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车床拔叉831006工艺加工(完整版)解析

合集下载

ca6140车床拔叉831006工艺加工

ca6140车床拔叉831006工艺加工

ca6140车床拔叉831006工艺加工目录一.序言 (5)二.夹具的概述 (6)2.1夹具的现状几生产对其提出新的要求2.2现代夹具的发展发向2.3机床夹具及其功用2.4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2.5机床夹具组成和分类2.6机床夹具的分类2.7机床夹具设计特点2.8机床夹具的设计要求三.零件的分析…………………………………………………143.1零件的工艺分析四.工艺规程设计 (14)4.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2基面的选择4.3制定工艺路线4.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4.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五.夹具设计 (27)5.1定位基准的选择5.2定位误差分析5.3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毕业小结 (33)参考文献 (33)一、序言毕业设计在我们学完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对所学各课程的深入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另外在做完这次毕业设计之后,我得到一次在毕业工作前的综合性训练,我在想我能在下面几方面得到锻炼:(1)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以及图表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的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本人将表示真诚的感谢!二、机床夹具概述夹具最早出现在1787年,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CA6140车床拨叉831006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

CA6140车床拨叉831006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

CA6140车床拨叉831006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CA6140车床拨叉831006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制造行业已经是我国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的机械制造产业,都离不开形式各样的机械制造设备。

本次毕业设计的内容主要内容就是对CA6140机床拨叉的工艺规程制定和对其中孔及若干平面加工工序的夹具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

在工艺规程编制方面,主要通过仔细分析拨叉零件图和相关技术要求,查阅零件相关资料,考虑了零件的工艺结构要求、批量生产要求、经济性、可行性等多方面因素,最终安排工序,并完成加工,其中包括各道工序的加工方法,机床、刀具、夹具、辅具、量具的选择,基准面的选取,定位和夹紧方案的拟定,并将其编入工序卡片,清晰明了的表达出了整个加工过程。

