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囊腺瘤
肝脏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八例临床表现

软衬组 26 2 2 自凝组 22 6 2
93.3 93.3
26 2 2 20 4 6
93.3 80.0
Z P <0.05
1.188
1.840
与黏膜之 间黏度增加 ,缓解 了向牙槽嵴黏膜方 向传导 的咬合 压力 ,使牙 槽嵴能够 承受 了更 大 的咬合 力 ,提高 了总义齿 的 舒 适 度 。
天 津 医药 2011年 9月 第 39卷 第 9期
867
表 2 下颌义齿戴入3个 月后 2组患者的效果 比较 (n=30)
刖刚 优
堕堕堡
良 差 优 良率 (%)优
旦垡 堂
良 差 优 良率(%)优
堑重丝
良差 优 良率 (%)
食 物嵌塞
咀嚼功 能
优 良 差 优 良率 (%) 优 良 差 优 良率(%)
在咀 嚼力方 面 ,小 出馨 进行 了标 准的咀嚼能力测试 ,结 果显示在使用 软衬 材料后临床意义更 为明显 ,尤其 咀嚼花 生 仁的效果更 为突出 ,原 因在 于软衬材料 的作用使 唾液在义 齿
参考 文献 [1] 郭 天 文.临床全 口义齿 复诊 学 [M].西安 :第 四军 医大 学 出版社 ,
作者单 位 :300060 天津 医科大学 附属肿瘤 医 院放 射科 、天津 市肿 瘤防治重点 实验室
868
Tianjin Med J,Sep 2011,Vol 39 No 9
1 对 象 与 方 法 1.1 研 究对象 本 组共 8例 ,BCA 2例 ,均为女性 ,年龄分别
为 40和 45岁 ;BCAC 6例 ,男 3例 ,女 3例 ,年龄 39—78岁 ,平 均 59.8岁 。5例有 临床 症状或体 征 ,包 括上腹胀 满 、上腹不 适 、 恶心 、呕 吐等 ,3例无 临床症状 ,为体 检时发现 。所 有患者 甲 胎球蛋 白(AFP)及 癌胚抗原 (CEA)均为 阴性 ,1例 BCAC患者 糖类抗 原 (CA)19—9及 CA125升 高 ,1例 BCAC患者 CA724升 高 ,1例 BCA患者 CA199、CA724升高。全 部患者均接受手术 切 除治疗 ,术 后 7例患 者痊愈 ,仅 1例 BCAC术 后 1年 因复发 再次手术 。 1.2 影 像 学检查 MRI检 查采 用 GE Signa ExciteⅡ1.5 T扫 描仪 ,TORSOPA线 圈 ,所用平 扫序列包括屏气快速 扰相稳态
肝内胆管囊腺瘤12例超声及MRI表现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 2 0 0 6 , 1 2 ( 3 7 ) : 6 0 6 2— 6 0 6 9 .
内部 回声或 信 号不 均 匀 , 血 清 学 细 菌 培养 等 有 助 于 鉴别 ; 肝包 虫病 患者 有牧 区生 活或 接触 史 , 超 声声 像 图 复杂多样 , 有单囊型、 多囊型 、 子 囊孙 囊 型及 内囊
第5 期
费正东 , 等. 肝内胆管囊腺瘤 1 2例超声及 MR I 表现
( 6 ) : 1 0 3 5—1 0 3 8 .
4 4 5
囊 内 回声 或信 号不尽 相 同 , 这 可能 与囊 内合 并 出血 、
感染 等有关 。
[ 4] K i m H H,H u r Y H,K o h Y S ,e t a 1 .I n t r a b e p a t i c b i l i a r y
F a i r c h i l d R, Re e s e J ,S o l o mo n H,e t a 1 . B i l i a r y c y s t a d e —
应 结合 患者 年龄 、 性 别 以及短 时 间出现 临床 症状 等 。 另外 还需 与肝肿 瘤 液 化 、 囊 性 转 移 瘤及 肝 内胆 管 囊
有 ① 肝 内多房 性 囊 性 病 变 , 边界 清晰, 位 于 胆 管 周
围, 但 与 胆 管 不 相 通 。② 超 声 表 现 为 肝 内无 回 声
t e r t i a r y c e n t e r [ J ] . J A m C o l l S u r g , 2 0 0 1 , 1 9 3 ( 1 ) : 3 6—
性 扩 张等鉴 别 ¨ 。 综 上所 述 , 肝 内胆管囊 腺 瘤 的超声 及 MR I 征 象
肝内胆管囊腺瘤三例误诊报告

中 国国 书 分 类 号 :3 57 B 3 .
