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训练10题

合集下载

断句练习题

断句练习题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画线处断句。

(5分)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取材于刘向《说苑》)【答案】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画对两处得1分,共5分)【参考译文】齐桓公问管仲说:“当君王的应尊重什么?”管仲说:“应尊重天。

”桓公抬头望天。

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指那个幽蓝辽阔的天空。

做国君的应该把百姓当作天,百姓赞成他国家就安定,协助他国家就强盛,反对他国家就有危险,背叛他国家就会灭亡。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部分断句。

(5分)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选自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答案】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参考译文】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

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情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忠臣并不忠,贤臣并不贤。

怀王因为不知晓忠臣之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

3.用“/”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部分断句。

(5分)子墨子曰:“古之圣王,欲传其道于后世是故书之竹帛镂之金石传遗后世子孙欲后世子孙法之也今闻先王之遗而不为是废先王之传也。

”(取材于《墨子·贵义》)【答案】欲传其道于后世/是故书之竹帛/镂之金石/传遗后世子孙/欲后世子孙法之也/今闻先王之遗而不为/是废先王之传也【参考译文】墨子说:“古时候的圣王,想把他的学说和道理传给后代的子孙,因此他们把这些学说和道理写在竹帛上,刻画在金石上,用这种方法传留给后代子孙,让后代子孙能效法它。

文言文断句训练含答案

文言文断句训练含答案

文言文断句及翻译专项训练1、管宁华欲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2、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与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上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3、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口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森所沾卜-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4、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5、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之曰天卜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臣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资当以子孙相累。

6、曹公何装潜曰卿皆日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

7、王或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务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8、阮宣子伐社树有人止之宣子曰社而为树伐树则社亡树而为社伐树则社移矣•9、刘公荣与人饮酒杂秽非类人或讥之答口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不如公荣者亦不可不与饮是公荣辈者又不可不与饮故终日而醉。

10、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容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前朝今虽欣逢圣化犹义形于色。

11、卜望之云都公体中有三反方于事上好下佞己所一反治身清贞大修计较二反自好读书憎人学问三反。

12、时人道阮思旷什气不如右军简秀不如苴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13、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患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君家果也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4、魏武常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便斫人亦不自觉左右宜深慎此后PH眠所幸人窃以被覆之因便斫杀自后安眠人莫敢近者。

15、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

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能饮辄门勉强至于沈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己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

《文言断句》练习题

《文言断句》练习题
----(选自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断5处)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部分断句。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 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 焉 然 后 用 之。 ----(取材于《孟子·梁惠王章句下》)(断10处)
1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部分断句。 子墨子曰:“古之圣王,欲传其道于后世是故书 之竹帛镂之金石传遗后世子孙欲后世子孙法之也 今闻先王之遗而不为是废先王之传也。”
14.用斜线(∕)给文言文划线部分断句。(断9处) 今人论诗,动言贵厚而贱薄,此亦耳食之言。不知
宜厚宜薄惟以妙为主以两物论狐貉贵厚鲛绡贵薄以一物 论刀背贵厚刀锋贵薄安见厚者定贵薄者定贱耶?古人之 诗,少陵似厚,太白似薄,义山似厚,飞卿似薄,俱为 名家。犹之论交,谓深人难交,不知浅人亦正难交。 ----(选自袁枚《随园诗话》)
15.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横线的部分断句。(断6处) 自古亡国,未必皆愚庸暴虐之君也。其祸乱之来有渐
积,及其大势已去,虽有智勇,有不能为者矣,可谓真不 幸也。昭宗为人明隽初亦有志于兴复而外患已成内忧不止 颇
亦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无贤佐徒以益乱。迹其祸乱,其 渐积岂一朝一夕哉! -1-6--.(用《斜新线唐(书∕)·纪给第文十言三文》划)线部分断句。(断5处)
----(取材于《墨子·贵义》)(断6处)
13.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横线的部分断句。(断10处)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
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 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 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 释罪。陛下尝读书谏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

2020高三语文文言文断句练习经典10题附译文答案

2020高三语文文言文断句练习经典10题附译文答案

2020高三语文文言文断句练习经典10题附译文答案1.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2.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3.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4. 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置思之法因得其玄秘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下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王以为奇进于中国诏举朝能弈者与较又求四方有高手名者敌之皆败。

或言杨靖善弈;时靖以事系狱③,诏释出之。

靖请以盘满贮桃实于前而弈,猴心牵于桃,遂连败。

诏椎杀之。

5.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6.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7.宋顾宪之元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人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理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tī)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8.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9.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10.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阝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尸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参考答案和译文】1.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学生版文言文断句训练

学生版文言文断句训练

文言文断句并概述其大意1、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2、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雍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3、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4、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5、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6、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7、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8、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

9、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10、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11、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12、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文言文断句训练

