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男人:男性的成年人。 女人:女性的成年人。
(1)用来对比的应该是指称同一种类 对象的词语
(2)语义特征分析应该先从指称事物 最小类别成员的一组词语开始,如有需 要,再进一步扩大对比分析的范围。
最小语义场的确定可参考有关对象 的分类,在许多情况下,最小语义场与 某一对象的最小类别相应。例如:
1、词语搭配受语法规则的制约 2、词语搭配受语义条件限制 3、词语搭配受每个语言的词义系统限
制 4、词语搭配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 5、词语搭配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
和修辞效果
李老师看到了王老师,王老师也看到了 李老师。
李老师看到了一头猪,这头猪也看到李 老师。
李老师看到了一块石头。
她姐姐是一个单身汉。(×) 她:[第三人称][女性] 单身汉: [-女性]……
语调形式等来表达的意义。 1、词所指称的事物及其结成的关系
(1)词汇意义 (2)关系意义 语法关系意义
语义关系意义 (3)句式意义 2、说话人对这些事物及其关系的总态度。 (语气意义)
(二)语用意义
句义一方面取决于该句子的语言 意义,一方面又取决于语境等句子的外 部因素。
二、词语的搭配
正确的词语搭配是使句子有意义的基本 条件。
请把门关上!
预设:门是开着的。
说话者具有支使听话者的条件。
说话者知道听话者有能力做这件
事。
(2)预设的语用特征 1. 预设的合适性 预设的真实性是包含该预设的语
句合适(真实有效)的前提条件。 2.其次,预设具有已知性,是已知
信息。 3.预设具有可取消性。
我绝不会让我的妻子伤心。 预设:我有妻子。 如果我有妻子,我绝不会让我的妻子伤心。
[上圆下平、用发酵的面粉蒸成、无馅] [上圆下平、用发酵的面粉蒸成、有馅]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第五章语义第一节语义的性质1 语义语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是人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结果。
2 理性意义理性意义也叫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
在词语平面上,它是与概念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在句子平面上,它是与判断和推理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
理性意义是语义的基本要素。
3 词的非理性意义词的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因而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
4 语汇形式和语汇意义语汇形式就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实词和固定短语。
由语汇形式表达的语义叫“语汇意义”。
5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包括语序、虚词、形态、重音、语调等形式。
由语法形式表达的语义叫语法意义。
6 语言意义和语境意义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有一般与个别、稳定与临时的分别。
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够存在的意义是一般的、稳定的,在特定的上下文,特定的交际场合中或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才能出现的意义是个别的、临时的。
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个别的、临时的意义则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前者我们通常称之为“语言意义”,也就是语义,后者则通常叫做“语境意义”。
7简述语义的概括性。
概括性是语义的重要属性,无论是词义还是句义都是概括的。
词义是一定的语言社会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
词义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可以使某类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征,同时舍弃同类事物之间的各种差别。
正是由于词义是概括的,人们才可能用有限的词语去指称它们,如“鞋”的词义是“穿在脚上、走路时着地而又没有高筒的东西”,这个意义是从皮鞋、布鞋、棉鞋、平底鞋、高跟鞋、球鞋、旅游鞋、拖鞋等各种具体的鞋子中抽象出来的,它反映了各种鞋所共同具有而其他类事物所没有的特征,而这种鞋在材料、款式、用途等方面的差别则被舍弃了。
专有名词虽然用来指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而不是指称整类事物,但它的词义也是概括的。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第五章语义第一节语义的性质1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是人的思的基本特征是同语言形式的结合。
2理性意义:语言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语义也必然包也叫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
