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城隍庙的历史及民俗
初八祭拜城隍与保佑家庭的日子

初八祭拜城隍与保佑家庭的日子初八祭拜城隍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这一天,人们会在家中或城隍庙中举行盛大的祭拜仪式,以祈求城隍保佑家庭平安、健康和幸福。
以下是有关初八祭拜城隍及其保佑家庭的相关内容。
一、初八祭拜城隍的起源和意义初八祭拜城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尤其在农村地区,人们信仰城隍,认为城隍是守护城市和村庄的神灵。
早在唐宋时期,初八祭拜城隍已经成为一个传统的习俗。
而对于保佑家庭的意义,城隍被视为有权利、有能力保卫家庭免受邪灵和不幸的神灵。
因此,祭拜城隍被视为一种驱邪保平安、祈求家庭平安的活动。
二、初八祭拜城隍的仪式祭拜城隍的仪式虽然因地域和习俗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一般来说,仪式包括几个主要环节。
首先,家庭成员会提前准备好祭品,如水果、糕点、糖果、鲜花等。
在祭拜当天,他们会摆放祭品,有的摆放在家中的神龛或城隍庙中的香案上,有的则放在屋外或庭院中临时搭建的祭台上。
其次,进行祭拜仪式时,家庭成员会点起香烛,全家齐诵祈祷文,表达对城隍的敬意和祈愿。
最后,祭拜仪式完成后,家庭成员会品尝祭品,表示对城隍的感恩之情。
有的地方还会进行民间文艺表演、舞狮等活动,以庆祝初八城隍节。
三、初八祭拜城隍与家庭保佑初八祭拜城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们认为城隍是保佑家庭的神灵,通过祭拜城隍,希望能得到城隍的庇佑,保佑家人的平安和幸福。
首先,初八祭拜城隍可以带来心灵上的安慰。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通过祭拜城隍,可以让人们放慢脚步,停下来思考自己的生活,感受传统文化的力量,从而带来心灵上的宁静和平和。
其次,初八祭拜城隍让家庭成员之间更加团结。
在这一天,全家人会聚在一起,共同参与祭拜仪式,共同品尝祭品,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加深亲情和感情。
最后,初八祭拜城隍通过表达对城隍的敬意和祈愿,让家庭成员更加关注家人的健康和安全,提醒大家要照顾好自己和家人,保持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城隍庙_精品文档

城隍庙城隍庙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宗教建筑,也是民间信仰的重要场所之一。
它是用来祭祀城隍神的庙宇,被认为能够保护城市的安宁和居民的平安。
城隍庙在中国的许多城市和乡镇都有建立,规模大小不一,但都承载着人们对城市神灵的敬仰和祈求。
城隍庙作为中国传统宗教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中国的传统信仰中,城隍神被视为治理和保护城市的神明,被尊敬为最高神灵之一。
城隍庙的建立是为了祭祀和奉养城隍神,希望获得城隍神的庇佑和保护。
城隍庙的建筑风格多样,但一般都采用传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
典型的城隍庙通常由牌坊、正殿、配殿和配套建筑组成。
牌坊是城隍庙的标志,通常建在庙门前,上面刻有庙名。
正殿是城隍庙最主要的建筑,供奉着城隍神像。
配殿则用来供奉其他神灵和祖先,象征着传统宗教信仰的继承和传承。
城隍庙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文化交流和社区信仰的重要场所。
每年的城隍庙庙会是一个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吸引着大量的参观者和信徒。
在庙会期间,人们会唱歌跳舞、表演各种传统艺术和手工艺,还有各种游戏和摊位。
庙会活动不仅有助于宗教信仰的传承,还促进了社区的凝聚力和交流。
除了宗教意义,城隍庙还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城隍庙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代表着城市的历史和传统。
在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中,城隍庙往往被保护为文物古迹,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
