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1)

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1)
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1)

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1982年通过,2004年修正)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节录)(1984年通过,2001年修正)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节录)(1995年)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节录)(1979年通过,1983年修订)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节录)(1979年通过,1996年修正)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节录)(1989年)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录)(1991年通过,2007年修订)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节录)(2003年通过,2011年修订)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节录)(1982年通过,2001年修正)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节录)(1994年)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节录)(1992年通过,2010年修订)

十二、《地名管理条例》(节录)(1986年)

十三、《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节录)(1988年通过,1993年修正)

十四、《幼儿园管理条例》(节录)(1989年)

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节录)(1992年)

十六、《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节录)(1993年)

十七、《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节录)(1993年)

十八、《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节录)(1997年)

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节录)(2001年通过,2002年修订)

二十、《出版管理条例》(节录)(2001年通过,2011年修订) 二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节录)(2003年)

二十二、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2005年)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第四条第四款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第十九条第五款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第一百二十一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

第一百三十四条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起诉书、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节录)

(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修正)

第十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第二十一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

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

第三十六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照法律规定,决定本地方的教育规划,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和招生办法。

第三十七条第三款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设汉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第四十七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检察和审理案件。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法律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

第四十九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汉文。

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工作人员,能够熟练使用两种以上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应当予以奖励。

第五十三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对本地方内各民族公民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政策的教育。教育各民族的干部和群众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语言

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节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第十二条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节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1983年9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修订)

第六条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当事人,应当为他们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节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

第九条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节录)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八条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行政诉讼的权利。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

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录)

(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

第十一条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民事诉讼的权利。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

书。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节录)

(2003年6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次会议通过,2003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公布;根据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修正)

第四条居民身份证使用规范汉字和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填写。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居民身份证用汉字登记的内容,可以决定同时使用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文字或者选用一种当地通用的文字。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节录)

(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八条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

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节录)

(1994年10月2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1994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4号公布)

第十七条农药广告不得有下列内容:

(一)使用无毒、无害等表明安全性的绝对化断言的;

(二)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的;

(三)含有违反农药安全使用规程的文字、语言或者画面的;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节录)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四十三条少数民族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时,有关部门应当在语言文字、生活习惯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帮助和照顾。

十二、《地名管理条例》(节录)

(国发[1986]11号)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地名,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居民地名称,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巷、场等名称。

第四条地名的命名应遵循下列规定:

(一)有利于人民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尊重当地群众的愿望,与有关各方协商一致

(二)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

(三)全国范围内的县、市以上名称,一个县、市内的乡、镇名称,一个城镇内的街道名称,一个乡内的村庄名称,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

(四)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等名称,一般应与当地地名统一。

(五)避免使用生僻字。

第五条地名的更名应遵循下列规定:

(一)凡有损我国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带有民族歧视性质和防碍民族团结的,带有侮辱劳动人民性质和极端庸俗的,以及其它违背国家方针、政策的地名,必须更名。

(二)不符合本条例第四条第三、四、五款规定的地名,在征得有关方面和当地群众同意后,予以更名。

(三)一地多名、一名多写的,应当确定一个统一的名称和用字。

(四)不明显属于上述范围的、可改可不改的和当地群众不同意改的地名,不要更改。

第七条少数民族语地名的汉字译写,外国地名的汉字译写。应当做到规范化。译写规则,由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

第八条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以国家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统一规范。拼写细则,由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

十三、《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节录)

(1988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根据1993年8月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决定修正)

第六条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教学,也可以使用当地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十四、《幼儿园管理条例》(节录)

(1989年8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1989年9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4号发布,1990年2月1日起施行)

第十五条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为主的幼儿园,可以使用本民族通用的语言。

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节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9号,1992年3月14日发布)

第二十四条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应当使用普通话。

第二十五条民族自治地方应当按照义务教育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组织实施本地区的义务教育。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有关法律决定。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的学校,应当在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开设汉语文课程,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前开设。

