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加强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顶层设计

【教育部】加强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顶层设计
【教育部】加强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顶层设计

【教育部】加强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顶层设计

【教育部】加强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顶层设计

自195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所中医学

院以来,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已走过了60年历程。今天在教育部举

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表示,我国中医

药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过一代代中医药人的不懈努力,中医药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据张大良介绍,目前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2所,设置中医药

专业的高等院校238所,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46个,博士学位授予

权单位17个。院校教育已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主体,实现了由传

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初步形成了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在人才培养方面,张大良表示,通过开展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初步形成了多样化人才培养

模式,如“院校-师承-家传”三位一体的中医临床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跟师学习、注重经典、“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特点的“院校-师承”人才培养模式;以“院校-师承”教育为主,结合学术

流派传承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等。

张大良说,目前,中医药类专业在校生已有70余万人,为中医

药医疗、保健、科研等各个领域提供了高质量的专门人才。

此外,我国中医药院校功能不断强化,成为中医药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在三级以上的中医医疗机构中,绝

大多数为中医药院校的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其中,直属附属医院

64个,基本涵盖了我国综合实力强、区域影响力大的中医医疗机构。

同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民族医药高等教育体系,在民族地区开办了不同形式的民族医药相关教育培训,已独立设置了藏、傣、壮、

哈、回等民族医药专业,“十二五”期间培养了5000余名民族医药

专门人才。

张大良指出,近年来,中医药在国家对外交流和合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张大良说,中医药院校积极服务于“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建立了中医孔子学院、海外中医中心等对外交流合作机构,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教育合作项目,来华留学生数量长期处于自然科

学类学科留学生数量的首位。

但是,张大良坦言,目前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中医药院校教育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紧

密结合有待加强;中医药教育吸引力不足,中医药类专业学生专业思

想仍不稳固;中医临床教育基地建设滞后,中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

能力培养有待加强;师资队伍总体数量不足,高水平师资匮乏,师资

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以及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发展

差异较大。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张大良表示,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强医教协同,联合制定《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

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聚

焦改革重点,深化中医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证。

另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介绍,今年,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联合开展新中国中医

药高等教育60年系列活动,包括初步定于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在

北京召开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评选表彰60名中医药高

等学校教学名师,以及开展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60年回顾与成就展,制作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60年专题片,编制新中国中医药教

育60年大事记。

正确理解顶层设计的内涵与要求

正确理解顶层设计的内涵与要求 作者:闻新国时间:2012-09-01 上层正式提出并首肯了顶层设计概念,既是针对社会对改革期望的一种回应,也是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根本性制度变迁和最终确立方式的一种明确,更是对深化改革作出的一种当担和承诺。从社会对深层次问题进行改革的呼声来看,顶层设计隐喻了几个方面的关键词需要明朗化。 关键词之一,顶层深化共识。改革需要顶层设计,那么顶层对改革方面重大问题的认识必须达成一致并不断深化。改革至今,已经不再能摸着石头过河了,改什么,如何改,重大的改革理念、目标手段、根本的改革方向等方面应当明确。首先,顶层在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改革方向上要达成共识,进而在目标与路径、过程与结果中达成对应关系。另外,改革还在路上,改革需要再次突破也是需要达成的共识。在社会管理方式和国家治理模式等重要方面的观念更新上要达成共识,进一步激发社会发展的自动力和潜力。政府职能围绕维护公平公正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政府控制和利用公共资源的方式收缩到公共财政层面上的认识需要统一。凝聚改革共识,应当在利益多元化和话语多层次的基础上形成协商对话机制。在改革重大问题上努力达成思想