文章编号 :0 232 (0 2 o .0 50 10 —4 9 2 0 ) 1 3 . . 0 2
由于肝 硬化 时门静 脉压高 于肝淋 巴循 环 内压 , 细胞 经 癌 淋 巴系转移 至脊 椎。例 3由于癌 肿 位 于右肝 后 叶 , 临床
表现 为膈神 经 、 胸壁 神经 反射 性 疼痛 ; 晚期 则 由于椎 体
破坏脊 神经 根受 压 , 引起放 射性 根性 神经痛 2 3 红细胞 增多症 有研 究 表 明 , 癌伴 红细 胞 增 多 . 肝 症 时外 周 血 、 液及 癌组 织 提 取 物 中红 细胞 生成 素 增 尿
病 。 当肝 癌位 于肝 中 央部 , 左 内叶 和 右前 叶 范 围之 即
低血糖 常发生 在 巨块 型 肝癌 , 机理 可 能为 : 巨 大 的 其 ①
癌组织取代 了大 部正 常 的 肝 组 织 , 消耗 过多 的 葡萄 糖 ; 或 困肝癌组 织贮 存 肝糖 原 但 缺 乏 分解 肝 糖 原 的 酶 而发 生低血 糖。② 肝癌 细 胞 能 异 位分 泌 胰 岛 素 或胰 岛 素样
余 瑞 立 温州 医学 院 附属第三 医 院
美键词 肝 肿 瘤/ 断 ; 诊 妻腺 精 / 断 ; 诊 ; 脓 肿 诊 误 肝 文 献标 识码 : B
浙江
瑞安
3 5 0 2 20
多 房性囊性肿 块 , 界 清 , 内为胶 状粘 液 , 边 囊 内壁苍 白不 平, 行囊 肿剥 除 术。 病 理 报 告 : 肝 内 叶胆 管 囊 腺 瘤 。 左 术后 随访 至今 , 复发 。 未
维普资讯
临 床 误 诊误 治 20 0 2年 2 第 1 月 5卷第 1 期
Cii l i i o s Mihrp era 0 2 V l 5 N . l c s n鲫 & s eay Fbu r 20 , o 1 , o I naM d t y
肝胆管囊腺瘤的CT表现

【 btat O jc v:oaa z e r ni s f eac ia s dnm dip eacr y a dans . tosC A s c】 bet eT nl e h f d g hpt lr c t eo aa mv eta to i goi Me d :T r i y t ci n o i bi y y a n m te r e f s h
【 要】 目的: 摘 探讨肝胆管囊腺瘤( B ) H C 的螺旋 C 影像特征, T 提高肝胆管囊腺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l 2
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胆管囊腺瘤的 c 表现 , r 并复习文献。结果 :2 1 例肝胆 管囊腺瘤 的 c r均表现 为多房囊性 病变 , 内有 囊
分隔 , 囊壁较薄 , 光滑 , 部分囊壁均匀增厚 , 增强后囊壁及 分隔轻度 强化 , 迟期呈等 密度。结论 : 延 平扫加 动态增强 C ' I 能 较好反应 H C的影像学特 点 , B 提高了和其它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
管结石术后复查发现。1 例患者均无肝炎病史, 2 肝
功 能正 常 , 甲胎 蛋 白定 性 和定量 均为 阴性 。
12 仪器及方 法 .
