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民歌——高皇歌
民歌《盘古歌(节选)》原文及赏析

民歌《盘古歌(节选)》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民歌《盘古歌(节选)》原文及赏析【导语】:四、隐居不修是不修,发落圣旨掌潮州; 天地乃幸我不没,我与日月共同寿。
畲族民歌 畲族的民歌有什么特点

畲族民歌畲族的民歌有什么特点>各个民俗文化都是当地人民的劳动结晶。
畲族民歌随处可见,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
畲族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
大多是在重要节日、田间劳作和探亲访友的时候便以歌对话。
那么,下面一起深入畲族文化看看他们令人迷醉的畲族民歌吧。
畲族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六十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
闽东、浙南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
畲族有悠久的历史。
“畲”字,意为“刀耕火种”,用作民族名称始于南宋末年。
元代以来,“畲民”作为畲族的专有名称,普遍出现在汉文史籍。
最迟在7世纪,畲族就已经定居在闽、粤、赣三省的交界地区。
歌俗歌俗主要有拦路情歌、来客“比肚才”、“做表姐”、“做亲家伯”等。
歌会主要有农历四月“分龙节”在福安穆阳一带苏堤山的牛石岗歌会,六月初一在福安留洋白云山的歌会,七月初七在福安社口、营坑白云山的歌会,八月十五中秋节福安城关镇的歌会,九月初九霞浦城关马洋目莲山与溪南葛云山的歌会等。
上山劳动,单人时往往以歌驱寂寞,远处有人听到,听出是年龄相仿的异性,就往往接上,发展成谈情说爱的对唱。
山上常有人对歌,所以有人称畲乡是歌的海洋,故也有人把畲歌称为山歌。
来客对歌,主要是唱情歌,已婚者双方也不拘束,完全可假戏真演,双方都未婚则求之不得,往往唱来一个终身伴侣。
来客对歌,一般对一整夜,半夜时主家烧点心招待所有在场者,唱到天亮时,要唱十二生肖歌以送歌神,结尾是“唠歌唠到天大光,送你歌神出外乡,唱条歌儿安香火,一年四季保安康”。
对歌结束时,村上主要几个对歌者要集点钱作为“手薪”送给客人。
当然唱歌来了真感情,就不是送点“手薪”了。
另外,畲族婚俗中,有三个热闹的场面。
一是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家门时;二是借锅和杀鸡时;三是婚宴酒过三巡,赤娘、姐妹举杯敬酒时,新娘端上装有一对红烛灯、酒盏、银手镯的敬酒盘,由陪同新娘的姐妹按席位向客人唱《敬酒歌》。
敬酒从首席第一位客人舅公开始,唱罢敬酒歌,送上一双鞋给舅公,舅公则将备好的红包放到盘内,并将酒一饮而尽,再一一敬其他客人。
畲族

§名称由来
畲族自称“山哈”,是与他们的居住环境、迁徙历史有关。“山哈”是指 山里客人的意思。先来为主,后来为客,先来的汉人就把这些后来的畲民 当为客人。畲族原分布在闽、粤、赣三省结合部。元、明、清时期,从原 住地陆续迁徙到闽东、浙南、赣东、皖东南等地山区半山区。史书对畲族 的族称记载相当混乱,称呼也因时因地而异。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对畲族 的族称问题十分重视。经过商议,改“畲”为“畲”(取“人一一小田” 的“畲”为族称,意为新中国每个族人都拥有了那一片小小的天地)。 1956年由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 族。从此,“畲族”(写作“畲”,音shē)成为法定的族称。
§畲族歌舞
