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治理现代化与政府治理改革

政府治理现代化与政府治理改革
政府治理现代化与政府治理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5247752.html,

政府治理现代化与政府治理改革

作者:张帆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9年第11期

摘要:信息社会已经是现在的发展主体,工业社会也已经慢慢落伍,再此过程中,政府治理创新问题也需要放在台面上来逐步研究了。政府行政工作的高效研究能提升多少这就取决于政府对现代化知识的掌握程度。政府治理理论的创新是对新时代理论问题的探究和分析,人们也比较期待政府能够提出新的学说,以此来证明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和发展性。

关键词:政府职能;管理模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6-0135-01

之所以会提出政府理论创新问题,是因为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社会的经济体制,工业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已经深入人心,各个行业领域都在呼吁有创新理念,所以政府与各个领域的关系上需要有一种明确的,适合本国国情的全新的解释。17年李克强总理回答了革命的重要性,也就诠释了相关政府坚定不移的走改革道路。这也就

需要各个学术界的大力支持。一、政府治理理论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1.理解政府治理现代化

政府治理对现代化的理解越深入,政府治理理论的创新就会越深入。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开始就需要政府真正把责任落实,办事效率更加提高,创新成本逐步降低并且各级官员应该都具备相应的品格;在政府治理理论的创新中,政府履行的职责要达到多方面的要求,如:数据的精准程度是否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是否能够使人民获得满足感,让人们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收获良好的幸福体验,保障人们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富有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现在的社会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新型的技术手段,提升政府的职能和良好的政府治理服务标准,健全的管理模式来满足人民的社会发展需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也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医疗,食品,卫生那样。

2.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推动政府变革

积极有效的提升整体的额政府工作效率和工作的良好行政能力是保障政府官员能够在良好的行政能力上进行良好合理的成功经验的获取,保障好政府建设能够在提升人群群众的获得感上进行实施,保障良好的商业的成功经验,能够积极有效的保障社会和政府的新要求和新发展理念,在政府的现代化建设当中进行网络化的管理,让新媒体的形式进行发展和落实,在互联网云计算上进行政府上的整合,保障其能够在良好的平台和现代化发展下将社会的职能和良好

地方政府创新案例

【“地方政府创新案例”讲稿】 公共服务创新:政府与GONGO培育和发展SHO案例分析——重庆市北碚区计生委公共服务分权拓展模式 【案例背景】: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的实施,独生子女死亡对家庭造成的伤害问题逐步突现出来。据估计,全国农村就累计约有30万户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独生子女死亡给家庭带来的不仅仅是劳动力缺失、养老保障等问题,更多的是对丧子父母近乎毁灭性的精神打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自助组织(SHO)应运而生,在丧子户的精神抚慰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重庆市北碚区的“真情互动联谊会”就是其中一例。早在2003年,重庆市北碚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计生委) 、计划生育协会(计生协) 、妇联和团委在“母亲节”召开全区关爱特殊母亲(中年丧子母亲)座谈会,向为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做出贡献的母亲们表达了国家和社会的慰问。这次的聚会后,区计生协将区内中年丧子(女)家庭登记造册,建立联络小组,鼓励她们自主开展精神互助活动。本来就存在情感交流的巨大需求,又在政府和计生协的大力推动下,这些特殊母亲们很快自主联系起来,并开展一些文娱活动。 【案例简介】: 2005年,利用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开展“60岁以下农村独生子女特困家庭抚助行动项目”的契机,在特殊母亲们的积极要求和计生委、计生协的共同努力下,北碚区“计划生育家庭真情互动联谊会”成立。区计生协将联谊会作为自己的二级协会,使其具有合法性。由计生协秘书长担任联谊会会长,副会长则由中年丧子(女)户的积极分子担任,管理组织日常的运作。至2006年9月底,“真情互动联谊会”的会员已达到134户近250人,均为中年丧子的夫妻。联谊会的自主性较强,活动开展和组织的运作基本是由丧子家庭的成员来自主决定,体现了自助组织(SHO)独立运作的特点。联谊会定位在“联系计划生育中年丧子家庭的桥梁和纽带”,以“敞开你的心扉、诉说你的烦恼、沟通你的心灵”为口号,互相抚慰,携手树立积极向前的生活态度,共同回归主流生活。联谊会开展的活动主要有各种文娱活动、新老会员倾诉、心理医生定期的心理咨询等,目的都是为那些有着共同遭遇的计划生育家庭提供一个缓解心灵悲痛和精神压力、相互交流抚慰的平台,帮助她们度过难关。

