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言的基本区别.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语言毕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甚至历史、地理、风俗、政治、经济等常常水乳交融,它们无孔不入地反作用于语言,使语言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
英汉翻译者,若不知英汉各自的特点,不知两者的差异,是不能想象的。
不要以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从牙牙学语开始,便开始接触汉语,因此,就想象自己很了解汉语。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汉语到底有什么特点? 就汉语论汉语,因为没有距离,就看不真切,因为没有比较,就看不明白!只有当汉语和英语比肩而立,碰撞交流,才会燃爆出绚丽的火花,两者之差异,才会赫然呈现。
目前,从事英汉对比研究的学者和专著在我国并不少,但是,当我们放眼这个领域,就觉得有必要正面回答一个问题:英汉对比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弄明白英汉的差异,并不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至多只能是一种手段而已,而手段总得服务于一定的目的。
英汉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应该是:服务于翻译。
译界的实践证明:只有对英汉之差异了然于心,译者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下面结合英汉翻译的实际,对英汉之间的明显差异作鸟瞰式分析和归纳。
1.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汉语重意合,结构松弛,多以意思连接的积累式分句(Accumulative Clause)或独立的单句(independent Sentence),其彼此的逻辑关系多以句序之先后加以暗示。
有的语言学家以“竹节句法”写英句,所谓“竹节”,则指其断不可缺的种种连接词(Connectives);有以“流水句法”写汉句,所谓“流水”,指少用乃至不用连接词的行文流畅。
美国的翻译学家Eugene A.Nida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s (1983)一书中曾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英汉这一差异: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在英语以及大多数的印欧语言中,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如,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o及so that等词明确地表达出来。
英汉语言差异

英汉语言的差异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二、英语句长复杂,汉语句短简练三、英语多被动语态,汉语多主动语态四、英语重心在前,汉语重心在后五、英语注重省略,汉语注重补充六、英语多抽象词,汉语多具体词七、英语多替换,汉语多重复八、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九、英语结构紧凑,汉语结构松散十一、英语好静,汉语好动十二、英语重物,汉语重人就整体结构和表达方式而言,英语是一种形合性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
英语的句子一般是按照固定的结构和方式来组织和表达的,偏重于形式;汉语的句子则是按照其字词的含义来组合和连接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偏重于语意。
英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时态、标点符号、连接词等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则要靠句子本身的语意来表现。
【例 1】 Another attempt, and you'll succeed.【译文】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 只要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分析】本句是一个由and 连接的简单并列句,一般将来时态明确表明了两句间的动作关系。
但汉语译文就比较灵活,句子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语意来表达,关联词可译(括号内译文)也可不译,习惯于不译。
【例 2】When a representative exceeds his allottedtime, the President shall callhimto order without delay.【译文】 (翻译腔)当一位代表超过他的分配时间,主席将告诉他命令,不要推迟。
(改进)(如果)代表发言超过规定时间,主席应督促他遵守规则。
【分析】该句是一个 when 引导的主从复合句,看似一个简单的 "主将从现"句,但却不能直译成汉语 (如第一句译文)。
When 从句其实表示一种假设,如果直译成当“… … 时候”,就没有表达出原句的逻辑关系; his 这样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翻译成中文时可以不译;shall 是个情态动词,不是将来时; order 是名词,表示规“则” ,不能硬译为命“令”。
论英汉基本语序的对比

论英汉基本语序的对比英汉基本语序的对比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而语序则是语言交流的基础。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序,英语和汉语的语序区别尤为明显。
英汉基本语序的对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学习这两种语言。
一、英汉基本语序的定义基本语序是一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语法成分来表达意义的语言结构。
英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而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
二、英汉基本语序的对比1. 主谓宾语语序英语中的主谓宾语语序是一个重要的语法规则。