游客可以在城隍庙中感受到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魅力,了解当地的历史和风俗习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隍庙也在逐渐演变和变革。
一些城隍庙已经加入了现代化的设施和功能,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宗教和文化中心。
城隍庙不仅供奉城隍神,还提供社区活动和文化体验的场所。
例如,有些城隍庙建有图书馆、音乐厅、艺术展览馆等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参与文化活动和宗教仪式的场所。
总之,城隍庙是中国传统宗教的重要场所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城市神灵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它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社区活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城隍庙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是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促进社区凝聚力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
城隍庙的来历

城隍庙的来历作者:来源:《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21年第10期城隍廟,是用来祭祀城隍神的庙宇。
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中普遍崇拜与祭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
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城隍庙。
“城隍”一词源于古代的城墙和护城河,周朝时,除夕祭祀八种神,其中就有水(即隍)和庸(即城)。
城隍作为神,就是从此而来。
这原是一种原始信仰的残留。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绝大多数城市临近水边,水与城进一步结合,水神和庸神也合在一起了,它成为城池的城隍神。
城隍是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能降雨,能止涝,还管领亡灵。
城隍在古人心目中是护卫百姓安全、保佑一方平安之神,城隍神则是为国家民族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名将或为地方百姓造福一方的廉吏贤哲,他们有的名垂青史,有的功勋卓著,是备受百姓推崇爱戴的历史人物。
城隍信仰,寄托了人们对英雄圣贤的纪念与崇拜,深入民心。
城隍既是人间正义的主持者,又是生死祸福的主宰者。
最早的城隍庙见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建的芜湖城隍庙。
历史上有唐人张说、李德裕、李阳冰、杜牧等祭祀城隍神的文献记载。
宋代以后,城隍开始人格化,多将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如苏州祀战国时春申君黄歇,上海祀秦裕伯,北京祀文天祥、杨椒山,杭州祀周新,会稽祀庞玉,南宁、桂林祀苏缄等。
后唐末帝清泰元年(公元934年)封城隍为王爵。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则下旨封开封、临濠、束和、平滁四城的城隍为王,职位正一品,与人间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级,又封各府、州、县城隍为公、侯、伯,即府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威灵公,职位正二品;州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显佑侯,职位正三品;县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显佑伯,职位正四品,并且重建各地城隍庙,规模与当地官署衙门完全一样,还按级别配制冕旒服制。