浅议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以地方政府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 鸿尾乡人民政府吴依俤 摘要:政府对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对社会系统协调运转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为推进全社会管理创新,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应当加强地方政府管理创新。当前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管理模式亟待创新,如何推进地方政府科学高效的展开管理创新成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社会政府管理创新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处于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GDP平均保持9%的增长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原有的政府管理模式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国内各级政府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改革创新的理念在地方政府管理中纷纷被提及,如何推进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采取新方式、新手段、新理念,使地方政府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是我国地方政府和学术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当前政府管理创新的实践和理论研究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府在推进政府管理改革和创新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修订了《国务院工作规则》,提出加强行政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政府依法管理的目标和要求;采取各项措施积极推进《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大力推进公务员制度的创新。中央政府在自身管理和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也为地方政府在加强自身和积极创新管理方式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方向。温家宝总理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电视电话会议上也提出“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在管理创新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讨,如珠海的“万人评政府”、武义县的村务

第六章 政府改革与治理案例

第六章政府改革与治理案例 一、教学目标与用途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政府治理的理论背景、政府改革与治理创新的难点、中国政府改革的突破口、政府治理创新的方法和路径。在进行案例研读之后,能够深入体会到民主、灵活、高效和廉洁的政府,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经济环境,有效地履行其职能,政府自身也总是处于不断的改革与变化之中。 二、涉及知识点 (一)合作网络视角下的治理 1.全球治理 2.民族国家的治理 3.社区治理 (二)转型期我国的政府改革 1. 我国政府改革存在的问题 2. 政府改革的方向 (1)机构改革与其他配套改革的关系 (2)实质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关系 (3)中央政府改革与地方政府改革 三、案例教学课堂安排 (一)案例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能够理解我国政府在社会转型中面临的挑战,能够正确分析政府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可以理性地提出政府为公众提供更满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路径。 (二)课堂安排 课时安排:3课时(120分钟)/案例 案例阅读:30分钟 小组讨论及发言:1小时

要点分析:20分钟 随机提问及回答:10分钟 案例1 “网格连心、服务为先”的“仙林模式” 【引言】大量的组织参与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实务中,能有效弥补公共服务及社会管理的“市场失灵”和政府“缺位”,形成政府与民间“共同治理”的结构,推动传统政府向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我国现正处于社会快速转型、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社会组织作为沟通社会与政府的桥梁,是社会矛盾的“减震器”、政府治理的“减肥剂”、社会公平的“代名词”,对社会的平稳和谐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破解社会组织发展处于长期宏观鼓励与近期微观约束、现实空间广阔与制度空间狭小的尴尬局面,促进社会组织又好又快发展,对于当前我国社会管理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案例】 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摸索出了“网格连心、服务为先、多元联动、协同发展”的路子。不久前,由南京大学、南京市有关部门和栖霞区委区政府联合举办的一次高层论坛上,仙林街道的“网格化”社会管理被誉为“仙林模式”,受到与会者的极大关注。所谓“网格连心”,就是指强调以群众为关注焦点,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网格化体系,使社会管理服务覆盖到街道每一个区域、覆盖到各类人群、覆盖到所有社会组织,同时在社会管理中减少中间环节,缩短管理过程,实施“贴心、安心、暖心、知心、凝心”等“五心计划”,架起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所谓“服务为先”,就是坚持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通过街道干部制度化、常态化地下沉到底、深入群众、前移关口,更加准确地把握群众意愿、需求,及时发现社会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强化风险应对、过程控制,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所谓“多元联动”,就是充分依靠群众的力量,优化街道内部干部岗责体系,打破机关干部与社区干部的条块分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可用资源,建立街道、社区、网格、驻街单位、社会组织、社会成员之间的联动机制,促进干部之间联动、干部与群众联动、政府与社会组织联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管理格局;所谓“协同发展”,就是牢牢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将经济发展、城市管理、平安法治、民生保障、科教人才、精神文明、区域党建等工作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促进街道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及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仙林模式”创建并实施以后,街道从过去传统、被动、分散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主动、系统的管理模式,街道社会管理能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大局日趋稳定,不仅实现了到省市区“零上访”,甚至到街道上访的都很少;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创新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创新答案

