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第一讲 绪论 基本原理

毒理学第一讲 绪论 基本原理
毒理学第一讲 绪论 基本原理

第一章 药物毒理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毒理学概述 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X enobiotics )对生物有机体毒性作用性质和机理的一门学科。 早期毒理学:研究不同毒物的使用,着重毒物对机体的急性危害或致死作用

★ 外源化合物(X enobiotics ):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包括药物、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工产品及环境化学物等。 内源化学物:是指机体内原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毒理学:是研究毒性物质对机体的有害作用及其发生、机制、结果以及危害因素的科学。主要用于对外源性物质的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估。 药物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相对年轻的分支,已广泛体现在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及临床合理用药。

● 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 ):是研究药物对生物有机体毒性作用性质和机理的一门学科。

药物是用于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其特殊性在与药物具有明显的两重性, 它一方面可以解除人们的病痛,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化学异物,可能会对用 药的有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 )。

药物毒理学工作者即研究、分析和阐述药物对机体的这种损害作用。

药物毒理学的研究目的

1、了解药物的毒性反应

确定药物毒性作用的剂量,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剂量依据,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关键取决于剂量。

16世纪 瑞士 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 )

All substances are poisons :there is none that is not a poison. The right dose differentiates a poison and a remedy.

在新药开发阶段有助于评价一个新药是否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倘若一个新化合物其治疗剂量与毒性剂量十分接近,则开发成新药的价值就几乎不存在了。

在临床上有助于医生合理地使用药物,临床医生安全、合理地用药有赖于对药物毒理学知识的详尽了解,包括人所能耐受的剂量及不同剂量下产生的中毒症状,从而密切注意和及药物是一把双刃剑 治病 致病 药物毒理学 Pharmaceutical toxicology 药理学 pharmacology 安全合理用药

时发现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

2、确定药物毒性作用的靶器官(Target organ)

药物可以直接发挥毒性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药的靶器官。

绝大多数药物对机体器官系统的损害都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靶器官的确定有助于分析药物毒性作用的机制,也可指导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在同一靶器官产生相同毒效应的药物,其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3、研究药物的毒性作用、作用性质和机制,即了解药物是否具有毒性作用,有什么样的毒性作用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毒性作用。并对这种毒性作用从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和高发人群等方面做出定量的评价

实验动物重复给药的长期毒性试验,还可了解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特征,确定是否具有蓄积毒性作用,揭示药物在体内的处置情况。

4、了解药物的毒性作用是否可逆,即了解被药物毒性作用所损害的生理功能在停药或采取某些治疗措施后是否可以恢复正常,这也算决定一个新药命运的重要依据之一。

5、在基于对毒性作用及其机制了解的基础之上,寻找特异性解毒剂(Antidote)和其他防治毒性作用的措施,探求低毒的衍生物,为开发新药提供思路。

6、毒理学作为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与其它相关学科相辅相成,解释某些生命现象,推动和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

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尤其是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对毒理学研究的促进很大,更新了人们原有的毒理学知识,并使毒理学实验方法大为改观,例如三致试验在毒理实验中的引入;

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毒理学研究的深入,也补充乃至更新了遗传学、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知识。例如由于药物对基因的毒性作用导致出现染色体或基因构型的改变,由此带来细胞分化上的变异(致癌)或组织、胚胎发生发育的异常(致畸),对其中因果关系的研究无疑大大丰富了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知识。

毒理学的发展是与生命科学的发展同步的,生命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推动了毒理学的发展,而具有各种各样的特异性毒作用的毒物也成为生命科学打开生命奥秘的工具和钥匙。

几乎没有一个学科可以同时是基础学科又有直接的应用,研究外源化合物有害作用的毒理学可能是兼有这两个方面的唯一的学科。

药物毒理学的研究内容

1、药物对靶器官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

2、对药物进行一般毒性试验的研究: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局部毒性试验

3、对药物进行特殊毒性试验的研究:生殖毒性、致突变、致癌试验等

药物毒理学研究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药物安全性评价

药物不良反应的重大“药害”事件

药源性危害(“药害”)是指药品不良反应以及因不合理用药所致的药物毒副反应。

早在上世纪70年代,WHO就指出,全球有1/3的病人不是死于自然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

药害的严重性与普遍性逐渐公开与全世界人们的面前。

历史上重大的药害事件

1、三十年代美国用乙二醇替代丙二醇作溶剂制成磺胺制剂,造成1077人中毒死亡。

2、五十年代法国的有机锡胶囊,造成207人中毒,其中102人死亡。

3、最为著名的例子当属1961年前后发现的反应停事件,导致8000余名新生儿出现海

豹肢样先天畸形,引起社会上很大的震动,这些药害事件大多是由于动物实验不充分、观察不够仔细或受当时实验条件的限制所造成的。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药物安全性评价是科学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其基本内容包括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致畸试验、致癌试验,以及皮肤、引道、直肠等局部用药的刺激性试验和过敏性试验、药物依赖性试验、制剂安全性试验等,试验项目多,涉及到毒理学的很多分支学科、相关学科以及基础学科的知识。

●第一阶段的急性毒性试验

●第二阶段的遗传毒性试验、致畸试验和30天喂养试验

●第三阶段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繁殖试验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的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试验的四个阶段和内容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实验

一次性投较大剂量后观察动物的变化,观察期大约为一周,从而判定动物的致死量(LD)和半数致死量(LD50)。

如果半数致死量大于5000mg/kg,无死亡,可认为该品毒性较低,无需做致死量精确测定。

●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30天喂养试验、传统致畸试验

遗传毒性实验的组合应该考虑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体内试验与体外试验相结合的原则,从Ames试验或V79/HGPRT基因突变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或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TK基因突变试验或小鼠精子畸形分析(或睾丸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中分别各选一项。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

实验期在3个月左右,检验药物的毒性对机体的重要器官或生理功能的影响,包括繁殖和致畸实验。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

考察少量该品长期对机体的影响,确定最大无作用量(MNL),一般以寿命较短、敏感动物的一生为一个试验阶段,如用大白鼠试验2年,小白鼠试验1.5年。

第二节毒理学简史

古代与中世纪毒理学

毒理学一词源于希腊文字“toxikon”

公元前2735年,神农编辑完成了40卷“本草”典籍

公元前2650年,黄帝撰写了《内经》

古埃及、古希腊及古罗马等有关文献中都有关于有毒植物和矿物的描述,积累了关于有毒物质及中毒的知识。

启蒙时代毒理学

16世纪瑞士医生Paracelsus(1493—1541)

意大利内科医生Ramazzini(1633-1714)

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ott(1714-1788)

意大利内科医生Fontana(1720-1853)进一步发展了靶器官毒性概念。

西班牙医生Orfila被认为是现代毒理学的奠基人,他是系统利用实验动物的第一个科学家,并发展了在组织和体液中鉴定毒物的化学分析方法。

19世纪的Megendie、Bernard对依米丁、士的宁和箭毒、CO中毒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现代毒理学

1930年实验毒理学的第一本杂志《Archives of Toxicology 》创刊,同年在美国成立了NIH 1937年引起急性肾衰竭和死亡的“磺胺事件”,促使了美国FDA 的成立

