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
氧化还原习题

= 0.80 + 0.059×lg
1
αAg(NH )
3
= 0.80
练习
7.计算pH=3.0,含有未络合EDTA的浓度为0.1000 .计算pH=3.0,含有未络合EDTA的浓度为0.1000 mol/L时,Fe mol/L时,Fe3+/Fe2+的条件电极电位。 已知pH=3.0时的lgα =10.6, 已知pH=3.0时的lgαY(H)=10.6,lgK(FeY- )=25.1, =25.1, lgK(FeY2- )=14.32,φθ=0.77V,忽略离子强度。 =14.32, =0.77V,忽略离子强度。
∵ 1I2 ↔1S2−
1I2 ↔2S2O2− 3
续前
(CV)I2总 = 0.05020×20.00 =1.004[mmol]
lg K' =
θ' 5×(φMnO−
4
Mn2+ + 5Fe3+ + 4H2O
Fe2+
Mn2+
θ' −φFe3+
)
0.059
5× (1.45 − 0.68) = = 65.25 0.059
SP时⇒
CFe3+ CFe2+
=
CMn2+ CMnO2−
4
⇒K' =
5 CMn2+ ⋅CFe3+
CMnO2− ⋅C
φ =φθ AsO
3− 4
0.059 [AsO3− ][H+ ]2 4 lg 3− + AsO 3 2 [AsO3− ] 3 0.059 [AsO3− ] 4 . [ + lg 3− + 0 059lg H ] + AsO 3 2 [AsO3− ] 3
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 凤呜大王*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 ( 共 2题 4分 ) 1. 2 分 (0919)已知在1 mol/L HCl 中, ϕ(Fe 3+/Fe 2+)= 0.68 V , ϕ(Sn 4+/Sn 2+)= 0.14 V, 计算以 Fe 3+滴定Sn 2+至 99.9%、100%、100.1%时的电位分别为多少? ----------------------------------( ) (A) 0.50 V 、 0.41 V 、 0.32 V (B) 0.17 V 、 0.32 V 、 0.56 V (C) 0.23 V 、 0.41 V 、 0.50 V(D) 0.23 V 、 0.32 V 、 0.50 V思路:计量点前用锡的电对计算,计量点后用铁的电对计算。
2. 2 分 (0922)(1) 用 0.02 mol/L KMnO 4溶液滴定 0.1 mol/L Fe 2+溶液 (2) 用 0.002 mol/L KMnO 4溶液滴定 0.01 mol/L Fe 2+溶液 上述两种情况下其滴定突跃将是 ----------------------------------------------------------------( ) (A) 一样大 (B) (1)>(2)(C) (2)>(1) (D) 缺电位值, 无法判断思路:写出能斯特方程,就会发现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与浓度无关。
二、填空题 ( 共 3题 6分 ) 3. 2 分 (0910)为降低某电对的电极电位, 可加入能与 氧化 态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络合剂; 若要增加电极电位, 可加入能与 还原 态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络合剂。
4. 2 分 (0968)下列现象各是什么反应 ?(填 A,B,C,D)(1) MnO 4-滴定 Fe 2+时, Cl -的氧化被加快 __ (D) 诱导反应 (2) MnO 4-滴定 C 2O 42-时, 速度由慢到快 __(B) 自动催化反应 (3) Ag +存在时, Mn 2+氧化成 MnO 4- __ (A) 催化反应 (4) PbSO 4 沉淀随 H 2SO 4 浓度增大溶解度增加 ___(C) 副反应 (A) 催化反应 (B) 自动催化反应 (C) 副反应 (D) 诱导反应5. 2 分 (0971)碘量法用的 Na 2S 2O 3 标准溶液, 在保存过程中吸收了 CO 2 而发生分解作用 S 2O 32- + H 2CO 3 → HSO 3- + HCO 3- + S ↓若用此Na 2S 2O 3滴定I 2, 消耗Na 2S 2O 3量____________(增大或减小), 从而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偏高或偏低)。
氧化还原滴定思考题与习题

思考题与习题1.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为什么用条件电极电位代替标准电极电位进行有关计算?影响条件电极电位的因素有哪些?2.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与哪些因素有关?其影响因素与酸碱滴定、配位滴定相比较有哪些共性和特性?3. 就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
