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自测练习(共八)

《管理学基础》自测练习(共八)
《管理学基础》自测练习(共八)

自测练习

自测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

1.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

A.计划B.组织

C.领导D.控制

2.“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

A.泰罗B.法约尔

C.西蒙D.韦伯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的重要性。

A.组织B.预测

C.预防D.计划

4.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B.目标、部门和效率

C.目标、部门和关系D.目标、部门和人员

5.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

A.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B.计划接近实际活动

C.实践活动具有指标约束D.计划得以严格执行

6.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的角色。

A.发言人B.组织联络者

C.领导者D.精神领袖

7.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B.概念技能

C.技术技能D.管理技能

二、多项选择

1.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比如()。

A.管理具有二重性B.管理具有科学性

C.管理具有艺术性D.管理具有时效性

2.关于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

A.他们所履行的管理职能是相同的

B.高层管理者花在计划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多

C.高层管理者花在控制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少

D.基层管理者花在领导职能上的时间要比高层管理者多

3.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

A.人际关系角色B.组织角色

C.信息角色D.决策角色

4.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技能:如()。

A.信息技能B.技术技能

C.人际技能D.概念技能

5.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宏观环境,它主要包括()。

A.技术环境B.政治法律环境

C.经济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

6.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等。

A.人力资源B.物力资源

C.财力资源D.技术资源

三、判断正误

1.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

2.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3.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4.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5.组织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6.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

7.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8.人际关系技能是指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掌握这项能力对各层次的管理者具有同等重要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D;2.C;3.D;4.C;5.A;6. D;7.C。

二、多项选择

1.ABC; 2.ABD;3.ACD;4.BCD;5.ABCD;6.ABCD。

三、判断正误

1.×;2.×;3.√;4.×;5.×;6.×;7.√;8.√。

自测练习二

一、单项选择

1.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A.亚当?斯密B.查尔斯·巴比奇

C.弗雷德里克·泰罗D.大卫·李嘉图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A.科学技术B.加强人的管理

C.提高劳动生产率D.增强责任感

3.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A.乔治·梅奥B.弗雷德里克·泰罗

C.亨利·法约尔D.马克斯·韦伯

4.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

A.计划、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B.计划、组织、决策、领导和控制

C.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D.计划、组织、激励、协调和控制

5.“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提出来的。

A.马克斯·韦伯B.亨利·法约尔

C.乔治·梅奥D.弗雷德里克·泰罗

6.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

A.复杂人B.经济人

C.社会人D.单纯人

7.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A.社会经济系统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技术系统D.社会生产组织

8.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A.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B.先进的社会制度

C.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D.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

9.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A.企业精神B.企业价值观

C.企业文化D.企业形象

10.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

A.厂容厂貌B.职工风貌

C.企业制度D.企业精神

二、多项选择

1.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A.塞缪尔·纽曼B.弗雷德里克·泰罗

C.亨利·法约尔D.马克斯·韦伯

2.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A.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D.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3.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这些权力包括:()。

A.传统的权力B.理性----合法的权力

C.纯粹的权力D.超凡的权力

4.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由()三个部分组成。

A.精神文化B.传统文化

C.制度文化D.物质文化

5.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下列选项中()是其主要内容。

A.系统思考B.改变心智模式

C.超越自我D.建立共同愿景

6.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包括()。

A.产品设计B.产品质量

C.厂容厂貌D.员工服饰

三、判断正误

1.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2.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3.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4.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当成“经济人”,行为科学家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

5.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感情,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这就形成了正式组织。()

6.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教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2.C;3.D;4.C;5.B;6.B;7.C;8.A;9.C;10.D.

二、多项选择

1.BCD;2.ABC;3.ABD;4.ACD;5.ABCD;6.ABCD。

三、判断正误

1.×;2.×;3.×;4.√;5.×;6.×。

自测练习三

一、单项选择

1.计划工作的前提是()。

A.决策

B.预测

C.管理

D.领导

2.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是计划的编制者,战略性计划是由()负责制定的。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所有管理者

3.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做出决策,这就是它的()性质。

A.超前性

B.普遍性

C.创新性

D.灵活性

4.制定作业计划的依据是()。

A.年度计划

B.管理者的意愿

C.指导性计划

D.战略计划

5.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

A.更长

B.更短

C.适中

D.不确定

6.综合计划与专项计划之间是()的关系。

A.整体与局部

B.纵向与横向

C.综合与专业

D.普遍与特殊

7.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或技巧就是()。

A.政策

B.程序

C.策略

D.规则

8.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

A.产品预测

B.市场预测

C.财务预测

D.技术预测

9.若企业要改变经营方向、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就需要对该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

A.长期预测

B.中期预测

C.短期预测

D.年度预测

10.定性预测主要依靠专业人员用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有关事物远期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需要进行()。

A.年度预测

B.短期预测

C.中期预测

D.长期预测

二、多项选择

1.计划在管理的各种职能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A.计划和控制工作是不可分的

B.计划的确定总是在其他管理职能之前

C.计划工作是一成不变的

D.计划工作始终贯穿于组织、人事等工作中

2.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相比较,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战略计划的内容具有纲领性

B.战略计划的对象是组织全局

C.战略计划的任务是设立目标

D.战略计划的风险性较高

3.用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是预算。如选项:()。

A.销售费用预算

B.零基预算

C.广告预算

D.成本预算

4.规划是指组织为实现它的()等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

A.发展

B.目标

C.策略

D.政策

5.任何组织的经营目标都是多元化的,比如:()。

A.高学历者的比例

B.高利润

C.提高市场占有率

D.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6.以下选项中,()属于备选方案的评价指标。

A.收益

B.成本

C.期限

D.风险

7.为了对备选方案进行准确的评价,计划工作者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A.确定组织的目标

B.确定具体评价指标

C.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

D.确定指标的权重

8.通常,影响预测准确性的因素有:()等。

A.预测时间长短

B.预测方法

C.人员的知识技能

D.信息的准确度

三、判断正误

1.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

2.只有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才有资格编制计划。()

3.以效率为出发点制定计划,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利益。()

4.一般来说,战略计划相比作业计划要承担较高的风险。()

5.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

6.一般而言,预测时间越短,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变化越小,预测误差也越小;反之亦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

2.A;3.C;4.D;5.B;6.A;7.C;8.B;9. A;10.D。

二、多项选择

1.ABD; 2.ABCD;3.ACD;4.BCD;5.BCD;6.ABCD;7.BD;8.ABCD。

三、判断正误

1.√;

2.×;

3.×;

4.√;5.×;6.√。

自测练习四

一、单项选择

1.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来的是()。

A.泰罗B.梅奥C.赫伯特·西蒙D.彼得·德鲁克

2.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

A.现实性B.权变性C.关键性D.协调性

3.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原则。

A.现实性B.可行性C.程序性D.权变性

4.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A.管理系统B.评估工具C.指标体系D.激励手段

5.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

A.适当利润B.满意利润C.最大利润D.理想利润

6.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多种类型。()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企业顾客的目标。

A.企业目标B.主要目标C.次要目标D.并行目标

7.有些组织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A.利润目标B.短期目标C.中期目标D.长期目标

8.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有一位学者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他就是()。

A.E·C·施勒B.R·利克特C.D·麦格雷戈D.罗宾斯

9.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以内。

A.2个B.5个C.10个D.15个

10.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

A.层次性B.多重性C.变动性D.重合性

11.()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80年代初12.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A.科学管理理论B.行为科学理论

