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王家卫三位导演创作手法浅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演风格比较:

中国: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王家卫。

张艺谋

他是中国导演中视野最宽的一位。

电影题材是有层次之分的,张艺谋的视野聚焦在最低与最高的地方。

“低”是他的选材,张导最精彩的作品大多是反映最乡土的题材,如:“秋菊打官司”,“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的父亲母亲”,包括后期的“千里走单骑”,风格都很质朴。

“高”是他的电影的影响力,张艺谋的优秀电影给人的震撼是心灵层面的,他总是努力在诠释关于生命的命题,这让他的电影的冲击力是直指人心的。观众可能是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可能是农村的老头老太,可能是城市的白领小资,甚至对于他电影中的场景闻所未闻的人,只要用心去看,都能从电影人物极为平凡又极为细腻的故事中触动感情,那种感情是超越背景超越身份的,它属于人性生来善的一面。所以说张导属于责任感很强的导演,他的电影中充满最根本的人文关怀,而触到了生命最高的地方,这使他的乡村题材电影像一个怀抱,极具包容力。一部电影拥有各种能触动心灵的刺点,使不同的人群都会为其中某一个理由而感动,这是他电影的包容力在观众身上的体现。具体说来,就像“我的父亲母亲”一片,农村观众会由鲜活的人物想到自己的青春过往,文艺小青年会开始又一个关于伟大爱情的思考,悲天悯人忧国忧民者也可以从这个关于乡村教师的故事中得到安慰,海外市场里电影唯美的场景拍摄更是吃香。

总体来说,张是我很喜欢的导演,他的作品大气,不耍小聪明,也不失亲切感。他的关怀

“三枪拍案惊奇”。是平起平坐而非居高临下的。有两部争议比较大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

“满”就不多说了,导演也要吃饭的,每部片子都去考虑人文关怀未免也太累,就算为了票房去煮一顿视觉大餐,好吃没营养,也没什么不行,起码他弄得还是挺好吃的。“三枪”,张导拍出这样的片确实让大家惊奇了好一阵,骂声震天。但是我是这样理解的,大家都把这当一个大片来期待,但人家自始至终都没说这是个大片,“张艺谋”的标签给它贴了个太正统的期望值。张艺谋也是需要玩的,对于张导这么个有责任心的人,实力不够的时候他不会乱玩,现在正片拍多了,无闲发个少年狂去拍个形式上很实验,内容上很娱乐的电影小作,(实验电影就是那些刻意背离传统,尝试一些新手法新题材甚至是新的拍摄角度等的电影,最开始都属于小众电影,关注的人不多,但实验成功的话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模仿,也就变成了大众的)这种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冲突碰撞得我们很不适应,没法消化,于是就弄出了个牛头不对马嘴的“喜剧惊悚片”。为张导辩解之余,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这次实验不太成功,但精神十分值得推崇。电影要发展,就要不断实验,大导演不顾自己的安危带头实验,精神可嘉,也算是件好事。真别太责怪张导,从他电影风格的走向看得出来,他累了,他已经用他的电影包容了如此丰富的情怀,在他想要娱乐一下的时候,我们也包容他在娱乐上的力不从心吧。

(顺便提一下,三枪拍案惊奇中有个细节,五个主人公的衣着分别是红黄蓝绿黑,在迎接赵本山的时候按顺序排好,完全匹配“贝京欢银妮”,张导不动声色的娱乐了一把奥运吉祥物)在电影赏析中总会有一股潮流,故意背离主流,认为主流电影是没有见地和性格的,张艺谋一度是主流电影的全权代表,他的电影不会去追求标新立异,而是诚实认真的去用影音画一个质朴的故事,给那些小故事强大的震撼力,这就是他的力量,无比的实在。他在电影界至高的地位,不是大众出来的,而是大气出来的。