(2)若反应在标准状况下进行,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3)当[Ag +] = 0.01mol·L -1、[Fe 2+] = 0.02mol·L -1、[Fe 3+] = 0.1mol·L -1时,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4)写出当氧化还原反应达平衡时,++23/Fe Fe ϕ 与Ag Ag /+ϕ 之间的关系式。
4. 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K 2Cr 2O 7标准溶液滴定Fe 2+ 时,加入H 2SO 4-H 3PO 4 混合酸的目的是什么?5. 以草酸作基准试剂,标定KMnO 4溶液时,必须严格控制酸度、温度、滴定速度等条件,如果条件控制不当,对分析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6. 在pH=10.0,总浓度为0.20 mol·L -1 NH 3-NH 4Cl 缓冲溶液中,计算:(1)'/Zn Zn 2+еϕ(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2)当14Zn L mol 100.22--⋅⨯=+c 时的/Zn Zn 2+ϕ。
7. 求氧化还原反应Fe 3+ +Ti 3+ 2+ + Ti 4+ 的平衡常数。
当用0.0100 mol·L -1TiCl 3滴定0.0100 mol·L -1 Fe 3+溶液,直到KSCN 不与试液显现红色,此时[Fe 3+]=1.0×10-5 mol·L -1 ,求溶液中[][]++34T i T i 的比值。
8. 用0.100 mol·L -1 Na 2S 2O 3溶液滴定20 mL 0.0500 mol·L -1 I 2溶液(含1.0 mol·L -1 KI ),计算滴定至 50%和150%时体系的电位。
氧化还原滴定法练习题

氧化还原滴定法练习题一、填空题1 标定硫代硫酸钠一般可选_______作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溶液一般选用_______作基准物。
2 氧化还原滴定中,常采用的指示剂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应采用_______方法配制,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采用_______方法配制。
4 碘量法中使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高锰酸钾法中采用的指示剂一般为_______。
5 氧化还原反应是基于_______转移的反应,比较复杂,反应常是分步进行,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
因此,氧化还原滴定时,要注意_______速度与_______速度相适应。
6 标定硫代硫酸钠常用的基准物为_______,基准物先与_______试剂反应生成_______,再用硫代硫酸钠滴定。
7 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挥发性强,所以配制碘标准溶液时,将一定量的碘溶于_______溶液。
二、判断题1 KMnO4溶液作为滴定剂时,必须装在棕色酸式滴定管中。
()2 直接碘量法的终点是从蓝色变为无色。
()3 用基准试剂草酸钠标定KMnO4溶液时,需将溶液加热至 75~85℃进行滴定,若超过此温度,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4 溶液的酸度越高,KMnO4氧化草酸钠的反应进行得越完全,所以用基准草酸钠标定 KMnO4溶液时,溶液的酸度越高越好。
()5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碘时,应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6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试样时,最好在碘量瓶中进行,并应避免阳光照射,为减少与空气接触,滴定时不宜过度摇动。
()7 用于重铬酸钾法中的酸性介质只能是硫酸,而不能用盐酸。
()8 重铬酸钾法要求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9 碘量法要求在碱性溶液中进行。
()10 在碘量法中使用碘量瓶可以防止碘的挥发。
()三、单选题1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哪个是不正确的().A: 反应物之间有电子转移 B: 反应物中的原子或离子有氧化数的变化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反应系数一定要相等 D: 电子转移的方向由电极电位的高低来决定2 在用重铬酸钾标定硫代硫酸钠时,由于KI与重铬酸钾反应较慢,为了使反应能进行完全,下列哪种措施是不正确的().A: 增加 KI的量 B: 适当增加酸度 C: 使反应在较浓溶液中进行 D: 加热E: 溶液在暗处放置5min3 下列哪些物质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A: 重铬酸钾 B: 高锰酸钾 C: 碘 D: 硫代硫酸钠4 下列哪种溶液在读取滴定管读数时,读液面周边的最高点().A: NaOH标准溶液 B: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C: 碘标准溶液 D: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5 配制I2 标准溶液时,正确的是()。