C.权变管理理论D.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二、多项选择

1.组织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目标具有如下性质:()。

A.多重性B.层次性C.单一性D.变动性

2.目标是组织制订计划的基础,确定合理的组织目标必需遵守正确的原则,它们是:()。

A.现实性原则B.定量化原则C.权变原则D.协调性原则

3.根据拉·柯·戴维斯等学者的观点,组织目标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A.主要目标B.综合目标C.并行目标D.次要目标

4.目标分解过程中应注意()。

A.目标体系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B.鼓励职工积极参与目标分解

C.要突出重点目标D.目标分解后要进行严格的审批

5.目标管理注重结果,所以,对部门、个人的目标的执行情况必须进行()。

A.自我评定B.领导评审C.小组考核D.群众评议

6.实践表明,许多企业实行了目标管理以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

A.管理效率提高了B.组织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C.职工主动参与目标的设立D.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三、判断正误

1.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思想的标准。()

2.依据权变原则,企业目标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比较看来,企业的长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短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针对性。()

3.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4.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们不仅把企业看成是经济组织,还认为企业应当担负对社会的责任。企业不仅是一个由职工、经营者和投资者为主体组成的经济组织,也是一个包含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政府等要素在内的开放系统,应把这些系统要素的共同利益作为企业的目标。()

5.目标管理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6.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他提出:工作目标=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

7.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8.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效益至上”。()

9.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10.强调短期目标容易产生企业的短期行为,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强调企业的中长期目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D;2.B;3.A;4.A;5.B;6.B;7.D;8.C;9.B;10.A;11.B;12.D。

二、多项选择

1. ABD;

2. ABCD;

3. ACD;

4. ABCD;5.ABD;6. ABCD。

三、判断正误

1.×;2.×;3.×;4.√;5.×;6.×;7.√;8.×;9.×;10.×。

自测练习五

一、单项选择

1.战略管理的基础工作是()。

A.决策B.预测

C.计划D.组织

2.组织战略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是一种概括性和指导性的规定,是对组织未来的一种粗线条的设计。这是战略管理的()特征。

A.纲领性B.长远性

C.指导性D.客观性

3.像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生产战略等这样的具体实施战略,属于()。

A.竞争战略B.公司战略

C.业务战略D.职能战略

4.战略管理是组织()最重要的职责。

A.创始人B.高层管理者

C.全体管理者D.股东大会

5.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这就是()。

A.竞争战略分析B.SWOT分析

C.BCG矩阵分析D.行业寿命周期法分析

6.组织制定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的依据是()。

A.竞争战略B.组织目标

C.公司层战略D.组织内部资源

7. 就组织的发展战略形式而言,可口可乐公司采用的是()。

A.一体化发展战略B.多元化发展战略

C.稳定型发展战略D.密集型发展战略

二、多项选择

1. 组织的战略远景包括以下内容:()。

A.经营目标B.经营理念

C.企业宗旨D.企业资源

2. 确定组织的宗旨应避免()。

A.语言晦涩B.表述过长

C.狭窄D.空泛

3. 公司在为是否进入某一产业做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A.该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B.该产业是否具有吸引力

C.公司是否拥有优势资源D.该产业的盈利能力

4. 战略管理过程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概括起来就是:()。

A.战略分析B.战略制定

C.战略实施D.战略控制

5.密集型发展战略的优点表现在:()。

A.经营目标集中B.管理简单方便

C.取得规模经济效益D.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强

6.一体化发展战略是一种扩展组织经营范围的战略,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

A.前向一体化战略B.后向一体化战略

C.多维一体化战略D.多元一体化战略

7.目前,新希望集团从生产饲料起家,后来又进入了房地产、旅游等行业。这种发展战略属于()。

A.关联多元化B.同心多元化

C.无关联多元化D.复合多元化

三、判断正误

1.战略的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2. 通常,组织的宗旨都是空泛而笼统的。()

3.公司层战略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因此,也称为高层战略。()

4.战略控制必须以战略目标为控制标准。()

5. 实行成本领先战略,就是降低产品价格。()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2.A;3.D;4.B;5.B;6.C;7. D。

二、多项选择

1. BC;

2. CD;

3. BCD;

4. ABCD;5.ABC;6.AB;7.CD.

三、判断正误

1.√;2.×;3.×;4.√;5.×。

自测练习六

一、单项选择

1.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

A.战略性决策

B.战术性决策

C.业务性决策

D.程序化决策

2.决策的第一步是()。

A.拟定备选方案B.确定决策原则

C.确定决策目标D.识别问题

3.决策的前提是()。

A.识别问题B.拟定备选方案

C.确定决策目标D.确定决策原则

4.属于确定型决策方法的模型很多,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是()。

A.盈亏平衡点法B.哥顿法

C.决策树法D.莱普勒斯法

5.()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A.德尔菲法B.哥顿法

C.头脑风暴法D.莱普勒斯法

6.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5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00元,每台售价2200元,则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是()。

A.25台B.100台

C.125台D.12.5台

7.某产品有三个生产方案,其成本状况为:甲方案固定成本为5000,单位变动成本为100;乙方案固定成本为12000,单位变动成本为60;丙方案固定成本为30000,单位变动成本为30。若丙方案为最佳方案,则产量为()。

A.150

B.300

C.500 D.700

8.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年度产品定单为10000件。据此,单位可变成本降到()元/件时才不至于亏损。

A.300B.130

C.60D.30

9.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45元,如果现在的产销量为25000件,则该公司的经营安全状况属于()。

附表:经营安全率和经营安全状况表

经营安全率S >30% 25%--30% 15%--25% 10%--15% <10% 经营安全状

安全较安全不太好要警惕危险况

A.安全B.较安全

C.不太好D.要警惕

10.某企业在下年度有甲、乙、丙三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都面临畅销、较好、一般和滞销四种状态,每种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市场状态

概率

方案畅销较好一般滞销0.4 0.2 0.3 0.1

甲110 80 50 0

乙90 60 40 20

丙70 50 30 10

那么,用决策树法选出的最优方案是()方案。

A.甲B.乙

C.丙D.甲和乙

11.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市场状态

损益值

方案

畅销一般滞销

甲65 45 40

乙80 50 0

丙120 40 -40 那么,用冒险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

A.甲B.乙

C.丙D.甲和乙

12.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市场状态

损益值

方案

畅销一般滞销

甲65 45 40

乙80 50 0

丙120 40 -40 则,用折衷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设:最大值系数为0.7)

A.甲B.乙

C.丙D.甲和丙

13.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市场状态

畅销一般滞销

损益值

方案

甲65 45 40

乙80 50 0

丙120 40 -40 则,用后悔值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

A.甲B.乙

C.丙D.甲和丙

二、多项选择

1. 按照决策的重要程度,可以将其分为()。

A.职能性决策

B.业务性决策

C.战略性决策

D.战术性决策

2. 由基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对合理组织业务活动等方面进行的决策,属于()。

A.职能性决策B.业务性决策

C.战术性决策D.日常管理决策

3.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相比较而言,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群体决策中责任模糊B.群体决策方案更容易被接受

C.群体决策效率高D.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的精确性强

4.定性决策方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分析,进行决策的方法。主要的定性方法有:()。

A.德尔菲法B.头脑风暴法

C.盈亏平衡点法D.哥顿法

5.德尔菲法是一种改进的专家意见法,其实质是有反馈的函询调查,包括两个基本点,即()。

A.预测B.决策

C.函询D.反馈

三、判断正误

1.决策者所选择的方案一定是最优化的。()1.×;