十六、《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节录)

(1993年8月29日国务院批准,1993年9月15日国家民委令第2号发布)

第二十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并根据需要和条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少数民族文字的翻译、出版和教学研究。

十七、《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节录)

(1993年8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家民委发布)

第十四条第三款民族乡的中小学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同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十八、《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节录)

(1997年8月11日国务院令第228号发布)

第三十六条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节录)

(2001年6月15日国务院令第306号发布,根据2002年12月2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决定》(修订))

第四条依照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提交的各种文件应当使用中文;国家有统一规定的科技术语的,应当采用规范词;外国人名、地名和科技术语没有统一中文译文的,应当注明原文。

二十、《出版管理条例》(节录)

(2001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3号公布根据2011年3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出版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

第二十八条第三款出版物使用语言文字必须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有关标准、规范。

二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节录)(2003年5月18日国务院令第377号发布)

第十条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说明,应当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名称、公布机关、公布日期、立标机关、立标日期等内容。民族自治地区的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说明,应当同时用规范汉字和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书写。

二十二、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节录)

(2005年5月19日国务院令第435号发布)

第二十二条国家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工作;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鼓励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公民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国家鼓励民族自治地方逐步推行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授课的“双语教学”,扶持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教材的研究、开发、编译和出版,支持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教材的编译和审查机构,帮助培养通晓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的教师。

什么是普通话-语言文字法律法规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 《中华大民共和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宙审华人民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0月31日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这部法律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閉的总原则,国家机关在国家语言文字方面的职责,及对社会几儿个主要行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具体规范等。 普通话、规范字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我国通用语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什么是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对于现代汉语来说,包括经过整理筒化的字和未整理简化的字两部分。经过整理理简化的字是指经国务院或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以字表等形式正式颁布的现代汉字规范。未整理简化的字是指历史流信下来的,沿用至今,未经过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如人、川、日、水等字。 “生”和“身”的用法 “生”和“身“在用法上右些纠结不清,很容弄错,石时其至会

间出突话来生”“sheng”,“”念"shen"”,前者右后居的。一船南方人不分该两个字的音,都念成“”的音,于是问出来了,“生”的宰义指“生自、生长、生存、,生计、生命、生平、产生、没没有成(素、加工)、生疏、生硬,学生”等等。“身”的宰义指“身体、生命、自己、人品荐,物体的主体部分”等等,在“生命”成一义项上讲,两个字有诉义的美系,因址,易出现用法不当的现,"生后”与“后生”,“终生"”与“终身”,许多人分不清它们的区别,以至于用错说话,“生后”指“出生以后”,“身后”"指“死了以后”,两者相对,不能程用;“终生”指“一生”,但多献身之事而言,“终身”也指如“奋斗终生”,“一生”,如“终身”,就多指烟婚姻大事,二者的使用场合是有区别的的。 我们学习语文,既要注重读音,又王明辨词义,才会正确的表达思想,明白地交流信息。 你知道有多少个使用汉字的国家吗? 除中国使用汉字外,过去使用过和现在仍在使用汉字的国家有越南、日本、朝鲜,韩国。 越南在公元第一世纪传入汉字。13世纪创造了越南形声字,叫做“字喃”。“字喃”一直与汉字平行使用。19世纪起采用拉丁化新文字。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用新文字扫除文盲,着扫盲工作的开展,新文字在越南普及了。 日本在公元第三世纪传入汉字,不久,日本把汉字当成记音的字母来记录日本语言。后来又把记音字母的汉字察画简化,创适出“假

