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钢筋翻样教程

合集下载

钢筋翻样(梁)课件

钢筋翻样(梁)课件
+2×15×22-2×2×22-2×25=8972mm; 7号筋为悬臂跨下部纵筋,下料长度为: 跨净长+12×d-保护层=900+12×20-25=1115mm;
8、9号筋为梁上部通长筋,由于梁总长为19100mm,如施工可采用电焊通长布置,这里 考虑断开后单面焊接。
如通长配置,长度=19100-50-25=19025mm 8号筋利用定尺长度9m,扣除弯折长度和弯曲调整值就是它的水平长度: 定尺长度-弯折长度+弯曲调整值=9000-375+2×25=8675mm 同时也满足上部纵筋接头在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连接的要求。
(1)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2)混凝土强度为C30; (3)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5mm; (4)非框架梁L宽为250mm,悬臂梁端部次梁宽度为200mm; (5)柱KZ1宽度为600mm; (6)次梁每侧附加箍筋3支,直径同框架梁箍筋直径。
为了对梁有全面清晰的了解,深入剖析梁钢筋计算原理,现用传统的正投影方法和剖 面详图绘制梁钢筋详图,并将各种钢筋进行编号(图二、图三)
钢筋翻样培训
1、梁平法图和结构说明; 2、梁构造说明; 3、梁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4、梁钢筋翻样小结。
一、梁平法图和结构说明
根据下面例子分别对梁的平法图、结构、构造和翻样下料长度分别进行讲解! 例:已知某商务楼钢筋混凝土框架梁KL1的截面尺寸与配筋,见图一,共计3根。求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
结构说明:
10、次梁侧面附加箍筋与框架梁箍筋没有考虑扣减,实际施工时可更据具体情况酌情处理。 11、悬臂梁为变截面,箍筋应缩尺(图五)。钢筋缩尺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比例原理,每根箍筋的长短差数△:
三、梁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计算钢筋下料长度时,应根据单根钢筋翻样图尺寸,并考虑各项调整值。 1号筋为第一跨下部第一排受力纵筋,下料长度为: (跨外长-2×保护层厚度)+2×弯折长度- 2×弯曲调整值=(7600-2×50)+2×15×25-

《钢筋翻样》课件

《钢筋翻样》课件

智能化钢筋翻样技术基于人工智能和 机器学习,能够自动识别图纸和钢筋 型号,提高翻样的自动化程度。
智能化钢筋翻样技术还有助于实现智 能制造和数字化工厂,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智能化技术还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 和学习经验,自动优化钢筋排布和下 料方案,减少人工干预和误差。
绿色建筑对钢筋翻样的影响
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对钢 筋翻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
钢筋翻样的验收标准
钢筋翻样的验收标准是衡 量工作质量的准则,应遵 循相关规范和标准。
验收时应对钢筋的力学性 能进行检测,确保其满足 设计承载力和安全性能要 求。
ABCD
验收标准包括钢筋规格、 尺寸、形状、数量、位置 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 范标准。
验收过程中如发现不符合 要求的钢筋,应及时进行 处理和纠正,确保施工质 量。

03
钢筋翻样的实际应用 案例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翻样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翻样是钢筋翻样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分析,确定合理的钢筋布置和规 格,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翻样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结构形式、荷 载分布、施工条件等,通过精确的计算和优化,实现经济、 合理、可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桥梁工程的钢筋翻样是针对桥梁工程 的一种特殊翻样方法,通过对桥梁的 结构形式、跨度、荷载等因素的分析 ,确定合理的钢筋布置和规格。
桥梁工程的钢筋翻样需要考虑桥梁的 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以确保桥梁在使 用过程中能够承受各种荷载的作用, 同时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4
钢筋翻样的质量控制 与验收
钢筋翻样的质量控制
钢筋翻样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
在钢筋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翻样图纸和工艺要求进 行操作,确保钢筋规格、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

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

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

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
钢筋翻样方法是指将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反面放置或旋转,以保证钢筋表面的氧化层均匀分布,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和抗锈蚀能力。

下面给出两种钢筋翻样的实例:
1. 线式钢筋翻样法:
a. 首先,将钢筋从堆放区域取出;
b. 按照需要进行钢筋的盘根排列,保持钢筋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c. 将钢筋放入具备反面放置条件的场地上,确保钢筋相对平整且不交叉;
d. 定期观察钢筋表面氧化层的分布情况,根据需要进行翻样操作。

翻样时,可以使用起重设备或人力将钢筋翻转,确保每根钢筋的表面都能均匀暴露在空气中。

2. 斜型钢筋翻样法:
a. 钢筋从堆放区域取出后,根据需要对钢筋进行盘根排列;
b. 将钢筋放入具备一定坡度的场地上,并确保钢筋相对平整不交叉;
c. 钢筋表面的氧化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均匀分布在钢筋表面。

在使用时,将钢筋从场地取出,使原来朝上的一面朝下放置,并确保钢筋相对平整。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钢筋翻样时,必须小心操作,避免钢筋的损坏或交叉错乱,以确保钢筋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梁-钢筋翻样教程

