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物理实验

合集下载

16个物理趣味小实验,孩子假期可以做起来_20170119_220400

16个物理趣味小实验,孩子假期可以做起来_20170119_220400
16个物理趣味小实验,孩子假期可以做起来 2017-01-18 物理好教师 来源:好未来教育研究院,若侵删 1、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著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2、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3、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4、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5、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6、可爱的浮水印 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 操作: 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 扩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讲解: 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 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 创造: 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 7、分合的水流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变成一股水流这是为什么呢? 材料:铁罐盒一个、锥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铁罐盒底部用一根钉子在上面钻5个小孔(小孔间隔只在5毫米左右)。 2、将罐内盛满水,水是分成5股从5个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开后,5股水就会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会重新变成5股。 讲解: 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流进行分、合。 8、漂浮的针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2、慢慢地移出*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3、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 9、神奇的牙签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著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著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 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著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10、有孔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著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11、手绢的秘密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 1、 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 让水冲在手帕上。 3、 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说明: 1、 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 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延伸: 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 12、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 材料:玻璃杯两个、水、塑料板一块 操作: 1. 将玻璃杯里装满水。 2. 用垫板盖好杯口。 3. 一只手扶杯子、另一只手按住垫板。 4. 用手扶住,将杯口翻转过来,使杯口朝下。 5. 扶著垫板的手轻轻放开,垫板不会掉下来。 讲解: 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外空气压力比较大,垫板就不会掉下来。 创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满、或没有水塑料板会怎样,请你试一试? 13、蜡烛吹不灭 思考:用力吹燃烧的蜡烛,却怎么也吹不灭。你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吗? 材料:1根蜡烛、火柴、1个小漏斗、1个平盘 操作: 1. 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 2. 使漏斗的宽口正对著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对著火焰用力吹气。 3. 使漏斗的小口正对著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对著火焰用力吹气。 讲解: 1. 这样吹气时,火苗将斜向漏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被吹灭。如果从漏斗的宽口端吹气,蜡烛将很容易被熄灭。 2. 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将涌入漏斗的宽口内。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 注意: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 14、蜡烛抽水机 思考:你知道抽水机是怎样将水抽出来的吗? 材料:玻璃杯、蜡烛、比玻璃杯口稍大的硬纸片、塑料管、凡士林少许、火柴、水半杯 操作: 1、先将塑料管折成门框形,一头穿过硬纸片 2、再把两只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 3、将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同时将水注入右边玻璃杯中 4、在放蜡烛的杯子口涂一些凡士林,再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纸片盖上,并使塑料管的另一头没入右边杯子水中。 5、水从右边流入向左杯流动,直到两杯水面承受的压力相等为止。到那时左杯水面高于右杯水面。 注意: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时注意安全,小心烧手 15、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 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流程: 1、 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 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 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4、 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说明: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 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16、会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 操作: 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油,以便固定□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烛上 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 讲解: 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 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

趣味物理实验

趣味物理实验

趣味物理实验
以下是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供您参考:
1. 气球火箭:用一个空气充满的气球,在气球的尾部剪一个小口,
然后点燃放射出来的气体,就可以看到气球像火箭一样向前冲。

2. 食盐和冰的混合:将食盐撒在冰上,观察到冰迅速融化。

这是因
为食盐降低了冰的融点,使冰融化得更快。

3. 倒水不倒:将一个倒立的玻璃杯放在水中,小心地将杯子摇晃,
然后迅速抬起。

你会发现,水不会倒出来,而会保持在倒立的杯子
内部。

这是因为水在杯子上方形成了一个真空,阻止了水倒出来。

4. 探究静电:用塑料梳子梳头后,将梳子靠近被撕开的纸,你会发
现纸被吸引到梳子上。

这是因为梳子梳头后摩擦带电,产生了静电,而纸上的电荷和梳子上的电荷相吸引。

5. 火焰吞噬氧气:点燃一根蜡烛,然后用一个玻璃杯将蜡烛罩住,
你会看到蜡烛逐渐熄灭。

这是因为玻璃杯隔绝了蜡烛与空气的联系,使蜡烛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来继续燃烧。

6. 液体的表面张力:在一个盛满水的碗中,轻轻地将一个针放在水的表面上。

你会发现针并没有沉入水中,而是漂浮在水面上。

这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使水形成了一个像弹簧一样的弹性薄膜,可以支撑起针。

这些实验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材料和方法来进行,并能让人对物理学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创意物理小实验报告(3篇)

创意物理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利用大气压强实现瓶内液柱上升实验目的:1. 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作用。

