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代书法名家作品赏析(最新整理)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1.兰亭序(王羲之)★《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
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
当中章法、结构、笔法都极其完美,被历代书法家尊为“书法第一”,成为读书人写字必习的范本。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
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
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2.中秋帖(王献之)★大清乾隆帝称道的“三稀”墨宝之一,笔势纵逸豪放,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为王献之独创.3.颜真卿书法★《多宝塔碑》为其独创“颜体”楷书的代表作,字体匀称丰腴,庄重劲美,气势雄厚。
4.郑板桥兰竹圣手书画怪杰。
清代诗人,书画家,摇晃“扬州八怪”之一。
为人恃才傲物。
他的书画以“清、劲、怪”遗世,给了后人很独特的美学启示。
他的书法很“另类”,筛检真草隶篆用笔,独创一体,自称“六分半书”;字形变化多端,章法诡谲有致,摇曳多姿,真可谓是书中奇宝,性情大自由的“表演秀”。
5.刘墉心口锦绣的“罗锅宰相”。
清代乾隆年间宰相,善书好文。
书法与王、梁、翁并称“清初四大家”;初师从赵孟兆页、董其昌,深得其中三昧。
中年学颜、苏,晚年又潜心于北朝碑版,终于凭借坚实的功力,蜕变成独具个性的一人大家。
刘墉书法笔短墨厚,体势少变,曾遭行内非议,甚至讥之为“墨”。
这说明认识刘墉书法是需要很高眼力的。
清代习颜者众,大多得其形意,而真正夺其神髓者仅刘墉一人。
用颜字距度而略作柔婉,正得魏晋小楷精华蕴蓄的风致;墨浓势厚而结体宽舒,更显从容不迫包罗万有之佳妙.6.唐伯虎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明代书画家,在民间颇富传奇色彩。
唐氏绘画初师周臣,尤精山水人物,与沈、文、仇合称“明四家”。
书法源于赵孟兆页,写得圆转遒丽丰润优雅,形成劲骨于内美形于外,缜密流便的独特风格。
名人书法最佳作品大全

名人书法最佳作品大全引言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许多名人都以其卓越的书法才华闻名于世,他们创作的作品成为了后人学习和推崇的对象。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名人书法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带领读者领略名人书法最佳作品的魅力。
一、王羲之王羲之(303年-361年),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以行草字体著称,其作品兼具秀丽与豪放之美。
代表作品:《兰亭集序》《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幅长卷描绘了王羲之在兰亭宴会上写下《兰亭集序》这篇文章的情景。
王羲之运用了流畅自如、遒劲有力的行草字体,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怀素怀素(737年-799年),唐代著名书法家,他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之一。
他擅长行书和草书,作品独特而富有个性。
代表作品:《赤壁赋》怀素的《赤壁赋》是一幅以行草字体书写的作品,以曹操与刘备在赤壁之战中的故事为题材。
这幅作品充满了动感和力量感,字迹奔放而有力,展现了怀素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米芾米芾(1051年-1107年),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誉为“米黄”。
他擅长楷书和行书,其作品以雄浑大气、遒劲有力而闻名。
代表作品:《扬州八怪图卷》《扬州八怪图卷》是米芾创作的一幅卷轴画,在画中他还加入了自己的行草字体。
这幅作品既展现了米芾对于绘画艺术的造诣,又展示了他出色的书法技巧。
四、黄庭坚黄庭坚(1045年-1105年),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誉为“黄草”。
他以草书和隶书著称,其作品充满了个人的情感和艺术表达。
代表作品:《寒食帖》《寒食帖》是黄庭坚创作的一幅行书作品,以寒食节为题材。
这幅作品以独特的笔法和情感表达,展现了黄庭坚的文人气质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五、赵孟頫赵孟頫(1254年-1322年),元代著名书法家,他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具个性化和自由奔放的艺术家之一。
他擅长楷书和行书,作品别具一格、独树一帜。
代表作品:《临颜真卿碑》赵孟頫的《临颜真卿碑》是一幅以行草字体书写的作品,以唐代书法名家颜真卿的碑文为题材。
中国古代经典书法作品

