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言中音高语音特征的表现形式及表达功能比较

合集下载

英汉语音层次文体对比

英汉语音层次文体对比
Apt alliteration’s artful aid is often an occasional ornament in prose. 【译文】恰当的头韵是辅助手段的巧妙运用,往往可以美化散文。 (显然译文很难再有头韵,无法再现词首元音的重复)
The moan of doves in immemorial elms, And murmuring of innumerable bees.
Thou watchest the last oozings hours by hours. [John Keats, To Autumn]
【译文】 你长久地凝视徐徐渗下的酒浆。
(济慈,《秋颂》)
诗中/ʧ/、/st/和/z/声模拟苹果榨汁机榨苹果汁时发出的咝咝声,但是无法在汉语里用类似的手段表达,因为动 词watch和形容词last无法翻译为拟声词。
[Emily Bronte, Wuthering Heights] 【译文】 ……他让大门敞开着,小姐的小马踩倒了两垄麦苗,在泥里乱 踢乱转,直跑到草场上去了!等着瞧吧,明天主人一定要大发 雷霆了,要气得双脚直跳呢。(英语学习大书虫研究室译,《英 汉对照全译<呼啸山庄>》,伊利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 107 页。)
【译文】 晨曦微露, 玫瑰花开; 屋顶白雪皑皑, 恰如玫瑰花白! 啊,灯光闪烁 犹如大街跳跃! 渐渐熄火, 光明降落。 塔尖钟声响起。 排排店铺开张, 一天, 就是一个童话, 讲给乖孩子 只要一刹那。
由于英汉语语音系统差异,译文只能利用押韵表达原文的和声。
● 3.和声
● 和 声 ( c ons onanc e) 是重读词末尾 的辅音或辅音 群的重 【译文 1】
● 1)首尾韵 ● 首尾韵(pararhyme)是重读音节,通常为单音节词中元音前后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对比分析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对比分析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对比分析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语音、语法、语义还是语用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同之处。

这些差异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很多挑战,需要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时注意到这些差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和沟通障碍。

在语音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发音方式显然不同。

英语语音重音明显,音调跳跃大,说话方式较为生动,而汉语则是音调平稳,声调调值不强烈。

这使得在英语中,强调和重要的信息能够通过重音和语调来表达,而在汉语中往往需要通过词语的选择和句式的排列来表达。

在语音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应该是音调的问题,以免造成语义的混淆和误解。

在语法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语法结构也存在很多不同。

英语突出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强调语句的逻辑关系,而汉语则重视句子成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英语倾向于使用简单句和并列句,汉语则有许多较为复杂的句式,例如长句和嵌套句。

此外,英文使用较为丰富的时态和语态,以表达不同时态和语态下的意思,汉语则采用了六个基本的时态和一个语态,语法相对较简单。

境外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被“主谓宾”和“时间状语位置在前”等语法要点所迷惑,在写作中常常出现字句不通或串行翻译等问题。

在语义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所指对象和词汇含义也有差异。

英语中有许多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使得词汇的选择更为灵活,而汉语中则以单音多义较为突出,同一字或短语有多种词义,含义较为丰富。

此外,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英两个语言中词语的文化内涵也存在差异,需要特别注意译文的意义和意义的区别。

在语用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应用和使用场合也存在很多不同。

英语注重言辞优美、主题鲜明和说理严密,而汉语则更注重文章的整体效果和表达的情感色彩。

英语中常常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和反问等,表达言简意赅的文字效果,而汉语则通过语言的细节表现情感。

此外,中英两种语言的正式与非正式、文学性与口语性等语用差异也需要特别注意到。

总之,中英两个语言存在各种差异,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需要注意到这些差异,尽可能避免在翻译、写作等方面产生误解和沟通障碍。