2. 探究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验器材:1. 玻璃瓶(无盖)2. 橡皮塞3. 水槽4. 红墨水5. 计时器6. 纸条7. 针实验原理:大气压强是由于空气分子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压力。

当外界大气压强大于容器内液体的压强时,液体可以被大气压强推动,从而实现瓶内液柱上升。

实验步骤:1. 将玻璃瓶洗净,并在瓶内加入适量的红墨水。

2. 用橡皮塞堵住瓶口,确保瓶内液面与瓶口齐平。

3. 将瓶口朝下,轻轻地将橡皮塞按入瓶内,确保密封良好。

4. 将瓶子浸入水槽中,使瓶口在水下。

5. 用针在橡皮塞上扎一个小孔,使空气可以进入瓶内。

6. 观察瓶内液柱的变化,记录液柱上升的高度和时间。

实验现象:随着空气进入瓶内,瓶内液柱开始上升,最终达到一定高度后停止。

液柱上升的高度与大气压强和瓶内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数据:- 液柱上升高度:10cm- 液柱上升时间:30秒数据分析:1.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大气压强确实存在,并且能够推动液体上升。

2. 液柱上升的高度与大气压强和瓶内液体的密度有关。

在本实验中,液柱上升的高度与大气压强成正比,与液体密度成反比。

3. 实验过程中,液柱上升速度逐渐减慢,说明液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阻力逐渐增大。

实验结论:1. 大气压强确实存在,并且能够推动液体上升。

2. 液柱上升的高度与大气压强和瓶内液体的密度有关。

3. 本实验验证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作用,并揭示了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关系。

创新之处:1. 本实验采用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来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使实验过程更加直观。

2. 通过观察液柱上升的现象,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3. 本实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瓶内液体的密度,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实验过程中,应避免气泡的产生,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物理趣味实验

物理趣味实验

物理趣味实验方案
一、纸杯托水实验
器材:集气瓶烧杯硬纸板水
实验过程:在集气瓶内装满水,盖上纸盖,将集气瓶倒置过来,并旋转一圈,观察水是否流出
二、吹纸实验
器材:两张A4纸
实验过程:用手竖直拿着两张纸,用力向两张纸中间吹气,观察两张纸的运动状态
三、漏斗吹乒乓球实验
器材:玻璃漏斗乒乓球
实验过程:将乒乓球放在漏斗下方,松手后,用力向漏斗吹气,观察乒乓球的运动状态
四、声音的产生实验
器材:音叉
用小锤敲击音叉,用手摸音叉,得出声音产生的原因
五、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器材:放大镜
实验过程:用放大镜观察近处和远处物体,体会区别
六、平面镜成像实验
器材:平面镜成像实验装置盒
实验过程:将平面镜竖直放置,跳棋放置于平面镜前面,在镜子后面移动另一个一模一样的跳棋,知道后面的跳棋与前面跳棋的像完全重合,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七、筷子折断实验
器材:筷子烧杯水
实验过程:将筷子放置于装水的烧杯中,观察筷子状态
八、光的色散实验
器材:三棱镜白纸板
实验过程:将三棱镜正对太阳光,移动白纸板,观察白纸上光的情况。

物理趣味实验分享分享有趣的物理实验和现象

物理趣味实验分享分享有趣的物理实验和现象

物理趣味实验分享分享有趣的物理实验和现象物理趣味实验分享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物理不仅仅是个理论的学科,它也是个富有趣味性的学科。

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物理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本文将分享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和现象,希望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

1. 弹力球的能量转换实验材料:弹力球、金属块或其他重物实验步骤:a) 将弹力球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按下弹力球使其变形。

b) 将金属块或其他重物放在弹力球上。

c) 放开手指,观察弹力球的反弹情况。

实验原理:当手指按下弹力球时,弹力球会储存弹性能量。

当手指松开,弹力球会将储存的弹性能量转化为动能,使弹力球反弹起来。

如果在弹力球上放置重物,重物的重力将增加弹力球变形的程度,导致反弹的高度降低。

2. 空中漂浮的气球材料:气球、头发、塑料梳实验步骤:a) 用塑料梳梳头发,使头发变得带有静电。

b) 将头发放在气球上。

c) 观察气球是否漂浮起来。

实验原理:当头发梳过塑料梳时,头发会获得静电。

静电会使得头发对气球带有吸引力,从而使气球漂浮起来。

这是由于带有静电的头发与气球之间形成了静电作用力,克服了重力。

3. 彩虹的形成材料:玻璃杯、水、小碟子、闪光手机或电筒实验步骤:a) 在玻璃杯中注入一些水。

b) 将小碟子堆在水面上。

c) 打开闪光手机或电筒,照射在水面上。

d) 观察水面上形成的彩虹。

实验原理:光在经过玻璃杯水面的时候可以发生折射。

折射会使白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从而形成彩虹。

通过闪光手机或电筒的光源,可以形成彩虹的效果。

总结:通过这些趣味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增加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同时,这些实验也帮助我们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除了上述实验,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物理实验和现象等待我们去探索。

