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日无此君”
时间的故事5篇600字

时间的故事5篇600字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卧室,来到书房。
丈夫马克和孩子们还没起床,这就意味着在给他们做早饭之前我还有半个小时的自由时间。
我通常在这段时间上网,给朋友们回复邮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时间的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时间的故事1第一天她没有去上班。
一整天待在家里,怕错过他的电话。
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充电。
早晨醒来她第一件事便是看看有没有未接来电,担心自己睡得太熟没有接到电话。
虽然事实上她彻夜未眠,只在快天亮时才困得受不了,睡了很短的时间,却做了很多个噩梦。
第二天她还是没有去上班。
到了中午忽然想到他会不会打电话去公司,于是便打电话问同事有没有人找她,同事说没有。
挂了电话她有点儿后悔,不知道刚才他会不会打电话进来却占线?第三天她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形如槁枯,蓬头垢面。
如果这个时候他约她见面她要怎么见人?于是把脸洗干净,去角质,然后做眼膜和面膜,很舒服。
看着焕然一新的自己心情忽然好了一点儿。
她决定再去理发店洗个头,修一下头发。
发型师夸她长得漂亮,问她是不是还在读大学。
她偷笑,其实她都快30岁了。
第四天她终于去上班,没什么精神。
同事们约她下了班去吃肉骨头煲,说她需要增加营养。
走在路上看到情侣对对她有些寂寞,幸好同事们说说笑笑的,她也就暂时忘了痛苦。
吃完东西又去KTV唱歌,回家里已经半夜,也许是玩累了,这晚她终于不再失眠。
第五天,她下了班一个人在街上游荡。
专卖店里,LV又出了新款的皮包,她下定决心要努力赚钱存钱直到把它买回家。
亦舒说,如果我没有很多很多的爱,我就要很多很多的钱。
其实得到一个男人的快乐与得到很多钱的快乐差别真的不大。
第六天,她趁着休息,好好回忆了一下她与他的过去种.种。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出分手,他总是让她等待。
他似乎认定了,她不会有别的选择。
就算他走去别处游戏,她也会留在原地等待,直到他玩累了又回来。
第七天,她睡了一个懒觉,然后打扫卫生,她想把他送给她的东西收拾出来,却发现他很少送东西给她。
《兰亭集序》教案5篇

《兰亭集序》教案5篇《兰亭集序》教案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兰亭集序》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兰亭集序》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次”、“修”、“与”、“因” 等重要的文言词语;积累一些写景的句子。
2、提高诵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语感;学会比较,质疑与思考。
3、体会认识作者的人生观,提高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学会联想与比较,在“语境”中对其意义确认。
2、理清文章结构,提高诵读能力。
3、领会王羲之在文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认识。
教学设想1、如此美文,诵读至关重要。
准备高雅的古琴、古筝曲《高山流水》配乐诵读。
2、通过联想、比较的方法,来阐释文体、积累词语、拓宽视野。
3、多媒体配合。
背景资料(一)作家作品1.王羲之王羲之 (303~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
字逸少。
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
初为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引为参军,累迁长史。
后拜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复授护军将军,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
以寿终。
世称王右军。
原有集10卷,已佚。
张溥辑有《王右军集》2卷,见《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
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
后渡江北游名山,见到李斯、曹喜、锺繇、梁鹄等著名书法家的书迹,又在洛阳看到蔡邕书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
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楷书逐渐成熟,草书得到发展。
他在此基础上,又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质朴淳厚的书风,而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
他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
《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
赵之谦落落数点谁与亲何可一日无此君

清赵之谦富贵寿石落落数点谁与亲-何可一日无此君赵之谦书、画、印合一之艺术摭遗文丨张啸东艺术史文献学博士人民美术出版社选题项目主任原文刊载:《荣宝斋》2015年2月刊在晚清的艺坛上,随着『小学』的复兴,书、画、印三者逐渐融汇呼应,相互浸染,遂使这三者范围内都出现使人为之耳目一新的艺术新宠,这其中之一就是众所周知的赵之谦。
与有些独擅其中一二者相较,赵之谦的确是独擅三绝。
赵之谦像赵之谦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叔,号铁三、憨寮、又号悲盦、无闷、梅庵等,浙江会稽人。
