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一)
2.2.1 对数及对数运算(1)

• 截止到 截止到1999年底,我们人口约13亿,如 年底,我们人口约 亿 年底 思 考 果今后能将人口年平均均增长率控制在 1%,那么经过 年后,我国人口数最多 年后, ,那么经过20年后 为多少(精确到亿) 为多少(精确到亿)?
y = 13 ×1.01
x
问:哪一年的人口数可 达到18亿 达到 亿,20亿,30亿? 亿 亿
例1、 将下列指数式化为对数式,对数式化为指数式: 、 将下列指数式化为对数式,对数式化为指数式:
讲 解 例 题
(1)5 = 625 ⇒ log 5 625 = 4 ) 1 1 −6 = −6 (2) 2 = ⇒ log 2 ) 64 m 64
4
1 = 5.13 ⇒ log 1 5.13 = m (3) 3 ) 3
1 (4)log1 16 = −4 ⇒ = 16 ) 2 2 -2 lg (5) 0.01= −2 ⇒ 10 = 0.01 )
(6)ln10 = 2.30= 10
例2 求出下列各式中 x 值:
2 (1)log64 x = − ) 3
(2) )
log x 8 = 6
y x 当 = 18 ,有 = ×1.01 ,求 时 18 13
x
一般地, 一般地,如果a = N ( a > 0, 且a ≠ 1) 叫做以a为底 那么数 x叫做以 为底 的对数, 叫做以 为底N的对数, 对数定义 其中a叫做对数 记作 x = log a N ,其中 叫做对数 底数, 叫做真数。 叫做真数 的底数,N叫做真数。式子log a N 叫做对数式 对数式. 叫做对数式
x
所 上 问 中 由 = ×1.01 , 以 面 题 , 18 13
对数的运算及对数函数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一)¤知识要点:1. 定义:一般地,如果x a N =(0,1)a a >≠,那么数 x 叫做以a 为底 N 的对数(logarithm ).记作 log a x N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2. 我们通常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common logarithm ),并把常用对数10log N 简记为lg N 在科学技术中常使用以无理数e=2.71828……为底的对数,以e 为底的对数叫自然对数,并把自然对数log e N 简记作ln N3. 根据对数的定义,得到对数与指数间的互化关系:当0,1a a >≠时,log b a N b a N =⇔=.4. 负数与零没有对数;log 10a =, log 1a a = ,log a a N N = ¤例题精讲:【例1】将下列指数式化为对数式,对数式化为指数式:(1)712128-=; (2)327a =; (3)1100.1-=; (4)12log 325=-; (5)lg0.0013=-; (6)ln100=4.606.【例2】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lg0.001; (2)4log 8; (3).第14练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一)※基础达标1.log (0,1,0)b N a b b N =>≠>对应的指数式是( ). A. b a N = B. a b N = C. N a b = D. N b a = 2.下列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01ln10e ==与 B. 1()381118log 223-==-与 C. 123log 9293==与 D. 17log 7177==与 3.设lg 525x =,则x 的值等于( ).A. 10B. 0.01C. 100D. 10004.设13log 82x=,则底数x 的值等于( ). A. 2 B. 12 C. 4 D. 145.已知432log [log (log )]0x =,那么12x -等于( ).A.13 B. C. D. 6.若21log 3x =,则x = ; 若log 32x =-,则x = .7.计算:= ; 6lg 0.1= .※能力提高8.求下列各式的值:(1)8; (2)9log9.求下列各式中x 的取值范围:(1)1log (3)x x -+; (2)12log (32)x x -+.※探究创新10.(1)设log 2a m =,log 3a n =,求2m n a +的值.(2)设{0,1,2}A =,{log 1,log 2,}a a B a =,且A B =,求a 的值.第15讲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二)¤知识要点:1. 对数的运算法则:log ()log log a a a M N M N =+,log log log aa a MM N N=-,log log n a a M n M =,其中0,1a a >≠且,0,0,M N n R >>∈. 三条法则是有力的解题工具,能化简与求值复杂的对数式.2. 对数的换底公式log log log b a b N N a =. 如果令b =N ,则得到了对数的倒数公式1log log a b b a=. 同样,也可以推导出一些对数恒等式,如log log n n a a N N =,log log m n a a nN N m=,log log log 1a b c b c a =等. ¤例题精讲:【例2】若2510a b ==,则11a b+= .【例4】(1)化简:532111log 7log 7log 7++; (2)设23420052006log 3log 4log 5log 2006log 4m ⋅⋅⋅=,求实数m 的值.第15练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二)※基础达标 1.). A. 1B. -1C. 2D. -2 2.25log ()a -(a ≠0)化简得结果是( ).A. -aB. a 2C. |a |D. a3.化简3log 1的结果是( ). A.12B. 1C. 24.已知32()log f x x =, 则(8)f 的值等于( ). A. 1 B. 2 C. 8 D. 125.化简3458log 4log 5log 8log 9⋅⋅⋅的结果是 ( ).A .1 B.32C. 2D.3 6.计算2(lg5)lg 2lg50+⋅= .7.若3a =2,则log 38-2log 36= .