另外,在专用夹具设计方面,主要对一孔、一平面的加工工序进行了夹具方案的分析,计算和最终完成设计任务。

关键词:拨叉;工艺路线;定位与夹紧;专用夹具设计CA6140车床拨叉831006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 chnolog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China has b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pillar industries. Whether in traditional industries or new industries, it is inseparable from a wide range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This graduation of content which is the study about the protocol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fixture design of the hole and some plane processing procedure. In terms of process rules, primarily through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product parts and relate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check the parts relevant information considered part of the process of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batch,and economics, feasibility, and more factors. The final arrangements for the operations to finish processing, includi ng the operations of processing method, machine tools, tooling, fixtures, assistive devices, measurement apparatus selection, select datum, positioning and clamp authoring, and process card, clarity of expression out the whole processing procedure. In addition, in fixture design, the main design about a hole, a flat and a groove machining process has been analysised, computation and finally to complete the design task.Key words: Plectrum; process route; positioning and clamping;dedicated fixture designCA6140车床拨叉831006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夹具设计的意义 (1)1.2 夹具设计研究概述 (2)1.2.1 夹具的定义 (2)1.2.2 夹具发展概况 (2)1.2.3 夹具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1.3 夹具的功能 (4)1.4 夹具组成 (4)1.4.1 夹具的基本组成部分 (4)1.4.2 夹具的其他组成部分 (5)1.5 夹具的分类 (5)1.5.1 按夹具的通用特性分类 (5)1.5.2 按夹具使用的机床分类 (5)1.6 夹具使用优点 (7)1.7 夹具设计要求 (7)1.7.1 夹具设计基本要求 (7)1.7.2 生产对其提出的新要求 (8)1.8 夹具设计特点 (8)1.9 现代夹具的发展发向 (9)第2章工艺规程的编制 (10)2.1 零件的分析 (10)2.1.1 零件的作用 (10)2.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11)2.2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12)2.3 基面的选择 (13)CA6140车床拨叉831006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2.4 制定工艺路 (14)2.5 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 (15)2.6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6)2.7 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9)第3章夹具设计 (37)3.1 工序30的夹具设计 (37)3.1.1 问题的提出 (37)3.1.2 夹具设计 (37)3.1.3 定位误差的分析 (40)3.1.4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40)3.2 工序50的夹具设计 (40)3.2.1 问题的提出 (40)3.2.2 夹具设计 (41)3.2.3 定位误差的分析 (43)3.2.4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43)3.3 工序70的夹具设计 (44)3.3.1 问题的提出 (44)3.3.2 夹具设计 (44)3.3.3 定位误差的分析 (47)3.3.4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47)第4章机床夹具优化设计及经济效益 (48)4.1 优化设计分析 (48)4.1.1成组夹具成本 (48)4.1.2 优化设计的现实意义 (49)4.2 机床夹具柔性化 (49)4.3 机床夹具经济效益分析 (50)结论 (52)致谢 (53)参考文献 (1)CA6140车床拨叉831006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ContentsAbstract (Ⅰ)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1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ixture design (1)1.2 Fixture design research overview (2)1.2.1 The definition of a fixture (2)1.2.2 Fixture development (2)1.2.3 Design of jigs and fixtures to solve the mainproblems (3)1.3 Functions of fixtures (3)1.4 Fixture composition (4)1.4.1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fixtures (4)1.4.2 The other component of the fixtures (4)1.5 Fixture of classification (5)1.5.1 According to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classification fixtures (5)1.5.2 The machine tool used by fixture classification (5)1.6 Use the advantages of fixtures (6)1.7 Design of machine-tool fixtures (7)1.7.1 Basic requirements for the design of fixtures (7)1.7.2 Production on his proposed new requirements (7)1.8 Fixture design characteristics (8)1.9 Development of modern fixtures sent to (9)Chapter 2 The compilation of procedures (10)2.1 Part of the analysis (10)2.1.1 Part of the role (10)2.1.2 Parts of the Process Analysis (11)2.2 Determine the form of blank manufacturing (12)CA6140车床拨叉831006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2.3 The choice of base level (13)2.4 Develop route (14)2.5 Select the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tooling, fixtures,measuring tools (15)2.6 Allowance, dimensions and fur dimension (16)2.7 Establishment of cutting and basic work (19)Chapter 3 Fixture design (36)3.1 Fixture design of the third working procedure (37)3.1.1 Problem (37)3.1.2 Fixture design (40)3.1.3 The analysis of positioning error (40)3.1.4 Fixture design and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operation (40)3.2 Fixture design of the fifth working procedure (40)3.2.1 Problem (40)3.2.2 Fixture design (41)3.2.3 The analysis of positioning error (43)3.2.4 Fixture design and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operation (43)3.3 Fixture design of the seventh working procedure (44)3.3.1 Problem (44)3.3.2 Fixture design (44)3.3.3 The analysis of positioning error (47)3.3.4 Fixture design and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operation . 47 Chapter 4 Fixture design optimization and economic benefits (48)4.1 Optimal Design and Analysis (48)4.1.1 Group fixture costs (48)4.1.2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design optimization (49)4.2 Flexible Machine Tool Fixture (49)4.3 Economic Analysis of jigs and fixtures (50)Conclusion (52)Thanks (53)References (54)CA6140车床拨叉831006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第1章绪论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机械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其产品型号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使机械制造工程飞速的发展。