所居曾曰『二金蝶堂』『苦兼室』。
作过江西鄱阳、奉新知县,时间都不是太长。
他早年即工诗文,擅书法,初学颜真卿,篆、隶师法当时书法新式人物邓石如,后自成一格,奇崛雄强,别出时俗。
他以所谓碑学审美情趣融入绘画,花卉则学于石涛,而有所变化,可称清末『海上』写意花卉之开山。
其篆刻初学『浙派』,继而深入寻法于出土或传世的战国、秦玺汉印,复参宋、元及『皖派』,间或取法当时能见到的秦诏、汉镜、泉币、金石铭文和碑版文字等入印,使其书其印比之同时期的书家、印人,更多古意,时人遂赞其『一扫旧习,所作苍秀雄浑,青年时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海内』。
清赵之谦山茶腊梅图清赵之谦篆书七言联在他赴京之后,与沈均初、胡甘伯、魏稼孙等人相聚,几人皆癖嗜金石,其时他正着手重编《补寰宇访碑录》,大量搜罗古刻,尤其是得《郑文公碑》最为之心仪。
三十五岁前后,他每日流连忘返于琉璃厂,奇赏疑析,晨夕无间。
赵氏逐步地完全放弃了颜体书法而转向了北魏书法。
关于书法上的追求,赵氏在《与梦醒书》中,对自己的各体书法作出了这样的自评:『于书仅能作正书,篆则多率,隶则多懈,草本不擅长,行书亦未学过,仅能稿书而已。
然平生因学篆而能隶,学隶始能为正书。
』许多鉴赏者以为这段话除了『隐约表示了自己于书法擅长篆、隶、楷之外,对于行、草书则有些自谦』。
清赵之谦百事如意不懂文字发展史,且只知为捧人臭脚的人哪里了解,其一,赵氏说『然平生因学篆而能隶,学隶始能为正书』,其习书之路,是以『小学』的方法入手,一改元、明、清以来以『颜、柳、欧、赵』等楷书入门的沿袭。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②相委而去________③下车引之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借元方责备客人的语言,从正面强调“信”与“礼”的重要性。
B.“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告诫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答案】(1)约定;舍弃,丢下;牵,拉(2)①正午过后客人还没有来,太守便丢下他而离开了,走后客人才到。
②正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3)A【解析】【分析】(1)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期”:约定。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舍”:丢下。
“去”:离开。
“乃”:才。
“日中”:正午。
“对”:面对,对着。
(3)A“从正面强调”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应该是从反面强调。
故答案为:⑴①约定;② 舍弃,丢下;③ 牵,拉⑵①正午过后客人还没有来,太守便丢下他而离开了,走后客人才到。
②正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全文及翻译

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全文及翻译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全文及翻译《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下文就是相关的全文与翻译的知识,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吧。
兰亭集序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kuài 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shāng)曲( qū)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shang)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chě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hái)之外。
虽趣(qǔ)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xì)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jiē)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翻译: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北面的兰亭聚会,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
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
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
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庭竹》唐·刘禹锡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注释露:露水。
涤:洗涤。
铅粉:竹节一般呈黑色的,所以说是节相宜:合适,适宜。
译文露水洗涤铅粉骨节,微风摇动青色的玉枝条。
随风飘摇恰似君子,无论哪里都适宜生长。
竹之直节挺立,犹君子之风,千村万陌,无处不有。
自己似和竹子一样的君子,无论到那里都可以。
赏析古人爱写竹子或者以竹子来自喻,以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而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在诗文中描写竹子,它不但形态潇洒,气质清雅,而且风骨照人。
人们赞美竹子坚韧不拔,也歌颂其虚怀若谷,更敬佩它高尚的情操。