分析化学 氧化还原滴定

n Na2C2O4 (总) =
m Na2C2O4 M Na2C2O4
0.7149 = = 0.005260 mol) ( 134.0
0.10 × 13.51 = 1010.59 10
EFe3+
Fe2+
=E
o Fe3+ Fe2+
+ 0.059lg
α Fe2+ cFe3+ α Fe3+ cFe2+
1.6 × 0.10 = 0.77 + 0.059lg 10.59 10 × 10-5.00
= 0.39(V)
EFe3+
Fe2+
= 0.39V, 小于EI
一部分将PbO2 解:混合试样中加入的H2C2O4一部分将 混合试样中加入的 还原为Pb 一部分将溶液中所有的Pb 还原为 2+,一部分将溶液中所有的 2+沉淀为 PbC2O4,最后剩余的 2C2O4与KMnO4反应。 最后剩余的H 反应。 2MnO4- + 5H2C2O4 + 6H+ ⇌ 2Mn2+ + 10CO2↑+ 8H2O PbO2+ 4H+ + 2C2O42- ⇌ CO2 + PbC2O4↓+ 2H2O PbO + H2C2O4 ⇌ PbC2O4↓ + H2O 加入H 的总物质的量为: 加入 2C2O4的总物质的量为: n总= 0.2500×0.02000 = 0.005000(mol) × ( )
氧化还原滴定练习题

氧化还原滴定练习题氧化还原滴定练习题⼀、选择题1.碘量法测定胆矾中的铜时,加⼊硫氰酸盐的主要作⽤是( )A 作还原剂B 作配位剂C 防⽌Fe3+的⼲扰D 减少CuI沉淀对I2的吸附2.在酸性介质中,⽤KMnO4溶液滴定草酸钠时,滴定速度()。
A.像酸碱滴定那样快速B.始终缓慢C.开始快然后慢D.开始慢中间逐渐加快最后慢3.K2Cr2O7法测定铁时,不是加⼊H2SO4-H3PO4的作⽤有A.提供必要的酸度B.掩蔽Fe3+C.提⾼E(Fe3+/Fe2+)D.降低E(Fe3+/Fe2+)4.间接碘量法滴⾄终点30秒内,若兰⾊⼜复出现,则说明( ).A.基准物K2Cr2O7与KI的反应不完全B.空⽓中的氧氧化了I-C.Na2S2O3还原I2不完全D. K2Cr2O7和Na2S2O3两者发⽣了反应5.⽤间接碘量法测定物质含量时,淀粉指⽰剂应在()加⼊。
A. 滴定前B.滴定开始时C.接近等量点时D.达到等量点时6.配制Na2S2O3溶液时,应当⽤新煮沸并冷却的纯⽔,其原因是A.使⽔中杂质都被破坏B. 杀死细菌C.除去CO2和O2D. BC7.K2Cr2O7法测铁矿⽯中Fe含量时,加⼊H3PO4的主要⽬的之⼀是A.加快反应的速度B.防⽌出现Fe(OH)3沉淀C.使Fe3+转化为⽆⾊配离⼦D.沉淀Cr3+8.⽤草酸钠标定⾼锰酸钾溶液,可选⽤的指⽰剂是()。
A. 铬⿊TB.淀粉C.⾃⾝D.⼆苯胺'=0.84V,对应的半反应为Ox+2e- Red,则其理论变⾊范9.某氧化还原指⽰剂,θ围为()A.0.87V~0.81VB.0.74V~0.94VC.0.90V~0.78VD.1.84V~0.1610.⼤苏打与碘反应的产物之⼀是()A、Na2SO4B、Na2S2O4C、Na2S4O6D、Na2SO311.在含有少量Sn2+离⼦的Fe2+溶液中,⽤K2Cr2O7法测定Fe2+,应先消除Sn2+离⼦的⼲扰,宜采⽤( ).A.控制酸度法B. 络合掩蔽法C.氧化还原掩蔽法D.离⼦交换法12.⽤铈量法测定H2SO4介质中Fe2+,当滴定⾄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值为( )(φ'Fe3+/Fe2+=0.68V φ'Ce4+/Ce3+=1.44V)A 1.44VB 0.68VC 1.06VD 0.86V13.⽤同⼀KMnO4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FeSO4和H2C2O4溶液,消耗的KMnO4量相等,则两溶液浓度关系为( )。
氧化还原滴定试题

氧化还原滴定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为基础的滴定方法。
2、任一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位越高,则此电对的氧化型的能力越强。
3、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的因素有、、、。
4、高锰酸钾法用作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时,一般都在性溶液中进行,以为指示剂进行滴定。
5、高锰酸钾法在强酸性溶液的半反应式:。
6、欲配制KMnO4、K2Cr2O7等标准溶液, 必须用间接法配制的是_____________,标定时选用的基准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7、重铬酸钾法是以为标准溶液的氧化还原滴定法,本方法总是在________性溶液中与还原剂作用。