统一,改革的行动合力就会更大。 关键词之二,顶层直面表白。改革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更是回归之路进退之中的调整。与前改革时代相比,现代社会结构、科学技术、治理方式和制度环境等社会经济政治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是一个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国改革开放置身于这一社会发展进程之中,自然也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并与之相适应的过程,而改革在许多方面应是一个回归之路,需要向民众传达真实的信号,尤其要撇开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虚假观念和虚幻的承诺,否则遗留的虚假观念与改革期望形成的落差一起会阻碍改革的推进。改革既是观念的更正,更是真实制度的改进,要让社会回归真实、回归本原,让民众回归自我、回归理性,让制度向人权保护和法治建设演进,不断完善保障有效的私有财产制度和民主平等的公共政治制度,实现颠倒之颠倒。改革如此辩证地处于进退之中,需要直面表白启迪心智。 关键词之三,顶层痛下决心。要求顶层设计,就是要求顶层要有改革家的气质,在某些方面要痛下决心,并付诸行动。改革有风险,但是不改革有危险。改革需要战略思维,需要智慧和勇气。改革既要利用各种条件不失时机步步推进,更需排除不合理利益集团干扰,痛下决心打破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下大气力改革造成不合理利益形成的制度体制。改革会有阻力,但改革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骨科(全国中医髋关节重点专科)发展历史 (1988~2008) 一、创业起步阶段(1988年~1992年) 1988年9月,为了满足骨科业务量不断增长的需要,特别是加快股骨头坏死专科的发展,成立了二骨科,设病床31张,袁浩教授负责科内业务指导工作。 二骨科成立后即确立把疑难病——股骨头坏死作为主攻方向,袁浩教授带领年轻医生,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1989年12月13日,广东省卫生厅邀请9位国内著名的骨科、核医学专家,包括:中国中医研究院骨科研究所尚天裕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吴祖尧教授、上海瑞金医院骨科马元璋教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骨科张光铂教授、中山医科大学一附院黄承达教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二附院包尚恕教授、湖北中医学院附院骨科梁克玉教授、广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核医学专家叶广春主任、广州红会医院骨科麦鼎铭教授等,举行科研成果鉴定会,两项成果“多条血管束植入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股骨颈重建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不连、颈吸收伴头缺血坏死”顺利通过鉴定,与会专家对两项成果给予了很高评价,其中“多条血管束植入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鉴定为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股骨颈重建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不连、颈吸收伴头缺血坏死”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结果公布后在省内外骨科界产生很大影响。 1、本阶段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主要工作与成绩:(1)通过临床、X线片、股骨头测压、造影、及个别病例的术后DSA与股骨头病理切片等检查,认识到“缺血”是股骨头坏死的基本病理,重建股骨头血运是治疗的关键。(2)创立多条血管束植入术并作为重建血运的主要方法,证实多条血管束植入具有重建血运、改善静脉回流、降低骨内压等作用。(3)血管束的来源、分离方法、植入方法基本定型。(4)“多条血管束植入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即获得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该成果又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科研成果的获得对科室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将多条血管束植入技术用于中青年股骨颈陈旧骨折不连、颈吸收伴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创立股骨颈重建术,并取得初步成功。(6)袁浩教授作为多条血管束植入技术与理论的创立者及股骨头坏死专家多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并先后被邀请到上海瑞金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天津医院塘沽分院、武汉协和医院、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州医学院二附院、江苏省中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骨研所、郑州市骨科医院等全国10多家省、市级医院作手术示范30多例,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骨坏死学组副组长与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股骨头坏死学组副组长。 2、本阶段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1)诊断不够规范。主要表现

初中学校顶层设计方案

某某初级中学 学校顶层设计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学校实情,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以“育人为本,特色发展”为学校发展目标,全力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二、学校简介 某某初级中学始建于1989年,座落在高碑店市某某镇西,2012年与加录初级中学合并,服务于某某镇65个自然村,辐射面积约72.8平方公里,惠及人口43840。 我校共有19个教学班,在校生834人,教职工62人,专任教师62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小高、中一35人,小一、中二27人。现有保定市优秀班主任6人,保定市骨干教师24人,保定市名师1人,保定市先进德工作者5人。 某某镇原为高碑店市(某某县)政府所在地,历史文化深厚,武术、书法曾经远近闻名,有著名的人文景观“某某八景”、“紫泉行宫”、“开善寺”;有近代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如杨化普、刘海芬、张长发等,这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理念内涵 办学思想:“以成人为根本,以成才为目标,培养高素质新人”。 校风:“团结、求实、和谐、创新”

教风:“爱生、敬业、勤研、奉献” 学风:“尊师、好学、会学、博学” 在学校文化上以“传承某某文化,打造书香校园”为目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立足校史和地方历史,打造校园文化景点,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形成校园文化特色,即诗意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与和谐校园一体化的学校文化风格,力争使每一位师生具有优雅、阳光的精神风貌,使校园翰墨飘逸、书香文明。 四、目标远景 学校总体愿景:让孩子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快乐、健康、自主的发展。 1、让校园在平安的基础上走向有序、和谐,让每个孩子身体健康,都有一颗阳光的心。 2、从“他教”走向“自主”。以打造“生本课堂—高效课堂”为路径,让学生的学习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让学生的管理从“教师管理”走向学生“自我管理”;让教师从“照本宣科”走向“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3、从“外显”走向“内蕴”。以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为契机,让校园不仅环境优美,而且通过艺术教育和读书教育,让校园蕴含浓郁文化气息。 五、基本框架 1、教师素质

《改革需要顶层设计(上)》(100分)