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资料

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资料
27个,音位的总数就是47个 )。意见不统一的原因是他们在决 定音位的数目时所采用的方言发音有差异,而计算和确定音位
的方法又有分歧 。
汉语:a.1382个音节(《现代汉语词典》);
b.汉语北京话如不算声调,共有411个音节,如附上四声,
则有1644个音节(词素morpheme)(《普通语音学》 )。 BACK
BACK
汉语:音节计时的(syllable-timed) 在汉语中,音节(字)的数目是韵律的基础。如我国的旧诗依
照每行的音节数来决定其韵律和节奏。每一行诗中意群 (sense group)的划分,停顿的位置,各音节时间的长度, 以及声调类型的搭配都以音节的数目为基础。
Eg.
____白居易《草》
五言诗总是五个音节,通常以前两个音节成为一个意群,后三 个音节又成另一个意群。第一个意群后稍有停顿。前两个音 节约占一拍,后三个音节约占两拍。而声调类型的搭配(所 谓的“平仄”也是根据音节数目来定的。)
出现位置 英语:a.出现在词尾或辅音前的混浊 /l/;eg./fu:l/,/d l/
b.除了[h]和[w],[j]从不出现在词尾,其它的辅音都可以 出现在词尾。 汉语:a.只有出现在元音前的清晰/l/;
b.汉语的音结尾只出现/n/或/ /两个鼻辅音,不出现其他任 何辅音。
结果:我国学生初学英语时往往在词尾的辅音后面加一个元音。 eg. that/z t /; book/buk /
汉语中的语调现象
汉语句子的语调显示在语句末尾的重读词上。但汉语的每个音 节(字)都有固定的声调,语调就必然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只能把 字调稍加改变,而不能把字调完全改变。所以有些语音学家认为汉 语的语调实际上是在字调上加语调。也就是在原来字调的基础上稍 加改变,使它既不失去原来的声调,又符合语调的要求。 Eg.那么做就很 难(nán),这么做就很容 易(yì)。(声调与语调一致) 这么做就很容 易(yì),那么做就很 难(nán)(声调与语调不一致) (“易”字原来是降调,而在句子中间需要的是升调,所以只能变 通办理,把“易”字下降的幅度调小,变为稍降。“难”字原来是 升调,但句末要求用降调,所以也只能用折中的办法,把“难”字 上升的幅度减小,变为稍升。)

第一讲-汉英语音系统对比资料

第一讲-汉英语音系统对比资料

声调 vs. 语调
声调和语调的区别最大之处在于其载体 单位不同: 声调以音节或词作为其基本 载体单位,而语调以短语或小句作为其 基本载体单位。
汉语? ---声调语言 英语? ---语调语言
汉语---声调语言
声调之于汉语:有多重要? 汉语,是以单音节字为本位的语言,被称为“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 汉语中,每个字除了声母、韵母(也即元、辅音)两个部分外,还有一
相比较之下,汉语是“音节节拍的”(syllable-timed)的语言, 每个汉字都是单音节词,每个汉字从语音上看,由于具有自己的 声调,始终都是独立封闭的个体。
如对于同一个例子,汉语中相对应的句子是:“她是我最好的朋友之 一”,无论是强调“她”,还是强调“最好”,强调的读音由于受到相 邻字词声调的限制,不能做大幅度的声调变化,其强调方式更侧重于对 单个字字调和读音进行直线式的简单连续,而不是像英语中那样能做到 语调上上升或下降的发音曲线。
音节差异 3---开闭音节
汉语开音节居多,英语有较多的闭音节 中国学生学英语的问题? 读英语时喜欢在辅音的后面加一个元音
[ə], 如work, bag, thank,speed 等
音节差异小结
由于英汉音节结构特征的差异,英汉语 词句的衔接方式不同,在发音和听感上 有明显的区别:
汉语属于断奏,连续发出的各个音节之间都 有间断;
重音可以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两种。总体说来,重音 之于英语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其于汉语的重要性。
词重音是英语中重要的语音特征,有着极其重要的两 大作用:区别词义和区别词性。具体来说,可分为以 下两种情况:
1)既区别词义又区别词性
desert 漠
v. 抛弃;
n. 沙

汉英语音对比

汉英语音对比

汉英语音对比从语音学和音系学角度考察汉英语语音系统中的共性和特性:第一节,汉英语音系统的基本特征;第二节,汉英语音位系统的对比;第三节,汉英语超音段音位系统的对比;第四节,汉英语的节奏韵律对比。