这种语序可以表达句子的基本意思,在英语中尤其常见。
例如:“I love you.” 在这个句子中,“我”是主语,“爱”是谓语,而“你”是宾语。
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句式,例如:“我爱你。
”在这个句子中,语序与英语相同,但是汉语通常会在主语和宾语之间添加一个“的”字,这使得这种语序在汉语中更加流行。
2. 疑问句语序英语中常见的一种疑问句语序是倒装语序。
这种语序是通过在谓语之后插入主语来将一个陈述句变成一个疑问句。
例如:“You love me.” 变成了“Do you love me?”在这个疑问句中,“do”是辅助动词,主语“you”和谓语“love”被交换了顺序。
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疑问句语序,但是通常不是用倒装语序,而是通过在句子开头添加疑问代词或者助词来表示。
3. 情态动词语序情态动词在英语中是表示说话者意图或者观点的一个重要语法成分。
在情态动词后面要接动词原形。
在英语中,情态动词和动词的顺序非常重要。
例如:“I can speak English.”在这个句子中,“can”是情态动词,“speak”是动词,它们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
在汉语中,情态动词通常是在动词前面,而且不需要使用“to”来表示不定式。
例如:“我会说英语。
”在这个句子中,“会”是情态动词,“说”是动词,它们的顺序和英文相比是相反的,但是这种语序在汉语中非常普遍。
三、英汉基本语序的困难英文和汉语的语言关系并不简单,因此,许多人会在学习这两种语言的语序时遇到问题。
英汉语言差异

• • • • • • • • •
译成并列句(例3); 将定语从句译成谓语(例4); 省去不译(例5)。 3)Anna, who was here a moment ago , left this note. 安娜刚才来过,是她留下的这张条子。 4)We used a plane of which almost every part carried some indic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我们驾驶的飞机几乎每一个零件上都有国 家的标志。 5)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之。
• 第二,在翻译时还应注意英语和汉语中介 词搭配的习惯。例如:“在阳光下”应译 为“in the sun”而不是“under the sun”, “在床上”是“in bed ”,而不是“on bed”。 • 第三,要注意英语动词和不同的介词搭配 时会产生不同的短语动词,意义可能会相 去甚远。
• 1)He put his hands into his pockets. • 他把手插进了口袋。 • 2)They had their lunch at half past twelve today. • 今天他们十二点半吃的午饭。 • 关系代词是英语中特有的一类代词。在翻 译含有关系代词的句子时,除了按照其功 能把它们翻译成相应的句子成分外,还可 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 由动词的分词构成的形容词,其涵义不同, -ed分词有被动和完成的意味,-ing分词 • 有主动和正在进行的意味。试比较: • 3) The book is interesting. • He is interested in the book. • 4) The film was very moving. • All the people were moved by the story. • 此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这类词的用法:
从中式英语谈英汉语言对比

从中式英语谈英汉语言对比英汉语言的基本对比英语与汉语是由两个完全不同的语系所组成,其语言结构和语法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中文有四个声调,而英语则没有声调,因此英文中的音节比中文多很多。
此外,英文中主语必须出现在句子的最前面,而中文则可以将宾语放在句首。
同时,英语中单复数和时态有很多变化,而中文则没有这些变化。
另外,在中文中,用词多采用一些成语和俗语,而在英语中则使用更为具体的单词和句型。
中式英语的特点中式英语指的是在英语表达中,汉语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被运用其中的一些现象。
最常被人们提到的中式英语包括一些与中文直译相关的现象,例如“没有问题”和“No problem”相对应、“加油”和“Go, go, go!”相对应、以及“多多关照”和“Please take care of me a lot”相对应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英语习惯结构被直接翻译成汉语结构,例如“听你的”和“Listen to you”的相对应、“我已经吃好了”和“I have eaten already”的相对应,等等。
与此一同,中式英语在语法、用词以及句型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在用词上,中式英语往往使用词语的不恰当用法,例如“My English is very good”中的“very”,而且往往一些句型有歧义,例如“He is not only my teacher, but also my father”中的“not only…but also…”的句型在中式英语中往往不正确使用。
而在语法和句型上,中式英语则往往运用了一些汉语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导致有时候表达不清楚或失去语言的流畅感。
例如,句子前面加上“关于…”,或者强调对象后面加上“的事情”,例如“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些疑问”以及“这个事情,我捉摸不清楚”。
中式英语与“Chinglish”区别一些人会将中式英语与“Chinglish”混淆起来,实际上它们是有一些不同的。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对比分析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对比分析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语音、语法、语义还是语用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同之处。
这些差异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很多挑战,需要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时注意到这些差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和沟通障碍。
