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农灌区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变化动态分析

合集下载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宝政办发[2014]3号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宝政办发[2014]3号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正文:----------------------------------------------------------------------------------------------------------------------------------------------------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宝政办发〔2014〕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宝鸡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1月21日宝鸡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第一条为推进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主要目标,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3〕23号)和《陕西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陕政办发〔2013〕77号)以及《宝鸡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意见》(宝政发〔2013〕42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考核工作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系统综合的原则,实行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目标考核与公众评议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

第三条市政府成立由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考核办为成员单位的考核工作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考核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承担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日常工作。

第四条各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内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

各县区政府应将水资源管理考核指标和主要任务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管理措施,严格监督管理,确保目标任务实现。

各县区政府负责建立本地区水资源管理考核指标的统计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准确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达标情况、监控体系建设以及措施落实情况。

地下水超采对农业灌溉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

地下水超采对农业灌溉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

地下水超采对农业灌溉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摘要】在我国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地下水资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全国供水总量中,地下水约占17%,其中,1.9亿亩农田灌溉、20%~35%的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靠抽取地下水。

特别是在北方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开采量更大,已占全国开采总量的88%。

随着地下水的需求量日益剧增,众多的环境问题随之凸显出来: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矿化度增加、土壤盐渍化。

这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地下水超采,实现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

本文主要讨论灌区地下水超采的判别方法、超采对灌区的影响、以及相对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灌溉区域,地下水超采判别,对策中图分类号:s60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地下水超采现状对于判别全国江河流域或地区的地下水是否超采,常用的判断办法有以下几种:1.在一个固定的周期内,判断地下水超采与否可以根据该地区的河流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来判断。

倘若,该地区的地下水位不断的下降而且在观测周期的最后时段地下水的埋藏深度超过了该周期内的平均埋藏深度,就说明了该地区的地下水已经超采。

利用地下水水位的变化情况作为判断地下水是否超采的方法适用于有长期的灌区的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的地区,且不仅适用于灌区同时还适用在流域地区。

2.利用地下水的可开采量的大小和地下水的开采系数赖判别地下水是否超采地。

下水的可采量大小也可以作为有效的判断标准。

地下水的可开采量是地下水的补给量通过水井开采可以利用的那一小部分水量,习惯上常将地下水补给量乘以开采系数求得地下水可采量。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渠道防渗和田间节水技术的推广,都会严重影响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因此,一般而言,一个地区地下水可采资源量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量,而是一个随当地水利条件的改善、灌区的改建、以及节水措施的实施等地表水的开发利用情况变化的数值。

3.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耗用率和地下水的开采量当地水资源的总量是指扣除地表水资源的总量与地下水补给之间重复量之后的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补给量的总和。

地下水水位监测报告

地下水水位监测报告

地下水水位监测报告
根据汉中市区2017年二季度及多年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统计分析,汉中市区二季度地下水水位与上年同期相比,水位各有升降;与上季度水位各有升降,具体情况如下:
一、东郊水源地
平均静水位埋深6.53-9.1m,与上年同期相比,水位上升井点占60%左右,上升幅度0.88—1.39m,下降井点占40%左右,下降幅度0.12—0.64 m。