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正祀典,诏去封号,只称“某府或某县城隍之神”,又令各地城隍庙不得杂祀其他之神。
关于城隍庙及城隍文化,你了解多少?

关于城隍庙及城隍文化,你了解多少?自古以来民间的传统是,如果要功名拜孔庙(文庙);如果要财禄去拜关帝庙(武庙);如果要求风调雨顺、日常杂七杂八的事事顺心,那一定是去拜老百姓的“家庙”——城隍庙。
而庙里的城隍作为城市守护神,普遍代表着民间朴素的信仰寄托。
风格迥异的城隍庙星罗棋布的城隍庙,遍布华夏大地的每个府县城池。
世世代代的人们相信城隍神能保城护民,安生恤死。
每年的城隍巡游和庙会,曾是无数中国城镇里最热闹盛大的公共活动,满满的生活记忆。
01 城隍庙的历史由来关于“城隍”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周易·泰卦》,“城复於隍,勿用师”;《易经》中又言:“城复於隍,其命乱也”。
这里所谓的“城”,是指城墙;“隍”,是指护城壕。
“城隍”连用泛指城池,上面的意思是指如果城墙倾覆,是为乱兆,为政者应息武止戈,不可穷兵黩武。
城隍画像在远古奉行神灵原始崇拜和祭祀的年代,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最早出自周代《礼记》中天子八蜡中的水墉神,为《周宫》八神之一。
古人认为城墙、城壕在防卫敌人、猛兽攻击,保护一城百姓安全上,功莫大焉。
于是水墉神便升格为城隍神,被视为城市的守护神。
城隍祭祀城隍神是由自然神逐渐过渡到人格神的,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期望英雄人物死后英灵还在,作为地方神来保护自己。
在城隍由自然神演变为人神的过程中,汉长安不仅是城隍信仰的原发地和传播地,也产生了最早的城隍人神——纪信。
汉将纪信史记楚汉荥阳之战中,汉将纪信假扮汉王诈降西楚,解救刘邦出围,被俘后拒绝招降终被项羽火刑处决。
刘邦得天下后,封纪信为各州总城隍,在长安王曲建庙立祠,以彰其忠勇。
这在《史记·项羽本纪》和《汉书·高帝纪》中均有记载,并非传说。
因此由史料记载来看,王曲城隍祭祀纪信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比三国东吴芜湖城隍爷徐盛和城隍庙还要早上四百年。
纪信雕像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城隍信仰不断增强,城隍祭祀活动亦不断兴盛;进入唐代,城隍祭祀在各地已经蔚然成风,地方官每年定期或在地方遭遇旱涝天灾时,代表一方民众祭祀城隍;至宋代城隍神已被正式列入祀典,并明确规定,新官到任三日内,必须拜谒城隍庙,这是最早借用神明威力来管制官吏的典制。
对城隍庙景点的简单介绍

对城隍庙景点的简单介绍城隍庙,又称城隍庙宇或城隍庙宇供奉处,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的一种庙宇形式。
城隍庙一般供奉城隍,是为了保护和维护一个城市的安宁、繁荣和祥和而修建的。
城隍庙常常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被视为城市的护符和灵魂所在,是观光旅游的热门景点之一。
一个城隍庙通常包含多个建筑,如殿堂、牌坊、门楼等。
城隍庙的建筑风格因地域和历史背景而有所差异,但一般都是古老而庄严的,融合了传统的宗教元素和民间文化特色。
城隍庙的大门通常是两扇朱红色的大门,上方会有悬挂红灯笼和彩色的对联。
进入城隍庙后,可以看到一座座华丽的殿堂,供奉着城隍和众多其他神灵。
殿堂的墙壁上或悬挂着精美的壁画,或刻有神秘的符文和经文,营造出庄严而神圣的氛围。
城隍庙作为旅游景点,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信徒。
人们来到城隍庙不仅可以感受到古老的历史底蕴和宗教氛围,还可以在庙内祈福求神,祈求家庭平安、事业顺利、财运亨通等。
尤其是在传统的节日和庙会期间,城隍庙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和参与。
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可以欣赏到传统的舞蹈、音乐、杂耍等表演,品尝到各式各样的传统美食,参与到热闹非凡的狂欢氛围当中。
除了宗教和文化意义外,城隍庙还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风物人情。
