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_整理版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_整理版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_整理版

言语模块概述

1、各类考试中言语所占比重

2、言语模块总分

3、言语模块作答要求

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

1、考查能力:

2、考查题型及题量:

3、时间管理:

4、题型综述:

片段阅读

语句表达

1、主旨概括题

2、意图判断题

3、标题填入题

4、细节理解题

5、态度观点题

6、词语理解题

7、代词指代题

1、语句排序题

2、语句衔接题

3、结语推断题

逻辑填空

1、实词辨析题

2、成语辨析题

5、考试学相关得命题原理:

(1)题干得来源与选择

(2)提问方式得设置

(3)正确答案与干扰选项得设置

6、做题顺序

(1)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明确题型分类)(寻找正确答案得标志)

(2)正确答案得标志——精简压缩/同义替换

【原文 1】与谐得一个条件就是对于多样性得认同

【选项 1】差异就是与谐得必要条件

【原文 2】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得负面影响就是主要得【选项 2】气候变暖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消极影响

(3)干扰选项得设置

① 无中生有

② 概念混搭

③ 曲解文意(各种偷换,如概念、主体、时态等等)

言语秒杀十五大技法

言语技法 TOP1:主体排除法

言语技法 TOP2:成分分析法

言语技法 TOP3:指代引导法

言语技法 TOP4:表达倾向法

言语技法 TOP5:标点符号法

言语技法 TOP6:分步解题法

言语技法 TOP7:替换压缩法

言语技法 TOP8:背景铺垫法

言语技法 TOP9:援引观点法

言语技法 TOP10:举例论证法

言语技法 TOP11:反面论证法

言语技法 TOP12:原因推断法

言语技法 TOP13:选项差异法

言语技法 TOP14:排同求异法

言语技法 TOP15:相对绝对法

一、逻辑填空

(一)逻辑填空——实词辨析题

秒杀技巧1:提炼有效语境+限定性选项

拓展训练

秒杀技巧2:逐一排除选项+锁定一一对应

1.排除选项

2、一一对应

(1 )感情色彩

(2)语义轻重

(3 )表达风格

(4 )搭配范围

(二)逻辑填空——成语辨析题

秒杀技巧1:单一成语辨析——关注近义成语

秒杀技巧2:多组成语辨析——侧重语境及限定性选项【成语释义】

知难而上:指明知道困难重重却便要向前走,敢于迎难而上。

游刃有余:比喻做事熟练,解决问题轻松利落。

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得工作或处理困难得问题。两面三刀:用来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得人。

刀头舔蜜:比喻利少害多。也指贪财好色,不顾性命。

代人捉刀:指代别人做事,多指写文章。

出人意料:指事物得好坏、情况得变化、数量得大小等出于人们得意料;在人们得意料之外。

出奇制胜: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得方法取得胜利。

鸡鸣狗盗:多用作贬义,比喻那些既无真才实学,也无堂皇风度,只不过略有低下本领

得人。也指微不足道得本领或偷偷摸摸得行为。

剑走偏锋:指不走常规,找一些新得、不同以往得办法来解决问题,以求出奇制胜。

【成语释义】

进退维谷:无论就是进还就是退,都就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

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得立场,缺乏判断就是非得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骑虎难下:比喻做事情进行到中途遇到困难,迫于形势又无法中止不能停止,做也不就是,

不做也不就是,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做下去。

博采众长:广泛采纳众人得长处及各方面得优点。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得长处。

避实就虚:原指避开敌人得主力,攻击敌人得薄弱环节。或指谈论问题回避要害。

(三)逻辑填空——高频成语精讲

层出不穷

层:重复;层出:重复地出现;

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有时喻指事物变幻之快。

司空见惯

指对某些事情表现出很常见得样子,不觉得很奇怪。

相辅相成

辅:帮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一蹴而就

蹴:踏;就:成功。指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独一无二

没有相同得或没有可以相比得。

相得益彰

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得能力与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引人入胜

胜:优美得境界;引:引导。指吸引人进入美妙得境界。

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措手不及

措手:着手处理;不及:来

举重若轻

举起沉重得东西像就是在摆弄轻得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得工作或处理困难得问题。

息息相关

息:呼吸时进出得气。形容彼此得关系非常密切。

应运而生

应:顺应;运:原指天命,泛指时机。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振聋发聩

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

并驾齐驱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得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彼此得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根深蒂固

蒂:瓜、果与茎、枝相连得部分;

固:牢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

不可动摇。

功亏一篑

亏:欠缺;篑:盛土得

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缘木求鱼

爬到树上去找鱼。用那样得办法来追求那样得目得,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得。

不言而喻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二、片段阅读

(一)片段阅读——主旨概括题

【辨别标志】

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等)得就是?

这段文字得主旨、关键词、中心议题、旨在说明?

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得就是?

【做题原则】

【解题技巧】

秒杀技巧1:转折之后就是重点———————————————————————————————————————

【典型例句】

1、心理矫治工作虽然在监狱管理系统中已初见成效,但在监狱系统中大范围运用还需假以时日。

2、传统得动物资源保护措施虽然能很好地保护物种得多样性,但也存在很多缺点:保护区面积大,偷猎现象屡禁不止;建立良种基地投资大,时间长;容易出现近亲繁殖、物种衰退等现象。

3、人们一般都认为艺术家就是“神经质”得,她们得行为就好像16个月大得婴儿。事实上,“发疯”得艺术家就是很少见得,我所遇到得许多艺术家都就是极具组织头脑、非常成熟得个体。

【典型格式】

虽然……,但就是……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就是=当然

【关联词语】

虽然=尽管=虽说=固然

但就是=可就是=不过=然而=却

秒杀技巧2:递进之后就是重点———————————————————————————————————————

【典型例句】

1、黄金不只就是一种名贵得金属,也就是一种不需要翻译得万能语言。

2、寿昌不仅学习戏里得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得人物。

3、犯罪官员们所面对得不单就是牢狱之灾,她们似锦得前程也毁了。

4、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得不仅有当地得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得居民,甚至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得。

【典型格式】不但……,而且……

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

【关联词语】

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

而且=并=并且=也=还

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得就是=关键得就是=核心得就是

【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

秒杀技巧3:结论之后就是重点———————————————————————————————————————

【典型例句】

1、物价上涨关系到每一个消费者得切身利益,影响着相当一部分普通百姓得日常生活,并且可能给低收入家庭带来沉重压力。因此对物价上涨不能掉以轻心。

2、《淮南子·人间训》云:“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唯圣人知病之为利,利之为病也。”瞧来古人已经注意到利弊得辩证关系。

3、由于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可能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所以选用得金属与塑料得化学性质必须高度稳定。