第16讲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知识要点:1. 定义:一般地,当a >0且a ≠1时,函数a y=log x 叫做对数函数(logarithmic function). 自变量是x ; 函数的定义域是(0,+∞).2. 由2log y x =与12log y x =的图象,可以归纳出对数函数的性质:定义域为(0,)+∞,值域为R ;当1x =时,0y =,即图象过定点(1,0);当01a <<时,在(0,)+∞上递减,当1a >时,在(0,)+∞上递增.¤例题精讲:【例1】比较大小:(1)0.9log 0.8,0.9log 0.7,0.8log 0.9; (2)3log 2,2log 3,41log 3.【例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 =(2)y =【例4】求不等式log (27)log (41)(0,1)a a x x a a +>->≠且中x 的取值范围.第16练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基础达标1.下列各式错误的是( ).A. 0.80.733>B. 0.10.10.750.75-<C. 0..50..5log 0.4log 0.6>D. lg1.6lg1.4>.2.当01a <<时,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log x a y a y x -==与的图象是( ).AC3.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y =x 是同一个函数( )A.log (0,1)a xy aa a =>≠ B. y =2x xC. log (0,1)x a y a a a =>≠D. y4.函数y ).A. (1,)+∞B. (,2)-∞C. (2,)+∞D. (1,2] 5.若log 9log 90m n <<,那么,m n 满足的条件是( ).A. 1 m n >>B. 1n m >>C. 01n m <<<D. 01m n <<<6.函数y = . (用区间表示)7.比较两个对数值的大小:ln7 ln12 ; 0.5log 0.7 0.5log 0.8. ※能力提高8.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 ()()3log 1f x x =++; (2)y =9.已知函数2()3log ,[1,4]f x x x =+∈,22()()[()]g x f x f x =-,求: (1)()f x 的值域; (2)()g x 的最大值及相应x 的值.第17讲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二)¤知识要点:1. 当一个函数是一一映射时, 可以把这个函数的因变量作为一个新函数的自变量, 而把这个函数的自变量新的函数的因变量. 我们称这两个函数为反函数(inverse function ). 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2. 函数(0,1)x y a a a =>≠与对数函数log (0,1)a y x a a =>≠互为反函数.3. 复合函数(())y f x ϕ=的单调性研究,口诀是“同增异减”,即两个函数同增或同减,复合后结果为增函数;若两个函数一增一减,则复合后结果为减函数. 研究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具体步骤是:(i )求定义域;(ii )拆分函数;(iii )分别求(),()y f u u x ϕ==的单调性;(iv )按“同增异减”得出复合函数的单调性.¤例题精讲:【例1】讨论函数0.3log (32)y x =-的单调性.【例2】(05年山东卷.文2)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30.440.43log 0.3<< B. 30.440.4log 0.33<< C. 30.44log 0.30.43<< D. 0.434log 0.330.4<<第17练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二)※基础达标 1.函数1lg1xy x+=-的图象关于( ). A. y 轴对称 B. x 轴对称 C. 原点对称D. 直线y =x 对称2.函数212log (617)y x x =-+的值域是( ).A. RB. [8,)+∞C. (,3]-∞-D. [3,)+∞3.(07年全国卷.文理8)设1a >,函数()log a f x x =在区间[]2a a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12,则a =( ).A.2B. 2C. 22D. 44.图中的曲线是log a y x =的图象,已知a 的值为2,43,310,15,则相应曲线1234,,,C C C C 的a 依次为( ).A.2,43,15,310 B. 2,43,310,15 C. 15,310,43,2 D. 43,2,310,155.下列函数中,在(0,2)上为增函数的是( ). A. 12log (1)y x =+ B. 22log 1y x =- C. 21log y x= D.20.2log (4)y x =-6. 函数2()lg(1)f x x x =+-是 函数. (填“奇”、“偶”或“非奇非偶”)7.函数x y a =的反函数的图象过点(9,2),则a 的值为 . ※能力提高8.已知6()log ,(0,1)a f x a a x b=>≠-,讨论()f x 的单调性.0 x C 1C 2C 4C 3 1y第18讲 §2.3 幂函数¤学习目标: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y=x, y=x 2, y=x 3, y =1/x , y=x 1/2 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知识要点:1. 幂函数的基本形式是y x α=,其中x 是自变量,α是常数. 要求掌握y x =,2y x =,3y x =,1/2y x =,1y x -=这五个常用幂函数的图象. 2. 观察出幂函数的共性,总结如下:(1)当0α>时,图象过定点(0,0),(1,1);在(0,)+∞上是增函数.(2)当0α<时,图象过定点(1,1);在(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图象向上及向右都与坐标轴无限趋近.3. 