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激励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新疆产业结构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基于县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新疆产业结构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基于县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第2 5卷 第 2期
Vo 1 . 2 5. NO . 2
西 部 经 济 管 理 论 坛
We s t Fo r u m O i l Ec o n o my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2 0 1 4年 4月
Ap r . 2 0 1 4
新疆产业结构 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
定, 该理论忽视 了经济 结构变动对经济 增长 的作用 。后来 , 美 国著 名经济 学家霍 利斯 ・ 钱 纳里 ( H B .C h e n e r y ) 以新古典增长 理论 为基 础 , 加入经济 结构变量进行 分析 , 得 出了经济结构 的变 动对经济 的增 长有 重要贡献 的结
论。后来 国 内外学者都 开始研 究产业 结构与经 济的关 系。D e n i s o n ( 1 9 7 6 ) 分析 认为产业 结构的调整是经 济增长
次产业结构对新疆 经济总体规模效应和人 均规模 效应存在 显著的地 区性差异 , 而产业 结构协 同的地 区性差异 并不 显著 ; 另外对 口援 疆的政策效应也存在地 区性差异 。在此基础上本 文提 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关键词 : 产业结构 ; 产业协调度 ; 区域 经济效应 ;对 口援 疆 中图分类号 : 蹦 2 . 9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2 0 9 5— 1 1 2 4 ( 2 0 1 4 ) 0 2— 0 0 2 6— 0 6
的重要动力 , 它 决定着经 济增长 的速度 和模式 。也有学者运 用经验数据 来检 验产业结 构 的经 济效应 , B u n, Ma u — r i c e J . G( 2 0 0 7 ) 使 用摩洛 哥的时间序列数 据 , 运用计量 模型检 验 了产业 结构 的经济 效应 , 结果显 示 , 产业 结构变

我国县域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我国县域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 综合 竞争 力》
21 0 第 4期 0年
我 国县 域 经济 增 长 与 金 融 发 展关 系 的实 证 分 析
。秦宛顺 钟行宁… … … ………………………………………………………………………………
近年来 , 县域 金融的发展被视 为推动 县域 经济 增 长的一 个 重要 因素 而得 到 越 来越 广 泛 的研 究 。 其中 , 我国 的县域 经济增长 与县域金融发 展之间 的 关系如何 , 县域金 融 的发展 是否在我 国县 域经济增 长方面发挥 了较 显著 的支 持作用 , 这是本 文主要探
上可 能存 在 差异 性 。 总 的 来说 , 有 实证 研 究 结 果 已
还 比较难 以对全 国的县域 经 济增长 和金 融发 展关
系进 行 比较 准 确 而 全 面 的 说 明。 为 此 , 文 将 直 接 本 使 用在 全 国 范 围 内 随 机 抽 取 的县 域 数 据 , 过 建 立 通 面板 数 据模 型 , 全 国县 域 经 济增 长 与 金 融 发 展 的 对 关系 , 以及 可 能 存 在 的 地 区 上 的 差 异 性 , 行 更 为 进 综 合 和 深 入 的分 析 。
金融发展理 论 的一个 核 心 内容是 探 索经 济增
长 和 金 融 发 展 之 间 的相 互 关 系 , 进 一 步 分 析 金 融 并 发展对经济增长 的影响。 到 目前 为 止 , 内关 于金 融 发 展 与 经 济 增 长 的 国
融 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 目前还 比较 欠缺。许桂 红 (07 选 用辽 宁省 19 20 ) 9 7~20 0 5年 的县域 数 据 , 以 县 域 G P作 为被 解释 变 量 , D 以县 域金 融 机构 的 存 贷款余额作 为 解释 变 量 , 主要 对 其进 行 了 Gagr rne

县级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与破解路径

县级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与破解路径

县级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与破解路径作者:朱辉进来源:《理论观察》2023年第09期摘要:县级财政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保障。