中国古代经典书法作品中国古代经典书法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下面列举的是十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经典书法作品。
一、《兰亭序》《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书法史上最著名的书法作品之一。
该作品以行书的形式写就,字迹流畅自然,气势宏伟,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
二、《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书法家刘德仁的作品,以楷书的形式书写。
该作品以铭文的方式记录了九成宫醴泉的建造过程和功德,字体规整,笔画挺拔有力,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三、《摹陈抟碑》《摹陈抟碑》是北宋书法家米芾的作品,他以楷书的形式临摹了唐代书法家陈抟的碑刻作品。
该作品字体端庄古拙,笔画丰满有力,展现了米芾扎实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怀素草书帖》《怀素草书帖》是唐代书法家怀素的作品,以草书的形式书写。
该作品字迹激荡,线条纵横交错,展现了怀素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刚劲有力的书法风格。
五、《杨凝式行书帖》《杨凝式行书帖》是北宋书法家杨凝式的作品,以行书的形式书写。
该作品字体工整,笔画舒展流畅,展现了杨凝式秀丽俊逸的书法风格。
六、《王羲之先生广陵诗序》《王羲之先生广陵诗序》是唐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以行书的形式书写。
该作品字迹洒脱流畅,气势磅礴,展现了王羲之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卓越的书法造诣。
七、《王献之碑帖》《王献之碑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作品,以楷书的形式书写。
该作品字体端庄古拙,笔画饱满有力,展现了王献之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八、《颜真卿九成宫碑》《颜真卿九成宫碑》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以楷书的形式书写。
该作品字迹遒劲有力,笔画雄浑有力,展现了颜真卿刚健豪放的书法风格和卓越的艺术水平。
九、《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是北宋画家韩熙载的作品,以行书的形式书写。
该作品字体秀丽俊逸,笔画流畅有力,展现了韩熙载扎实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15位历代书法名家写《陋室铭》,最后一位堪称神作!

15位历代书法名家写《陋室铭》,最后一位堪称神作!写下千古名篇《陋室铭》的刘禹锡,“身居陋室,仍不改其高洁”之风范一直为后世所景仰。
而以《陋室铭》为题材的书法作品更是被后人广泛用于家居装饰,以显示居住环境的高雅及格调。
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以《陋室铭》为内容创作的书法作品,来感受一下不一样的陋室之美。
1、南宋文学家:文天祥文天祥行书《陋室铭》▼2、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赵孟頫行书《陋室铭》▼赵孟頫行书《陋室铭》纸本,纵49、横131厘米;共19行,计86字。
款署“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方印、“松雪斋”朱文长方印。
3、元代书法家:泰不华泰不华篆书《陋室铭》▼泰不华篆书作品欣赏《陋室铭》卷,纸本,纵36.9cm,横113.5cm。
1346年43岁时作,书法兼善篆、隶、楷。
篆法师宋徐铉,下笔多用方折,行笔圆活遒劲,结构疏朗工稳,末笔多作尖锋,即“悬针”笔法。
此为迄今所见泰不华唯一的篆书真迹。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文人,能写如此齐整秀逸的汉字古体实属难能可贵。
4、明代大书画家:文徵明文徵明行书《陋室铭》▼5、明代大书法家:祝枝山祝枝山草书《陋室铭》▼6、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董其昌草书《陋室铭》▼7、清末书法家:姚孟起姚孟起楷书《陋室铭》▼8、清代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赵之谦篆书《陋室铭》▼9、民国要员、当代草圣:于右任于右任草书《陋室铭》▼10、近代著名书画家:溥心畲溥心畲行书《陋室铭》▼11、中国现代思想家:马一浮马一浮篆书《陋室铭》▼最后,大咖入场!王羲之也有《陋室铭》“作品”?晋代书家写唐代诗篇?穿越么?诸位别紧张,下面这些是集字作品。
我们依次呈现王羲之、智永、米芾、黄庭坚作品:12、王羲之字《陋室铭》王羲之集字书法《陋室铭》▼13、集智永楷书《陋室铭》智永楷书集字《陋室铭》▼14、米芾集字《陋室铭》米芾集字书法《陋室铭》▼15、黄庭坚集字《陋室铭》黄庭坚集字书法《陋室铭》▼史无最全名篇大锦集,15位古代书法高手创作,含集字字内的15幅《陋室铭》,您最喜欢谁?。
古今名人书法作品欣赏及解析

