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表现和诊断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和中医治疗 (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和中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股骨头内骨组织死亡所引起的病理过程,创伤、激素使用、饮酒以及其他因素等可导致本病,是一种顽固的致残性疾病。
一、早期诊断非创伤性骨坏死起病缓慢,在确定诊断前常有一较长时间的“静息期”。
当患者出现症状而就诊时,坏死病变可能已发展至必须进行植骨或做全髋置换术的程度。
由于本病多发生于年轻人,迫切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其发生,并尽可能获得早期诊断。
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也是发挥中医临床治疗的重点。
股骨头坏死的病程特点表现为:临床前期,股骨颈骨折、大量长期使用激素、嗜酒等为高危人群;亚临床期,骨髓水肿、局部缺血;临床早期,死骨形成;临床中期,股骨头塌陷,关节软骨碎裂;临床晚期,关节损害,骨性关节炎。
如何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一直是国内外骨科界重点研究的课题。
对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有两个途径:一是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包括髋关节创伤、因某种疾病而曾经大剂量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酗酒以及与本病发病有密切关联疾病的患者;另一个是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无症状患者的多髋关节诊查。
早期诊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诊断技术的运用:双髋正蛙位X光平片、CT、MRI、放射性核素扫描(ECT,SPECT)及股骨头动脉的选择性造影数字减影等,其中以MRI和SPECT对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的灵敏度最高,达90%~100%。
如没有以上设备,清晰X光片的观察与分析以及定期随诊亦不失为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许多患者可以通过X片的检查获得早期诊断。
(2)时限的掌握:医生不能无限期地让患者随诊。
随诊多长时间方为合适安全,已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长期观察研究。
根据临床资料的分析,对高危人群在3年内应密切关注。
(3)对不同病因发病率的了解。
创伤、激素等因素导致本病的发病率有所不同。
对不同病因发病率、发病时间以及影像学资料的合理分析与运用,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是有裨益的。
近年来国际骨坏死学术界对本病早期处理的有效性基本达成共识,认为对于青年患者的早期诊断有利于采取措施、防止病情加重,至少可以推迟全髋置换的时间与避免多次换髋的弊端;同时还正在积极地寻求早期的内科治疗方法。
不同病因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初始发病部位差异分析

不同病因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初始发病部位差异分析刘柯希; 吕本浩; 王义生【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9(028)005【总页数】3页(P780-782)【关键词】早期; 股骨头坏死; 发病部位; 激素; 酒精【作者】刘柯希; 吕本浩; 王义生【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河南郑州 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一个病理演变过程,因某些病因使股骨头的血供异常或股骨头中的骨性结构遭受破坏,继而出现股骨头坏死和修复[1]。
根据病因将ONFH分为创伤性与非创伤性。
非创伤性ONFH是骨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致残率高[2],多发于中青年人,大多为双侧发病。
