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孟浩然的雅号
古代诗人雅号汇总

古代诗人雅号汇编(根据有关文献辑录,按照生年先后排序)中国诗史上有给诗人起“浑名称谓”的习惯,往往以一个“浑名”,或“别称”,或“雅号”,去概括人们对这位诗人特征的认识与把握。
在此列举如下:1.诗癖——萧纲萧纲(503~551),字世缵,梁简文帝,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
初封晋安王,昭明太子卒,立为皇太子,后嗣位。
谥曰简文帝,庙号太宗。
萧纲六岁能属文,七岁有“诗癖”,是一早慧文学少年。
三国魏曹植封东阿王,梁武帝惊叹六岁的萧纲的文才,以曹植比之。
2.诗杰――王勃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运城市万荣县)人,唐代诗人。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称为“王杨卢骆”,号称“初唐四杰”。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唐朝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市)人,盛唐前期诗人,着名书法家。
少时就以诗文知名。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
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
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
4.诗骨――陈子昂陈子昂(约661~公元702),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
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
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5.诗隐――孟浩然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世称“孟襄阳”,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又称之为孟山人。
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其未曾入仕,后隐居鹿门山,被称为“诗隐”。
着诗二百余首。
诗人、词人、文人地雅号

诗人、词人的雅号1、诗仙——白:其诗想象奇特,风格奔放,词彩绚丽,语言清新,被誉为“诗仙”;2、诗圣——杜甫:其诗思想深厚,境界广阔,称为“诗圣”。
3、诗魔——白居易:自己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所以人称“诗魔”;4、诗佛——王维:其人倾向,诗中佛禅意味,称为诗佛;5、诗鬼——贺: 其诗驰骋想象,神话传说,称为“诗鬼”;6、诗狂——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其诗豪放旷达,人称“诗狂”;7、诗豪——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自然奔放,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8、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9、诗骨——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汉风骨”,被誉为“诗骨”;10、诗囚——孟郊: 其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元好问称之为“诗囚”;11、诗奴——贾岛:作诗为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12、诗神——轼:挥洒自如,清新刚健,独树豪放词风,名字都被唐诗人占据,留下个诗神更传神。
14、韦庄——妇吟秀才。
15、王绩——斗酒学士。
16、王昌龄——诗家夫子。
17、长卿——五言长城。
二、部分诗人雅号汇总:1、诗骨--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3、诗狂--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
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
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禹锡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11、诗魔--白居易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古代诗人雅号大全

三一文库()〔古代诗人雅号大全〕中国历代出现过众多的杰出诗人,他们大部分都有雅号,比如我们熟知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雅号呢?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诗人雅号大全,希望对你有帮助。
1. 诗仙――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奇特,恣意挥洒,感情奔放,豪迈不羁,构成独特的意境,风格豪放飘逸,色彩绚丽多姿,语言清新自然。
贺知章曾称他为“谪仙人”,后世称其为“诗仙”。
2、诗圣――杜甫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
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
明清文人叶燮有“诗圣推杜甫(《原诗》)”之说。
其诗广泛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被人们誉为“诗史”。
杜甫诗歌艺术造诣特别高,他以博大精深的内容和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与李白一起成为唐代诗坛上熠熠生辉的双子星座。
3、诗神――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其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4、诗魔――白居易他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
苦学使他的文学才华崭露较早。
雅号、别称有关的文学常识

雅号、别称有关的文学常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诗星--孟浩然,诗鬼--李贺,
诗佛--王维,诗囚--孟郊/贾岛
诗豪--刘禹锡,诗魔/诗王--白居易
青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
东坡居士--苏轼,六一居士--欧阳修
樊川居士--杜牧,柳泉居士--蒲松龄
摩诘居士--王维,易安居士--李清照,
东湖居士--徐俯,稼轩居士--辛弃疾
幽栖居士--朱淑真,白石道人--姜夔
老庄--老子/庄子,孔孟--孔子/孟子
温李--温庭筠/李商隐,韩柳--韩愈/柳宗元
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苏辛--苏轼/辛弃疾,苏黄--苏轼/黄庭坚
颠张醉素--张旭/怀素,欧苏--苏轼/欧阳
颜筋柳骨:颜筋指颜真卿,柳骨指柳公权,
钟王--王羲之/钟繇
王孟--王维/孟浩然,高岑--高适/岑参
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眺
济南二安--李清照/辛弃疾,班马--班固/司马迁
射阳山人--吴承恩,半山老人--王安石
泥土诗人--臧克家,孟山人--孟浩然湖海散人--罗贯中,五柳先生--陶渊明擂鼓诗人--田间,秋思之祖--马致远,饮冰室主人--梁启超,元帅诗人--陈毅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赢政),
千古一帝汉武--汉武帝(刘彻)。
关于诗人孟浩然的简介