杜甫曾深情满满地描写,“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郑板桥也慷慨激昂地赞美,“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下面介绍刘禹锡寓意深刻的一首诗,只有短短的20字,却字字珠玑。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竹子是历代文人的喜爱,被称为梅花、兰花、菊花和“四君子花”,代表性的是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才是人们喜欢这些个四种植物的理由,但竹子不同,其生命极其顽强,在任何环境下,它都能生长,就是这个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品格高尚,灵魂纯洁,竹子这种植物,它看起来很普通,到处都在生长,但我们从他那里,可以感受到他最高尚的品格,并且有着平稳的人生态度,到处都是竹子郁郁成长,人们都是竹子这是刘禹锡的诗,很独特,他的诗很独特,因为它思想深刻,处处都充满哲理,这一点和其他诗人的作品不太一样。
熟悉唐诗的朋友可能知道,唐诗主要偏于抒情,不像后宋诗那样追求哲理。
但刘禹锡的诗不仅抒情,哲理性也强,对于他最有代表性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说,它通篇充满哲理,尤其是其中的首连: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的先头万木春。
书写得很深,也教给了社会很多大理刘禹锡的一生也很不良情绪,年轻的时候,因为参与了永贞革新,后来这个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地方,直到晚年才回到洛阳,有这样的人生经验,他对人生有更深的认识,创作的作品,自然地充满哲理。
说说笔的雅称

说说笔的雅称提笔撰文、写诗、作画叫“命笔”、“涉笔”;文章的开头叫“起笔”;自己写成的文字叫“亲笔”;受人之托写的文字叫“嘱笔”;集体讨论,由一人或数人动手写叫“执笔”;写作时中断或停止叫“辍笔”;文章的韵味和风格叫“文笔”;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尝试性的写作叫“试笔”;模仿别人的字画叫“仿笔”;特别精彩的文字叫“神笔”、“妙笔”;杰出的写作才能叫“生花之笔”;文章中某些读了后才能进一步明白其含义的文字叫“伏笔”;富有启迪和哲理的警句叫“警笔”;与题意关系不紧的文字叫“闲笔”;著名人士写的文章叫“名笔”;名作家、书画家的'作品叫“大手笔”;特别细致的文字、绘画叫“工笔”;重要文章或笔力雄健叫“如掾笔”;文章清逸超群为常人所意想不到叫“仙笔”;无聊、庸俗或耍小聪明的文字叫“歪笔”;寓意,含蓄,不便直叙的文字叫“曲笔”;不假思索、随意写成的文字叫“信笔”;轻松自如的文字叫“逸笔”;对阅读、工作、生活某方面有所感想而写的文章叫“随笔”、“漫笔”;使文章臃肿的文字叫“赘笔”;字句或笔画写得不好叫“败笔”;比喻不高明的写作能力叫“秃笔”;称颂他人的文章叫“大笔”;一个人最后的文字或作品叫“绝笔”;对上级、长辈写信或文章谦称“谨笔”;对同辈、小辈写信或文章谦称“草笔”;旧时称公文、诉讼状叫“刀笔”;皇帝写的文章叫“御笔”;正文结束后的补充性文字叫“余笔”;我国古代把稿费叫“润笔”;文人不再从事写作叫“投笔”;文章的结尾叫“收笔”。
拓展资料1、古今:笔墨纸砚,流传至今,墨的说法很多。
易水盛产名墨,故墨姓易,墨黑而有光,故名“元光”.墨系用松烟制成,故称其先人为“青松子”.这样,“元光”、“青松子”、“松滋侯”,便成了墨的雅号或戏称。
2、墨的别称。
墨色黑,存放年代越陈越佳,故称。
唐韩愈《毛颖传》:“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
”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余尝和吴观墨诗云:‘赖召陈玄典籍传,肯教边腹擅便便。
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教学提纲

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题解】任诞,指任性放纵。
这是魏晋名士作达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
名士们主张言行不必遵守礼法,凭禀性行事,不做作,不受任何拘束,认为这样才能回归自然,才是真正的名士风流。
在这种标榜下,许多人以作达为名,实际是以不加节制地纵情享乐为日的。
名士作达的首要表现就是蔑视礼教,不拘礼法。
第7 则记阮籍说的“礼岂为我辈设也”,就道出了这一点。
他们不管男女有别。
婚丧礼节等,执意我行我素。
第7、8 则记阮籍不顾“叔嫂不通问”的礼制,与嫂话别;醉后睡在酒家妇旁边。
第2、9、11 则记阮籍在母丧期间纵酒,以致亲友来吊唁时仍醉态朦胧,裴楷只好无奈地说:“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
其次就是不分场合。
不分时候地纵酒放荡,不管为官居家,都毫无节制地饮酒。
例如第28 则记周伯仁喝酒“尝经三日不醒。
时人谓之三日仆射”;第12 则记人和猪共喝一瓮酒。
他们以为这就是名士风流。
第53 则记王孝伯之言,可说有点睛之妙,他说:“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除此以外,他们要随心所欲,不勉强自己,不限制自己。
例如第47 则记王子猷雪夜忽忆邻县戴安道,立刻乘船去拜访,经一夜才到,可是又及门而返,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其余如赌博、抢劫、偷拿别人财物、酒后唱挽歌、言谈不检点、等等,都是故意放纵自己的表现。
至如第31 则记殷洪乔去上佳时替亲友带了百来封信,走到半路,把信全都扔到了江里,声称自己“不能作致书邮”。
这纯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无赖行径、与名士任诞似无甚关系。
任诞的动机,各人或有不同。
第13 则记阮籍不同意自己的儿子“亦欲作达”,可见阮籍有时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要借酒浇“胸中垒块”(第51 则),而他的儿子只是为了追求名士风度,无怪他要反对了。