改革需要顶层设计(上)试卷答案(100分) 1、马晓河副院长指出,通过对外开放,中国引进了资本、技术和管理,使得中国经济由过去完全封闭的状态纳入到了世界体系中,使得我国经济结构迅速由“双缺口”型向“双剩余”型转变。 正确 错误 2、马晓河副院长指出,随着信息化、市场化的深入发展,老百姓素质提高以后,要求公平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正确 错误 3、马晓河副院长指出,过去的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进行了改革开放。 正确 错误 4、马晓河副院长指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正确 错误 5、马晓河副院长指出,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创新。 正确 错误 6、马晓河副院长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我国农业领域普遍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 正确 错误 7、马晓河副院长指出,我国的土地制度改革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使几亿人摆脱了严重饥饿和贫困。 正确 错误 8、马晓河副院长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数以百万计的下乡、回乡知识青年进入大学,30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为中国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精英群体,这些精英群体在各个领域为中国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支撑。 正确 错误

9、马晓河副院长指出,我国改革了用人制度,废除领导终身制,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打开了干部轮替和进入的通道,将大量社会精英人才纳入到治国体系中,这给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正确 错误 10、马晓河副院长指出,同前苏联的“休克疗法”改革相比,中国30多年改革采取的是渐进式改革的路线。 正确 错误 11、马晓河副院长指出,我国的农村改革是先从生产领域进行的,把地包给农民,然后才逐渐地实行双轨制,卖足了平价粮给国家,议价粮由国家征收。随着后来粮食的增加,改革才从生产领域逐渐走向流通领域。 正确 错误 12、马晓河副院长指出,中国过去30年渐进式的改革,在改革开放的利益分享结构上,采取了先存量改革,再以存量改革带动增量改革的办法。 正确 错误 13、马晓河副院长指出,从下到上式的渐进式改革方式,虽然在短期内不容易取得大范围成功,效果也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如果用30年的时间来看,它的社会震荡小,试错成本低,成果非常明显。 正确 错误 14、马晓河副院长指出,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从基层率先发动改革,工人、农民优先获益,所以他们支持改革。 正确 错误 15、马晓河副院长指出,改革受益群体的分化,必然加剧城乡、区域、阶层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正确 错误 16、马晓河副院长指出,中国的产权制度改革是率先在()开始的。 正确 错误 17、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 正确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教案)全套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教案)全套 绪言 教学内容绪论 教学对象中医/中西医/骨伤/境外本科专业(五年制) 授课形式理论课教学时数 2学时 【掌握】《金匮要略》书名释义、性质、基本内容及主要学术思 想。 教学目的要 求【熟悉】《金匮要略》编写体例、学术成就。 【了解】明确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1、《金匮要略》书名释义及性质。 2、《金匮要略》基本内容及学术成就贡献。 3、《金匮要略》制方理论及用药特点。 4、掌握杂病的发病理论及预防治则。教学重点、 难点及解决教学难点 办法 1、《金匮要略》脉学特点。 2、《金匮要略》编写体例。 3、杂病的发病理论及预防治则。 4、《金匮要略》制方理论及用药特点服药法。 解决方法:着重讲授、深入剖析、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具多媒体

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金匮要略讲义》教材 参考书:21世纪课程配套教材《金匮要略教与学》与参考书: 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 《金匮要略》(案例版) 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 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教学进程法 1.导言 5分钟《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基础课,又是临床各科综合提高课,提问、讲解是辨治内伤杂病临床思维方法学专著。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均有很高的指导意义。是方书之祖。为方剂学奠定了基础。 2、教学内容 80分钟 (1)《金匮要略》性质与沿革。讲解 (2)基本内容及编写体例。 (3)主要学术成就及贡献。 (4)学习目的及方法。 3(小结 本次课程,讲述了金匮的性质、沿革、基本内容及编写体例。5分钟重点为主要学术思想。总结以上课程基本内容,强调《金匮要略》在临床应用上的重要性。提问、总结 4(布置作业 2分钟 (1) 张仲景治杂病的主要精神是什么,试述其主要内容。 (2)《金匮要略》主要学术成就有哪些, (3)《金匮要略》一书的分篇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 (4)以原文为例,说明“异病同治”的原则在《金匮要略》中是如何应用的, 编写人编写时间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教学内容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教学对象中医/中西医/骨伤/境外本科专业(五年制) 授课形式理论课