汉英语语音系统的基本特征什么是语音学和音系学?语音学:phonetics 语音的物理属性、人类的发音方法以及语音感知的生理过程等,注重的是全人类语音的共性音素音位元音辅音——从语音学角度音系学/音韵学:phonology 一种语言有多少个不同的音,这些音彼此之间有什么区别和关系,注重的是语音的个性声母韵母——汉语音韵学特有概念语音要素在汉英语中的不同价值音高、音长、音强、音质四要素汉语对音高敏感,声调语言 tone 英语对音强敏感,语调/重音语言 intonation/stress音高:指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觉。

主要取决于频率的高低与响度的大小。

频率低的调子给人以低沉、厚实、粗犷的感觉;频率高的调子给人以亮丽、明亮、尖刻的感觉。

12345671音高是构成语音的要素之一。

汉语里,在词的层面上音高变化的不同引起声调不同,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妈”(音高不变)、“麻”(音高上升)、“马”(音高先下降后上升)、“骂”(音高下降)。

普通话中的音高变化不同,形成了普通话的四个声调。

值的注意的是,音高的不同不会引起声调的变化,音高变化的不同才会引起声调的变化。

汉语为声调语言,对音高敏感(音高的变化-声调),声调区别意义,主要表现汉语同音字非常多,需要根据充满音高变化的上下文来判断一个字的意义。

汉语韩语韩愈声调如此重要,其准确度甚至比声韵母的正确发音更重要。

(南方许多地方的人们不分平翘舌,却在交流中没给听者带来太大的理解障碍。

)(学生朗读示范)外国人讲中文,可能每个字都字正腔圆,但声调有一点点走样,我们可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例子:wo mai tan zi.买、卖、毯子、坛子?)音强:声音强弱。

(重读、语调)声音的强度是一个客观的物理量,其常用单位为“分贝(db)”。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反映,不同的语言背后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包括语音、语法、词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差异。

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一、语音差异中英语言的语音差异主要表现在音素、音调和语音特点上。

中文的音节是以声母和韵母构成的开合音节和声调音节,其中的声调对于词义的区分至关重要。

而英文则是以元音和辅音构成的音节,强调的是音素的组合和发音的规律。

中英语言的语音特点也有所不同,比如中文更注重韵律和声调,英文更注重重音和语气的变化。

在日常交流中,中英语音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发音不准和口音重的问题,因此需要重视和练习。

中英语言的语法差异主要表现在句子结构和成分排列上。

中文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谓宾,修饰成分较多,且修饰成分可以灵活搭配。

英文句子则更注重主谓宾的固定结构和词序的规范,语法规则更加严谨。

中英语言的时态、语态和语气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异。

英文的时态和语态分布更丰富,而中文的语气和语态变化更多样。

在语法的使用上,中英文的差异也表现在缩略形式、疑问句、否定句等方面。

因此学习者需要重视语法的学习和差异的对比,以免产生句子结构不通顺和用词不准确的问题。

三、词汇差异中英语言的词汇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源、构词、词义和用法等方面。

中文的词源较为古老和丰富,包括古代汉语、外来词汇和新疆词汇等。

而英文的词源较为多元和混合,包括古英语、古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等。

中英语言的构词方式也有所不同,中文善于以意符合成词,而英文善于以词缀合成词。

在词义和用法上,中英文也有许多差异,比如同一个词在中英文中可能有不同的词义和用法,甚至有相反的含义。

中英文还存在一些文化差异,比如中文对家庭、学校、礼仪、饮食等方面的词汇更为丰富和详细,而英文对科技、商务、生活等方面的词汇更为丰富和详细。

因此学习者需要灵活运用中英文的词汇,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英汉语言对比(专业版)

英汉语言对比(专业版)

英汉语言对比一.英汉语音对比英语和汉语是非亲属语言。

从语言形态学分类来说,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者差别较大。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具有一切声音所共有的属性,即音色、音高、音强和音长。

音色是各种语言都重视的。

正因为语音有各种不同的音色,而各种语言所选择的具体音位又不同,这才构成各种语言不同的音位系统。

对于其他3种要素,英汉两种语言的敏感程度就不同,它们在两种语言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英语对音强变化非常敏感,它强调重音的作用,因此被列为重音语言。

汉语则对音高变化十分敏感,音高的区别即为声调,因此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对于音长的敏感程度汉语不及英语强烈。