织或迷走错构瘤样胆管, 大部分发生在肝 内, 发 生在 肝外胆 管 内少 见 , 者 总结 近 3年来 本 院诊 治 笔 的1 2例肝 胆 管囊 腺 瘤 检 查 资料 , 合 文 献分 析 , 结 总
结其 在 C T上 的表 现及 鉴 别 诊 断 , 高 H C的诊 断 提 B
准确 率 。 1 材 料与 方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 年第 l 卷第 2 09 9 期 J e ai o 1 N . O dI g g 1 9 o2 O 9 M m nV . 2
肝内胆管囊腺瘤11例诊治分析

则 、 分囊壁 钙化 、 内可 有 分 隔 和壁 结 节 , R 可 部 囊 MI
清楚 显示 肿瘤 与肝 内胆 管 血 管之 问的解 剖 关 系 , 还
肝 胆 管 囊 腺 瘤 发 病 率 不 足 肝 脏 囊 性 肿 瘤 的
5 , 发生 于肝 内胆管 , 到 1% 发生 于肝 外 胆 管 % 多 不 0 或胆 囊 l 。多 见 于 4】 以 上 的女 性 , 病 的 临 床 (岁 本 表 现不具 有 特征 性 , 者 常 在肿 块 较 大 的 时候 以腹 患 部 包块 、 痛 就诊 , 他 少 见 的症 状 有 消化 不 良 、 腹 其 食 欲 减退 、 心 、 恶 呕吐 , 黄 疸 表 现 的多 为 肿瘤 压 迫 引 有
是否 与胆 管 相 通 , R P还 可行 组 织 活 检及 引 流 液 EC
分析 。
起, 也有 报 道 因肿瘤 长 人 胆 管或 分 泌 的粘 液 堵 塞 胆
管 引起 梗 阻性 黄疸 [ 或 肿瘤 分 泌 的粘液 反 复 堵 塞 ;
肝 内胆 管囊 腺瘤 经 常误 诊 为 单纯 肝 囊 肿 、 脓 肝
有助 于术 前手术 方 式 的选 择 , 若囊 壁 上 有 结节 或乳
头 状实 性 肿 块 提 示 有 恶 变 可 能l 。 本文 术 前 明确 5 J
诊 断 5例均 依据 影像 学上 表现 。对 黄疸患 者行 M 。 R
C P或 E C R P检查 能 了解肝 内 外胆 管 扩张 情 况 、 肿瘤
肿、 寄生 虫性 肝囊 肿 、 发肝 囊 肿 等肝 内囊性 病 变 , 多
胆管, 以反 复 发 作 胆 管 炎 为 表 现 l , 文 1例 因 肿 3本 j 瘤 分泌 的 果 冻样 粘 液 堵 塞 左 肝 管 及 胆 总 管 而 引 起 黄疸 , 1例 囊 腺 瘤 癌 变 因囊 内感 染 而 引 起 发 热 伴
肝内胆管囊腺瘤12例ct表现

中国乡村医药肝内胆管囊腺瘤12例CT表现周建烽肝内胆管囊腺瘤是一类发生于肝内胆管上皮的囊样良性肿瘤,临床较少见,常无特征性表现,实验室检查又缺乏特异性指标,术前影像学极易误诊为其他囊性肿瘤。
现回顾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囊腺瘤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分析其CT影像特点,旨在提高术前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2例患者中,男2例,女10例;年龄28~69岁,平均51岁;右上腹疼痛伴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3例,白细胞升高3例,腹胀2例。
12例肿瘤标志物均正常。
1.2 CT表现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机做上腹部常规平扫及造影剂增强扫描。
病灶位于肝左叶10例,肝右叶2例;位于肝内9例,肝脏轮廓外3例。
12例病灶均为单发,边界清晰,边缘光整,最大径3.5~11.8cm。
所有病灶呈类圆形囊性灶,有浅分叶形状2例,内部囊液密度均匀10例,CT值12~25HU,内部伴出血2例,CT值分别为45HU和55HU。
病灶内见间隔呈线状6例,病灶囊壁见点状钙化3例,病灶壁上见乳头状结节2例。
增强后囊壁、间隔及壁结节均有不同程度轻中度强化,2例病灶间隔及结节呈渐近性强化,内部囊液不强化。
肝内胆管扩张5例,胆总管扩张、左肝萎缩各1例。
胆囊受推移2例,胰腺、胃体受推移1例。
误诊为肝囊肿3例,包虫病1例。
典型病例见1-4。
作者单位:311811 浙江诸暨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通信作者:周建烽,Email:41902159@ 2 讨论肝内胆管囊腺瘤发生率低于所有肝胆道囊性病变的5%[1],组织起源有多种观点,但目前基本认同起源于异位形成胆囊的胚胎组织或迷走错构瘤样胆管,组织学上与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类似[2-3]。
胆管囊腺瘤好发于中年女性,本组病例男女比例为1:5,平均51岁,与文献[4]报道一致。