酒精和激素是非创伤性ONFH最常见的两个病因[3-4]。
ONFH中10.0%~74.0%患者有长期酗酒史,激素性ONFH的发生率为18.0%~46.0%,均与摄入量及时间有关[2]。
一项多中心调查研究结果显示,6 352例ONFH中,男性患者占70.1%,女性患者占29.9%,性别比例约为7∶3。
其中,男性患者中酒精性ONFH占40.4%,激素性ONFH占20.5%;女性患者中酒精性ONFH占5.9%,激素性ONFH占32.9%[5]。
未经有效治疗者发生股骨头塌陷风险高,最终不得不施行关节置换手术[1-2,6-7]。
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初始发病部位进行确定,对坍塌风险的评估以及坏死病变进展的预测均有着较大的临床参考意义。
李子荣等[7]基于股骨头三柱结构理论的中日友好医院股骨头坏死分型,以坏死部位将ONFH分为5型,提高了预测股骨头塌陷的敏感性。
但是,早期ONFH病例的初始发病部位不尽相同,目前尚未见对于不同病因早期非创伤性ONFH初始发病部位的相关文献报道。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病因非创伤性ONFH初始发病部位的差异,为基础与临床研究防治ONFH提供科学依据。
股骨头坏死如何鉴别诊断

股骨头坏死属于病理演变的过程,经常会因为股骨头长期负重而导致坏死骨小梁,结构出现明显的损伤,如果不能够及时的进行修复与治疗,很容易引起股骨头整体的结构变形,甚至引发关节炎以及功能障碍等问题,必须要加强对股骨头进行早期的诊断与治疗,只有提高鉴别的效果,才能够保证患者能够及时的得到救治。
4.股骨头坏死的预后处理
在股骨头坏死以及髋关节进行预后处理时是应该判断是否引起功能性障碍,并且判断病理的结果,如果能够消除股骨头坏死病变,并且停止进展,则可以进行逆转,通常情况下股骨头没有塌陷变形或者变形轻微的情况,能够保证病变得到快速修复,而且股骨头坏死还可以治愈,保持整个髋关节的功能,如果长久反复的疼痛或者负重行走时,则必须要利用人工髋关节进行置换。根据股骨头坏死的病因能够明确,要想及时有效的预防股骨头坏死疾病,最主要的就是避免过度饮酒,同时要尽可能的避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在股骨头颈骨折内固定手术时,必须要进行解剖复位。
1.股骨头坏死产生的主要病因
股骨头坏死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因为在股骨颈部位,骨折之后没有得到充足的愈合,导致股骨头的负重骨小梁自身的承受能力受到影响。如果患者长时间负重行走,很容易导致骨折愈合处坏死。而另一种则是因为骨组织自身发生病变,例如通过长期酗酒,或者是使用糖皮质,很容易导致骨坏死,而且也无法促进骨组织的再生修复能力,少年儿童也会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引发股骨头坏死,又被称之为扁平髋。股骨头坏死尽管是属于一种组织病变,但是在早期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而且还能够进行治愈,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利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方式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问题,依然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步行能力,患者在患有股骨头坏死的疾病时使内心不能够感到恐慌,必须要积极配合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影像核医学骨骼系统试题及答案

影像核医学骨骼系统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三时相骨显像4.单光子吸收测定法2.“炸面圈”征5.原发性骨质疏松症3.代谢性骨病6.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三、填空题1.骨骼组织由和构成,无机盐的主要成分为,其表面积很大,全身的骨骼就像一个大的离子交换柱,能与组织液中各种可交换的相应离子或化合物发生或,进行代谢更新。
2.当骨骼组织局部无机盐代谢旺盛,局部血流量,成骨细胞活跃和新骨形成时,可较正常骨骼聚集的放射性药物,影像上呈现异常的。
3.根据不同的临床需要通常骨显像分为、;静态显像又分为显像、显像和显像。
4.在“弹丸”式静脉注射骨显像剂后,可见大动脉和二级动脉陆续显影,随后逐渐显示的轮廓,骨骼放射性。
5.放射性增高是最常见的骨显像异常影像,可见于多种骨骼疾病的和伴有和过程的进行期。