3非理性意义:语言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语义也必然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的。
4词汇意义:由语汇形式表达的语义。
5语法意义:由语法形式表达的语义。
6语境意义一般的、稳定的意意义通常称做语言意义.的、达的意义,示”今天气温比较低”,它的一般的和稳定的系统;客人请主人关上开着的窗户衣服,举的,和临时的意义.7在语义中,句义和词义具有突出的地位①句子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句义是更大单位意义的基础②要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必须首先了解句中词语的意义,当然要对词义②模糊性③民族性.8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都是有概括的、一般的.9依靠语境的限定作用,表达概括意义的语言形式可以有具体的、个别的所指.概括性是语义的重要属性。
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都是概括的,一人们谈论的对象却往往是个的语言形式要同个别的对象联系在一起,就需要依靠上下文,和语言形式所指限定作用。
比如这句话在特定的上下文和交际环境中,是不难理解桌子、书和我的具体所指,听话人会很容易地对这外句子做出正确的反映,但如果脱离了特定的上下文或交际环境,句中这些词乃至整个句子的具体所指就无从确定了。
10语义民族性的含义和表现。
在通常的情况下,不同的同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对客观的概括和分类也会存在差异,因而不同语言的语义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是语②词语的非理性意义方面③词语的多义化的过程。
11为什么说同语言形式的结合是语义的基本特征⑴人的定的意义,但它们不是语言形式,因此它们所表达的内容不能算是语义⑵语言形式粗略地说包括语汇形式和语法形所有的实词和固定短语,语法义”⑶在语言里,语素、词、义。
12语境意义和语言意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区分二者.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意义,通常叫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得作用下所表达得个别, , ,词汇系统而言的,不同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把反的词晃能词可以帮助我们在编纂词典时确定多义词的义项,可以帮助我们辨析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⑵反义词在修辞上有对比作用,可以用来揭示矛盾突出对立面,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语言学概论,讲义第五章 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

第五章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语素、词语、词组和句子等语言单位的定义以及具有的意义;了解语音、语汇和语法这三个语言要素的意义第一节语义概说一、什么是语义1、定义:语义指的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的表达内容2、语义所包括的内容:(1)语汇意义:实词和固定短语所表达的意义语法意义:虚词、语序、形态、句调等所表达的意义。
(2)言内之意:一般的、稳定的意义言外之意:个别的、临时的意义如:今天天气很热(3)理性意义:表达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的认识非理性意义:表达人们的主观情感、态度及语体风格如:你真讨厌二、语义的性质★(1)概括性:人们可以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使一类事物区别于他类事物的特征,同时舍弃同类事物之间的各种差别。
如:笔(2)模糊性:模糊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线。
如:土豪、中午。
(3)民族性:由于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及分类也存在差异,因而不同语言的语义也会有所不同。
如:龙:中国的龙是一种吉祥的动物;而西方的dragon是一种危害人间的怪物。
三、语义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1、要不要研究语义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彼此密不可分,互相不能取代,强调语言研究中形式和意义的“结合”2、怎样研究语义:研究各种语言片段表示的语汇意义和语段意义第二节词语的意义一、词义的构成要素1、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1)理性意义:是人们对主观世界事物的反映,而且是概括性的反映如:山、河、神仙、天堂(2)非理性意义: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因而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
主要表现为: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2、语素义(1)单纯词:词义=语素义,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词如:书(2)合成词:①词义=语素义+语素义如:皮包②词义并不能从其构成语素义推导而来如:针线3、义项★(1)定义: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