1955年,Lehman 和他的同事共同出版了《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化学物的安全性评价》 通过了许多新的法规,创办了许多新的杂志,成立了国际毒理学协会(1965)

药理学与毒理学

药理学主要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有益作用,从而发挥其在治疗疾病中的效能;药理学是

针对某一种功能异常的研究,如心功能、神经传递或肾重吸收异常;

毒理学则研究化学物对机体全面的有害作用,具有明显的多样性,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会有什么有害作用发生?”特别是化学物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描述毒理学),具有筛查的特征。

毒理学:

接触相——————————毒物动力学相——————————毒效相

剂量 靶器官 效应

药理学:

药剂相——————————药物动力学相——————————药效相

图1 毒理学和药理学的共性

第三节 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毒理学主要是借助于动物模型模拟引起人体中毒的各种条件,观察实验动物的毒性反应,再外推到人。

体内试验

体外试验

限定人体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

起作用 部分 可吸收 部分 弥散 溶解 挥发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第四节药物的毒性作用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一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成为毒物(poison)。

毒物及其分类

●按毒物用途和分布范围分为:

工业化学品:如生产原料、辅料、中间体等

食品添加剂:如食用色素、香精、防腐剂等

日常化学品:化妆品、洗涤用品等

农用化学品:如化肥、杀虫剂等

医用化学品:如药物、消杀剂等

环境污染物:如废水、废气、废渣中的各种物质

生物毒素:如动物毒素、植物毒素等

军事毒物:如芥子气等战争毒素

放射性物质:如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元素

毒素(toxin):毒物的一种,特指由活的生物有机体产生的一类特殊毒物。

●植物毒素:由植物产生的能引起人及动物中毒的物质。

●动物毒素:由动物产生的能引起人及动物中毒的物质。

●霉菌毒素:由霉菌产生的能引起人及动物中毒的物质。

●细菌毒素:由细菌产生的能引起人及动物中毒的物质。

?毒性(toxicity):一种化学物质能够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称为该物质的毒性。

★影响毒性的因素

剂量:毒性反映毒物的剂量与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因此,引起机体某种有害反应的剂量是衡量毒物毒性的指标。

毒性较高的物质,只需要相对较小的剂量或浓度即可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而毒性较低的物质,则需要较高的剂量或浓度才能呈现毒性作用。

剂量与作用关系示意图

接触途径:多数情况下,外源化学物需要进入血液并随血流到达作用部位才能发挥其毒性,而同一种外源化学物经由不同途径(经口、经呼吸道等)与机体接触时,其吸收系数(即入血量与接触量之比)是不同的。

经过静脉染毒时,外源化学物直接入血,吸收系数为1,即完全吸收,通常表现出的毒性也最高,静脉外途径染毒,一般吸收系数都小于1,表现出的毒性也相对较低。

接触期限

急性毒性试验24小时内一次或多次染毒

亚急性毒性试验在1个月或短于1个月的重复染毒

亚慢性毒性试验在1个月至3个月的重复染毒

慢性毒性试验在3个月以上的重复染毒

接触速率:接触速率快者(如静脉注射)可在短时间内达到作用部位并形成高浓度,表现出较强的毒性。

接触频率:对于具体的外源化学物,接触的间隔时间如短于其生物半衰期(t1/2)时,进入机体的量大于排出量,易于累积至一个高水平而引起中毒。

★选择毒性

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是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选择毒性的原因

(1)物种和细胞学的差异

如植物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动物,缺少神经系统,缺少有效的循环系统和肌肉组织,但却具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壁。又如,细菌具有细胞壁而人类却没有,正是利用这种差异而研制的有选择毒性的化学药物,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可杀灭细菌而对人体细胞相对无损害。

(2)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外源化学物或其毒性代谢产物的蓄积能力不同

就如医学上用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就是利用甲状腺能选择性蓄积碘的功能。(3)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

小鼠体内含有一种谷胱甘肽转硫酶的同工异构酶,该酶与黄曲霉毒素B1的致癌性环氧化物具有高度亲和力,可对黄曲霉毒素进行解毒。小鼠能抵抗黄曲霉毒素B1的致肝癌作用,而大鼠对黄曲霉毒素的这种解毒作用较低,即使摄入很少量黄曲霉毒素B1也会诱发肝脏肿瘤。(4)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外源化学物所造成损害的修复能力存在差异

如,化合物N-甲基-N-亚硝基脲对大鼠诱发的肿瘤主要在胸部,在肝脏中从未发现。这是因为肝脏能有效地将RNA和DNA分子中形成的O6-烷基-鸟嘌呤进行酶解,而胸部组织中却不存在这种酶解作用。

毒性作用的分类

(一)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局部作用(local effect)是指药物对与机体最初接触的部位所造成的直接损害作用。

全身作用(system effect)是指经吸收、分布至机体的其他部位后才产生的损害作用。(二)可逆作用与不可逆作用

可逆作用(reversible effect)指停药后可自行消失的毒性作用。

不可逆作用(irreversible effect)指停药后仍继续存在甚至进一步发展的毒性作用,例如某些实质性损害、神经元损伤、肿瘤等。

给药剂量与给药期限也是决定药物毒性作用是否可逆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在小剂量,短时间内应用时表现为可逆的,而大剂量,长期应用则可能转化为不可逆的毒性作用。(三)速发作用与迟发作用

速发作用(immediate effect)指在一次接触后短时间内即引起的损害作用。

迟发作用(delaved effect)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才发生,甚至停药后才发生。

通常人们在第一次接触致癌物可能10-20年后才表现出致癌作用,即使在啮齿类动物也需要很多个月的间隔。这提醒我们在研究药物的迟发反应时,需要进行长期试验。

(四)变态反应与特异质反应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是机体对外源性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由于既往已被该类药物致敏所致。特点:

1、过去有接触史。

2、不呈典型的“S”型剂量—反应曲线。

特异质反应(idiosvncratie reaction)指机体对药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反应。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所用

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具有下列特点:

1、机体的正常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受到严重影响,寿命亦将缩短;

2、功能容量降低;

3、对外界某些因素不利影响的易感性增高,对应激状态的代偿能力减弱。

4、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能力降低,而且是不可逆的。

5、从药物在机体内代谢过程和生化变化的角度来看,损害作用还应具有以下特点:

(1)随着药物与机体接触剂量的增加,机体对该物质的代谢转化速率降低或该

物质由体内消除速度变慢。

(2)机体各种物质代谢过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酶被抑制,或某些酶系统的相对

活力发生改变。

(3)由于某些酶被抑制,与其有关的天然底物在体内浓度增高,或/及在负荷试

验中对专一性底物的代谢能力降低。如胆碱酯酶

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的特点

1、不引起机体机能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

2、不引起机体某种功能容量的降低;

3、不引起机体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

4、非损害作用中,机体发生的一切生物学变化应在机体代偿能力范围之内,当机体停

止接触该种外来化合物后,机体维持体内稳态(homeostasis)的能力不应有所降低,机体对其它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名词解释