设计CA6140车床拨叉”831006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工艺装备

设计CA6140车床拨叉”831006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工艺装备

制造技术项目综合训练课题:设计“CA6140车床拨叉”831006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组别:第1组姓名:学号: 0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6.12.8制造技术项目综合训练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拨叉”831006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年产量为5000件)设计者指导教师上海电机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系2016年12月9日制造技术项目综合训练任务书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拨叉”831006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年产量为5000件)容 :1.零件图 12、毛坯图 1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套4、专用夹具结构设计装配图 15、专用夹具结构设计零件图 26、实训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规程的制定、专用夹具的设计计算、机床的选择等)目录一、零件的分析 01.1 零件的作用 01.2 拨叉的工艺分析 01.3 拨叉的工艺 01.3.1 加工要求 01.3.2 平面的加工 (1)1.3.3 大头孔的加工 (1)1.3.4 小头孔的加工 (1)1.4 本章小结 (2)二、工艺规程设计 (3)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2.2 加工工艺过程 (3)2.3 基面的选择 (3)2.3.1 粗基准的选择 (3)2.3.2 精基准的选择 (4)2.4工艺路线的拟订 (4)2.4.1 确定工序的原则 (5)2.4.2 工序的特点 (5)2.4.3 加工精度的划分 (6)2.4.4 制定工艺路线 (7)2.5 本章小结 (10)三、工序参数选择、计算 (11)3.1 毛坯的确定 (11)3.1.1 毛坯的工艺要求 (11)3.1.2 毛坯形状、尺寸要求 (11)3.2 拨叉的偏差计算 (12)3.2.1 拨叉平面的偏差及加工余量计算 (12)3.2.2 大小头孔的偏差及加工余量计算 (13)3.2.3 粗、精铣0.1216+槽 (14)3.3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机动时间) (15)3.3.1 工序1:粗、精铣40Φ上平面 (15)3.3.2 工序2:加工孔25φ到要求尺寸 (17)3.3.3 工序3 粗、精铣75Φ两侧面 (21)3.3.4 工序4 粗、精镗55φ孔 (23)3.3.5 工序5 粗、精铣下平面 (24)3.3.6 工序6 粗、精铣16槽 (26)3.3.7 工序7 粗铣斜平面 (28)3.3.8 工序8 铣断 (29)3.4 时间定额计算及生产安排 (30)3.4.1 粗、精铣40Φ孔上平面 (31)3.4.2 钻、扩、铰25φ孔 (31)3.4.3 粗、精铣75Φ两侧面 (32)孔 (32)3.4.4 粗、精镗553.4.5 粗、精铣下平面 (33)3.4.6 粗、精铣16槽 (33)3.4.7 粗铣斜平面 (34)3.4.8 铣断 (34)3.5 本章小结 (34)四、铣侧面夹具设计 (36)4.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6)4.2 夹具方案的确定 (37)4.3 定位误差的分析和计算 (38)4.4 铣削力与夹紧力计算 (39)4.5 定向键与对刀装置的选择 (40)4.6 本章小结 (43)参考文献 (44)一、零件的分析1.1 零件的作用车床的拨叉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作用,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操φ孔与操纵机构作者的要求工作,并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CA6140车床拨叉831006 加工工艺及铣45°斜面夹具设计【全套CAD图纸】