【典型格式】因为……,所以……

【关联词语】

因为=由于

所以=因此=因而=可见=瞧来=导致=造成=使得=致使=总之=故而=言而总之=综上

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

【特殊格式】之所以……就是因为

秒杀技巧4:必要条件之后就是重点———————————————————————————————————————

【典型例句】

1、传统相声艺术只有回到群众,回归生活,才能获得新得生命力。

2、汽车企业在发展得同时采取新得技术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得污染,符合社会发展大趋势,才就是长久之策。

【典型格式】只有……,才……

【关联词语】

显性:只有=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除非=如何=怎样等

隐性:才

【转换格式】

只有A,才B=B必须A=不A则不B=A就是B得必要条件(必备要素、不可或缺、

必不可少、前提、基础、保证、保障)=B以A为必要条件(必备要素、不可或

缺、必不可少、前提、基础、保证、保障)

秒杀技巧5:并列复句无重点———————————————————————————————————————

1.表示相关得几种情况并存

【关联词语】

单用:而=又=同样=同时=与此同时=另外=此外=再说=并且=加上等

双用: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有得…有得;一方面…另一方面

2.表示两种相反或相对得情况

【关联词语】不就是…而就是;有得…有得

3、【表现形式】

(1)关联词语

(2)标点符号:顿号、分号、逗号(句式一致)

(3)表达并列内容得分句关系(隐性并列,藏于句中)

秒杀技巧6:首尾句原则———————————————————————————————————————【行文脉络得传统类型】

1、总—分—总

点明观点—阐述原因/举例论证—重申观点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举例论证—解决问题

2、分—总

3、总—分

秒杀技巧7:段中藏重点———————————————————————————————————————【行文脉络得特殊类型】

分—总—分

(二)片段阅读——意图判断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阐明、强调)得就是?

通过这段话,作者想表达(说明)得就是?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

这段话告诉我们?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得就是?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瞧出作者得意图就是?

秒杀技巧1:把握准确得“言外之意”

秒杀技巧2:故事寓言类得3/4处

秒杀技巧3:意图判断主旨化

(三)片段阅读——细节理解题

秒杀技巧1:瞧清“就是非”

秒杀技巧2:勿入“陷阱”

1、无中生有

2.概念混搭

3、曲解文意

(1)偷换时态(已然/未然/进行)

(2)偷换数量(多/少/中)

(3)偷换概念(主体/客体/扩大/缩小)

(4)偷换逻辑关系(条件/并列/因果)

(5)偷换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秒杀技巧3:一一“对应”

秒杀技巧4:细节理解主旨化——全面“理解”【正确答案得特点】

(1)原文部分语句得复述

(2)原文内容得理解与概括

(四)片段阅读——标题填入题

最适合这段文字得标题就是?

最适合做这一段新闻标题得就是?

以下最适合做上文题目得一项就是?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得就是?

秒杀技巧1:概括为第一要义

秒杀技巧2:兼顾文体风格

一、新闻消息类标题特点

二、说明文类标题特点

三、议论文类标题特点

四、散文类标题特点

五、记叙文类标题特点

(五)片段阅读——态度观点题

秒杀技巧1:寻找观点引导词

秒杀技巧2:明确表达倾向性

秒杀技巧3:客观陈述无观点

秒杀技巧4:杂糅观点瞧句式

(六)片段阅读——词句理解题

秒杀技巧1:寻找解释说明项

秒杀技巧2:词句理解细节化

秒杀技巧3:词句理解主旨化

(七)片段阅读——代词指代题

【辨别标志】

文中“XXX”指代得就是?

【做题原则】

秒杀技巧1:就近原则

秒杀技巧2:主语话题一致原则三、语句表达

(一)语句表达——语句排序题

【辨别标志】

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得就是? 秒杀技巧1:观察选项布局,排除选项

一、易

1、112式:

如:

A、③②⑥⑤④①

C、④①③②⑥⑤

B、⑥①⑤④③②

D、③②④①⑥⑤

2、13式+112式:

再如:A、③②⑥⑤④①

B、⑥①⑤④③②

D、③②④①⑥⑤

C、③①④②⑥⑤

二、中

【发语词特征】

【结语词得特征】

1、22式:

如: A、⑤②①⑥③④

C、②⑥①④③⑤

2、22式+13式:

如: A、⑤②①⑥③④

C、②⑥①⑤③④

B、②④①⑥③⑤

D、⑤⑥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⑥③⑤

D、⑤⑥②③①④

三、难

如: A、③⑤①④⑥②

C、⑤①⑥②④③

B、④⑥②③⑤①

D、⑥②⑤①③④

秒杀技巧2:阅读原文句子,验证答案

一、关联词语类

二、重复词语类

三、时间空间类

(二)语句表达——语句衔接题

【辨别标志】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得一句就是?

秒杀技巧1:居中类——承上启下秒杀技巧2:居末类——承上或总结(三)语句表达——结语推断题

【辨别标志】

作为文章得引言,该文章最有可能谈得就是?秒杀技巧1:转变读者身份

秒杀技巧2:重点阅读最后1—2句

2015年行政能力测试言语理解与表达详细笔记整理

行测考试绪论 考试类型及特点:国考/联考/省考 题量大,时间短分值要求高 考试目标要求:行测总分在65-70之间 国考联考各模块题量分布 国考春秀季联考常识判断20 20 言语理解40 30-40 数量关系15 10-15 判断推理40 30-35 资料分析20 15-20 模块汇总135 120-125 2012-2014年国考、联考各模块分值分布 考试类别2014国考2013国考2013春季 联考辽宁2012春季 联考辽宁 2012春季 联考福建 常识判断0.7 0.7 0.9 0.9 0.8 言语理解0.8 0.8 0.8 0.8 0.9 数量关系0.7 0.7 0.9 0.9 0.8 图形常规0.7 0.7 0.7 0.7 0.8 图形分组0.8 0.8 0.7 0.7 0.8 逻辑判断0.7 0.7 0.7 0.7 0.8

定义判断0.7 0.7 0.7 0.7 0.8 类比推理0.8 0.8 0.7 0.7 0.8 资料分析0.7 0.7 1 1 0.8 【行测命题技术点拨】 1.统卷思路:概览性命题模式 【作答原则】从易到难 【作答策略】题量:10+X+10=120-135 时间:110+10=120 【行政答题策略概述】 【取舍策略】49秒/题-55秒/题(扣除10分钟涂卡) 一题都不放——必死无疑时间并非平均分配 难度有取舍——笑到最后 (130-15)X(100/130)X75%=66.35——易+中 15X(100、130)X25%=2.88——难 66.35+2.88=69.23——总分 1.考查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2.考查题型及题量:逻辑填空——20题 阅读理解(片段阅读)——约15题