与上季度相比,水位上升下降井点基本各半,上升幅度0.16—0.24,下降幅度0.07—0.38m。

二、西郊水源地
浅层地下水平均静水位埋深12.05-26.35m,与上年同期相比,水位升降各半,上升幅度0.25—1.97m。

下降幅度0.22—0.7m。

与上季度相比,水位上升井点占45%,上升幅度0.16—0.99m,下降井点占55%,下降幅度为0.31—1.01m。

三、北郊自备井水源地
浅层地下水位平均静水位埋深15.93-17.2m。

与上年同期相比,水位上升井点占35%,上升幅度0.14—0.77m,下降井点占65%,下降幅度0.4—1.88m。

与上季度相比,水位普遍下降,下降幅度为0.35—
1.08m。

四、分散开采地段
平均静水位埋深8.93—13.54m。

与上年同期相比,水位普遍上升,上升幅度0.12—1.39m。

与上季度相比,水位普遍上升,上升幅度
0.36—0.72m。

陕西省沿渭主要城市超采区地下水位变化动态分析

陕西省沿渭主要城市超采区地下水位变化动态分析

地下 水是 水 资源 的重 要组 成 部 分 , 陕西 省 一 些 主要 城 是
市 工农 业 生产 和 生 活及 生 态 用 水 的 主 要 水 源 。 随着 社 会 经 济 的发展 , 陕西 省 沿渭 四大 主要 城 市 西 安 、 宝鸡 、 阳和 渭 南 咸
在2 O世 纪 8 0年代 开 始大 量开 采 地 下 水 资 源 , 而导 致 陕 西 从
表水 利用 程 度 不 高 , 分 依 赖 地 下 水 。关 中盆 地 2 0 过 0 5年 总 供水 量 4 . 4 6 88 1亿 m , 占全省 总 供水 量 的 5 . 3 , 中地 95 % 其
表水 供水 1 . 4 4亿 m , 960 占关 中总供 水 的 4 . 9 , 下 水 18% 地 供水 2 . 0 6亿 / , 668 / 占关 中 总 供水 的 5 . 5 , 1 6 7 % 污水 回用 及
1 2 地 下水 开发 利用 现状 .
建设 、 完善 体 制机 制 、 大社度 加 加
建设 、 地下 水 压 采 限采 措 施 的制 定 及 实 施 等 方 面 , 展 了扎 开
实有 效 的工作 , 理 保 护 工 作 成 效 显 著 , 下水 水 位 逐 步恢 治 地
21 0 1年 9月
地 下 水
Gr u d wae o n tr
第3 3卷
第 5期
S p , 01 e .2 1 V0. 3 N0. 13 5
陕 西 省 沿 渭 主 要 城 市 超 采 区 地 下 水 位 变 化 动 态 分 析
贺 乐 荣
( 西省地 下 水管 理监 测局 , 西 西 安 7 0 0 ) 陕 陕 10 3 [ 摘 要 ] 宝鸡 、 阳、 成 西安 和 渭 南四 个主要 城 市位 于 陕西省 关 中平原 , 沿渭河 自西 向 东而居 , 于长期 过 量 开 由 采 地 下水 , 而导致 沿 渭主要 城 市 一些地 区形成 了地 下 水超 采 区。根 据 降水 量 和地 下水 开采 量 等 因素 分析 , 沿 渭 从 对

地下水严重超采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初探

地下水严重超采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初探

地下水严重超采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初探尚晋辉;尚红旗【摘要】河北省南皮县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区,通过实施地下水超采区节水灌溉项目,有效地减少了取水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使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从而达到压缩深层地下水的开采量、升高地下水位、缓解水环境恶化和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Nanpi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 is typical of reso urces-based shortage area, the application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project of groundwater area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quantity of water intake and improved th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restriction of using deep groundwater,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underground water and deterior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to be in remiss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期刊名称】《水科学与工程技术》【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22-23,24)【关键词】地下水;超采区;高效节水;喷灌【作者】尚晋辉;尚红旗【作者单位】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杭州 310018;南皮县水务局,河北南皮 061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931.1 气象及水利情况[1]南皮县属黄河、海河冲击平原,地势低平,土壤大多为壤土,适宜种小麦、玉米和其他粮食作物。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施方案2篇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施方案2篇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施方案 (2)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施方案 (2)精选2篇(一)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施方案是指针对地下水超采现象,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手段进行治理的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是一份可能的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施方案:1. 了解地下水超采区情况:首先需要对地下水超采区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包括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水位变化等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了解超采现象的具体情况和影响。

2. 制定地下水管理计划: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地下水管理计划,明确治理目标和措施,包括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修复和提高地下水水位、保护地下水环境质量等。