幂函数y x α=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直线1x =的右侧,图象由下至上,指数α由小到大. y 轴和直线1x =之间,图象由上至下,指数α由小到大.¤例题精讲:【例1】已知幂函数()y f x =的图象过点(27,3),试讨论其单调性.解:设y x α=,代入点(27,3),得327α=,解得13α=,所以13y x =,在R 上单调递增.【例2】已知幂函数6()m y x m Z -=∈与2()m y x m Z -=∈的图象都与x 、y 轴都没有公共点,且2()m y x m Z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求m 的值.解:∵ 幂函数图象与x 、y 轴都没有公共点,∴{6020m m -<-<,解得26m <<.又 ∵ 2()m y x m Z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 2m -为偶数,即得4m =. 【例3】幂函数m y x =与n y 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101n m -<<<< B .1,01n m <-<< C .10,1n m -<<> D .1,1n m <->解:由幂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分布规律,观察第一象限内直线1x =的右侧,图象由下至上,依次是n y x =,1y x -=,0y x =,m y x =,1y x =,所以有101n m <-<<<. 选B.点评:观察第一象限内直线1x =的右侧,结合所记忆的分布规律. 注意比较两个隐含的图象1y x =与0y x =.【例4】本市某区大力开展民心工程,近几年来对全区2a m 的老房子进行平改坡(“平改坡”是指在建筑结构许可条件下,将多层住宅平屋面改建成坡屋顶,并对外墙面进行整修粉饰,达到改善住宅性能和建筑物外观视觉效果的房屋修缮行为),且每年平改坡面积的百分比相等. 若改造到面积的一半时,所用时间需10年. 已知到今年为止,平改坡剩余面积为原来的22. (1)求每年平改坡的百分比;(2)问到今年为止,该平改坡工程已进行了多少年? (3)若通过技术创新,至少保留24a m 的老房子开辟新的改造途径. 今后最多还需平改坡多少年? 解:(1)设每年平改坡的百分比为(01)x x <<,则101(1)2a x a -=,即11011()2x -=,解得11011()0.0670 6.702x =-≈=%.(2)设到今年为止,该工程已经进行了n 年,则2(1)2na x a -=,即110211()()22n=,解得n =5.所以,到今年为止,该工程已经进行了5年.(3)设今后最多还需平改坡m 年,则 51(1)4m a x a +-=,即521011()()22m +=,解得m =15. 所以,今后最多还需平改坡15年.点评:以房屋改造为背景,从中抽象出函数模型,结合两组改造数据及要求,通过三个等式求得具有实际意义的底数或指数. 体现了代入法、方程思想等数学方法的运用.第18练 §2.3 幂函数※基础达标1.如果幂函数()f x x α=的图象经过点2(2,)2,则(4)f 的值等于( ). A. 16 B. 2 C. 116 D. 122.下列函数在区间(0,3)上是增函数的是( ).A. 1y x =B. 12y x = C. 1()3x y = D. 2215y x x =--3.设120.7a =,120.8b =,c 3log 0.7=,则( ).A. c <b <aB. c <a <bC. a <b <cD. b <a <c4.如图的曲线是幂函数n y 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 已知n 分别取2±,12±四个值,与曲线1c 、2c 、3c 、4c 相应的n 依次为( ).A .112,,,222-- B. 112,,2,22--C. 11,2,2,22--D. 112,,,222--5.下列幂函数中过点(0,0),(1,1)的偶函数是( ).A.12y x =B. 4y x =C. 2y x -=D.13y x = 6.幂函数()y f x =的图象过点1(4,)2,则(8)f 的值为 . 7.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32(2)a + 32a ; 223(5)a -+ 235-; 0.50.4 0.40.5.※能力提高8.幂函数273235()(1)t t f x t t x +-=-+是偶函数,且在(0,)+∞上为增函数,求函数解析式.9.1992年底世界人口达到54.8亿,若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x %,2008年底世界人口数为y (亿).(1)写出1993年底、1994年底、2000年底的世界人口数; (2)求2008年底的世界人口数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 如果要使2008年的人口数不超过66.8亿,试求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应控制在多少以内?※探究创新4251c 4c 3c 2c 110.请把相应的幂函数图象代号填入表格.① 23y x =; ② 2y x -=;③ 12y x =; ④ 1y x -=; ⑤ 13y x =;⑥ 43y x =;⑦ 12y x -=;⑧ 53y x =. 第19讲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复习¤学习目标:理解掌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性质、图象及运算性质. 突出联系与转化、分类与讨论、数与形结合等重要的数学思想、能力. 通过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具体函数的研究,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例题精讲:【例1】若()(0,1)x f x a a a =>≠且,则1212()()()22x x f x f x f ++≤. 证明:121212122()()()222x x x x f x f x x x a a f a++++-=-0==≥. ∴ 1212()()()22x x f x f x f ++≤. (注:此性质为函数的凹凸性) 【例2】已知函数2()(0,0)1bxf x b a ax =≠>+.