(完整版)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 词语表达作为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部分的主要题型,其侧重考查的是考生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的基本能力。下面重点阐述言语理解与表达中词语表达题的解题技巧。 首先是选词填空,对待选词填空这类题,关键点在于应试者必须拥有大量的词汇储备,对常用词的词义、词的用法、词的结构、词的惯用句式应了如指掌。还应将每个词和句意环境联系起来,即在句子中分析、理解词义,这样才能对词义把握得更准确一些。除此之外,应试者应加强自己的语感练习,可通过多读、多写来达到这个目的,古人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即讲的是语感增强后,含义便会出来了。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一个词只有应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具有确切的意义。换句话说,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把一个词汇理解得准确、具体、透彻。因此,对付这种题型的一个关键是应试者头脑中应当拥有大量的词汇,而且对常用词汇的词义、用法等等都是比较熟悉的;关键之二是应试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整个语句试图表达的意思,也即应当有比较好的语感才行。解答选词填空,应试者一靠理解句义、词义,二靠语感,三靠尝试,即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将每个词都放在空里尝试一下,默念一番;看哪个更通顺、更自然,则选择该词;如果一个词放在空里看着别扭、读着绕口、生硬,便不能选择该词。这种逐一尝试的方法,也可称作排除法。 在这种题型的训练中,语感的强化主要是靠诵读来获得,也就是把每一个词汇放到句子中去,然后默默地诵读一遍或几遍,直到找到语感为止。这是解题的技巧之一。同样重要的是,对每个词汇的准确理解是准确答题的基本条件。如果连词汇的意义都把握不准,是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的。因为对词义的正确辨析必须建立在对每个词语的词义的理解基础上。当然,在本测验中,出现的词汇都将是一些主要的常用词,而不会出现偏僻的词汇。词汇量的增加与对词语的运用能力,尤其是语感,必须靠日常的训练和积累。

行测笔记(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定义、类比)

片段阅读 (一)归纳概括类:主旨概括类、意在说明类、关键词类。 解题方法:(1)关联词法:转折、因果、并列、假设 (2)关键符号:“——”:解释说明;(在副标题中)引申 “?”:提出问题,问号后面为解决问题 “;”:句子的两部分,并列关系 “:”:解释说明,阐明观点 (3)引导词法:“诸如此类”、“事实上”、“使得”、“由此看来”…… (4)反复强调的词:①帮助找中心句(反复强调的词出现在中心句中)②重点词汇 (二)细节类:注意关注:时态、概念、可能性与肯定性、内涵与外延; (三)排序类:①首先分析确定是一体类还是两体类 ②一体类: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首尾顺序排列 两体类:先找出拆分方法,然后对其拆分,再重新排列。 (四)语句、词语理解:遵循就近原则 ①代词:就近原则,即代词在上一句指代的实词 ②实词:结合词语本意看文中意 (五)补充类、标题类:做题方法与归纳概括类一致。 选词填空 (一)解题原则:(1)语境原则:在做题时要注意选择词要符合语境。 大语境:符合题干语境 小语境:某一句或者分句的语境 (2)轻重原则:灵活通过后面可以确定的词语选择前面的词语。 (二)解题要领:①重搭配:注意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固定搭配 ②看色彩: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语体色彩(口头色彩、书面色彩);形象色彩(视觉色彩、听觉色彩、味觉色彩、嗅觉色彩) ③辨词义:注重平时积累,特别是近义词和成语,以及其具体用法 (三)解题方法:片段阅读的解题方法在这里都适用。 演绎推理(逻辑) 题型分类:结论类、论证类 一、结论类:(一)显性结论类: 1.真假推理型:(1)看矛盾:“一真全假,一假全真”。找到各个命题中相矛盾的两项,假 设其中一个为真或为假,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真假。 (2)看反对:“有的……有的”必一真,“所有……所有”必一假。在各个命题中找出存在上反对关系的两项,这两项可以同时为真,不能同时为假,根据条件可以解出。 (3)看包容:“一真前假,一假后真”、“所有推某人,某人推有些”。找出存在包容关系的两个命题,存在包容关系的两项同真同假,由此来判断。

言语理解笔记

前提性说明: 主旨做题顺序:看问题定题型——扫描文段靠标志找重点句——看选项找核心语义相同 一、主旨题的实质: 1、选择主要意思作答案,次要的不选; 2、不要对选项抱有任何希望,选择核心语义作答案,求同存异(语义相同即可,可以有不同的表达)。 二、判别方式 “这段话主要讲述”、“对这段文字概括准确的是”、“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文字支持这样一种观点是……”、“这段话主要谈的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最能准确概括这段文字核心内容的是……、这段文字意在强调……、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注意:“意在说明、表明、强调...”都是主旨题 黄金十六条(独孤十六剑): 一、二大原则: 1、汉语核心语义后置原则:重点在后 2、从形式出发靠标志解题:相当于路标、指示牌——数字、关联词、引号 二、十条核心:解题核心方法 (一)递进的前项不重要,后项是答案 1、不但A 而且B 甚至C :B重要——“甚至”表示程度之深(有夸张意味)c不是答案。 2、不但——替换:不仅、不仅仅、仅仅、仅、除了、不只不独不光不单 而且——替换:也、还、更、重要的、主要的、尤其、特别、依然、仍然关键的核心的(引导答案) (二)假设的不重要,正面论述是答案 代表词:如果、假如、否则、若、倘若 补充:1、A如果B,A要成为答案的条件:A必须是一句完整的结论,如果不是,通过假 设的内容转化成正面的论述是答案。

2、如果A,那么B中,A是重点;如果说A,那么B则B是重点。 (三)引用的不重要,作者自己的论述是答案 1、引用:直接引用:;间接引用 2、也就是说、这就是说、换言之、意味着引导的是答案 (四)转折的前项不重要,后项是答案 代表词:但是、可是、却、不过、然而、事实上、实际上、不是...而是...其实当然只是,遗憾的是 例如:A但B:1、A 2、B 3、A和B 2、3均为答案,1不可作答案 有助于、有利于、推动了、牺牲了、扩大了、强化了、改善了、拓展了...这一类词语出现,我们可以概括为“意义重大”、“重要价值”“重要性” (五)关联词的连用,前面的不重要,最后一个是答案 例如:不但A,而且B,不过C,但是D,尤其E,实际F。——F是答案 (六)因果关系中,结论是答案(注意“结论”非“结果”) 1、区分结论与结果 结论:是论点、主要观点、主旨——人们主观上对客观事实的认识 结果:客观事实——客观上发生的事实 2、因果关系概括方式有三:(1)某某认为什么什么是因为.......(2)“解释”某某的原因;(3)结论词引导的是答案 表示结论的词语:认为、说明、由此可见、看来、总之、所以、因此 (七)举例的不重要,前面一句是答案 举例方式有四种: 1、专有名词举例:人名、地名、事物名称——例如渐学山庄、孔子、北京 2、数字举例:用数字说明问题的,数字本身不重要,用数字说明的论点才重要 3、“据”字结构举例:根据(=按照)、据说、据统计、据调查、据研究 4、普通举例:例如、比如、像、以...为例,...就是证明/例证 例子里面的关联词(但、却等),不重要

