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实兴煤矿上保护层开采区域消突评价报告 精品
10702采面消突报告

10702采煤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煤矿名称编制人防突机构负责人总工程师2014年11月16日目录前言 (1)一、编制依据 (1)二、评价范围 (1)三、评价过程简述 (1)第一章基本情况 (1)第一节工作面基本情况 (1)一、工作面与周边关系 (1)二、工作面与地表关系 (1)三、煤层及瓦斯情况 (1)四、工作面通风情况 (1)第二节瓦斯情况 (1)一、矿井瓦斯情况 (1)二、工作面瓦斯赋存 (1)第三节矿井瓦斯抽放系统 (1)第二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1)第一节区域预测 (1)第二节区域防突措施 (1)一、开采保护层 (1)二、预抽回采工作面瓦斯 (1)第三节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1)第四节区域验证 (1)第三章评价过程及依据 (1)第四章最终评价结论 (1)附图:1、矿井通风系统示意图2、10702采煤工作面抽放钻孔平面示意图3、10702采煤工作面抽放钻孔竣工图前言编制依据:1、《10702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2、《10702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4、《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5、《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评价范围:10702回采工作面整个区域成立评价组组长:赖根华(总工程师)成员:邹宗斌、孙跃武、陈益农、覃士金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工作面基本情况一、工作面与周边关系10702回采工作面回采标高为1945~1985m,其回风巷靠近10701采面采空区,10702运输巷南部距离矿界30米;采面东翼为未7号煤层开采区域,西部为7号煤层未开采区域。
二、工作面与地表关系该工作面位于中高山区地段,为荒山灌木林,无建筑设施。
相对地面标高2056~2148m,距地表深度67~138m。
三、煤层赋存情况该工作面回采7号煤层,煤层赋存情况较好,厚度1.0~1.8米,平均厚1.65米,夹矸厚0~0.2米;煤层倾角18º,走向N50ºE,容重1.45t/m3。
1033采煤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

六枝特区六龙煤矿消突评价报告工作面名称:1033采煤工作面编制:通风防突科2013年12月25日汇审意见记录参加汇审人员签字通风防突科技术科安监站机电科机电矿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矿长汇审意见:总工程师意见:总工程师签字:时间:年月日目录第一章前言 (1)一、评价范围 (1)二、评价依据 (1)三、评价过程简述 (1)四、抽(排)瓦斯量情况 (2)五、区域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 (2)六、评价结论 (3)第二章基本情况 (4)第一节工作面基本情况 (4)第二节煤层瓦斯情况 (5)第三节矿井瓦斯抽放系统 (7)第四节其它 (7)第三章评价过程 (8)第四章最终评价结论 (9)第五章几点要求 (9)第一章前言一、评价范围1033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从1033二运输石门口至切眼位置总里程为214m,回风顺槽从切眼上口向外245m,工作面切眼长105m,此次消突评价范围为1033采煤工作面切眼口煤壁至顺槽开口起始点,控制范围已包括全采面范围。
二、评价依据根据如下:1、《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2、《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06);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4、《煤矿瓦斯预测方法》(AQ1018-2006)。
三、评价过程简述1、项目可行性分析根据已采取的防突措施,其措施的控制范围及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的吨煤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吨煤瓦斯含量小于8m3/t,瓦斯压力小于0.74 MPa)、计算瓦斯抽采率进行评价。
2、区域性防突措施本矿井3号煤层与7号煤层间距50.8m-68.9m,平均59m,7号煤层与18号煤层层间距142.7m-179.7m,平均160.2m,3号、7号和18号煤层层间距均较大,在开采各层煤时,互相无瓦斯涌出影响。
因此邻近层瓦斯涌出量为零。
所采取的区域防突措施和局部防突措施主要为:(1)、在1033底板抽放巷每间隔20米布置一钻场穿层预抽煤层瓦斯,解决1033机巷条带掘进时的瓦斯问题;(2)、1033机巷每间隔1.5米布置一个顺层抽放上行顺层钻孔,孔深40m,预抽1033机巷以上60米区域煤层瓦斯;(3)、1033风巷为上阶段1031采面机巷,现为1033采面风巷(沿空留巷),回采前从里向外每隔1.5米布置一个下行顺层抽放钻孔,孔深60m,抽放现1033风巷以下40米区域煤层瓦斯;(4)、抽放钻孔采用ZY-750型钻机施工,采用直径75mm的钻头,采用玛丽散人工封孔,深度8米;四、抽(排)瓦斯量情况经过在1033采面采取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机巷施工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后,其抽放效果如下:(1)1033风巷下行钻孔从2013年11月13日开始施工,至2013年12月4日竣工,经统计截止2013年12月23日累计抽放瓦斯量为147744m³。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