当前阶段,县级财政在助力乡村振兴各项事业中,还面临着财政收支紧平衡,运营矛盾较突出,部门之间配合不到位,使用资金缺乏统筹协调,项目监管不严,资金绩效不高等问题。

下一阶段,县级财政要加强财政管理,加大财政投入,强化资金监管,更好发挥出县级财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县级财政;财政管理;资金绩效中图分类号:F81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23)09 —0060 —04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都非常重视农业农村工作。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在国家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而言,相较于城市的高速发展,农业农村的发展还相对滞后。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强调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财政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的基础保障和重要支柱,而县级财政又是宏观之末、微观之首,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的具体操盘手和一线指挥部,在整个财政支持系统中居于承上启下的战略节点位置。

党的十九大以来,县级财政在助力乡村振兴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厕所革命等农村“大事记”中都能看到县级财政忙碌的“身影”,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和深入实践,县级财政也遇到了它的实践之困,亟需找到破解之道。

一、县级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一)财政收支紧平衡,运营矛盾较突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尤其是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为了扶持国内新兴产业和业态的高质量发展,给企业减税降费的政策持续出台。

加之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创伤尚未完全恢复,域外国家的经济遏制持续存在,这一系列国内外严峻形势导致国家财政收入一直徘徊在中低速增长区间。

高等教育水平、公共财政支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基于中

高等教育水平、公共财政支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基于中

高等教育水平、公共财政支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作者:李朝前来源:《大经贸》 2019年第5期李朝前【摘要】自主创新能力对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地方教育科技公共财政的支出是否能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呢?本文利用2008~2016年全国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的上升、教育科学公共财政的支出比重增加都会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公共财政固定效应回归模型随机效应回归模型一、引言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保持了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成功跨越了贫困陷阱,由低收入国家迈入中上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从市场化取向改革以来,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到了很大提升,但水平仍然较低。

2015年,衡量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授权数进展全部授权数的16.5%。

自主创新能力的滞后,严重制约了中国国际竞争优势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增速。

如何在市场化进程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增长、产业创新与自主创新携手并进,这是急需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国家的崛起离不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试图对国家、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找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模式及路径。

二、文献综述关于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相关研究中,大多数研究是探讨外商直接投资、知识溢出效应(Keller,2004)、政策倾向性、产权性质、金融机构等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陈继勇、雷欣、黄开琢(2010)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主创新能力正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正向影响知识溢出净流出和净流入,知识溢出的净流出不利于提升本地自主创新能力、知识溢出的净流入却能提升本地的自主创新能力。

周叔莲、王伟光(2001)的理论分析认为: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相互促进,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可以促进科技的创新。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县域经济增长与财政解困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县域经济增长与财政解困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县域经济增长与财政解困贾俊雪1,张永杰2,郭婧1(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872;2.江苏省盐城政府办,江苏盐城224005)摘要:本文以我国1997-2005年间县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处置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实现县级财政解困中的作用以及财政分权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制约影响。

研究表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有助于增强县级财政自给能力、实现县级财政解困,但也显著抑制了县域经济增长。

财政收入分权总体上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和财政解困中的积极作用,以“撤乡并镇”为主要措施的政府精简机构改革则加剧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财政解困效应。

关键词: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县域经济增长;财政解困中图分类号:F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753(2013)06-0022-09The Fiscal System Reform on Direct Province Control of Counties ,Counties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Overcome of Fiscal DifficultiesJIA Jun-xue 1,ZHANG Yong-jie 2,GUO jing 1(1.China Financial Policy Research Center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China ;2.Governmental Office of Yancheng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 ,Yancheng city ,224005)收稿日期:2012-12-07修回日期:2013-05-0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AJY012);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904)的阶段性成果;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0XNJ001)。

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分析

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分析

一、引 言 党 的 二 十 大 报 告 提 出“ 加 快 发 展 数 字 经 济 ,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 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任务。报告同时指 出 ,区 域 经 济 是 国 民 经 济 的 基 础 ,促 进 区 域 协 调 发 展 ,深 入 实 施 区 域 协 调 发 展 战 略 ,优 化 重 大 生 产 力 布 局 ,构 建 优 势 互 补 、高 质 量 发 展 的 区 域 经 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是实现国家战略与奋斗
test and analyze the impact of digital economy on region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and spillover effect. The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mproving region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developing the digital economy on region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is negative,meaning that the devel‐
WEN Bingzhou,NIU Zhuang
(School of Management,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4,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30 provinces in China from 2011 to 2020,this paper uses the projection pursuit model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to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digital economy in 30 provinces,then uses the three-stage DEA model to measure the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each province,and finally uses the spatial Dubin model to