1.英汉元、辅音系统对比英语的元音系统比较简单,由12个单元音和8个双元音组成。

汉语(以北京普通话为主)的元音系统较为复杂。

汉语的每个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而韵母又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分别由单元音、复元音及元音加鼻辅音n 或ng充当。

英语有辅音24个,汉语有22个(包括作韵尾的ng)。

2.英汉音节结构对比英语和汉语各自有一套区别词义的音位,不仅如此,各个音位在音节中分布的位置和聚合方式,两种语言也各有特点。

比如说,汉语里辅音只有n和ng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尾,如ān安、áng昂,而英国英语的辅音除/h、j、w、r/外,都可出现载词末位置上(美国英语中/r/可以再次为出现)。

汉语构成音节的方法非常简单:前声后韵,声调则附于整个音节之上。

汉语音节结构简单,加上声韵配合的受限性,使得汉语音节数目小得很,据一中国学者(1957)统计,除儿化音和轻音外、不分声调的音节只有432个,分声调的有1376个;而1950年美国出版的《普通语音学》(General Phonetics)一书中,则认为汉语若不算声调,共有411个音节,如附上四声,则有1644个音节。

这两组数字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如果拿来与英语近万的音节数相比,无论如何只能算是一个很小的数目。

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资料

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资料
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
桂灿昆
Contents
引言 一、音位方面的区别 二、声调语言与语调语言间的区别 三、节奏上的区别 四、词句发音衔接上的区别引言
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特有的一个语音系统、特有的一套发音 规律。比如,有多少个音位,哪些发音上的差别足以构成不同 的音位,而哪些发音上的差别又只能构成同一音位的变体。在 使用其他的语音特征方面,如用声调来区别词义,用不同的重 音位置来区别词语的意思,用语调来表示说话者的态度或口气 等,不同的语言也有不同的特点。学习外语在某种程度上必然 会受到本族发音习惯的影响。往往会不自觉地把本族语的一套 发音习惯搬到外国语中去。比方,用本族语近似的音位去代替 外语的音位,将本族语的重音、声调、节奏、语调等方面的规 律套在外语的词句上。两个语音系统间的差别问题,我们在多 年的英语教学中已深深地体会到;美英各国亦有同感。汉语和 英语是两种很不相同的语言,单就语音系统来说,就有很大的
出现位置 英语:a.出现在词尾或辅音前的混浊 /l/;eg./fu:l/,/d l/
b.除了[h]和[w],[j]从不出现在词尾,其它的辅音都可以 出现在词尾。 汉语:a.只有出现在元音前的清晰/l/;
b.汉语的音结尾只出现/n/或/ /两个鼻辅音,不出现其他任 何辅音。
结果:我国学生初学英语时往往在词尾的辅音后面加一个元音。 eg. that/z t /; book/buk /
英语:元音
和辅音
等。
在英语中是不吐气的浊音;而在汉语中则是不吐气 的清音。
在英语中是圆唇音,而在汉语中则不是。
BACK
英语:辅音的清或浊起着区别词义的作用。 Eg./p/,/b/;/ // / 汉语:辅音的吐气与否起着区别词义的作用。 Eg. sh,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英语言中音高语音特征的表现形式及表达功能比较————————————————————————————————作者:————————————————————————————————日期:汉英语言中音高语音特征的表现形式及表达功能比较-汉语言文学汉英语言中音高语音特征的表现形式及表达功能比较魏智慧一、引言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往往离不开超音段手段来表达。

超音段手段是语音的音高、音强和音长等物理属性的表现,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音高手段,也是最为复杂的。

声带振动的基本频率是改变音高的物质表现形式。

音高表现在语言的语音系统中其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声调和语调2.轻音和重音3.节奏和音渡本文将对这几个方面在英汉语言系统中的异同进行考察。