(1)判断()f x 的奇偶性; (2)若3211(1),log (4)log 422f a b =-=,求a ,b 的值.解:(1)()f x 定义域为R ,2()()1bxf x f x ax --==-+,故()f x 是奇函数.(2)由1(1)12b f a ==+,则210a b -+=.又log 3(4a -b )=1,即4a -b =3.由{21043a b a b -+=-=得a =1,b =1.【例3】(01天津卷.19)设a >0, ()x xe af x a e =+是R 上的偶函数.(1)求a 的值; (2)证明()f x 在(0,)+∞上是增函数.解:(1)∵ ()x xe af x a e =+是R 上的偶函数,∴ ()()0f x f x --=.∴ 110()()x x x x x x e a e a a e a e a e a e a a ---+--=⇒-+-10()()0x x a e e a-=⇒--=.e x -e -x 不可能恒为“0”, ∴ 当1a-a =0时等式恒成立, ∴a =1.(2)在(0,)+∞上任取x 1<x 2,1212121212111()()()()x x x x x x x x e f x f x e e e a e e e e -=+--=-+-12121()(1)x x x x e e e e =--∵ e >1,x 1<x 2, ∴ 121x x e e >>, ∴12x x e e >1,121212()(1)x x x x x x e e e e e e --<0,∴ 12()()0f x f x -<, ∴ ()f x 是在(0,)+∞上的增函数.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奇偶性以及单调性的基础知识.此题中的函数,也可以看成指数函数xy a =与x a y a x =+的复合,可以进一步变式探讨x ay a x=+的单调性. 【例4】已知1992年底世界人口达到54.8亿.(1)若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1.2%,写出经过t 年后的世界人口数y (亿)与t 的函数解析式;(2)若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x %,写出2010年底世界人口数为y (亿)与x 的函数解析式. 如果要使2010年的人口数不超过66.8亿,试求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应控制在多少以内?解:(1)经过t 年后的世界人口数为 *54.8(1 1.2)54.8 1.012,t t y t N =⨯+%=⨯∈.(2)2010年底的世界人口数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为 1854.8(1)y x =⨯+%. 由1854.8(1)y x =⨯+%≤66.8, 解得1866.8100(1) 1.154.8x ≤⨯-≈. 所以,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应控制在1.1%以内.点评:解应用题应先建立数学模型,再用数学知识解决,然后回到实际问题,给出答案. 此题由增长率的知识,可以得到指数型或幂型函数,并得到关于增长率的简单不等式,解决实际中增长率控制问题.第19练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复习※基础达标 1.(06年全国卷II.文2理1)已知集合{}2{|3},|log 1M x x N x x =<=>,则M N =( ).A. ∅B. {}|03x x <<C. {}|13x x <<D. {}|23x x << 2.(08年北京卷.文2)若372log πlog 6log 0.8a b c ===,,,则( ).A. a b c >>B. b a c >>C. c a b >>D. b c a >>3.(05年福建卷)函数()x b f x a -=的图象如图,其中a 、b 为常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1,0a b >< B. 1,0a b >> C. 01,0a b <<> D. 01,0a b <<<4.(06年广东卷)函数23()lg(31)1x f x x x=++-的定义域是( ).A.1(,)3-+∞B. 1(,1)3-C. 11(,)33-D. 1(,)3-∞-5.(06年陕西卷)设函数()log ()(0,1)a f x x b a a =+>≠的图像过点(2,1),其反函数的图像过点(2,8),则a b +等于( ).A. 3B. 4C. 5D. 66.(06年辽宁卷.文14理13)设,0(),0x e x g x lnx x ⎧≤=⎨>⎩,则1(())2g g = .7.如图所示,曲线是幂函数y x α=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已知α分别取11,1,,22-四个值,则相应图象依次为 .※能力提高8.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12()2x x bf x a+-+=+是奇函数. 求,a b 的值.9.已知函数y =24log log 42x x(2≤x ≤4). (1)求输入x =234时对应的y 值; (2)令2log t x =,求y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及t 的范围.※探究创新10.设121()log 1axf x x -=-为奇函数,a 为常数. (1)求a 的值; (2)证明()f x 在区间(1,+∞)内单调递增;(3)若对于区间[3,4]上的每一个x 值,不等式()f x >1()2x m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1)课件

练习
求下列各式中的x 1 (1) log 4 x 2 3 (2) log x 27 4 (3) log 5 (lg x) 1
x2
x 81
x 10
5
拓展提高
1.(1)若 log(x 1) (3 x)有意义,则x的取值
1 x 3且x 范围 _____________ 2
x
引例2. 2009年临沂河东区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为a 亿元,如果平均每年增长率为8.2%,问经过 多少年后国民生产总值是2009年的2倍?