代偿能力:当体内组织或器官局部发生病变时,病变处功能降低,此时非病变处组织通过自身功能的加强来弥补病变处功能不足的能力。

内稳态:指机体保护内置环境稳定不变的一种倾向或者能力,如体温调节。

功能容量:是以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或行为学方面的各项指标来表示。

应激状态:指各种外界不利因素引起机体的所有非特异性生物学作用的综合表现。

负荷试验(Load test)(了解):将与机体某一代谢或代谢过程有关的特定化学物,以超负荷的较大剂量给予机体,然后观察该物质在体内消除情况,以此确定机体的代谢或排泄消除能力。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都属于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引起的生物学作用。在生物学作用中,量的变化往往引起质的变化,所以非损害作用与损害作用具有一定的相对意义,有时难以判断。

随着生命科学的进展,将不断出现新的概念和方法,有可能过去认为是非损害作用的生物学方法,会重新判断为损害作用、因此,应充分地认识到对损害所用与非损害作用判断的相对性和发展性。

★损害性反应

A型损害性反应:一种一过性的、在常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药理作用的延伸。例如β-阻断剂的减慢心率作用,抗凝药物的出血倾向,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的嗜睡等。

B型损害性反应:完全异常的反应。例如麻醉中的恶性高热、急性紫质症以及一些免疫学反应等。

A型(累积型)与B型(异常型)损害反应的比较

A型B型

可预测性+ -

计量相关性+ -

发生率高低

死亡率低高

治疗调整剂量停药

★毒性作用的常用参数

●毒性是一个量化的概念,几乎任何物质达到一定剂量水平时都是有害的,而在极低的剂

量水平几乎又是无害的。

●在讨论药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时,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毒性上限参数(在急性毒性试验中以死亡为终点的各项毒性参数)

毒性下限参数(有害作用阈剂量及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

★毒性上限参数

致死剂量或浓度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药物引起受试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通常按照引起动物不同死亡率所需的剂量来表示。

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

半数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

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LD10或MLC,LC10)

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MTD,LD0或MTC,LC0)

绝对致死量或浓度(Absolute lethal dose or concentration,ALD or ALC):即LD100或LC100,指引起一群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一个群体中可能有个别个体耐受性过高或过低,而造成LD100偏离较大,所以在表示一种化合物的毒性或对不同化合物的毒性进行比较时,一般不采用

LD100。

半数致死量或浓度(Half lethal dose or concentration,HLD or HLC):即LD50或LC50,指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所需的剂量或浓度。

LD50(LC50)受实验动物个体差异影响相对较小,剂量反应关系较敏感,重现性较好,因此通常以LD50(LC50)表示毒性上限。

最小致死量或浓度(Minimum lethal dose or concentration,MLD or MLC):即LD10、LD5或LC10、LC5,指在最低剂量组的一群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最大耐受量或浓度(Maximum tolerance dose or concentration,MTD or MTC):即LD0或LC0,指在一群实验动物中虽然发生严重中毒,但全部存活无一例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最高浓度。

★毒性下限参数

最大无作用剂量或浓度(Maximu non-effect dose or concentration):即ED0或EC0。指药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用目前最灵敏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对机体有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亦称为“不能观察到的效应水平”

(No observed effect level,NOEL)。

中毒阈剂量或浓度(Toxic threshold dose or concentration):指在一群实验动物中,只有少数个别动物的某项生理、生化或其它观察指标出现轻微变化的最小剂量或浓度,又称最小中毒量(Minimal toxic dose)。一般略高于最大无作用剂量或浓度。

(1)急性阈剂量或浓度(Acute threshold dose or concentration,Limac):指一次接触某药物所得的阈剂量或浓度。

(2)慢性阈剂量或浓度(Chronic threshold dose or concentration,Limch):指长期连续接触某药物所得的阈剂量或浓度。

★毒作用带

1. 急性毒作用带(Acute toxic effect zone,Zac):半数致死量与急性阈剂量之比,其公式为:Zac=LD50/Limac

其比值的大小反映了急性阈剂量值距离LD50的宽窄,比值越大从急性阈剂量到引起死亡的剂量距离越宽,化合物引起死亡的危险就越小,反之亦然。

2.慢性毒作用带(Chronic toxic effect zone,Zch):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之比,其公式为: Zch=Limac/Limch

其比值越大,表明从慢性阈剂量至急性阈剂量之间的距离越宽,即引起慢性中毒或亚慢性中毒的剂量范围越宽,引起慢性中毒的机会就越多,反之亦然。

第五节非临床药物安全性研究的规范化质量管理(GLP)

非临床安全性研究(Non-clinical laboratory study):指在实验室条件下,在药品申报审批前,为评价其安全性,用实验模型进行的各种毒性试验,如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各种刺激性试验、依赖性试验以及与认识药物毒性有关的其它试验等,但不包括临床试验。

GLP产生的背景和历史

历史上成千上万的药害事件触目惊心。

●1975年美国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调查了申报新药的动物实验资料,发

现了重大的错误和虚假的数据。

●1975年美国制药工业协会(PMA)组织拟定了GLP Guideline,1976年向议会正式提出

了GLP立法议案,该议案于1979年6月20日正式生效。

●1984年10月,FDA在官方联邦法规集(Federal Register,F.R)上发表了GLP修改案,

听取各方意见之后,于1987年9月4日在F.R上公布了最终GLP修改版。

GLP的特点

QAU(Quality Assurance Unit,质量保证部门):指负责保证安全性研究机构的各项研究工作符合本规定要求的机构。在GLP的组织结构中,QAU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

它是独立于课题组之外而直接向总管理者负责的一个常设机构。QAU人员应当是熟悉业务的内行,并且要了解所检查课题的任务和计划。QAU要为每一课题指定一名检查负责人。

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标准操作规程):为了得到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要求正确而且统一的操作。因此对所有实验操作应全部用SOP加以具体规定。

SOP是研究室的技术法规,是GLP最重要的工作软件,它体现研究室日常建设的成果,也反映研究室的技术水平。

Responsibility(责任制):GLP强调岗位工作的责任制。总管理者、质量保证部门、专题负责人和其他工作人员各司其责,责任明确。

责任制具体的体现是:事事有记录,何人何时何事都有据可查。

人员组成和职责

主要有:总管理者、专题负责人、质量保证人员、其他人员(实验操作人员、动物饲养人员等)

总管理者(Total Manager):指对试验设施全面管理的责任者。

1.指定试验责任人;

2.指定QAU,对其报告、记录进行确认;

3.承认SOP和试验计划书;

4.对试验情况进行全面的确认,包括职员、资金、设施、仪器设备、材料及试验方

法是否按计划实施使用;