8、以氯化亚锡-氯化汞-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时,SnCl2的用量应,如其用量适当,加入HgCl2后,溶液中出现沉淀。
9、以三氯化钛-重铬酸钾法测铁含量时,用TiCl3还原Fe3+的指示剂是,Fe3+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TiCl3使溶液呈色。
10、碘量法是利用的氧化性和的还原性测定物质含量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二、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共50分。
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号前的括号中。
)【】1、条件电极电位是指( )A.标准电极电位B.电对的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浓度都等于1mol/L时的电极电位C.在特定条件下,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总浓度均为1mol/L时,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位D.电对的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浓度比率等于1时的电极电位【】2、从有关电对的电极电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的正确说法是()A、电对的还原态可以还原电位比它低的另一电对的氧化态B、电对的电位越低,其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C、某电对的氧化态可以氧化电位较它低的另一电对的还原态D、电对的电位越高,其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强【】3、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K值的大小()A、能说明反应的速度B、能说明反应的完全程度C、能说明反应的条件D、能说明反应的历程【】4、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对于1:1类型的反应,要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指示终点,一般氧化剂和还原剂标准电位的差值至少为()。
【执业药师 药分】习题第四章 滴定分析法

1、溴百里酚蓝的pK In为7.3,其变色范围是A、4.4~6.4B、6.3~8.3C、7.6~8.8D、8.1~10.1E、9.5~10.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重点是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pH=pK In±1。
【该题针对“酸碱滴定法”知识点进行考核】2、弱酸需符合下列哪个条件才能被强碱直接滴定A、C*Ka≤10-8B、C*Ka≥10-8C、Ka≥10-8D、Ka≤10-8E、C*Ka≤10-1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当溶液浓度一定时,Ka愈小,滴定突跃范围愈小;当Ka<10-8时,已没有明显突跃,即使弱酸的浓度为1mol/L,也无明显的突跃,此时很难用指示剂来确定终点。
当弱酸的K一定时,溶液的浓度愈大,滴定突跃范围也愈大。
反之1根据滴定误差应<0.1%的要求,若以强碱直接滴定弱酸,只有当C*Ka≥10-8时,才能用强碱准确滴定。
【该题针对“酸碱滴定法”知识点进行考核】3、用盐酸滴定液滴定氨水时,使用的指示剂是A、甲基橙B、铬黑TC、酚酞D、淀粉E、硫酸铁铵【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基橙是在酸性区域变色,酚酞是在碱性区域变色;淀粉是氧化还原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铬黑T是配位滴定法中常用的指示剂;硫酸铁铵是沉淀滴定法中常用的指示剂。
建议考生掌握常用指示剂的用途。
【该题针对“酸碱滴定法”知识点进行考核】4、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000mol/L)滴定20.00ml盐酸溶液(0.1000mol/L),滴定突跃范围的pH值是A、1.00—3.00B、3.00~4.30C、8.00~9.70D、4.30~9.702E、9.70~10.0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酸碱滴定中滴定突越及突越范围的概念和计算。
根据强酸(碱)的滴定曲线四个阶段(滴定开始前、滴定至化学计量点前、化学计量点时和化学计量点后)不同的计算公式,可求得化学计量点±0.1%的范围内,溶液pH 由4.30增大到9.70,即可确定此滴定的突越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