大数据 1.政府 2.0不以政府为中心,而是以公众为中心,建设()政府。( 3.0分) A.服务型 B.创新型 C.节约型 D.开放型 我的答案:A答对 2.Web2.0强调()。( 3.0分) A.个人 B.单位 C.网站 D.机构 我的答案:A答对

3.()说明如果联网越多,从介入方式、技术上越来越突破,则网络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网络的成本可能会趋向于零。(3.0分) A.摩尔定律 B.吉尔德定律 C.梅特卡尔夫定律 D.新摩尔定律 我的答案:B答对 4.梅特卡尔夫定律主要是描述信息网络,指出网络的价值在于网络的互联,联网的接点数与其价值呈现()的方式,联网越多,系统的价值越大。(3.0分) A.指数 B.正比 C.反比 D.对数 我的答案:A答对

5.社会成员或者用户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共同参与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分享、信息的传播,这个活动就叫()。(3.0分) A.云计算 B.社会计算 C.政府计算 D.高强度计算 我的答案:B答对 6.()时代,使得信息智慧解读时代到来。(3.0分) A.Web1.0 B.Web2.0 C.Web3.0 D.Web4.0 我的答案:C答对 7.具体来说,摩尔定律就是每()个月,产品的性能将提高一倍。(3.0分) A.6

B.12 C.16 D.18 我的答案:B答错 8.科学范式的发展路径:从观察到演绎分析、模型推导,到计算机分析、仿真模拟,再到()时期。(3.0分) A.数据科学 B.理论科技 C.数据推导 D.数据计算 我的答案:A答对 1.关于Web1.0时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有()。(5.0分)) A.更多的是传统的信息化方式 B.人和物之间可以全面互联,客观准确地感知和表达

大数据推动政府治理变革

“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是当今社会独有的一种新型能力:“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深刻的洞见。”规模化、多样性、高速性和价值性是大数据的突出特征,如果说数据库时代的数据管理是“池塘捕鱼”,大数据时代就是“大海捕鱼”,大数据正在变革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政府必须从理念和行动上做出积极的回应,以适应大数据驱动的治理变革。 一、推动治理结构变革:从一元主导到多元合作 现代意义的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主体管理公共事务诸方式的总和,治理主张打破传统以政府或公共机构为唯一权威主体的模式,提倡公共机构与社会力量相互合作,形成一种多中心、开放型的治理网络。多中心治理越来越涉及这样的社会情景:公共政治的结构不再是仅仅围绕着利益或问题而组织起来,而是围绕着事件和密集的信息流而组织起来。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信息革命使得传统公共机构不再是主导数据的唯一机构,这才是治理变革的真正动力。 从部门数据到公共数据,打造合作治理的大平台。数据是事物属性和事物间相互关系的再现和抽象,良好的治理需要开放数据的支撑和支持。当前我国数据的采集和使用尚未走出部门化、碎片化和管控导向的局限,难以适应现代公共治理的需要。需建立合作治理的数据平台,以打破政府数据的部门壁垒,减少数据重复建设,推动数据标准化,建立融合、共享、服务导向的公共数据。政府可以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和商业机构参与国家公共数据的建设,提升数据开发利用的效率,鼓励和引导第三方数据免费共享和再利用,加快公共数据的流动和价值发掘。与此同时,也可以鼓励大数据行业精英和大型机构参与大数据秩序和行业规范的构建,以确立大数据公共使用的基本规则。 从强大政府到强大网络,打造合作治理的伙伴群。强大的现代治理能力来自于强大的治理网络。数据流日益引导问题流、资源流和智慧流的汇聚,政府需将数据流的变革潜能转为治理改革的驱动力,通过对政府和社会的再梳理,建构强大的治理伙伴网络,整合政府资源,激活社会资源。 从权力导向到责任导向,打造合作治理的新规则。在治理变革中,不可避免地涉及权力和利益的流动和再分配,良好的治理是从权力再分配转向责任的再分配。行动者不仅要清楚可以得到什么,更要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促进公共利益行动,从权力驱动转向责任驱动。可视化是大数据的特征,合作治理就是通过大数据将模糊责任转为可视化责任。在法定