5.掌握管理试验操作者。

专题负责人(Study director):是管理试验的核心

1.研究工作开战前,制定书面试验计划书并要得到总管理者的认可。

2.试验过程中,对试验是否按照计划书实施等进行确认。

3.对试验数据记录等的正确性进行确认。

4.试验工作结束后,及时写出总结报告。所有的原始资料、文件、试验计划书、样

本和总结报告都要归档。

社会学概论重点归纳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社会学发展史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其主要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 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为青年进入社会从事职业劳动打好基础。 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社会化的目的和意义,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了解人的社会化的主客观条件 本章要掌握的基本概念:依赖生活期、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同辈群体(一)社会化的主观条件(社会化的生物基础)(P86 )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的遗传素质,个体的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二)社会化的客观条件——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社区; 5、职业场所; 6、大众传播媒介 (三)了解社会化的几种基本类型?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是什么?(P84) 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区别:继续社会化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又分为主动在社会化和被动再社会化两种。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继续社会化是在原有生活方式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它着眼于人的进一步完善,而再社会化则是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或与过去断绝关系,进入新的方式,它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主要是指被动再社会化,其社会化的形式比继续社会化要剧烈。(要举例说明) (四)为什么要继续社会化?一是因为个体在基本社会化中的内容较为单一,且生活经历又往往比较贫乏;而一进入成年期,他的生活和社会关系等就变得复杂化了,社会不仅赋予了他新的角色、新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这就会使个体感到不适应。 二是因为在基本社会化中,家庭和学校所受教育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教育者本身要受到以前自身社会化效果的制约,而且未来社会的具体变化又难以预测,即不可能预先对青少年的未来生活进行全面指导,因此青少年社会化时期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规范就会不断地受到冲击。 三是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个体通过继续社会化来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每一个个体的继续社会化又在改造着社会,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因此,继续社会化无论从个体或从社会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五)试述社会化过程中某一外在社会化因素对自身社会化的影响。—如家庭、职业场所。 为什么说职业场所是成年人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条件?

食品毒理学

山西师范大学 教案 课程名称:食品毒理学 课程类型:□理论课理论、实践课□实践课 学时: 1 学分: 授课教师:琚利利 授课班级:工程学院 0803 授课学期:2009 至 2010 学年第二学期 教材名称:食品毒理学 参考资料: 1. 刘宁,沈明浩主编。食品毒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王心如主编。毒理学基础。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010年 5月 11日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第8章/第2节食品毒物的致癌机制 教学时数:1学时授课类型:理论课□实践课 ※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食品毒物的致癌制剂 2.掌握阻断化学致癌过程的一些途径 3.理解致癌作用的分子机制 二、能力目标 通过食品毒物致癌制剂理论的学习,对食品毒物的致癌过程建立正确的认识,从而达到合理膳食、预防癌症发生的要求。 ※教学重点: 根据食品毒物致癌机制明白食品毒物致癌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致癌作用的分子机制 ※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讲授为主,多媒体、板书和实例相结合 2.通过总结方式得出提高阻断化学致癌过程的一些途径 ※教学设计 根据人们对癌症的重视,引人要学习的致癌机制,重点讲解食品毒物的致癌过程,并具体举例说明。 ※教材分析 通过对食品毒物致癌制剂理论的学习,得出阻断化学致癌过程的一些途径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

※教学引入: 大家都知道这些年来癌症发病率挺高,并且治愈也是相当困 难的,我们现在就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了解食品毒物的致癌过程以得出阻断化学致癌过程的一些途径,使我们的生活不再被癌症所困扰。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在很多国家,癌症死亡率占死因顺位的第二位,甚至第一位,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是整个医学面临的重大挑战。癌症的病因很复杂,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化学性、物理性及生物性因素)。 一、食品毒物的致癌过程 1.引发阶段 引发阶段为化学致癌作用的第一阶段。引发阶段是指化学物或其活性代谢物(亲电子剂)与DNA作用,导致体细胞突变成引发细胞的阶段。在引发过程中至少有三个细胞功能是重要的,即致癌物的代谢、DNA修复和细胞增殖。Miller等提出亲电子剂学说,认为大多数有机致癌物都是间接致癌物,又称前致癌物,或先形成近致癌物,再进一步活化成终致癌物。终致癌物是亲电子剂,含有亲电子中心,可与细胞大分子的亲核中心共价结合,进而导致癌症。本身就有反应活性,不需要代谢活化的致癌物或能自发形成亲电子剂的致癌物称为直接致癌物。 引发阶段通常是一相对迅速的过程,化学致癌物对靶细胞DNA 产生损伤作用,经一次或多次细胞分裂增殖固定下来,引发所确定的基因型和∕或表型是不可逆的,引发细胞在形态上与正常细胞很难区别。引发是不可逆的,但并非所有的引发细胞都将构成肿瘤,因其中大多数将经历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引发细胞不具有生长自主性,因此不是肿瘤细胞。引发剂本身有致癌性,大多数是致癌突变物。没有可检测的阈剂量,引发作用是不可逆的并且是累积性的。引发剂作用的靶主要是原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引发阶段的个体变异、物种差异及亲器官特征是取决于细胞对致癌物的代谢、DNA修复及细胞增殖∕凋亡的平衡。具有引发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引发剂。 2.促长阶段 促长阶段为化学致癌作用的第二阶段。促长阶段是引发细胞增殖成为癌前病变或良性肿瘤的过程。具有促长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促长剂,促长剂通常影响引发细胞的增殖,导致局部增殖并引起良性局灶性病理损害如乳头瘤、结节或息肉。这些病损很多会消退,仅少数细胞发生进一步突变引成恶性肿瘤。该阶段有如下特点:①引发物作用之后,促癌物的作用是长期的、慢性的;②引发物单独作用一般不会引起肿瘤;③只有促癌物的慢性作用而没有引发物的作用也不会引起肿瘤④引发物与促癌物的作用先后次序十分重要,根据热点问题引入内容

食品毒理学绪论

绪论 一、毒理学起源、食品毒理学科来源 毒理学(toxicology)是一门古老的科学,是研究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对机体有害影响的科学。“toxicology”一词是由希腊文“toxikon”与“logos”两个词组合演变而来,原文含义是“描述毒物的科学”,毒物学是毒理学的前身。人类对自然界中有毒物质的认识可追溯到数千年前,人类都在识别食物的同时鉴别出药物和有毒的动植物,到“神农尝百草”时期,人们已进入有目的的采药治病阶段,这是医药科学的萌芽,也是毒物学的开端。 但直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瑞士著名的药理学与毒理学家Paracelusus (1493—1541)才奠定了毒理学的基础。他明确提出剂量概念,指出所用物质都是有毒的,是否为毒物只是由于剂量不同。即“所有的物质都是毒物,没有一种不是毒物的。正确的剂量才使得毒物与药物得以区分”(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一般来说,毒物和非毒物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同一种化学物质,由于使用剂量、对象和方法的不同,可能是毒物,也可能是非毒物。例如亚硝酸盐(nitrate)对正常人是毒性物质,但对氰化物中毒者则是有效的解毒剂。另外,人体对硒(Se)的每日安全摄入量为50~200μg ,如低于50μg 则会导致心肌炎,克山病等疾病,并诱发免疫功能低下和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如摄入量在200~1000μg之间则会导致中毒,如每日摄入量超过1mg则可导致死亡。 此后,随着欧洲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人劳动环境的恶化,发生了各种职业中毒。科学家在研究职业中毒和防治过程中促进了毒理学的发展。职业中毒-工业毒理学是近代毒理学开始形成。西班牙学者Orfila(1798—1853)为近代毒理学的创始人,他通过实验系统观察了化学物与生物体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化学分析在鉴定中毒事件中的重要性,为近代法医毒理学奠定了基础。他还出版了最早的毒理学书籍。到了20世纪,某些西方国家利用化学合成物制造出战争毒剂,并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平民。此时期也萌发出现了军事毒理学。 但在很长时期内毒理学是描述中毒的表现,毒理学真正摆脱了以描述为主,开始化学物中毒机理研究,形成现代毒理学的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由于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大量化学物进入人类环境,这些外源化学物对生物界、尤其是对人类的巨大负面效应引起了关注。 表1-1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时间地点主要污染物中毒人数 1930 1948 1956 1943 1955 1953 1968 1960 比利时马斯河谷 美国多诺拉城 英国伦敦 美国洛杉矶 日本富山县 日本水俣、新泻 日本安知 日本四日 SO2、氟化物、粉尘 SO2、金属粉尘 SO2、烟尘 光化学烟尘 镉 甲基汞 多氯联苯 SO2、烟尘、石油化工废气 6000余人死亡60人 6000余人死亡20人 4000余人死亡 全市1/2人患红眼病400余人死亡 患病258人,死128人 患病2000余人,死352人 中毒1684人,死30余人 患病800余人,死36人