畲族民歌是畲族人民的口头文学,是畲族文化 的重要部分。畲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常借用 汉字记畲语音法手抄许多歌本。旧社会畲民没 有受文化教育的机会,把学歌唱歌作为一种重 要文化生活。所以20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民歌 普及率较高,畲民常以歌代言,以歌论事,以 歌传知,以歌传情;内容生动活泼,题材广泛, 寓意深刻,韵调和谐,对仗工整,唱起来琅琅 上口易学易记。形成一套上山劳动、接待来客、 婚丧喜事的对歌习俗。
畲族凤冠的头饰,汉族称笄,各地畲 族的笄,也不尽相同,福安珍藏的这 款凤冠,为民国制造,重350克,制作 精良,工艺繁杂。主要用白银、毛竹、 笋壳及棉布制成。上部顶端正中央饰 着银质照妖镜,内有直尺、剪刀、屏 风、镜子;用浮雕或阴刻工艺在整个 银饰上雕刻有:太阳、星星、龙、弥 勒佛、张果老、铁拐李、蝴蝶、镂空 银蝙蝠、梅花、及不规则的如意花纹 和小篆寿字;
把竹杆或木头两头削尖,用以挑柴草、农产 品。表演时,参加者腰佩刀鞘(俗称割吊), 一手握柴刀,一手持枪担,且敲且舞。以柴 刀击枪担、刀鞘,以刀柄、枪担撞地,清脆 悦耳,节奏分明,整齐中富于变化。
畲族文化

畲族文化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畲族人民创造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畲族民间文学艺术璀璨夺目,包括歌谣、故事、音乐、舞蹈等,特别是畲族民歌独树一帜,是畲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在全国民族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以祖宗崇拜和多神崇拜为特征的宗教文化,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引人关注的还有畲族的医药学和畲族武术。
畲族医药专科性强,具有特殊的传艺方式、独特的疾病观和治疗方法;畲族武术是在吸取南少林精华的基础上融汇而成,具有步稳势烈,发力短、猛、狠,攻守严谨,进攻多用指法、掌法等特点。
1 畲族简介畲族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多居住在江南丘陵地带。
其先民是长河“武陵蛮”的一支,后经多次迁徙,大约在十三四世纪来到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的山区。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
无文字,通用汉文。
畲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
畲族住房多为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一般都有厅堂和左右厢房。
盖房往往是先立柱、上梁、盖瓦,然后再筑墙和整修室内。
畲族妇女多穿大襟小袖衫,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
花边为宽纹的是中青年妇女的服装;老年妇女则穿窄纹花边的衣服、短裤,裤角镶有锯齿形花纹,束黑色绑腿。
畲族妇女的“凤凰装”别具风格,在衣裳、围裙上刺绣各种彩色花边,多是大红、桃红夹着黄色的花纹,镶绣的金丝银线象征着凤凰颈、腰和美丽的羽毛,金色腰带象征着凤凰尾巴,周身叮当作响的银器象征着凤凰的鸣叫。
全套“凤凰装”一般作为畲族女子的嫁衣。
每年农历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各家照例要蒸乌米饭,用来聚餐、赠友、祭祀祖先。
