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008 第八篇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黄帝内经素问第三卷

黄帝内经素问第三卷黄帝内经素问第三卷第八篇:灵兰秘典论第九篇:六节藏象论第十篇:五藏生成第十一篇:五藏别论第八篇:灵兰秘典论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氂,毫氂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
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1灵兰秘典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原文】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翻译】黄帝问道:我想听你谈一下人体六脏六腑这十二个器官的责任分工,高低贵贱是怎样的呢?【原文】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
黄帝内经 灵兰秘典论篇 译文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
请遂言之!译:黄帝问道:我想听你谈一下人体六脏六腑这十二个器官的责任分工,高低贵贱是怎样的呢?岐伯回答说:你问的真详细呀!请让我谈谈这个问题。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食廪lǐn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译:心,主宰全身,是君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由此而出。
肺,是相傅之官,犹如相傅辅佐着君主,因主一身之气而调节全身的活动。
肝,主怒,像将军一样的勇武,称为将军之官,谋略由此而出。
胆,是文官的指挥部,因为决断出自于此。
膻中,维护着心而接受其命令,是臣使之官,心志的喜乐,靠它传佈出来。
脾和胃司饮食的受纳和布化,是仓廪之官,无味的阴阳靠它们的作用而得以消化、吸收和运输。
大肠是传导之官,它能传送食物的糟粕,使其变化为粪便排除体外。
小肠是受盛之官,它承受胃中下行的食物而进一步分化清浊。
肾,是作强之官,它能够使人发挥强力而产生各种伎巧。
三焦,是决渎之官,它能够通行水道。
膀胱是州都之官,蓄藏津液,通过气化作用,方能排除尿液。
以上这十二官,虽有分工,但其作用应该协调而不能相互脱节。
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译:所以君主如果明智顺达,则下属也会安定正常,用这样的道理来养生,就可以使人长寿,终生不会发生危殆,用来治理天下,就会使国家昌盛繁荣。
君主如果不明智顺达,那麽,包括其本身在内的十二官就都要发生危险,各器官发挥正常作用的途径闭塞不通,形体就要受到严重伤害。
君主之官-心脏与三焦--倪海厦《黄帝内经》第八篇灵兰秘典论(8.2)

君主之官-心脏与三焦--倪海厦《黄帝内经》第八篇灵兰秘典论(8.2)第二节君主之官-心脏与三焦我们这里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三焦,这个第 61 页,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这讲的心脏的重要,我们这个心脏是君主之官,本来呢心脏是不受病的。
所以你听过肝癌、肺癌、胰脏癌、脾脏癌,什么皮肤癌,什么癌都有,就是没听过心脏癌什么,你听过心脏癌,没有吧,心脏没有癌,为什么?因为心是君主之官,本来不受病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心脏热,心脏不断的跳动。
我刚才才讲过,心脏像火嘛,为什么说心脏是火,因为心脏不断的跳动,你如果今天晚上,今天晚上没事干,你那个手掌一直这样握着,对不对,你没事在那边握,你看看你有多热,哇,是越来越热,对不对,那是你刻意去制造的,你的心脏你不用刻意,它一辈子在跳啊,对不对,一直都要跳,跳一辈子,你想想看它热不热,对不对,所以它心脏就像火。
那所有的病毒、癌细胞怎么样的,经过血,在血液循环里面一定会经过心脏,所以当它穿过心脏的时候好像飞蛾扑火一样,所以癌细胞什么样的统统一经过火化的时候全部杀掉,全部杀掉,所以当有癌症出现的,重症出现的时候都是里寒的。
那我们如果让全身像心脏一样热的话,癌细胞就杀掉了,所以我们不需要去制造什么一些毒药来,去杀害这个癌细胞,那你怎么能杀的那么准呢,你只杀坏的不杀好的?那个毒药不会那么听话,所以你如果是做化学治疗就好像,有四个劫匪绑架了一个学校一百多个小学生,就是要勒索,那结果我们特种部队进去,这个除了这四个以外一百多个小学生全部已经干掉了,那你这个特种部队训练它干吗,对不对,你们会同时说怎么训练这种部队,那我也会嘛,对不对,谁都会,不需要特种部队,那这是西药。
中药不是这样的,中药环境一改变,这个心脏在身体里面非常的热,我们有很多的细胞,很多的组织,心脏是管五脏在里面,对不对,君主之官,所以我所有的血管都到了全身上下,能够到身体的极限,到手指头、脚指头旁边都是热的,这是心脏那内脏里面有很多的血管,那你这个热度如果很强的话怎么会有癌症呢?那正常的细胞本来就是在你心脏里面,在你身体里面是活的好好地的,已经习惯于你的热,对不对,那你现在,那个癌细胞进去就想说,病毒就是这样子,我要把这个环境改变,能够让我能够生存,正常细胞不能生存,这病毒的想法,对不对。
灵兰秘典论篇原文及译文