药物毒理学作业题

1.哌醋甲酯可引起肝细胞的C. 广泛性坏死 2.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B. 毒性 3.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肺的毒性作用可导致D. 肺栓塞 4.氟烷可导致C. 免疫性肝炎 5.“氧化性”药物非那西汀可引起 B. 氧化性溶血 6.短期用药后常见的肝毒性是B. 脂肪变性 7.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点是B. 肝细胞 8.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最初靶位是C. 区带 9.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D. 豚鼠 10.典型的自身免疫综合征是B. 类系统性红斑狼疮 11.药物对肾脏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是C. 急性肾功能衰竭 12.甲基多巴免疫系统的靶位是 D. 红细胞和血小板 13.肾脏毒性最大的氨基苷类抗生素是A. 新霉素 14.链霉素和异烟肼合用治疗结核病时可导致B. 红斑狼疮样肺炎 15.肝脏毒性的早期事件为B. 线粒体形态改变 16.碳酸锂可使甲状腺激素的释放B. 减少 17.氯丙嗪对垂体的毒性作用可导致生长素分泌B. 减少 18.毒物最有效的排泄器官是B. 肾脏 19.乙醇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主要可引起D. 大泡性脂肪肝 20.有机磷酸酯类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主要损害 B. 轴索 21.氯丙嗪对垂体的毒性作用可导致催乳素分泌A. 增加 22.链脲佐菌素可导致A. 糖尿病

23.有机磷酸酯类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 B. 返死式神经病 24.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坏死,仅特征性地损害C. 区带3 25.使用对乙酰氨基酚3年以上,可导致不可逆的B. 镇痛剂肾病 26.气体产生毒性作用的吸收部位是A. 肺泡 27.糖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的毒性作用导致肾上腺B. 萎缩 28.对乙酰氨基酚产生肾毒性的原因主要通过D.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 29.青霉素的毒性作用主要是通过A. Ⅰ型变态反应 30.双氯苯二氯乙烷对肾上腺的毒性作用导致肾上腺 B. 萎缩 31.多柔比星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D. 神经元损害 32.游离胆红素过高可导致新生儿、早产儿 C. 核黄疸 33.胺碘酮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 D. 髓鞘水肿 34.肝细胞被损伤后,溶酶体数量和体积常会 A. 增加 35.肾脏毒性最小的氨基苷类抗生素是B. 奈替米星 36.甲巯咪唑可使甲状腺激素的释放B. 减少 37.苯巴比妥对肺的毒性作用可导致 A. 肺癌 38.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指C. 描述性毒理学 39.产生氧化溶血毒性药物的共性是产生C. 硫血红素珠蛋白 40.使用雄激素类药物可导致睾丸B. 萎缩 41.治疗指数:通常将药物实验动物的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42.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43.安全药理学:研究药物治疗范围内或治疗范围以上剂量时,潜在不期望出现的对生理功能的不良反应。 44.化学源性低氧症:由于药物等化学物质的各种机制,使得血液循环供应外周

毒理学基础试题整理附

第一章绪论 1、毒理学主要分为(D)三个研究领域。 A描述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生态毒理学 B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生态毒理学 C生态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 D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 2、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毒性试验,以获得用于评价人群和环境特定化学物暴露的危险度信息是(A)的工作范畴。 A描述毒理学B机制毒理学 C管理毒理学D生态毒理学 3、被誉为弗洛伊德学说的先驱、化学揭破学家、药物化学创始人和现代化学疗法的教父的是(C)。 A Grevin B Ramazzini C Paracelsus D Fontana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危险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危险度管理。 B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评价和取代。C通过整体动物实验,可以获得准确的阈剂量。 D只进行啮齿类动物的终生致癌试验不能初步预测出某些化学物的潜在危害性或致癌性。 5、危险度评价的四个步骤是(A) A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B观察损害作用阈剂量(LOAEL)、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C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获得阈剂量、危险度特征分析。 D危害性认证、结构-活性关系研究、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毒理学研究方法(C) A体内、体外实验B流行病学研究 C临床试验D人体观察 7、体内试验的基本目的(A) A检测外源化合物一般毒性 B检测外源化合物阈剂量 C探讨剂量-反应关系 D为其它实验计量设计提供数据 8、体外试验是外源化学物对机体(B)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 A慢性毒作用B急性毒作用 C易感性研究D不易感性研究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毒物是指(D)。 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 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 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引起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2、关于毒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毒性的大小是相对的,取决于此种物质与机体接触的量。 B毒性较高的物质,只要相对较小的剂量,即可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C毒性是物质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D我们不能改变毒性,但能改变物质的毒效应3、一次用药后,(C)个药物消除半衰期时,可认为该药物几乎被完全消除。 A 2 B 4 C5 D8 4、化学毒物对不同个体毒作用敏感性不同,其原因不包括(A)。 A 化学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B代谢酶的遗传多肽性 C机体修复能力差异 D宿主其他因素 5、重复染毒引起毒作用的关键因素是(B)。 A暴露时间B暴露频率 C接触时间D接触频率 6、急性毒性是(C)。 A机体连续多次接触化学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 B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触化学物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 C机体一次大剂量或24小时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死亡效应 D瞬间给予动物一定量化学物后快速出现的中毒效应 7、急性动物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是(D)。 A对化学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 B易于饲养管理的动物 C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 D以上都是 8、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周期一般为(C)。 A 1天 B 1周 C 2周 D 3周 9、如在急性吸入毒性实验当中,随着苯的浓度越来越高,各试验组的小鼠死亡率也相应增高,这说明存在(D)。 A量反应关系B质反应关系 C剂量-量反应关系D剂量-质反应关系 10、可以用某种测量数值来表示,通常用于表示化学物质在个体中引起的毒效应强度的变化的是