2.战略决策,主要是由组织的中高层领导决定的。()2.×;

3.相对于个人决策,群体决策的效率较低。()3.√;

4. 运用特尔菲法进行决策时,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所以说它是定量决策。()4. ×;

5.头脑风暴法与质疑头脑风暴法,两种方法一正一反,若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互补作用。()5.√。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2.D;3.A;4. A;5.C;6.C;7.D;8.D;9.C;10.A;11.C;12.C;13.B。

二、多项选择

1. BCD;2.BD; 3. ABD;4.ABD;5.CD。

三、判断正误

1.×;2.×;3.√;4.×;5.√。

自测练习七

一、单项选择

1. 组织结构设计必须与()相匹配。

A.组织目标B.管理理念

C.组织结构D.战略计划

2. 矩阵式组织属于()组织结构。

A.机械式B.有机式

C.直线式D.平行式

3.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A.责权利对等B.分工与协作

C.分级管理D.弹性结构

4. 以下组织结构形式中,()最适用于组织部门间的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

A.职能制结构B.直线职能制结构

C.事业部制结构D.矩阵制结构

5.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

A.职能制结构B.事业部制结构

C.直线职能制结构D.矩阵制结构

二、多项选择

1.许多学者认为组织结构的特征可以描述为复杂性、正规化、职权层级和集权化。由此可以将组织结构形式分为两大类:()。

A.机械式组织B.有机式组织

C.集权式组织D.分权式组织

2.现代组织理论强调组织结构的设计应具有弹性,也就是说()都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动。

A.组织的部门机构B.职责的规定

C.利润的高低D.职位的安排

3.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等。

A.战略B.技术

C.环境D.组织规模

4. 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比直线型和职能型都有优势,它()。

A.保持了集中统一指挥的特点B.分工非常细密

C.注重专业化管理D.下属有灵活的自主权

5.组织变革可以分为多种,比如()。

A.特殊性变革B.适应性变革

C.创新性变革D.激进性变革

三、判断正误

1.组织结构设计的弹性原则就是要求部门机构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弹性。()

2.事业部制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结构形式。()

3.高科技和适宜的外部环境是网络型组织结构的基础条件。()

4.组织发展是管理层的事,与普通员工无关。()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A;

2. B;3.A;4. D;5.B.

二、多项选择

1. AB;2.ABD;3.ABCD; 4. ABC;5.BCD。

三、判断正误

1.×;

2.√;

3.√;

4.×。

自测练习八

一、单项选择

1.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

A.因事择人 B.因人择事

C.量才使用 D.经济效益

2.应用模拟情景训练方法测试应聘者有较高的准确度,常用于招聘()。

A.中层管理者 B.基层管理者

C.普通管理者 D.高层管理者

3.考评管理人员的协作精神主要通过向()获取信息。

A. 上级部门

B.关系部门

C.下属部门 D.主管部门

4.述职报告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的一种方式,它属于()。

A. 上级考评

B. 群众考评

C.专家考评 D. 自我考评

5.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担任同一层次不同的管理职务,以此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能力,这是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即()。

A. 有计划的提升

B. 职务轮换

C.委以助手职务 D. 临时提升

二、多项选择

1.从组织需要的角度为其配备适当的人,这些人应该是()。

A.有职位的人 B.有知识的人

C.有能力的人 D.对组织忠诚的人

2.合理进行人员配备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A.因事择人 B.人事动态平衡

C.量才使用 D.程序化、规范化

3.管理人员的内部提升机制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

A.调动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B.吸收外部人才

C.保证选聘工作的准确性 D.被聘者可以迅速展开工作

4.对管理人员的贡献考评包括()。

A.心理素质考评 B.业务能力考评

C.达标绩效评价 D.管理绩效评价

三、判断正误

1.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资源协调和管理,没有必要掌握具体的业务知识。()2.采用外部招聘的方式选择管理人员,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3.贡献考评是决定管理人员报酬大小的主要依据。()

4.考评方法和考评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管理人员考评结果的合理与否。()

5.在管理人员考评时,由上级人员填写的考评表主要是考核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影响能力。()

6.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2.D;3.B; 4.D;5.B。

二、多项选择

1.BCD;

2.ABCD;3.ABCD;4.CD。

三、判断正误

1.×;2.×;3.√;4.√;5.×;6.√

供应链自测题-答案

1【自测评估】 一、选择题 1.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A ) A、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新战略 B、供应链管理就是物流管理 C、供应链管理其实就是对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管理 D、供应链管理就是对企业流程的综合管理 2.采用(C )运作模式的供应链系统的库存量较低,集成度较高,信息交换迅速。 A、分散式供应链 B、推动式供应链 C、拉动式供应链 D、集中式供应链 3.供应链管理把资源的范围扩展到( C ) A、供应商 B、分销商 C、整个供应链 D、其他节点企业 4.供应链管理因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节点企业需要动态地更新,这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 B )。 A、复杂性 B、动态性 C、交叉性 D、灵活性 5.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 C )上,充分发挥其优势。 A、合作关系 B、运输仓储 C、关键业务(企业核心竞争力) D、生产制造 二、判断题 1.由于供应链节点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所以他们之间不再有竞争性( 错) 2.推动式供应链的驱动力产生于最终用户,整个供应链的集成度较高,信息交换迅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 错) 3.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还是一条增值链。( 对) 4.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信息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 对) 5.供应链整体成本最小化意味着每个节点企业的成本都是最小。( 错)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纵向一体化?什么是横向一体化? 2.什么是供应链?供应链有哪些特性? 3.供应链管理涉及主要内容有哪些? 4.简述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不同。 5.我国供应链管理现状如何?

供应链管理自测练习九

供应链管理自测练习九 一、重点名词 1.客户关系治理 2.客户 3.供应商关系治理 4.客户价值 二、单项选择题 1.供应链上有效的()成为了供应链上信息共享和支撑供应链有效运作的核心要素。 A.库存关系 B.运输治理 C.关系治理 D.战略治理 2.供应链治理环境下的上、下游之间()关系的特点是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双方的工作重点是从长远利益动身,相互配合,持续改进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共同降低成本,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 A.短期目标型 B.长期目标型 C.渗透型 D.联盟型 3.()是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个体。 A.客户 B.用户 C.供应商 D.分销商 4.客户()产品或服务的最终同意者。 A.不是 B.是 C.不一定是 D.不可能是 5.客户()用户。 A.不是 B.是 C.不一定是 D.不可能是 6.在供应链环境下,个体的客户和组织的客户都统称为()。 A.用户 B.顾客

C.买家 D.客户 7.()是“廉价”的忠诚客户。 A.经济型客户 B.道德型客户 C.个性化客户 D.方便型客户 8.()觉得在道义上有义务光顾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 A.经济型客户 B.道德型客户 C.个性化客户 D.方便型客户 9.()需要人际间的满足感,诸如认可和交谈。 A.经济型客户 B.道德型客户 C.个性化客户 D.方便型客户 10.()对反复比较后再选购服务不感爱好,方便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 A.经济型客户 B.道德型客户 C.个性化客户 D.方便型客户 11. 在现代客户治理中,()是专门重要的部分,营销过程决定营销结果。 A.营销治理 B.过程治理 C.客户状态治理 D.客户成本治理 12.供应链与客户关系治理相互存在专门大一部分交集,在客户关系治理和供应链治理中都突出了以()为中心的治理思想。 A.用户 B.买家 C.客户 D.卖家