关于诗人孟浩然的简介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字浩,号梦微,生于690年,卒于741年,年仅51岁。
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享有盛誉,被誉
为“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诗歌以淡泊、豁达、清新、遥淡著称,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思,被后人推崇为“诗圣”。
孟浩然出生于陕西省临渭县一个文学世家,父亲孟郊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早年受到父亲的影响,自幼喜爱诗词。
孟浩然自幼聪颖,十分好学,八岁时即通晓《诗经》、《楚辞》等经典名篇。
后来,他赴洛阳、长安等处游学,结交了许多文化名流,学问大增,极大地丰富了他的视野和思想。
孟浩然的诗歌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和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他的《春晓》、《登科后》、《宿建德江》等篇作品,表达了他对生命和人性的深刻感悟,展示了他的高度情感与思想境界,不仅深受当时读者的喜爱,也激励了后人。
他的诗风自然流畅,语言简练明晰,以清雅之风而著称于世。
虽然一生经历了多次流亡,但他并没有因此绝望或消极,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对世间事物的理性认识,使其看待事物的角度更加全面。
孟浩然的诗,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价值,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哲学深度。
他的诗歌充满着对自然和人性的认识,对于
人们理解世界、探究人生意义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因此,他被后世文学家、诗人等广泛推崇和研究。
总的来说,孟浩然作为唐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其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思想和哲学深度。
他的诗歌唯美而又现实,清新而又深刻,将自然与人性、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部分,为中国诗歌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孟浩然文学常识

孟浩然文学常识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
曾隐居鹿门山。
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诗歌成就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兴象”创作的先行者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田园诗派,后人为了突出两人对田园诗派的突出作用也称为:“王孟诗派”。
该派有陶渊明、“二谢”(谢灵运、谢朓)诗之长,以山水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为主要题材,风格冲淡自然。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时人的倾慕。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
他的旅游诗描写逼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得气势磅礴,格调浑成。
[8]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比较单一。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但是更多的是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
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
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
在孟浩然这里,山水诗中的形象,已不再是山水原形的描摹,也不是在其中简单地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而是采用了表现手法,将山水形象的刻划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及性情气质的展现合而为一,因而使其山水诗中形象的刻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其山水诗中的形象提升为艺术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亦即‘意象’。
孟浩然的简介介绍和代表作