CA6140车床拨叉831006  加工工艺及铣45°斜面夹具设计【全套CAD图纸】

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绪论 (1)2拨叉A的分析 (2)2.1零件的作用 (2)2.2拨叉A的工艺分析 (2)2.3拨叉A的工艺要求 (2)2.3.1加工要求 (2)2.3.2平面的加工 (3)2.3.3大头孔的加工 (3)2.3.4小头孔的加工 (3)2.4本章小结 (3)3工艺规程设计 (5)3.1确定毛坯的尺寸形式 (5)3.2加工工艺过程 (5)3.3定位基准的选 (5)3.3.1粗基准的选择 (5)3.3.2精基准的选择 (6)3.4工艺路线的拟订 (6)3.4.1确定工序的原则 (6)3.4.2工序的特点 (7)3.4.3加工精度的划分 (8)3.4.4制定工艺路线 (8)3.5本章小结 (10)4工序参数选择、计算 (11)4.1毛坯的确定 (11)4.1.1毛坯的工艺要求 (11)4.1.2毛坯形状、尺寸要求 (11)4.2拨叉A偏差的计算 (12)4.2.1拨叉平面的偏差及加工余量计算 (12)4.2.2大小头孔的偏差及加工余量计算 (13)16+槽的偏差及加工余量计算 (14)4.2.3铣0.124.3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4)4.3.1粗、精加工小头孔端面 (14)φ到要求尺寸 (16)4.3.2加工孔254.3.3粗、精铣叉口两侧面 (20)φ孔 (22)4.3.4粗、精镗554.3.5粗、精铣下平面 (23)16+槽 (25)4.3.6粗、精铣0.124.3.7粗铣斜平面 (26)4.3.8铣断 (26)4.4时间定额计算及生产要求 (26)4.4.1粗、精加工小头孔端面 (27)φ到要求尺寸 (27)4.4.2加工孔254.4.3粗、精铣叉口两侧面 (27)φ孔 (28)4.4.4粗、精镗554.4.5粗、精铣下平面 (28)12+槽 (29)4.4.6粗、精铣0.124.4.7粗铣斜平面 (30)4.4.8铣断 (30)4.5本章小结 (30)5斜斜面夹具设计 (31)5.1定位基准的选择 (31)5.2夹具方案的确定 (31)5.3定位元件的选择及计 (32)5.4误差分析与计算 (34)5.5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35)5.6定向键与对刀装置选择 (35)5.7本章小结 (38)6结论 (40)参考文献 (40)致谢 (41)1绪论机械制造加工工艺与机床夹具设计是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全部专业课之后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运用,进而使对机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C6410车床拨叉831006修改好的说明书

C6410车床拨叉831006修改好的说明书
据以上原始资料及加工路线,分别确定各家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1.外圆表面延轴线方向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及公差(φ25,φ55端面)。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以下称《工艺手册》)表2.2~2.5,取φ25,φ55端面长度余量均为2.5(均为双边加工)
铣削加工余量为:
粗铣1mm
所以
故满足条件,校验成立。
3.计算工时
由于所有工步所用工时很短,所以使得切削用量一致,以减少辅助时间。
扩铰和精铰的切削用量如下:
扩钻:
铰孔:
精铰:
工序四铣16×8槽
1.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HT200,σb=0.16GPa HB=190~241,铸造。
加工要求:铣16×8槽
机床:X60铣床
选择钻头:高速钢镶齿三面刃铣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的φ25孔与操纵机构相连,φ55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1)决定进给量
查《切》
按钻头强度选择 按机床强度选择
最终决定选择Z550机床已有的进给量 经校验 校验成功。
(2)钻头磨钝标准及寿命
后刀面最大磨损限度(查《切》)为0.8~1.2mm,寿命
扩孔后刀面最大磨损限度(查《切》)为0.9~1.4mm,寿命
铰和精铰孔后刀面最大磨损限度(查《切》)为0.6~0.9mm,寿命
工序Ⅰ粗,精车φ55圆与两端面

CA6140车床拨叉(831006型号)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加工孔φ25的钻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CA6140车床拨叉(831006型号)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加工孔φ25的钻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据以上原始资料及加工路线,分别确定各家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1.外圆表面延轴线方向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及公差(φ25,φ55端面)。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以下称《工艺手册》)表2.2~2.5,取φ25,φ55端面长度余量均为2.5(均为双边加工)
铣削加工余量为:
粗铣1mm
2013.6.14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零件名称
最终确定ap=1.5mm,nc=475r/min,Vfc=475mm/s,Vc=119.3m/min,fz=0.16mm/z。
工序二铣断,使之为两个零件
1.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HT200,σb=0.16GPa HB=190~241,铸造。
加工要求:铣断,使之为两个零件
机床:X60铣床。
刀具:高速钢镶齿三面刃铣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小头孔φ25 ;
2.大头半圆孔Ф 及其端面;
3.16×8槽;
4.φ40外圆斜面;
5.大头半圆孔两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1mm;
(三)制定工艺路线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1.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Ⅰ车φ55圆与两端面
工序Ⅱ铣断,使之为两个零件
说实话,课程设计真的有点累.然而,当我一着手清理自己的设计成果,漫漫回味这2周的心路历程,一种少有的成功喜悦即刻使倦意顿消.虽然这是我刚学会走完的第一步,也是人生的一点小小的胜利,然而它令我感到自己成熟的许多,另我有了一中”春眠不知晓”的感

ca6140拨叉(831006)

ca6140拨叉(831006)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工序10:粗铣φ75的叉口上端面。