陈佩仪教授的口述校史-广州中医药大学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 陈佩仪教授的口述校史 学生记者梁晓琳彭雪纯陈嘉文黄梓颖 一、采访时间 2017年5月12日。 二、采访地点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护理楼423办公室。 三、人物简介 陈佩仪,1964年5月出生,1984年7月参加工作,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2年、护理教育工作21年。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临床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护理部教学干事、护士长等工作。曾任护理学院中医护理教研室主任、护理学院副院长,现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年教师导师。为我校一级学科护理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二级学科)中医护理学学科带头人。主讲《中医护理学基础》,该课程在该院连续11年获得教学质量优秀评价;还主讲《中医护理学》、《中医临床护理学》等课程。主持省级科研课题及项目7项,主持厅局级课题4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铜奖1项和优秀奖1项,获厅局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主编全国本科规划教材6本和电子教材2部、副主编全国本科统编教材2本、参编教参3部、自编教材2部。主持省 —1—

精品课程一门,主持广东省护理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一项,已结题。主要参与建设已成为我校国家级中医学实验示范中心的中医护理实验室。接收境内外教师进修5人,指导2项国家级、1项省级、3项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曾获我省南粤优秀教师,新南方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四、采访记录 记:陈老师,您好,我们是广中医口述校史的小记者,很高兴您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邀请。在采访的过程中,请问我们可以录音吗? 述:好的,没问题。 记:您是什么时候来我们学校的,可以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述:我在1981年来到广中医,现在已经36年了,可以说是见证了我们学校的发展。护理学院的前身是护士学校,文革结束后,在1978年,学校以广州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护理班招了30人。因为住宿、师资问题,学校连续两三届只招30个人,三年招一次。1981年护士学校正式招生,同年,78届的学生以护士学校第一届毕业生的身份毕业,而我当时是学校第一届以护士学校的名义招收的学生,到了1984年毕业,工作被分配到广中医一附院。 记:1978年第一届护士学校有30多名学生,当时老师多吗?是怎样的授课模式? —2—

践行顶层设计 助推学校发展(定稿)

践行“顶层设计”助推学校发展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三十三小学校钟青俊 “顶层设计”来源于引进的工程学概念,是一种从最高端向最低端、从一般到特殊展开系统推进的设计方法。引用到教育及其它领域后,其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就教育及学校的“顶层设计”而言,它不但是一种设计方法,也是一种发展理念,是一种遵循教育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指向顶层目标、追求最优发展的理想和信念;“顶层设计”是一个具体方案,是一个以核心理念为统领,涵盖各个层面各个系统的有计划、有标准、有程序、有措施、有评价、有文化的工作方案。”顶层设计”是一系列实践活动,是学校各部门、全体师生员工为践行顶层理念、实现教育理想所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顶层设计”是一场教育教学思想的创新,包括学校的办学思路、办学理念、发展战略、管理体制、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与重构。 全面推进以“育人为本,特色发展”为核心的小学“顶层设计”教育教学改革,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促进我区小学教育高位均衡、科学优质发展的重大举措,是龙泉驿区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近一年的学习、实践、交流和反思,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只要认真践行“顶层设计”,必将助推学校科学发展。 一、“顶层设计”,使学校理清了办学思路,找准了办学定位。 自区教育局2010年“8.20”会议以来,我校按照区教育局的统一安排,通过理论学习、参加讲师团报告会、教育集团交流研讨、办学思想大讨论、“顶层设计”大论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逐步明晰了

学校的办学思路、办学目标。根据学校历史和现实,以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为目的,确立了“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和“环境优、质量高、特色明”的办学目标。围绕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构建了以“因材施教,和乐育人”办学思想和“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办学理念为核心,常规管理为保证,队伍建设为关键,课程改革为载体,学生发展为目的,特色建设为途径的“顶层设计”工作思路,并确立了“围绕理念抓制度、内强素质抓队伍、立足校情抓环境、育人为本抓养成、减负增效抓质量、创新思路抓活动、网络联动抓共育”的“七抓”工作策略及实施途径。学校工作有了目标、有了中心、有了落脚点。 二、“顶层设计”,使各项工作得到统筹和兼顾。 学校工作纷繁复杂,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往往都围绕当时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许多工作都难免出现没有整体性、没有连贯性、没有延续性等问题。自学校开展“顶层设计”以来,较好的克服了这些问题。 我校从本学期开始,学校各项工作均坚持以“顶层设计”为统领,紧紧围绕“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产生了以办学理念为“王”、以所有教育教学工作及人、财、物、时、空各种资源为“蜂”的“蜂王”效应。实现了各项工作统筹兼顾。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按照学校既定的“七抓”工作策略,遵循“整体构建、分步实施”的原则,开展了相关工作。