孟浩然的简介介绍和代表作孟浩然是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豁达洒脱而著称,被誉为“唐诗三百首”之一的《春晓》即是出自他的手笔。
本文将从孟浩然的生平、创作特点、代表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孟浩然的生平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沂水,陇西人,唐代初唐四杰之一。
其家境优越,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孟东野曾任保定令、中书舍人,父亲孟华为禁中官吏,家境富裕,但孟浩然性格豁达、心思开阔,不羁不俗。
他早年曾游学南北,游历江南及巴蜀山水之间。
唐玄宗至德年间,孟浩然担任过州判官、太子洗马,天宝年间,他任太子宾客、中书舍人。
武则天时,孟浩然因谪为河东水利使,后任陕西府丞。
天宝十年(751年),安史之乱爆发,孟浩然弃官归乡。
唐肃宗建中二年,孟浩然去世,享年52岁。
二、孟浩然的创作特点孟浩然的诗风清新自然,以山水田园、自然景观、人物描写为主,也有一部分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对旧世俗道德的批判。
他的诗歌形象描写生动,表达深远含蓄。
孟浩然的诗作往往以写景为主,但不仅仅是单纯地写景,而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借以表达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例如《春晓》抒发的是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慨,而《登科后》则表达了作者对士人生活和命运的看法。
他的诗歌风格豁达洒脱,抒发的情感真挚感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三、孟浩然的代表作1、《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堪称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们国内外熟知的经典之作。
诗歌的描写境象鲜明,自然景物连贯纯净,展现了春季清晨的万物复苏、生命的勃发及人对自然的感慨。
2、《登科后》:“苏颋之策,蔡琰之谏,谏如流水,策如山川,皆成见听之学。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成功考中进士后的士人,回顾过去的学业生活,对历经困苦及光荣之举的感慨,表达了对新时代学人梦想的追求。
此诗艺术效果深入人心,堪称唐诗中语言和形式的典范。
3、《十八拍》:“秋风引弓,皓月半空,烟霭遶楼回角,花梢一夜新露。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
曾隐居鹿门山。
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兴象”创作的先行者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田园诗派,后人为了突出两人对田园诗派的突出作用也称为:“王孟诗派”。
该派有陶渊明、“二谢”(谢灵运、谢朓)诗之长,以山水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为主要题材,风格冲淡自然。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时人的倾慕。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
他的旅游诗描写逼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得气势磅礴,格调浑成。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比较单一。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但是更多的是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
他善于发王孟诗派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
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
在孟浩然这里,山水诗中的形象,已不再是山水原形的描摹,也不是在其中简单地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而是采用了表现手法,将山水形象的刻划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及性情气质的展现合而为一,因而使其山水诗中形象的刻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其山水诗中的形象提升为艺术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亦即‘意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雅号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唐代诗人孟浩然的雅号》的内容,具体内容: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相信大家都读过不少由他创作的诗作吧!那么你想知道这位诗人的雅号是什么吗?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哟,赶紧和我我一起来了解这位著名诗人吧!诗...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相信大家都读过不少由他创作的诗作吧!那么你想知道这位诗人的雅号是什么吗?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这
篇文章哟,赶紧和我我一起来了解这位著名诗人吧!
诗人雅号
山水诗人——孟浩然
诗人信息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
曾隐居鹿门山。
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
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诗歌成就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兴象"创作的先行者
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田园诗派,后人为了突出两人对田园诗派的突出作用也称为:"王孟诗派"。
该派有陶渊明、"二谢"(谢灵运、谢朓)诗之长,以山水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为主要题材,风格冲淡自然。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时人的倾慕。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
他的旅游诗描写逼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得气势磅礴,格调浑成。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比较单一。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但是更多的是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
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
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
在孟浩然这里,山水诗中的形象,已不再是山水原形的描摹,也不是在其中简单地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而是采用了表现手法,将山水形象的刻划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及性情气质的展现合而为一,因而使其山水诗中形象的刻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其山水诗中的形象提升为艺术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亦即意象。
可以说在孟浩然之前,还没有哪位诗人在山水诗中如
此深深地打上作者本人性情气质的个性印记。
后世影响
盛唐
陈贻惞:"李、杜、王维都很敬仰孟浩然。
很显然,除了人品,他们也不可能不多少受到这位开风气之先的前辈诗人的启发和影响,不可能不对他的成就表示应有的尊重。
"李白、王维都是孟浩然的朋友,诗歌唱和,相互影响是可以肯定的。
杜甫与孟浩然有无交往,还没有实证。
不过,杜甫受孟浩然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
他们崇儒、追求仕进的思想是一致的。
杜甫特别钦佩孟浩然的诗,他的《岳阳楼》诗当是受到了孟浩然《洞庭湖》诗的影响,他的一些绝句也颇类浩然。
孟浩然对李白的影响归结起来有四个方面:第一,在不依附权贵的为人品格上。
孟浩然憎恶权奸,唾弃趋炎附势之徒。
宁肯"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也不肯立于污朝。
这种品格,正与后来李白那种平交王侯、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行为是一脉相承的。
第二,在任侠精神上。
孟浩然《送朱大入秦》、《送吴宣从军》、《赠马四》等诗中所表现的任侠精神,在李白的诗中俯拾皆是。
第三,在诗风上。
孟浩然的诗中多有自己的形象,遣词用语往往突出主位。
"我"、"余"、"予"屡见不鲜,如"我来如昨日","予亦忘机者","予亦离家久","余亦浮于海"等等,不胜枚举。
李白的诗更是如此,强烈的个性,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与孟浩然相比则有出蓝之色。
如"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等等,处处有我。
第四,在诗体诗风上。
孟浩然长于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而这也正是李白的强项。
安旗先生在《李白
传》中说,这是孟浩然指点的结果。
在五言律诗的创作上,孟浩然有"以古诗为律诗"的特点,李白则"多类浩然"。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律诗有彻首尾不对者,盛唐诸公有此体。
如孟浩然诗挂席东南望......又水国无边际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从字顺,音韵铿锵,八句皆无对偶。
"
孟浩然的影响,还表现在襄阳诗人的诗歌创作上。
孟浩然之后,襄阳出现了不少山水诗人。
有《枫桥夜泊》的作者张继,有"排青紫之念,结庐云卧,钓水樵山"的名士朱放,有为官清正、善拔人才的鲍防,有被唐玄宗誉为"诗人之首出,作者之冠冕"的席豫等。
他们都是襄阳山水孕育出来的诗人,读他们的山水诗,可以明显地感到孟浩然的影响。
晚唐
晚唐文人对孟浩然的接受与传播转向了对他高洁穷蹇寒士形象的接受与传播。
他们对孟浩然穷蹇的寒士形象的接受与传播,大都体现在一些零散的诗文当中。
主要是以皮日休为代表的一些晚唐诗人。
北宋
从北宋前期仁宗之时开始,到南宋灭亡之后一段时间,宋人在近三百来年的长时间中都有人在化用孟浩然诗句,或在叙事造境时学习孟浩然诗。
北宋中后期文坛盟主苏轼,对孟浩然的诗有正面的响应和心灵感应般的隔代唱和。
紧随苏轼之后,在"苏门四学士"之中,黄庭坚学孟浩然诗歌最积极,最具自觉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