6.各种恶性肿瘤常发生骨转移,其中以癌、癌、癌等骨转移最为常见,而且往往在无骨痛症状时即已有转移。
7.骨转移瘤的好发部位为、和等。
8.放射性核素骨显像通常较X线片早发现骨转移灶,是的首选方法。
9.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早期骨显像可见患侧股骨头呈放射性区;随着病情发展,进入血管再生和修复期,髋关节也逐渐发展成为骨关节炎,骨显像上股骨头放射性缺损区周边呈现放射性,即样影像。
10.骨移植后,待软组织损伤反应消退,若骨显像见移植骨相、相放射性明显或正常(充盈良好),相显示移植骨放射性接近或高于正常骨组织,表明移植骨血运,代谢,则可判定移植骨成活。
11.应用骨显像可鉴别急性骨折与陈旧性骨折,急性骨折呈,而陈旧性骨折。
12.畸形性骨炎活动期骨显像影像特点是长骨或扁平骨呈,边界,骨外形;静止期骨显像。
13.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骨显像表现为,假体感染则表现为。
四、选择题(一)A型题1.骨骼的显像主要是通过99Tc m标记的磷酸盐与骨骼之间的下列哪种作用完成的A.化学吸附作用 B.渗透作用及负离子吸附作用C.骨骼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代谢作用 D.目前还不清楚E.主动转运2.目前常用的骨骼显像剂A.99Tc m -EHIDA B.99Tc m -MDP C99Tc m-HMPAO D.99Tc m-ECDE.99Tc m -DTPA3.在诊断早期骨转移瘤时A.X线比核素骨显像早3-6个月 B.核素骨显像比CT、X线早3-6个月C.核素骨显像与CT、X线都能早期诊断 D.CT、X线能早期诊断骨转移瘤E.CT、MRI比核素骨显像早3—6个月4.不能影响骨显像的因素有A.显像剂的剂量B.机体的营养状态C.局部血流量D.成骨细胞活性 E.无机盐代谢程度5.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典型的骨显像表现为A.“楔形”切迹 B.未看到明显改变C.“炸面圈”样改变D.股骨头呈现明显放射性分布浓聚区 E.股骨头形态正常6.三时相骨显像的三时相是指A.早期相、中期相和晚期相B.动脉相、静脉相和混合相C.动态相、中间相和静态相D.动态相、过度相和静止相E.血流相、血池相和延迟相7.多种恶性肿瘤可发生骨转移,其中以哪些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最为常见A.肝癌、胃癌、肠癌B.甲状腺癌、肾上腺癌、肾癌C.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D.卵巢癌、宫颈癌、绒癌E.脑肿瘤、骨肿瘤、垂体肿瘤8.早期诊断骨转移瘤的首选方法是A.X线拍片 B.CT检查 C.MR检查 D.核素骨显像 E.超声检查9.一般当局部钙量的变化大于多少时,X线片才开始显示异常A.10%-30% B.30%-50% C.50%-70%D.70%-90%E.>90%lO.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A.先天性骨质疏松症和后天性骨质疏松症 B.早期性骨质疏松症和晚期性骨质疏松症C.早发性骨质疏松症和晚发性骨质疏松症 D.一过性骨质疏松症和永久性骨质疏松症 E.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11.四时相骨显像中的延迟骨显像检查时间是在注射显像剂后A.36~48 h B.24 h C.16 h D.12h E.8 h12.患者双肾多发结石5年,腰腿痛1个月,骨显像诊断为代谢性骨病,血化验项目最重要的是A.肝功能 B.肾功能 C.TSH D.PTH E.ACTHl3.在病理情况下,造成骨病灶处放射性异增高的因素哪个是错的A.血供增多 B.无机盐代谢增强 C.成骨细胞活跃 D.有关酶的活性降低E.新骨形成14.骨转移瘤在骨显像中,哪种表现适宜用放射性核素治疗A.放射性减低区 B.放射性缺损区 C.放射性增高区 D.放射性分布正常E.无放射性增高15.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好发部位是A.上腰椎 B.下颈椎 C.下胸椎 D.胸椎12和腰椎1、2 E.下腰椎16.有关代谢性骨病的骨显像典型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颅骨和下颌骨放射性增加 B.中轴骨放射性增加 C.多条肋骨上的热区呈线性排列 D.“领带”征 E.肾淡影17.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好发部位是A.长骨骨端 B.长骨皮质 C.扁骨 D.椎体E.椎弓根18.骨髓炎的好发部位是A.长骨骨端 B.长骨皮质 C.扁骨 D.椎体 E.椎弓根19.一般不引起超级影像的疾病是A.肾性骨病B.