中国改革的顶层设计图

中国改革的顶层设计路线目标 中国改革的顶层设计路线迫切性: 面对中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势头,社会改革也被提上重要日程,重点是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应中国发展面临的矛盾和挑战,在全面总结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吸收地方改革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提出新一轮改革方案。 中国改革的顶层设计路线目标: 一、政治领域改革。 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依法治国的根本理念还是推进法律公开公平公正,重点是司法体制改革,将纪委和司法的部门,从地方党委和政府独立开来,变成单线条的、中央垂直管理系统。党中央通过中纪委管各级纪委,通过两高管各级检察院、法院系统,一个中央常委管纪委,一个中央常委管检察,一个中央常委管法院。 1是各地法院、检察院独立出地方政府和地方政法委,由北京通过最高法直接领导,各省市法院、检察院分支机构拨款、人事都由最高法院决定。 2是把监察局和反贪局从行政序列中独立出来,合并到纪委,参照美国联邦调查局、香港廉政公署的模式,变成一个独立的由上至下的独立机构—纪委(反腐败局),不受地方政府和党委领导。纪委(反腐败局)以肃贪倡廉为目标,采 取防止、教育及调查三管齐下的方式执行,调查对象为公务员至公共事业机构,包括所有私人机构。中纪委直接管理各级纪委(反腐败局)反腐败局,各省市分 支机构直接由中纪委(反腐败局总局)领导,拨款和人事由中纪委(反腐败局总局)决定。各地方反贪腐局官员采取四年任期,定期调换。 这样就形成了中央集权(党中央通过中纪委管党纪,通过两高分管司法的检察、法院系统),地方省市及以下政权的三架马车的模式,即地方党委政府(省委书记可以兼任省长)、司法、纪检三权分离,就是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的互相分离监督,纪委独立监督同级党委政府的党纪腐败行为,检察院对同级党委政府行使检查权,法院独立审判,党委政府在纪委、司法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只能依法行政,一切政府行为只能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使国家法律会落到实处,改善了邓的政权体系即党委、政府的2权结构,将极大改善从体制上反腐败,政权结构接近于西方政体,更加完善,有利于政治清明和加强党中央的领导全局的能力。 如果司法体制改革成功,省委书记是可以兼任省长,否则,在现行体制下,省委书记兼任省长,地方将形成唐朝的藩镇,从回文革时革命委员会一元极权结构政权模式,绝对的弊端。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英语自我介绍

Self-introduction Good afternoon,my dear professors.I am both honored and pleased to be here to introduce myself to all of you.My name is&&.I'm&&years old.I come from&&in jiangxi province,I graduated from the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I got my bachelor degree after my gradu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year of2007.In July2007,I began work for the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cause I'm capable of more responsibilities,so I decided to change my job.In May2011,I began work for the&&hospital of&&city.Owning to my hard work,in2013,I was awarded as advanced worker of&&City Health System.Everyone has a dream, I also have a dream,that is to become a postgraduate,so now,I am trying my best for obtaining a key to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I am honest,stable,aspiring,and have high sense of responsibility,strong will and indomitable spirit.I have the excellent ability of working independently or with a diverse work force as well.I feel that my strongest asset is my ability to stick to things to get them done.I feel a real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when I finish a job and it turns out just as I’d planned.(I have worked for many years,it makes me more mature.)My own life and work have led me to believe that “Energy and persistence conquer all things.’’I lo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o my scholastic pursuit make me spare no effort to get down to everything. with my pious enthusiasm and sincerity,I want to join you to work for your team.

中央顶层设计透露的改革大趋势

中央顶层设计透露的改革 大趋势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中央顶层设计透露的改革大趋势 2015年06月12日来源:凤凰财经 顶层设计,一个近年来频频被应用于政治领域的工程学术语。在中国的改革史中,顶层设计是重要的改革逻辑——由中央从全局的角度,系统地对改革任务进行统筹规划,调配资源,高效实现目标。 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的2014,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的2015,这两年,中央一直“蹄疾而步稳”地推进改革。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无论政治局会议、深改组会议形成的方案,还是以中办、国办名义联合下发的文件,都体现出浓重的“顶层设计意味”。 为何如此这种现象,透露出中国改革的何种趋势和走向 顶层设计的三个关键词 近两年多来,中国的各种“顶层设计”密集出炉。这些顶层设计,类别不少,有的叫“决定”,有的则叫“方案”、“意见”、“办法”、“规定”、“条例”、“纲要”等等,可统称“方案”。 这些方案,看似“应接不暇”,实则有规可循,可通过三个词读懂。 首先,“全面”。理解为何如此众多方案密集出炉,先要理解一个词——“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例,既然要“全面”,涉及领域、地域、范围必然宽泛:文化体制、财税体制等体制要改,户籍制度等制度要改,足球等项目要改,新型智库等要建设,上海自贸区等要试点,京津冀则要推动协同发展,等等,它们无不属于“全面”中“一面”。梳理十八大以来大量的顶层设计方案,不难,它们正是围绕“四个全面”铺开。 其次,“层次”。顶层设计之间,层次分明。有的位于“最高层”,属于“上位法”,如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有的则属于“下位法”,就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某个方面展开。如《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党的纪律检查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属于从严治党的几个方面。 第三,“有序”。相关度高的顶层设计,衔接有序。自贸区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之一。围绕此事,先有国务院批准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2013年9月),继而中央深改组第六次会议审议的上海自贸区“工作进展和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推广意见”(2014年10月),再是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2015年3月)。即先有上海试点,继而经验推广,再是上海“进一步深化”,有条不紊。 着眼全局与具体领域:两年来的顶层设计 6月5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3次会议上,《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等5份文件被审议通过。