2017公需科目考试《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创新》答案

2017公需科目考试《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创新》答案 考试时长:60分钟考生:XXXX总分:100 及格线:60 考试时间:2017-12-05 11:34-2017-12-05 12:01 100分 ? 1.Web2.0强调(D)。(单选题33分 ? A.单位 ? B.网站 ? C.机构 ? D.个人 ? 2.科学范式的发展路径:从观察到演绎分析、模型推导,到计算机分析、仿真模拟, 再到(C)时期。(单选题33分 ? A.数据推导 ? B.理论科技 ? C.数据科学 ? D.数据计算 ? 3.政府2.0不以政府为中心,而是以公众为中心,建设(C)政府。(单选题3分) 3分 ? A.开放型 ? B.节约型 ? C.服务型 ? D.创新型

? 4.社会成员或者用户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共同参与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分享、信息的 传播,这个活动就叫(D)。(单选题33分 ? A.政府计算 ? B.高强度计算 ? C.云计算 ? D.社会计算 ? 5.(A)时代,使得信息智慧解读时代到来。(单选题33分 ? A.Web3.0 ? B.Web4.0 ? C.Web2.0 ? D.Web1.0 ? 6.具体来说,摩尔定律就是每(D)个月,产品的性能将提高一倍。(单选题3分) 3分 ? A.6 ? B.12 ? C.16 ? D.18 ?7.(C)说明如果联网越多,从介入方式、技术上越来越突破,则网络规模越大、 成本越低,网络的成本可能会趋向于零。(单选题33分 ? A.新摩尔定律 ? B.梅特卡尔夫定律 ? C.吉尔德定律

? D.摩尔定律 ?8.梅特卡尔夫定律主要是描述信息网络,指出网络的价值在于网络的互联,联网的 接点数与其价值呈现(D)的方式,联网越多,系统的价值越大。(单选题3 分:3分 ? A.对数 ? B.正比 ? C.反比 ? D.指数 ?9.在web1.0阶段,主要强调的是(BCD)。(多选题33分 ? A.个人 ? B.单位 ? C.机构 ? D.网站 ?10.云计算使得使用信息的存储是一个(BC)的方式,它会大大地节约网络的成本, 使得网络将来越来越泛在、越来越普及,成本越来越低。(多选题33分? A.密闭式 ? B.共享式 ? C.分布式 ? D.密集式 ?11.目前疯狂产生的几大类数据有(ABCD)。(多选题33分 ? A.机器数据 ? B.组织数据

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与职能转变

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与职能转变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吴昊 摘要:从激励的角度看,政府行为与政府职能取决于政府的治理结构。我国“多任务委托—代理”型的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促成了地方政府普遍的经济增长至上的行为倾向。这种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与行为倾向既发挥了促进经济成长的积极效应,也造成了政府公共产品提供功能薄弱、基层地方政府负债严重、许多公共管理政策有效性降低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和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需要对地方政府治理结构进行必要的改革。 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是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即需要政府逐步由生产活动的组织者转变为公共产品提供者。近年来,社会各界对转变地方政府职能的意义以及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职能的范围进行了大量讨论,然而,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程度和进度与人们的期待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距离。这就有必要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迟滞的原因展开深入的分析,从而探寻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本文将按照制度决定行为的分析思路,对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与职能转变的有关问题展开初步性的分析。 一、我国地方政府的治理结构及其行为倾向 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治理结构的最大区别就是多级政府之间确立了较为稳定的财政分权体制。财政分权体制的确立,使我国地方政府形成了“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型的治理结构,并促成了地方政府向上政绩显示与经济增长至上的行为倾向。 1.上下政府间的“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曾经对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进行过多次集权与分权的调整,但总体说来,当时各级地方政府都不具有自己独立的财政地位和控制权力,因此在调整和改善行政管理以促进当地企业发展方面,各级地方政府既不具有自由裁量的权力空间,也没有自身的积极性。为克服财政权力高度集中的弊端和形成能够激发地方活力的财力分配关系,自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我国一直在探索实现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有效形式,并基本上形成了以财政包干为核心的初步性财政分权体制。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则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确立了相对规范和稳定的财政分权体制,各级地方政府也确立了相应的财政分权体制。 财政分权体制的形成,使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从以往的行政与财政统一纵向集权控制,转变为在基本行政规范与地方政府主要官员任免方面继续实行纵向集权控制,而在财政收入与支出管理方面则实行逐级分权管理。财政分权体制下的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与典型的“财政联邦主义”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财政联邦主义”的本质是行政与财政双重分权,而我国在保持行政纵向集权体制下实行财政分权,其实质是一种不同层级政府间的“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

