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研究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研究

理论偏 重于竞争力 的外生性 ,侧重从环境 的角度来 考察
企业竞 争力 问题 ,强调外部 环境 因素之 于企 业竞争 力的
3 企业竞争 力评价 指标 的构建原 则和 思路
3 1 构 建 原 则 .
价值和意义 ,较少考虑企 业 内部 因素对企 业竞争力 的影
响。
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需 要一个过程 和可用于 指引这 一

设i ̄ 业竞争力评价 指标体 系的 目的在 于衡量企 业 - ̄ I -
8 一 8
维普资讯
第2卷 6
27 第月 0 年99期 0
工 业 技 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济
、第.o 总2 N9 r6 . 0 1 .
17 6期
竞争力 的状况 ,找 出企 业竞争力 强弱的所 在 ,提出改 善 的手段和方法并最终 增强企业 竞争实 力。因此 ,选取指 标应紧紧围绕评价 的 目的 ,应 考虑对竞 争力影 响的重要 性 ,即与竞争力关系不 密切的指标 不需纳 入,做 到所选 指标个数不多 ,但能突出反映企业竞争力 的现状。
商学院的迈克尔 ・ 波特教授 ,以他为代表的行业结构学派 将产业组织分析法 引入战略管理 领域 ,创 造性地提 出了

系列竞争 分析 的综合方法 和技巧。波特认 为,企 业竞
争优势主要取决 于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所 在行业 的长期 盈 利潜 力 ;二是企业 在该行业 中的市 场位势。该学 派的
1 引 言
目前 ,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 已逐 步演变 为以经济实
这些专有 的优势资源。 核心能力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是 一个企业所 具有 的在
力 为主的综合 国力 的竞 争。企业 作为构成 国家经济主 体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形成机理的视角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形成机理的视角

的梳 理 , 与专 家学 者 的访 谈 , 结合 在微 观 层 面上 , 从企 业竞 争 力形 成 的机 理 中寻 找 影 响企 业 竞 争 力 的因 素 , 而建 立 企 业 竞 争 力 的评 价 指 标 体 进 系, 并力 求建 立一套 在 企业 界普 遍适 用 的企 业 竞
争力评 价体系 。
本研究 通 过 对 企 业 的 实 地 调 研 和相 关 文献
套科学 、 合理 、 面 、 全 可操 作 性强 的企业 竞 争力
评 价体系是衡 量企 业 竞争 力 的客 观依 据 , 中评 其 价 指标体 系 的建 立 是 企 业 竞 争力 评 价 体 系 中 的 最 核心 的部 分 。
第2 8卷 第 3期 2 1 6月 00年
郑 州 航 空 工 业 管 理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Z e g h u I s tt fAeo a t a n u t Ma a e n o r a h n z o n t u e o rn u i lI d s o i c  ̄ n g me t
Vo . . 128 No 3
Jn2 1 u .0 0
企 业 竞 争 力评价 指 标体 系研 究
— —
基 于形 成 机理 的视 角
徐 鑫 , 孔 刚 , 苗婷 婷
(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 学院 , 湖北 武汉 40 7 ) 3 02

要: 企业 竞争力是 国家竞 争力 的核 心 , 强企业 竞争力 已经越 来越 受到 企业和政府 的 增
关 注。文章在 构造 企业竞争 力形成机 理模 型的基 础 上 , 环境 、 从 资源 、 力、 能 知识 四 方 面 , 选择 2 9个具体指 标构成 了企业 竞争力评价 的指标 体 系。借 助层 次分析 法( H ) A P 的应 用 , 定企 业 确

《2024年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范文

《2024年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范文

《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对企业的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准确、全面地评价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了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理论与方法,旨在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二、企业竞争力的定义及内涵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综合运用其内外部资源、能力和环境等优势,持续创造价值、获得市场份额、提高盈利能力以及持续成长的能力。

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包括资源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三、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1.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力源于其独特的、有价值的、稀缺的资源。

资源基础理论强调资源的异质性和不可模仿性,对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2. 核心能力理论:强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

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应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和外部创新,形成独特的核心能力。

3. 战略管理理论:主张企业应通过战略分析、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等过程,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

战略管理理论强调企业应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战略以应对竞争。

四、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方法1. 财务指标法: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数据,如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等,来评价企业的竞争力。