强化顶层设计,,夯实策略创新,,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夯实策略创新,,区域整体 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党的十八大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怎样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前,我国教育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让每个孩子享受有质量保障的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因此,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点是抓实抓好教育的内涵发展。什么是教育内涵发展?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县区,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如何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一条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之路。 一、把握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就是统筹区域内城乡学校的全部资源,将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全面、均衡、协调、可持续地推进,让强的更强,让弱的变强,不断强化区域内涵发展特色,逐步塑造区域教育品牌。 1.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是新形势下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

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正从外延式发展走向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发展主要是依靠追加外部教育资源投入的方式来促进教育发展,追求的是规模效益和办学条件的优化。内涵式发展则致力于充分挖掘内部潜力,致力于学校内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和学校文化的更新,注重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学生发展的潜能激发。积极探索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方法策略,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必由之路,是基础教育转型变革的必然方向,是新形势下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当前,“区域内差异”是影响教育公平的最大障碍。近年来,滨城区教育不断加大投入,全区中小学基本实现办学条件的均衡发展,荣获了“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区”称号;但“内涵发展”方面的差异依然存在,这成为今后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所带来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即义务教育学生的择校现象,这已成为素质教育的热点问题。只有通过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才能实现外延式均衡与内涵式均衡的有机融合,才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这是消除素质教育发展痼疾的关键所在,是突破素质教育实施瓶颈的根本方法。 二、实践探究,带题管理, 不断创新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策略

中国政治的顶顶层设计问题

中国政治的顶顶层设计问题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2012年08月28日 顶顶层只是整体国家治理制度的一部分,因此要解决顶顶层设计问题也需要改革其他国家基本制度(顶层) 近年来,中国面临“想改革但又改革不动”的困难局面,因此提出了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又更进一步提出了改革的顶顶层设计问题。就改革来说,顶层设计的概念的重要性是显然的。无论哪一个国家,改革的动力尽管也往往来自地方和社会,但无论改革政策的制定还是执行,都要涉及到顶层设计问题。实际上,不管是改革还是革命,都需要顶层设计,只是发生在不同的阶段。改革是顶层设计,就是要先发制人,通过改革来避免类似革命那样的激进变化。而革命尽管是要推翻旧的体制,但革命之后仍然会面临顶层设计问题。 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顶顶层设计,概念提出来了,但如何具体化和细节化呢?没有具体化和细节化,这个概念就没有操作性,就没有可行性。从各国政治制度运作的经验看,顶层设计和顶顶层设计都涉及到两个相关的基本层面,即权力的结构和改革的政策。权力结构决定了改革政策的方方面面,包括能不能产生政策?产生什么样的政策?能不能把已经制定的政策推行下去? 这个意义上的顶顶层设计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改革,而且也是政治制度日常运作和政治生活日常进行。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

领导者每天的日常生活都是在处理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的。而改革则更是一项永恒的事业,改革就是要不断改革现存的政治体制,使得其不仅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现状,而且也有能力来应付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确立政治责任制最重要 顶顶层设计因此要满足几个基本的条件。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确立政治责任制。任何政治制度,无论是传统的帝国制度和封建制度还是近代以来的专制和民主,最重要的就是要确立最高层的政治责任问题。如果领导层的政治责任不能确立或者不明确,那么任何一个组织(包括政府)的生存和发展就会成为问题。 第二个相关的条件就是赋予领导者履行其政治责任的制度能力。政治责任确立之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履行责任了。政治责任体现为政策,政策的执行需要通过制度来实现。这里,制度能力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政治层面,没有足够强大的政治力量的支持,政治责任就很难转化成为具体的政策。其二是行政层面,没有有效的行政执行机构,政策难以执行下去,那么政治责任也只是空中楼阁。 如果前面这两个条件适用于历史上任何政治体制,那么在近代以来,因为民主化,顶层设计还必须考量到更多的其它条件。至少有两个条件适用于越来越多的政治制度,包括中国。 第三个条件是如何保障顶层在履行政治责任时考虑体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而非个别领导人的个人利益或者仅仅是领导层本