盘县柏果镇麦地煤矿10101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麦地煤矿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九日盘县柏果镇麦地煤矿10101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编制单位:编制人:参加评价人员:技术科:地测科:安检科:采掘副总:总工程师:目录一、评价依据 (5)二、10101工作面概况 (6)1、工作面位置、标高及周围开采情况 (6)2、地质构造情况 (6)3、煤层特征情况及顶底板岩性 (6)4、10101工作面参数 (6)三、工作面开采参数及临近煤层开采情况 (7)1、工作面与地表关系 (7)2、瓦斯抽采情况 (7)3、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瓦斯压力情况 (7)4 、10101工作面防突措施实施情况 (7)四、10101采面工作面瓦斯抽采效果评价 (9)1、10101工作面抽采量统计 (9)2、揭煤区域残余瓦斯含量计算 (11)3、评价结论 (13)五、区域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 (13)1、检验单元划分 (13)2、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13)3、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果 (14)六、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论 (14)七、区域防突措施效果验证要求 (15)10101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一、评价依据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9号《煤矿安全规程》(2012年版);3.《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4.《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5.《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6.《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AQ/T1047—2007);7.《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AQ1066—2008);8.《预抽回采工作面煤层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方法》(MT/T 1037-2007);9.《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10.《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1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6);12、《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63号);13.矿井相关资料。
煤巷掘进消突评价报告范本(WORD档)-12页文档资料

XXXX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09)(16、17#钻场)编制人:日期:年月日评价组成员签字表目录第一章前言1.1 评价范围 (24)1.2 评价依据 (4)1.3 评价过程简述 (4)1.4 评价结论 (5)第二章基本情况 (5)第一节工作面基本情况 (5)第二节矿井瓦斯抽放系统 (7)第三节其它 (8)2.3.1 防突机构及责任制 (7)2.3.2 防突管理 (7)2.3.3 防突培训 (8)第三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8)第四章评价过程 (113)第五章最终评价结论 (12)第六章问题及建议 (14)第一章前言1、评价范围起始坐标:x:2960706.33;y:35604015.25; z:+1257.36;终点坐标:x:2960742.31;y:35604041.87;z:+1252.03;即XXXX运输巷y10点前16.3—61.1m段1.2、评价依据根据如下:1.2.1、《煤矿安全规程》(2019版);1.2.2、《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19);1.2.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1.2.4、《煤矿瓦斯预测方法》(AQ1018-2019)。
1.3、评价过程简述1.3.1、项目可行性分析根据已采取的防突措施,其措施的控制范围及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的残余瓦斯含量(小于8m³/t)及瓦斯压力(小于0.74 MPa)均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进行评价。
1.3.2、评审组织机构成立评审组对XXXX运输巷16、17#钻场抽放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组成员:组长:总工程师xx成员:安全矿长 xx生产技术部xx防突队长 xx防突技术员 xx1.3.3、项目分工评价组:防突技术员xx负责对本评价的结果进行汇总以及报告的编写;防突队长xx负责落实现场抽放钻孔、设备的施工、安装及维护,保证区域措施的进行;生产技术部长xx负责收集整理措施区域煤层瓦斯地质资料,负责审查报告,提出并落实报告中未完善的措施及资料;安全矿长xx负责现场施工质量,监督检测监控数据的真实性,并负责本评价后以后的现场施工的安全工作;总工程师xx负责组织报告的评价。