冯小刚

从高度上与张艺谋对比,他的视野不高也不低,在中间。

从命题上与张艺谋相比,他诠释的是生活,而非生命。

若说张导是“土”,冯导就是“俗”,不能否认的是,冯小刚聪明,他总在描写市井小人物

的生活,手法巧妙,在娱乐上他是远远胜于张艺谋的,张导真的不会娱乐。冯小刚的调子永远都是不冷不热的黑色幽默,他的冷能让人捧腹大笑。

在说冯小刚的时候我忍不住和张艺谋对比,不可否认我有明显的“张倾主义”,但对比起来确实比较容易说事。

张艺谋的胸怀是原野,冯小刚是胡同;张艺谋把角色放在世界里,冯小刚把角色放在社会中;张艺谋刻画只说真话的人的情感,冯小刚刻画爱满口大话的人的语言;张艺谋说“性本善”,冯小刚说“性本恶”;张艺谋的电影看的时候你哭了,看完想了一阵,又笑了,冯小刚的电影看的时候你笑着,看完想了一阵,笑不出来了。不过冯小刚的恶都是小恶,社会因素使他的电影更有时代感,他不像张艺谋直接描写善的本性,他着力描写的层面是人心被社会包了一层以后,浮于其上可笑而发人深省的冲突。这就是为什么我更喜欢张艺谋的原因,张导是个地道的浪漫主义者,冯导是现实主义者,张导说“你放心吧”,冯导说“你当心着点儿”。虽然冯小刚的电影里充斥笑声,但笑声源于喜剧,喜剧源于荒谬,荒谬源于冲突,揭开冲突,便看到让人们笑不出来的东西了。欢乐和幸福本不是一样东西,无节制的欢乐是幸福无法得到满足时的补偿,笑过之后幸福承载不动的那部分欢乐瞬间落空,就是所谓“大笑过后心里空空的感觉”。张艺谋虽然不爱笑,但我觉得他是幸福的。

陈凯歌

陈导的观众群不如张导和冯导来得猛烈,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他的电影自动排斥了大部分观众。

又要和张艺谋对比了,张艺谋的电影有包容力,而陈凯歌的电影有排斥力,陈导的高度也高,相当的高,但是高得太高了,曲高和寡,让人够不着。他的高度不是从人文关怀来说的,而是他的文化内涵。看陈导的电影非得是知识青年不可,他的电影中所有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不是对于平凡的爱情、亲情、乡情之类,而是以一种文化或一段历史为载体,不了解历史和文化的观众,就被排斥在感应范围之外。确实,陈导对于文化的使命感让人钦佩,表现得也够到位,就算我是个对历史文化不甚了解的人,在看他的“末代皇帝”“霸王别姬”“梅兰芳”时,也能感觉到其中的酸楚滋味,尤其是“霸王别姬”,看过之后有长久的哽咽感。但我想他真正表达出来的内涵我是无法感受的,要切身感受到他的那种苍凉和悲痛,文化造诣和激情都得是极高水准。

就人而言,我不是很喜欢陈凯歌,可能是因为他的电影都过重了,而且总是纠集一个人群生命的重量,艺术价值无可置疑,但压损了他轻松地神经,他是所有导演里最严肃的一个。张艺谋顶多只是拍不好喜剧,陈凯歌,我想,估计是看不到他拍喜剧的。

说来这三个导演都在那段时间各自推出了一部反常的商业片,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冯小刚的“夜宴”,陈凯歌的“无极”。在我看“无极”是众争议中最失败的一个,首先,作为商业片,它不好吃。无论特技还是造型都夸张又生硬,既不古典又不现代。再者,他不好吃还没营养,什么震撼感触之类的是全然没有的。但是,他是陈凯歌,怎么可能没营养?看过一个高手对无极的评论,才知道它不是没营养,而是营养过剩,它里面包含着很多文学中的隐喻和中外文学史的影射,我记得其中有李尔王,其他的一大串我一个都没听过。它把这么丰富的营养装在商业的壳子里,必然造成营养无法吸收,包装还不美观,失败也不委屈他。

王家卫

内地的三个大导演都是对比起来说的,单独说王家卫不是因为他是香港人,而是从电影风格上,他的唯一性没有必要与其他人对比。

王家卫的电影面向的观众是都市中的小资群体,一部电影就是一个角落里的老男人的喃喃自语,他不用对谁负责,他说的话没有动机,他在浮光掠影中自言自语,周围尽是暧昧的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