古今名⼈书法作品欣赏及解析我国是⽂化历史悠久的国度,书法作品浩如烟海,本博从中选登古今名⼈的⼀些书法图⽚,请朋友们闲暇时欣赏。
唐代张旭的草书唐代张旭的草书唐代怀素和尚书法宋徽宗草书千字⽂⼿迹宋代⽶芾⼿迹元代赵孟頫⼿迹明代徐渭的书法徐渭书法明代唐寅书法唐寅书法清代刘墉书法清代郑燮书法蒋中正书法⽑泽东书法周恩来书法徐悲鸿书法齐⽩⽯书法中国历代书法(图)先秦书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字差异很⼤,是发展经济⽂化的⼀⼤障碍。
秦始皇兼并天下,⾂相李斯主持统⼀全国⽂字,使之整齐化⼀,这在中国⽂化史上是⼀伟⼤功绩。
秦统⼀后的⽂字称为秦篆,⼜叫⼩篆,是在⾦⽂和⽯⿎⽂的基础上删繁就简⽽来。
著名书法家李斯的代表作为秦泰⼭刻⽯,历代都有极⾼的评价。
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时期。
《说⽂解字序》说:“秦书有⼋体,⼀⽈⼤篆,⼆⽈⼩篆,三⽈刻符,四⽈⾍书,五⽈摹印,六⽈署书,七⽈书,⼋⽈⾪书。
”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貌。
秦代的六处经功刻⽯,将⽯刻艺术推向新的⾼度。
现存绎⼭、泰⼭、琅琊、会稽四种先秦是中国书法的初期阶段,先秦书法可分为商、西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
商、西周时期书法 中国书法是在汉字发展到成熟阶段时产⽣的。
商、西周的⽂字已具有⽤笔、结体和章法等书法艺术所必备的三个⽅⾯的要素,书法在这时已初步形成。
商、西周时期的书法主要有甲⾻⽂和⾦⽂。
商代中期,青铜器上就出现铭⽂,铭⽂很简短,⼀般为⼆三个字,多为族徽。
战国⽂字 战国时期,随着七国割据、各⾃为政,⽂字的地⽅⾊彩更为浓厚,⾃春秋晚期就已出现的⽂字异形的现象。
东⽅六国⽂字品式多样,风格不⼀,有很⾼的艺术性。
简册 据⽂献记载商代就已经有了简册。
《尚书.多⼠篇》说周公曾对殷⼈讲过:“惟殷先⼈,有册有典”。
西周和春秋时期也应有⽵⽊简上记事的⽅式,因⽵⽊简易于腐朽,商、西周和春秋时期的简册⽬前尚未发现,⽽战国时期的⽵简发现很多。
据记载在汉、晋时期就有简牍的发现。
篆书从线条转化为⾪书的点画,不仅丰富了书法的⽤笔,⽽且这种新的体势和风格对以后的汉字和书法的进⼀步发展产⽣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古代书法家作品欣赏

古代书法家作品欣赏(转载)默认分类2010-05-28 09:46:26 阅读49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书法欣赏: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三》(2009-03-30 15:12:04)标签:书法欣赏书法家伯远帖米芾分类:艺术欣赏行书赵孟董其昌文化青馨颖子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局部》苏轼(公元1036-1101年),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谥文忠,诗、文、书、话俱为大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一作蔡京)并称书法史上的“宋四家”,幼学王羲之,后习颜真卿,杨凝式,笔圆韵胜,天资焕发,亦擅画竹石古木,自写胸臆,妙的形似,天趣盎然,著有《东坡全集》、《东坡题跋》。
苏轼《次韵秦太虚诗贴》东坡居士的成就在书史上是很高的:在宋四家(苏、黄、米、蔡)中排在首位(此排位并不是根据出生前后的);他的“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再加上民间故事中给人留下的潇洒印象,如果没见过他的字,我会认为他的字至少不会平淡吧。
但事实上他绝大部分的字都相当平实、朴素;虽然外形左低右高的特征和较为整齐的章法自李北海处来,但一股汪洋浩大的气息自是他个人的特点,就象他渊厚的学问一样。
神龙变化不可测,他偶露一下手笔的“黄州寒食帖”就已惊天动地了。
高山仰止,我是不该以他平常的字来判断的。
我们还是应该象他那样认真修炼技艺,不要急于卖弄,多些深度,少些浮夸,是龙的话终有一日会腾飞的。
黄庭坚《诸上座帖》黄庭坚《行书松风阁诗卷》黄庭坚《行书松风阁诗卷》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江西修水人,出生于诗书之家,只有纵览六艺,博学多闻,治平年间中进士。
“苏门四学士”之一。
政治上与苏共进共退,屡遭贬谪。
以文学著称,追求奇拗诗风,开创江西诗派,影响很大。
尤以书法为世所重。
为宋四家之一,是宋书尚意的重要人物。
苏书尚天趣,黄书尚韵味;黄书结体而取纵势。
与苏轼一起将宋代书法的人文气推向高峰。
我最欣赏的书法作品

