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山歌
畲族山歌《十心想歌》

十心想
第一心想想爷孃,供爷供孃是应当;要求一方地盘好,保佑爷孃福寿长。
第二心想想兄弟,寮里何大又何细;兄弟合和做事业,正会做的好世界。
第三心想想姐妹,共个爷孃养出来;细时在家学贤惠,大时花纽何蜂来。
第四心想想妯娌,爷孃老来爱靠你;唔信去太坑边草,嫩草出上遮老枝。
第五心想想子孙,大人带细代代轮;燕子一年哺三道,子孙出门何饭顿。
第六心想爱公平,田中做誓靠大细;孙叔妯娌交得好,大利合和心正齐。
第七心想叔伯人,叔伯大利爱何心;平时叔伯爱交好,寮里何事靠亲邻。
第八心想想公婆,前世修来共被窝;人前莫去听闲话,后来也爱祖公做。
第九心想想邻舍,寮里冇时何定仰;冇米煮饭隔壁爱,冇柴烧火隔壁擎。
第十心想想十全,何食何着似上官;何子何孙命又好,金玉满堂福寿全。
(完)。
畲族山歌《起寮歌》

起寮歌好来起寮太寮场,又请上位老阴阳;寮场风水生的好,子孙代代做官王。
寮场太好起头平,又请上位老先生;寮场风水生的好,子孙代代做先生。
寮场又坐南,两边龙手生来栏;两边龙手生得好,龙手合似金宝盘。
寮场又坐西,两边龙手生来齐;两边龙手生的好,龙手合似金宝鸡。
起寮亦爱甲脚多,又叫叔佰来商量;又叫叔佰商量讲,柴木斫来起一堂。
起寮亦爱甲脚齐,又叫叔佰来安排;又叫叔佰商量讲,柴木批来斫一界。
树橔斫在青山岙,手擎斧头正斫掉;大其斫来做东橔,细其斫来做横条。
树橔斫落青山湾,手擎斧头随林钻;大其斫来做东橔,细其斫来做欠条。
柴乃斫了讲切柴,山林树木何高低;山林树木何长短,仰其唔大又唔细。
柴乃切了叫人扛,又叫人工相帮扛;又叫人工正扛转,扛转家堂正便当。
柴乃切了正来闲,又叫人工正扛成;又叫人工正扛转,扛回家堂正现成。
树橔扛转放大厅,又叫老师过来仰;老师又问起几溜,又起七溜两个厅。
树橔扛转放厅堂,又叫老师过来量;老师又问起几溜,又起七溜两个廊。
树橔扛转放厅面,又叫老师过来炎;老师又问起几溜,又起七溜两横厢。
树橔做好光洋洋,树橔做好尺来量;寸尺来量何自悟,行行树橔好钻樑。
树橔做好放厅面,树橔做好尺来炎;寸尺来量何自悟,行行树橔好钻欠。
橔乃做好来拼扇,斫行毛竹打篾连;斫行毛竹箍树橔,郎星乃响橔成连。
橔乃做好来拼排,斫行毛竹打篾篱;斫行毛竹来竖橔,郎星乃响橔成排。
青山大树乌茫茫,捡个時辰上栋樑;琴箫吹起唢呐定,红布加衫上栋樑。
栋樑放好挖落掉,老师快活好笑笑;又请老师一桌酒,老师贺喜何红包。
栋樑放好坐厅过,老师欢喜笑呵呵;又请老师一桌酒,贺喜老师何花红。
橔乃竖好樑放上,行行树橔都放樑;行行树橔都放好,奇桐欠子都放上。
橔乃竖好放横条,行行树橔都放掉;行行树橔都放好,奇桐欠子都放掉。
横条放好椽钉过,手擎斧头随身过;手拿铁钉钉寮檐,孟大南风吹唔过。
横条放好椽钉上,手擎斧头随身上;手拿斧头钉寮檐,孟大南风吹不上。
椽乃钉好担瓦来,客人担瓦路边来;正堂又盖几好瓦,老师檐头瓦做对。
畲族山歌