很多城隍庙所在的地区都是城市的历史中心,周边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古街道和历史文物。
游客在参观城隍庙的同时,还可以顺便游览周边的历史街区和名胜古迹,领略这座城市的传统魅力和独特风情。
总之,城隍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城市的象征和信仰中心,还是游客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历史风貌的重要场所。
无论信仰与否,人们都可以在城隍庙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庄重的氛围,得到一份心灵的慰藉和平静。
民俗丨城隍庙里名堂多

民俗丨城隍庙里名堂多文·袁庭栋图·任巧、网络城隍神的由来城隍的本义是古代的城墙与城壕。
城隍神是古代城市的守护神,最早见于《北史·慕容俨传》,唐代以后流行全国,最初属于民间神系,后来被道教列入了道教神系,不仅在阳世护城安邦,还要掌管阴间的亡魂。
明代朱元璋将他的都城南京的城隍神封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将另外五个城市的城隍神也封为王,各府的城隍神封为公,各州的城隍神封为侯,各县的城隍神封为伯,并规定从此以后各地的城隍庙都必须修得相当气派,其规格大体与地方官的官署衙门相当。
从此以后,各个城市的城隍庙就成了各个城市中最重要的寺庙之一。
按照当时的观念,人死了之后都要到阴曹地府报到,成为阴间的鬼魂,并准备再投胎转世成人。
于是在每一个城市就都有了管理“阴”、“阳”世界的两个衙门。
官署管理阳世,城隍管理阴间,城隍神的地位与作用相当大,以致我国古代的很多著名文学家诸如韩愈、杜牧、李商隐等都写有祭城隍的祭文,杜甫、羊士谔等诗人都写过祭城隍的诗篇。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之后,以开国皇帝的强权树立了城隍神的新的权威,这样做的目的在他对大臣宋濂的段话中说得很明白:“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按照这建庙造神的理念,城隍神就从原来的主要是作为一方守护神的功能演变成了主要是惩恶扬善的功能,这从各地城隍庙的对联就可以看得出来。
但得回头便是岸,何须到此悟前非?善来此地心无愧,恶过吾门胆自寒。
为人须凭良心,初一十五何用你烧香点烛;做事若昧天理,半夜三更谨防我铁链钢叉。
在一些城市,还以附会的手法把受到人们崇敬的已经去世的英雄名臣或者地方官作为本城的城隍,例如秦末汉初的名将名臣灌婴、英布、萧何、范增等都是一些城市的城隍,上海传说他们最早的城隍是汉代的大臣霍光,最晚的城隍是鸦片战争期间牺性在吴淞炮台的江南水师提督陈化成。
清代北京城的城隍则有宋代的忠臣文天祥和明代的忠臣杨椒山。
据目前所见到的材料,成都的城隍从来没有以古人来充当。
信仰与秩序:1935 年徐州城隍信仰风波探微

史海探迹信仰与秩序:1935年徐州城隍信仰风波探微刘 晗 王亚民(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徐州,221116)囿于阶级与思维逻辑的差异,民间城隍信仰常被民国的书写者以自身经验出发,冠以“愚昧无知”之名,民国时期徐州地方政府亦是如此。
目前,学界对于民众视域下的研究相对薄弱,故拙文在解读多种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史角度出发,结合民众心理与官府行为,力图就“1935年徐州城隍信仰风波”略加探析,进而揭示其背后的内在逻辑。
一、 城隍信仰习惯的形成与民众日常生活徐州城南门外一里(旧城隍街)的城隍庙,相传为奉祀汉臣纪信之址。
至明清时期,城隍已作为国家祭祀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掌控人民,“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1]随着生产力发展,庙会的宗教功能逐渐向商业功能转移。
徐州民众形成了“有神必拜,拜则成会”的风俗,每逢年关,“聚众赛会,锣鼓喧天,闹市招摇”,[2] 游人成千数万,舞狮杂耍,宗教表演,应有尽有,颇有一番繁华景象。
城隍庙周围的店铺尤受其利,逐渐形成以城隍庙为中心的商业街道。
据调查,在徐海地区90处庙会中,交易买卖与游艺娱乐的比重占61%,而求神拜佛仅有23%,曾经商业对象“大部分不过是城镇里一般的市民”,[3]而乡村的定时市集逐渐与庙会相融合,逐渐变成了交易什物之所。
由此,庙会成为了缓解农村破产压力的必要途径,城隍庙亦演化为民众日常生活重要的公共空间。
总体看来,城隍庙会被赋予了宗教、商业与娱乐三大功能,在民间信仰根深蒂固、娱乐相对匮乏的民国时期,城隍庙会起到缓解民众生存精神压力之作用。