一个词有几个义项,根据词所反映的对象的多少来决定的如:凉:①温度低。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語義和語用第五章語義和語用语义是以语音形式表达的各级语言单位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意义。
语言意义:语言系统中固有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不受语境和语境的影响。
语用意义:指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的、暂时的、隐含的意义。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使用的最小符号,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
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包括新词、古词、外来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其特点为: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二词的词汇意义1概念意义也称词的“理性意义”,它是词义的核心,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它这包含三个方面:1它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2它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3它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合。
2色彩意义也称词的“修辞意义”,是指以理性意义为基础附加上人们的主观态度的意义,包括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联想色彩。
a感情色彩:是指说话者对所谈对象的主观感情评价和态度。
有褒、贬、中性之分。
b形象意义:词在获得理性意义的同时,还往往因对对象的描绘而具有某种形象感。
①内部形式比较生动的复合词;②拟声、绘色、摹状的词;③具有比喻义的词。
c语体意义:词用于不同的语体时所产生的一种附加意义。
d联想意义:通过理性意义或语音中介的联想而产生的,大多具有民族特点。
3搭配意义一个词经常与一些词组合而不与另一些词搭配,这种由于组合关系而产生的意义叫搭配意义。
三词义的概括性1一般。
在复合词的词义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词义的泛化中,把特殊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简单的东西。
2模糊性。
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它还必须包含能区别于其他现象的特征,但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3全民性。
语言学概论第5章

一、组合的类型
• 1.1词根:词汇意义比较具体的语素。一个 词的词义的主要体现者。例如:
• 火车、电灯 • 1.2词缀:词汇意义相对较弱,有的甚至比
较虚幻,在词的结构中主要起构词要素作 用的语素。如: • “阿姨”的“阿”,“桌子”的“子” 。
18
一、组合的类型
• 1.3类词缀:意思还没有完全虚化,还可以 作一定的词义解释。如:
•
1.1.2动宾
•
1.1.3偏正
•
1.1.4联合
•
1.1.5述补
31
一、组合的类型
• 1.2实词+虚词 • 的字词组 • 1.3虚词+实词 • 1.3.1介词词组 • 1.3.2所字词组
32
一、组合的类型
• 2.一般组合 • 2.1基本词组基本词组 • 2.1.1词组充当成分 • 2.1.2连谓句 • 2.1.3兼语句 • 2.1.4复句
11
三、语法单位
• 3.2“能够独立运用”指能独立成句或不需 要别的词语的帮助就能独立进入句子。
• 能够独立成句的是实词。 • 能够独立进入句子的是虚词。
12
三、语法单位
• 3.3两个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组合在一起 之后所表达的意义只是原有两个意义的简 单相加而不能产生一个新的意义的,这样 的组合体不应该是词而应该是词组。如:
55
一、语言的结构类型
• 3.屈折语 • 3.1屈折语是主要采用内部屈折变化和附加
成分来作为主要语法手段的语言。 • 3.1.1内部屈折变化是指词的内部可以通过
语音形式的变化来表示某种附加意义。比 如英语的man→men ,foot→feet。
56
一、语言的结构类型
• 3.1.2附加成分的使用又叫“外部屈折”。比如俄 语的“书”,原文是книга,当它作宾语时 必须写成книгу。因为末尾的а表示阴性、 单数、主格;у则表示阴性、单数、第四格。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英语名词加词尾“-s”表示复数。加词尾“-s” 为语法形式,表示复数为语法意义。 英语动词加词尾“-ed”表示过去时。加词尾 “-ed”为语法形式,表示过去时为语法意义。 汉语动词重叠表示短时或尝试,如“尝尝,看 看”。动词重叠为语法形式,表示短时或尝试 为语法意义。
二、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 语法手段:语法形式的类别 语法范畴:语法意义的类别