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对中国农户收入的影响——来自1877个县(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对中国农户收入的影响——来自1877个县(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长 ( ek 07 J B c ,2 0 ) 。普 惠性 金 融会 给个 人 带 来诸 多 的 影 响 ,例 如 工 资 发放 的便 利 性 、保 险对 其进
行基本 的风 险抵御 、资金 存 放 的安 全 性 ,尤其 是个人 能及 时得 到 生产 、生 活 等所需 要 的资金 ,避免 其 陷入贫 困中 ,个人 收入 的提高 又会 促进 普惠 性金融 的发展 ,形 成 良性 循 环 。 因此 ,普 惠性 金融发
中国农 村普 惠性 金 融发展 及 其各 个 维度 对农户 收入 的影 响 。研 究结果 表 明 :中 国农村 普 惠 性 金 融发展 对农 户 收入 具有 显 著的 正效应 ,组成 农 村普 惠性金 融 的地 理渗 透性 和产 品接 触 性 与农户 收入 正相 关 ,使 用效 用性 和农 户收入 负相 关 ;从 区域 层 面 看 , 东部地 区农村 普 惠
农 村 普 惠性 金 融 发展 对 中 国农 户 收入 的影 响
— —
来 自 17 8 7个 县 ( ) 面板 数 据 的 实证 分析 市
田 杰 , 陶建 平
( 中农 业 大 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湖 北 武 汉 华 407 ) 30 0
摘 要 :本 文使 用来 自中国 2 0- 20 0 6 09年 17 87个县 ( ) 的 面板 数 据 , 实证 分析 了 市
性金 融发展 和 农户 收入 正相 关 ,而 中、西部地 区农村 普 惠性金 融发 展 和 农 户 收入 负相 关 。 针 对 以上 的结论 ,本 文就农 村普 惠性金 融发展促 进 农户 收入增 长提 出 了简要 的政 策建议 。
关键词 :农村金 融 ;普 惠性金 融 ;金 融排 除 ;农户 收入
第 2期 ( 总第 14期 ) 6 21 0 2年 3月

经济新常态下重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解研究——基于38个区县的面板数据

经济新常态下重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解研究——基于38个区县的面板数据

2021年6期总第939期一、引言中国的经济在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在2011年出现减速迹象,至今中国GDP 增长率下降成为趋势,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结构性减速期,目前整体经济发展形势正处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攻关期。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继续保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努力适应把握并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如何增强经济增长动力,推动结构转型升级,从而引领和适应新常态,成为当下经济发展关注的重中之重。

按照新古典经济增长的理论,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

当下经济依靠要素投入带动发展存在后续乏力的可能,因此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未来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

目前国内对TFP 的研究主要包括:第一,TFP 的不同测算方法。

测算方法分为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区别主要在于是否需要具体的生产函数形式。

参数方法包括索罗余值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等;非参数方法主要包括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

其中,王艳芳(2019)采用索罗余值法对全国三次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

向玲凛(2017)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分别测算出对于不同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

王力(2016)采用非参数DEA 和参数SFA 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测算了棉花全要素生产率。

魏下海、余玲铮(2011)分别采用两种方法研究测算,认为数据包络分析法比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得到的结论可能更加可靠且更满足对中国经济现实的解释。

第二,不同空间视角的TFP 测算。

吴春雅(2015)从4个角度比较分析了江西县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情况。

鲁志国等(2020)以广东省为例研究金融效率、产业结构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关系及其区域差异。

肖晓军等(2020)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环境规制影响贸易出口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作用机制。

杨万平、滕泽伟等(2020)从生态和绿色的角度测算国家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空间差异的分析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