2. 市场占有率法:通过分析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有率、销售额等指标,来评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 创新能力评价法:通过分析企业的研发投入、专利数量、新产品开发等指标,来评价企业的创新能力。

4. 综合评价法:结合财务指标、市场占有率、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运用多维度、多层次的分析方法,对企业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

五、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实践应用以某科技型企业为例,采用综合评价法对该企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

首先,收集该企业的财务数据、市场数据以及创新数据等;其次,运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该企业从财务、市场和创新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最后,得出该企业在各个维度上的竞争力水平,并综合得出该企业的总体竞争力水平。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与分析方法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与分析方法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与分析方法第一章概述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市场上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是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评价企业竞争力的模型和方法对企业管理和决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介绍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和分析方法。

第二章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2.1 经济模型经济模型是根据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该模型主要关注企业的财务指标,如收入、利润、现金流等。

通常采用财务比率分析的手段来进行,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毛利率、净利率等。

经济模型是评价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如对非财务因素无法评价等。

2.2 综合模型综合模型是通过综合考虑企业的经济、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来评价企业竞争力的方法。

该模型不仅考虑企业的财务情况,还考虑其市场地位、技术创新能力、管理水平等因素。

其评价指标包括市场份额、技术创新能力、品牌价值、员工素质等。

综合模型比经济模型更加全面,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综合实力。

2.3 SWOT模型SWOT模型是对企业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以确定企业的战略方向和市场定位。

该模型主要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并把握市场机会和风险。

SWOT模型评价企业竞争力的方法不是从财务角度出发,而是从战略角度进行分析,对企业制定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企业竞争力的分析方法3.1 对标分析法对标分析法是将同行业其他企业作为参考标准进行分析。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行业内其他企业的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比较,找出企业的差距和不足之处,以制定改进方案。

对标分析法可通过各种指标进行对比,如营业收入、毛利率、员工素质等。

3.2 PEST分析法PEST分析法是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方法,即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

该方法主要通过对企业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进行分析,以把握市场机会、规避风险、制定战略。

PEST分析法不但可以评价企业现状,还可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二 、 成核 心竞 争 力的要 素 及 相关 财务 指标 分 析 形
1 企 业 资源 要素 的主 要构 成 .
利 用价值 的资 源不 构 成竞争 力; 另一 方 面 , 源稀缺 性会 资 导致 资源 的供不 应求 , 占有这种 资源 的企业 才能够 具有 竞
争力 。 除此 之外 , 心竞 争力理论还 指 出企 业所拥 有 的这 些 核
企 业 竞争 力评价 指 标体 系研 究
刘 捷’ ,王世 宏
(1北方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 . 北京 104 ; . 00 1 2 泰康人寿公司, 北京 103 ) 0 0 1
【 要] 本 文从企业竞争力分析 的实践 出发 , 波特五 力理论 中各种资源要 素状 况影 响竞争 力的观点 , 摘 借鉴 吸收核 心竞争 力理论关于具备竞争 力的企业其资源及运用 资源 的能力具备独 特性 和不可 复制性的思想 , 出了使企 业资源 提
模的企业越少越好; 产品应当与一般产品具有显著差别、 没 有替 代 品 ; 有 的资源 必须 具备 稀 缺性 、 占性特 征 , 拥 独 此 处的资源包括上游的矿产资源、 能源以及下游的销售渠道、 服 务 网络 等 ; 技术 掌握难 度 较高 ; 明确政 策 扶 持 以及 准 有
波特 五力 理 论和 核 心竞 争力 理论 是 企业 竞 争力 理论 中比较重要 的两个 理论 , 者从不 同 的角度对 竞争 力进行 两 了深刻 的阐述 。笔 者认 为这 两种 理论 的本质 含 义 是相 同 的, 因此 尝试 从实践 出发 , 者结 合在 一起 , 将两 并构 建指标 体 系对企 业核 心竞 争 力进行 综合评 价 。

我 们将 核心 竞争 力的思想 运 用 到波 特五 力 分析 中, 对 于企 业 的资源 和运 用 资源 的能力 进 行分 析 , 出稀 缺 的 资 指 源及 其运 用 能力 的具体 构成 , 而 对核 心 竞争 力 理论 予 以 从 完 善 。 同时 指 出究 竟是 什 么 因素 使 得 企业 资源 和 能 力 能 够 具有 稀缺 价值 性和不 可复制 性 , 从而 对 波特 五 力 理论予 以完善 。 此 基础 上 , 在 我们 将这 些 导 致 竞争 力 不 同 的要素 用 财务 指标 予 以量化 分析 , 希望 能 够增 强有关 分 析 的实 用 价值。