广州市中医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州中医院专业和导师简介 中医内科学() 广州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学专业年起开始培养研究生,目前是我校兼备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 在多年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结合学科专业情况,本学科近期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医血证研究;中医脾胃病证研究;中医治疗心血管病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病的研究;中医治疗肾病证的研究和中医治疗肺病证的研究;近来新开展和即将开展的研究方向还有中医药治疗热病的临床研究;中医药治疗内科急症的临床研究,中医药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性治疗的临床研究等。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骨科、肾内科、急诊科、溃疡性结肠炎专病个专科专病年被定为广州市卫生局工程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单位;消化内科的溃疡性结肠炎于年被确定为广东省中医专科(专病)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年被定为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消化内科年全部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认定。 目前本学科拥有一支力量雄厚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人;已培养硕士研究生人,正在培养博士研究生人,硕士研究生人。本学科还拥有一支力量雄厚、水平较高的专业学术队伍,目前共有教学、技术人员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副高职称人,中级职称人,初级职称人,大部分具有自己的医疗业务专长,相当部分有较高的学术造诣,部分为国内有名的中医专家或中西医结合专家,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 消化内科运用“肠炎清”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肿瘤科是全国“青年文明号”,该科在全国较早开展的中药介入治疗恶性肿瘤,减轻了放、化疗的副作用,在肿瘤的中、晚期综合治疗上较有特色。神经内科在“中风”急救、神经功能康复等方面独具中医特色。心血管内科在抢救大面积心肌梗塞、复杂性心律失常、顽固性心衰等危重症。血液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血液专科协作单位,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在省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 本学科自年至年以来,经各级有关有关部门科研立项项,获各级成果奖多项。本学科近年来不断开展教学改革,完善教学手段,教书育人,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中医人才,为国家中医事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在研究生培养工作方面也逐渐发展进步。此外,本学科还充分发挥了重点学科的示范作用,先后多次举办了多期全国及省市级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进修班及专科讲习班,接受较高层次培养进修人员数百人。 本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与其他学科基本相同,即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教学、临床、实验三大部分,其中必修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语)专业外语)内科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包括至门指定选修和其他任选课。内容有:医学统计学、计算机、、古汉语、内经、伤寒、温病、生理、生化、文献检索、实验动物学、实验核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

浅谈改革顶层设计_季明

浅谈改革顶层设计 季明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摘要]改革顶层设计,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在当代中国特别紧迫、十分重要、尤为必要。改革顶层设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抓住关键环节。 [关键词]改革;顶层设计;体制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462(2011)02-0005-04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在强调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时,明确指出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新理念。当前,结合30多年改革的实际,认真学习研究这一新理念,对于全面推进和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改革顶层设计的内涵和特征 “顶层设计”不是一个新名词,它原本是源于自然科学或大型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设计理念,它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设计对象,运用系统论的方式,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和战略设计,注重规划设计与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不仅从系统和全局的高度,对设计对象的结构、功能、层次、标准进行统筹考虑和明确界定,而且十分强调从理想到现实的技术化、精确化建构,是铺展在意图与实践之间的“蓝图”。借鉴到社会科学领域,顶层设计尤其强调计划的整体主义战略、缜密的理性思维与执行力。 综合当前学术界对改革顶层设计讨论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建议》借用“顶层设计”这一科学工程设计中的概念,意在表达这样的涵义:“改革顶层设计”,是指运用系统科学中的哲学思想方法,以全局视角对改革的各方面、各层次、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考虑,规范主体结构和主要模式,和谐各种关系,确定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制定正确的战略和路径,并适时调整、规避可能导致的风险,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改革顶层设计,内在地包括了当前和今后中国改革的总体规划、整体思路、基本方向、最终目标、重点领域、先后顺序、实现路径等,强烈地表达了整体地、全方位地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体制改革的意向。 “改革顶层设计”这一内涵应该具有以下鲜明特征:一是高端战略性。就整个国家的改革而言,顶层就是最高层,就是全党全国这一层。改革顶层设计的整体方案包括当前和今后中国改革的整体思路、基本方向、最终目标等。这就是意味着党和政府要担当起各领域改革方案顶层设计师的责任,要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这艘巨轮当好“舵手”、“总设计师”。二是缜密科学性。科学性的基本精神就是按规律办事。规律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改革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就在于:致力于研究、把握、遵循所要进行的改革与外部事物之间、要进行的改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包括了两个要求:改革自身要按规律办事,党在领导改革中要按规律办事,两者缺一不可。三是整体系统性。顶层,顾名思义,就是指整体和全局。顶层设计,是涵盖党和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要素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宽领域的整体性概念。改革顶层设计的视角,需要跳出局部环境的束缚和影响,需要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发挥整体效应。有了顶层设计,就能纲举目张。四是统筹协调性。重视改革顶层设计,要求加强对改革的统 5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水饮证面色黑主要是: A、黑而干焦B、鼻柱黑C、眼眶黑D、口周黑E、青黑 2、瘿瘤多见于: A、气滞血瘀B、阳虚阴盛C、肺肾阴虚 D、感受风火时毒E、肝郁气结痰凝 3、小儿食指络脉色紫红主病: A、里热B、表热C、血瘀D、痛证E、惊风 4、患者自觉口甜,多属: A、脾胃气虚B、肝胃蕴热C、脾胃湿热D、肾病E、脾阳虚 5、细脉、微脉、弱脉、濡脉的共同特征是: A、中取即得B、细小无力C、浮取即得D、沉取即得E、若有若无 6、食滞胃脘证患者,其脉多为: A、弦B、实C、数D、缓E、滑 7、下列哪项与弦脉所主病症无关: A、肝病B、痛证C、痰饮D、宿食E、胆病 8、面色黧黑而肌肤甲错属于: A、瘀血B、肾虚C、阳虚D、肾绝E、水饮 9、患者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证属: A、上热下寒B、真热假寒C、表热里寒D、表实里虚E、阳盛阴虚 10、下列哪项不是辨别虚实真假的主要依据? A、腹部的硬满与柔软B、整体状况的强与弱C、舌质的苍老与嫩胖 D、脉沉取有力与无力E、面色的苍白与颧红 11、下列除___外,均是亡阳证的临床表现: A、面色苍白B、口渴饮冷C、呼吸微弱D、四肢厥冷E、舌淡而润