11181采煤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

11181采煤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第一章前言1、评价范围开口坐标 X: Y: Z:终点坐标 X: Y: Z:即1700石门往南150米,18#煤层1.2、评价依据根据如下:1.2.1、《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1.2.2、《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06)1.2.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1.2.4、《煤矿瓦斯预测方法》(AQ1018-2006)1.3、评价过程简述1.3.1、项目可行性分析根据也采取的防突措施,其措施的控制范围及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的瓦斯压力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小于0.74Mpa),进行评价。
1.3.2、成立评价评审组织机构兴黔煤矿分别成立评价组及审评组对11181采面进行评价。
评价组及审评组成员:组长:总工程师:成员: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法人代表:1.3.3、项目分工总工程师负责收集整理工作面瓦斯地质资料,落实工作面的布置,完善通风系统及防突设施,并负责措施贯彻。
安全矿长执行好安全防护措施。
评审组负责审查报告,提出并落实报告中未完善的措施及资料,交组长审核后定稿。
1.4、评价结论本工作面所在1700石门往南150米段,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具有独立可靠的通风系统。
11181采面上尾巷、上遇角瓦斯最大0.5%,瓦斯压力小于0.32Mpa,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
因此11181采面从1700主石门往里段无突出危险区域。
第二章基本情况1 地质概况11181采面布置于矿井井筒南翼。
距地表垂高17米,开口于井底车场1700石门位置南帮,方位180°,预计走向长150米,工作面内断层较少,总体呈较稳定的单斜层状,煤层属缓倾斜煤层,其构造属简单类型。
11181采面布置于18#煤层中,煤层厚度3.0米,平均倾角13°,容重1.35m3/t。
1.1瓦斯含量及赋存情况根据精查地质报告及瓦斯地质图显示:11181工作面煤层平均瓦斯含量为7.93m3/t;实测18#煤层原煤瓦斯含量约为8.604 m3/t。
实兴煤矿上保护层开采区域消突评价报告

实兴煤矿上保护层开采区域消突评价报告贵州鲁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织金县实兴煤矿上保护层开采区域消突评价报告编制日期: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三日矿井编制、会审人员编制人:时间:年月日通风科:时间:年月日生产科:时间:年月日安全科:时间:年月日生产矿长:时间:年月日安全矿长:时间:年月日机电矿长:时间:年月日矿总工程师:时间:年月日矿长:时间:年月日公司会审人员通风部:时间:年月日生产部:时间:年月日安全部:时间:年月日公司总工程师:时间:年月日公司审批意见:1、在进入该区域采掘作业前及采掘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认真进行区域验证。
只有区域验证无突出危险性,且无突出预兆(打钻过程中无喷孔、顶钻、卡钻等现象),方可认定该区域消突措施有效。
2、在采掘过程中,一旦区域验证有突出危险,或打钻过程中有喷孔、顶钻、卡钻等突出预兆,即认定该区域消突措施无效。
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应进一步实施区域消突措施,待执行进一步区域消突措施后,再次进行区域消突效果检验。
3、遵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坚决做到“两个四位一体”八个环节的闭环管理,认真落实公司提出的“探查、抽放、评价、控制、防护”五步骤。
首先抓好探查:即岩巷揭煤、煤巷等构造和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同时抓好抽放、评价、控制三个环节,预防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
4、按照《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要求,确保抽采达标后进行采掘作业。
加强矿井瓦斯抽放工作,坚决执行“先抽后采掘”的规定,坚决做到“不抽不采、不抽不掘”,抽采不达标不采、掘。
5、确保矿井安全管理工作,加强防突措施落实的过程监督,确保各项防突措施的落实。
贵州鲁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日目录第一章前言 (8)第二章矿井基本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矿井位置及交通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矿井建设及开拓开采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