1、词法范畴 (1)体词属性范畴:由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 意义。 A“性”范畴:即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 的一组特征。如俄语、德语名词都分阳性、中性和阴 性三类,法语有阳性和阴性两类。 B “数”范畴:即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一些语言 的“数”范畴把可数名词分成单数和复数。
C “格”范畴:即表示名词与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 的一组特征。如俄语作主语用主格形式,作直接宾语 用宾格形式,作间接宾语用与格形式,作定语用属格 形式。英语的名词除了用加“-s”的形式表示所有格, 另外代词还有主格、宾格等区别外,格的形式已经相 当弱化了,甚至疑问代词虽然还保留了格形式,但也 很少用了。 D “有定和无定”范畴:即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 特征。在印欧语的很多语言中都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 来表示名词的有定和无定意义。
C 异根:即换用不同的词根。如:英语只有极少数动 词的过去时用异根形式表示:go-went。异根在印欧 语中更多地用于人称代词的变格,如英语人称代词的 主格和宾格分别是I-me,she-her,we-us。 D 零形式:即相对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形式。如: 英语名词加后缀“-s”(books)表示复数。那么未 加词缀的原形(book)就表示单数,因此单数就是用零 形式表示。英语动词“work-worked”分别表示现在时 和过去时,现在时所产生的 结构关系意义。同样在“看书”、“读书”、 “写书”、“背书”、“教书”、“买书”、 “卖书”等词语中,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 组合,产生了组合关系意义。后一个语言单位 是前一个“动作行为”语言单位涉及的对象, 这种组合关系意义就称为“动宾关系”。
6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提纲

6语⾔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提纲第五章语义和语⽤【内容简介及重点】主要要掌握词义的聚合和组合的种种情况,要能通过具体的材料认识并正确运⽤词汇的⼀般特点。
第⼀节词汇和词义⼀词和词汇1.1 词汇1.1.1 概念(1)词汇是⼀种语⾔中词的总汇,是语⾔的建筑材料。
不同语⾔的词汇系统各⾃独⽴,有⾃⼰的特点。
因为:a.什么样对意义与什么样地语⾳结构在⼀起构成⼀个词,在不⽤语⾔的词汇中是不同的。
b.⼀个词可以只有⼀个意义,但也可以有⼏个意义。
c.甲语⾔中⽤⼀个词来标志的⼀定范围的事物,在⼄语⾔中却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来分别标志;反过来,⼄语⾔的⼀个词所标志的事去在甲语⾔中却要⽤词的组合来标志。
(2)词是⼀种语⾔建筑材料的单位,也就是造句时能⾃由运⽤的最⼩单位。
词是构成语⾔词汇的单位。
(3)语⾔的词汇可以分成基本词汇和⼀般词汇两⼤部分,⽽“语⾔的词汇中的主要东西就是基本词汇”。
从表达概念意义的⾓度看,⼀种语⾔词汇的范围要⼤于词的范围。
1.1.2 基本词汇(1)语⾔中有这样⼀些词,它们标志着与⼈们世世代代的⽇常⽣活关系密切的事物,如⽇常接触的⾃然现象、⼈的器官和肢体、亲属、⽅位和时令、数⽬、某些劳动⼯具以及与⽇常⾔⾏有关的现象等等。
(2)基本词的特点全民常⽤,稳固,有构词能⼒是基本词汇的主要特点。
(3)斯⽡迪⼠核⼼词斯⽡迪⼠核⼼词列表(Swadesh list),是由美国语⾔学家莫⾥斯·斯⽡迪⼠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提出的⼀个列表。
他从统计学的⾓度⽤分析不同的语⾔(以印欧语系语⾔为主),从⽽得出⼀个约莫有200字的核⼼词列表。
他认为,基本上所有语⾔的词汇都应该包含这⼆百多个词语;⽽另⼀⽅⾯,只要认识这⼆百多个词语,亦可以利⽤该种语⾔作最基本的沟通。
1.1.3 ⼀般词汇语⾔词汇中的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对⼀般词汇。
(1)特点与基本词汇相⽐,⼀般词汇的特点是:它不是全民性常⽤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但不稳固,它所包括的词⼀般没有构词能⼒或构词能⼒⽐较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词的非理性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 因而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主要表现为:
(1)感情色彩。即反映现实现象时表现出的主观态度 给词义所带来的附加色彩。感情色彩中最主要的是 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没有感情色彩的词是中性的。 (2)语体色彩。由交际环境不同而导致的语言的变体 就是语体。如果一个词语只用于或经常用于某种语 体之中,就会带上这种语体色彩,这就是词的语体 色彩。词的语体色彩分为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两 种基本类型。
如:“猴子吃桃子”所包含的语法关系意义有 “猴子”和“吃桃子”之间的“陈述”的意义和 “吃”与“桃子”之间的“涉及”的意义; 这句话所包含的语义关系意义有:“吃”和 “猴子”之间存在的“动作”和“施事”的意义 和“吃”和“桃子”之间的“动作”和“受事” 的意义。
3、语气意义: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 人情绪的意义就是语气意义。语气意义包括陈述、 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意义。在语言中可以 通过语调、虚词和语气副词等形式表达。