3. 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监管,建立地下水开采许可制度,对违规开采行为进行处罚和监督,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4. 优化农业用水管理:针对农业灌溉使用地下水过多的情况,采取措施降低农业用水量,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优化农田排水系统等,合理利用雨水和地表水资源。

5. 推广节水措施:加强对地下水超采区周边地区居民和企业的节水宣传和教育,推广节水设备和技术应用,减少地下水开采量。

6. 修复地下水系统:通过建设地下水补给工程、人工补水、溶洞治理等手段,修复受损的地下水系统,提高地下水资源的再生能力。

7. 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撑: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相关科研和技术研发,推动相关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8.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吸取国外经验和教训,通过国际合作解决跨境地下水超采问题。

以上是一份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实施方案还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施方案 (2)精选2篇(二)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超采区治理规划:根据超采区的地下水状况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治理规划,确定治理目标和措施。

2. 限制地下水开采:制定地下水开采限额和配额,严格控制超采区的地下水开采量,防止继续超采。

宝鸡峡98km塬边渠道淤堵研究

宝鸡峡98km塬边渠道淤堵研究

2021年1月第43卷第1期地下水Ground waterJan . ,2021Vol . 43 NO . 1DOI :10. 19807/j . cnki . DXS . 2021 -01 -046宝鸡峡98k m 塬边渠道淤堵研究朱中州,耿向斌(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7)[摘要]陕西宝鸡峡98 k m 源边渠道作为关中地区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对推动灌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着巨 大作用。

本文主要对宝鸡峡98 k m 源边渠道淤堵进行勘察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渠道淤堵主要集中在上游渠首段, 淤诸物以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居多,淤堵降低了渠道过水能力,壅高了渠道水位,致使水流速减慢,造成生活垃圾和 建筑垃圾沉积,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渠道的输水流量。

[关键词]宝鸡峡;渠道;淤堵;灌区;水位[中图分类号]S 2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 - 1184(2021)01 -0130 -03Study on channel clogging in Baoji gorge 98 km tablelandZH U Zhong - zh o u.G E N G Xiang - bin(Sinohydro Engineering Bureau 4 Co .,Ltd , Xining,Qinhai 810007,China )A b stract : As a very importan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n Guanzhong area , Baoji gorge 98km plateau channel play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rrigated areas . This article mainly to the Baoji gorge 98 km plateau chan ­nel clogging survey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 it is found that the channel clogging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upstream re ­gion ,clogging in the majority with construction waste and solid waste , clogging reduces the channel water capacity , raising of water level , causing water velocity slows down , causing domestic waste and construction waste deposits , forming a vicious cy ­cle and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channel of water flow .K ey w o rd s : Baoji gorge ;channel ; plugging ; Irrigation area ; water level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是一个引水上渭北高源,灌溉农田170万亩的大型水利工程。

(完整版)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与分析

(完整版)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与分析

目录摘要 (2)第一章绪论 (3)1.1研究意义 (3)1.2研究现状 (3)1.2.1常用测算方法简介 (3)1.2.2现有测定方法存在的问题 (7)第二章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9)2.1研究目标 (9)2.2研究的主要内容 (9)第三章宝鸡峡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与分析 (10)3.1宝鸡峡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 (10)3.1.1宝鸡峡灌区基本概况 (10)3.1.2宝鸡峡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步骤 (11)3.2宝鸡峡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22)3.2.1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 (22)3.2.2种植结构的影响 (23)3.2.3灌区管理状况的影响 (24)3.2.4灌区工程地质地理位置的影响 (25)3.2.5灌区节水灌溉措施的影响 (26)3.2.6不同水文年份的影响 (26)第四章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27)4.1存在的问题 (27)4.2解决办法 (27)4.2.1确定毛灌溉用水总量 (28)4.2.2计算净灌溉用水量 (28)4.2.2计算灌溉水利用系数 (29)第五章结论 (32)参考文献 (34)附录 (35)致谢 (45)宝鸡峡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与分析指导老师:王密侠作者:陆通摘要:本文以陕西省宝鸡峡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灌区进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利用灌区灌溉用水管理资料、气象资料、流量资料、灌溉试验,依据灌区渠首每日引水量(退水量),结合灌区各支渠配水水量及斗口引水资料计算灌区各干、支渠利用系数及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渠首到斗口的利用系数利用灌区历年实际配水资料获得;灌区斗渠,农渠,毛渠渠道水利用系数和田间水利用系数借鉴灌区灌溉实践经验,利用调查资料分析计算获得;最后利用渠首到斗口的水利用系数和斗口到田间的水利用系数计算全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