药物毒理学考试要点

名词解释 1.血脑屏障:是指血液-脑组织间液和血液-脑脊液间的屏障,由血液-脑屏障、脑脊液-脑屏 障和血液-脑脊液屏障三个屏障构成。 2.内分泌系统:是一种整合性的调节机制,通过分泌特殊的化学物质来实现对有机体的控 制与调节。 3.药物依赖性:也称药物成瘾性,是精神活性物质与机体长期相互作用下造成的一种精神 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表现为强制性地连续不断地使用该药物的行为和其他反应,目的是去感受该药物所产生欣快性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停用该药物引发的戒断症状所带来的严重不适感。 4.直接致癌物:指进入机体后不需经代谢活化,直接与细胞生物大分子(DNA、RNA、蛋 白质)作用而诱发细胞癌变的化学物质。 5.间接致癌物:指进入机体后需经细胞内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等代谢活化后才具有 致癌性的化学物质。 6.促癌物:此类物质本身并无致癌性,严格的说不属于致癌物,但它可以与致癌物协同作 用,诱发突变细胞克隆扩增,促进癌的发生;或在致癌物作用之后,反复作用与细胞,加速癌细胞发展成为癌瘤。 7.促癌剂:具有促癌作用的物质,通过促进突变细胞的克隆扩增而发挥致癌作用。 8.前致癌物:未经代谢活化的间接致癌物称为前致癌物或原致癌物。 9.辅致癌物:有些化学物质既非引发剂,也非促长剂,本身并不致癌,但能增强引发剂和 促长剂的作用,即能加速致癌作用的过程。 10.药物的暴露:通过对暴露、时间依赖性的靶器官剂量与毒性作用关系研究解释毒性作用 机制。 11.急性毒性试验:又称单次给药毒性试验,系研究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给予受 试物后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观察期至少为14天。 最大耐受剂量(浓度):(MTD)指动物能够耐受的而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高剂量。 最小致死剂量(浓度):(MLD)引起个别受试动物出现死亡的剂量 LD50:(半数致死量)预期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该值是经统计学处理所推算出的结果。 12.长期毒性实验:又称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是研究实验动物重复给予较大剂量的受试物后 产生的毒性反应特征,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13.一般生殖毒性实验:在雌雄动物交配前的交配期直至胚胎着床给药,评价受试药物对动 物生殖的毒性干扰作用,即生殖过程的第一阶段试验。 14.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妊娠动物自胚胎着床至硬腭闭合阶段给药,评价受试药物对妊娠 动物、胚胎及胎仔发育的影响。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即生殖过程的第二阶段试验。15.围生期毒性试验:从胚胎着床到幼仔断奶这段时期给药,检测受试药物对妊娠及哺乳动 物、胚胎发育以及子代出生后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围生期毒性试验即生殖过程的第三阶段试验 16.光敏反应:指皮肤对光线敏感产生的不良反应,是由某些药物(化学药物)与皮肤接触、 经特定波长的光照后引起的皮肤损伤。 17.靶点:医学上进行某些放射治疗时,放射线从不同方位照射,汇集病变部位,这个病变 部位叫做靶点。 18.靶部位:药物吸收进入机体分布于全身,通常仅对其中某些部位造成损害,被药物造成

毒理学基础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和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损害作用/有害效,(adverse/harmful effects)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简述毒理学的基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 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 ①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⑵三大研究领域: ①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 ②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③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2.毒理学方法:体内试验(整体动物试),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 3.3R原则:替代,减少,优化和改良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toxic substance , poison,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生物题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6、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毒作用。 7.迟发型毒作用(delayed toxic effect)在一次或多次暴露某种外源性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作用。 8.局部毒性作用(local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9.全身毒作用(systemic toxic effect)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后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10.剂量(dose)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 11.暴露剂量:表示个人或人群暴露的物质的量;动物的暴露剂量称为给予剂量。 12.内剂量:为经吸收到机体血液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13.靶器官剂量:为发生损害作用部位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可更好地反映剂量-效应关系,也称到达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 14.靶器官: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第一讲绪论(参考答案)

第一讲绪论(13级临床1-10班、麻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试题1 满分值:1.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分 试题: 遗传病最基本的特征是() 先天性 家族性 遗传物质改变 罕见性 不治之症 [参考答案] 遗传物质改变 [我的答案] 遗传物质改变 试题2 满分值:1.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分 试题: 遗传病特指() 先天性疾病 家族性疾病 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不可医治的疾病 既是先天的,也是家族性的疾病 [参考答案] 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我的答案] 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试题3 满分值:1.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分 试题: *有些遗传病家系看不到垂直遗传的现象,这是因为() 该遗传病是体细胞遗传病 该遗传病是线粒体病 该病是性连锁遗传病 该遗传病具有传染性 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 该遗传病是体细胞遗传病 [我的答案] 以上都不是 试题4 满分值:1.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分

试题: *种类最多的遗传病是() 单基因病 多基因病 染色体病 体细胞遗传病 线粒体病 [参考答案] 单基因病 [我的答案] 单基因病 试题5 满分值:1.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分 试题: *下列发病率最高的遗传病是() 单基因病 多基因病 染色体病 线粒体病 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 多基因病 [我的答案] 多基因病 试题6 满分值:1.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分 试题: 关于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先天性疾病一定是遗传性疾病 家族性疾病都是遗传性疾病 大多数遗传性疾病为先天性疾病,且往往表现为家族性疾病 遗传性疾病一定是先天性疾病,但不一定是家族性疾病 遗传性疾病一定是家族性疾病,但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 [参考答案] 大多数遗传性疾病为先天性疾病,且往往表现为家族性疾病 [我的答案] 大多数遗传性疾病为先天性疾病,且往往表现为家族性疾病 试题7 满分值:1.0分状态:已答实际得分:分 试题: 先天性疾病是指() 出生时即表现出来的疾病 先天畸形 遗传性疾病 非遗传性疾病 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 出生时即表现出来的疾病

食品毒理学总结

毒理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 食品毒理学: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的安全性的科学。 主要研究对象:有毒有害物质(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等)、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转基因食品和食品中天然成分。 主要任务:研究食品中化学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毒性作用,是评价食品的安全性、制定相关食品卫生标准的基础。 主要研究方法:动物体内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化学分析、风险评估和安全限量制定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础 1、毒物: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2、毒性、毒性分级: 毒性: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3、毒性作用: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发生生理生化机能异常或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的反应。 ?毒性作用分类:(1)变态反应、(2)特异体质反应 (3) 速发与迟发性 作用 (4) 局部与全身作用 (5) 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6)功能、形态损伤作用 4、生物学标志,种类 生物学标志是指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 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背 ?分为: 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毒物举例: 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 苯可抑制造血功能,导致贫血; 强酸、强碱可引起局部的皮肤粘膜的灼伤等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效应和反应的区别: 效应(effect)——涉及个体,量反应。可用一定计量单位表示其强度。 反应(response)——涉及群体,质反应。百分率或比值表示