乌米饭的做法是把野生植物乌树叶捣碎煮汁,然后捞出,在汁中放入糯米,这样做出的饭颜色乌黑,数日不馊,用猪油炒热,香软可口。
祖图,又称“盘瓠图”,是畲族信仰的主要标志之一。
畲族把有关始祖盘瓠的传说画在布上,制成约40幅连环画式的图像,代代相传,称为“祖图”。
畲族民间还有“高皇歌”,记述盘瓠王不平凡的经历,歌颂其英勇杀敌、繁衍子孙的丰功伟绩。
管窥漳州华安畲族民歌的历史记忆与音乐文化

管窥漳州华安畲族民歌的历史记忆与音乐文化集美大学音乐学院/李宝佳摘要:福建地区是畲族聚集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华安的畲族同胞人数虽不多,但对考据畲族历史则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并且保存着众多珍贵原始的历史史料。
经过不懈的努力,在2009年华安畲族民歌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民歌大多数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演唱,官畲村的畲族民歌几经流转,经过了三百多年历史的漫长洗礼之后,如今的传唱方式之下官畲村的畲家民歌在哪些方面保留了其原始意蕴的艺术价值,在哪些方面又有与新时代融合之处,与多元音乐文化的涵化与社会群体间的影响又产生出了哪些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方面。
关键词:历史源流风俗仪式畲歌音乐传承发展文化是一团复合物,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及习惯①。
音乐隶属于文化范畴,一个民族,其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笔者对于华安官畲村畲族文化的实践记录过程,也是对畲族音乐文化缘起的解释过程。
华安当地的地域性风俗仪式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
官畲村、坪水村均属于华安畲歌的同一支系,其中许多社会风情具有鲜明的当地民族风采,毫无疑义的是,这一方面在畲族人民眼中是至关重要的历史文化共同体。
官畲村历代流传至今关于畲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想象都为畲族民歌的发展提供了优质价值。
在有地方性和宗教性特色的畲歌中都出现了不少关于当地风俗传统的沿袭和身影。
同时这也是对于管窥其历史人文内蕴和考究其中文化传承方式与层次上有着重要的研究性意义。
本文致力于从华安当地的溯源与官畲村的风俗性仪式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考证。
一、华安畲族溯源据笔者在华安官畲村的田野采风和与蓝贤的访谈录得知,华安县当地畲民对于畲族祖先的历史记忆起源于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
畲族的历史悠久,相传从盘古开天地到三皇五帝,炎帝神农氏再传到帝喾高辛氏的时候,番国大肆起义,高辛皇帝曾放榜,说要是谁可平定番乱就将三公主嫁于他,于是龙麒听到了此消息立即跑去番国服侍番王,三年后取下了番王的人头,但是皇帝得知此消息却左右为难,这时龙麒说道:“将我放置在晋中内,七天七日我便可化为人形”。
浙江畲族民歌的调式特点研究

作者简介 :郭 敏 ( 1 9 7 4 一 ).女。浙江丽水人。丽水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 。
浙江 畲族 民歌 的调 式特 点研 究
才能将炊具一一讨要回来。之后女方会把赤郎手中的 火柴吹灭 ,将砻糠撒进锅里 ,这时赤郎为脱身,将砻 糠 向女方妗母撒去 ,赤郎就会趁她们逃避时用纸蘸 着煤油把火点燃 ,这个时候唱的是 《 赤郎歌 ) ) 。当新