梁-钢筋翻样教程

05
梁钢筋翻样的软件应用
钢筋翻样软件的选择
选择知名品牌
选择知名度高、口碑良好 的钢筋翻样软件,确保软 件质量和售后服务。
考虑功能需求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 具备梁钢筋翻样功能、兼 容多种CAD图纸格式的软 件。
对比不同软件
对比不同品牌钢筋翻样软 件的特点和优缺点,以便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软件。
软件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技巧
钢筋弯折的角度和锚固的长度需要根 据梁的受力情况和相关规范来确定, 一般需要通过计算和经验来确定。
03
梁钢筋翻样的实例演示
基础梁钢筋翻样
总结词
基础梁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钢筋翻样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梁的跨度、承载力、构造要求等 。
详细描述
在进行基础梁钢筋翻样时,需要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梁的截面尺寸、配筋率、钢筋级别等参数。同时 ,需要考虑梁的跨度、承载力以及构造要求,如锚固长度、搭接方式、箍筋加密区等。在翻样过程中 ,需要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钢筋数量的计算
钢筋数量的计算需要根据梁的截面尺 寸、受力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钢筋数量的计算公式为:N = (N1 + N2 + ... + Nn) / n,其中N1、N2、...、 Nn分别为各根钢筋的长度,n为钢筋的 直径。
钢筋弯折和锚固的处理
钢筋弯折和锚固是梁钢筋翻样中的重 要环节,需要考虑梁的受力情况、弯 矩分布等因素。
梁-钢筋翻样教程
• 梁钢筋翻样的基础知识 • 梁钢筋翻样的计算方法 • 梁钢筋翻样的实例演示 • 梁钢筋翻样的注意事项 • 梁钢筋翻样的软件应用
01
梁钢筋翻样的基础知识
梁的分类与结构
简支梁
简支梁是静定结构中最简单的一 种,其受力简单明了,跨中只承 受正弯矩,结构内力计算比较简

钢筋翻样方法

钢筋翻样方法

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图9-46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 0.35d 0.5d 0.85d 2d 2.5d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9-47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9-24钢筋直径(mm)≤6 8~10 12~18 20~28 32~36一个弯钩长度(mm) 40 6d 5.5d 5d 4.5d3.弯起钢筋斜长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见图9-48。

钢筋翻样教程重要

钢筋翻样教程重要
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 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19
中间层箍筋根数计算
按焊接计算
根部根数=(加密区长 度-50)/加密间距+1
技术
梁下根数=加密区长度 /加密信间念距+1
梁高范围根数=梁高/ 加密间距
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 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20
技术
顶层箍筋根数计算
按焊接计算
根部根数=(加密区长 度-50)/加密间距+1
40
板面筋根数
面筋钢筋根数技=术布筋范围÷板信筋念间距+1
布筋范围=净跨-50*2 布筋范围=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 +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
41
板分布筋长
1×、2分+参布差筋长长度度×=技2轴术+线弯(勾净×跨2 )长信度念-负筋标注长度
2、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
42
板分布筋根数
根数=(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间距-1
16
-1层箍筋根数计算
按绑扎计算箍筋根数
技术
信念
17
-1层箍筋根数计算按绑扎计算箍筋根数
技术
信念
根数=(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间距-1
18
技术
1层箍筋根数计算
按焊接计算
根部根数=(加密区长 度-50)/加密间距+1
梁下根数=加密区长度 /加密信间念距+1 梁高范围根数=梁高/ 加密间距
24

技术
信念
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左支座锚固
25

技术
信念
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取大值) *2+支座宽

钢筋翻样(梁)-PPT课件

钢筋翻样(梁)-PPT课件

48号筋为拉筋,下料长度: 梁宽-2×保护层厚度+2×弯钩+2×直径=350-15×2+2×11.9×6+2×6=475mm 拉筋个数: ∑[(净长-100)/(2倍非加密区间距×腰筋道数)]=6300/400×2+7300/400×2=68个; 49号筋为第二跨和第四跨拉筋,间距200mm,拉筋个数: ∑[(净长-100)/(2倍加密区间距×腰筋道数)]=1900/200×2+800/200×2=27个; 50号筋为吊筋,下料长度: 次梁宽度+2×50+(梁高-保护层厚度-高度缩减)×sin45°×2+2×平直段长度-4×弯曲调整值 =250+100+(750-50-100)×0.707×2+2×20×20-4×0.5×20=1958mm 梁钢筋翻样明细见表一。
8、9号筋为梁上部通长筋,由于梁总长为19100mm,如施工可采用电焊通长布置,这里 考虑断开后单面焊接。 如通长配置,长度=19100-50-25=19025mm 8号筋利用定尺长度9m,扣除弯折长度和弯曲调整值就是它的水平长度: 定尺长度-弯折长度+弯曲调整值=9000-375+2×25=8675mm 同时也满足上部纵筋接头在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连接的要求。 9号筋下料长度为: 梁总长-保护层厚度-8号筋水平长度+焊接长度+悬挑弯折长度-弯曲调整值=19100-50-258675+10×25+12×25-2×25=10850mm; 10号筋为第一跨端支座第一排负筋,下料长度为: 净跨1/3+支座宽-保护层厚度+弯折长度-弯曲调整值=(7000-600)/3+600-50+15×252×25=3008mm; 11号筋为第一跨端支座第二排负筋,下料长度为: 净跨1/4+支座宽-保护层厚度+弯折长度-弯曲调整值=(7000-600)/4+600-50+15×252×25=2475mm; 12号筋为第二跨端支座第一排负筋,下料长度为: 左净跨1/3+中间净跨+2×柱宽+右净跨1/3 =(7000-600)/3+2000+2×600+(8000-600) / 3=7800mm; 13号筋为第二跨第二排中间跨负筋,下料长度为: 左净跨1/4+中间净跨+2×柱宽+右净跨1/4=(7000-600)/4+2000+2×600+(8000-600) /4=6650mm; 14号筋为第三跨左支座第一排负筋,下料长度为: 第三净跨1/3+左锚固=(8000-600)/3+25×31=3242mm;