在语音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发音方式显然不同。
英语语音重音明显,音调跳跃大,说话方式较为生动,而汉语则是音调平稳,声调调值不强烈。
这使得在英语中,强调和重要的信息能够通过重音和语调来表达,而在汉语中往往需要通过词语的选择和句式的排列来表达。
在语音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应该是音调的问题,以免造成语义的混淆和误解。
在语法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语法结构也存在很多不同。
英语突出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强调语句的逻辑关系,而汉语则重视句子成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英语倾向于使用简单句和并列句,汉语则有许多较为复杂的句式,例如长句和嵌套句。
此外,英文使用较为丰富的时态和语态,以表达不同时态和语态下的意思,汉语则采用了六个基本的时态和一个语态,语法相对较简单。
境外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被“主谓宾”和“时间状语位置在前”等语法要点所迷惑,在写作中常常出现字句不通或串行翻译等问题。
在语义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所指对象和词汇含义也有差异。
英语中有许多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使得词汇的选择更为灵活,而汉语中则以单音多义较为突出,同一字或短语有多种词义,含义较为丰富。
此外,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英两个语言中词语的文化内涵也存在差异,需要特别注意译文的意义和意义的区别。
在语用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应用和使用场合也存在很多不同。
英语注重言辞优美、主题鲜明和说理严密,而汉语则更注重文章的整体效果和表达的情感色彩。
英语中常常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和反问等,表达言简意赅的文字效果,而汉语则通过语言的细节表现情感。
此外,中英两种语言的正式与非正式、文学性与口语性等语用差异也需要特别注意到。
总之,中英两个语言存在各种差异,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需要注意到这些差异,尽可能避免在翻译、写作等方面产生误解和沟通障碍。
英汉语法对比

0. 汉语和英语语法特点最本质区别:
第一,汉语语法是隐性的,英语语法是显性 的。汉语语法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第二,汉语语法是柔性的,英语语法是刚性 的。
1. 汉语语法的隐性与英语语法的显性
语法上所谓隐性implicit和显性explicit是指有无 外在的形式标志。
就英语和汉语而言,隐性和显性的内容相差较 大,形成明显对比。
身体 牛马 烟酒 街道 云贵 衣帽 肢体
成语:平仄、四声八调、阴阳上去
阴阳上去:生财有道 山盟海誓 诸如此类
5.4 英语的贴近律:英语中除形态外影 响语序的重要因素是“邻近原则”:语 义相关的成分放在一起
形容词作定语尽量靠近所修饰的名词 副词前贴所修饰的形容词、副词、介词、
连词 副词前贴所修饰的不及物动词 副词修饰及物动词时,不得隔开动词及
英语句子的扩展或复杂化是在主干上进行,不改变主干。
英语句子的分析顺序:先切分主谓,再切分谓语部分, 然后切分附加成分。
二、汉语的竹式结构
汉语不存在一个主干结构,也没有主干和树杈之分。
汉语句子的构造方式就像竹子一节一节地,这样的竹节可 多可少,是开放性的。构成句子的竹节可能是词、词组、 分句。
逻辑律的第一个表现:时序上的先后律
构词:古今 早晚 先后 教学 兴亡 生死 父子 子孙 老少
成语:春夏秋冬 冬去春来 一朝一夕 穿针引线
时间表达:1995年10月13日下午3时 汉语所谓连动、兼语,大都按时间顺序:进城卖菜、
送他上路、去医院看病
逻辑律的第二个表现:空间上的上 下-大小律。即从大到小、从上到下、 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符合人观察 周围世界的逻辑顺序。
汉语语法的隐性造成汉语语法单位界限的 模糊不清。
从中式英语谈英汉语言对比

从中式英语谈英汉语言对比中式英语是指中国人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语言特点影响而表现出的一些特色。
在现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和使用英语。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中国人在表达英语时往往会受到母语的干扰,产生了一些被称为中式英语的语言现象。
英汉语言有很多不同之处,它们在语音、语法、词汇以及表达方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中式英语正是在这种语言差异的影响下产生的。
接下来,我们将从语音、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四个方面来谈英汉语言的对比。
从语音的角度来看,英语和汉语的语音系统完全不同,两种语言的语音发音方式和音节结构都存在差异。
在英语中,存在很多元音和辅音发音,发音较多,音节结构复杂。
而汉语的音节结构相对较简单,大多是一个音节,发音较少。
一些中国人在发音时往往会受到汉语语音的干扰,产生了一些语音上的错误,比如“l”和“r”音的混用,或是元音的发音不准确。
从语法的角度来看,英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英语的语法较为复杂,有时态、语态、语气、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动词、连词等多种语法成分,语法规则严谨。
而汉语的语法比较简单,没有时态、语态等语法成分,句子结构相对灵活。
一些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往往会受到汉语语法的干扰,出现了一些语法上的错误,比如“主谓宾”结构的混乱,或是时态的不准确等。
从词汇的角度来看,英语和汉语的词汇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英语的词汇丰富多样,包括了很多不同的词汇和短语,具有很强的表达能力。
而汉语的词汇相对较少,没有很多同义词和近义词,表达方式相对单一。