肿瘤发生于肝内胆管多见,左右肝叶均可发生,本组病例左右肝发生比例为5:1。
肝内胆管囊腺瘤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

肝 内胆 管囊 腺瘤 为肝 内罕见 肿 瘤 ,占肝 内胆 管 来源 的囊 性 肿 瘤 的 5 [1],其 临 床 表 现 与 实 验 室 检 查均无 特 异性 。由于其 CT 和 MRI表 现较 复杂 ,导 致在 诊断 中易误诊 为肝 脏 其 他 疾 病 ,导 致 手 术 延 迟 或手 术方 式不 当 引起 病 情 加 重 和 复 发 ,所 以术 前准 确诊 断至 关重 要 。本文 回顾 性分 析经 手术 病理 证 实 的 6例患 者 的临床 及影 像学 资料 ,并 与病 理对 照 ,探 讨 其 CT、MRI表 现 ,旨在 提高 该病 的诊 断水 平 。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临床 资 料 收集 本 院 2007年 5月 ~ 2012年 7月 收 治 的 经
Tz信 号 ,1例 为 稍 短 T 长 Tz信 号 。1例 MRCP示 肝 内胆 管 扩 张 并 与 病 灶 相 连 。结 论 CT、MRI能 清 晰 显 示 肝 内 胆 管
囊 腺 瘤 的 特 征 性 表 现 (多 房 、囊 内分 隔 、结 节 、钙 化 等 ),可 为 本病 诊 断 与 鉴 别 诊 断 提 供 依 据 。
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003,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T and MRI findings of biliary cystadenoma within liver to enhance level of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M ethods Six cases of hepatobiliary cystadenoma were collected. All cases were proved by pathology.CT and M RI features of the cases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1y and discussed.Results Six cases were all cystic lesions,soli— tary in the left lobe of 1iver.Five cases were multilocular with internal septation. M ural nodules were presented in all ca— ses.Septation and nodules showed mild to moderate enhancement. Besides features above,string calcification of septation can be seen on CT plain scan in one biliary cystadenoma case.M RI can display signal features of lesions,3 cases demon— strated long T1 and long T2 lesions,whereas the other case showed short T1 and long T2 lesion.On M RCP,the bile duct dilatation was found in two cases。which both linked with lesions.Conclusion CT and M RI could reveal the features of biliary cystadenoma (such as muhilocular,internal septation,nodules and calcification),which could provide evidence for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is disease. [Key words] Bile duct neoplasm ;Cystadenoma;Tomography,X-ray comput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5例肝内胆管囊腺瘤患者CT及MRI影像特点分析

2 96 ・
中西 医结合肝病杂志 2 0 1 6年第 2 6卷第 5期
・