二、声调和语调(一)概念的区分在对第一个方面进行考察之前首先区分几个概念:声调、音调、语调、句调英语语言系统中没有“字”的概念,因而没有“字调”。

句调在词典中因见字名义而未收录,我们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句子的语调。

从表1可以看出,声调是基于音节、单词或词的,而语调是基于句子这一级语法单位的。

语言学科对这几个概念的定义如下:声带振动的基本频率是改变音高的物质表现形式。

这种变化在语言中的表现叫作旋律(melody)。

旋律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现方式不同。

如果以音节或词作为旋律的基本载体,这种旋律被称作“声调”(tone)。

具有这种性质的语言被称为“声调语言”。

如果以短语或小句作为旋律的基本载体,这种旋律被称作“语调”(intonation)。

具有这种性质的语言被称为“语调语言”(韩波,2004)。

声调和语调都属于超音段范畴。

两者在音高上都表现为高低升降变化但从旋律涉及的语音范围来说,声调以重读音节或词作为基本载体单位;语调以短语或小句为基本载体单位(陆颖,2004)。

很明显,汉语是声调语言,汉语的旋律主要表现为声调,以字为单位;英语是语调语言,英语中的旋律主要表现为语调,以短语、句子为单位。

但这并不代表汉语就没有语调,这是矛盾的主次问题。

确定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归属问题以后,我们就可以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了。

(二)汉英声调语调对比分析1.调型及调值汉语的声调有四种调型: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就音高特征来说,它们是平调、升调、曲折调和降调。

英语的语调有五种基本调型:降调、升调、升降调、降升调、平调,也有学者认为有七种调型,即把降调和升调细分为低降、高降、低升、高升。

无论那种分法,汉英声调和语调都有平调、升调、降调和曲折调这四种基本的类型。

不同的是具体调值不一样。

下面是赵元任(1980)对汉英两种语言的调值的详细比较,可以显示其差异。

(注:图1、图2、图3引自张萍《英汉语调比较及英语语调的语义语用功能》,外语研究,2000年第4期)2.表达功能1)汉语声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语言功能:A.辨义功能。

汉语中不分声调的音节共432个。

但分声调音节迅速增加到1376个(刘泽先,1957:459)。

如:妈、嘛、马、骂。

声调不同,词义截然不同。

B.构形功能。

声调在汉语中具有区别语法意义的作用。

如:钉钉子。

“钉”原是名词,用阴平。

词组中第一个“钉”变成动词后,读去声。

C.分界功能。

如果从一种声调变为另一种声调,必然是从一个音节变为另一种音节。

D.修辞功能。

这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体现最为明显。

2)汉语语调的语言功能:A.语法功能。

主要是区分句类的功能。

如疑问句和陈述句的区分。

B.突出强调。

如:他在看书,不是在看电视。

“书”和“电视”会在原有声调的基础上语调轻微上扬,以突出对比。

3)英语的语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语言功能:A.表义功能。

如:The dog doesn’t bite anybody.如果这个句子用降调,意思是“这只狗任何人都不要咬”。

如果用降升调,意思是“这只狗只咬某些人”。

与汉语不同的是,英语的语调的辨义和表义功能是在句子层面上,而汉语的是在词汇层面上。

B.语法功能。

英语语调也区分疑问句可陈述句,除此之外还能区分句末呼应语与同位语。

如:This is my brother,John. 这个句子如果在“brother”处用降调,“John”没有再用降调强调,表明“John”是呼语。

意思是:约翰,这是我弟弟。

如果“brother”“John”都用降调,表示它们是同位语。

意思是:这是我的弟弟约翰。

C.突出强调。

这一点和汉语相类似。

但英语的语调变化更加丰富一些。

如:I live in the city.这句话,I(↗)live in the city.(隐含着在场的其他人不住在城里)I live(↗)in the city.(表示只是“住在”城里,隐含的意思是“我不在城里工作”或其他意思)I live in(↗)the city.(表示“住在城里边,其隐含意为‘不是在城外头’”)D.表明态度。

英语语调在表明说话人的感情态度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和突出。

同样一句话如果语调不同,即使是很细微的差别也会体现出说话人的感情、情绪和态度倾向。

如英语的一个“yes”回答,就可以有50多种语调来表达说话人不同的情感态度和语气。

三、轻音和重音(一)轻重音在汉英语言中的分布另一个主要由音高变化引起的语音特征就是声音的轻重,即轻音和重音。

“无论说哪种语言的人说话或念读多音节词语时,各音节的响亮程度并不一样,有的响亮,有的微弱,响亮的称为重音,微弱的称为轻音。

”(何善芬)重音有“词重音”(word stress)和“句重音”(sentence stress)之分。

前者指同一个词中总有一个音节发音特别响亮、清晰;后者指句子在口头表达时为达到具体的语言目的,一些语义较重要的或信息较新的词在音高、音长上比其他词突出。

英语被列为重音语言。

英语的重音不仅是语音结构的一部分,在一部分由相同音位构成的词语中具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功能,而且还是语调和话语节奏结构的基础,是语音表达的主要手段之一。