解:
a(1+8.2%)x=2a 1.082x=2
x=?
已知 2 = 128 求 x?
x
已知 1.082 2
x
求
x?
上述问题,实质就是已知 底数 和 幂 的值, 求 指数 .
2
(2)若(lg x) 2lg x 3 0, 则x
1 或1000 10 _____
2 (3)若 l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g 2 log 1 (log 2 x) 0, 求x ____ 2
1.关系:
指数式
底数对底数
指数对以a为底N的对数
ab=N
b = log a N
幂值对真数
对数的概念 x 一般地,如果 N (a 0, 且a 1), a 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 记作 x log a N , 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 叫做真数 N
指数式 a N x log a N
x
幂底数 指数 幂
a 对数底数 a 0, 且a 1时 x 对数 xR
引例1:
1.如果我们拿出一张纸对折,纸就变成了两 层,再对折,就变成了四层,继续对折……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第一课时

要点突破
典例精析
演练广场
考题赏析
2.2 2.2.1
对数函数 对数与对数运算
第 1 课时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瞻前顾后
要点突破
典例精析
演练广场
考题赏析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瞻前顾后
要点突破
典例精析
演练广场
考题赏析
想一想: 1. 一般地, 如果 ax=N(a>0, a≠1), 且 那么数 x 叫做以 a 为底 N 的对数, 记作 x=logaN, 其中 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2.对数 loga N(a>0,且 a≠1)具有下列简单性质: (1)零和负数没有对数,即 N>0; (2)1 的对数为零,即 loga1=0; (3)底的对数等于 1,即 logaa=1. 3.常用对数:通常我们将以 10 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记作 lg_N. 4.自然对数:以 e 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记作 ln_N. 5.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当 a>0,a≠1 时,ax=N⇔x=logaN. 6.对数恒等式:alogaN=N.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瞻前顾后
要点突破
典例精析
演练广场
考题赏析
变式训练 11:已知 loga2=m,loga3=n,求 a2m
解:∵loga2=m,loga3=n ∴am=2,an=3 + ∴a2m 3n=a2m·3n=22×33=108. a
+ 3n
的值.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瞻前顾后
要点突破
典例精析
演练广场
考题赏析
对数的性质 【例 2】 求下列各式中 x 的值. (1)log2(log5x)=0; (2)log3(lg x)=1; 1 (3)log( 2-1) =x. 3+2 2
教学反思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1)教学反思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后作业反馈情况来看,本节课课堂教学目标基本达到,许多同学都能熟练地掌握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换,课堂上归纳的常用对数运算性质学生也能熟练地使用,但是个别同学对于对数符号和解方程还存在问题,已在课后抽时间自行解决了。
(一)亮点1.师生高度重视,课堂氛围融洽本次上公开课的班级是新高一年级的一个班级,刚进入高中不到两个月时间,本次公开课是学生进入高中后首次到录播室上课,大家都非常重视,同学们都穿上了校服,我也穿了正装,显得比较正式,课堂氛围比较融洽,回答问题比较积极。
2.真实情境引入,真实活动体验数学是真实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是简洁的。
前面学习指数函数的时候,刚好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了新冠病毒的传染系数R0的大小,并建立了指数函数的模型,今天作为新课案例引入时让大家都能有一个熟悉的指数函数模型,通过指数式巧妙地引入对数式,进一步强化指数函数的概念和计算的同时,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体验到了对数的发生,新冠病毒又是生活情境中的热点问题,大家都具有真实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从而减少学习新知的陌生感,迅速引入今天的对数学习。
3.信息技术融入,提高课堂效益使用Focusky动画演示大师制作课件,这是一款不同于PPT的演示软件,更加凸显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结构,所有知识呈现在同一张幕布上,能让学生在学习时有全局意识,借助多媒体教学能节约部分板书的时间,让重点更加突出,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益。
在课件制作中,还遵循了数学的简洁性原则,去掉了不必要的动画、干扰讯息,制作的课件给人以清新感,呈现出数学的简洁美。
4.数学自然而然发生,逻辑思维流畅对数与指数的发生发展已经历经了几百年的积淀,要想把这些数学史和内容用几节课讲授出来是困难的,但是数学课不能让学生直接记住一些结论,光学会怎么用,数学课必须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去体验、经历数学逻辑推理的过程,这样才会加深数学的理解,感受到数学对于社会的促进作用,体验到数学的内在美。
第2章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1课时

课 堂 . 互 动 探 究
子实质相同而形式不同,互为逆运算. 3.并非任何指数式都可以直接化为对数式,如(- 3)2= 9 就不能直接写成 log(- 3)9,只有符合 a>0, a≠ 1 且 N>0 时, 才有 ax= N⇔ x= logaN.