收稿 日期 :2 0 1 4 一 O 6 — 0 5
携带的聘礼送给女方时 ,便会唱起 《 交礼歌 》 ; 当男 方进入女方家 中时 ,唱的是 按习俗 ,男方的赤郎要下 厨置办筵席招待女方 ,需要使用的炊具则会被女方的 妗母 、阿姨掩藏起来 ,只有男方赤 郎唱起 《 猜语歌 》
嫁 、丧葬 、祭祀,还有对客人的迎送等。畲族人时时 歌唱,喜事起歌,随着历史的变迁,畲族民歌随着畲 族民俗文化活动得到了代代的传承与发展 。 目前学界对于畲族民歌做 了诸多研究 ,其 中有福 建师范大学蓝雪霏教授 出版的专著 《 畲族民间音乐文
化》 ,对 畲族 音 乐 的起 源 、调 式调 性 等 方 面 进行 了系 统 的 论述 ; 但 是 目前 国 内外 还缺乏 对 浙 江畲族 民歌进
以歌为媒; 喜庆吉 日, 以歌相贺; 丧葬祭祀 , 以歌当哭 ; 结婚 , 丧葬等 ) 唱的歌 ,看起来程序繁琐,但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 一) 婚仪歌。指 的是在婚礼仪式的不同阶段演
社 会交 往 , 以歌代 言 ” 。 _ l 在 很多 仪式
—
唱 的不 同 内容 的歌 。婚礼 当天 ,男 方在 迎 亲路上 通 常
罗俊毅教授也分别对浙江省畲族音乐调式调性进行 了 研究。后来有些学者发表的浙江畲族民歌论文主要沿 袭了马骧的 《 浙江畲族民歌初探 》一文的论点,没有 更多的创新, 如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丁璎发表的论文《 畲 族 民歌生存发轫 》和浙江省衢州市群艺馆牟学农发表 的论文 《 浙江畲族 民歌旋法特征及调式属性 》等 ,但 都不够系统和全面 ,其中有些文章对浙江畲族民歌的 论述缺乏科学和严谨 ,在浙江畲族民歌 的调性定位、 衍变过程、历史渊源的研究上缺乏深入和细致,在浙 江畲族民歌及某些专题研究上还需要更多的探讨。本 文主要论述浙江畲族音乐的调式特点研究。
畲族原生态民歌的主要类型与基本特性——以浙江畲族原生态民歌为例

民歌能长期流传 的根本 原 因是基 于其 传统信 仰基础 上 的稳 固性 以及 内容形式 的永恒性 。在演 唱或歌舞表演 时 , 民都 畲 要悬挂祖 图 , 由四位法 师 ( 师公 ) “ 唱 祭祖 歌 ” 并 伴 以舞蹈 , , 而后再接 唱相 同类 型 的原生 态民歌 。如 例 l“ 祭祖 歌 ” 竖 《 灵洗坛 》 。
畲族原生态 民歌形式 丰富多彩 , 从古代辗转至今仍保持
原始古朴形态 , 其类型 主要有祭祖 歌 、 功德 调 、 女歌 、 说 嫁 传 叙事歌 、 盘歌杂歌等 。 ( ) 一 祭祖歌 祭祖歌 , 是畲族人 民祭祀祖先时唱的 民歌 。这类原 生态
( ) 三 传说叙事歌
畲族原 生态传说 叙事歌 , 主要表 现在叙 述 民族 起源 、 民
请 也 《 )当 避
坛
扶 弟
子 恿 客 ( ) 噔 觏 垒
犍 香
薛
镰
穗
是
旨
蟪
是
旨.
收 稿 日期 :0 1 0 0 2 1 — 9— 8
基金项 目: 浙江省提升地方 高校办学水平专项资金项 目, 编号 : 浙财教 [0 0 王建武 ( 95一 , , 16 ) 男 浙江遂 昌人 , 丽水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 向: 中国民族音乐。
式 的演唱形式 。
例 4 :
长期 以来 , 民大都 居住 于高 山地 区 , 山傍水 而栖 。 畲 依 《 景宁畲族 自治县 概况》中说 : 史书记 载 , “ 畲族 曾度过 漫长 的以狩猎为生 的原始社会 。 广东省《 ” 潮州县 志》 载 : 畲民 记 “
依 山而处 , 狩猎为生。 在畲族人 民漫长 的生产生 活历史 中 , ”
潮州畲族村的文化习俗之变迁