言语理解常考词语辨析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指导:言语理解常考词语辨析汇总 【华图教育阅读提示】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通过对十年来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及各省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的研究,归纳总结了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考100组词语,并对其进行了辨析。本文节选了部分词语及辨析供考生复习参考。 1.安定--安宁--安谧--安静--平静--清静 安定: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稳定。生活安定。 安宁:秩序正常,没有骚扰。边境安宁。 安谧:安宁,安静。主要指环境气氛。 安静:没有声音,安稳平静。 平静:着重指平稳,没有不安与动荡。常形容心情、表情、势态等。 清静:着重指不嘈杂、不杂乱。 2.安顿--安放--安置--安排 安顿:安稳,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安放:使物件处于一定的位置,是具体的动作。 安置: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安排:着重于分清先后、主次、轻重缓急、有条有理地处理人和事。多指工作上的处理活动。 3.懊悔--懊恼--懊丧--沮丧--颓丧 都是形容词,因未满足心愿而悔恨、烦恼。 懊悔:着重指后悔,是心里恨自己不该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 懊恼:着重指烦恼,心里不痛快,是对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感到烦恼。 懊丧:形容因做事或环境不利而失意,情绪低落,精神不振。懊丧:着重指烦恼而丧气,心中郁闷。

4.沮丧--颓丧 沮丧:沮,气色败坏。着重指受挫折后灰心失望。 颓丧:颓,委靡不振。着重指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5.傲慢--高傲--骄傲 都是形容词,都有自高自大或自豪自尊之意。 傲慢:着重指态度上轻慢,目中无人。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不可侮。 高傲:贬义着重指思想情绪上把自己看得过高。用于褒义时表示自豪而又高尚。 骄傲:泛指满足已有的成绩,自以为了不起。用于褒义时多表示自豪。也可以作名词。如:李白、杜甫和他们的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6.把持--操纵--控制 都有按自己的意图掌握住、支配。 把持:是贬义词,指公开独占权位。对象常是政权、权力、职位以及地区、单位等。 操纵:中性词。指掌管、使用机器等。引申指用不正当手段暗中支配、控制人或社会性的较重大的事物。 控制:中性词。只指不让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对象常是速度、数字、交通、生产以及思想、感情等。 7.把握--掌握 都是动词。用自己能力,把某种事物抓住、控制住。对象可以是某些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把握,对象多是具体事物。有时作“有”的宾语,表示对事情能做得到或做得好的信心、力量或根据,是名词。如:有把握。 掌握:比“把握”多一层意思,即不仅能把握住,而且能充分支配运用并控制。对象多指抽象事物,如政策、命运、方法、知识、技术、专业、语言、情况等。 8.颁布--公布 都是动词。公开发布。对象多是宪法、纲领、法律、法令、条例等。

粉笔学霸笔记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三讲言语理解与表达 理论部分(基础差的同学请先瞧易错题整理部分) 一、主旨概括题 (一) 提问方式: 1、主旨类:中心、主题、中心议题、关键词、核心、主要、重在(观点、介绍、讲述、 讨论、强调、说明) ; 2、概括类:概括、归纳、总结、复述。 (二)解题思路: 1、主旨类:中心思想即重点; 2、概括类:全面(重点+其她)。 (三)重点出现的位置: 1、微观: (1)关键词:①标志词:重要的就是,关键的就是,这使得,有趣的就是;②主题词:核心词。 (2)关联词: ①转折: a、典型格式:强转:虽然……但就是……;弱转: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就是、 当然。 b、替换词语:虽然:尽管、虽说、固然;但就是:可就是,不过,然而,却。

c、考点:转折就是重点;替换词语可以任意搭配;虽然这一部分可以省略。 ②递进: a、典型格式:不但……而且……;不但……而且……甚至/更/还……。 b、替换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只、不光、不独; 而且:并且、并、也、还、 甚至、更。 c、考点:递进后就是重点;替换词语可以任意搭配;不但这一部分可以省略。 ③因果: a、典型格式:因为……所以……;之所以……就是因为……。 b、替换词语:因为:由于;所以:因此、故而、总之、瞧来、由此可见、综上所 述、概而言之、总而言之、正因如此、有鉴于此。 c、考点:结论就是重点;倒装原因就是重点;替换词可以任意搭配;原因部分可以省 略。 ④必要条件: a、典型格式:只有……才……;除非……才……;应当、必须、应该、需要、 必要、必要条件就是。

b、替换词语:没有……就没有……;不……不……;除非……不……;除非…… 否则不……;如果不……那么不……。 c、考点:“才”前就是重点,即必要条件就是重点;“只有”、“除非”可以省略;解决问 题对策的标志词。 ⑤并列: a、典型格式:既……又……。 b、替换词语:就是……就是……;有的……有的……;一边……一边……;也…… 也……;不就是……而就是……;就是……不就是……。 c、考点:并列关系的符号如“;、。”;注意词语,如同时、同样、此外、另外、 与此同时、与、又、以及、及、而;注意杂糅在一起考;注意并列中的两个关系,一个就是并 存,如美貌与智慧,一个就是相对,如好与坏。 ⑥顺承: a、典型格式:首先……然后……;首先……其次……;先……接着……后来……; 先……随后……;……紧跟着……就……;……便……。 b、考点:主旨为A+B+C;与并列的区别在于有先后顺序。 ⑦充分条件:只要……就……;一旦……就……。