小升初语文语言表达训练50篇(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语言表达训练50篇(含答案) 1.改变句式。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把设问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①爸爸去书店。爸爸给我买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在教室里。我们安静地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来到操场上。我们做广播体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们来到学校后面的小山坡上。我们种下了一棵棵小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鱼游来游去。(在水里) 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爸爸看书。(在书房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的句子,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①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就像绿色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鹿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里的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写句子。 ①我送稿子给总理审阅。我亲眼看见了总理一夜的工作。(用恰当的关联词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个不朽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上。(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的家乡是一个小镇。(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非常着急。(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很丰富。(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去年我国的石油输出量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祖国的宝岛台湾风景秀丽。祖国的宝岛台湾物产丰富。(关联词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全中国人民的心怎能不一齐欢跃起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英语新课标必修2unit1知识点共11页

单元知识梳理和能力组合 1.survive幸存,经历…而活着 2.amaze 使惊讶 3.select精选 4.design设计 5.fancy奇异的 6.style风格 7.remove除去 8.doubt怀疑 9.reception接待10.light点燃11.wonder惊奇12.evidence证据13.trial尝试;审判14.explode爆炸15.sink下沉16.debate辩论 1. belong to属于 2. in search of搜寻 3. in return作为回报 4. at war交战 5.take apart拆开 6. think highly of高度评价 7. be used to do被用来做 8. rather than而不是 9. more than 不仅仅10. less than少于11. care about在乎12. add …to…增加13. agree with同意14. see for oneself亲自看15.at that time在那时16.serve as充当17. by the light of 借着…的光18. be designed for 为…而设计19.no doubt 无疑20. the entrance to 通往…的入口 1.There is no doubt that…: 毫无疑问,… 2.It takes somebody some time to do something. 做某事花某人多长时间 3.This was a time when…在这个时期… 4.It can be proved that…可以证明,… 5.can’t have done something不可能做过某事 1.Is it enough to have survived for a long time? 已经存在很久就够了吗? survive vi/vt比...活得长;经历...后依然活着; 经受得住 (1)Her parents died in the accident, but she survived. 她的父母死于车祸,而她却幸免于难。 (2)These plants cannot survive in very cold conditions. 这些植物不能在寒冷的条件下存活。 (3)The family are struggling to survive on very little money. 这家人靠着很少的钱艰难度日。 (4)He is the only one of the soldiers who survived the war. 他是唯一一个从那场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战士。 (5)The house survived the storm. 经过暴风雨袭击, 这所房屋并未倒塌。 survivor n. 幸存者 There was only one survivor from / of the plane crash. 这次空难只有一名幸存者。 survival n. 幸存 His only chance of survival was a heart transplant. 唯有心脏移植手术才能使他活下来。2.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寻找琥珀屋 search v, n. verb: ~ sth for sth/sb搜查某物以寻找某人或某物 (1)Police are still searching the woods for the missing girl. 警察在搜索森林寻找失踪女孩。 (2)Firefighters searched the building for survivors. 消防战士搜查大楼寻找幸存者。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语言文字工作,既是我们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载体。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坚定不移地继续贯彻中央制定的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坚持普通话的法定地位,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认真抓好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化工作。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语言文字工作总结(1): 我校语言文字工作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执行语言文字法规和标准。异常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后,学校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成立了工作机构,完善了工作制度,加强宣传、推广、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等各项工作的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语言文字组织管理工作 我校一向将语言文字工作作为重点工作,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将该项工作推向深入。 1、将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学校工作日程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将这项工作作为一个专门资料纳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和总结中,并多次在专项会议或全校教工会议上提出要求,使语言文字工作的要求为全校教职工所知晓。 2、语言文字工作纳入精神礼貌创立活动 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的宣传工作,并把这项工作纳入到学校精神文建设的活动中,在“进取普及、逐步提高”的方针指导下,进取、主动地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了普通话和规范文字的宣传。充分利用学校黑板报、宣传标语、橱窗、讲座等渠道,为“推普”工作在全校的推行、普及和提高营造出了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 二、语言文字宣传工作 语言文字工作小组精心规划,科学组织,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资料丰富多彩。如“读书演讲比赛,证文比赛等,这些活动将个性化、特色化、严肃化相结合,得到广大师生的参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语言文字工作 学校教育是推进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结合学校实际情景,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具体工作。 1、建立相关制度,使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