影像学诊断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 0 2 6 4 . 2 0 1 6 . 0 5 . 0 1 7
5例 肝 内胆 管 囊 腺 瘤 患者 C T及 MR I 影 像 特 点分 析
动脉期早期病灶囊壁及分 隔轻 度强 化 ; 图 6见 MR I 静 脉期囊壁
及分 隔持续 强化 。
3 讨 论
序列 T 2 WI( T R / T E=1 6 1 m s / 2 . 5 ms ) 。平扫结束后行 增强扫描 ,
经肘静脉注射对 比剂钆喷酸葡胺 注射液 0 . 2 m m o l / k g , 注射速率
1 . 1 临床 资料
选取2 0 1 2年 1 月 一2 0 1 5年 1 2月我 院经手术
壁、 纤维分隔 、 乳 头状 突起 均 有轻度 强化 , 低 于 正常 肝实质 期 ,
病理证实为肝 内胆管囊腺瘤 患者 5例作为研 究对 象 , 其 中女性 4例 , 男性 1 例, 年龄 2 5~ 7 2岁 , 平均 ( 4 9 . 6 2- 4 - 2 . 2 8 ) 岁 。5例患 者均 因上腹部胀痛 并 间断性 隐 痛就诊 , 其 中 2例 伴有 恶心 、 呕 吐, 1 例伴右侧腰背部疼痛 。5例患者均接受 C T、 MR I 扫描 。
囊腺瘤 占 9 0 %左 右 , 恶变率 较高 , 手术是 临床治疗 该疾 病较为
常用 的手段 , 完 整切除后预后 良好 J 。肝 内胆管囊 腺瘤起 病缓
慢, 发病无 明显 症状 , 术前 诊断 往往 需依 赖影 像学 检查 。本 研 究 回顾性分析 5例肝 内胆管囊腺瘤患者 的 C T和 MR I 影 像学表 现, 提 高临床对 肝内胆管囊腺瘤的认识 , 现报道 如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内胆管囊腺瘤
是一种罕见的胆道良性肿瘤。
我院2005年至2006年收治了2例肝内胆管囊腺瘤的患者,在确定病因及精确定位下采取分阶段治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男性,56岁。
患者于1999年因反复右上腹痛1年在我院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胆囊腺瘤。
2005年又因反复右上腹痛伴发热,皮肤、巩膜黄染半年就诊。
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517.1U·L-1,谷酰转肽酶1130.4U·L-1,总胆红素122.8μmol·L-1,直接胆红素56.5μmol·L-1,总胆汁酸104.1μmol·L-1。
影像学检查:B超显示肝内多个高回声团块,肝门部胆管透声差,可见斑块样回声且形态欠规则(图1);MRCP提示肝内胆管囊状扩张,可见多处充盈缺损(图2)。
再次拟诊为阻塞性黄疸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中见胆总管明显扩张,切开胆总管前壁见胆总管、肝总管被水草样肿块充填,其间夹杂着血凝块。
行胆道镜定位检查发现部分肿块蒂部散在位于左右肝管内,部分来源于二级肝管,故考虑胆管囊腺瘤肝内弥漫性生长,仅行胆总管内肿块切除术,送组织活检,给予T形管引流,拟二期行肝脏移植。
病理检查诊断为肝内胆管囊腺瘤。
术后胆管腺瘤呈高分泌状态,T管引流量逐渐增大,引流液色泽减淡,最多每小时达千余毫升,患者有脱水表现,予以夹闭“T”形管后症状好转,患者带“T”管出院。
术后随访显示,患者术后3个月恢复尚好,无明显不适,其后间断出现腹痛、寒热等胆管图1 病例1患者术前肝脏B超图像炎表现(周期约1个月左右),每次开放T管后均可抽吸出絮状坏死样物质,通畅引流管后胆管炎症状可缓解。
至2007年5月起患者胆管炎发作频繁,最终因肝功能衰竭于2007年8月死亡。
病例2,男性,64岁。
患者于2005年因皮肤、巩膜黄染1年在外院拟诊为阻塞性黄疸、胆管下端占位病变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胆总管探查见充满大量胶冻样物质,胆总管内未见肿块,仅行胆总管T管引流。
术后T管间断排出胶冻样物质,症状仍时有出现,抽吸T管通畅后症状可缓解。
因症状发作间期缩短于2006年收住入本院。
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49.4U·L-1,谷酰转肽酶1272.9U·L-1,总胆红素26.4μmol·L-1,直接胆红素17.9μmol·L-1,总胆汁酸46.3μmol·L-1。
影像学检查:B超示胆管内见斑块及絮状物伴局部囊状扩张;CT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肝门胆管内似可见实质性占位病变,胰管扩张;经T管及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术(PTC)联合胆道造影可见肝门部梗阻,肿块位于右肝管开口处并部分阻塞左肝管开口(图3),T管抽吸物病理检查示胆汁、纤维渗出及黏液样物质,含有小块黏液柱状上皮细胞。