1. 加工条件工件材料:HT200,σb =0.16GPa HB=190~241,铸造。

加工要求:粗铣φ75孔下端面。

机床:X5020A立式铣床。

刀具:硬质合金钢端铣刀,牌号YG6。

故据《工艺手册》取刀具直径d=100mm。

齿数z=5,选择刀具前角γo=+5°后角αo=8°,副后角αo’=8°,刀齿斜角λs=-10°,主刃Kr=60°,过渡刃Krε=30°,副刃Kr’=5°过渡刃宽bε=1mm。

2. 切削用量1)铣削深度因为切削量较小,故可以选择ap=1.9mm,一次走刀即可完成所需长度。

2)每齿进给量机床功率为7.5kw。

查《工艺手册》af=0.14~0.24mm/z。

,选较小量阿af=0.14 mm/z。

3)查刀具寿命查《工艺手册》,寿命T=180min4)切削速度查《工艺手册》,Vc=90m/min。

则主轴转速n=1000Vc/(3.14×d)=90×1000/(3.14×100)=286.6r/min,取主轴转速n=280r/min。

故实际切削速度Vc=87.92m/min。

5)校验机床功率查《工艺手册》Pcc=1.1kw,而机床所能提供功率为Pcm>Pcc。

故校验合格。

最终确定 ap =1.9mm,nc=280r/min, Vc=87.92m/min,fz=0.14mm/z。

3. 计算基本工时tm=L/ nf=(75+11+100)/(280×0.14×5)=0.94min。

工序20:铣φ40的下端面1. 加工条件工件材料:HT200,σb =0.16GPa HB=190~241,铸造。

加工要求:粗铣φ40的下端面。

机床:X5020立式铣床。

刀具:硬质合金钢端铣刀,牌号YG6。

故据《工艺手册》取刀具直径d=100mm。

CA6140车床拨叉(831007型号)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断夹具设计

CA6140车床拨叉(831007型号)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断夹具设计

CA6140车床拨叉(831007型号)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断夹具设计一、引言CA6140车床拨叉(831007型号)是一种常用的机械设备,用于加工零件表面的铣削加工操作。

为了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需要制定相应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设计适用的铣断夹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CA6140车床拨叉(831007型号)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断夹具设计。

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2.1 加工工艺流程下面是CA6140车床拨叉(831007型号)的加工工艺流程:1. 准备加工设备和工具。

2. 检查设备和工具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将工件安装在车床上,并进行合理夹紧。

4. 调整车床的工作参数,包括转速、进给速度、进给量等。

5. 进行粗加工操作,使用合适的切削工具进行铣削加工。

6. 进行半精加工操作,根据加工要求进行加工操作。

7. 进行精加工操作,使用精细的切削工具进行铣削加工。

8. 完成加工后,清洁工件和设备,检查加工质量。

9. 将加工好的工件进行标记和计数,进行下一步工序或包装出货。

2.2 切削工具选择在CA6140车床拨叉(831007型号)的铣削加工过程中,切削工具的选择对于加工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采用硬质合金刀具进行铣削加工效果较好。

根据工件材料、加工精度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选择切削工具的刀腔形状、刀片材质、刀片尺寸等参数。

2.3 加工参数设置加工参数的合理设置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加工参数设置建议: - 转速:根据工件材料、切削工具和加工要求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转速范围。