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

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1982年通过,2004年修正)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节录)(1984年通过,2001年修正)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节录)(1995年)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节录)(1979年通过,1983年修订)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节录)(1979年通过,1996年修正)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节录)(1989年)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录)(1991年通过,2007年修订)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节录)(2003年通过,2011年修订)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节录)(1982年通过,2001年修正)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节录)(1994年)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节录) (1992年通过,2010年修订) 十二、《地名管理条例》(节录)(1986年) 十三、《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节录)(1988年通过,1993年修正)

十四、《幼儿园管理条例》(节录)(1989年) 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节录)(1992年) 十六、《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节录)(1993年) 十七、《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节录)(1993年) 十八、《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节录)(1997年) 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节录)(2001年通过, 2002年修订) 二十、《出版管理条例》(节录)(2001年通过,2011年修订) 二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节录)(2003年) 二十二、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2005年)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

语言表达练习题含答案

。 语言表达练习题 1.小幽默往往运用语言的多义性巧妙地转换问题,答非所问,从而造成幽默的效果。 比如下面这则名为“歧视”的幽默: 一个身材十分矮小的人问图书管理员:“这里有关于歧视个头矮小者的书吗?” 管理员说,“有,在书架最上层。” 读者问的是书的内容,而管理员回答的是书的位置,答非所问,从而造成了幽默的效果。请你仿照这种形式,在横线上填入句子,使之具有幽默效果。 (1)五岁的小宇拔牙回家,妈妈问:“儿子,牙还疼吗?”小宇回答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三岁的小文误吞了玩具车上的小金属块儿,医生问:“感觉怎么样?”小文回答说: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图,在图后三个小题的横线上分别续写一句或几句话,作为理由以支撑 观点。要求衔接连贯,言之有理。 知识的搬运工 (1)我们要做知识的搬运工, (2)我们不能只做知识的搬运工, (3)我们不能做知识的搬运工, 3.这是《南方周末》为宣传自己而作的一幅广告宣传图片,请你根据这幅图片补写一 句立意鲜明、符合该报纸定位的广告语(不超过6个字),并用简洁的语言阐释广告词的内涵。 广告词:《南方周末》,_________________ 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示例,感受和理解下面两个画面形象的内在涵义,请为它们分别设计画外音--- 要求中心明确,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 画面:一个女孩在“有需要可自取”的零钱箱前驻足,把自己手中的硬币放了进去。 画外音:你相信良善,提供便利;我心怀感恩,传递爱心。 画面一:一个行动缓慢的老人脱下帽子,向停车礼让他的司机深深鞠躬致谢。 画外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二:四川九寨沟地震中,前方落石滚滚,一个身着迷彩服的士兵与人们逆向奔跑,跑向救灾前线。 画外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余潇枫教授一直鼓励他的学生自己撰写墓志铭,他认为: “最好的人生格言就是墓志铭”,“墓志铭是人的价值追求最集中的体现”。 近年来新兴的“三行墓志铭”,共三行,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因其体现“向死而生”受到大学生热捧,他们或寄托理想,或调侃人生,或思考未来,或