在官方与民间的双重促进之下,城隍神已然深入徐州区域的社会文化之中,几成当地文化符号。
二、 城隍信仰风波与官方的话语书写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渐入人心,故而提出“(前清祀典)凡涉于迷信者,应行废止”。
[4]此后,在西学东渐与新思潮的加速传播下,彻底消除旧信仰、构建新社会成为民初政治的重要议题。
民国元年(1912),粤军在克复徐州后“为破除民众迷信起见”,即毁除两廊神像,但城隍“幸未遭及”,事后该庙经过民众修葺,仍于朔望与会期“香烟缭绕”。
徐州十大著名景点介绍

徐州十大著名景点介绍徐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下面将为您介绍徐州的十大著名景点:1. 炎黄二帝陵:位于徐州市泉山区,是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而建的陵园。
这里有炎黄二帝的巨型雕像和纪念碑,以及周边的园林和健身设施,是徐州重要的历史遗址和纪念景点。
2. 龙亭景区:位于徐州市云龙区,是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龙亭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徐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3. 城隍庙:位于徐州市中心的古城内,是一座古老的道教庙宇。
庙内供奉着城隍神,游客可以在这里祈福、参拜,感受徐州的宗教文化。
4. 淮海战役纪念馆:位于徐州市九里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是中国解放战争中一次重要的战役的纪念馆。
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实物,通过展览、图片和多媒体等形式,向游客讲述淮海战役的历史故事。
5. 徐州博物馆:是徐州市最大的博物馆,位于贾汪区。
馆内陈列着丰富的文物、艺术品和古代文化遗产,展现了徐州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6. 盛世江南文化园:位于徐州市鼓楼区,是一座集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
这里有传统建筑、风景区、水上乐园等设施,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江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乡土风情。
7. 沛县孔庙:位于徐州市沛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千年古庙供奉着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圣人之一。
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孔子的思想和文化影响。
8. 红色记忆博物馆:位于徐州市鼓楼区,是一座经营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馆内陈列着大量与中国革命有关的实物、图片、文件等,向游客展示了徐州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9. 云龙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徐州市云龙区,是一个以云龙湖为核心的大型风景区。
湖水清澈,四周山水环绕,是徐州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10. 紫荆山风景区:位于徐州市贾汪区,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点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紫荆山以山水秀丽、植被丰富而闻名,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自然美景,并参观展示徐州地方文化的景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百家老字号因城隍庙而兴旺