互联网时代下政府治理变革的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政府治理变革的研究 摘要 互联网作为当今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它开辟了人类生活的新的篇章,现代人们的生活与互联网息息相关,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今互联网已经不仅仅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它更是一种变革社会的力量。至2015年7月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6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共新增网民1894万人;截至2015年6月,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我国网民总数已达6.68亿人,使用手机上网人数达5.9亿人。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网民所产生出的政治影响力将随着网民的规模化逐渐强大,并伴随着政府对网络信息基础化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对网络民意高度重视而愈加明显。针对上述状况,政府把握网络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推动政府治理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对网络化背景下有关政府治理问题进行分析,目的就在于为找出解决互联网时代下背景下我国政府网络平台建设和网络治理的对策,使政府的社会管理方式不断创新,不断提升政府对网络危机的回应速度和回应质量,树立诚信政府形象。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政府;治理方式;变革

Research Internet era of governance reform Abstract Internet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modern era, profoundly changed the mode of production, lifestyles and ways of thinking of society, it opened a new chapter in human life, modern people's lives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Internet, the network has penetrated into social life aspects. Today the Internet has not only as a tool exists, it is a force for social change. Until the end of July 2015,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CNNIC) released a statistical report of the National Internet Development of the 36th, the report shows the first half of a total of 1894 million new Internet users; As of June 2015, the Internet penetration rate of 48.8 %, the total number of Internet users in China reached 668 million people, the number of mobile Internet use 5.9 million people. Chinese Internet users age arising out of the political influence of the scale as users began to grow, along with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of the network infrastructure and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attention and more obvious. In response to these conditions, the government network to grasp the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governance reform is urgently needed in the way the Internet era background, this paper concerning governa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the purpose is to find a solution for the Internet age constru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network management network platform of our government under the context that the government's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improve government responsiveness and quality of response to the network crisis, establish the integrity of the government's image. Keywords: the Internet age;the government;governance;change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1.0分)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千年瑶寨位于下列哪个省份?(1.0分) A.浙江省 B.贵州省 C.广东省 D.陕西省 3.《陕甘宁边区纲领》是在哪一年颁布的?(1.0分) A.1940年 B.1941年 C.1942年 D.1943年 4.截至2017年,云南省共有()民族自治县(旗)。(1.0分)

B.7个 C.11个 D.29个 5.《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是()发表的。(1.0分) A.马戎 B.费孝通 C.李维汉 D.李培林 6.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的?(1.0分) A.2012年 B.2013年 C.2014年 D.2015年 7.目前我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1.0分) A.125个

C.145个 D.155个 8.初保村是()传统民居村落。(1.0分) A.傣族 B.黎族 C.壮族 D.回族 9.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个民族自治县(旗)?(1.0分) A.90个 B.100个 C.110个 D.120个 10.()是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要求。(1.0分) A.坚持党的文化路线 B.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C.坚持党的政治路线

D.坚持党的制度路线 11.《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提出,21世纪的中国应当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族群问题上的“政治化”趋势改变为()的新方向。(1.0分) A.“制度化” B.“社会化” C.“经济化” D.“文化化” 12.“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新思路是哪次会议提出的?(1.0分) 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13.截至2017年,华中地区共有()民族自治县(旗)。(1.0分) A.1个 B.9个 C.12个

浅议地方政府上的管理创新与不足

浅议地方政府管理创新与不足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原有的地方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管理模式亟待创新,然而缺少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经验,地方政府在管理创新过程上常常出现误差,因此如何推进地方政府科学高效的展开管理创新,成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处于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GDP平均保持在9%的增长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原有的政府管理模式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国内各级政府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改革创新的理念在地方政府管理中纷纷被提及,然而缺少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的经验,地方政府在创新方向常常陷入误区,导致创新举措的后果和最初的政策目标背离,最终管理创新行为失败。如何推进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采取新方式、新手段、新理念,使地方政府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是我国地方政府和学术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当前政府管理创新的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在推进政府管理改革和创新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修订了《国务院工作规则》,提出加强行政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政府依法管理的目标和要求;采取各项措施积极推进《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大力推进公务员制度的创新。中央政府在自身管理和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也为地方政府在加强自身和积极创新管理方式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方向。温家宝总理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电视电话会议上也提出“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在管理创新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讨,如珠海的“万人评政府”、武义县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重庆市城口县镇长直选等案例。 二、当前地方政府管理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地方政府是直接治理一个区域和管理该区域内居民最直接的政府,是基层的政府,也就是指除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以外的所有各级政府。地方政府在我国政府组织管理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地方政府管理创新和改革对我国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各级地方政府和各地在实际情况存在这许多不同的地方,各级地方政府在推进管理创新的道路上势必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目前情况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地方政府在管理创新方面缺乏动力,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其重要性。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一项政治改革的重要措施,将会涉及到各方面利益和权力的调整,这不仅涉及到经济利益的调整,也牵扯到广大群众权利和价值以及文化观念的调整。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出台了一些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首先,任何管理制度创新的驱动力都来自各方面利益的博弈,地方政府领导者缺乏往往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而非深入民众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创新答案