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英语知识点归纳和总结必修2第一单元 一、重点短语回顾 1. in search _________ 寻找,搜寻 2. _______ to 属于 3. in _________ 作为报答,回报 4. at _________ 处于交战状态 5. _______ than 少于 6. be __________ doing 值得做 7. add A ______ B 把A添加到B 8. serve _______ 充当 9. agree ______ 同意;赞成 10. care _______ 关心;在乎 11. rather _______ 而不是 12. for _________ 亲自 13. to one’s _______ 令某人吃惊的是 14. think _______ of 看重;器重 15. search _______ 寻找 1. of 2. belong 3. return 4. war 5. less than 6. worth 7. to 8. as 9. with 10. about 11. than 12. oneself 13. to 14. highly 15. for 二、课本知识点 2. in search of 寻找,找寻in the search of (?) in one’s search for = in the search for (?) search sp.某地for sb./sth 搜查某地寻找某人某物in one’s research of (×) 3. could have done 意思1:过去可能做过某事 I can't imagine how he could have thought of doing such a thing。 我不能想象他怎么会想到做这样的事。 这里的could表示对可能性的一种推测。 意思2:本来可以做某事(而实际上没做)*- But for your help, I could have fed the fishes. 若不是你搭救,我恐怕已经葬身鱼腹了 4.must have done 肯定干了某事 can’t have done = couldn’t have done 肯定没干某事 5. may have done = might have done 可能干了某事 may not have done = might not have done 过去可能没做过某事 6. need have done 本应该做某事但是没有 needn’t have done 本不必做某事(而实际上做了) 7. should have done = ought to have done 本该做某事(而实际上未做) 8. shouldn’t have done = oughtn’t to have done 本不该做某事(而实际上做了) 9. would have done 本来会做某事 10. would not have done 本来不会做某事(但是做了) 11. imagine doing 想象做某事imagine sb doing 想象某人干某事 imagine sb’s doing 想象某人干某事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知识 1.什么时候普通话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普通话”。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从哪年开始颁布实施的? 答:2000年10月31日颁布,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3.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是什么? 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哪些情形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答:①文物古迹;②姓氏中的异体字;③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④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⑤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⑥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是什么? 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6.什么是普通话? 答: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7.什么是规范汉字?

答: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 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8.国务院规定从哪年起什么时间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答: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9.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形象代言人是谁? 答:央视节目主持人王小丫和着名演员王刚。 11.哪些岗位人员应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 答:教师、公务员、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 12.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标准是怎样的? 答:普通话水平分为3级。每一级别内部再划分为甲、乙两个等次,共三级六等。 13.推广普通话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 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法》等多部法律都提出要推广、使用普通话。更重要的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1年1月l日起施行。这 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并对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媒 体和公共服务行业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出了明确规定。 14.新时期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的12字方针是什么? 答: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部编中考 语文仿写语言表达练习含答案

部编中考语文仿写语言表达练习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仿写语言表达 1.仿照划线句,在横线上续写句子。 诗歌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它点燃了我们涉涯的激情;诗歌如同一片盛开的鲜花,它芬芳了我们多彩的人生;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歌如同一场温润的春雨;它滋润了我们平淡的生活(示例二:诗歌如同一杯醇香的美酒,它沉醉了我们灵动的心灵) 【解析】【分析】本句的例句由两分句构成,注意它们之间的意义关联,按照其主题内容即“诗歌如同……它……”和比喻修辞仿写即可。 故答案为:示例一:诗歌如同一场温润的春雨,它滋润了我们平淡的生活;示例二:诗歌如同一杯醇香的美酒,它沉醉了我们灵动的心灵 【点评】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2.请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句。 阅读好比一把梯子,它能载着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________;________。 【答案】阅读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阅读好像一座灯塔,它能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阅读像一缕阳光,它能为我们照亮人生的旅程;阅读如同一位向导,它能帮我找到智慧的源泉) 【解析】【分析】原句由前后两句话组成,“好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仿写中,要注意前后句内容的顺畅、协调。横线上要补充两组句子,与被仿写句构成排比。 故答案为:阅读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阅读好像一座灯塔,它能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阅读像一缕阳光,它能为我们照亮人生的旅程;阅读如同一位向导,它能帮我找到智慧的源泉)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注意句式一致,修辞方法相同,意境一致。 3.模仿艾青诗作《伞》(节选),用对话的形式写一首6—8行的小诗(句式可以不同)。 早晨,我问伞 你喜欢太阳晒 还是喜欢雨淋 伞笑了,它说 我想的是—— 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 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 【答案】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打开了/飞雪把冬天的门打开了/我说/星辰把黑夜的门打开了/坚韧把苦难的门打开了 【解析】【分析】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