文言文断句训练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 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耶?解 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 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 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9、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 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 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 待矣。 《菜根谭》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 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 有迁徙废兴;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 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10、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 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耶解之者曰吾 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 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文言文断句训练10题
阅读语段,用“\”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1.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 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 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 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5、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 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 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幕笙歌之声相闻。 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 街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 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 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幕, 笙歌之声相闻。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棠 棣坊、长寿寺、东街与与郭令宅,至花落乃 罢。
4、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 木多枫、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 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 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 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 风阁奎上人居之。 刘基《活水源记》)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木 多枫、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 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曰 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 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 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

2024届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训练——文言断句(含解析)

2024届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训练——文言断句(含解析)

文言断句——2024届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训练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B.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C.人/恒过,然后/能改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C.屠自后/断其股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实是/欲界之仙都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撒盐/空中/差可拟C.陈太丘/与友期行D.待君/久不至,已去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6.对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上/自劳军是/地利/不如人和也B.告之/于帝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C.惩/山北之塞胶鬲/举于/鱼盐之中D.将以/下骑/送迎报君/黄金台上/意7.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睨之久/而不去B.尔/安敢轻吾射C.以钱/覆其口D.但/手熟尔8.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无误的一项是(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9.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潭中鱼/可/百许头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10.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C.吾/孰与徐公美D.邹忌/修八尺有余1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发/闾左/適戍渔阳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12.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初中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分类、含答案)

初中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分类、含答案)

初中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分类)班级:姓名:座号:一、名词断句(主谓宾或主谓或谓宾结构,名词作主语或宾语)1.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2.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3.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4.后太子罢质庞恭从邯郸反果不得见5.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6.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7.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8.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9.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10.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11.孔窍玲珑纱纶内隐生于嫩弱而发为茎叶花实12.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13.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管仲之谋也14.妻上道莫不流涕人人扼腕欲劫留之二、动词断句(动词充当谓语中心语)1.先君子偶种凤仙花数十盆置于庭砌朝夕灌溉颇费精神2.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3.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4.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5.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6.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7.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8.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9.锡固多佳山水间生瑰闳奇特之士常以道艺为世称述三、虚词断句1.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2.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

3.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4.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5.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6.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7.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8.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9.夫楚亦强大矣天下无敌乃且攻燕四、固定句式1.人之上食奈何其以养鸟且尔知小计不知大会2.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

3.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五、修辞断句(对偶、顶真等)1.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六、对话断句1.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七、状语断句1.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2.是日饮酒乐天雨3.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4.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答案:一、名词断句(主谓宾或主谓或谓宾结构,名词作主语或宾语)1.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2.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 、 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 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 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 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 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 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 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选自郦道元《水经江水注》 选自郦道元《水经江水注》
6、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 、 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 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史记·游侠列传 游侠列传》 《史记 游侠列传》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於正义,然其言必信,其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於正义,然其言必信, 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焉。
9、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 、 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 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 待矣。 待矣。 菜根谭》 《菜根谭》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 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 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 有迁徙废兴;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 有迁徙废兴;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 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4、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 木多枫、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 木多枫、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 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 山四面环之。 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 山四面环之。其前山 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 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 风阁奎上人居之。 风阁奎上人居之。 刘基《活水源记》 刘基《活水源记》)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木 多枫、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 多枫、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 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 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曰 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 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 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 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 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 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
文言文断句训练10题 文言文断句训练10题 10
阅读语段, 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阅读语段,用“\”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1.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 曾子之妻之市 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 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 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 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 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 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 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 反为汝杀彘。 妻适市来, 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 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 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 “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 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遂烹彘也。
3.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 子产之从政也 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 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 四国之为, 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 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 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 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 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 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 公孙挥) 为于子羽(公孙挥)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 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 宾客。是以鲜有败事。 宾客。是以鲜有败事。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襄公三十一年》 (《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 四国之为:四周邻国所作的事。 诸侯之事: 注:①四国之为:四周邻国所作的事。②诸侯之事: 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 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 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於其大夫之族姓、 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於其大夫之族姓、 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於野 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 则获,谋於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 则获,谋於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 之为於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 之为於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 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 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 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 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
2.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 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壁共执 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 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 子 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 张仪谓其妻曰: 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 张仪谓其妻曰:“视 吾舌尚在不? 其妻曰: 舌在也。 仪曰: 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 足矣!” “足矣 (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司马迁《 司马迁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 亡璧,门下意张仪, 仪贫无行, 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 君之璧。 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 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 其妻曰: 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 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 张仪谓其妻曰: 视吾舌尚在不? 其妻笑曰: 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 舌在也。 仪曰: 足矣。 “舌在也。”仪曰:“足矣。”
7、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 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 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 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自唐代元结《右溪记》 (节选自唐代元结《右溪记》)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 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 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 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10、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 、 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耶解之者曰吾 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 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 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耶? 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耶?解 之者曰: 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 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 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 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 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5、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 、 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 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幕笙歌之声相闻。 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幕笙歌之声相闻。 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坊、 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 街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 街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洛阳之俗,大抵好花。 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 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 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 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幕 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幕, 笙歌之声相闻。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 笙歌之声相闻。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棠 棣坊、长寿寺、东街与与郭令宅, 棣坊、长寿寺、东街与与郭令宅,至花落乃 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