大数据 1.政府 2.0不以政府为中心,而是以公众为中心,建设()政府。( 3.0分) A. 服务型 B. 创新型 C. 节约型 D. 开放型我的答案:A答对 2.Web2.0 强调()。( 3.0 分) A. 个人 B. 单位 C. 网站 D. 机构 3.()说明如果联网越多,从介入方式、技术上越来越突破, 则网络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网络的成本可能会趋向于零。(3.0分) A. 摩尔定律 B. 吉尔德定律 C. 梅特卡尔夫定律 D. 新摩尔定律 我的答案:B答对

4?梅特卡尔夫定律主要是描述信息网络,指出网络的价值在于网络的互联,联网 的接点数与其价值呈现()的方式,联网越多,系统的价值越大。(3.0分) A. 指数 B. 正比 C. 反比 D.对数 我的答A答对 5.社会成员或者用户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共同参与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分享、信息的传播,这个活动就叫()o(3.0分) A. 云计算 B. 社会计算 C. 政府计算 D. 高强度计算 我的答案:B答对 6.()时代,使得信息智慧解读时代到来。(3.0分) A. Webl.0 B. Web2.0 C. Web3.0 D. Web4.0 我的答案:C答对

7?具体来说,摩尔定律就是每()个月,产品的性能将提高一倍。(3.0分) A.6 B.12 C.16 D.18 我的答案:B鲁昔 8.科学范式的发展路径:从观察到演绎分析、模型推导,到计算机分析、仿真模拟,再到0时期。(3.0分) A. B.理论科技 C.推导 D.计算 我的答案:A答对 1. 关于Webl.O时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有()。(5.0分)) A.更多的是传统的信息化方式 B.人和物之间可以全面互联,客观准确地感知和表达 C.根本理念是用信息化替代传统月艮务管理方式 我的答案:AC答对

中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持续性:影响因素与政策优化-论文

依循渐进式的改革路径和试点先行的改革策略,在30多年的总体社会转型中,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模式,以实施项目的形式,开展了不同内容的政府社会治理创新活动,它既促进了政府自身的变革,也明显的提升了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水平。但是,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项目持续性不强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特别在中央提出加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治理创新的新战略形势下,有关“地方政府创新持续性”的问题业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议 题。通过对前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1](以下称“创新奖”)入围项目案例和其他一些案例的跟踪 中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持续性: 影响因素与政策优化 胡宁生杨志 内容提要在社会整体转型时期,“政府创新”日益成为现代政府正确履行职能、强化 责任担当、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和策略。进一步加速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 特别是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持续性将成为检验其成功与否的重要评价指标。地方政府社 会治理创新持续性受到诸多内生和外生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众多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案 例的比较分析,可以概括出创新的成本与收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创新主体的能力、权利 中心的稳定性、创新的制度环境、创新项目的可扩散性、公民与社会组织的有序参与等方面 的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关联、互动,在推动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持续发展上具有关键性的 作用。只有通过加强政府创新的顶层设计,不断推动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创新制度环 境,以科学的绩效管理来提升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的政策优化,才能在多元合 作共治中逐步形成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长效机制,从而增强其社会治理创新的持续性。 关键词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创新持续性影响因素政策优化 胡宁生,南京审计学院教授 210029杨志,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 210046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 ala Univers ity )访问学者 本文系国家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研究”(07JZD0026)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地方政府创新路径与绩效研究”(10ZZ008)的中间成果。 [1]“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中央党校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三家民间学术机构联合创办,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学术机构独立举办的政府创新奖项。自年起每两年评选一次,迄今已举办七届。 DOI:10.13858/https://www.360docs.net/doc/6215247752.html,32-1312/c.2015.03.015 2002