供应链管理自测练习八

供应链管理自测练习八 一、重点名词 1.信息技术 2.射频识别 3.地理信息系统 4.全球定位系统 5.条形码 6.电子数据交换 7.信息共享 8.信息集成 9.信息安全 二、单项选择题 1.信息流是供应链治理中的关键因素,()差不多被看成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获得竞争优势的要紧来源。 A.信息技术 B.GPS技术 C.EDI技术 D.条形码技术 2.供应链竞争中的速度完全由()来操纵。 A.运算机技术 B.通讯技术 C.专家系统 D.信息技术 3.供应链治理的效率取决于各成员间的和谐,而和谐的基础又依靠于信息()。 A.共享 B.交换 C.独占 D.安全 4.传统的供应链中,各个成员一样()意愿和其他的合作伙伴分享自己的商业信息和运营信息。 A.有 B.没有 C.不确定 D.可能有 5.在运算机安全中,保密是指()。 A.防止未经授权的数据暴露并确保数据源的可靠性 B.防止未经授权的数据修改 C.防止延迟服务 D.防止拒绝服务 6.()的优点是不局限于视线,识别距离比光学系统远。 A.遥感技术 B.条形码技术 C.射频技术 D.遥控技术

7.地理信息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进展起来的()研究新成果。 A.光学 B.物理学 C.天文学 D.地理学 8.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从20世纪()年代开始研制的。 A.50 B.60 C.70 D.80 9.在供应链治理中利用()技术实现物资远距离的跟踪治理。 A.Bar Code B.GPS C.GIS D.EDI 10.条形码是一组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按规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的,用以表示一组数据和符号。 A.码 B.条 C.字 D.空 11.()技术能够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报文数据格式。 A.EFT B.ERP C.EDI D.GIS 12.()技术注重异构数据库的整合以及数据挖掘工作。 A.数据库 B.数据仓库 C.数据挖掘 D.数据集成 13.()是指简单的提供数据,数据未通过加工转换。 A.信息共享 B.信息集成 C.信息融合 D.信息交换 14.()的概念除了提供数据外,还可能包括信息的传递、加工和转化的过程。 A.信息共享 B.信息集成 C.信息融合 D.信息交换

供应链管理的八大指标

供应链管理的八大指标 (一) 产销率指标 工业产品销售率(产销率)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已经销售的产品总量与可供销售的工业产品总量之比,它反映工业产,反之则小。企业供应链产销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供应链各节点已销售出去的产品和已生产的产品数量的比值。 产销率=一定时期内供应链某节点已销售产品数/一定时期内供应链该节点已生产产品数 该指标可反映供应链各节点在一定时期内的产销经营状况、供应链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有效利用程度、供应链库存水平。该指标值越接近1,说明供应链节点的资源利用程度和成品库存越小。 (二) 产需率指标 产需率是与产销率密切相关的一个指标,它从另一个角度衡量了供应链系统的整体运营状况。产需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企业供应链各节点已生产的产品数(或提供的服务)与其下游节点(或用户)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的比值,即: 产需率指标=一定时期内某节点已生产的产品数(或提供的服务)/一定时期内下游节点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数 该指标反映供应链各节点间的供需关系。产需率越接近1,说明上下游节点间的供需关系协调,准时交货率高,反之则说明上下游节点间的准时交货率低或综合管理水平较低。 根据企业管理中的“木桶原理”,在实际评价中,我们可以选取“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即产需率最低的节点的产需率作为企业供应链产需率总体评价的指标值。 (三) 产品出产(或服务)循环期指标 供应链产品出产(或服务)循环期是指供应链各节点产品出产(或服务)的出产节拍或出产间隔时间。该指标可反映各节点对其下游节点需求的响应程度。循环期越短,说明该节点对其下游节点的快速响应性越好。 在实际评价中,我们可以以各节点的循环期总值或循环期最长的节点指标值作为整个供应链的产品出产(或服务)循环期。 (四) 供应链总运营成本指标 供应链总运营成本包括供应链通讯成本、各物料、在制品、成品库存费用、各节点内外部运输总费用等。反映的是供应链的运营效率。 (五) 库存周转率

供应链管理自测练习三

A.系统全面性 B.简明科学性 C.稳定可比性 D.灵活可操作性 6.评价指标的设置应考虑到易与国内其他指标体系相比较。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A.系统全面性 B.简明科学性 C.稳定可比性 D.灵活可操作性 第三章供应链的合作伙伴选择 、重点名词 1.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2.合作伙伴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3.核心企业 二、单项选择题 1.传统的采购商和供应商通常被视做()关系,双方之间是零和博 弈。 A.合作 B.对抗 系。C.对立 D.敌对 2.供应链()关系是指在供应链内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协调关 A.合作 B.竞争 C.对立 D.对抗 3.供应商与制造商的交换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交换,还包括一系列可见和不可见的 () A.产品 B.材料 C.资源 D.服务 4.建立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对()带来利 益。 A.供应商 B.制造商 C.各方 D. 一 方 5.评价指标体系的大小必须适宜,这是选择合作伙伴前设置评价指标体系的()原 则。 7.对于长期需求而言, 合作伙伴要求能保持较高的竞争力和增值率, 因此最好选择 ()。 A.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 B.普通合作伙伴 这是选择合作伙伴前设置评 C.竞争性合作伙伴 D.技术性合作伙伴

8. 对于短期或某一短暂市场需求而言,只需要选择()满足需求即可。 9. ()常用于选择企业非主要原材料的合作伙伴。 A. 直观判断法 10. ()适合订购数量大、合作伙伴竞争激烈时的情况。 A. 直观判断法 15.实施供应链()关系就意味着新产品的共同开发、数据和信息的交换、市场机会共 享和风险共担。 A. 竞争 A.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 B.普通合作伙伴 C. 竞争性合作伙伴 D. 技术性合作伙伴 C. 协商选择法 D. 成本分析法 B.招标法 C. 协商选择法 D. 成本分析法 11.早期的伙伴选择研究主要局限于()选择。 A.供应商 B.制造商 C.分销商 D.零售商 12.()伙伴选择是指核心企业将自己的若干非核心能力业务外包,由更加擅长的企业 完成。 A.纵向 B.横向 C.侧向 D.外向 13.()伙伴选择主要是面向上下游企业关系的伙伴选择。 A.纵向 B.横向 C.侧向 D.外向 14.供应链是围绕()建立起来的。 A. 一般企业 B. 中间企业 C. 核心企业 D. 物流企业 B.招标法 B.合作

供应商管理的八大方法

供应商管理的八大方法 供应商管理的八大方法。供应商分类的另一目的是公司部沟通。例如新生意都给战略或优先供应商,然后再考虑考察供应商,绝不能给淘汰供应商。这些都应成为书面政策,沟通给公司各个部门。选择供应商的标准有许多,根据时间的长短进行划分,可分为短期标准和长期标准。 供应商管理的八大方法 一、资源横向集成原理 资源横向集成原理揭示的是新经济形势下的一种新思维。该原理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仅靠原有的管理模式和自己有限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对企业所提出的要求。企业必须放弃传统的基于纵向思维的管理模式,朝着新型的基于横向思维的管理模式转变。企业必须横向集成外部相关企业的资源,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战略联盟,结成利益共同体去参与市场竞争,以实现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快速响应顾客需求的同时给予顾客更多选择的目的。 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管理模式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纵向思维对应的是“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企业的发展战略是纵向扩展;横向思维对应的是“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企业的发展战略是横向联盟。该原理强调的是优势资源的横向集成,即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均以其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来参与供应链的资源集成,在供应链中以其优势业务的完成来参与供应链的整体运作。 该原理是供应链管理最基本的原理之一,表明了人们在思