希望通过这些实验分享,可以激发更多人对物理的兴趣,并促进对科学的探索和学习。

初中10个趣味物理小实验

初中10个趣味物理小实验

初中10个趣味物理小实验初中10个趣味物理小实验实验一:观察扩散现象准备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将两小颗高锰酸钾分别投入两杯水中,试观察比较高锰酸钾在两杯水中的扩散情况。

如果你观察到了两杯水中高锰酸钾发生扩散的差异,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实验二:感受大气压取一个空的铝质易拉罐及一盆冷水,罐口缠上铁丝并固定并将铁丝拧成柄状(要有一定的长度和强度),往易拉罐中加入少量的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并继续加热数十秒,迅速(持铁丝柄)将易拉罐倒扣到冷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注意:此时易拉罐在气压的作用下被压扁且发出巨大的响声,实验者应有思想准备,以防惊惶中碰到其它实验仪器而被烫伤甚至引起火灾。

本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建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实验三:振幅交换准备两个摆长一样的摆(摆锤质量要大些)和一根细尼龙绳,将尼龙绳两端分别固定在高度上,把两个摆的上端系于尼龙线的中部,悬点相距不超过10厘米,(固定时要检查摆长是否一样)。

使一摆处于竖直位置,将另一摆沿垂直于尼龙绳方向拉开到某一位置(不一定要有五度角限制)放手让其在垂直于尼龙绳方向上振动,观察二摆的振幅变化(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出,所需时间与装置有关)。

可以看到,两摆的振幅会不断地交换。

实验四:尝试一下静电触电的滋味把塑料飞盘用洗衣粉洗刷、冲净、晒干;再准备一块圆形铁片,大小比飞盘略小,在其中打一小孔,用20厘米长的丝线穿过小孔将它拴住,用一块干燥的毛皮用力摩擦圆盘的内侧,然后迅速拿开,再用手提着丝线的一端(这是为了不使手与铁片接触),将铁片放入圆盘内,这样圆盘上的电荷将聚集到铁片上,用手指去靠近铁片时,会有微麻的感觉,同时还可看到电火花和听见放电响声(这是因为电压高而产生放电,但因电量少,电流持续时间短暂,虽有微麻的感觉,但并不危及人体的生命与健康)注意,本实验的效果受环境影响较大,一般而言在干燥的天气比在空气潮湿时容易成功,晴天在人少的室内比在人多的室内容易成功;在室外通风处比在室内容易成功。

有哪些经典的物理实验适合小学生

有哪些经典的物理实验适合小学生

有哪些经典的物理实验适合小学生对于小学生来说,物理世界充满了神秘和奇妙。

通过一些简单而有趣的物理实验,不仅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经典物理实验。

一、浮力实验材料准备:一个装满水的大盆子、一个小塑料球、一个小铁块、一块泡沫板实验步骤:1、把小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它会浮在水面上。

2、把小铁块放入水中,观察它会沉入水底。

3、把泡沫板放入水中,观察它也会浮在水面上。

实验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塑料球和泡沫板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它们能浮在水面上;而铁块的密度比水大,所以会沉入水底。

二、光的折射实验材料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支铅笔、水实验步骤:1、将玻璃杯装满水。

2、把铅笔斜插入水中,从侧面观察铅笔。

3、发现铅笔好像在水中“折断”了。

实验原理: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在这个实验中,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导致我们看到铅笔好像折断了。

三、静电实验材料准备:塑料梳子、碎纸屑实验步骤:1、用塑料梳子在头发上摩擦几下。

2、然后将梳子靠近碎纸屑,观察碎纸屑被吸附在梳子上。

实验原理:摩擦会使物体带上电荷,当带有电荷的物体靠近轻小物体时,会产生静电吸附现象。

四、声音的传播实验材料准备:两个纸杯、一根长线实验步骤:1、在两个纸杯的底部各钻一个小孔。

2、用长线穿过小孔,将两个纸杯连接起来。

3、一人将纸杯放在耳边,另一人在另一个纸杯旁说话,观察能否听到声音。

实验原理: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线可以传递声音的振动,从而实现声音的传播。

五、大气压实验材料准备:一个玻璃杯、一张硬纸板、水实验步骤:1、把玻璃杯装满水。

2、用硬纸板盖住杯口,然后用手按住硬纸板,将杯子倒过来。

3、松开手,观察硬纸板不会掉下来,水也不会流出来。

实验原理:大气对物体表面有压力,杯子里装满水后,没有空气,而外面的大气压大于杯内水的压力,所以硬纸板不会掉下来,水也不会流出来。

科学课上的趣味物理实验设计

科学课上的趣味物理实验设计

科学课上的趣味物理实验设计在科学课上,趣味物理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个好的物理实验不仅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物理原理,还能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感受科学的魅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有趣的物理实验设计。