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评价随着我国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物流领域,导致整个行业竞争愈演愈烈。

因此,作为物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将围绕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构成要素和评价方法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核心竞争力,简而言之就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的最大优势,也是企业获得市场成功的关键。

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常表现为其在与竞争对手相比较中所具有的过硬的能力和资源,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同时,核心竞争力不仅局限于价格、质量和服务,还涵盖了不断创新、高效的运营管理、及时的信息反馈和问题解决等方面。

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其所创造的价值,这些价值包括了企业所提供的物流方案、服务、产品和品牌价值等。

因此,要想拥有核心竞争力,物流企业必须将其所有的资源和能力整合起来形成一个高效的系统,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并且不断进行创新和改善,来达到企业的价值创造目标。

二、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1. 供应链管理能力传统的物流服务模式已经逐渐退出物流市场,而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正在逐步被广泛应用。

物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其是否具备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条件之一。

物流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具备协调、有效、智能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并能够在供应链管理环节中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运营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要,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好评。

2. 信息化技术能力物流运作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换和沟通,信息化技术能力是创造物流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驱动因素。

物流企业必须通过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信息收集、整合、处理、传输和分析等操作,并及时反馈信息和问题,并根据需求不断优化信息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实现信息化程度的高效化,才能进一步发挥其核心竞争力。

3. 物流资源能力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物流系统所具备的资源能力直接相关,物流资源能力包括物流设备、仓储设备、现代交通设施和人力资源能力等。

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评 价 零 售企 业 的竞争 力
外显 竞 争 力如

制度竞争 力
企 业 制度
企业 文化
营销竞争 力

品牌竞争 力
规 模竞争力;

内 在 竞 争 力 是 企 业 内部 的 改 善 能 力

目标 层
5

商业 流 程角 度 的零售 企 业 竞争 力评 价指标体 系
因素层 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 品牌价值

指 不 断 地 维 持 和 提 高 竞 争 力 的能 力
从而 使
( 2 0 0 6 ) 为代 表 从 产 业 竞争 力 理 论 角度把 零售 业 竞

具 体 包 括 提 供各

种产 品 和服 务 的组 合 : 分 装货物

保有存
零 售 企 业 处 在 产 业 链 的下

争 力 的评 价指标
分 为 四 部分 : 产 业 规 模指 标 产 业 增

专 注 于 产 品 的渠道 和 服 务
评价要素
4
的竞 争 力 评 价 模 型 包 含 五 部 分 : 市 场 占有 能力

、 、
营运 能 力

获利能 力


信息技术水
人 力 资本 ( 见 图 1 】 但 并 未通 过 数 据

在 竞
企业 能力
企业
规模竞争力 经 营能 力 获利能力
资产 总 额 ; 净 利 润 ; 销 售 收 八 存 货 周 转 率 ; 每 平 方 米 营 业 额 ; 流 动 资 产 周 转 率 ; 总 资产 周 转 率 销售利润率 ; 总资产报 酬率 ; 净资产收益率 资 产 负债 率 ; 流 动 比 率 ; 速 动 比 率 高 级 管理 人 员 综 合 素质 指 数 : 员 工 平 均 受教 育 程 度 ; 员 工 信 息 技 术 水 平

工业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

工业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
品开 发 收 益 率 等 于 企 业 新 产 品所 创 造 利 润 和税 金与 开 发 费 用 的 比值 。与 投 资 收 益 性 质 相 同 , 里 一 般 也 以企 业 五 年 这
余 额 =流 动 资 产平 均 余 额 / 部 职 工 平 均 人 数 ;3 全 员 劳 全 () 动 生 产 率 =工 业 增 加 值 / 部 职 工 平 均 人 数 ;4 固 定 资 产 全 ()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2期
( 第 1 2期 ) 总 3
牡 丹 江 师 范学 院学 报 ( 社 版 ) 哲
J u n l f d ni gN r l ies y o r a o Mu a j n o ma Un ri a v t
费用 利润 率 =利 润 总 额 / 本 费 用 总 额 ×i0/。 其 中 成本 成 0 0 /
费用 总额 一产 品销 售 成 本 + 销售 费用 +管 理 费 用 + 财 务 费
用。