潮州畲族村文化习俗之变迁——以潮安县李工坑、碗窑、山犁、雷厝山等村为例前言畲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员。
广东潮州凤凰山是全国70多万畲族同胞公认的始祖开基地、民族发祥地,在全国畲族同胞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畲族文化历史悠久、多姿多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州市畲族村居住分散,以同姓血缘宗族相聚而居,构成相对聚居的村落,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畲族区。
目前,在潮州共有7个畲族村,大约3000人。
分别是:潮安县文祠镇的李工坑村,凤凰镇的石古坪村,归湖镇的碗窑村、山犁村、岭脚村,湘桥区意溪镇的雷厝山村以及饶平县饶洋镇的蓝屋村。
由于时间及天气等缘故,我们课题组未能对所有的畲族村进行一一调查,仅走访了李工坑、碗窑、山犁、雷厝山四个畲族村落,撰写成如下的调查报告。
建国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对畲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成果丰硕,发表了许多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然而,关于潮州畲族这一方面的研究,虽也小有成果,但却非常有限。
其主要成果有:黄家教、李新魁:《潮安畲语概述》,《中山大学学报》,1963年第1—2合期;施联朱、朱洪等:《广东潮安凤凰山畲族情况调查》,1982年;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 ;陈凤贤、黄淑娉:《广东畲族识别调查》,;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等。
[1]此次研究我们主要从民族学中的人文角度出发,采用田野调查与文献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潮州畲族的文化变迁问题。
我们这次的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探索潮州畲族的语言,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等问题,补充前人的缺漏,开拓新的研究空间;通过深入到畲族人民的生活中,比较真实地展现潮州畲族生活的现状。
课题组在吴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从06年3月份开始进行资料整理工作,到06年9月份的课题总结,经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结题成文等三个阶段,历时6个月。
最后再经过课题组成员对课题内容的反复推敲,修改,最终形成了此次调查报告。
由于能力和学识的局限,在研究上还存在着不足的地方,权当是抛砖引玉,小辈无知,还望大家见谅,指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皇歌
盘古开天到如今,世上人何几样心;何人心好照直讲,何人心歹侩骗人。
盘古开天到如今,一重山背一重人;一朝江水一朝鱼,一朝天子一朝臣。
说山便说山乾坤,说水便说水根源;说人便说世上事,三皇五帝定乾坤。
盘古置立三皇帝,造天造地造世界;造出黄河九曲水,造出日月转东西。
造出田地分人耕,造出大路分人行;造出皇帝管天下,造出人名几样姓。
盘古坐天万万年,天皇皇帝先坐天;造出天干十个字,十二地支年年行。
天皇过了地皇来,分出日月又分岁;一年又分十二月,闰年闰月算出来。
地皇过了是人皇,男女成双结妻房;定出君臣百姓位,大细辈份排成行。