实验一:会跳舞的盐粒实验材料:一个碗、保鲜膜、盐粒、勺子实验步骤:1、首先,将碗口覆盖上一层保鲜膜,注意要绷紧使其平整。

2、然后,在保鲜膜上均匀地撒上一层盐粒。

3、接下来,用勺子轻轻敲击碗的边缘,观察盐粒的变化。

实验原理:当我们敲击碗的边缘时,碗会产生振动。

这种振动通过保鲜膜传递给盐粒,使盐粒也跟着跳动起来。

这个实验直观地展示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物理原理。

实验二:自制彩虹实验材料:一个透明的塑料盆、一面镜子、手电筒、水实验步骤:1、在塑料盆中装满水。

2、将镜子斜插入水中,使其与水面形成一定的夹角。

3、关闭室内灯光,用手电筒照射镜子在水中的部分。

4、观察盆的对面墙壁上是否出现彩虹。

实验原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镜子上,一部分光被反射,一部分光折射进入水中。

在水中,光经过多次折射和反射,分解成七种颜色,形成彩虹。

这体现了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

实验三:神奇的静电现象实验材料:塑料梳子、碎纸屑实验步骤:1、用塑料梳子在头发上快速摩擦多次。

2、然后将梳子靠近碎纸屑,观察纸屑的变化。

实验原理:塑料梳子在摩擦头发时会带上静电,当带有静电的梳子靠近碎纸屑时,纸屑会被吸附在梳子上。

这展示了静电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特性。

实验四:浮力的奥秘实验材料:一个装满水的水槽、一个鸡蛋、盐实验步骤:1、将鸡蛋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水槽中,观察鸡蛋的沉浮情况。

2、然后逐渐向水中加入盐,并搅拌均匀,观察鸡蛋的变化。

实验原理:鸡蛋在清水中会下沉,是因为鸡蛋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当向水中加盐时,水的密度增大,当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时,鸡蛋就会浮起来。