言语理解与表达自己整理汇总

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 1.片段阅读(重点)、 2.选词填空(重点)、3。篇章阅读、4。语句表达 一.片段阅读(重点) 片段阅读实战技法: ( 1分步解题法 2替换压缩法 3成分分析法4背景铺垫法5表达倾向法 6援引观点法 7举例论证法 8原因推断法 9反面论证法10标点符号法11指代引导法 12选项差异法13主体排除法14排同求异法 15相对绝对法)(15) 一、分步解题法: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考生应该首先从“问题”的角度入手,根据提问方式快速确定考查题型与考查要点,之后有的放矢地阅读原文,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寻找与问题相关的语句和答案所在,最后查看选项进行对比,选择最大程度地吻合原文的选项为正确答案。 二、替换压缩法: 命题人通常会将原文中需要命题的语句用另外一种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主要的命题思路有两种:一种是“同义替换”,另外一种是“精简压缩”。 “同义替换”:即通过同义语句替换的方式来增加考生辨识选项匹配度的思考时间。如:第一位=首们、消极=负面、能否=也许、差异=多样性,等等。 “精简压缩”:即将原文中表述较长的命题语句进行主要成分的提炼与压缩,将长句的主要意思用更为精炼的短句进行概括归纳,变为选项。此时考生需要注意对长句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等进行有效提炼。 三、成分分析法: 分析句子的主干成分即主语、谓语、宾语,在压缩提炼的过程中将修饰的定状补成分删去,简洁明了地把握住该句的核心观点。 四、背景铺垫法: 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针对社会现实类文体而言,其大多在材料之初首先交代一个大的背景,或者大的趋势,抑或客观陈述一下现实问题.接着可能会引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或者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这类文段,考生要明确哪一部分才是阅读重点:通常材料之初的大背景、大趋势公公是为了引出之后的主题,因此可心称之为“背景铺垫”,并非阅读重点。一方面考生可以快速浏览,明确之后的语句为重点内容;另一方面,如果有选项是围绕大背景、大趋势进行陈述的,也应排除在正确选项之外。此法被称为“背景铺垫法”。 对于背景的铺垫,常用的句式如下: “形势分析":随着……的变化/的提高/下降/紧缺/发展/日益突出(6个)等,在这样的背景/趋势/形势/情况下……语句重点。 “时间状语”:近年来、改革开放以来、目前、日前、当下、当前(6个)……的变化/

言语理解笔记整理

言语理解核心知识点系统总结 第一章片段阅读 第一节中心理解 一.提问方式 辨识标志:主旨、主要、主题、核心、中心、重在、强调、概括 意在、想、推出、告诉、意图 具体提问方式:这段话的主旨是 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 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强调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这段文字想表达的是 等等…… 二、解题思路 中心句匹配选项 中心句的特点: 1.表达观点——观点句 2.提出对策——对策句 原则:忠于原文,先判断话题,再纠结选项 三、解题技巧 关联词: 1.转折:典型格式:虽然A,但是B。 替换词语:虽然=虽是、尽管、虽说、固然 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 答题要点: 1)转折之后是重点。 2)同一主体,不同时间段,强调前后转变。 3)引用+转折,注意把握前后话题。 2.因果:典型格式:因为A,所以B。 替换词语:因为=由于 所以=因此=因而=故而=总之=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

=照此看来 答题要点: 1)重点关注结论。 2)宏观指代词,有时同样具有总结作用 3. 条件关系 a.必要条件:典型格式:只有A,才B。 替换词语: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 答题要点:条件(对策)是重点 注意:关联词省略的情况 同义替换: 只有A才B = A是B的必要条件/ 必然要求 =A是B的前提/ 基础/ 保障/ 途径/ 方式/ 方法 =不A则不B b.周遍条件:典型格式:无论A,都B。 答题要点:“无论”对前文有总结作用,后边结果是重点 4.并列关系:显性并列: (1)单用:而=又=同样=同时=与此同时=另外=此外= 再说=并且=加上等。 (2)双用: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 有的……有的……;一方面……另一方面…… 隐性并列:标点符号、段落分层、相同句式 答题要点:不分主次、不可偏颇、全面概括 拓展一:引导对策的表述 1.直接引导对策:需要、应该、要求、亟需、应当、务必 2.间接引导对策:为了、如何 3.反面论证法引导对策 拓展二:主体排除法 1.主体:文段反复重现,着重论述的人、物、概念 2.话题:与主体相关的事件 3.答题要点:抓住主体/话题——匹配选项 行文脉络 1.总-分-总:总起-分说-总结/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中心句居首尾。中间为阐释。 (2)对策是重点 2.总-分:中心句+ 解释说明 中心句居首句,承载段落核心。 3.分-总:各种列举+ 总结 中心句居尾句。多为结论或对策。 4.分-总-分:各种列举+ 总结+ 解释说明 背景铺垫举例论证

言语理解答题技巧

“朱沅算子法”主要是指依靠算子解题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算子,就是一些对语义起运算作用的词。包括副词、连词、时间名词、介词等等。有时还有一些实词。 朱沅算子法遵循两个基本原则,这就是 1.从形式出发,用标志解题 2.汉语的“核心语义后置”规律 例子: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注重美与善的统一。言下之意则是中国古典美学不那么重视美与真的统一。笔者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它给美既赋予善的品格,又赋予真的品格,而且真的品格大大高于善的品格。概而言之,中国古典美学在对美的认识上,是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的。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 A 正确而不流行 B 流行而不正确 C 新颖而不流行 D 流行而不新颖 我们先看题目要求:“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这里不是问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而是评价型题目。如果?****鄣阈偷奶饽浚 饫锟隙ㄒ 庋 省巴ü 舛挝淖治颐强梢灾 溃 髡叩墓鄣闶恰薄U庋 幼盼颐蔷脱杆黉 浪母鲅∠睿 纯粗饕 窃谑裁绰塾蚰诘摹R豢矗 *****赜凇罢 贰⒘餍小倍 缘摹;赝罚 牢亩危 坝幸恢趾芰餍械摹 保 谝痪浠案嫠呶颐橇艘桓稣庋 男畔ⅲ 馐且坏馈靶榛我?****”型题目,“很流行”肯定是作者想要批判 的,回头看看选项,B、D与这个一致,马上排除!再回头看文段,“笔者认为,”快速向后浏览,发现直到最后都是作者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没有第三方来证明他的正确与否,因此,选C。 这里有一个问题,算子是什么?在这里,算子是“有一种”、“流行”、“笔者认为”。当然,在浏览文段时,有的同学可能很慢,告诉这些同学,浏览的时候,你不要细看文字,一扫而过即可。抓住最想要的东西就行了。 言语理解的杀手锏——https://www.360docs.net/doc/6210917370.html,朱沅老师的“十不看” 强调“扫描式阅读”,“能省则省”,这一点大家都感到不好接受,恐怕自己遗漏了信息,不过,事实证明,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朱沅老师说:凡是见到以下的算子,后面的内容皆可不看! 1.“否则” 2.“假如”、“如果”、“好像”、“从表面看” 3.“人们认为” 4.“尽管”、“不可否认”、“虽然”、“似乎” 5.“不管……、还是……” 6.“能使” 7.“不仅仅”、“不仅” 8.“在”、“通过(表示手段、方法)” 9.“为了”