药物毒理学作业题

1.哌醋甲酯可引起肝细胞得C、广泛性坏死 2.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得任何有毒作用指B、毒性 3.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肺得毒性作用可导致D、肺栓塞 4.氟烷可导致C、免疫性肝炎 5.“氧化性”药物非那西汀可引起 B、氧化性溶血 6.短期用药后常见得肝毒性就是B、脂肪变性 7.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得主要靶点就是B、肝细胞 8.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得最初靶位就是C、区带 9.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得动物就是D、豚鼠 10.典型得自身免疫综合征就是B、类系统性红斑狼疮 11.药物对肾脏最常见得毒性反应就是C、急性肾功能衰竭 12.甲基多巴免疫系统得靶位就是 D、红细胞与血小板 13.肾脏毒性最大得氨基苷类抗生素就是A、新霉素 14.链霉素与异烟肼合用治疗结核病时可导致B、红斑狼疮样肺炎 15.肝脏毒性得早期事件为B、线粒体形态改变 16.碳酸锂可使甲状腺激素得释放B、减少 17.氯丙嗪对垂体得毒性作用可导致生长素分泌B、减少

18.毒物最有效得排泄器官就是B、肾脏 19.乙醇对肝脏得毒性作用主要可引起D、大泡性脂肪肝 20.有机磷酸酯类对神经系统得毒性作用主要损害 B、轴索 21.氯丙嗪对垂体得毒性作用可导致催乳素分泌A、增加 22.链脲佐菌素可导致A、糖尿病 23.有机磷酸酯类对神经系统得毒性作用可导致 B、返死式神经病 24.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坏死,仅特征性地损害C、区带3 25.使用对乙酰氨基酚3年以上,可导致不可逆得B、镇痛剂肾病 26.气体产生毒性作用得吸收部位就是A、肺泡 27.糖皮质激素对肾上腺得毒性作用导致肾上腺B、萎缩 28.对乙酰氨基酚产生肾毒性得原因主要通过D、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 29.青霉素得毒性作用主要就是通过A、Ⅰ型变态反应 30.双氯苯二氯乙烷对肾上腺得毒性作用导致肾上腺 B、萎缩 31.多柔比星对神经系统得毒性作用可导致D、神经元损害 32.游离胆红素过高可导致新生儿、早产儿 C、核黄疸 33.胺碘酮对神经系统得毒性作用可导致 D、髓鞘水肿 34.肝细胞被损伤后,溶酶体数量与体积常会 A、增加

13 药物毒理学绪论

第一章药物毒理学绪论 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研究药物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中毒机制及其防治方法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也就是药理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就是研究药物对生命有机体有害作用的科学 ?就是毒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就是一门与药学、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密切相关与交叉的药学边缘学科。 第一节毒理学概述 毒理学 (toxicology) : 传统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现代毒理学:以毒物为工具,在实验医学与治疗学的基础上,发展为研究化学、物理与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危险度评价与危险度管理的科学。 一、毒理学简史: (一)古代与中世纪毒理学 ?萌芽 5000前(3000-2000 B、C),有文字记载约3500年历史。 ?最早的毒物研究开始于1500 B、C,人类最早的医书、古埃及的《埃伯斯草文稿》已记载了700多种的毒物与药物,如毒芹、铅与锑等。 ?公元50年希腊医生迪奥斯克理德斯(Dioscorides)所著的《药物论》,把毒物分成动物、植物与矿物,描述配图,成为之后16世纪毒物的主要资料。 ?我国明朝初的《本草纲目》等也记载了有关毒物。如砒石、钩吻、乌头、番木鳖等。 (二 )启蒙时代毒理学 ?产业革命前 由于社会上中毒、误服——法医毒理学 化学药物的合成——药物毒理学 ?产业革命后(19世纪) 工业革命快速发展,职业中毒——工业毒理学

(三 )现代毒理学 ?二次世界大战药品、农药、工业化学物生产的大量增加,毒理学研究亦应运而生。 ? 20世纪20年代许多药物毒性事件的发生,形成了毒理学研究的雏形:砷中毒、氨基比林退热、 2,4二硝基酚减肥、磺胺事件等。 ? 20世纪50年代,FDA对毒理学的职能开始加强 ? 20世纪60年代,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极大地推动了毒理学科学的发展。 1、现代毒理学特点: ?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合作研究机构应运而生。 ?研究内容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在宏观管理与立法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危险度评定开始成为现代毒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与任务。 ?趋于早期参与新产品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 ?学术队伍不断壮大,国际间学术交流不断发展。 2、众多学科交叉渗透 3、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 4、新技术新方法在毒理学研究的应用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的原理与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建立高通量毒性检测、有害因素鉴定方法提供了技术支特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与确定,为工业毒物、药物、环境毒物的危险度评价提供了工具。 5、系统毒理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1990启动) 环境基因组计划(EGP,1998启动) 毒理基因组学(Toxicogenomics,2000) 系统毒理学(Systems toxicology,2002) …… 二、毒物(toxicant)

毒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定义】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合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2)【定义】卫生毒理学:利用毒理学的原理&方法,从预防医学角度,研究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中可能接触的外源化合物对机体的生物学作用&其机理的科学。 3)4个毒理学阶段:、古代毒理学、中世纪毒理学、启蒙时代毒理学、现代毒理学 4)毒理学的2大功能:危害性鉴定功能(检测理化因素产生有害作用的物质)、危险度评价功能(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 5)3个主要类别:描述毒理学(毒理鉴定)、机制毒理学(研究毒性机制)、管理毒理学(制定管理条例)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定义】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理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poison)。 2)【定义】毒性:一种化学物质能够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称为该物质的毒性(toxicity)。 3)【定义】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4)【定义】反应:指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两类。剂量的定义和分类: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 接触剂量(exposure dose) 又称外剂量(external dose)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如人、指示生物、生态系统)的接触剂量,可以是单次接触或某浓度下一定时间的持续接触。 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 又称内剂量(internal dose),是指外源化学物穿过一种或多种生物屏障,吸收进入体内的剂量。 到达剂量(delivered dose) 又称靶剂量(target dose)或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是指吸收后到达靶器官(如组织、细胞)的外源化学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剂量。 5)【定义】LD50: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 6)【定义】NOAEL:未观察到的损害作用剂量(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不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形态、功能、生长、发育或寿命可检测到的有害改变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7)【分类】毒作用:化学物质的毒作用(toxic effect)又称为毒效应。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故又可称为不良效应、损伤作用或损害作用。是其本身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的结果。毒作用的分类:速发或迟发性作用、局部与全身作用、可逆与不可逆作用、过敏性反应、特异体质反应 8)【定义】阈剂量:(threshold dose)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又称为最小有作用剂量(minimal effect level,MEL)。 9)量反应VS质反应:量反应(graded response) 通常表示化学物质在个体中引起的毒效应强度的变化。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以某种测量数值表示。这类效应称为量反应。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 用于表示化学物质在群体中引起的某种毒效应的发生比例。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的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表示,如死亡或存活、患病或未患病等,称为质反应。 10)4种剂量反应曲线类型:S形曲线(对称S形曲线、非对称S形曲线)、直线、抛物线;