《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编写提纲一、检验依据: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 号《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煤矿安全规定》(2012 年版);3、《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4、《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5、《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6、《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AQ/T1047-2007);7、《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AQ1066-2008);8、《预抽回采工作面煤层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方法》(MT/T 1037-2007);9、《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10、《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1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6);12、矿井相关资料。
二、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位置、开采标高及周围开采情况2、地质构造情况3、煤层特征情况及顶底板岩性4、工作面开采参数三、工作面开采参数及临近煤层开采情况:1、工作面与地表关系2、保护层开采及煤柱留设情况3、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瓦斯压力情况四、工作面防突措施实施情况1、开采保护层1)保护层开采范围2)保护层对被保护层的保护范围(有计算过程)2、区域煤层瓦斯预抽1)抽采系统简介2)工作面煤层瓦斯抽采防突措施实施情况:钻探设备、孔径、封孔材料、封孔深度,注浆设备;钻孔控制范围、钻孔进尺参数表、钻孔布置图;①未保护区域抽采情况②已保护区域抽采情况附:《工作面保护范围或抽采钻孔布置图》附表:《工作面瓦斯抽采量统计表》五、区域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1、检验单元划分2、开采保护层单元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1)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测定:检验点布置、测压钻孔施工、封孔、压力观测等规定2)煤层残余瓦斯含量测定:检验点布置、取煤样钻孔施工、取煤样、井下和地面检测等规定3、预抽煤层瓦斯单元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1)煤层原始瓦斯参数计算2)检验单元煤层储量3)检验单元残余瓦斯含量计算4、区域预抽瓦斯防突措施效果检验1)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测定:检验点布置、测压钻孔施工、封孔、压力观测等规定2)煤层残余瓦斯含量测定:检验点布置、取煤样钻孔施工、取煤样、井下和地面检测等规定5、开采保护层或预抽煤层单元区域预抽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果6、开采保护层或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检验单元突出危险性检验综合指标六、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论:七、区域防突措施效果验证要求附:1)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参数测定表:2)瓦斯抽采量统计表。
消突评价报告(提纲)

×××矿业公司×××煤矿××××区域(提纲)消突评价报告编制日期:二〇一*年*月*日矿井编制、会审人员编制人:时间:通风科:时间:生产科:时间:安全科:时间:防突副矿长:时间:安全矿长:时间:矿总工程师:时间:公司会审人员通风部:时间:生产部:时间:安全部:时间:公司总工程师:时间:第一章前言1、评价范围设计预抽控制区域。
下部标高*m,上部标高*m,东起****,西至****;走向长*m,倾斜宽*m。
2、评价依据《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煤矿瓦斯抽采规范》(AQ1027-2006);《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63号)等。
《****区域抽放设计》和《****区域抽放总结》3、评价过程简述根据已采取的防突措施的控制范围内,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和含量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小于0.74 MPa、8m3/t),进行评价。
成立评价、评审组织机构分别成立评价组和评审组对****机巷进行评价。
评价组成员:组长:矿总工程师副组长:安全副矿长、防突副矿长成员:通风科生产科安全科评审组组长:公司总工程师副组长:安全副总、生产副总成员:通风部安全部生产部项目分工评价组:生产科负责收集整理工作面瓦斯地质资料,落实工作面的布臵;通瓦科负责完善通风系统及防突设施;抽采队负责措施贯彻。
通风队执行好安全防护措施;通瓦科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报告的编制;抽采队负责区域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的实施;安全科负责监督各项措施的实施;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报告的评价。
评审组:负责审查报告,提出并落实报告中未完善的措施及资料,交组长审核后定稿。