工业 企业 竞争 力综合 评 价体 系
4成长力 、
工 业 企 业 竞 争 力 评价 体 系 应 包 括 下列 一 些 指 标 :
[ 中图分类法] l4 F 2
[ 文献标识码] A
[  ̄
] 0 3 6 2 (o  ̄ 2 0 1 2 i0 11 2o )0 —0 2 —0
随着 我 国 工业 化 进 程 的逐 步 加 快 , 来 越 多 的地 区 和 越 城 市 提 出 了 工业 强 市 、 市 、 市 的 目标 , 各 地 而 言 + 富 立 对 当前 的 首要 任 务 应 是在 现 有 基 础 上 迅 速 凝 聚 地 区 力 敏 , 持 壮 扶 大 竞 争 力强 的 企 业 , 以此 为 龙 头 + 挥 其 带 动 作 用 . 快 并 发 尽 地 形 成 以此 为 核 心 的 优 势 企 业 群 体 。本 文 在 前 人 研 究 的 基 础上 , 以现 有统 计调 查 体 系为 基 础 . 建 测 度 地 区 内 工 业 企 构 业 竞 争 力 的综 合 评 价 体 系 , 对 其 评 价 方法 进行 一些 探 讨 。 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94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第 24 卷
2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矩阵 R 为模糊映射所形成的模糊矩阵 , 他 表示专家对某一企业竞争力各指标所属等级的综合 考察结果 。若有 m 个指标 、n 个等级 , 则 R 即为 m 行 、n 列的矩阵 , R = { rij} 。 3. 5 进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评语就是对评价对象优劣程度的定性描述 ,它 使抽象的数据变为人们熟悉的评价语言 。评语集 P =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对各层指标都是一致 的 。请 10 名 (或更多) 专家 ,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 相关资料 ,结合各项指标 ,对应于评语集进行判断 。 评语加权系数矩阵为 F = [ 9 ,7 ,5 ,3 ,1 ] T 。 3. 4 建立评价矩阵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李庆东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辽宁抚顺 113001)
摘 要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 WTO ,中国企业将面临一次新的挑战 。企业能否获得持续竞争优 势 ,关键在于企业的竞争能力 。企业管理者能否对本企业的竞争力做出正确的评价 ,是否对企业竞争力各要素有一 个清晰的了解 ,这些对企业竞争力的维持 、提升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了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并 指出了各具体指标的含义与评价方法 。在对企业整体竞争力的评价过程中 ,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 ,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为主模型 。根据评价结果企业管理者可以对本企业竞争力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最后列举了实 例并进行了分析 。
权重用以描述各指标对于评价目的的相对重要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1 期 李庆东.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收稿日期 :2003 - 05 - 22 作者简介 :李庆东 (1971 - ) ,男 ,辽宁凌海市 ,讲师 ,硕士 。
被取消 ,再加上外商将享有国内分销权 ,中国企业面 临市场占有率下降的威胁 。
中国企业面临世界跨国公司及其他大企业公司 的严峻挑战 。企业能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关键在 于企业是否具有竞争能力 。企业管理者是否能够对 本企业的竞争力做出正确的评价 ,掌握和了解企业 竞争力的具体情况 ,对本企业今后的提高与发展将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95
性程度 ,权重集是与评价因素集相对应的多级集合 ,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计算结果如下 :
W O = [ o1 , o2 , o3 , o4 , o5 , o6 , o7 , o8 , o9 ] , W A = [ a1 , a2 , a3 , a4 , a5 ] , W B = [ b1 , b2 , b3 , b4 ] , … 3. 3 建立评语集
competitiveness , t he weight was settled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way.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s main model. According to t he evaluation result , enterprise governor can make a sound judgment on own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Finally t his paper
通过企业组织过程促进组织效率提高的能力 。 具体指标包括 : D1 企 业 内 部 凝 聚 力 , D2 企 业 文 化[3 ]创新能力 , D3 投资决策管理能力 , D4 财务管理 能力 , D5 成本管理能力 , D6 环境整合能力 。 2. 5 市场竞争能力
市场竞争力反映了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的 竞争能力 ,其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以及持续 获取收益的能力 。也是企业在把技术优势外化为市 场竞争优势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 ,它涉及企业营销 过程 、销售网络与渠道的控制和管理 。具体指标包 括 : E1 对市场需求及其变化的理解能力 , E2 对销 售渠道的管理与控制能力 , E3 企业售后服务及与用 户关系 , E4 企业市场营销力量与水平 , E5 市场占有 率[4] 。 2. 6 技术创新能力[5 ]