一些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往往会受到汉语词汇的干扰,出现了一些词汇上的错误,比如直译和使用词组时的不准确等。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它们在语音、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我们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要注意避免受到母语的干扰,尽量正确地掌握英语的语音、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使自己的表达更加准确和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思维方式 (thought pattern/discourse pattern) 的不同 (在篇章的组织结构方面) 英语的直线型(linear) 汉语的螺旋型(circular/spiral/indirect)
在遣词造句谋篇上: 循着从一般(general)到具体 (specific),从概括(summarize)到 举例(exemplify),从整体(whole) 到个体(respective)的原则。
足球运动员必须能不停地奔跑,有时 得用头顶球,撞别人或被别人撞,必 须忍受双脚和肌肉的疼痛,所以说, 足球运动是一项难度大的运动。
1.语篇的开头 英语重直线思维,先说重要的信息,后把 次要的信息一一补进,采用“演绎模式” (deductive);汉语从侧面说,阐述外围的环 境,最后说话语的信息中心。采用一种“归 纳”式(inductivply for a university scholarship”, 在表达“看电视的坏处”时,汉语的首段大 都是先用一个段落陈述电视的好处,给人们 带来的种种实惠,再回到题目上来指出其缺 点;而英文的写作规范是开门见山,直接点 题。
1. He isn’t interested in things like watching TV, listening to songs, or dancing. 2. I have already read this book. 3. Customers from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e warmly welcome to establish and develop business contacts..
Soccer is a difficult sport.(1)A player must be able to run steadily without rest.(2)Sometimes a player must hit the ball with his or her head.(3)Players must be willing to bang into and be banged into by others.(4) They must put up with aching feet and sore muscles.
Sample 1 : Pleasures in Reading 1. Reading can offer me certain pleasures that real life cannot do. (TS) 2. In the first place, reading can disperse loneliness. 3.While reading I can meet the wise and the good of all lands and all times. 4. In the pages of the book I can talk and walk with these friends who are always ready to give me friendship, sympathy, and encouragement, whereas my friends in reality cannot give me these when they leave me. 2 Furthermore, reading can add fullness to my life. 3. By reading I can travel around the whole world, and lead varied lives. 4. Through books the beauties of nature, the enjoyment of art, the triumphs of architecture, the marvels of engineering, are all open to my wonder and appreciation. 1.It can be said those who cannot enjoy reading are poor men; those who enjoy reading most can obtain the most happiness from it. (CS)
2.语篇的发展 英语思维强调个人意见的表达,写作要求观 点鲜明,符合逻辑,首尾统一。段落,开头 以主题句点明主题,其后内容按直线展开, 层层深入,辅助句紧扣中心思想。段落的线 性发展围绕主题展开,先陈述中心意思,后 分点论证说明,使主题句的内容展开,并为 后面的内容作好铺垫。 汉语思维习惯于绕圈子,常常先避开主题, 从宽泛的时间和空间入手,往往把主要内容 或关键问题保留到最后或含而不露。从次要 到主要、从相关信息到中心话题的话语组织 模式(逐步达到高潮的渐进式模式)。
3.语篇的结尾 英语主体思维强调客观性,摆出大量事实数据, 使读者确信作者并未搀杂个人观点。让作者得出 自己的结论,文章往往呈现无结论化倾向。 汉语主体思维主观性强烈,往往对读者的判断力 持怀疑态度,由作者出面给出结论,文章往往呈 现结论化倾向。比如,题目为Making our city greener中:Let’s join hands and take some efficient and urgent measures to make our city greener and greener. 或者用You should make your effort to make our city greener. Just do it from now on.等等。 英文表达:Urgent and efficien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top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make our city a more comfort place to live.
汉英语言的基本差异
1. 主述位结构(theme structure)上的差别
汉语属主题显著 (topic-prominent) 语言 英语属主语显著 (subject-prominent)语言
1.看电视、唱歌、跳舞这类活动他都不感 兴趣。
2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 3. 热烈欢迎世界各地客商来此进一步加强合作, 建立和发展贸易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