菜 单
配人教A版数学 · 必修1
课 堂 . 互 动 探 究
(3)∵ex=2,∴x=ln2.
【答案】 (1)log23 (2)lg5 (3)ln2
菜
单
配人教A版数学 · 必修1
对数的性质
课 前 . 自 主 导 学
阅读教材 P62 最后一自然段至 P63 的有关内容, 完成下列 问题. 1.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
课 后 . 巩 固 验 收
菜
单
配人教A版数学 · 必修1
课 前 . 自 主 导 学
2.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
10为底 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记为 lgN. 通常我们将以________
在科学技术中常使用以无理数 e=2.718 28„为底的对数, 以 e 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并记为______. lnN
课 后 . 巩 固 验 收
菜 单
配人教A版数学 · 必修1
课 前 . 自 主 导 学
课 后 . 巩 固 验 收
课 堂 . 互 动 探 究
3.是否任何一个指数式都可以直接化为对数式?
菜
单
配人教A版数学 · 必修1
【探究提示】
课 前 . 自 主 导 学
1.设经过 x 年,我国的 GDP 可在 2012 年的基础上翻 一番,由题意可知(1+ 7.8%)x= 2,∴ x= log1.0782≈ 9. 2.在关系式 ax= N 中,已知 a 和 x 求 N 的运算称为求 幂运算;而如果已知 a 和 N,求 x,就是对数运算.两个式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必修一优秀课件)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解析】选B.由对数定义可知(1)(2)(4)均正确,而(3)中
对数的底数不等于1.
基 础 自 主 演 练 课 后 巩 固 作 业
课 前 新 知 初 探
2.(2011·海口高一检测)设a>0,a≠1,x∈R,下列结论错误的 是( ) (B)logax2=2logax (D)logaa=1
2
(3)lg 0.01 2
1 4 解:(1)( ) 16 2
(4)ln10 2.303
(2)27 128
(3)10 0.01
2
(4)e2.303 10
求下列各式的值 (1)log0.5 1 (4) log3 243 (5) lg 4 64 (6)log
2
log (2) 9 81
是2010年的2倍?
a 1 8%
x=
x
2a
x 2 即 1.08
小结:
这是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的问题。 即指数式ab=N中,已知a 和N,求b的问题。
这里( a 0且a 1 )
你能看得出来吗?怎样求呢?
对数的定义
如果ax=N(a>0,且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
特的方法构造出对数方法。1614年6月在爱丁堡出版的
第一本对数专著》《奇妙的对数表的描述》中阐明了 对数原理,后人称为纳皮尔对数。
假设2010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a亿元,如果每年 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后国民生产总值
是2010年的2倍?