这个实验揭示了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舍难分
实验原理: 书页的叠加致使两本书之间的压力增大,
压力增大导致两书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这 时候压力的增加不是单纯的两书重力的相 加,而是每页之间压力的增加。
电风轮
实验原理: 连接摩擦起电机的一个极在电风车上,电风车
尖端也是高压的尖端,和尖端放电实验器一样, 有电风从尖端吹出来。可以类比力学中作用与反 作用的原理,尖端吹出电风时,会有一个反作用 力作用在每个尖端上。每个尖端与对方的尖端是 一对力偶,三对力偶都是向一个旋转方向推动的 ,所以电风车就旋转起来了。
水下火山
实验原理: 瓶子里的红色热水密度较小,会向上
升 ,这样看上去就像“水下火山”。
气球叼瓶子
实验原理: 1. 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
起来的。 2. 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
渐渐冷却,气体遇冷收缩,气压变小,因 此空气可以把气球压向杯口。
气水对抗
实验原理: 瓶中封闭的空气能阻止水往下流,另一
纸杯上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气压减小, 而纸杯下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没有改变,气 压也没有改变,这样,由于纸杯下面气压 较大,就把纸杯压上去了。
人造彩虹
实验原理: 将镜子插入水中时,在对面的墙上就能
看到美丽的彩虹。它是光的折射作用,实 验表明: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就会分解为红、 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 这就是光的色散。这里镜面一侧的水就好 像一个三棱镜,因而光射出水面后就会发 生色散,形成彩虹。
趣味物理实验
昊天学校 八年级物理组
瓶子吞吐鸡蛋
比赛规则: 在一分钟内哪组吞吐鸡蛋的次数最多则
获胜。
瓶子吞吐鸡蛋
实验原理: 1.沾有精的棉花在瓶内燃烧,瓶内的空气
受热膨胀。鸡蛋扣在瓶口后,瓶内的温度 逐渐降低,冷却后瓶内气体体积减小进而 导致瓶内气压减小,瓶外的大气压大于瓶 内气压,鸡蛋便被挤压到瓶内。 2.用热水浇瓶子使瓶中气体受热膨胀,进而 使瓶内气压大于瓶外的大气压,瓶内的鸡 蛋在压力的作用下便“吐”了出来。
覆杯实验
实验原理: 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
外大气压的作用,垫板就不会掉下来。而 如果杯内还有空气的话,内外气压是相平 的,内外没有气压差,水便会由于重力而 被到了出来。若里面水是满的,用纸片盖 住,里面没有了空气,或者里面空气很少, 这样内外便会有一个气压差,这个气压差 很大,足以将这部分水托住。
方面,漏斗颈口的水所具有的表面张力不 容许瓶中的空气跑出来。
舞动的精灵
实验原理: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小球跳起:泡沫小球在盒子底部时,受到与底部同 种电荷排斥力和顶部异种电荷吸引力而跳起。 小球落下:小球上的电荷与顶部电荷中和后又一次 受到与顶部同种电荷排斥力和底部异种电荷吸引 力而落下。
分合的水流
实验原理: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
的引力和斥力。物理学中,把水面分子间 的吸引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这个实验就 是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流进行分、合。
会吸水的瓶子
实验原理: 先把热水倒入杯子里,晃几下倒出,瓶
子内的气体温度逐渐降低,气体遇冷收缩, 气压降低,在杯外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杯 子里的水位会逐渐上升。
测石块的质量
比赛规则: 调节天平平衡,准确测出石块的质量,
误差不能超过0.2克,不能出现实验操作错 误,否则记为零分。看哪组用时最短准确 测出石块质量。
会跳远的乒乓球
比赛规则: 两个高脚杯必须放在桌面上,距离自己
掌握,两个选手轮流将乒乓球吹进另一位 选手的高脚杯里,在三分钟内将乒乓球从 一个高脚杯吹进另一个高脚杯的个数最多 的组获胜。
神奇的尺 子
实验原理: 用到了杠杆平衡、压力与滑动摩擦力的
关系、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的知识。
烧不坏的布
实验原理: 酒精灯里的液体是由酒精与水混合而成,
燃烧时的烈焰是酒精在燃烧。酒精燃烧时 发出的热量被水吸收了,使得温度不能达 到手绢的燃点,所以手绢是不会被烧坏的。
能跳起的纸杯
实验原理: 当我们对上面的纸杯沿水平方向吹气时,
谢谢各位老师 光临指导!
水上漂
比赛规则: 用镊子将尽可能多的针和硬币飘在水面
上,一分钟后统计仍旧飘在水面上的针和 硬币,看哪组得分最高。 分值如下:
一枚一分硬币2分,一枚二分硬币和一根 针都是3分,一枚五分硬币4分,一枚一毛 硬币5分。
水上漂
实验原理:
金属的密度比水大,是水的表面张力支 撑住了针和硬币,使之不会沉下。由于液 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要稀疏 些,也就是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大,分子间 存在相互吸引的引力,正是因为液体表面 层分子存在这种引力,所以宏观上就产生 一种叫表面张力的作用,表面层就好像是 一层绷紧的弹性橡皮膜,自然就能支撑一 些轻小的物体了。
3.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 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高脚杯里了 。
不倒的象棋子
比赛规则: 看谁能将一摞棋子的最下面的棋子打掉
而上面的棋子不掉落,看谁剩余不倒的棋 子个数最多,在三分钟内取其中最好的一 次的成绩。
不倒的象棋子
实验原理: 用米尺迅速打出下面的棋子,由于惯性,
上面的棋子保持原有静止状态不变,而下 面的棋子,由于你高速击打,所以下面的 棋子会飞出去,而上面的棋子不会飞出去。 由于重力,上面的棋子会掉下来。
会飞的硬币
比赛规则: 硬币与纸杯的距离在10厘米,纸杯必须
放在桌面上,在一分钟内看哪组吹进纸杯 的硬币个数最多,注意硬币必须是一角的 以统一标准。
会飞的硬币
实验原理: 这是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设
计的游戏。当你在硬币上方吹气时,硬币 上方的气流会变得较快,因而气压下降。 硬币于是就被下面的大气压力抬了起来。 之后随着你吹出来的气流,硬币就飞进了 碗里。
会跳远的乒乓球
实验原理: 1.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高速前行的火车,不能靠得太近,可能被吸过去, 发生危险,就是这个原因。高速前行的火车带动 空气流动---压强小,背后的大气压强大,产生一 个压强差,会将乘客推向火车。
2.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高脚 杯里去(或跳出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