必修二unit1知识点总结

必修2 Unit 1 Cultural relics 1. in search of…寻找… Search sb 搜身search for 寻找 search sb. / a place for sth. 搜身/搜查某个地方找某事物 2. could not/never have done 不可能做过某事 3. be used to do sth. 被用来做…The wood will be used to make tables and chairs. be used to doing sth. 习惯于做…He is used to living with the farmers now. used to do sth. 过去常常做…She used to come a lot, but now we seldom see her. 4. make it 达到目的,取得成功 5. in the fancy style 以一种奇特的风格 in style 流行out of style 过时 6. decorate. v. 装饰decoration. n. 装饰decorate sth. with sth. be decorated with sth. 7. survive: v. 生存,存活,经历(事故、灾难后)还活着,幸存,比…长寿 survival: n. 生存,幸存survivor: n. 幸存者 8. by design = on purpose 故意地by chance = by accident 偶然地 9. belong to 属于,是…其中的一员或一部分(无被动,无进行时) In our country, land doesn’t belong to any individual. Belonging to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na faces many difficulties. 10. in return 作为报答in return for…作为对…的报答 11. Serve v. 服务service n. 服务serve as 担任,充当 He serves as a waiter here. The box can serve as a table. 12. reception desk 接待处give a warm reception to…热情地接待… 13. have/get sth. done 使…被做 I must have/get my homework finished before going out to play. 14. light: v. 点燃,照亮light up 点(烟),照亮,(使)变亮,(脸等)放光彩 Her eyes lit up with joy. light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有两种:lit和lighted,作为动词时二者可通用,但作定语时,只能用lighted. He lit/lighted a candle and handed the lighted candle to me. 15. consider doing sth. 考虑做…. be considered to be…被认为… 16. wonder: v. 想知道,感到惊奇,疑惑n. 奇迹,奇人/事 (It’s) no wonder (that)…难怪…He hasn’t slept at all for three days. No wonder (that) he is worn out. 17. at war 处于战争状态 18. remove:v. ①搬开,拿开,移动②去掉,消除③脱掉④搬家,迁移 His name was removed from the list. 19. furniture: n. 家具(不可数) a piece of furniture = an article of furniture They didn’t buy much furniture before they got married. 20. doubt: v. n. 怀疑,疑惑

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

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1982年通过,2004年修正)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节录)(1984年通过,2001年修正)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节录)(1995年)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节录)(1979年通过,1983年修订)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节录)(1979年通过,1996年修正)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节录)(1989年)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录)(1991年通过,2007年修订)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节录)(2003年通过,2011年修订)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节录)(1982年通过,2001年修正)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节录)(1994年)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节录)(1992年通过,2010年修订) 十二、《地名管理条例》(节录)(1986年)

十三、《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节录)(1988年通过,1993年修正) 十四、《幼儿园管理条例》(节录)(1989年) 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节录)(1992年) 十六、《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节录)(1993年) 十七、《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节录)(1993年) 十八、《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节录)(1997年) 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节录)(2001年通过,2002年修订) 二十、《出版管理条例》(节录)(2001年通过,2011年修订) 二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节录)(2003年) 二十二、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2005年)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新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语言表达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语言表达练习题及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语言表达 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在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无论外国民族、中华民族。 (1)请写出一句关于爱国的名言或诗句。 (2)请结合前半学期所学课文及人物,谈谈你对这一话题的看法。 【答案】(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名人名言的掌握。爱国名言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 (2)①作为一个中国人,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是最起码最基本的情感。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②我们要像文中的同学们一样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要有抵御外辱的心态。对那种扭曲亵渎的历史的丑恶言行要有清醒的认识。③立足现实从身边做起学好文化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在践行对祖国的热爱。《最后一课》中学生们的表现“默默的不说一句话”特别是几个女生“啜泣”并非胆小害怕,而是充满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母校的不舍,对祖国家乡的热爱,这些反而更加体现了学生们赤诚的爱国之心。 答案: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 (2)①作为一个中国人,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是最起码最基本的情感。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②我们要像文中的同学们一样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要有抵御外辱的心态。对那种扭曲亵渎的历史的丑恶言行要有清醒的认识。③立足现实从身边做起学好文化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在践行对祖国的热爱。《最后一课》中学生们的表现“默默的不说一句话”特别是几个女生“啜泣”并非胆小害怕,而是充满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母校的不舍,对祖国家乡的热爱,这些反而更加体现了学生们赤诚的爱国之心。⑴⑵ 故答案为: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⑵略。 【点评】⑴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⑵本题考查自由表面观点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不设统一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相信每一位初中生都渴望在班集体里崭露头角,做一名班干部,为同学们服务,同时锻炼自己的才能,为将来成为“千里马”做准备。如果班级举