12、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是: A、表证B、表邪入里C、半表半里D、表热里寒E、表寒里热 13、按虚里,下列除何项外,均属正常: A、按之应手B、动微不显C、动而不紧D、缓而不怠E、节律均匀 14、壮热烦燥,面红目赤,腹胀满拒按,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此属:A、里热证B、里实证C、里实热证 D、表里俱热证E、真寒假热证 15、患者手足疼痛,肤色紫暗发凉,喜暖恶寒,得温痛减,舌淡暗,脉沉迟涩,证属: A、血寒证B、血瘀证C、气虚血瘀证 D、气滞血瘀证E、凉燥证 16、心悸,失眠,多梦,健忘,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此属:A、心火亢盛证B、心肾不交证C、心血虚证 D、心阴虚证E、肾阴虚证 17、哪一项与肝气郁结无关: A、情志抑郁易怒B、胸闷善太息C、胸胁胀痛 D、瘿瘤E、身目黄 18、哪一项不属胆郁痰扰表现: A、惊悸不寐B、烦燥不宁C、语言错乱D、眩晕口苦E、太息胁胀 19、小便失禁2年余,伴腰膝痠软无力,神疲乏力,舌淡苔白,最宜诊断为:A、肾精不足证B、肾阳虚证C、肾气不固证 D、肾不纳气证E、脾肾阳虚证 20、邪热炽盛多表现为: A、口渴不欲饮B、口不渴C、口渴喜冷饮 D、口渴欲饮,饮入即吐E、口干喜热饮 21、患者突然感上腹部疼痛,用热水袋敷后痛减,口不渴,泛吐清水,形寒肢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案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针灸治疗学(新世纪教材)第一章—第四章P1—P39 教学时数: 4 上课时间: 授课人:授课形式:课堂讲授 授课对象: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的: Teaching Objectives 1、掌握针灸的治疗作用。 Master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2、掌握针灸的治疗原则。 Master the therapeutic principle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3、掌握针灸的配穴处方。 Master the modified prescription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二、教学内容:Teaching Contents 1、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Dredging meridians and unblocking collaterals; regulating yin and yang; reinforcing the healthy qi and eliminating the pathogenic factors 2、针灸治疗原则:治神守气、补虚泻实、清热温寒。 The therapeutic principle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ing spirit and holding qi;tonifying deficiency and purging excess; clearing heat and warming cold. 3、针灸配穴处方: The modified prescription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选穴原则(局部、临近、远端、辨证以及随症选穴) The principles of the selection of acupoints (selection of local acupoints, adjacent acupoints, distal acupoints according to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accompanying symptoms) 配穴方法:(按部配穴、按经配穴) The methods for acupoints modification (acupoints mod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adjacent area of the disease and along the meridians) 三、教学要点:Key Teaching Points 1、教学重点: Teaching emphas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