骨软化症 C.甲旁亢 D.骨转移 E.多发性骨髓瘤20.对骨显像孤立性放射性热区的良恶性鉴别中,起决定作用的检查是A.B超 B.X线 C.CT D.MR E.骨活检21.关于骨盆局部骨显像的方法,哪项不正确A.检查前最好排空尿袋B.检查前空腹C.怀疑病人有污染,则病人应换衣服,必要时清洗污染部位 D.膀胱增大影响盆内结构,必要时可考虑导尿E.有些情况下,可将一块铅皮放在膀胱22.当全身骨显像不能辨别病灶来自肩胛骨或肋骨时,需加做的特殊体位是A.胸部前位像B.胸部双臂抬高后位像C.胸部前斜位像 D.胸部后斜位像 E.胸部后位像23.当全身骨显像不能辨别病灶来自腰椎椎体或椎弓根时,需加做的特殊体位A.腰椎后位像B.腰椎前位像 c.胸部后位像D.腰椎后斜位像 E.腰椎前斜位像24.目前骨显像中常用的正电子核素是A.68Ge B.1231 C.150 D.76BrE.18F(二)B型题(1—2题共用备选答案)A.血流相 B.全身显像 C.血池相 D.局部显像 E.断层显像1.反映的是较大血管的血流灌注和通畅情况2.反映的是软组织的血液分布状况(3~5题共用备选答案)A.成人各大关节放射性异常浓聚 B.骨骼多发性放射性异常浓聚C.小关节放射性异常浓聚 D.胸椎多发性放射性分布稀疏E.血流相、血池相、延迟相均表现为放射性分布增加 3.原发性骨肿瘤的核素骨显像特点4.多发骨转移瘤常见的核素骨显像特征5.类风湿性疾病常见的核素骨显像特征(6—8题共用备选答案)A.各个关节对称性放射性分布浓聚 B.骨骼见多发性、形态不规则的放射性浓聚区C.骨骼影像对称,放射性分布无异常浓聚和稀疏D.髋关节呈“炸面圈”样改变E.全身性放射性分布稀疏6.正常成人全身骨显像表现7.正常儿童全身骨显像表现8.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骨显像表现(9~11题共用备选答案)A.125 B.153Gd C.X线 D.131I E.99Tc m 9.SPA使用的放射源10.DPA使用的放射源11.DXA使用的放射源(三)X型题1.四时相骨显像包括哪些A.血流相 B.断层显像 C.延迟相 D.延迟到24 h的骨静态显像 E.血池相2.不同时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特点可为A.放射性分布稀疏B.放射性分布缺损 C.“炸面圈”征 D.“楔形”切迹 E.放射性浓聚3.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骨显像的表现A.血流灌注明显增加 B.血池相放射性分布增加 C.延迟相局部放射性分布增加 D.除原发灶外其它骨骼可显示为正常 E.所有骨骼影像未见异常4.骨显像的注意事项包括A.受检者注射显像剂后应尽量多饮水B.显像前受检者应尽量排空膀胱C.受检者排尿时应避免污染衣裤或体表D.显像前应去除受检者身体上的金属物品E.对于疼痛严重而不能平卧的病人应给予镇痛剂5.骨转移瘤的好发部位为A.长管状骨 B.脊柱 C.肋骨 D.骨盆E.手、足骨6.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主要可由以下哪些情况引起A.骨折 B.长期劳累 C.长期活动 D.长期大量应用激素 E.长期慢性饮酒7.代谢性骨病的一般影像特征包括A.全身骨放射性对称性增加B.颅骨和下颌骨的明显放射性浓集C.肋软骨连接处呈串珠状 D.胸骨呈‘‘领带”样聚集 E.肾影不清晰8.骨矿物质含量及骨密度测定方法有A.单光子吸收测定法B.双光子吸收测定法C.双能X 线吸收测定法 D.激光吸收测定法 E.定量CT测定法五、问答题1.骨显像的原理和适应证是什么?2.正常全身骨显像的影像特征是什么?3.试述急性骨髓炎和软组织蜂窝组织炎的鉴别诊断。
云克治疗非创伤性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观察

云克治疗非创伤性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观察作者:李盼盼郭会利郭树农叶艳君王军辉来源:《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年第01期【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云克对非创伤性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
方法:收取经云克治疗的非创伤性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32例(44髋),分别采集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的髋关节影像学图像。
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影像学表现的变化。