第二章基本情况预工作面基本情况****机巷位于**采区**区段,开门标高*m,在****石门见*#煤层处开门处往东掘进,长*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鲁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织金县实兴煤矿上保护层开采区域消突评价报告编制日期: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三日矿井编制、会审人员编制人:时间:年月日通风科:时间:年月日生产科:时间:年月日安全科:时间:年月日生产矿长:时间:年月日安全矿长:时间:年月日机电矿长:时间:年月日矿总工程师:时间:年月日矿长:时间:年月日公司会审人员通风部:时间:年月日生产部:时间:年月日安全部:时间:年月日公司总工程师:时间:年月日公司审批意见:1、在进入该区域采掘作业前及采掘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认真进行区域验证。
只有区域验证无突出危险性,且无突出预兆(打钻过程中无喷孔、顶钻、卡钻等现象),方可认定该区域消突措施有效。
2、在采掘过程中,一旦区域验证有突出危险,或打钻过程中有喷孔、顶钻、卡钻等突出预兆,即认定该区域消突措施无效。
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应进一步实施区域消突措施,待执行进一步区域消突措施后,再次进行区域消突效果检验。
3、遵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坚决做到“两个四位一体”八个环节的闭环管理,认真落实公司提出的“探查、抽放、评价、控制、防护”五步骤。
首先抓好探查:即岩巷揭煤、煤巷等构造和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同时抓好抽放、评价、控制三个环节,预防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
4、按照《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要求,确保抽采达标后进行采掘作业。
加强矿井瓦斯抽放工作,坚决执行“先抽后采掘”的规定,坚决做到“不抽不采、不抽不掘”,抽采不达标不采、掘。
5、确保矿井安全管理工作,加强防突措施落实的过程监督,确保各项防突措施的落实。
贵州鲁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日目录第一章概述煤与瓦斯突出严重影响了矿井安全生产,根据治理煤与瓦斯突出最有效、最经济的防治技术是开采保护层,在优先开采保护层的开采的条件下,我矿首次尝试开采保护层以消除煤层突出危险性,采取开采15煤作为上保护层开采,解放下层21煤,由于首次开采上保护层, 本报告按照有关规定必须对保护效果进行考察。
第二章保护层开采情况一、工作面情况15煤层做为保护层开采,开采面积为10.2万m2,开采煤量为17.9万t;上覆B11被解放煤量38.5万t;下覆B8被解放煤量为21.8万t。
B10煤层开采后,下覆的B8煤层得充分卸压。
B10煤层对下覆B8煤层卸压范围大于根据《防突细则》所圈定的范围,上山方向的卸压角接近115o,见图41、采煤工作面布置情况首采工作面布置在M15煤层中,沿M15煤层走向布置工作面。
运输巷、回风巷沿M15煤层底板掘进,煤层平均厚度为1.4米。
工作面走向长410米。
截止目前,M15煤层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的巷道掘进均为爆破作业。
2、煤层顶底板条件实兴煤矿地处高山,煤层顶底板稳定,褶曲小断层发育。
煤层直接顶细砂岩、粉砂岩,底板为钙质泥岩、粉砂岩。
底版为粉砂岩、泥岩,此类顶板随工作面的推进而冒落,离地表浅,透气性良好。
3、地质构造情况实兴煤矿地处高山,井田位于长岗向斜西南翼北西段,地层倾向220°~210°,倾角23°~21°为单斜构造,根据东翼已掘进的巷道揭露的情况,煤层顶底板稳定,褶曲小断层发育。
4、水文地质该掘进工作面对应地表为山坡地,无建筑物及水体,根据已掘进的周围巷道揭露情况,煤层及顶板中有裂隙水渗透,但对采煤工作面施工无大的影响。
煤层裂隙较发育,回采过程中会出现煤层裂隙水渗透,二、瓦斯治理情况第三章评价概况第一节评价范围设计预抽控制区域为矿井拐点范围内6煤层+1855~+1870m区域。
第二节评价依据《煤矿安全规程》(20XX版);《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XX);《煤矿瓦斯抽采规范》(AQ1027-20XX);《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XX]163号)《织金县实兴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织金县实兴瓦斯抽放系统方案设计》;《织金县实兴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设计》等。
第三节评价过程简述根据已采取的防突措施的控制范围内,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和含量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小于0.74 MPa、8m3/t),进行评价。
成立评价、评审组织机构分别成立评价组和评审组对矿井拐点范围内6煤层+1855~+1870m区域进行评价。
评价组成员:组长:汤玉山(矿长)、程传勇(矿总工程师)副组长:何春模(安全矿长)、黄政权(生产矿长)、纪德宽(机电矿长)成员:通风科生产科安全科评审组组长:公司总工程师副组长:安全副总、生产副总成员:通风部安全部生产部项目分工评价组:生产科负责收集整理工作面瓦斯地质资料,落实工作面的布置;通瓦科负责完善通风系统及防突设施;抽采队负责措施贯彻。
通风队执行好安全防护措施;通瓦科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报告的编制;抽采队负责区域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的实施;安全科负责监督各项措施的实施;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报告的评价。
评审组:负责审查报告,提出并落实报告中未完善的措施及资料,交组长审核后定稿。
第四章瓦斯抽放、消突区域基本情况第一节瓦斯抽放、消突区域范围瓦斯抽放、消突区域:为矿井拐点范围内6煤层+1855~+1870m 区域范围。