一、填空题
1、用4
K M n O 滴定+2Fe 时-Cl 的氧化反应速率被加速,这种现象属于 。
2、间接典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为 和 。
3、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则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V 。
若两电对电子转移数均为2,则该数值应为 V 。
4、配制2I 标准溶液时,必须加入KI ,其目的是 。
以32O As 为基准物质标定2I 溶液的浓度时,溶液应控制在pH 为 左右。
5、已知771.00/23=++Fe Fe E V ,154.00/24=++Sn
Sn E V ,当用Sn 2+还原Fe 3+时,反应的平衡常数lgK= ,化学计量点电位E sp = 。
6、以4
K M n O 滴定+2Fe 的理论滴定曲线与实验滴定曲线有较大的差别,这是因为 ;计量点电位sp E 不在滴定突跃的中点,是由于 。
二、选择题
1、已知54.00/2=-I I E V ;36.10/2=-Cl Cl E V ;09.10/2=-Br
Br E V ,若将氯水加入到含有-Br 和-I 的混合溶液中,所发生的反应是( )。
A 、首先析出2I ;
B 、逸出氯气;
C 、不发生反应;
D 、2Br 首先析出
2、若两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数为1和2,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
A 、0.09V ;
B 、0.27V ;
C 、0.36V ;
D 、0.18V
3、用+3Fe 滴定+2Sn 时,下列有关滴定曲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滴定百分率为100%处的电位为计量点电位;
B 、滴定百分率为50%处的电位为++24/Sn Sn 电对的条件电位;
C 、滴定百分率为200%处的电位为++23/Fe Fe 电对的条件电位;
D 、滴定百分率为25%处的电位为++24/Sn Sn 电对的条件电位。
4、用0.021-⋅L mol 的4KMnO 溶液滴定0.11-⋅L mol +2Fe 溶液和用0.0021-⋅L mol 的
4KMnO 溶液滴定0.011-⋅L mol +2Fe 溶液两种情况下滴定突跃的大小将
( )。
A 、相同;
B 、浓度大突跃大;
C 、浓度小的滴定突跃大;
D 、无法判断
5、已知在11-⋅L mol HCl 溶液中,V E Fe Fe 68.0/230/=++,V E Sn Sn 14.0/
240/=++,Fe 3+滴定Sn 2+至99.9%、100%和100.1%时电位分别是:( )
(A) 0.50V 、0.41V 、0.32V ; (B) 0.17V 、0.32V 、0.56V ;
(C) 0.23V 、0.41V 、0.50V ; (D) 0.23V 、0.32V 、0.50V
6、为标定高锰酸钾溶液宜选择的基准物质是:( )
(A) NaS 2O 3; (B) Na 2SO 4; (C) FeSO 4·7H 2O ; (D) NaC 2O 4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诱导反应;
2、-I 的氧化,2I 的挥发;
3、0.36,0.18;
4、-I 与2I 形成络离子后易溶于水,还可以防止2I 的挥发;pH8~9左右。
5、20.92,0.36
6、-4MnO /+2Mn 电对为不可逆电对;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不相等。
二、选择题
1、A ;
2、B ;
3、D ;
4、A ;
5、D ;
6、C
三、计算题
1、求在11-⋅L mol HCl 介质中用+3Fe 滴定+2Sn 的化学计量点电势及突跃范围。
(已知在11-⋅L mol HCl 介质中V E Fe Fe 70.0/
230/=++,V E Sn Sn 14.0/240/=++)
解:反应式为:+++++=+422322Sn Fe Sn Fe
V V V n n E n E n E sp 33.02
114.0270.0121022011=+⨯+⨯=++='' 突跃范围为:V )10lg 1
059.070.0(~)10lg 2059.014.0(33-++ 2、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计算在H 2SO 4介质中,H +浓度分别为1.0 1-⋅L mol 和
0.1 1-⋅L mol 时的溶液中VO 2+/VO 2+电极的条件电位。
已知V E VO
VO 00.10/2=++ 解: O H VO e H VO 2222+=+++++
20/0/]l g [059.022
22+'+=++++H E E VO VO VO VO
当浓度为1.0 1-⋅L mol 时,V E E VO VO VO
VO 00.10/0/2222==++++' 当浓度为0.1 1-⋅L mol 时,
V H E E VO VO VO VO 88.0118.000.1]lg[059.020/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