结果:32例患者中,治疗前后行CT对比检查者32例,MRI检查者25例,SPECT-CT骨显像者20例。
患者症状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Harris评分显著增加,坏死区域CT值增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云克对非创伤性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明确的疗效,是保髋治疗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云克;疗效;临床分析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6.01.008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目前骨科领域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了[1-2]。
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多数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早期(Ⅰ、Ⅱ期)就被发现。
对于早期坏死,寻求保髋治疗的最佳方案是整个医学界共同努力的目标。
自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笔者采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云克)治疗非创伤性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32例,收到满意效果。
为积累经验,现作回顾性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44髋),男24例,女8例;年龄20~56岁,平均41岁;长期服用激素史13例,过量饮酒史8例,无明显诱因11例;Ⅰ期19髋,Ⅱ期25髋。
1.2 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制订的《股骨头坏死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建议》[3]。
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髋关节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标准阳性(≥2),即可诊断为股骨头坏死。
1个主要标准阳性或3个次要标准阳性,其中至少包括1个X线片阳性改变,即可诊断为股骨头可能坏死。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及影像学表现

14 分期标准 : . 股骨头 缺血坏死 国际分期 ( 骨循 环学 会 A — R C O分期 ) 0 o期 : :) 活检 结 果符 合坏 死 , 其余 检查 正 常 ; I ②
期: 骨扫描或( ) 和 磁共振 阳性 :I 磁共 振股 骨 头病变 范 围 A:
3 1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 因: . 成人 股骨头缺血 坏死的 主要原 因是缺 血 , 年来许多 学者研究 认为 , 近 引起 缺血的 因素 很多 ,
问隙变窄 , 髋关节周缘骨质增生并 硬化。发现 I、 Ⅱ期股骨 头
缺血坏死 7 7髋 , 准确率 9 . %( 7 8 ) 0 6 7/ 5 。
厚 5m 间隔 3mm, m, 成像参 数 : R5 0 400 m ,E 2 /0 T 0/ 0 sT 0 15
m so
3 讨论
骨 缺血坏死又称 骨软骨 炎或无菌 坏死 , 近年 来成人 股骨
2 结 果
头缺血坏死 日趋增多 , 其发 病率远 远超过儿 童股 骨头 骨垢缺
血坏死 。本文主要探讨成 人股骨头 缺血 坏死在 x线 平片 、 T C 和 MR 的影像学表现及上述 3 方法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I 种
2 1 平片 : 4 . 0期 2髋 , I期 1 , 6髋 主要 表现为骨 小梁模糊和 骨质疏松。 Ⅱ期 2 2髋 , 股骨头外形正 常 , 内可见囊变 、 其 带状
片出现 新 月 征 : ⅢA: 月 征 长 度 <1 % 关 节 面 或 塌 陷 < 新 5 2r ⅢB: m; a 新月征 长度 占关节面长 度 1% ~3 %或 塌陷2— 5 0
非创伤性因素很多, 中长期或大量应用皮质类 固醇激素和 其 长期酗酒是最常见因素。一方面可使股骨头内毛细血管扩
股骨头坏死mri分级标准