汉语是非重音语言,虽然在实际表达中各音节的轻重程度也有差别,但重音区别语义的作用不大。

事实上,汉语作为一种典型的声调语言,由于其文字形态和音韵体系不同,每个字音节除有声韵母外,还有一个声调辨明意义,因此汉语的轻声在语言中所起的作用比重音大得多,与语义、语法有着不少联系,是汉语的一种重要的语音表达手段。

汉语中轻声字的读音长度缩短,声调幅度压缩,从声学特点分析,这些常称为“轻声”的音节可以看成是轻重音中的“轻音”。

确定了汉英语的轻重音构成,下面我们来具体比较一下轻重音在汉英两种语言系统中语言功能的异同。

(二)汉英语轻重音对比分析1.汉语轻音的语言功能1)区分词义和词性。

汉语的少数双音节词中第二音节读轻音代表不同的词义、词性。

如:大意(主要意思,名词)、大意(疏忽,形容词)地道(地下的通道,名词)、地道(很正宗,形容词)2)区别词与非词。

汉语中有些字是否读轻音也可以改变词素的组合性质,区别短语和复合词。

如:管家(管理家务,短语)、管家(地位较高的仆人,词)。

2.汉语句重音的语言功能1)改变句义(1)那个工厂半年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

(2)那个工厂半年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

例(1)中的“就”读重音,意在批评该工厂的产量低。

例(2)中“五”读重音,意在称赞其产量多,句重音的改变,使两句内容相同的话表达的态度截然相反。

2)改变句法结构(3)我想起来了。

(4)我想起来了。

例(3)中的“想”重读,“起来”作补语,表示趋向,意思是:记起来了。

例(4)中“起来”重读,作宾语,表示动作,意思是:不想躺着了。

3.英语的词重音的语言功能1)区分同形、同类词的词义(5)′desert(沙漠,名词)de′sert(功过,名词)(6)′undertaker(殡仪员,名词)under′taker(承办人,名词)2)区别复合词与短语(7)tall′boy(高个子男孩)′tallboy(高脚柜)(8)short′hand(钟标的时针)′shorthand(速记)4.英语的句重音的语言功能1)改变句义(9)Among those present were the Mayor and - miss Martin.(10)Among those present were the Mayor and miss -Martin.例(9)意为“出席的有马丁市长及其夫人”,重读位置移到“miss”,使之成为信息焦点,借以引起听者的注意——还有他的夫人。

例(10)意为“出席的有市长和马丁夫人”,调核在“Martin”,说者通过这个信息焦点提醒听者注意——这是姓氏不同的另一位夫人。

2)改变句法结构(11)You know it is important.(12)You - know it is important.例(11)的调核在“is”上,“you know”是插入语,强调“它很重要”;例(12)的调核在“know”上,“You know”是主句,强调“你知道”。

3)语篇衔接说英语是重音语言,并不是说其没有轻音。

“英语的轻音是一种纯粹的语音弱化现象,与语法和句法没有关系。

其作用有三:一是作为重音的反衬,使重音词的意义得以突出;二是使发音省力,话语流畅;三是形成句子的轻重音节交替出现的节奏模式。

”(徐袖珍,2007)由于轻重音的问题引起的英语节奏问题,也是音高的间接语音特征,但由于节奏问题不仅仅是音高不同所致,更重要的是音长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这里暂不作为论述对象进行比较。

注释: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商务印书馆,2005.参考文献:[1]张萍.英汉语调比较及英语语调的语义语用功能[J].外语研究,2000,(4).[2]何善芬.英汉语轻重音对比研究[A].杨白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韩波.汉英超音段结构系统的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陆颖.英语降升调的汉语语音语调对应[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6).[5]王陆.试论英汉语言的声调和语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43).[6]徐袖珍.轻重音在英汉歧义现象中的辨义功能[J].怀化学院学报,2007,(5).[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魏智慧福建厦门厦门大学中文系361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