假设2010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a亿元,如果每年
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后国民生产总值
(3)log25 625 解: (1)log0.5 1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对数的概念与指、对数之间的关系; (2)自然对数和常用对数; (3)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4)掌握对数的基本运算性质. 教学重点: 对数概念的理解,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对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对数的概念若N a x =)1,0(≠>a a ,则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Logarithm ), 记作:N x a log =其中a — 底数,N — 真数,N a log — 对数式 说明:○1 注意底数的限制0>a ,且1≠a ; ○2 x N N a a x =⇔=log ;并解决问题3 ○3 注意对数的书写格式. (二)对数的性质(1)负数和零没有对数;N >0; (2)1的对数是零:01log =a ; (3)底数的对数是1:1log =a a ; (4)对数恒等式:N a Na=log;(5)n a n a =log . (三)两种特殊的对数: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叫作常用对数,并把记作10log lg N N 记为; 自然对数:以无理数2.71828为底的对数叫自然对数,并把e log ln N N 记为; (四)应用举例例1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1)54=625; (2)2-6=641; (3)(31)m =5.73; (4)log 2116=-4; (5)lg0.01=-2; (6)ln10=2.303. 例2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 l og 64x=32-; (2)log x 8=6; (3)lg100=x; (4)-lne 2=x. 变式训练:①log 4x=21;②log x 27=43;③log 5(log 10x )=1. 例3以下四个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 )(1)若log 5x=3,则x=15 (2)若log 25x=21,则x=5 (3)若log x 5=0,则x=5 (4)若log 5x=-3,则x=1251A.(2)(3)B.(1)(3)C.(2)(4)D.(3)(4) 答案:C例4对于a >0,a≠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1)若M=N,则log a M=log a N (2)若log a M=log a N,则M=N (3)若log a M 2=log a N 2,则M=N(4)若M=N,则log a M 2=log a N 2A.(1)(3)B.(2)(4)C.(2)D.(1)(2)(4) 答案:C(五)(做一做)练习: 1.求下列各式的值:51log 25() 212l o g 16() 3l g 100() l g 0.00(4) 2.求下列各式的值15log 15(1) 0.4l o g 1(2) 9l o g 81(3) 2.5log 6.25(4) 7l o g 343(5) 3log 243(6) (七)作业布置书本64页练习1,2,3,4 1.把下列各题的指数式写成对数式:(1)42=16;(2)30=1;(3)4x =2;(4)2x =0.5;(5)54=625;(6)3-2=91;(7)(41)-2=16. 2.把下列各题的对数式写成指数式:(1)x=log 527;(2)x=log 87;(3)x=log 43;(4)x=log 731; (5)log 216=4;(6)log 3127=-3;(7)logx3=6;(8)log x 64=-6;(9)log 2128=7;(10)log 327=a. 3.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log 8x=32 ; (2)log x 27=43; (3)log 2(log 5x )=1; (4)log 3(lgx )=0. 4.计算(1)求log 84的值;(2)已知log a 2=m,log a 3=n,求a2m +n的值.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掌握对数运算的性质 会利用指数运算公式进行推导 会运用运算性质进行化简求值 教学重点对数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利用运算性质化简、求值 教学过程(1)正因数积的对数等于同一底数各个因数的对数的和,即log a (MN )=log a M+log a N .注:M >0,N >0;a >0且a ≠1.(2)两个正数的商的对数等于被除数的对数减去除数的对数.例题 lg20-lg2=?例1 计算:(3)正数的幂的对数等于幂的底数的对数乘以幂指数.即log a (N )n =n ·log a N .(4)正数的正的方根的对数等于被开方数的对数除以根指数.即总结: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0,0,10>>≠>N M a a 且则 (1)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2)N M N Ma a alog log log -=(3)N n N a n a log )(log ⋅=例2 用log a x ,log a y ,log a z 表示下列各式:解:(注意(3)的第二步不要丢掉小括号.) 例3 计算:解:(生板书)(1)log 2(47×25)=log 247+log 225=7log 24+5log 22=7×2+5×1=19.第三课时教学目标掌握换底公式的内容,会对换底公式进行推导 教学重点换底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换底公式的递推公式 教学过程 换底公式:a b a log Nlog N (a,b 0,a,b 1,N 0)log b=>≠> 1. 证明:abb c c a log log log =(由脱对数→取对数引导学生证明) 证明:设x b a =l o g ,则b a x =两边取c 为底的对数,得:b a x b ac c c x c log log log log =⇒= a b x c c log log =∴,即abb c c a l o g l o g l o g =注:公式成立的条件:1,0,0,1,0≠>>≠>c c b a a ; 2. 由换底公式可推出下面两个常用公式:(1)ab b a log 1log =(2)b n m b a m a n log log =例题解析例题1:求32log 9log 278⋅的值; 分析:利用换底公式统一底数; 解法(1):原式=9103lg 32lg 52lg 33lg 227lg 32lg 8lg 9lg =⋅=⋅ 解法(2):原式=9103log 3533log 227log 32log 8log 9log 222222=⋅=⋅ 例题2:求证:z z y x y x log log log =⋅分析(1):注意到等式右边是以x 为底数的对数,故将z y log 化成以x 为底的对数;证明:z yzy z y x x x x y x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 分析(2):换成常用对数注:在具体解题过程中,不仅能正用换底公式,还要能逆用换底公式,如:z xzx log lg lg =就是换底公式的逆用; 例题3.已知518,9log 18==b a ,求45log 36的值(用a ,b 表示)分析:已知对数和幂的底数都是18,所以先将需求值的对数化为与已知对数同底后再求解;解:b a ==5log ,9log 1818 ,一定要求a -=12log 18aba -+=++==22log 15log 9log 36log 45log 45log 181818181836 强化练习(1)50lg 2lg 5lg 2⋅+(2)91log 81log 251log 532⋅⋅ (3))8log 4log 2)(log 5log 25log 125(log 125255842++++ (4)已知a =27log 12,试用a 表示16log 6; 归纳小结,强化思想1.对数运算性质2.换底公式:abb c c a log log log = 3.两个常用公式:(1)ab b a log 1log =(2)b n m b a m a n log log =作业布置 1、补充:(1)12527lg81lg 6log 2+⋅ (2)41log3log 8log 2914+- (3)已知514,7log 14==b a ,求28log 35 巩固提高练习2.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例2.已知lg2=a ,lg3=b ,请用a ,b 表示下列各式的值()252log 4⋅()31log 6()32log 5()8271log 9log 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①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
②理解和掌握对数的性质;
③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指数式的比较,引出对数定义与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对数的运算法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思维品质.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
(4)让学生理解平均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及对数的性质
(2)难点:推导对数性质的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
启发学生从指数运算的需求中,提出本节的研究对象——对数,从而由指数
与对数的关系认识对数,并掌握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而且要明确对数运算是
指数运算的逆运算.