连砍三刀, 大青石上留下三道深深的 刀痕。 正在这时, 侍从送来茶食糕点, 有一种新做的蜜制糕点十分可口, 只 是尚无名称, 友人请苏东坡为点心起 名。苏东坡见这种糕点油润金黄, 表 面上亦有三道浮切的刀痕,随口答 曰: “蜜三刀是也。” 后来, 经苏东坡 起名的蜜三刀名噪一时。
烙馍
徐州烙馍是古城很独特的一道 美食, 据传说在楚汉相争的年代, 韩信 的军队行军时, 所带军粮是当地盛产 的小麦, 既不好携带也不方便食用, 足 智多谋的汉朝大将军韩信令部率们 把小麦磨成粉,用生铁做成鏊子, 放 在火上, 烙成薄饼, 传统沿千年。 烙馍 的吃法很多, 最普遍的吃法就是用烙 馍卷上各种炒菜,既好吃又快捷, 很 适合军队边行军边吃, 后来徐州人还 把油炸馓子卷在烙馍里吃, 外面酥软 里面脆香, 美味无比, 有些游客在逛 完城隍庙后, 都要专门尝一尝。
蜜制蜂糕
蜜制蜂糕是秋冬季节止咳润肺 的滋补佳品。 据传说, 唐朝贞观年间, 礼部尚书张建封任徐州武宁军节度 使时, 有宠妾关盼盼, 歌舞俱佳, 尤其 擅用面筋、 蜂蜜、 麻油、 果料制作一种 蜜制蜂糕食用,以保持红颜不老, 姿 色动人, 深得张建封的喜爱。特为关 盼盼独造楼, 名曰“燕子楼” 。其 侍女将蜜制蜂糕的制法传至民间, 徐 州百姓争相仿制, 成为一道名点。
在我国, 城隍庙已成为古老城市 的象征, 例如上海城隍庙、 西安城隍 庙、 宁波城隍庙等, 成为当地庙会文 化的特色商业中心、 城市名片和著名 旅游品牌。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能在原址保护重建的古迹不多, 如能
远在传说中的上古时期,彭祖 曾向唐尧进献过 “雉羹” (野鸡 汤) 。徐州母鸡饣 它 汤的渊源可上溯 到4 0 0 0 多年前的唐尧时代,可谓源 饣 它 汤, 远流长。 以母鸡与麦仁入羹。 且须熬煮到浑然一体的程度,方能 称之为 “饣 。 这是一种独具一格的 它” 制羹流派, 颇具太古遗风。早在民国 它汤锅, 时期就已扬名的马市街饣 在 它汤同时, 经营饣 兼售煎包。 辣汤起源于宋。 熙宁十年 (公元 蜜三刀 1 0 7 7 年) 黄河夺泗入淮,鳝随水泛 捕不胜捕。楚人 (即徐州人) 以 据说, 蜜三刀最早产于徐州。北 滥, 宋年间,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时, 一 鳝辅以作料煮汤, 此即辣汤之雏形。 赋诗“巨野东倾淮泗满, 天与张山人在放鹤亭上饮酒赋诗, 酒 苏轼知徐, 酣之时,苏东坡抽出一把新得的宝 楚人恣食黄河 。 ” 佐证了名人对辣 刀,在饮鹤泉井栏旁的青石上试刀, 汤的喜好。
2 0 1 4 年0 7 月1 0 日星期四
编辑 / 郭妩 美编 / 丁佩昂 校对 / 杨欣
C0 4 / 乐活族 · 发现徐州
“城隍” 一词源于古代 的城墙和护城河,在古人的 心目中是护卫百姓平安、 护 佑一方福祉的神灵。作为中 国道教文化的城隍信仰, 发 源于汉朝, 盛行于明、 清。在 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可以 说,凡有城池的地方皆有城 隍庙, 而且屡毁屡建。 据说徐 州的城隍庙就是多次遭受黄 河水灾后在原址修建的。 《徐州府志》 对徐州城隍庙 有专门的论述: “徐州府城 隍庙,旧址在徐州市青年东 路公安局所在地。旧城隍庙 是坐北朝南建筑,有三个拱 形庙门。大门外左右两边各 蹲踞着一头石狮。 入大门后, 廊下两边立着哼哈二将的高 大塑像。 二门即为戏楼, 再后 面是城隍大殿……”
第五战区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办公旧址—— —徐州城隍庙, 摄于1 9 3 8 年。
徐州城隍庙的历史及民俗
□ 杜家全 郑思泉
徐州城隍庙的历史
皆呼万岁, 解围而往城东看。汉王 得与数十骑, 出西门而遁。荥阳城 破,项羽劝降未遂,遂烧死纪 信。 ”汉朝刘邦登上皇位后因纪信 舍身救驾有功, 被封为“赞化灵公 徐州府城隍”, 在当时城隍神中是 全国最高级别。 徐州府城隍庙每逢农历正月十 五、 清明、 七月十五、 十月初一, 均 有盛大庙会, 正月是主会期。每逢 庙会,都举办城隍老爷出巡活动, 这是当年徐州最盛大的狂欢节。全 城百姓万人空巷, 争相观看。四乡 八集的信众也来城隍庙赶会、 游 玩, 极大地提升了城隍庙周边街巷 的商业旅游文化氛围。 徐州文史专家惠光启先生对徐 州城隍庙的历史演变有过 详 细 的 论述: -. mô' /(012* 36 4.567Z8T½9: ¹ ;<= ( 5> %& ?@A ë( B %CDE\FGìH.I£6 5q J q 6 8%&'©( 4KL ? E MN D ø O £\È PQ R S TU £%&' FG ( ' Ô V W X Y x«ä« Z ( [ ©<DE \ ]^ %0 _(½ ` D \]ab\_( c Ó \]E d\_( efg ¤ h ] i x j kl x m Ròx noV \« p ( \q Ir\setuvwxy6 môz T { 'a÷äùúûüý þ Ì | % 6 T ! bc }~ ÿ(ÕUÖ+ ÖT D } ÷äø c 3 þ( . ?EfÖ&6 .,1 3 = 1Ec( ÿ¤ %&'\f / (+ 5 (w ¤O ? \ ' / *( « ( 5V\f / 8 ¡ } ¢ £¤¥ \ ¦ %&'Ef( § 8 T£}«¨©a@ª%«¬\ 'V'*6 ,