言语理解与表达超全面知识点概括

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 【考查能力】 理解→片段阅读+ 篇章阅读 表达→选词填空+ 语句表达 【做题顺序】 审题干→读题面→看选项作对比 【正确答案的标志】 转换的两种模式: ▲同义替换 ▲精简压缩 片段阅读 知识点:主旨概括题 【辨别标志】 ▲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主要等)的是? 主旨类:找重点 ▲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概括类:突出重点,兼顾其他(重点是第一位的,其他其次,择优原则) 【做题原则】 ▲找重点,即文段主题句。 ▲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精简压缩)。 ▲忠于原文,无需引申。 ▲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解题技巧】 宏观(行文脉络)▲文章结构 微观(关联词语)▲逻辑标志 知识点:递进复句 【典型格式】不但……,而且……。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 而且=并=并且=也=还 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 【典型例句】 1)黄金不只是一种名贵的金属,也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万能语言。 2)寿昌不仅学习戏里的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的人物。 3)犯罪官员们所面对的不单是牢狱之灾,他们似锦的前程也毁了。 4)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 【总结】 ▲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技术链接】▲反面论证法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标志词:否则、不然、如果不、如果没有等。 ▲围绕反面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否则”,反面论证,起到再次强调先前论述的正确性,之前的内容也就是文章重点所在。} 知识点:成分紧缩法 ▲长难句就找主谓宾,宾语通常是一个复合结构或小句。 ▲标志词:的→定语(前置)(重点)地→状语(前置)得→补语(后置) 知识点:转折复句 【典型格式】虽然……,但是……(强转折)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弱转折) 【关联词语】虽然=尽管=虽说=固然 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 【总结】 ▲转折复句重点在转折之后。 ▲弱转折与强转折同现时,强转折是重点。 知识点:观点援引法 ▲援引目的:为了引出之后作者的观点,援引之后的语句很重要。 ▲援引类型:正向援引(如:正如) 反向援引(一家之言,如有一种看法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些人认为、 人们认为、传统认为) 知识点:因果复句 【典型格式】因为……,所以…… 【关联词语】因为=由于 所以=因此=因而=可见=看来=总之=故而=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 =概而论之 【特殊格式】之所以……是因为、导致、造成、使得、致使 【总结】 ▲正常语序下,原因为结论服务,结论之后是重点。 ▲“之所以……是因为”通过倒装的形式来强调原因,符合汉语核心语义置后的原则。 ▲注意不能因果倒置。 【技术链接】▲举例论证法 ▲例子的作用是证明前后出现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例子可以由数据、故事、事例等来充当。 ▲标志词:例如、比如、、、、为例、、、、就是一个例证等。 ▲围绕举例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知识点:必要条件复句 【典型格式】只有……,才…… 【关联词语】显性:只有=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除非=如何=怎样等 隐性:才{尤其要注意“才”,其实是隐含了“只有……才”这样的结构} 【典型例句】 1)传统相声艺术只有回到群众,回归生活,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

言语理解总结

言语理解之复习总结(By Plucky) 序言 言语理解一般主要考查两种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其中理解能力主要通过片段阅读和篇章阅读来考查,而表达主要通过逻辑填空和语句表达来考察。时间上,我们一般控制在30-45秒/题,40题一共用20-30分钟。 具体说来,言语理解部分一共可以分为三大模块: 一、片段阅读 二、语句表达 三、逻辑填空 接下里我们看一下上述题型分别包括什么题型。 一、题型综述 (一)片段阅读题主要包括以下题型: 1,主旨概括题 2,意图判断题 3,细节理解题 4,态度观点题 5,词语理解题 6,代词指代题 7,标题填入题 其中前三种题型是必考题型,后四种题型是选考题。 (二)语句表达题主要包括以下题型: 1,语句排序题 2,结语推断题 3,语句衔接题 其中语句排序题一般是2-3题,语句衔接题1题,结语推断题偶尔会出现。(三)逻辑填空题主要包括以下题型 1,虚词辨析题 2,实词辨析题 3,成语辨析题 题型看完了,那么接下来我们说一下做题顺序: 二、做题顺序 1,审题干 2,读题面 3,看选项 先审题干的原因是我们先看一下题干,可以了解我们要做的题目是什么题型,从而有针对性的阅读,采用相关的技巧,从而快速解题。 三、正确答案的标志 正确答案一般是对原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替换,替换可以采用2种形式: 1,同意替换比如是否=也许,差异=不同 2,精简压缩 了解了上述基本内容后,接下来,我们对上述题型逐一进行一个分析,首先看一下片段阅读。

第一部分片段阅读 通过之前的分析,我们知道片段阅读里有其中题型,其中主旨阅读题是最重要的,也是做其他题的基础,那么我们首先分析一下主旨概括题。 一、主旨概括题 (一)主旨概括的辨别标志 1,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等)的是?2,这段文字的主旨、关键词、中心议题、旨在说明? 3,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通过上面的辨别标志,我们可以发现,主旨题主要让我们对原文进行概括,主要、主旨、概括等是这种题型的显著标志。 (二)做题原则 1,找重点,即文章的主题句 2,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或精简压缩) 3,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4,优选忠于原文的选项 (三)解题技巧 宏观(行文脉络)+微观(关联词语) 宏观上主要是文章结构,微观主要是逻辑标志。 接下来,我们就将对微观方法进行一个剖析。 (四)微观法 1、递进复句 递进复句的典型关联词是:不但…而且…,这是一重递进,在考试过程中我们还经常遇到二重递进,即:不但…而且…甚至…。 在关联词语上,还有如下的对等词语: 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 而且=并=并且=也=还 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上述同义替换是必背的。 总结:1,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 2,一级递进和二级递进同时出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穿插技巧1:反面论证法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论证正面的观点。 主要有2种类型: 1)正+反(否则、不然) 2)(正)+反(如果不/没有,就/则) 其中第2种类型省略了正面论证,我们可以从正面论证推出反面论证。 注意:围绕反面论证的论述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观点引导词: 显示、表明、指出、说明等常引导观点句。 穿插技巧2:表达倾向法 1)正确答案的倾向性要与原文保持一致 2)积极的倾向性一般可以从文中看出

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辨析-笔记

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辨析-学习比较 (1)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2)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行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3)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4)不遗余力:指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5)分毫不差:形容没有一点差错。近义词:丝毫不差 (6)滴水不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不肯轻易出手。 (7)大势所趋: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8)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 (9)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不必要的事发生。 (10)万全之策: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 (11)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12)正本清源: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13)齐心协力:指的是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14)有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15)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是故步自封的同义词。 (16)渐入佳境: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风景、情趣等逐渐深入而达到美妙的境地。 (17)老调重弹: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 (18)稳操胜券:指有把握取得胜利。 (19)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20)循序渐进: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1)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22)稳扎稳打:也比喻有把握、有步骤地工作。 (23)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24)相映成趣:指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25)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26)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27)回头是岸: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有出路。 (28)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29)遥遥无期:形容时间还远得很,不知道哪一天,实现的可能性很小。 (30)寥寥无几: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31)遥不可及: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 (32)老生常谈: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33)多谋善断:很有智谋,又善于判断。 (34)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说法。 (35)经验之谈:言谈有实践作为根据,切实可靠。 (36)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37)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38)爱憎分明: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39)天方夜谭:比喻虚诞、离奇的议论。