3 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6 ]
3. 1 建立评价因素集 评价因素集 ,即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集合 :
O =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K} , A = { A 1 , A 2 , A 3 , A 4 , A 5} , B = { B1 , B2 , B3 , B4} , … 其中 , O 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 A 为战略管理能 力 ; B 为核心技术能力 ; C 为核心产品的盈利能力 ; D 为组织管理能力 ; E 为市场竞争力 ; F 为技术创 新能力 ; G 为环境保护能力 ; H 为人力资源发展能 力 ; K 为信息技术能力 。 3. 2 建立权重集
enumerates an example and makes a detail analysis. Key words :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 Core production ; Stratagem
在新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 ,如何不断推动企业 的技术创新 ,加快高新技术与企业技术的结合和渗 透 ,不断提高企业技术 、装备工艺水平 ,增加产品品 种 ,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的技术含量 ,加快产品的更 新换代 ,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指标包括 :
F1 人均技术装备水平 , F2 设备先进程度 , F3 技术 扩散能力 , F4 技术创新投入率 , F5 技术开发人员比 率。 2. 7 环境保护能力
2. 1 企业战略管理能力 反映企业依靠核心竞争力对整个外部环境的适
应性程度 ,以及根据外部环境的特征 、变化规律来制 定企业总体规划的能力 。具体指标包括 : A 1 高层管 理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与参与 , A 2 企业经营战略 与技术战略整合[1 ]程度 , A 3 企业战略性共识 , A 4 市 场驾御能力 , A 5 战略规划能力 。 2. 2 企业核心技术能力[2 ]
( School of Econom ic M anagement , L iaoni ng U niversity of Pet roleum & Chem ical Technology , Fushun L iaoni ng 113001 , Chi na)
Abstract : Wit h global economic integral and China’s entrance to W TO , Chinese enterprise will face new challenge. If enterprise can keep on competing advantage , t he key is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If enterprise governors can make a sound evaluation on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and understand clearly to each main factor of competitiveness , t hose count for much to maintenance , promoting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 t he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designed , and points out t he meaning and evaluation met hod of each concrete index. In t he process of evaluating enterprise’s whole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的企业 管理发展方向 ,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企业发展的必然 趋势 。企业信息技术的水平与能力如何 ,将直接影 响到企业今后的发展 。主要指标有 : K1 ERP 系统 的基础完善程度 , K2 用电子商务销售产品的比例 , K3 用电子商务采购物资的比例 , K4 办公自动化利 用信息技术的水平 , K5 市场信息采集能力与准确 度。
management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加入 W TO 后实施减让关税 、取消进口配 额等非关税壁垒 、给予外商贸易权和分销权等措施 , 企业间竞争加大 。许多商品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也 将对外开放 。取消非关税壁垒 ,恢复某些商品进口 , 将会挤占国内部分市场份额 ,给中国某些企业的商 品销售体系带来冲击 。进口专营被打破和进口配额
第 24 卷第 1 期
辽 宁 石 油 化 工 大 学 学 报
Vol. 24 No. 1 Nhomakorabea2 0 0 4 年 3 月 J OU RNAL OF L IAON IN G UN IV ERSIT Y OF PETROL EUM & CHEM ICAL TECHNOLO GY Mar. 2004
文章编号 :1672 - 6952 (2004) 01 - 0093 - 04
企业的人力投资对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和企业 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海尔集团认为 “: 企业真正的 核心竞争力在于该组织内的人 ,而不在于产品和技 术”。只有员工具备了核心竞争力 ,才会产生竞争力 的技术和产品 ,技术和产品是人的竞争力的外在体 现 。主要指标有 : H1 全员劳动生产率 , H2 人才发 展增长率 , H3 离散力 , H4 员工竞争力指数 。 2. 9 信息技术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