有的名士借作达以避乱世,有的名士要求在官场中保留一些个性自由,不失人的真性,其任诞言行对反礼教来说,有一定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与天下同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只缘清香成清趣,全因浓酽有浓情”。
以上是几副咏茶的对联,所指的即是我国的“国饮”――茶。
★长寿的秘诀★
饮茶与长寿有关。
古今中外饮茶长寿的案例不胜枚举。
据史书记载,唐宣宗时代,洛阳有位130多岁的高僧,当被问及长寿养生之道时,他说“素不知药,性本好茶”。
上海市最年长的老寿星、晚清最后一名秀才苏局仙老人一生最爱饮茶,最后活到110岁。
印度西北部城市加普洱有一位叫哈比布?米亚安的老人,年龄为125岁,他谈到其长寿之道时说:“我从不抽烟,喝茶是我惟一上瘾的东西。
”因此,饮茶被尊为“长寿的秘诀”。
★癌症的克星★
上个世纪,福州的防癌普查人员惊讶地发现,福州茶叶生产制品厂的职工中,近10年来几乎没有人患癌症。
无独有偶,20世纪90年代日本科研人员经多年观察发现,日本静岗县的胃癌、肝癌、大肠癌和肺癌的发病率比其他地方低了许多,且其癌症的死亡率也是日本最低地区之一。
究竟是什么东西在抑制癌症的发生呢?后经调查发现,福州茶叶生产制品厂的职工都有喝茶的习惯,绿茶是他们最喜爱的饮品之一。
而日本静岗人,也是酷爱饮用绿茶,每人每天平均饮用达10杯以上,这正应了一位抗癌名士的一句话:“绿茶出现的地方,就没有癌细胞。
”
★奥秘之所在★
茶叶为什么会有这么神奇的抑癌、抗衰老以及减肥美容的效果呢?据现代医学分析,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多种维生素、茶多酚、脂多糖、微量元素、氨基酸及芳香油等3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绝大多数对人体有益。
例如,咖啡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维生素c 和维生素b均有强化毛细血管,增强其弹性,改善血流量的作用;脂多糖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硒被认为有助于延长人的寿命。
茶中的微量元素硒是以有机硒的形态存在的,比粮、油中的硒(se)更易吸收,因而其作用也更显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茶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
它是以儿茶素为主的多酚类化合物。
临床研究证明,茶多酚除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外,还能增加微血管的韧性和弹性,增强免疫力,从而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此外,茶多酚还有明显的抑癌效果,其抑癌的机理与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有关。
现代自由基生物学研究证明:进入人体的大部分氧参与各种反应被还原为水,但余下的少量氧转变成为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包括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自由基在内的活性氧。
过量的活性氧如得不到及时清除,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癌症的生成、发展与过量自由基有密切关系。
茶多酚有很强的清除超氧阴离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脂类自由基的作用,是一种很好的自由基清除剂,其生物活性超过维生素c及维生素e。
这也是它能抑制癌症发生的重要原因。
茶中的茶多酚还有防止脂肪积累的作用。
加上咖啡碱的促进脂肪分解以及芳香油溶解脂肪的作用,饮茶可达到减肥美容的效果。
对茶多酚更深入的研究发现,影响茶多酚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因素是其所含的酚羟基。
凡含有酚羟基的酚类化合物都具有抗氧化作用;所含酚羟基越多,其抗氧化活性越强。
这也为今后寻找新型高效的抗氧化剂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茶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三大类。
最常见的为前两种,绿茶含小分子茶多酚,经过发酵的红茶、乌龙茶还含有大分子的茶黄素和茶红素,也都是很好的多酚类抗氧化剂。
由于绿茶维生素c的含量是红茶的5~6倍,茶多酚含量也多于红茶,故从抑癌和抗衰老方面考虑,绿茶要优于红茶。
除茶中的茶多酚外,多酚类化合物还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和咖啡之中。
多酚类化合物是有效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因为,它们能够与自由基交换一个氢原子或电子,生成一个更加稳定的化合物来清除自由基。
此外,它们还可以结合启动脂质过氧化的金属离子,从而和维生素c、维生素e一起参与抗氧化的网络和协同作用。
★诱人的前景★
目前,茶中的主要成分――茶多酚已得到广泛应用。
在食品方面,茶多酚是中国卫生标准协会批准使用的天然抗氧化剂之一;在医药方面,以茶多酚为主要原料的治疗药物已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在日用化工方面,含茶多酚的化妆品、沐浴露、口腔清洁剂等产品在国内外都有销售。
此外,作为除臭剂、废水处理剂等在环保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多酚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必将在预防人类的顽症――癌症与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发挥独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