- 进给速度:根据加工要求和切削工具的尺寸等参数来确定合适的进给速度。

- 进给量:根据工件要求和切削过程的稳定性来确定合适的进给量。

三、铣断夹具设计3.1 夹具选型在CA6140车床拨叉(831007型号)的铣断过程中,需要使用夹具将工件固定在车床上。

合适的夹具设计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小头孔φ25;
2.大头半圆孔Ф及其端面;
3.16×8槽;
4.φ40外圆斜面;
5.大头半圆孔两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1mm;
槽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5的孔和Φ55的叉口定位,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精铣16×8的槽的所在面,以Φ25的孔,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工序90:粗铣16×8的槽。以Φ25的孔,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精铣16×8的槽,以Φ25的孔,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2)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因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在重复。
(三)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级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大批生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序30:粗、精铣 的叉口的内圆面。利用Φ25的孔定位,以两个面作为基准,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和专用夹具。
工序40:切断φ55叉口,用宽为4的切断刀,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工序50:粗铣35×3的上表面。以Φ25的孔和Φ55的叉口定位,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工序60:粗铣16×8的槽的所在面,以Φ25的孔和Φ55的叉口定位,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拨叉底面,然后以此作为粗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一)
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李益民主编)零件材料为HT200,采用铸造。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铸件毛坯。查《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后称《指导手册》)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CT9级。根据《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出版社、杨叔子主编),得知大批量生产的铸造方法有两种金属模机械砂型铸造和压铸,由于压铸的设备太昂贵,根据手册数据采用铸造精度较高的金属型铸造。
该零件两个面都没有尺寸精度的要求,也无粗糙度的要求。φ25的孔的粗糙度值要求1.6,需要精加工。因是大批量生产,所以需用钻削。保证其加工精度。下面的叉口有3.2的粗糙度的要求,所以采用先粗铣再精铣来满足精度的要求,同时保证φ25的孔和叉口的垂直度。同时该零件上还需加工16×8的槽,其粗糙度值为6.3,所以一次铣销即可。但同时要满足该槽与φ25的孔的垂直度。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的φ25孔与操纵机构相连,φ55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精铣16×8的槽的所在面,以Φ25的孔和Φ55的叉口定位,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粗铣16×8的上表面。以Φ25的孔和Φ55的叉口定位,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精铣16×8的槽,以Φ25的孔和Φ55的叉口定位,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工序70检验。
以上加工方案大致看来是合理的,但通过仔细考虑零件的技术要求以及可能采取的加工手段之后,就会发现仍有问题,主要表现在φ25的孔及其16×8的槽和φ55的端面加工要求上,以上三者之间具有位置精度要求。图样规定:先钻 mm的孔。由此可以看出:先钻φ25的孔,再由它定位加工φ55的内圆面及端面,保证φ25的孔与φ55的叉口的端面相垂直。因此,加工以钻φ25的孔为准。为了在加工时的装夹方便,因此将切断放在最后比较合适。为了避免造成一定的加工误差;通过分析可以比较工艺路线方案一最为合理。因此,最后的加工路线确定如下:
(二)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甚至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因本零件毛坯是金属模铸造成型,铸件精度较高,所以选择Φ40mm圆一个端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另一个端面。再加一个钩形压板和一个V形块限制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
工序100:粗铣35×3的斜面。以Φ25的孔和Φ55的叉口定位,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工序110:检验。
2.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10:钻、扩、粗铰、精铰Φ25孔。以Φ40外圆和其端面为基准,选用Z5120A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
工序20:铣φ55的叉口及上、下端面。利用Φ25的孔定位,以两个面作为基准,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和专用夹具。
工序40:粗、精铣φ55的叉口的下端面。以一面两销定位。选用X5020A立式铣床+专用夹具。
工序50:精铣φ55的叉口的上端面。以一面两销定位,选用X5020A立式铣床+专用夹具。
工序60:粗、精镗 的叉口的内圆面。以一面两销定位,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和专用夹具。
工序70:切断φ55的叉口,用宽为4的切断刀,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1.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10:粗铣φ55的叉口上端面。以Φ40外圆和其端面为基准,选用X5020A立式铣床+专用夹具。
工序20:粗铣φ40的上端面。以φ55的叉口上端面和以φ40外圆V型块,选用X5020A立式铣床+专用夹具。
工序30:钻、扩、粗铰、精铰Φ25孔。以Φ40外圆和其端面为基准,选用Z5120A立式钻床+专用夹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