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高一英语知识点归纳和总结必修2第一单元 一、重点短语回顾 1. in search _________ 寻找,搜寻 2. _______ to 属于 3. in _________ 作为报答,回报 4. at _________ 处于交战状态 5. _______ than 少于 6. be __________ doing 值得做 7. add A ______ B 把A添加到B 8. serve _______ 充当 9. agree ______ 同意;赞成 10. care _______ 关心;在乎 11. rather _______ 而不是 12. for _________ 亲自 13. to one’s _______ 令某人吃惊的是 14. think _______ of 看重;器重 15. search _______ 寻找 1. of 2. belong 3. return 4. war 5. less than 6. worth 7. to 8. as 9. with 10. about 11. than 12. oneself 13. to 14. highly 15. for 二、课本知识点

2. in search of 寻找,找寻in the search of (?) in one’s search for = in the search for (?) search sp.某地 for sb./sth 搜查某地寻找某人某物in one’s research of (×) 3. could have done 意思1:过去可能做过某事 I can't imagine how he could have thought of doing such a thing。 我不能想象他怎么会想到做这样的事。 这里的could表示对可能性的一种推测。 意思2:本来可以做某事(而实际上没做)*- But for your help, I could have fed the fishes. 若不是你搭救,我恐怕已经葬身鱼腹了 4.must have done 肯定干了某事 can’t have done = couldn’t have done 肯定没干某事 5. may have done = might have done 可能干了某事 may not have done = might not have done 过去可能没做过某事6. need have done 本应该做某事但是没有 needn’t have done 本不必做某事(而实际上做了) 7. should have done = ought to have done 本该做某事(而实际上未做)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有关规定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有关 规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公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这部法律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科学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语言文字工作的经验。它的颁布,有利于促进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工作已经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1986年以来,语言文字工作进入了新的时期,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推动了语言文字健康地向前发展。但是,在语言文字的应用中,还存在着许多混乱的现象,如有的地方方言盛行,社会上乱写不规范字的现象比比皆是,语言文字工作无法可依的状况亟待改变。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正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标志着我国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将全面走上法制的轨道。这对于进一步普及文化教育特别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将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由什么部门起草的由谁公布的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科文卫委员会起草的。起草工作于1997年二月正式启动,2000年4月完成。 这部法律是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江泽民主席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七号)”正式公布的。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何时公布的自何时起施行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0年10月31日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4.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指导思想是: (1)与宪法等有关法律保持一致; (2)坚持新时期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3)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中,要体现主权意识,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原则。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的什么?