通过研究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状况,分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探索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节水措施,对目前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方法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2 地 下水 的 开发 利 用现 状
市 凤翔 县 、 岐 山县 和扶 风 县 近 年 来 大 量 的开 采 地 下 水 资 源 ,
导 致农 灌 区部 分 地 区 出现 了地 下 水 超 采 区 。造 成 了水 质 污
沿渭 凤翔 县 、 岐 山县 、 扶 风 县在 全 宝鸡 地 区 总供 水 量 所 占 比重 较 大 , 地 下 水供 水 量较 大 , 地 表 水 供 水 量 较 小 。地 下 水 的利 用率 明显 偏 高 。黄土 台塬 区 2 0 1 1年 总供 水 量 2 9 5 1 3
鸡 市地 下 水资 源 的可 持 续 利 用 和经 济 社 会 的 良好 发 展 。针 对 这种 状 况 , 我 省对 沿渭 主 要城 市 的 地 下水 超 采 区 进 行 了 明
确 的划 分 。宝 鸡 地 区除市 区石坝 河 水 源 地外 , 农 灌 区 超采 区 定 为凤 翔 县 、 岐 山县 、 扶 风 县 。 现将 所 涉 及 县 区地 下 水 位 变
万 m3 , 占宝鸡地 区总供 水量 6 2 9 9 7万 n l 3的 4 6 . 8 5 , 其中, 地表水 供 水量 1 0 8 4 5万 , 占地表 水源供 水量 2 8 9 9 8万 n 1 3
染、 生态 环境 恶 化等 一 系列 问题 。这些 问题 的 出现 给 该 区域 经 济社 会 发展 和 生态 环境 造 成 了极 大 的 危 害 , 严 重 影 响 了宝
1 . 3 农 灌 区 地 下 水 水 位 重 点 区 域 概 况
根据 2 0 1 2年陕 西 省水 利 厅 审定 的《 陕西省各市 ( 区) 重
点 区域 “ 十二 五 ” 地 下 水位 控 制 指 标 方 案 》 和《 陕西 省 地 下 水 资源 调 查评 价 》 相关 内容 , 已 明确 宝 鸡 地 区 的凤 翔 、 岐 山、 扶 风等 农 灌 区 由于 多 年 的超 采 利 用 , 已 经 出 现 了一 些 地 下 水
间农 灌 区的地 下水 水位 变化 动 态进 行 分 析 , 在 此 基 础 上提 出严 格 控 制 地 下 水 开 采 , 优 化 开 采 布局 合理 开采 地 下 水
战 略 目标 。
[ 关键 词 ] 地 下 水农 灌 区 ; 水位 变化 ; 动 态分 析
[ 中 图分 类 号 ] P 6 4 1 . 7 4
[ 文 献 标识 码 ] B [ 文章 编 号] 1 0 0 4 —1 1 8 4 ( 2 0 1 3 ) 0 3 —0 0 9 3 —0 2
深延长 。? 胃河南 黄 土 台塬 由于受 到 秦岭 洪 积扇 分 隔 , 则继 续 颁 布 。塬上 的平 展 程 度 不 同 , 面 积 大都 较 为平 坦 , 面 积 小 的
物 增 产 增 收 起 到 了核 心 作 用 , 但 也 由 于长期 过 量 开 采辖 区地 下水 , 从 而 导 致 该 地 区 形 成 了 多 处 地 下 水 超 采 区 。 本