城隍庙旁边的老字号 “新光 书店” 的照片, 摄于1 9 3 6 年 (路广 民提供) 。
据老年人回忆, 由于城隍庙旺盛 的香火而带来繁荣的商业景象, 徐州 知名的老字号都依附在城隍庙四周。 当年的万通酱园就在南门大街路东, 它汤锅就在马市街东口, 马市街饣 泰 康回民食品店、 广济堂药店、 老同昌 茶庄都在城隍庙墙外的南门大街上 (今天的彭城路) 。其他如李同茂酱 园、 温泰记绸布店, 盛锡福帽店、 老浴 德、 花园饭店、 同盛永颜料店、 万生园 食品店、 大同书局、 三珍斋饭馆, 数百 家老字号因为城隍庙而兴旺。 城隍庙周边还集聚了徐州各种 风味小吃, 如把子肉、 绿豆面皮烫丸 子、 羊肉汤、 凉粉蛙鱼、 虾仁馄饨、 腌 腊野味、 果脯蜜饯, 南北大菜、 各种 小吃应有尽有。在城隍庙这个游乐 场里逛够了, 玩累了, 可以去泡澡堂 子, 或到茶馆喝茶吃瓜子, 品尝各种 风味小吃。据我市文史学者雷永康 先生考证,城隍庙正门附近的各种 商号就达1 1 0 多家。 泰康回民食品店 是城隍 庙 西 墙 外 的 一 家 老 字 号 商 店, 该店至今还在彭城路7 5 号, 店内 有一段墙还是当年城隍庙的围墙。 该墙是大灰砖砌成,每块砖上都有 一个“同”字, 现在进得店来, 还可 以看到当年城隍庙的墙砖。 每逢城隍庙庙会,城隍庙周边 的各种 风 味 小 吃 是 人 们 必 买 的 贡 品,也是四乡八集的香客首选的徐 州特产。著名的特产有以下几种:
它汤和两来风辣汤 马市街饣
城隍庙院墙的大灰砖,现彭 城路7 5 号泰康回民食品店里仍有 一段砖墙 (路广民提供) 。
城隍庙是古城的象征
重建城隍庙, 是一个发扬光大传统文 化的好事。 城隍庙作为一种道教文化,道教 祖师张道陵就是徐州人,重建徐州城 隍庙这一道教古迹,也能提升徐州在 海内外的文化品位。徐州作为一个旅 游大市, 如能有像上海城隍庙、 苏州观 前街、南京夫子庙那样的以寺庙为依 托的商业旅游景观中心,重修道教的 城隍庙, 与城北儒家的文庙, 城南佛教 的兴化寺相呼应, 形成儒、 道、 释共生 和谐的格局, 重现古城风貌。
白麻桂花酥糖
白麻桂花酥糖主要以芝麻、 精 面粉、 蜂蜜、 麦芽糖、 白砂糖、 南桂花 等精制而成。相传北宋年间, 苏轼知 徐, 农历七八月间, 黄河上游决口, 洪水直抵徐州城下, 越涨越高, 眼看 就要漫过城墙。民间纷纷传言, 只有 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跳进黄河, 献 给河神, 大水才会退去。苏东坡十三 岁的女儿苏姑闻讯后纵身跳进水 中。苏姑事迹感动了徐州军民, 他们 日夜抢险防守, 终于保全了徐州城。 为了纪念苏姑,徐州人民建起黄楼 庙, 制作了白麻桂花酥糖祭祀苏姑。
徐州城隍庙位于旧时城隍庙 街(即现在的青年路)。明洪武二 年, 知州文景宗重建。徐州著名文 史专家赵明奇教授在其编著的 《徐州府志》 一书有专 门 的 城 隍 庙论述: ! "#$%&'( )*+"# ,-./01234+56 )7& '89:;<=>(?@ABC' D6 EDFGHIJKLMNOP QR6 SEDT(UVIJWNX YZ[\]E^_6 ZD` a b c(dTe87&Ef6 Efgh iNjk(7&l9m;<(no ;p(qrst6 7&Iu8-e vwx yz{|\}~.x xx\ _6 8 \_6 EfDhN( AE ¡¢£¤¥¦(§ ¨©ª«¬®¯°±6 DI²³ ´\µ¶8 ¡·¸¹º»¢¼ ½(¾¿ÀÁÂÃÄŦ6 ³´TK hO¶(¶Æa ¡Ç±aÈ(ÉÈ ÊË(?±ÌÍ(8ÍÎϦ(Ð a¡ÈÍÑÒ¦6 EÓÔIu8/ ÕUÖ(ge\^_rרÙËÈ ÏÍ\ÚÛ( ÜÝÞÌͰ«( ßT+¾àgáâ}( ãäxV åæ(náçè(éêÅÈëìí ]îêï(ðñòó6 môõöT( "#%&'a÷äøùúû ü ý 4þ6 ÿ ! bc " ÿ( #$%& '()*+6 , 旧时, 徐州府城隍神(民间俗 称城隍老爷) 是汉朝的忠臣名将 纪信, 他是徐州市汉王镇纪庄人。 是最早跟随汉刘邦起兵反秦 的 大 将之一,据史书记载: “高祖三 年, 汉王被项羽困于荥阳, 楚军四 面围击。将军纪信乃乘王驾, 诈为 汉王, 诳楚。楚兵以为已擒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