当初出朝真苦愁,掌在石洞高山头;有巢皇帝侬人讲,教人起案造门楼。
占人无食食鸟兽,夹生夹毛血流流;燧人钻木又取火,煮熟食了人清悠。
三皇过了又五帝,五个皇帝先后排;伏羡皇帝分道理,神农皇帝做世界。
神农就是炎帝皇,作田正何五谷尝;谷米豆麦种来食,百姓何食正定场。
神农皇帝真聪明,教人采药医病人;亲尝百草医毛病,后来成佛做灵神。
神农过了是轩辕,造出何车又何船;衫衣亦是轩辕造,树叶改布着巧软。
轩辕过了金天皇,何道何理坐大堂;传位颛顼管大下,历书出在颛顼皇。
颛顼以后是高辛,三皇五帝讲灵清;帝喾高辛是国号,龙麒出世实为真。
盘古传到高辛皇,扮做百姓肽田场;出朝游行天下路,转去京城做朝皇。
贤皇高辛在朝中,刘氏君秀坐正宫;正宫娘娘得一病,三年头昏耳又痛。
高辛坐天七十年,其管天下是太平;皇后耳痛三年久,便教朝臣叺先生。
先生医病是明功,取出金虫何三寸;皇后耳痛便医好,金虫取出耳伓痛。
取出金虫三寸长,便使金盘银斗装;一日三时仰其大,变作龙孟丈二长。
变作龙孟丈二长,一双龙眼好个相;身上花斑百廿点,五色花斑朗毫光。
丈二龙孟真稀奇,五色花斑花微微;像龙像豹麒麟样,皇帝取名叺龙麒。
尤麒生好朗毫光,行云过海本领强;人人肽见心欢喜,身长力大好个相。
当朝坐天高辛皇,国泰民安谷满仓;番边番王恶心起,来争江山抢钱粮。
番王作乱反过边,手上兵马何万千;争去地盘几多郡,边关文书报上京。
番边大乱出番王,高辛皇帝心惊慌;便差京城众兵起,众兵派去保边疆。
番边番王过来争,齐心去守九重城;京城兵马何千万,众兵使力守京城。
调去兵马十万人,打了一仗失了兵;又差上将带去打,高辛皇帝是劳心。
番边兵马来的强,高辛兵马难抵挡;打过几回都输了,退兵回转奏高皇。
高辛接本心惊慌,便叺朝官来思量;一切办法都使尽,挂出皇榜招贤郎。
皇帝准本便依其,京城四门挂榜词;谁人平得番王乱,第三公主结为妻。
皇榜内里表灵清,谁人法高挂帅印;收服番边番王乱,招为女婿再封身。
榜词挂在四城门,众人来肽闹纷纷;千万人子肽过了,无人何敢揭榜文。
挂出皇榜三日正,龙麒晓得近前仰;随手便来收皇榜,收落皇榜在身边。
朝官带其见皇帝,龙麒自愿去平西;领旨转身唔见影,一阵云雾去番界。
龙麒来到番王前,番王肽见快活仙;带在身边实欢喜,时时刻刻侬其行。
龙麒自愿去番边,服侍番王两三年;何计何谋何本事,天地翻转是我赢。
番王出兵争江山,回回打仗都是赢;叺拢将兵来请酒,兵营食酒闹纷天。
兵营请酒闹纷纷,番王食酒醉昏昏;一日连食三顿酒,散了酒筵就去困。
番王酒醉眠高楼,身盖金被银枕头;文武朝官唔随后,龙麒割断番王头。
割断王头过海河,番边贼子赶来多;枪刀好似林竹笋,追其唔着无奈何。
番兵番将追过来,云露雾来似云盖;番边番兵追唔着,其追唔着往后退。
割来王头过海洋,神仙老君来相帮;腾云驾雾游过海,官兵接头使盘装。
带转王头上殿来,高辛肽见笑暧暧;番王作乱都平服,龙麒公主结头对。
官兵接头使盘装,奉上殿里去见王;皇帝肽见心欢喜,愿招龙麒做婿郎。
文武奏上皇帝知,皇帝殿里发言辞;三个公主由你拣,随便哪个中你意。
头是龙孟身是人,好度皇帝女结亲;第三公主心唔愿,龙麒就讲去变身。
金钟内里去变身,断定七日变成人;皇后六日开来肽,龙麒钟里变成人。
龙麒平番是惊人,公主自愿来结亲;皇帝圣旨封下落,龙麒是个开基人。
龙麒平番立大功,招为驸马第三宫;封其忠勇大王位,王府造落在广东。
王府坐落在广东,忠勇平番显威风;亲养三男一个女,带上殿里去罗封。
亲养三子生端正,皇帝殿里去罗姓;大子盘装姓盘字,二子篮装使姓蓝。
第三细崽正一岁,皇帝殿里罗名来;雷公云头响得好,笔头落纸便姓雷。
忠勇受封在朝中,亲养三子女一宫;招得军了为驸马,女婿本来是姓钟。
三男一女封端正,好侬皇帝管百姓;掌在广东潮州府,留传后代去标名。
皇帝圣旨话难收,敕封龙麒掌潮州;皇帝若末你未末,你侬日月一同休。
龙麒自愿广东去,皇帝圣旨讲分你;六个大仓由你拣,随便哪仓中你意。
六个大仓共一行,金银财宝朗毫光;六个大仓都一样,开着一个是铁仓。
六仓都是金锁匙,皇帝圣旨交付你;金银财宝使唔着,开来一仓是铁器。