引导学生在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过程中,加深对于定义的理解,为下一节
学习对数的运算性质打好基础.
(四)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
(P
72
思考题)13 1.01x
y=⨯中,哪一
年的人口数要达到10亿、20亿、30
亿……,该如何解决?
即:
182030
1.01, 1.01, 1.01,
131313
x x x
===
在个式子中,x分别等于多少?
象上面的式子,已知底数和幂的值,
求指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
对数(引出对数的概念).
老师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启发学生从指数运算
的需求中,提出本节的研
究对象——对数,
由实际
问题引入,激
发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
概念形成
合作探究:若1.01x=
13
18,则x称作
是以1.01为底的
13
18的对数.你能否据此
给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一般地,如果a x=N(a>0,且a≠1),
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
x=log
a
N,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
做真数.
举例:如:2
4
416,2log16
==
则,读
作2是以4为底,16的对数.
1
2
42
=,则
4
1
log2
2
=,读作
1
2
是以
4为底2的对数.
合作探究
师:适时归纳总结,引
出对数的定义并板书.
让学生
经历从“特
殊一一般”,
培养学生
“合情推
理”能力,
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创造
能力.
概念深化1. 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在对数的概念中,要注意:
(1)底数的限制a>0,且a≠1
(2)log
x
a
a N N x
=⇔=
指数式⇔对数式
掌握指数式与对数式
的互化、而且要明确对数
运算是指数运算的逆运
算.
通过本
环节的教
学,培养学
生的用联系
的关点观察
幂底数←a →对数底数指 数←x →对数幂 ←N→真数
说明:对数式log a N 可看作一记号,表示底为a (a >0,且a ≠1),幂为N 的指数工表示方程x a N =(a >0,且
a ≠1)的解. 也可以看作一种运算,即
已知底为a (a >0,且a ≠1)幂为N ,求幂指数的运算. 因此,对数式log a N 又可看幂运算的逆运算.
2. 对数的性质:
提问:因为a >0,a ≠1时,
log x N a a N x =⇔=
则 由1、a 0=1 2、a 1=a 如何转化为对数式
②负数和零有没有对数? ③根据对数的定义,log a N a =? (以上三题由学生先独立思考,再
问题.
② ∵a>0,且
备选例题
例1 将下列指数式与对数式进行互化.
(1)64)4
1
(=x
(2)5
15
2
1=
-
(3)327log 3
1-= (4)664log -=x
【分析】利用a x = N ⇔x = log a N ,将(1)(2)化为对数式,(3)(4)化为指数式.
【解析】(1)∵64)4
1(=x ,∴x =4
1log 64
(2)∵5
15
2
1
=
-
,∴2
15
1log 5
-
= (3)∵327log 3
1-=,∴27)3
1(3=-
(4)∵log x 64 = –6,∴x -6 = 64.
【小结】对数的定义是对数形式与指数形式互化的依据,同时,教材的“思考”说明了这一点. 在处理对数式与指数式互化问题时,依据对数的定义a b =
N ⇔b = log a N 进行转换即可.
例2 求下列各式中的x . (1)3
2log 8-=x ; (2)4
327log =x ; (3)0)(log log 52=x ; 【解析】(1)由3
2log 8-=x 得3
23
3
2
)
2(8
-
-==x = 2–2,即4
1=x .
(2)由4
3
27log =x ,得343
327==x ,
∴813)
3(4343===
x .
(3)由log 2 (log 5x ) = 0得log 5x = 20 = 1. ∴x = 5.
【小结】(1)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是求真数、底数的重要手段.
(2)第(3)也可用对数性质求解.如(3)题由log 2(log 5x ) = 0及对数性质log a 1=0.
知log 5x = 1,又log 55 = 1. ∴x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