药物毒理学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是一门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毒性靶细胞药物吸收进入机体分布于全身,通常仅对其中某些部位造成损害,只有被药物造成损害的部位,才是药物毒理毒性靶器官。 毒理学研究通常可分为三方面―11描述毒理学: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而提供毒理学信息2机制毒理学:通过药物对细胞或组织产生毒 性的生理生化改变研究,阐明药物对机体毒性作用的3管理毒理学:基于描述毒理学 和(或)机制毒理学提供的资料,并通过系统的毒性研究明确特定受试药物是否能呈现足够低的危险。基本目的:认识并掌握某种药物的毒性作用, 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避 免或减轻用药过程中有毒作用的发生。 安全范围药物安全性指标是ED95?LD5之间的距离。 药物毒性作用变态反应,毒性反应,致癌性,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致突变与遗传毒性,特异质反应。 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目的意义药物安全性评价指采用大于临床用药剂量,或长于临床用药时间给动物用药,—毒性作用,毒性表现,靶器官损伤的 可逆性。目的意发现中毒剂量:了解受试药物单次给药的中毒剂量,必要时测出半数致死量(LD 50),初步了解多次给药时产生毒性反应的剂量范围。为进一步的毒性研究和(或) 临床研究设计提供依据2发现毒性作用:发现受试药物多次给药后,动物对药物产生的毒性作用,为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毒副作用观察提供信息3确定安全剂量范围:了解单次或反 复给药时,药物在什么剂量范围内有效而不产生毒副反应发现动物出 现毒性作用时,药物毒理作用所累及的器官或组织,为临床用药的毒副作用监测及新药开发 时进行药物结构改造提供依据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了解药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是否可恢 复,及其恢复的程度和所需时间。为新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取舍依据,并为指导临床合理用 药提供依据。 安全性评价局限,―11?由于进化而产生遗传背景不同的种属差异,2?毒理实验动物数量有限, 3?品种不同,4?方法有限。 毒物代谢动力学~(TK是指运用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 定量的研究在毒性剂量下药物 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和特点,进而探讨药物毒性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毒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目的11?有助于毒理学研究的设计,2?通过对暴露、时间依赖性的靶器官 剂量与毒性作用关系研究,解释毒性作用机制, 3?明确重复给药的动力学特征,包括对代谢 酶的影响,4.探索毒性反应种属间差异的关系,评价药物在不同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的毒性反应,明确动物毒性剂量和推荐临床剂量之间的关系,支持非临床毒性研究的动物种属选 择和用药方案,5?分析动物毒性表现对临床安全性评价的价值,为药物的后续评价提供信息。 零级动力学指血中药物按恒定速率进行消除,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高低无关,也称恒量消除。 零级动力学与一级动力学区别零级动力学指血中药物按恒定速率(单位时间消除药量)进行消除,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高低无关(也称恒量消除),其血浆半衰期随起始浓度下降而 缩短,不是固定值。而一级动力学是药物在任何时间的消除速率与该时间药物在体内的量成正比(即恒比衰减)。这种速率过程中,药物的半衰期(切2 )恒定,不因染毒剂量高低而变 化。许多药物在剂量过大,超过机体清除能力时按零级消除动力学消除,当血中浓度降低到 机体具有消除能力时,转为一级消除动力学消除。 半衰期切2 |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是衡量一种药物从体内消除速度 的指标。 肝腺泡t带为最接近中枢血管的部位,肝细胞抵御有害因素的能力最强,肝细胞再生主要 发生在I带。川带有最高浓度的生物转化酶系细胞色素,该区域具有最强的解毒作用,川带 肝细胞易受药物和有毒物质的损害。 乙醇对男性性功能影响影响睾酮水平,减弱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酗酒者产生睾酮能力减 弱。对女性:影响GnRH释放,酗酒者不能产生排卵所需的LH高峰。

毒理学尔雅答案

.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 1、毒理学: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2、毒物: 是指较低的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命的物质。 二、选择 1、描述毒理学直接关注的是——,以期为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提供信息。A A、毒性鉴定 B、接触毒物时间 C、接触毒物剂量 D、毒性强弱 E、以上全是 2、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A、核素 B、细菌 C、病毒 D、各种化学物质 E、以上都是 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资料Word .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 E、以上都是 三、填空 1、毒理学研究领域主要分为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 2、动物实验的“3R”法分别是优化、减少和取代 资料Word .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 1、外源化学物: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的能力。 3、毒物:在一定的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4、靶器官:毒物被吸收后随血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但起发挥毒作用的部位则只限于一个或几个组织器官,毒物直接发挥作用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5、生物学标志: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化学

物或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的测定指标。 6、暴露生物学标志: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 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可提供有关化学物质暴露的信息。 7、效应生物学标志: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 8、易感生物学标志: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9、量反应:此类效应的观察结果为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用某种测量的数值表示。用于表示化学物质在个体中引起的毒效应强度的变化 10、质反应:计数资料、没有强度差别,不能以具体数值表示,只能以“+, -;有、无”表示。如:死、不死。用于表示化学物引起的某种毒效应产生的个体在资料Word . 群体中的发生比例 11、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剂量变化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效应)强度改变之间的关系。 12、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剂量变化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高低之间的关系。 13、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14、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其低一档的剂量即不再引起动物死亡。 15、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16、半数致死量或浓度: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它是一个经过统计处理计算得到的数值. 17、阈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种毒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

《药物毒理学》

1、哌醋甲酯可引起肝细胞的 E. 广泛性坏死 灶状坏死 炎症 带状坏死 2、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 毒素 有毒 毒物 毒性 3、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肺的毒性作用可导致 肺栓塞 肺癌 肺炎 肺纤维化 4、氟烷可导致 类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性溶血 免疫性肝炎 荨麻疹

5、“氧化性”药物非那西汀可引起 贫血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氧化性溶血 白血病 6、短期用药后常见的肝毒性是 肝癌 肝硬化 脂肪变性 肝炎 7、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点是 肝细胞 库普弗细胞 内皮细胞 星行细胞 8、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最初靶位是 区带2 区带1 区带3 中央静脉

9、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 豚鼠 小鼠 家兔 大鼠 10、典型的自身免疫综合征是 免疫性肝炎 免疫性溶血 荨麻疹 类系统性红斑狼疮 11、药物对肾脏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是 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12、甲基多巴免疫系统的靶位是 红细胞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和血小板 白细胞

13、肾脏毒性最大的氨基苷类抗生素是 链霉素 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 新霉素 14、链霉素和异烟肼合用治疗结核病时可导致 过敏性肺炎 肺纤维化 红斑狼疮样肺炎 间质性肺炎 15、肝脏毒性的早期事件为 内质网肿胀 线粒体形态改变 质膜起泡 溶酶体增多 16、碳酸锂可使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增加 不变 减少 增加或不变

减少 不变 增加 减少或不变 18、毒物最有效的排泄器官是 肺脏 肾脏 乳腺 肝脏 19、乙醇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主要可引起 C. 大泡性脂肪肝 肝炎 肝硬化 肝癌 20、有机磷酸酯类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主要损害 髓鞘 神经元B.CD. 神经递质 轴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