4.述谓结构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简单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构 成,其中所有变元都只是名词性成分而不是述谓 结构。 如:他送我一台电脑。 (2)复合述谓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 的述谓结构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复合而成。 如:小王去给他妈妈送伞。 因为时间冲突,所以会议取消。
九、语义场
1.语义场指若干具有共同类属义素的词语构成的 聚合体,类属义素指反映事物所属类别的语义特 征。语义场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如:交通工具
2、语义场与语义中的上下位词有密切的关系。有 些词代表的事物范围大,有些词代表的事物范围 小,如果后者所代表的事物可以完全包容在前者 所代表的范畴之内,那么它们之间就有上下位的 关系,其中代表事物范围大的词叫上位词,代表 事物范围小的词叫下位词。
3.同义词可以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两类。
八、反义词
1.反义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的两个词。
2.反义词的特点; (1)反映同类事物内部两个矛盾或对立的方面,具 有共同的意义领域是构成词语间反义关系的基础。 (2)词的理性意义上的细微差别以及附加色彩的对 立都可能成为近义词之间的反义因素,但不能构成 反义词。 如:老师- 教书匠 (3)不能跨越语言或方言来讨论反义词。
3.语义角色: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的不同语义关 系,可以把变元分为若干类型,这种变元的类型 一般称为语义角色。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 事、与事、工具、结果、处所等。 从语义上看,一个变元在述谓结构中属于哪 一种语义角色,首先取决于谓词的语义,谓词的 语义规定着谓词与变元之间可能具有的语义关系。 此外,一个变元在述谓结构中属于哪一种语义角 色也同变元自身的语义有关。
3、在各级语言单位中,句子的意义和词的意义具 有突出的地位。人们在用语言来交流思想感情时 至少要使用一个句子,句子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 位,句义是更大单位意义的基础。 4、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有一般与个别、稳定与 临时的分别。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 身所表达的意义,通常称做语言意义;而个别的、 临时的意义则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 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表达的意义,通常叫 做语境意义。区分这两种不同的意义,是因为以 意义为研究对象的语义学只研究语言形式所表达 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即语言意义,而不研究 那些个别的、临时的语境意义。
六、单义和多义
1、词由单义发展为多义是有各方面根据的。首先, 客观对象间的各种联系是词语多义化的现实基础。 其次,词语的多义化是语言经济原则的必然产物。
2、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
其他意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本义衍生出采的派 生义,也叫引申义。 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总有一个是某个时期最 常用最主要的,这个意义叫基本义。词的本义和 基本义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如“牛”的本义和基本义都是指一种哺乳动物, 它的本义和基本义一致:“兵”的本义是兵器、 武器,基本义却是兵士,它的本义和基本义是不 一致的。
二、语义的性质
1、语义的概括性:概括性是语义的重要属 性,无论是词义还是句义都是概括的。
如:衣服、鲁迅
2、语义的模糊性:模糊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
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线。 模糊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往往出现在词 义所指范围的边缘区域,而词所指范围的中心区 域则是清楚的。 词组和句子都是由词组合而成的,语义模糊的 词语会把模糊性带入这些更大的语言单位,因而 由语义模糊的词语构成的词组和句子也具有语义 的模糊性。 如:高个子、大电视、盛开的花朵 语义的模糊性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语义既 有模糊的一面,也有精确的一面。 如:大雨25-50毫米
派生义产生的途径就是一般所说的引申。引 申一般都是沿着客观对象间的相关性联系或相似 性联系这两个方向进行的,前者的引申方式是借 代,后者的引申方式是比喻。
借
代
本义
比
喻
派生义 引申义
旅客:小姐,把我的行李放上去! 乘务员:先生,对不起,我自己一个人抬 不动, 一起好吗? 旅客: 你不是天使吗?天使还放不上去?! 乘务员:先生你是上帝都放不上去,我天使 能放上吗?