地方政府治理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地方政府治理》课程 学习指导书

?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地方政府治理》的课程内容: 《地方政府治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介绍地方政府治理的基本原理、环境、机制以及行为,重点介绍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运行机制和政治过程、地方政府及其治理的特点以及地方政府未来治理的新模式。该课程注重基础性,突出地方政府治理的基本原理与模式。课程的主要内容总体上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1)地方政府组织结构与基本职能。主要介绍地方政府的体制结构、层级结构、功能结构、权力结构、地方政府的职能界定、职能划分与职能转变。 (2)地方政府的管理范围与方式。主要介绍地方政府内部管理、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地方政府管理的具体方式等。 (3)地方政府治道变革。主要介绍地方政府治理的理念更新、地方政府治理的社会生态环境等。 (4)地方政府的法制架构与财政体制。主要介绍地方立法体系、地方司法体系、地方行政执法体系、地方财政预算、地方政府的收入与支出、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等。 (5)地方治理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主要介绍地方多中心治理的理念、地方社会资本的培育、地方公共组织网络体系的构建、地方治理的制度创新经验以及目标模式等。 2、学习基本要求:《地方政府治理》课程注重专业性与基础性。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地方政府治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使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地方政府及其治理行动的特点,具备从事地方各级政府工作或其他相关部门工作的能力,提高服务于地方公共事务管理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地方政府未来治理的新模式。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

浅析信息时代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浅析信息时代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论文关健词:信息经济政府电子政务 论文摘要:信息化是当代社会的一大趋势,它正推动着政府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指出信息时代政府管理方式的变化特点,提出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型行政模式是与信息时代相的。 信息化是当代社会的一大趋势,它正推动着政府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信息化的趋势对诸如行政组织、政府管理模式等政府要素和过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型行政模式是与信息时代相的。在信息时代,政府管理的创新与变革应重视人本主义、服务、参与、责任等理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逐步成为当代社会发展最强劲的驱动力。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都随之发生了极大变化,传统的政府机构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发展要求。积极推进政府工作的信息化,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己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1.政府信息化的涵义 所谓政府信息化,简单地说就是工业时代的政府(即传统政府)向信息时代的政府(即现代政府)演变的过程。 近年来,我国电子化政府建设先后经历了办公自动化、局域建设、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综合利用、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应急指挥等不同发展阶段。电子化政府建设不仅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最重要的核心是政府在制度、流程等管理方面的创新,因此推行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化政府是一项事关行政体制改革大局的系统工程,更加是一个动态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当前我们急需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判断,并予以解决,结合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谐、法制国家的发展目标,借鉴国外电子化政府建设的经验,进一步加快我国电子化政府建设的步伐。 2电子政务—政府职能转变的切入点 电子政务的产生和发展,实质上是对现有的与工业时代相适应的传统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政府可以通过络和虚拟办公环境来管理其管辖的公共事务,使大量频繁的公共事务管理和日常行政事务,按照业务流程在络上实施,从根本上把公共事务管理从封闭的行政系统中拓展出来,使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处理实现跨部门整合、互动共享和络化协同办公,通过无缝后台服务更好地服务于民众。

地方治理与地方政府创新

地方治理与地方政府创新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原有的地方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地方治理的需要,为了适应地方政府治理要求的变化,推进地方政府在治理过程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本文从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地方自治功能,依靠网络信息技术,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等方面分析如何开展地方政府创新。 关键词:地方治理政府创新途径

一、引言 井冈山市拿山乡拿山村位于井冈山市拿山乡南面,是全乡最大的一个行政村,属于革命老区,主要靠山吃饭,经济来源少,农民处于极度贫困状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政治中心迁移下山为契机,加强乡镇规范化建设,利用新农村建设、新农合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11年,该村人均纯收入2000元,有大小运输车辆达100余辆,建筑施工队3个,建材点达4个,个体私营业户达到86户。但是问题也伴随着出现,环境破坏、群众群体事件,公众参与度不高,公民诉求日益多样化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极大考验着地方政府如何创新治理好地方。 二、地方治理和地方政府创新 (一)地方治理 地方治理就是对一个地区/区域的政治、经济、行政事务的管理与实践活动。其主体包括政府组织和非政府民间组织。地方治理的重点是调整和完善政府机构及其功能,加强与其他组织的合作,促进公民参与,完善与增强市场的机制和功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地方政府创新 地方政府创新是为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新现实的挑战,探索政府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解决治理过程中所遇到的