言语理解与表达(基础篇)

言语理解与表达知识树 误区一:言语理解≠语文基础知识 误区二:言语理解≠单纯、逐字阅读

长难句就找主谓宾,宾语通常是一个复合结构或小句。 动宾短语=v.+n. 标志词: 的——定语(前置) 地——状语(前置) 得——补语(后置) 审题干——读题面——看选项 1、具有审题意识 2、明确题型分类 1、同义替换 2、精简替换 1、背景常出现在段首,引出下文重点,故背景不重要。 2、背景的类型: (1)时间/地点状语:近年来、改革开放以来、明清之际、建国初期、目前、日前、当下;在美国、在中国北方 (2)分析形势:随着……的变化/提高/下降/紧张/发展/日益突出等,在这样的背景/趋势/形势 /情况下 1、作用:为了引出之后作者的观点,重点阅读援引之后的语句。 2、类型: 前半句 后半句 (1)正向援引 (正如) 结论性引导词——因此、所以等 (2)反向援引 一家之言 转折性引导词——但是、然而等 有人认为、大多数人们以为、有一种看法认为、通常认为、传统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 分步解题法 替换压缩法 成分分析法 背景铺垫法 援引观点法 片段阅读十五大技法

1、正确答案的倾向性要与原文保持一致。 2、类型: (1 )积极的倾向性 ( 2 )消极的倾向性 从表面上看、看上去、似乎、好像、所谓的、遗憾的是 1、作用:(1)为了证明前后出现的观点,例子本身并不重要,可以略读或快速浏览。 (2)围绕例子的选项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2、类型:(1)显性:比如、例如、XX 就是一个例证、以XX 为例 (2)隐性:数据、年份、人名、地名、术语 1、前提:代词指代的是前文的宏观内容。 2、运用:指代类的代词引导出一个主题句。 1、作用:(1)为了证明前后出现的结论或观点的正确性,可以通过原因的位置来寻找前后的主题句。(2)原因本身并不重要,因此阅读时可以快速阅读。(3)围绕原因进行表达的选项属于干扰选项。 2、类型:(1)阐明援引——引出观点 (2)点明观点——阐明原因(原因补充) (3)点明观点——查明原因——重申观点 相对绝对法 表达倾向法 举例论证法 原因推断法 指代引导法 片段阅读十五大技法 1、绝对法:通常过于绝对化的选项不是正确答案。如:都、所有、一切、任何、完全、永远不、绝对、各个、总是、一定、全部、不可能、必将 2、相对法:通常相对、部分、不确定的表述是正确答案。如:可能、也许、大概、通常、往往、一般、未必、是否

10.言语理解类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总结

言语理解类试题解题技巧与规律总结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所给的文字材料较长,主要是对词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能比较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言语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言语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这项考题的题型有四种。 其一,词语替换。先列出数个句子,随后在每个句子下面给出四个选项。要求考生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替换句中划线的部分,尽量使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 其二,选词填空。先列出数个句子,在某些关键词的地方留出空格,要求考生从题后所给的4个词中选出一个填入空格中,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同义词或意义相近词的词义的辨析。词语替换与选词填空题主要考查应试者对同义词和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做题时,切记一个基本原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从整个句子中把握字义、词义。例如下面一道词语替换题:送货上门当然是促销的一个好办法,但如果我们送上门去的不是优质品,甚至是假冒货,又怎能受到客户的“欢迎”呢?此题要求从下面4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替换“欢迎”:A、垂青,B、青睐,C、表扬,D、好感。只有用“青睐”替换“欢迎”,最能保持句子的原意,故答案为B。又如另一道选词填空题:旅游胜地名泉多,但“天下第一泉”就有四处。而《神州名泉》一书列为天下第一的名泉竟达

十处。到底谁是第一,恐怕陆羽再世,也会感到_____的。四个答案“A、苦恼,B、怅惘,C、劳神,D、难断”中,只有“难断”最能准确地表达原意,故答案为D。 其三,词句表达。先给出四句话,其中只有一句是表达完全正确的,其余三句都是病句,要求考生选出正确的一句来;或者是先给出的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有歧义(既可以这样理解,又可以那样理解),其余三句都是正确的,要求考生选出有歧义的一句来;或者是对长句进行正确的理解,即先给出一个复杂的长句,然后针对长句的意思提出四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长句的意思在四个问题中选出其中正确的一句来。此类题注重考查考生对于语气、词序、语法结构等言语表达的理解程度。答题时,主要是用“紧缩法”,即用找句子主干的办法,把长句缩短简化,分出基本成分与连带成分,然后逐项检查其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恰当,次序是否合理,定语修饰的主体是否明确等。 有这样一例。找出下列四句话中有歧义的一句:A、他父亲最近到云南去考察工作;B、新来的老张的助手登台唱了一首歌;C、房管所的门外停着一辆大卡车;D、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一辆接着一辆驰过。选项B中“新来的老张的助手”中不知道“新来的”是修饰“老张”还是修饰“助手”的,即定语修饰的主体不明确,故正确答案为B。 其四,阅读理解。每道题包含一段短文,短文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考生要从所给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来,完成这一陈述。阅读理解重点考查考生对文字材料的准确理解和归纳、分析、提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词语积累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词语积累 今天为大家提供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词语积累,请大家在平时分类记忆这些词语,做好归纳总结!相信这类题一定难不倒你! 测考试中五大题型,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推理。通过大量的数据以及考生反馈,难易程度比较大的两个地方分别是,数学运算、言语理解与表达。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言语理解与表达如何学习的经验。 我们都知道言语理解需要考生有一定的语言功底,对词语的理解以及语句间的分析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构成主要是两大块,第一逻辑填空部分,要求考生对词语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其次还要对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进行准确的辨析,准确找到他们的区别,当然整个审题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上下句之间的呼应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最终答案。这时问题来了,如何积累词语,我们生活常用词语的数量,据百度数据显示,人们日常生活用语56008个,而考试常用词汇占10%计算,我们要了解五千到六千的词汇量,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据如何记忆,总不能让大家去背诵一整套的汉语字典,此时我们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总结了一系列的考试常用词汇,词汇的类型主要是词语与成语。 而这些词语和成语我们又可以按照写作素材的角度进行分类,例如:关于人体形态、内心、神态的词汇,也可以是描写各种景物、动物的词汇。 关于感官的“看”的词汇:

词语:凝视、注视、扫视、环视、俯视、窥视、巡视、远望、眺望、瞭望?、张望、探望、仰望、观察、瞻仰、鸟瞰、视察、欣赏、观赏、浏览。 成语: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瞻前顾后、极目远眺、望眼欲穿、望穿秋水、望洋兴叹、瞠目结舌、目不转睛、全神贯注、高瞻远瞩、赏心悦目 关于语言表达“说”的词汇 词语:讨论、议论、谈论、交流、交谈、诉说、倾诉、告诉、谈话、叫嚷、责骂、质问 成语:妙语连珠、娓娓而谈、口若悬河、口口声声、说古道今、口密腹剑、婉言危言、评说怒斥、耳濡目染、能说会道、巧舌如簧、能言善辩、伶牙俐齿、出口成章 表示“第一”的词语 词语:首先、冠军、魁首 成语:首屈一指、名列前茅 上述方法是按照词语、成语的方式进行对应的方式总结词汇,当然除了有比对的形式进行词语的积累外,我们还可以按照季节的变化、数量的多少,以及颜色的变化进行积累。 关于“季节”的成语: 春:鸟语花香、春暖花开、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风轻拂、春光明媚;

言语理解成语词语大汇总

对下细听用倾听,对上细听用聆听精细美观用精致,精密细致用精细 改变看法用刮目,又怕又恨用侧目言行扼要用简洁,简便快捷用简捷 辨别好坏用鉴别,辨别欣赏用鉴赏骄傲自满用骄气,意志薄弱用娇气 惊讶赞叹用惊叹,惊讶诧异用惊异实地调查用考察,检查衡量用考查 慢慢变化用逐渐,阶段变化用逐步特征记号用标志,漂亮美丽用标致 补充空缺用填补,补够不足用弥补用尽心思用刻意,久怀坏心用蓄意 过度使用用滥用,胡乱使用用乱用留给后代用留传,不是实物用流传 随意游玩用漫游,到处游玩用周游主动公布用披露,走漏消息用泄露 恳切希望用祈求,请求给于用乞求本领能耐用功夫,时间时候用工夫 无序改变用变幻,由此变彼用变换陈述意愿用反映,引起评论用反应 总结一起用凡是,所有事情用凡事同意提议用附议,再次讨论用复议 客观情况用现实,目前现在用现时由此造成用以致,延伸扩大用以至 校对改正用校正,指教改正用教正具体条文用制订,大政方针用制定 原来意图用本意,本来意义用本义开始使用用启用,重新任用用起用 具体财务用物资,客观事物用物质支配管辖用权力,享受权益用权利 总数相加用总和,综合起来用总合衡量检查用考查,实地观察用考察 彼此响应用相应,互相衬托用相映主观要求用必须,客观要求用必需 安闲散步用徜徉,心中犹豫用徘徊疑虑消失用涣然(冰释),光彩一新用焕然思想过时用陈腐,东西过时用陈旧言行荒唐用放诞,行为放纵用放荡 无中生有用捏造,模仿不真用伪造不求名利用淡泊,感情不深用淡薄 主观估计用大概,数目不准用大约进行改动用窜改,恶意改动用篡改(历史)已付定钱用定金,未付定钱用订金边线分界用界线,事物性质用界限 独到见解用创见,创立建造用创建引出对象用对于,引出范围用关于

言语理解与表达顾斐记录材料

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 【考查能力】 理解T片段阅读+篇章阅读 表达T选词填空+语句表达 【做题顺序】 审题干T读题面T看选项作对比 【正确答案的标志】 转换的两种模式: ▲同义替换 ▲精简压缩 片段阅读 知识点:主旨概括题 【辨别标志】 ▲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要等)的是? 主旨类:找重点 ▲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概括类:突出重点,兼顾其他(重点是第一位的,其他其次,择优原则) 【做题原则】 ▲找重点,即文段主题句。 ▲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精简压缩)。 ▲忠于原文,无需引申。 ▲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解题技巧】 宏观(行文脉络)▲文章结构 微观(关联词语)▲逻辑标志 知识点:递进复句 【典型格式】不但……,而且……。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 【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 而且=并=并且=也=还 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 【典型例句】 1)黄金不只是一种名贵的金属,也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万能语言。 2)寿昌不仅学习戏里的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的人物。 3)犯罪官员们所面对的不单是牢狱之灾,他们似锦的前程也毁了。 4)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 【总结】 ▲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技术链接】▲反面论证法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标志词:否则、不然、如果不、如果没有等。 ▲围绕反面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2016年国考省考言语理解与表达整理笔记(齐全)分析

2016年国考/省考笔记整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一) 一、常见的题型: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 (选词填空、语言表达、阅读理解) 二、试题的设计 (一)题目构成三要素: 1、提问 2、材料 3、选项 解题顺序:先看提问,再看材料,最后看选项。这样节省解题时间,解题时间建议是每题控制在50秒以内,甚至在40秒以内,遇上材料较长或较难题目可用1分钟,超出一分钟建议直接略过不要再停留。 (二)题型分类 1、阅读理解题:(1)主旨理解(2)细节理解(3)语句理解(4)接语选择 (5)标题选择(6)态度理解 2、逻辑填空:(1)实词(2)成语(3)虚词(4)混搭 3、语句表达:(1)语句排序(2)语句衔接(3)语句歧义句辨析 4、语文知识题型:如病句等 三、言语的地位 (1)题量:一般在25-50题之间,分国考、省考、事业单位都不一样,但是此部分算是整张试卷最重要的题型部分,如果此部分能够达到80%以上的正确率,这样几乎能够确保行测65分以上,其他部分再把握一下能够达到行测70分左右。 (2)分值:一般在于0.8分/题,一般40题省考题占到32分至少。 (3)难度分布,80%题型简单,10%中等,10%偏难,因此争取拿下80%简单题目。 第一节言语的思维 一、统领大意 二、定位关键词——引导词、暗示词 1、关键词:并列词、递进、条件、因果总结、转折、顺承 2、情态词:有趣的是,难道、有意思的是 3、援引词:即加双引号,“”内的词 4、语意重点呈现——顺理成章 某些关键形容词:重要、关键的是 三、掌握顺序 1、先看提问,再看材料,最后对应分析选项 2、思路顺序:先正向思考,再反向思考——先细节再排序最后多词选择 四、判断最佳 好——更好:语意吻合、选项间最佳(贴近要求) 坏——更坏 第二节言语的圈套 一、圈套的成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