我最欣赏的书法作品我最欣赏的书法作品,我觉得值得一提的是以下几位书法家的作品。
一、赵孟頫1、赵孟頫《满江红赋》:这是赵孟頫创作的著名书法作品,以流畅的线条构成了一个和谐而动人的作品。
这件作品凸显出书法家的意境,给人以质朴、大气、对世界的亲切关怀,充分展示出书法家对书法艺术的独到见解。
2、赵孟頫《除夜赋》:这件作品在呈现出书法家苍劲有力的笔力之余,又逐渐提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灵动细腻。
他的笔触不仅有力而刚烈,而且也有柔和的细腻,能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写作对象的异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
二、王羲之1、王羲之《兰亭序》:这是王羲之留给后人最优秀的书法作品之一。
这件作品的字体清晰而又不失活泼,笔画活跃而又不失细腻,在表达作者的艺术气质的同时,又可以体现出他字T大胆的构思,节奏的安排和优美的情调,在书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王羲之《次韵张照明侍御宴饮碑》:这件作品展示了书法家独特的风格,字的表现非常有质感,细腻而典雅,墨色深沉清新,笔划规整而优美,书法步履流畅,书法家精湛的艺术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三、颜真卿1、颜真卿《尚书楷书》:这件作品凸显出书法家独有的艺术风格,字体椭圆婉约,犹如之江秋水,慢慢流淌,蕴含着书法家的价值观价值。
作品的笔划以一种柔和而又有力的形式表达着书法家的情感,使字体显得更让人振奋,也让人的心被弦外之音所触动。
2、颜真卿《礼记大字七十二篇》:这件作品将书法家对汉字本质的理解与形式的表达相结合,以自然的结构,凝练的笔画,生动的表现出书法家对汉字美的独特见解。
它是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杰作,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完美的名作”。
历代书法名家PPT课件

欧阳询代表作
历代书法家(唐朝)--褚遂良
❖ 唐 褚遂良 孟法师碑 褚遂良,(596-658),字 登善,杭州钱塘人。官至中 书令,封河南郡公,进郡公, 人称“褚河南”。其书初学 史陵,欧阳询,继学虞世南, 终法二王,自创一格,是继 欧,虞之后又一书法大家。 曾提出“锥画沙”等著名论 断,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王献之代表作
魏碑的概念及特点
❖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 通称,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 北魏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对 当时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历代的书法家 在创新变革中也多从其中汲取有益的精髓。
❖ 魏碑体的特点: 1、横画和捺画保持隶书的特点,常伸展到字形边界甚至超 出边界; 2、字形与隶书相比呈扁方形; 3、突出的特点是撇捺向两侧伸展,收笔前的粗顿以及抬峰 ,使整个字形厚重稳健略显飞扬、规则中正而有动态,颇具 审美价值。 总体来说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
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
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
评价。
李斯代表作
历代书法家--钟繇
❖ 三国 钟繇 钟繇(151-230),字元常,颖 川长社人。明帝时受太傅衔,故 世称“钟太傅”。其书学曹喜, 蔡邕,刘德升等人。能书隶、草、 真、行诸体,尤以真书绝世。唐 张怀瑾《书断》称他:“真书绝 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 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 古雅有余,泰汉以来,一人而 已。”存世墨迹,最著名的有以 王羲之临本翻刻的《宣示表》、 《荐季直表》等。《荐季直表》 “纸墨奇古,笔法深沉。”《三 希堂法贴》以此冠首。
苏轼代表作
历代书法家(宋)--米芾
❖ 米芾(1051-1107),字 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 史、鹿门居士,人称“米南 宫”、“米颠”。宣和时召 为书画学博士。元章天资高 ,能诗文、工画,山水人物 自成一家,世称“米家云山 。”擅书法,工楷、行、草 、篆、隶诸体,以行书成就 高。其与苏轼、黄庭坚、蔡 襄并称“宋四家”。传世名 迹颇多,如《苕溪诗帖》、 《蜀素帖》、《虹县诗卷》 、《吴江舟中诗卷》及《珊 瑚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