问题,从而不断改善政府公共服务和增进公共利益的过程。包括地方政府自身的创新和地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创新。地方政府创新开始更多的关注公共事业建设,提高公民参与,为社会工作创建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 (三)地方治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的关系 1、地方政府创新是地方治理的直接途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成功的创新需要不断进行试错、学习、反馈,才能形成有效的治理途径,地方政府创新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试错”,使得地方政府行为要得到上级部门的批准、市民的广泛认可等。通过地方政府创新行为可以有效改善地方政府职能缺陷,促进政府组织的有效运行,为地方治理的全面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地方政府创新活动的展开,给予地方治理在理论、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形成全面的地方治理结构和模式。 同时,随着地方政府治理要求的变化,也会不断促进地方政府的创新,地方政府创新也进一步促进了地方治理的实现,社会环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社会资源被多方主体竞争、政治家创新行为的出现等,使得地方治理结构、治理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形成社会总体发展。地方政府创新行为与地方治理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进一步完善了地方治理。 2、地方政府创新与地方治理的协同性与摩擦共存

浅析中国政府治理的现状和理念创新

浅析中国政府治理的现状和理念创新 [摘要]中国传统的政府治理理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及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实践中也一直遵循政治行政一元论和古典的官僚制度,政府往往以政治的方式对待行政,以行政的方式对待政治,由此而产生的政府治理理念是一种“权威主义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政府治理活动呈现出高度集权、职权无限、高度封闭、法治不足等特点。 [关键词]政府治理理念创新 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国家掀起了追求治理理念变革、善治政府结构的国际性浪潮。这一时期的政府改革,导致了新理论、新模式、新机制的涌现,其中政府治理理念的创新是最核心的部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也对整个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改革,使全社会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但相对于西方国家的政府治理变革运动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政治改革力度明显薄弱,尤其是政府治理理念的变革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中国政府治理体系的现状 中国传统的政府治理理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及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政府治理活动呈现出高度集权、职权无限、高度封闭、法治不足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局限性日渐凸显。 1.政府权力的全方位扩张 政府与公民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衡量政府行为合理性和合法性的重要尺度,在中国传统治理理念中,政府是社会唯一的权力中心,政府的权力扩张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第一,政府权力向公民权利的扩张。第二,政府权力向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第三,降低了社会公众的政治功效感,成为政治冷漠的重要诱因。 2.政府治理重管制轻服务 政府是公民间契约的产物,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为公民和社会共同利益服

《大数据助力政府治理创新的理念与实践》测试答案

《大数据助力政府治理创新的理念与实践》测试答案(2019年安徽干部教育在线)科学研究的第三范式是( )。(分值:4.0/得分:4.0) A.计算科学 B.经验科学 C.理论科学 D.数据密集型科学 互联网中占主体的是( )。(分值:4.0/得分:4.0) A.统计数据 B.非统计数据 C.结构化数据 D.非结构化数据 提出人类科学研究进入第四范式的是图灵奖获得者( )。(分值:4.0/得分:4.0) A.彼得·诺尔 B.姚期智 C.吉姆?格雷 D.阿米尔?伯努利 中国农业服务网点击量最大的是站内搜索,占比( )。(分值:4.0/得分:4.0)

A.25% B.30% C.35% D.40% 以下不属于非结构化数据的是( )。(分值:4.0/得分:4.0) A.个人简历 B.视频音频 C.位置服务 D.社交媒体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两年前预测,今后要资助的重点项目排在第一的是( )。(分值:4.0/得分:4.0) A.量子跃进——下一代量子革命 B.驾驭面向21世纪科学和工程的大数据 C.北极圈研究 D.理解生命的规律 从( )年开始,数据增长进入爆发期。(分值:4.0/得分:4.0) A.2008年 B.2009年

C.2011年 D.2012年 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组建于( )。(分值:4.0/得分:4.0) A.2015年3月 B.2015年12月 C.2017年8月 D.2018年2月 2017年12月8号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 )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分值:4.0/得分:4.0) A.实施脱贫攻坚战略 B.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C.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D.实施污染防治战略 国家信息中心研究显示,最近一年,我国初创企业新注册数量与活跃企业数量呈现( )。(分值:4.0/得分:4.0) A.双降低 B.新注册降低,活跃企业数量增长 C.双增长 D.新注册增长,活跃企业数量增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