维方式上所发生的重大转变。 二、系统原理 系统原理认为,供应链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把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物流服务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系统特征主要体现在其整体功能上,这一整体功能是组成供应链的任何一个成员企业都不具有的特定功能,是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的功能集成,而不是简单叠加。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功能集中表现在供应链的综合竞争能力上,这种综合竞争能力是任何一个单独的供应链成员企业都不具有的。 三、多赢互惠原理 多赢互惠原理认为,供应链是相关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而组成的一个利益共同体,其密切合作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之间是通过一种协商机制,感关注采购从业者微信公众号来谋求一种多赢互惠的目标。供应链管理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方式,将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强调核心企业通过与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强强联合的方式,使每个企业都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在价值增值链上达到多赢互惠的效果。 四、合作共享原理 合作共享原理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合作,二是共享。 合作原理认为,由于任何企业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在所有的业务领域都获得竞争优势,因而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与此同

《供应链管理》习题和答案要点

专科物流专业《供应链管理》练习题 姓名 学号 班级

练习题一 一、单选题(20 分,每题 1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供应链运行绩效的评估() A.涉及到的是供应链上的部分企业 B .涉及到了供应链上所有的企业; C.只涉及到核心企业 D .只与上下游企业之间有关系。 2. 下列不属于供应链环境管理下的库存问题的是() A、侧重于优化单一的库存成本 B 、供应链的战略与规划问题 C、供应链的运作问题 D 、信息类问题 3. 不属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是哪个() A.计划期 B. 成长期 C.成熟期 D. 衰退期 4.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A.缩短采购提前期,提高供货的柔性 B.加快资金周转 C.通过缩短供应链总周期,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D.减少供应商数目 5.()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 A. 宏观物流 B. 社会物流 C. 微观物流 D. 企业物流 6. 下列不属于QR对厂商的优点的是() A. 更好的为顾客服务 B. 降低了费用 C. 生产计划准确 D. 增加了收入 7、下列不是供应链特性的是() A.供应链是交错链状的网络结构。 B.供应链是企业的主体部分。 C.供应链是一条增值链。 D.供应链的网络结构是由顾客需求拉动的。 8、属于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的方法有() A.减少成本 B. 中心化(集中式)策略 C.改进服务质量 D. 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

9.TOC理论对供应链的启迪是企业的经营业绩应该是加强链条中()。A.最强的一环 B. 最薄弱的一环 C.所有环节 D. 部分环节 5. 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第一步必须明确战略关系对于企业的必要性,企业必须评估潜在的() A、利益与风险 B 、成本与风险 C、资金与风险 D 、投资与风险 6. 下列不属于供应链环境管理下的库存问题的是() A、侧重于优化单一的库存成本 B 、供应链的战略与规划问题 C、供应链的运作问题 D 、信息类问题 7. 供应链管理中提到的客户主要是指() A、只是指最终的消费者 B 、与企业内部的部门无关 C、可以指代供应链上的每个相关企业和部门 D 、只指代渠道分销员 8. 对于供应链下库存管理的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联合库存管理比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方式更优越 B、制造商管理库存体现了战略供应商联盟的新型合作企业合作关系 C、联合库存管理体现了战略供应商联盟的新型企业合作关系 D、自动库存补充方法体现了战略供应商联盟的新型企业合作关系 9. 在大多数的跨国公司中,选择供应商的基本准则“Q.C.D.S. ”是() A、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的原则 B、数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的原则 C、价格、质量、成本与服务并重的原则 D、质量、价格、成本与服务并重的原则 10. 供应链管理的初级阶段,典型的供应链策略主要是指() A、企业资源计划与准是制 B 、高效客户响应和准是制; C、高效客户响应和快速响应 D 、企业资源计划与快速响应。 11. 稳定的供应链指的是() A、基于相对稳定、单一的市场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 B、供应链的容量能满足用户需求时的供应链 C、体现供应链的市场中介功能 D、基于相对频繁变化、复杂的需求组成的动态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第一章-练习和答案

Chapter 1 Understanding the Supply Chain True/False 1. 供应链仅包括直接参与供应所需零件的制造的组织。F 2. 供应链由直接或间接地履行顾客需求的各方组成。T 3. 供应链管理可以更准确地描述为一个供应网或供应网络。T 4. 供应链的目标是产生供应链整体价值最大化。T 5. 供应链的目标是为了供应链的制造环节产生价值最大化。F 6. 每个供应链必须包括所有5个环节。F 7. 供应链的循环观点认为供应链运作的流程可以分为一系列循环,每一个循环在供应链 两个相邻的环节进行。T 8. 供应链的循环观点认为供应链的流程被分为两类,这取决于他们是响应顾客订货还是 预计顾客订货。 F 9. 供应链的推拉观点认为供应链的流程被分为两类,这取决于他们是响应顾客订货还是 预计顾客订货。T 10. 供应链的推拉观点认为供应链运作的流程可以分为一系列循环,每一个循环在供应链 两个相邻的环节进行。 F 11. 顾客到达流程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将顾客抵达转化为顾客购买。T 12. 顾客到达流程的目标是确保订单的快速、准确抵达和告知其他受影响的供应链流程。F 13. 顾客订单提交的目的是确保订单的快速、准确抵达和告知其他受影响的供应链流程。T 14. 顾客订单提交的目标是为了维护客户订单入口的记录并完成付款收据产品。F 15. 补货循环发生在零售/经销商的接口。T 16. 补货循环发生在经销商/制造商的接口。F

17. 补货循环从超市失去某一特定的项目的存货时开始。T 18. 补货循环从顾客购买所购买的货物进入他们的手推车时开始。F 19. 制造循环发生在经销商/制造商的接口。T 20. 制造循环发生在生产商和供应商的接口。F 21. 在制造循环中的生产调度的过程与补货循环中的订单录入的过程相似。T 22. 在制造循环中的生产调度的过程与补货循环中的订单完成的过程相似。F 23. 采购循环发生在生产商和供应商的接口。T 24. 采购循环发生在零售/经销商的接口。F 25. 当考虑到经营决策时,供应链的循环观点是很有用的,因为它具体说明了供应链每个 成员的职责和任务。T 26. 当考虑到经营决策时,供应链的循环观点是很有用的,因为它把过程分类是基于它们是响应顾 客订货还是预计顾客订货。 F 27. 当战略决策与供应链设计相关时,供应链的推拉观点是很有用的,因为把过程分类是 基于它们是响应顾客订货还是预计顾客订货。T 28. 当战略决策与供应链设计相关时,供应链的推拉观点是很有用的,因为它具体说明了 供应链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F 29. 拉式过程也以看成是响应流程。T 30. 拉式过程也以看成是预测流程。F 31. 推式过程也以看成是预测流程。T 32. 推式过程也以看成是响应流程。F 33. 在企业内部,所有的供应链活动都属于三个宏观流程中的一种,即客户关系管理、内 部供应链管理和供应商关系管理。T 34. 供应链渠道的设计管理和一条成功的供应链有着密切的关系。T Multiple Choice 1. 下列哪一项阶段不是一个典型的供应链包括的环节? E a. 顾客 b. 零售商