灵兰秘典论篇原文及译文灵兰秘典论篇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主要讲述了人体的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调节五脏六腑以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
本文将提供灵兰秘典论篇的原文和译文,以供读者参考。
原文: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 请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译文:黄帝问道:我想知道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岐伯回答说:你问得非常详细,我很乐意为你解答。
心脏是人体的君主之官,大脑的主宰,思维和情感都来源于心脏。
肺部是宰相之官,负责调节呼吸,治理体内的气血流通。
肝脏是人体的将军之官,负责调节血量,疏泄气机,决断大事。
胆脏是人体的中正之官,负责决断大事,调节胆汁的分泌。
膻中穴是人体的臣使之官,负责调节心理情绪,喜乐由此产生。
脾胃是人体的仓廪之官,负责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为身体的正常运行提供能量。
大肠是人体的传导之官,负责排泄废物,保持肠道的清洁。
小肠是人体的受盛之官,负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并将其分配给身体各个部位。
肾脏是人体的作强之官,负责调节体液平衡,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
三焦是人体的决渎之官,负责调节气的流通,排泄废物。
膀胱是人体的州都之官,负责储存和排泄尿液。
以上这十二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们之间相互协调,共同维护人体的健康。
五脏与五变

五脏与五变变是变化,五变即指心、肝、脾、胃、肾如果出现变化,身体会有哪方面的表现。
肝气的表现是“在变动为握”,即肝气出现病变时,首先会表现在手的握力出问题,比如手没劲,或者是抽筋、肌肉紧张等,这是在表象上的病变反映。
心病的表现是厥症。
厥症就是四肢厥逆症,即手脚冰凉。
医生在把脉时,会观察到一些细微的东西。
一个人凉到哪儿,他的四肢厥逆已经到了哪一步,手轻轻一捋就都清楚了。
把脉时医生会发现,有的人只是手指尖冰凉,有的人是整个手指冰凉,有的人是整个手掌冰凉,有的人甚至凉到手腕,或者凉到肘部,这每一步的发展都是很可怕的。
中医甚至认为,一个人如果凉到肘部,那简直就是危症,很可怕。
头顶和脚也是人体末梢,人们年轻的时候,心气很足,冬天很少戴帽子,可是如果老了,到冬天就会有点畏寒,因为此时心气不足,血脉上不来了。
如果一个人腿冰凉,凉到膝盖,医生也可能会告诉他,他的心气现在有问题。
脾胃的表现是哕(yue,三声),“哕”这个声音在古代是呕吐的声音。
人体正常的时候胃气是下降的,人体以降为顺,如果“哕”就说明元气虚,肾精不足,人的气收不住就往上走了。
人会打嗝甚至呕吐,实际上都是脾胃出现了问题。
肺气的表现是咳。
比如人们在肺寒时会咳嗽,就是通过振动把肺寒振出去,所以肺“在变动为咳”。
肾的表现是栗,即哆嗦。
打哆嗦这个毛病实际上与肾病相关,如果肾特别寒,就会出现哆嗦、战栗或者打喷嚏的象。
打喷嚏实际上是振奋肾阳,是身体要通过打喷嚏的方式,把肾阳调起来,把寒气赶掉。
所以,身体好的人还能打喷嚏,身体不好的人直接就会感冒。
【五脏与五味】五脏在五味上也分别有表现。
肝味为酸。
中医认为“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正常的疏泄需要收敛功能的制约,疏泄兼收敛的功能需要有形的肝脏来蕴含。
肝主木,“木曰曲直”,“曲”就是人要有所收敛,不能直接就条达上去,所以肝味为酸。
酸味有收敛作用。
心味为苦,焦味就是苦味。
烤馍片的味道就是焦香之味。
脾味为甘,小孩子爱吃糖,是因为脾胃太虚弱。
黄帝内经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厥论篇第四十五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脉解篇第四十九
刺要论篇第五十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针解篇第五十四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骨空论篇第六十
《黄帝内经》原文目录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离合篇第六
阴阳别论篇第七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五藏生成篇第十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疟论篇第三十五
刺疟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欬论篇第三十八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腹中论篇第四十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风论篇第四十二
痹论篇第四十三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共18页