4.语义特征分析法和义素分析法的区别:语义特征分 析法是在语法领域进行义素分析手段而形成的分析方法。 它和义素分析法的联系在于二者都是把词的义项分解为 更小的语义构成(义素)。 二者的区别在于语义特征分析法属于语法领域,分 析的目的在于揭示和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特别关注那些 对词语组合有影响的语义成分。义素分析法属于语义学 领域,义素分析是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 的组合,目的是说明词义的结构、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 词义之间的各种关系。 语义特征分析法:死 成立 [+完成]、 [-持续] 义素分析法: 死 [+ 心脏不跳动、 +瞳孔散大 ]
第五章 语义
知 识 要 点
一、 语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 1.语义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 2. 语义 理性意义 非理性意义 (1)理性意义也叫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 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词语平面上,它是与概念相 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在句子平面上,它是与判 断和推理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理性意义是语 义的基本要素。 (2)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 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 理性意义之上的。
3、语义的民族性:由于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 认识不同,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分类也存在差异, 因而不同语言的语义也会有所不同。
在词语的理性意义方面,不同的民族语言会有 所不同,如:brother- 哥哥 sisiter- 姐姐。
语义的民族特点也体现在词语的非理性意义。 如:爱屋及乌-love me ,love my dog 亚洲四小龙- Four Asian Tigers 红色、白象 -Brown Lion
3.研究语义场的意义:语义场研究对词义研究和 语言间语义对应关系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
(1)以系统的观点看待语言中的词汇意义,使我们更多 地了解词义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词义的形成和发 展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更清楚地看到语言内部因素 对词义形成和变动的影响,从而全面、深入地认识词义 形成和发展演变的原因。 (2)为义素分析提供一个分析的基础。 (3)为词义体系建立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理论和途径。 (4)为认识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对应关系提供了一种可 以利用的手段和框架。
三、词的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
1、词的理性意义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物质世界 和精神世界的各种对象的概括反映而形成的。这 种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对一定对象的 区别性特征的认识就是词的理性意义。 理性意义在词义中的地位: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 的基本和核心部分,没有它,词语就会丧失指称 和区别事物的功能,表示人的主观态度等的附加 色彩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因而理性意义是词义 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通俗意义 :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 的反映的词的理性意义。 科学意义 :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的词的 理性意义 。 如:水- H2O
(3)形象色彩。是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 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用摹状、 拟声方法构造的词语大都具有明显的形象色彩。 如;鹅黄、橘黄、金黄、席卷、狮子狗(摹状) 蝈蝈、布谷鸟(拟声)
四、义项和非义项
1.词语的意义在词典中是以义项的形式记录下 来的,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如果一个词 只反映一个类或某一个对象,这个词就只有一个 义项;如果反映的对象不止一个,这个词就有多 个义项。 2.义项既包括词的理性意义,也包括附着在理 性意义上面的附加色彩。
4.一个词可以有几个义项,这几个义项尽管反 映的对象不同,但它应该有一般人可以感觉到的 联系,如果没有这种联系,它们就不能算是同一 个词的不同义项,而只能属于不同的词。
五、义素和义素分析征叫做义素, 又叫语义成分、语义原子。 2.义素分析结果的描写和记录也有两种方式,一 是矩阵图,一是横排结构式。 视线接触人或物 + + + 向远处看 + + 注视 +
十、句义的构成
句子的语言意义可以依据表达形式的不同大致 分为词汇意义、关系意义和语气意义。 1、词汇意义:词是句子的基本构成部分,句子中 词的意义也就成为句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关系意义:句子通常都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 词语在组合时总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 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我们所说的关系意义。 词语之间的关系意义可分为语法关系意义和语义 关系意义。
七、同义词
1.同义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2.同义词有哪些特点: (1)同义词是就词语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孤立的词 语无所谓同义词。 (2)不同词语的词义所概括反映的对象必须是相同 的,或者是基本相同的。 (3)同义词是就特定语言或方言的词汇系统而言的, 不能跨越语言或方言来讨论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