失调、低热、 易感疲倦、性交疼痛等,盆腔粘连 导致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输卵管 通而不畅可致异位妊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