问其纱帽爱唔爱,锁匙交其自去开;纱帽两耳其唔得,自愿拣顶尖尖来。
龙麒自愿官唔爱,京城唔掌广东来;自愿唔爱好田地,山场林上自来开。
龙麒自愿去作山,去侬皇帝分江山;自耕林土无粮纳,做得何食是清闲。
龙麒起身去广东,文武朝官都来送;凤凰山上去落业,山场地土由其种。
凤凰山上去开基,作山打铣都由其;山林树木由其管,旺出子孙成大批。
龙麒自愿官唔爱,一心间山学法来;学得真法来传祖,头上又何花冠戴。
当初天下妖怪多,闾山学法转来做;救得王民个个好,行罡作法斩妖魔。
闾山学法法言真,行罡作法斩妖精;十二六曹来教度,神仙老君救凡人。
香烧炉内烟浓浓,老君台上请仙宫;奉请师爷来教度,灵感法门传子孙。
灵感法门传子孙,文碟奉请六曹官;女人来做西王母,男人来做东皇宫。
盘蓝雷钟学师郎,收师捉鬼法来强;手把千斤天罗网,凶神恶煞走茫茫。
凤凰山上鸟兽多,若好食肉自去罗;手擎弓箭上山射,老虎山猪麂鹿何。
凤凰山上是清闲,日日擎弩去上山;乃因岩中捉羊崽,龙麒斗死在岩前。
龙麒身死在岩前,寻了三日都唔见;身死挂在树桠上,老鸦来叺正寻见。
崎岩石壁青苔苔,山林百鸟尽飞来;吹角鸣锣来引路,天地灵感放落来。
龙麒落棺未安葬,功德日夜做得忙;闾山法主来安位,又请三清师爷官。
河南祖师安两边,超度功德做你先;天神下降来超度,超度龙麒上西天。
凤凰山上去安葬,孝男孝女尽成行;文武百官送上路,金榜题名占地场。
金榜题名实是真,文武百官送起身;铁链吊棺未落土,缴去棺汗无官萌。
龙麒坟安龙口门,一年到暗水纷纷;又何真龙结真穴,荫出千万好子孙。
凤凰山上安祖坟,荫出盘蓝雷子孙;山上人多难做食,分掌潮州各乡村。
当初掌在凤凰山,做得何食是清闲;离田三丈无粮纳,离木三丈便种山。
凤凰山上一朵云,无年无月水纷纷;山高水冷难做食,也无谷米粜何银。
今下唔比当初时,受尽阜老几多气;朝中无亲难讲话,处处阜老欺侮你。
一想原先高辛皇,四门挂榜招贤郎;无人收得番王倒,就是龙麒收番王。
二想山哈盘蓝雷,京城唔掌出朝来;清闲唔管诸闲事,自种林土山无税。
三想陷浮四姓亲,都是南京一路人;当初唔在京城掌,走出山头受苦辛。
收倒番王何主意,京城唔掌走出去;唔肯侬皇分田地,子孙无业乃怨你。
山场来侬阜老争,山无粮纳争唔赢;朝里无亲话难讲,全身是金使唔成。
当初皇帝话言真,盘蓝雷钟好结亲;千万男女莫作贱,莫嫁阜老做妻人。
当初皇帝话言真,吩咐盘蓝四姓亲;女大莫去嫁阜老,阜老翻面便无情。
皇帝圣旨吩咐其,养女莫嫁阜老去;几多阜老无情义,银两对重莫嫁其。
皇帝圣旨话言是,受尽阜老几多气;养女若去嫁阜老,好似细细未养其。
当初出朝在广东,盘蓝雷钟共祖宗;养女若去嫁阜老,就是除祖灭太公。
广东掌了几多年,尽作山场无分田;山高土瘦难做食,走落别处去作田。
走落福建去作田,亦何田地亦何山;作田作土是辛苦,作田亦要靠天年。
福建田土也是高,田土何壮也何瘦;几人命好做何食,几人命歹做也无。
兴化古田好田场,盘蓝雷钟掌西乡;阜老欺侮难做食,走落罗源侬连江。
福州大府管连江,连江罗源好田庄;盘蓝雷钟四散掌,亦未掌着好田场。
掌在福建去开基,山哈四姓莫相欺;你女若大我来度,我女若大你度去。
古田是古田,古田人女似花千;
罗源人子过来定,年冬领酒担猪爿。
罗源是罗源,罗源人女似花旦;
连江人子过来定,年冬领酒过来扮。
连江是连江,连江人女好个相;
古田人子过来定,年冬领酒担猪羊。
古田罗源侬连江,都是山哈好住场;乃因官差难做食,思量再搬掌浙江。
福建官差欺侮多,搬掌景宁侬云和;景宁云和浙江管,也是掌在山头多。
景宁云和来开基,官府阜老也相欺;又搬泰顺平阳掌,丽水宣平也搬去。
蓝雷钟姓分遂昌,松阳也是好田场;龙游兰溪都何掌,大细男女都安康。
盘蓝雷钟一宗亲,都是广东一路人;今下分出各县掌,何事照顾莫退身。
盘蓝雷钟在广东,出朝原来共祖宗;今下分出各县掌,话语讲来都相同。
盘蓝雷钟一路人,莫来相争欺祖亲;出朝祖歌唱过了,子孙万代记在心。
盘蓝雷钟一路郎,亲热和气何思量;高辛皇歌传世宝,万古留传子孙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