术中解剖并经胆道镜检查证实胆管囊腺瘤起源于肝脏右后叶肝管,肿块涉及范围同术前检查。
予以肝右后叶切除,肝胆管(左肝管、右前叶肝管)空肠吻合(图4)。
病理诊断为肝内胆管交界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瘤。
术后随访患者恢复良好。
2 讨论
2.1 肝胆管囊腺瘤临床表现
肝胆管囊腺瘤是一种肝脏极少见的囊性肿瘤,容易发生癌变。
其起源于异位形成胆囊的胚胎组织或迷走错构瘤样胆管。
绝大多数发生于肝内,80%在右肝,20%左右肝叶都有,发生于肝外胆道者少见[1]。
多见于女性,超过80%的患者发病年龄在40~80岁,发病高峰在50岁左右[2]。
肿瘤生长缓慢,可长期无临床症状,待瘤体长到一定程度对周围组织或器官可产生压迫症状。
本病的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患者常在肿块较大的时侯以腹部包块、腹痛就诊,其他少见的症状有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也可因肿瘤压迫引起黄疸。
本组两例患者均因阻塞性黄疸及其相关症状就诊,增加了明确诊断的难度;经过初步检查均诊断为肝外胆道梗阻而行剖腹探查。
2.2 影像学特征及诊断
该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均不具备特异性,故在该病的早期误诊率及漏诊率较高。
在常规影像学检查中,腹部超声波检查可见近端胆管扩张、低回声或等回声无声影,圆形软组织团块位于扩张的胆管内,胆管壁回声清晰,病灶边界清晰,无浸润征象。
CT也可显示近端胆管扩张,增强CT 可显示增厚的胆管壁外周光滑,扩张胆管内模糊的细小团块呈等密度类似肝实质。
ERCP或PTC见胆管树广泛扩张,胆管壁不规则,呈天鹅绒或锯齿样充盈缺损,胆管腔内团块导致完全或部分胆管梗阻。
胆道镜可见管状腺瘤呈圆形光滑息肉样病灶,乳头状腺瘤为光滑的、较小的乳头样病灶,乳头之间间隙大,常见到管径渐细的胆管梗阻。
本组两例患者的术前肝功能示胆系酶谱升高,仅提示有胆管阻塞,而且影像学检查也并不典型,但由于本组病例均有第一次胆道引流手术的病史,而且病例2术前还获得了肿块分泌物及脱落的组织块,因此术前定性诊断准确。
对于首次手术的患者,术中行组织块冰冻活检来明确诊断是必要的。
2.3 病理检查
肝内胆管囊腺瘤多为单发病灶,几乎所有胆管囊腺瘤呈多分房[3]。
组织学检查显示囊壁多分3层,由外而内分别是致密包膜、间充质细胞及柱状(矩形)上皮细胞,如细胞增生明显,可形成乳头,即乳头状囊腺瘤[4]。
胆管囊腺瘤根据其上皮细胞的分泌物质类型可分为两型:黏液型及浆液型,其中黏液型多见[2]。
本组2例患者分属以上两型,而且从病程中可以看出其分泌量均较大,病例1由于瘤体直接造成胆道梗阻,而病例2则由分泌的黏蛋白样物质造成胆道梗阻。
由于这两位患者的术前影像学检查并不典型,导致两位患者首次手术为胆道探查性质,而且首次手术均采用了对疾病进一步诊疗有最大帮助的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
2.4 治疗
手术是此病的唯一治疗方法。
目前认为胆管囊腺瘤为少血供肿瘤,但具有潜在恶性,易复发,是胆管囊腺癌的癌前病变,故对此病的患者原则上应行根治性肝切除手术,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部分肝脏,以减少术后复发[5]。
其他术式包括病灶剜除术、部分囊壁切除、穿刺针吸、开窗术、内引流等,有报道其术后复发率超过90%[6]。
从本组的病例来看,肿瘤的部位最终决定了术式的选择,而术前影像学检查结合术中胆道镜检查为手术方案的确定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病例1术前影像学及术中胆道镜证实肿瘤来源于左右半肝,因此仅采用胆管腺瘤清除T形管引流,等待二期肝脏移植;病例2患者初期表现胆总管梗阻,胆道引流后症状表现为肝门附近梗阻,通过术前联合PTC或T管造影明确肿瘤位于右肝管,而术中胆道镜检查则进一步确定肿瘤来源于右后叶肝管,由此调整术式,由右半肝切除改为肝脏右后叶切除,最大地保护了患者的利益,保证了患者的康复。
我们认为准确的诊断和精确的定位对于肝内胆管囊腺瘤治疗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分阶段处理疑难胆道疾病积极有效,全肝多发囊腺瘤可以通过分期处理得到较好的短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