供应链管理自测练习五讲课教案

第五章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一、重点名词 1.传统的企业生产计划 2.生产进度控制3.生产进度信息4.生产能力 二、单项选择题 1.传统的企业生产计划是以某个企业的()需求为中心展开的,缺乏和供应商的协调。 A.信息 B.物料 C.能源 D.人员 2.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链上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和库存决策都()影响供应链其他企业的决策。 A.不会 B.会 C.可能会 D.有时 3.信息()是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主要特征。 A.多源化 B.一元化 C.多样化 D.杂乱化 4.传统的生产计划决策模式是一种集中式决策,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决策模式是()的群体决策过程。 A.集中式 B.分布式 C.分层式 D.集成式 5.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信息的传递模式和传统企业的信息传递模式不同,它具有()结构特征。 A.系统化 B.直线化 C.网络化 D.自动化 6.基于()的竞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全新的竞争策略。 A.质量 B.提前期 C.库存 D.时间 7.传统的制造资源计划MRPII对企业资源这一概念的界定是局限于企业()的。 A.内部 B.外部

C.仓库 D.车间 8.当供应链的各成员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决策时,系统将产生需求()效应。 A.缩小 B.放大 C.均匀 D.不变 9.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生产计划是根据企业()的资源情况制定的。 A.内部 B.外部 C.内外部 D.库存 10.()的思想要求改变传统的单纯为库存而采购的管理模式,提高采购的柔性和市场响应能力。 A.即时采购 B.准时采购 C.按时采购 D.分时采购 11.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供应商和需求企业之间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 A.一般 B.战略 C.战术 D.普通 12.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需求和供应信息不是逐级传递的,而是()传递的。 A.阶梯式 B.发散式 C.网络式 D.链条式 13.()协调主要指完善供应链运作的实物供需条件,采用JIT生产与采购、运输调度等。 A.库存 B.生产 C.非信息 D.信息 14.()协调控制过分强调代理模块的独立性,对资源的共享程度低,缺乏通信与交流,很难做到供应链的同步化。 A.中心化 B.非中心化 C.混合式 D.集中式

供应链管理自测练习九

第九章供应链上的关系管理 一、重点名词 1.客户关系管理 2.客户 3.供应商关系管理 4.客户价值 二、单项选择题 1.供应链上有效的()成为了供应链上信息共享和支撑供应链有效运作的核心要素。 A.库存关系 B.运输管理 C.关系管理 D.战略管理 2.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上、下游之间()关系的特征是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双方的工作重点是从长远利益出发,相互配合,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共同降低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 A.短期目标型 B.长期目标型 C.渗透型 D.联盟型 3.()是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个体。 A.客户 B.用户 C.供应商 D.分销商 4.客户()产品或服务的最终接受者。 A.不是 B.是 C.不一定是 D.不可能是 5.客户()用户。 A.不是 B.是 C.不一定是 D.不可能是 6.在供应链环境下,个体的客户和组织的客户都统称为()。 A.用户 B.顾客 C.买家 D.客户 7.()是“便宜”的忠诚客户。 A.经济型客户 B.道德型客户 C.个性化客户 D.方便型客户

8.()觉得在道义上有义务光顾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 A.经济型客户 B.道德型客户 C.个性化客户 D.方便型客户 9.()需要人际间的满足感,诸如认可和交谈。 A.经济型客户 B.道德型客户 C.个性化客户 D.方便型客户 10.()对反复比较后再选购服务不感兴趣,方便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 A.经济型客户 B.道德型客户 C.个性化客户 D.方便型客户 11. 在现代客户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营销过程决定营销结果。 A.营销管理 B.过程管理 C.客户状态管理 D.客户成本管理 12.供应链与客户关系管理相互存在很大一部分交集,在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中都突出了以()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A.用户 B.买家 C.客户 D.卖家 13.有了内容丰富的、无处不在的(),分析人员就能以主动的姿态去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不是无休止地被动地响应。 A.网络布线 B.数据仓库 C.客户反应机制 D.营销机制 14.成功的客户关系管理非常注重客户信息和数据的()管理。 A.一体化 B.共同化 C.现代化 D.同步化 15.供应链形成了企业之间信息共享的关系,借助于()建立了具有共同远景、双赢的利益共同体。

供应链管理习题(+答案)

供应链管理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5题,共30分) 1、传统管理模式下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不含(C)。 A、少品种 B、大批量生产 C、柔性 D、专用流水线 2、(A)主要体现供应链的物理功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以及在供应链中的运输等。 A、有效性供应链 B、反应性供应链 C、稳定供应链 D、动态供应链 3、许多企业已经普遍将信息系统业务,在规定的服务水平基础上外包给应用服务提供商(ASP),由其管理并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服务。这是属于(D)业务外包的方式。A、研发外包 B、生产外包 C、脑力资源外包 D、应用服务外包 4、(A)是指在竞争、合作、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由若干个供方、需方等实体(自主、半自主)构成的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的动态供需网络。 A、敏捷供应链 B、稳定供应链 C、反应性供应链 D、平衡供应链 5、提供功能性产品的公司的一个极重要的目标是(B) A、提高边际利润 B、降低总成本 C、加快市场反应 D、降低总库存 6、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在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高度集成,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最终集成为(D)。 A、传统关系物流关系 C、合作伙伴关系 D、网络资源关系 7、传统的生产计划决策模式是一种集中式决策,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生产计划的决策模式是(B)决策过程. A、分布式 B、分布式群体 C、集中群体 D、分权式 8、( B )是指需求变化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控制能力之外,因而其数量与出现的概率是随机的、不确定的、模糊的。 A、单一需求 B、独立需求 C、多需求 D、相关需求 9、下列(C)不是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采购的特点。 A、为订单而采购 B、从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 C、为库存而采购 D、从一般买卖关系向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转变

供应链管理自测练习六

第六章供应链库存管理 一、重点名词 1.周期性订货 2.短期博弈 3.供应商管理库存 4.联合库存管理 二、单项选择题 1.传统的库存控制解决主要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 A.多个 B.单个 C.两个 D.三个 2.研究供应链上的(),就是要研究如何按照需求合理地降低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量,获得最优的订货策略。 A.仓储管理 B.仓库管理 C.库存管理 D.货物管理 3.供应链管理的绩效好坏最终应该由()来评价。 A.领导 B.用户 C.企业员工 D.售货员 4.用MRP批量订货出现的需求()现象,称为“MRP紧张”。 A.放大 B.缩小 C.不变 D.成本 5.需求放大效应是需求()扭曲的结果。 A.数量 B.信息 C.技术 D.反映 6.供应链是多个组织的联合,通过有效的过程管理可以()乃至消除库存。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大幅增加 7.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交易合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交易成本随着交易量的()而减少。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变化

8.需求放大效应是需求信息()的结果 A.变化 B.缩小 C.扭曲 D.放大 9.为了应付不确定性,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都设有一定的(),这是企业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 A.在库库存 B.在途库存 C.已分配量 D.安全库存 10.()是建立在经销商一体化基础之上的一种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 A.供应商管理库存 B.联合库存管理 C.第三方管理库存 D.分销商管理库存 11.供应链成本在企业的运营费用中占有很高的比重,有一项调查表明,在某些行业可以占到()以上。 A.90% B.85% C.75% D.95% 12.在传统的多级库存优化方法中,主要考虑的供应链模式是()。 A.生产—分销模式 B.供应—分销模式 C.分销—生产模式 D.分销—供应模式 13.()是由于供不应求造成市场机会损失以及用户罚款等。 A.维持库存费用 B.交易成本 C.缺货损失成本 D.订货费用 14.()是将控制中心放在核心企业上,由核心企业对供应链系统的库存进行控制,协调上游和下游企业的库存活动。 A.中心化控制策略 B.非中心化控制策略 C.供应商控制策略 D.分销商控制策略