股骨头坏死mri分级标准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骨骼疾病,其严重程度可以通过MRI分级标准来评估。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股骨头坏死MRI分级标准:
1. 分级0:正常表现,没有股骨头坏死的迹象;
2. 分级Ⅰ:股骨头坏死早期,MRI显示骨骼结构轻微受损,可能出现骨骼小梁密度减少;
3. 分级Ⅱ:股骨头坏死中期,MRI显示股骨头出现破损、骨小梁明显密度减少,可见病灶的压缩;
4. 分级Ⅲ:股骨头坏死晚期,MRI显示病灶进一步扩大,股骨头碎裂、塌陷,关节面穿孔,骨小梁完全破坏;
5. 分级Ⅳ:股骨头坏死晚期,MRI显示广泛碎片形成,关节失去正常形态,出现骨性关节炎的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医生和机构可能会使用略有不同的分级标准,因此在具体诊断过程中,还需结合其他影像学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MRI分级标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股骨头坏死mri分级标准

股骨头坏死mri分级标准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是指股骨头血液供应不足或缺血性坏死的病变。
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检查手段,对于ANFH的诊断和分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以下是常用的MRI分级标准以及相关参考内容。
MRI可以在早期诊断ANFH,并非常有助于分级。
当前常用的ANFH MRI分级标准为宫口氲出血内的Ficat分期和Steinberg分期。
1. Ficat分期:- Ficat I期:股骨头坏死尚未引起骨撞针索性改变。
MRI结果显示股骨头主体仍然具有正常信号。
- Ficat II期:股骨头出现囊样水肿改变,信号强度增加。
中央坏死区域的信号与正常骨质相似。
- Ficat III期:坏死部分的信号明显增强,出现多发裂隙。
- Ficat IV期:股骨头出现萎缩,骨小梁破坏,坏死区域扩大。
2. Steinberg分期:- Steinberg I期:股骨头出现近端的亚克分区轻度骨髓水肿和信号强度改变。
- Steinberg II期:坏死区域增大,信号异常更明显,并且开始向远端扩展。
- Steinberg III期:坏死区域进一步扩大,近端坏死区域有时出现局限性支撑不足。
- Steinberg IV期:股骨头坏死面积较大,近端和远端的坏死区域均出现支撑不足。
除了Ficat和Steinberg分期,MRI还可以进一步评估ANFH的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如以下指标:- ANFH病变部位:股骨头的不同区域的受累情况,如容易发生坏死的上外侧区域。
- 信号强度改变的范围:通过比较坏死区与健康骨骼相比的信号强度。
- 坏死区的分布:包括单个坏死灶、多个坏死灶的分布情况以及坏死灶之间的连续性。
- 关节腔内软骨和滑膜的损害程度。
总之,MRI在ANFH的诊断和分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评估Ficat或Steinberg分期以及其他影像学指标,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病变的严重程度,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坏死 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
1 资 料 与 方 法
C 、C 和 M I TE T R 检查 。 x线平片检查 采用岛津 50 A 0 m X线机 ,
的主要原 因【1 I。 ' 笔者体会 : 2 ①检查体位 。 常规检查体位常用俯 卧 位, 笔者认 为仰卧位与侧卧位 最佳 , 在显示 肾盂 及输尿管移 行 过程 中的变化较俯卧位更易显示解剖关系 , 观察 到完 整的输 可 尿管走行 , 有利于诊断 。 ②解剖部位 。 重点检查 3 个狭窄 区域 ,
描的影像 学资料 。结果
x 线平 片、 E T及 MRI CT、 C 的 阳 性 率 分 剐 为 5. 8. 8. 13 5 %,9 %及 %, 8 7
9 . 结论 MRI 目前诊 断早期股 骨头缺血 坏死的最理想 23 %. 是
的检 查 手段 。
血尿可疑输尿管结石 的患者 , 即使 肾盂 、 输尿管无 明显扩张 , 也 不要轻易否定结石的存在 , 应采取 多体 位 、 多切面探查 , 必要时 进行多次检查l 。在伴有轻度肾积液是 由于结石刺激输尿管下 段引起痉挛非结石“ 阻” , 梗 时 应该仔 细检查 , 分析原 因, 不要误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表现和诊 断