钻孔控制范围:下部标高+1851m(下部标高+1855m消突区域轮廓线以外6煤层倾斜长15m),上部标高+1870m,东起矿井边界,西至矿井边界;走向长726m,倾斜宽77m。
第二节瓦斯抽放、消突区域与周边关系六煤层(矿井拐点范围内+1855~+1870m 区域)瓦斯抽放、消突区域上部为11轨道、11回风、11皮带巷;下部为全煤;西部为全煤;东面为全煤。
第三节瓦斯抽放、消突区域与地表关系根据井上下对照图,该区域埋深:150m,地表无建筑物及其它设施,为山坡地。
第五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第一节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一、煤层瓦斯参数预测:(1)瓦斯压力及梯度矿井拐点范围内6煤层+1855~+1870m 区域设计预抽区域煤层瓦斯含量采用计算法。
根据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贵州省织金县三塘镇秀华煤矿开采方案(变更)安全设施设计说明书》,20XX年8月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交了《织金县三塘镇秀华煤矿6号、7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和根据《详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 201钻孔、202钻孔14号煤层的瓦斯含量,在铅垂方向上,随着煤层埋深的增加,瓦斯含量逐渐增大,因此,同一煤层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的瓦斯涌出量将会逐渐增大。
参考突出鉴定报告中的测试数据,按公式PM=(P1-P0)/(H1-H0)计算6号煤层的瓦斯压力梯度,设计采用《采矿设计手册》中P=(2.03~10.13)H瓦斯压力,取最大梯度平均值(0.01013Mpa/m )按公式PM=(P1-P0)/(H1-H0)计算瓦斯压力梯度,经计算6煤层最大瓦斯压力。
6煤层瓦斯压力(2)瓦斯风化带根据《详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本矿瓦斯风化带深度为60m 。
(3)瓦斯含量根据瓦斯含量梯度计算根据《详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 201钻孔、202钻孔14号煤层的瓦斯含量见表。
14号煤层的瓦斯含量矿井各煤层瓦斯含量:W h =W x +W y式中:Wx ---煤的吸附瓦斯含量,m ³/t ;100)31.01())(P098.0()100(5.65146.0f n r f f x W e V b aW A W ++--=W f 、A f 、V r —— 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a ——2.4+0.21V rb —— 1-0.004V rP ——煤层瓦斯压力,Mpa 。
P =(2.03~10.13)H ,H 为垂深(m),kpa ;取最大值10.13 kpa P 0——瓦斯风化带压力,P 0=0.196Mpa H ——埋深,m ,设计按各煤层最大埋深计算 H 0——瓦斯风化带垂深,m ,按60m 取值; P M ——瓦斯压力梯度,Mpa/m e n ——温度系数,Ptn 007.0993.002.0+=t :温度℃Wy ---煤的游离瓦斯量,m ³/t ;γy n yK Pf W 8.9=f n ——煤的孔隙率,% ,查《采矿设计手册》表8-7-10 γ——煤的容重,t/m ³K y ——相当于煤层瓦斯压力下的瓦斯压缩系数,查《采矿设计手册》表8-7-14按以上公式,根椐矿井开拓布局,预测二水平标高+1855以上6煤层吸附瓦斯量和游离瓦斯量;二、煤层瓦斯参数实测:20XX 年 10月,在七煤层瓦斯消突巷共布置16个检验测压孔,直径75mm ,具体见下表。
七煤层瓦斯消突巷区域检验测压孔参数表最大瓦斯压力0.30Mpa ,小于0.74Mpa ;瓦斯含量5.66m ³/t (测算值),瓦斯含量5.57m ³/t (检测最大值),小于8 m ³/t 。
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及《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XX )的要求,该区域预测为非突出危险区域。
第二节 区域防突措施一、瓦斯储量及预抽量计算采用七煤层瓦斯消突巷施工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的方法,对矿井拐点范围内+1855~+1870m 区域6煤层瓦斯进行抽采,钻孔采用均匀网格式布置。
根据“《防突规定》第四十九条 采取各种方式的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穿层钻孔或顺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钻孔应当控制区段内的整个开采块段、两侧回采巷道及其外侧一定范围内的煤层。
要求钻孔控制回采巷道外侧的范围是:倾斜、急倾斜煤层巷道上帮轮廓线外至少20m ,下帮至少10m ;其他为巷道两侧轮廓线外至少各15m ,以上所述的钻孔控制范围均为沿层面的距离。
”,设计钻孔控制范围:下部标高+1851m(下部标高+1855m 消突区域轮廓线以外6煤层倾斜长15m),上部标高+1870m ,东起矿井边界,西至矿井边界;走向长726m ,倾斜宽77m 。
1、设计控制范围内煤层储量G =(L-1H -2H +2R )×(l -1h -2h +2R )×m ×r=(726-0-0+2×2.5)×(77-0-0+2×2.5)×2.6×1.6 =249358.72 (t)式中:L —煤层走向控制长度,726m ;l —抽采钻孔控制范围内煤层平均倾向控制宽度,77m ;1H 、2H —走向方向两端巷道瓦斯预排等值宽度,m 。
如果无巷道则为0;1h 、2h —倾向方向两侧巷道瓦斯预排等值宽度,m 。
如果无巷道则为0;R —抽采钻孔的有效影响半径,2.5m ;m —平均煤层厚度,2.6m ;—容重,1.6t/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