钢筋翻样(梁)

钢筋翻样(梁)

结构说明:
(1)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2)混凝土强度为C30; (3)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5mm; (4)非框架梁L宽为250mm,悬臂梁端部次梁宽度为200mm; (5)柱KZ1宽度为600mm; (6)次梁每侧附加入剖析梁钢筋计算原理,现用传统的正投影方法和剖面 详图绘制梁钢筋详图,并将各种钢筋进行编号(图二、图三)
• 6、梁每跨截面高度不同,梁底部纵筋不能贯通时应分别锚固。 • 7、梁纵筋连接采用单面焊,单面焊焊接长度为10d。 • 8、为方便计算,钢筋弯曲调整值90°按2d,45°按0.5d,箍筋135°弯钩长度为11.9d。实际翻样时根
据构件所处的不同部位及钢筋直径的不同再确定其弯曲内径和钢筋调整值。 • 9、拉筋根据平法规定梁宽不大于350mm时拉筋直径为6mm,间距为非加密区的一倍。当一跨内箍筋全加
• 2、框架梁纵向受力钢筋有多排时,每排每个弯折缩减50mm,以确保钢筋之间净距离25mm的要求,且满 足纵筋在支座内水平投影长度不小于0.4laE的要求,同时要方便施工。
• 3、梁纵向受力钢筋在柱梁节点内端头混凝土保护层为50mm,预算时可按柱保护层30mm,其余25mm。注 意同:时实留际出施与工之要垂考直虑方柱向纵梁筋之对间梁的纵交筋叉的排影列响空,间且。满足梁纵筋在支座内水平投影长度不小于0.4aE的要求,
密时,拉筋按加密区的间距一倍设置。
10、次梁侧面附加箍筋与框架梁箍筋没有考虑扣减,实际施工时可更据具体情况酌情处理。
11、悬臂梁为变截面,箍筋应缩尺(图五)。钢筋缩尺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比例原理,每根箍筋的长短差数△:
三、梁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计算钢筋下料长度时,应根据单根钢筋翻样图尺寸,并考虑各项调整值。
+2×15×22-2×2×22-2×25=8972mm; 7号筋为悬臂跨下部纵筋,下料长度为: 跨净长+12×d-保护层=900+12×20-25=1115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根数=加密*2+ 非加密
14
屋面梁
技术
信念
边支座上部钢筋锚入梁底
15
5

技术
信念
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左支座锚固
6

技术
信念
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取大值) *2+支座宽
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取大值) *2+支座宽
7

技术
信念
架立筋长度=净跨-两边负筋净长+150*2
构造腰筋=净跨+15d*2+弯勾*2
8

技术
信念
抗纽腰筋=净跨+锚固长度*2+弯勾*2 拉接筋长度同前
拉接筋根数一般按箍筋间距的2倍计算
9

技术
信念
下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 固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10

技术
信念
边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
11

技术
信念
中间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
12
梁——钢筋翻样教程
谁是谁的支座
技术
基础(或者基础梁) 是柱子的支座 柱子是梁的支座 信特念点: 支座内箍筋连续通 过,基础板同理
2
谁是谁的支座
梁(或墙)是 板的支座
技术
与信梁念平行的钢
筋不进入梁内
3

技术
信念
上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 固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4

技术
信念
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支座锚固
技术Βιβλιοθήκη 梁箍筋长度计算同前
箍筋根数计算 一级抗震 加密区根数= ((2*梁高-50)/
加信密念间距+1
非=(净跨长-左加 密区-右加密区)/ 非加密间距-1
总根数=加密*2+ 非加密
13
技术

箍筋长度计算同前
箍筋根数计算 二-四级抗震 加密区根数= ((1.5*梁高-50)
/信加念密间距+1
非=(净跨长-左加 密区-右加密区)/ 非加密间距-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