最新语言表达练习题含答案

语言表达练习题 1.小幽默往往运用语言的多义性巧妙地转换问题,答非所问,从而造成幽默的效果。 比如下面这则名为“歧视”的幽默: 一个身材十分矮小的人问图书管理员:“这里有关于歧视个头矮小者的书吗?” 管理员说,“有,在书架最上层。” 读者问的是书的内容,而管理员回答的是书的位置,答非所问,从而造成了幽默的效果。请你仿照这种形式,在横线上填入句子,使之具有幽默效果。 (1)五岁的小宇拔牙回家,妈妈问:“儿子,牙还疼吗?”小宇回答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三岁的小文误吞了玩具车上的小金属块儿,医生问:“感觉怎么样?”小文回答说: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图,在图后三个小题的横线上分别续写一句或几句话,作为理由以支撑 观点。要求衔接连贯,言之有理。 知识的搬运工 (1)我们要做知识的搬运工, (2)我们不能只做知识的搬运工, (3)我们不能做知识的搬运工, 3.这是《南方周末》为宣传自己而作的一幅广告宣传图片,请你根据这幅图片补写一 句立意鲜明、符合该报纸定位的广告语(不超过6个字),并用简洁的语言阐释广告词的内涵。 广告词:《南方周末》,_________________ 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示例,感受和理解下面两个画面形象的内在涵义,请为它们分别设计画外音--- 要求中心明确,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 画面:一个女孩在“有需要可自取”的零钱箱前驻足,把自己手中的硬币放了进去。 画外音:你相信良善,提供便利;我心怀感恩,传递爱心。 画面一:一个行动缓慢的老人脱下帽子,向停车礼让他的司机深深鞠躬致谢。 画外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二:四川九寨沟地震中,前方落石滚滚,一个身着迷彩服的士兵与人们逆向奔跑,跑向救灾前线。 画外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余潇枫教授一直鼓励他的学生自己撰写墓志铭,他认为: “最好的人生格言就是墓志铭”,“墓志铭是人的价值追求最集中的体现”。 近年来新兴的“三行墓志铭”,共三行,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因其体现“向死而生”受到大学生热捧,他们或寄托理想,或调侃人生,或思考未来,或

最新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培训内容

全体教师: 为了更好熟悉党和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普通话水平达标,汉字应用规范、书写优美,具有一定的朗诵水平和书法鉴赏能力,熟练掌握相关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内容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打造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示范标杆,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两种意 识”。“一种能力”即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两种意识” 即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 二、培训对象 全体教师 三、培训时间及地点 2018年9月 三年级教室 XXX小学 2018年

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培训内容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进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师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培训内容。 一、指导思想 通过有计划的培养提高活动,进一步提高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在全校教师学生中的认知度,增强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让普通话和规范字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用语用字,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 通过培训,使普通话不仅成为我校的教学语言,即师生在教学和学习活动中普遍使用普通话,更成为校园语言,即师生员工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校园公共场合用字规范率100%,教师的板书、备课等书写规范,不出现异体字、错别字。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健全机构,完善制度管理。 1.建立学校语言文字领导小组及管理网络,加强领导。 2.加紧制度建设,坚持制度管理。如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晋级、评先制度,“推普周”开展系列活动的制度,校内规范用字制度,师生课堂用语督查制度,学生课余用语督查制度等。力争通过制度化管理,将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着重在学生常规管理,学生评先评优,教职员工聘用、考核、评优评先等各项工作中落实语言文字工作目标。 (二)做好普通话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和校刊、黑板报等阵地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规政策;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开辟“辨析易读错字”专栏,定期展示易读错字供全校师生学习;在校园教学区设立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标语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做好教师普通话培训、考核工作。 将普通话水平作为新进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对在职教师的要求是:教师普通话考核必须必须达标(语文教师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其他教师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若不能达标,将视为不合格教师,不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不得评优。 将“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教师语言文字能力培训主要有以下要求:1.普通话成为教师教学用语和校园语言;语文教师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板书、备课等书写认真、规范,不出现异体字、错别字。3.能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4.能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 5.对学生朗读、口语交际、书写等具有评价鉴赏能力。 (四)注重日常渗透,开展系列活动。 1.组织好每年的“推普周”系列活动,如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各班级举办手抄报,推普专题广播讲话等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