文通 过 对 2 0 0 9年 至 2 0 1 1年 降 水 量 、 机 井建设 和 地 下水 开采 量 等 因素 对 比计 算 , 对 沿 渭三 县 2 0 0 9年 ~ 2 0 1 1年 期
化 动 态做 以分 析 , 提出来一些建议措施 , 以此 来 保 护 地 下 水
的3 7 . 3 7 。农灌 区地 下 水 开 发 利 用程 度 都 较 高 , 由 于经 济
的迅速 发展 , 需水 量不 断增 加 , 地 下 水用 量 过 多 , 发 生 采补 严
重失调 , 水位 下 降 , 长 期 下 降 涉及 范 围 扩 大带 来 严 重 环 境 地 质 问题 , 形成 地下 水超 采 区 。农 灌 区地下 水开 采量 见表 1 。
地下 水 是水 资 源 的重要 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成 部分 , 具 有有 限性 和 不可 再
生 的特 点 , 过 度 超 采 不 仅 导致 严 重 的 地 面 沉 降等 地 质 问题 ,
还 会 引发 一 系列 环境 问题 。随着 社 会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 宝 鸡
是 凹凸不平 , 呈阶 梯状 , 由秦岭 北麓 向渭 河缓 倾 。
关 山矗 立西 北 , 属 陇 山毛 峰 , 一般 海 拔 1 5 0 0~2 2 0 0 m, 最高峰 2 4 2 8 m, 西北高 , 东南低 , 是 渭 河 中段 与千 河 的分 水 岭; 山体 大部 基 岩裸 露 , 主 要 有 大理 岩 、 片麻岩、 板状岩等 , 顶 部 有 薄层 黄 土覆 盖 。 中间地 处“ 八 百 里 秦 川” 的西 部 , 实 际上 就 是渭 河 平原 。渭 河 自西 向 东 横 贯 陈 仓 、 岐 山、 眉县、 扶 风。
2 0 1 3年 5月
Ma y., 2 01 3
第 3 5卷 第 3期
Vo 【 . 3 5 N0. 3
宝鸡市农灌 区地下水超采 区水位变化动态分析
李 永芳 , 吕晓薇
( 陕 西省 宝 鸡 市 地下 水 管 理监 测 处 , 陕西 宝 鸡 7 2 1 0 0 1 ) [ 摘 要 ] 宝 鸡 市所 辖凤 翔 、 岐 山和扶 风 三 县 位 于 陕 西省 关 中平 原 西部 , 沿 渭河 自西 向 东而居 , 均地 处 渭 河 以 北 黄 土 台塬 上 , 是 陕 西省 重 要 的粮 食 主 产 区 , 水利 设施 配套 完善 。 多年 来 , 地 下 水作 为 主要 灌 溉 水源 为该 三 县农 作
表 1 2 0 1 1 年农 灌 区地下 水超 采 区各 县地 下水 年开 采量 分析
的合理 开 发 和利 用 , 地 下水 得 到进 一步 涵养 。
1 沿 渭 县 区 概 况
1 . 1 沿 渭 地 貌 特 征
宝 鸡 地 区 的 地 形 地 貌 复 杂 。 山地 、 丘陵 、 河谷 、 平 原 皆 有 。大 致 是“ 六 山 一水 三分 田” , 山地丘陵面积 1 4 6 3 2 k m , 占总 面 积 的 8 0 . 5 , 平 原 区面积 3 5 4 0 k m , 占 总 面 积 的 1 9 . 5 。渭河 以南 属秦 岭 山地 , 渭河及其沿岸为渭河平原 ; 渭 河 以北 为黄 土 台塬 ; 市境 南 、 西、 北三面环 山, 中部 为 西 窄 东宽 , 向东是 敞开 的 渭 河平 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