供应链管理复习题二

名词解释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联合库存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价值 单选题 1.供应链的概念是在()提出来的。 A. 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A.集成 B.松散 C.积极 D.消极 3.供应链的管理目标呈现出()特征。 A.一体化 B.集成化 C.多元化 D.一元化 4.供应链管理是通过企业之间共享库存信息和通过( )传递信息。 A.条形码 B.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电子数据交换 5. 供应链是围绕()建立起来的。 A.一般企业 B. 中间企业 C.核心企业 D. 物流企业 6. 供应链管理的绩效好坏最终应该由()来评价。 A.领导 B. 用户 C.企业员工 D. 售货员 7. VMI是建立在()伙伴关系基础上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 A.供应商—制造商 B. 零售商—供应商 C.分销售—供应商 D. 制造商—分销商 8. 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最低的是() A.普通的伙伴关系 B. 战术伙伴关系 C.战略伙伴关系 D. 竞争性伙伴关系 9. 对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实际上是( )思想在重组企业业务流程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它强调整体最忧而不是单个环节或作业任务的最忧。 A.系统 B.集成 C. 分割 D.组合 10. 为了做到对顾客负责,及时满足顾客的需求,采取的策略是()接触顾客。 A.单点 B.多点 C.二点 D.三点 多选题 1.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主要有( )

A.供应链管理是物流运作管理的扩展 B.供应链管理是物流一体化管理的延伸 C.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新战略 D.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改头换面 2.供应链是一个网络系统,由()组成。 A. 供应商 B. 供应商的供应商 C.用户 D. 用户的用户 E.客户 3. 供应链管理中形成了两种最重要的关系管理.即() A.用户关系管理 B.客户关系管理 C. 供应商关系管理 D.分销商关系管 E.零售商关系管理 4. 以下属于供应商选择原则的是() A.系统全面性原则 B.简明科学性原则 C. 距离最近原则 D. 学习更新原则 E.便宜方便原则 5. 实施BPR,就是要有全局的思想,从整体上确认企业的作业流程,追求全局最优而不是个别最优。企业的作业流程可分为( )。 A.核心流程 B.作业活动 C. 作业活动 D. 信息系统 E. 支持流程 判断题 ()1.现代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柱心企业的网链关系。 ()2.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重物流、轻信息,重过程分解、轻系统优化,供应链管理也存在这种问题。 ()3.供应链中的不同成员存在着不同的相互冲突的目标,因此无法达到供应链整体的最忧。 ()4.由于需求放大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维持下游供应商更高的库存水平。 ()5.通信技术的最基本的利益并不是降低成本,而是改善顾客服务。()6.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每个企业都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 ()7.BPR等于自动化,它关注的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全新的目标,完成从未做过的工作。 ()8.决策权力下放,必然压缩管理层次,减少不必要的控制监督人员,也意着管理人员无事可做。 ()9. 公司内部不存在客户关系。 ()10. 一般客户构成公司的最主要客户群体。 问答题 1. 试述CPFR的实施步骤。 2.影响供应链成本的因素有哪些?

自测练习(五)

管理学基础自测练习(五) 第十二章控制 一.单项选择 1.能够有效地监督组织各项计划的落实与执行情况,发现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距,这一管理环节是()。 A.领导B.组织C.控制D.协调 2.以下列举了现场控制必备的条件,除了()项。 A.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B.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 C.适当的授权D.部门的明确划分 3.即时控制通常又被称作()。 A.前馈控制B.反馈控制 C.作业控制D.现场控制 4.在集中控制中,信息处理、偏差检测、纠偏措施的拟定等都是由()统一完成的。A.控制中心 B.最高决策层 C.中级管理层D.监督机构 5.将组织管理系统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独立地实施内部直接控制,这就是()。 A.分散控制 B.分层控制 C.集中控制D.内部控制 6.控制活动过程中,管理人员所在的部门、所处的管理层次不同,实施控制的主要任务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主要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 A.高层管理人员 B.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 C.重点部门管理人员D.科研部门管理人员 7.一个组织的全部行为活动构成控制的()。 A.目的B.客体C.媒体D.主体 8.控制系统是指由()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 A.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载体 B.控制实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

C.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目的D.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 9.控制应当从实际目标出发,采用各种控制方式达到控制目的,不能过分依赖正规的控制方式,也要采用一些能随机应变的控制方式和方法。这就是控制的()。 A.随机性原则 B.灵活性原则 C.多变性原则 D.弹性原则 10.制定控制标准的时候,要注意把标准变成定量指标,这才符合制定控制标准的()要求。 A.可检验性 B.可操作性C.应用性D.可行性 二.判断正误 1.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就是控制。 2.前馈控制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面对面进行的控制活动。 3.一般来说,集中控制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组织。 4.分层控制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保证组织的整体一致性。 5.有效的控制只能针对关键项目,抓住活动过程中的关键和重点进行局部的和重点的控制,这就是控制的目标原则。 6.坚持控制的经济性原则,一要有选择地实行控制;二要降低控制的各种耗费。 7.有效的控制系统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即制定标准、衡量工作绩效和分析偏差。 三.名词解释 1.控制 2.前馈控制3.现场控制 4.反馈控制 5.集中控制 6.分层控制 7.分散控制 8.控制系统 四.简答题 1.现代管理中控制的作用。 2.实现有效的现场控制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3.控制系统有哪些特点?

供应链管理八大核心过程

供应链管理八大核心 过程

供应链管理八大核心过程 成功的供应链管理需要我们改变以前只对单个过程管理的模式,需要对一系列整合的过程进行管理。 在很多大公司,管理经验证明,没有首先执行正确的商业过程,他们就不可能使生产流程达到最优化,有少数专家认为,在商业生产过程中运用供应链管理时,工业标准就得不到统一。使用标准化商业的价值在于使得供应链管理环节上的各个公司的管理者能使用统一的语言并有效开展合作。 实施管理,涉及八大核心过程。这八个过程是:(1)客户关系管理、(2)客户服务管理、(3)需求管理、(4)订单完成、(5)制造流程管理、(6)供应商关系管理、(7)产品的开发和产品商业化、(8)回收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过程提供了如何发展和维护与客户关系的方法。通过这个步骤,管理者能辨认关键客户和客户群,并把他们作为公司商业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根据客户价值将他们分类,并通过为客户提供专门针对不同客户的个性化的服务来提升顾客的忠诚度。 客户服务管理 客户服务管理表示公司对客户的态度。这是在客户关系管理步骤中由客户小组开发产品服务包的关键步骤。客户服务中通过与职能部门比如制造和物流部门联系,为客户提供他们想了解的关于运输日期和产品实用性等方面的实时信息。客户服务过程还包括帮助客户了解产品的应用。 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是一个平衡客户需求和供应能力的过程。通过在正确的地方使用正确的程序,这种管理能有预见性地使需求和供给相匹配并能使计划更有效执行。必须注意到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指预测。它还包括协调供给和需求、增强弹性,减少波动。一个优良的需求管理系统,使用点对点的销售并了解关键客户的数据以减少不确定性,并对整个供应链提供有效支持。它也有效地协调市场需求和生产计划。 完成定单 供应链的这个过程不仅仅指下达定单指令,它还包括定义客户需求,设计网络,在最小化配送成本的基础上满足客户需求等一系列活动。它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从供应商到公