尚月静
( 阳泉市第 一人 民医院 , 山西 阳泉 0 50 ) 4 0 0
【 摘要 】目的 探讨 x线、T、 C 核素骨扫描(c 及 MRI E T)
在诊 断早期股骨头缺血 坏死 中的价值。 方法 分析 5 例 7 8 8髋
临 床 股 骨 头缺 血 性 坏 死 病 例 的 早 期 x 线 、 E T 及 MRI CT、 C 扫
小 、 目、 数 位置且容易被患 者接受 , 肾绞痛 可作 出病 因 、 位 对 病
诊断 , 同时能够 弥补 x线对 阴性结 石不显影 的缺点 , 为临床 选
择治疗方 案提供有 力依 据 , 不失为 临床检测输尿管结石 的首选
检查方法 。
参考文献
【 丛林 , 1 ] 刘璋 , 洋. 伍 二维超声诊 断输 尿管结石及 临床意义【. J中国超 1
如有 肾积液 , 则顺着 扩张的 肾盂 、 输尿管 向下寻找直 至盆腔上 部 。输尿管第 二狭窄部 多在 脐与腹股沟 韧带 中点连 线附近查 找, 先找到髂动脉搏动 最明显处 , 再左右稍 摆动探头 即可见到 位于其前方 扩张的输 尿管 及管 内强 回声伴声影 的结 石 , 彩色 多 普勒超声见结 石后方快 闪伪像 。一般输 尿管 中段 显示 率低 , 本 组为 7 . 容易漏诊 。 23 %, 下段 由于膀胱的衬托相对容易显示。 ③ 小结石 和透声好 的结石。 结石小于 03c . m或碎石术 中被短暂停
留在输尿管又无扩 张者探 查较 困难 。由草酸钙 、 碳酸 钙 、 酸 磷
导 。 超 检查具有无痛苦 、 伤 、 简便 、 B 无创 经济 可反复检查 、 图像 直观 和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 结石是否 排出等优点 , 别适 监测 特
用 于基 层医疗卫 生单位 。B超 检查可准 确地报告 出结石 的大
以上一侧发病 , 病情发展后累及对侧 。 1 病 因 非创伤性 引起的 A F - 3 N H的因素很多 ,肾上 腺
皮质激素的长 期大剂量 应用是最常见的原因 , 乙醇性骨坏死也
【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 坏死
x线
C E T MR[ T C
是常见的原因之一 , 减压病 、 系统 性红斑狼疮 、 血液 系统疾病等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 N H) 临床上并不少见 , AF 在 近几年 , 股骨头缺血性 坏死的发病率呈不断增多的趋势 ,因此早诊 断、 早发 现 , 临床提供有 利 的治疗 时机至 关重要 。本 文主要 探 为 讨 x线 平片 、 T 核素骨扫 描( C ) MR 在早期股骨头 缺血 C、 E T和 I 都 可引起骨坏死 。本组 5 8例患者 中均无创伤史 , 其中 3 2例有 大量或长期 应用皮 质类 固醇激素病 史 ,4例有 长期大量 饮酒 2 史, 2例无明显诱 因。 1 检查方法 . 4 本组全部 病例均行 双髋关 节 x线平 片 、
一 囤越目嘧廖
输尿管 因结石 堵塞或管外 因素受 压时 , 造成输尿 管梗阻 , 而在
相应部位之上出现积液扩张时 , 输尿管才能被超声显示 。所 以 特殊的解剖结构 、 气体干扰 、 个体差 异( 肥胖 )检查前准备不充 、 分( 膀胱充盈不够 )患者疼痛不配合等因素均是造成误诊漏诊 、
的显示 , 所以不 能根据 x线 检查而误诊 。 ④对于有 明显的腹 痛 、
1 , 5年 1年以上有 3 8例 , 6 .%. 占 5 5 1 临床 表现 . 2 患者 早 期表 现 为髋 关节 疼痛 及轻 微 跛 行, 其特点是髋关节 深部隐痛 、 酸痛 , 间明显 , 射至腹股 沟 夜 放 及粗隆部。髋 关节 内旋 、 外展活动呈 疼痛 性受 限 ,4 字试 验阳 “” 性。 单纯髋关节疼痛者 2 , 6例 活动受 限及跛行者 3 , 2例 有半数
织密度为阴性结石 , x线腹部平片多不显影 。另外 , 肠道准备不 好, 骨骼影 重叠 或过 于肥胖 、 摄片条件选择不 当, 亦可影响结石
[ 陈姣萍 . 3 】 泌尿系结石 12 B超诊断分析 [. 0例 J中国乡村 医药 ,064 】 20 ,
( )4 . 1 :9
( 收稿 日 : 1 - 3 1 ) 期 2 1 0 — 5 0
声诊断杂志 ,0 34 4 :1 20 ,( ) . 3
【 周永 昌, 2 ] 郭万学. 医学[鸺 版. : 超声 M 3 北京 科学技术文 献出版社 ,
1 9 8 0— 2 9 9: 1 81 .
钙 、磷 酸铵镁 、胱氨 酸成分组 成的结石 为阳性结 石 , 可显 x线
示; 由黄嘌呤和尿酸成分 组成的结 石为因密 度低 于或等于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