3.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将军:武官,贵于英勇果断。 谋虑:能深谋远虑,有防御外侮、考虑对策之功。
恽铁樵:“肝主怒,拟其似者,故曰将军。怒 则不复有谋虑,是肝之病也。从病之失职,以测不 病时之本能,故谋虑归诸肝。”
4.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仓廪:“谷藏曰仓,米藏曰廪”,仓廪统指藏粮之所。 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合称“仓廪之官”。
气化:指肾气(阳)对膀胱所藏津液的蒸化和升清降浊功能, 包括津液的升腾、输布和尿液的生成、排泄。
唐容川:“肾中之阳蒸动膀胱之水,于是水中之气上升则 为津液,气著于物仍化为水,气出皮毛为汗,气出口鼻为 涕为唾,游溢脏腑内外则统名津液。”“人但知膀胱主尿, 而不知水入膀胱,化气上行,则为津液,其所剩余质,乃 下出而为尿。经文所谓气化则能出者,谓出津液,非出尿 也。”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节选)
[篇 解]
灵兰:即“灵兰之室”,相传为黄帝藏书之所。 秘典:重要珍秘的典籍。
本篇作者认为篇中内容至关重要,是值得秘藏 的典籍(如文中说“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故 以“灵兰秘典论”名篇。
[学习要求]
掌握十二脏腑的功能特点 掌握十二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心的主导作用 背诵原文
5.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作强:肾藏精舍志、主骨生髓、司生殖,功能强大。 伎巧:同技巧。肾藏精,精生神,与人的智慧及机敏
密切相关。
6.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膻中 胸部两乳之间正中部位,宗气所聚之处。 经穴名,别名上气海,属任脉。 心包络。
心包络代君行令,主情志喜乐,犹如内臣。
7.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易丸为汤,六剂而痊。
二、十二官不得相失及心的主导作用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篇第八之肺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篇第八之肺肺是我们人体所有臓腑中甚至身国内非常重要的中转站肺主宣发。
上面我们说了一些大家要注意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当代人十分严重。
当我们越吃越辛辣,越吃越注重口味重时,代表五脏精气越来越弱,六腑明显开始了漏,明显开始堵。
五脏应该像五个气球,如《黄帝内经》上说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也。
现在的五脏的“藏”字写成了脏,天天都在藏垢纳污,装我们的小心眼,情绪结节,草螺等。
所以我们现在得病不要怪任何人,就是我们若干年若干世天天密切配合出来的,学法之后我们就更明白。
只不过这一世终于证得了人的肉身,给了我们可以彻底解决的机会,可很多人都不认为这是个机会,甚至不屑一顾。
肺主宣发。
《黄帝内经》中有: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也。
无论胆、胃、小肠、大肠、膀胱还是三焦,或者是口腔、咽喉、食道,一直到肛门,它们每天要保持着通畅,就像高铁飞机的传送带、扶梯,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因为我们的心情而压抑了肺的宣发,轻则岔气、憋闷、腹胀,重则便秘、头晕、头痛、心慌,更严重那就出现各种增生、囊肿、息肉、结石、纤维瘤、肿瘤等具体状况,故在这其中,肺的宣发非常重要。
肺主宣发。
当我们通过每天的修身、修心、修性、化业四件事情,由练功持咒到诵读抄写经典,最关键是要有善知识解经,然后依教奉行,依法修行,肺的宣发能力会达到最好的状态。
最好的状态不是宣发过度,像上面说的那样,而是与它的肃降形成非常完美的阴阳配合,到一定时候脱离了阴阳二元对立,完全达到了形神若一的境界,真正的回归了止于一的状态中。
肺朝百脉。
肺是我们人体所有臓腑中甚至身国内非常重要的中转站(交通大枢纽)。
它远远超过京广铁路的重要性,因为肺作用不在某一个方向,而是四通八达,就像一个蜂房。
所有的气血经过脾(谏议之官,知州出焉)的收积,再经过胃(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的输布,关键通过肺朝百脉的能力,达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这样我们的身心才能真正精力充沛,精神矍铄,记忆力好,专注度强,转化传统文化的能力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篇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
戒之戒之!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
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
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