供应链管理习题和答案

专科物流专业 《供应链管理》练习题 姓名 学号 班级

练习题一 1. 供应链运行绩效的评估() A.涉及到的是供应链上的部分企业 B.涉及到了供应链上所有的企业;C.只涉及到核心企业 D.只与上下游企业之间有关系。 2.下列不属于供应链环境管理下的库存问题的是() A、侧重于优化单一的库存成本 B、供应链的战略与规划问题 C、供应链的运作问题 D、信息类问题 3.不属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是哪个() A.计划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4.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A.缩短采购提前期,提高供货的柔性 B.加快资金周转 C.通过缩短供应链总周期,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D.减少供应商数目 5.()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A. 宏观物流 B.社会物流 C. 微观物流 D.企业物流 6.下列不属于QR对厂商的优点的是() A. 更好的为顾客服务 B. 降低了费用 C. 生产计划准确 D.增加了收入 7、下列不是供应链特性的是() A.供应链是交错链状的网络结构。 B.供应链是企业的主体部分。 C.供应链是一条增值链。 D.供应链的网络结构是由顾客需求拉动的。 8、属于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的方法有() A.减少成本 B.中心化(集中式)策略 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 D.改进服务质量C. 9.TOC理论对供应链的启迪是企业的经营业绩应该是加强链条中()。A.最强的一环 B.最薄弱的一环 C.所有环节 D.部分环节

10. 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第一步必须明确战略关系对于企业的必要性,企业必须评估潜在的() A、利益与风险 B、成本与风险 C、资金与风险 D、投资与风险 11. 下列不属于供应链环境管理下的库存问题的是() A、侧重于优化单一的库存成本 B、供应链的战略与规划问题 C、供应链的运作问题 D、信息类问题 12.供应链管理中提到的客户主要是指() A、只是指最终的消费者 B、与企业内部的部门无关 C、可以指代供应链上的每个相关企业和部门 D、只指代渠道分销员 13.对于供应链下库存管理的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联合库存管理比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方式更优越 B、制造商管理库存体现了战略供应商联盟的新型合作企业合作关系 C、联合库存管理体现了战略供应商联盟的新型企业合作关系 D、自动库存补充方法体现了战略供应商联盟的新型企业合作关系 14.在大多数的跨国公司中,选择供应商的基本准则“Q.C.D.S.”是() A、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的原则 B、数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的原则 C、价格、质量、成本与服务并重的原则 D、质量、价格、成本与服务并重的原则 15.供应链管理的初级阶段,典型的供应链策略主要是指() A、企业资源计划与准是制 B、高效客户响应和准是制; C、高效客户响应和快速响应 D、企业资源计划与快速响应。 16.稳定的供应链指的是() A、基于相对稳定、单一的市场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 B、供应链的容量能满足用户需求时的供应链 C、体现供应链的市场中介功能 、基于相对频繁变化、复杂的需求组成的动态供应链D. 17.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成功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可靠性 B.准时性 C.快捷性 D.为客户服务 18.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是()。 A.内部物流 B.第一方物流 C.第三方物流 D.军事物流 19.目前的供应链系统正在朝着()的方向进行改革。 A.拉式市场 B.推式市场 C.产品中心 D.推拉式市场 20.()中,会导致“牛鞭效应”。 A.拉式市场 B.推式市场 C.产品中心 D.推拉式市场 二、多选题(10分,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供应链管理八大核心过程

供应链管理八大核心过程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供应链管理八大核心过程 成功的供应链管理需要我们改变以前只对单个过程管理的模式,需要对一系列整合的过程进行管理。 在很多大公司,管理经验证明,没有首先执行正确的商业过程,他们就不可能使生产流程达到最优化,有少数专家认为,在商业生产过程中运用供应链管理时,工业标准就得不到统一。使用标准化商业的价值在于使得供应链管理环节上的各个公司的管理者能使用统一的语言并有效开展合作。 实施管理,涉及八大核心过程。这八个过程是:(1)客户关系管理、(2)客户服务管理、(3)需求管理、(4)订单完成、(5)制造流程管理、(6)供应商关系管理、(7)产品的开发和产品商业化、(8)回收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过程提供了如何发展和维护与客户关系的方法。通过这个步骤,管理者能辨认关键客户和客户群,并把他们作为公司商业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根据客户价值将他们分类,并通过为客户提供专门针对不同客户的个性化的服务来提升顾客的忠诚度。 客户服务管理 客户服务管理表示公司对客户的态度。这是在客户关系管理步骤中由客户小组开发产品服务包的关键步骤。客户服务中通过与职能部门比如制造和物流部门联系,为客户提供他们想了解的关于运输日期和产品实用性等方面的实时信息。客户服务过程还包括帮助客户了解产品的应用。 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是一个平衡客户需求和供应能力的过程。通过在正确的地方使用正确的程序,这种管理能有预见性地使需求和供给相匹配并能使计划更有效执行。必须注意到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指预测。它还包括协调供给和需求、增强弹性,减少波动。一个优良的需求管理系统,使用点对点的销售并了解关键客户的数据以减少不确定性,并对整个供应链提供有效支持。它也有效地协调市场需求和生产计

供应链管理的八大指标

供应链管理的八大指标 (一)产销率指标 工业产品销售率(产销率)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已经销售的产品总量与可供销售的工业产品总量之比,它反映工业产,反之则小。企业供应链产销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供应链各节点已销售岀去的产品和已生产的产品数量的比值。 产销率=一定时期内供应链某节点已销售产品数/一定时期内供应链该节点已生产产品数 该指标可反映供应链各节点在一定时期内的产销经营状况、供应链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有效利 用程度、供应链库存水平。该指标值越接近1,说明供应链节点的资源利用程度和成品库存越小。 (二)产需率指标 产需率是与产销率密切相关的一个指标,它从另一个角度衡量了供应链系统的整体运营状况。产需率是指 在一定时间内,企业供应链各节点已生产的产品数(或提供的服务)与其下游节点(或用户)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的比值,即: 产需率指标=一定时期内某节点已生产的产品数(或提供的服务” 一定时期内下游节点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数 该指标反映供应链各节点间的供需关系。产需率越接近1,说明上下游节点间的供需关系协调,准时交货 率高,反之则说明上下游节点间的准时交货率低或综合管理水平较低。 根据企业管理中的“木桶原理”,在实际评价中,我们可以选取“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即产需率 最低的节点的产需率作为企业供应链产需率总体评价的指标值。 (三)产品出产(或服务)循环期指标 供应链产品岀产(或服务)循环期是指供应链各节点产品岀产(或服务)的岀产节拍或岀产间隔时间。该指标 可反映各节点对其下游节点需求的响应程度。循环期越短,说明该节点对其下游节点的快速响应性越好。 在实际评价中,我们可以以各节点的循环期总值或循环期最长的节点指标值作为整个供应链的产品岀产(或服务)循环期。 (四)供应链总运营成本指标 供应链总运营成本包括供应链通讯成本、各物料、在制品、成品库存费用、各节点内外部运输总费用等。反映的是供应链的运营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