畲族山歌吴琴08文管1班08152020132畲族山歌一、畲族简介畲族,是我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
他们自称“山哈”,意为山里客人。
畲族使用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
99%的畲族操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话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语完全不同。
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全国只有一个畲族自治县,位于浙南山区,景宁畲族源于唐永泰二年(766),从闽迁居浙西南时落户景宁,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因此,景宁又称为中国畲乡。
图为几位畲民在青山绿水间畅谈二、畲族山歌来源畲族山歌是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斗争中创作的口头文学,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畲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常借用汉字记畲语音法手抄许多歌本。
畲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畲族群众不仅在生活中形成一套独特的以歌舞代言,以歌舞叙事,以歌舞抒情的民族歌俗歌会,畲族山歌也成了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各种社会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三、畲族山歌介绍畲族山歌曲调抒情优美,节奏多变,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题材广泛,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畲族群众不同时期的生活样式、民俗风情,历史足迹,许多有关畲族的历史、传说、故事,都以山歌的形式流传了下来,对民族音乐、历史、社会、民俗方面的学科研究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
(一)山歌格式山歌一般以四行、七言体式韵文为一条,四句为一首。
也有少数歌词第一句为三个字或五个字,讲究押韵,第三句末字须是仄声。
山歌多唱“假声”,有独唱、对唱和齐唱。
很少伴随动作和音乐。
畲族民歌七字一句,四句一首,讲究畲语押韵,不少人能即兴编唱,有的歌手对唱一两夜而不重复。
唱时用夹有“哩、罗、啊、依、勒”等音的“假声”唱,平时学歌时不夹假音唱叫“平唱”。
唱喜歌每个县有一种曲调,唱哀歌全民族统一一个曲调。
唱歌的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很少伴有动作与器乐。
上山劳动,单人时往往以歌驱寂寞,远处有人听到,听出是年龄相仿的异性,就往往接上,发展成谈情说爱的对唱。
畲族山歌《十二茶郎歌》

十二茶郎歌
正月茶郎去仰娘,路里荡着拜年郎;早其拜年都去转,迟其拜年路边上。
二月茶郎去仰娘,路里荡着斫柴郎;一日又斫三担转,斫转家堂排成行。
三月茶郎去仰娘,路里荡着割草郎;问郎割草因何事,割转踏田田中壮。
四月茶郎去仰娘,路里荡着播田郎;左手拔秧右手播,调头来仰播六行。
五月茶郎去仰娘,路里荡着薅草郎;爷孃教郎赶脚手,头行薅了二行上。
六月茶郎去仰娘,路里荡着太水郎;田头仰透田尾转,锄头放落歇阵凉。
七月茶郎去仰娘,路里荡着割坎郎;坎乃割光冇老鼠,禾纽出来排成行。
八月茶郎去仰娘,路里荡着割禾郎;早其割来尝新米,晚其割来晒上仓。
九月茶郎去仰娘,路里荡着担秆郎;问郎担秆因何事,担转家堂纳牛粮。
十月茶郎去仰娘,路里荡着点麦郎;问郎点麦因何事,明年六月好接荒。
11月茶郎去仰娘,路里荡着割茅郎;问郎割茅因何事,割转家堂养牛壮。
12月茶郎去仰娘,路里荡着收账郎;何人收转过年使,何人收转存银行。
注:1.太:看;2.仰:看望;。
畲族山歌 历史歌《火烧天火烧地歌》

历史歌:火烧天火烧地歌天好灭朝是唔对,灭掉人种冇处来;天好灭朝做好事,元仙元英哥侬妹。
当初灭朝火烧天,烧了天下冇人行;尽好天下都烧了,乃留姐妹两个仙。
当初斫柴两姐妹,日日带饭挂石背;日昼午时讲食饭,就太饭包冇见来。
饭包冇了真唔信,必定山里出妖精;姐妹两人躲去太,太着一个石猪精。
姐妹成双赶过来,好问石猪一句咀;日日孥我饭食了,好好话语讲句来。
石猪开口讲来听,何个日子火烧天;食饭亦会拆饭钱,食菜亦会拆你还。
石猪教你两姐妹,天若落棉就嗳来;天若落棉就嗳走,就嗳走透我身背。
真实话语讲你听,天若落棉就嗳行;天若落油就嗳走,天若落火走唔成。
实话教你两姐妹,回转家堂莫多咀;回转家堂莫乱讲,讲了天机是唔对。
实话教你是嗳听,回转莫去说闲谈;回转家庭莫乱讲,讲了天机雷公响。
石鼓猪精讲的对,棉花桐油真落来;姐妹双双赶紧走,走透石猪精身背。
石鼓猪精话嗳听,棉花桐油真落泥;姐妹双双赶紧走,走透石猪精身边。
棉花桐油火落来,石鼓猪精开大咀;教你姐妹就钻入,正救得你两姐妹。
石猪肚中冇关系,坐在肚中安身基;姐妹两人坐肚里,救你姐妹两个哩。
时辰透,石猪游去远遥遥;石猪游去遥遥远,大海当央就游透。
时辰正,石猪合咀海中仰;一时钻入海底内,唔吓海上火烧天。
石猪钻入海中心,救你姐妹两个人;坐在肚中冇要紧,火烧天地唔烧你。
七日七夜火烧天,这色事故真未见;田地世界都烧了,亦冇树木亦冇山。
火烧天地实是真,泥土烧落七尺深;田地世界都烧了,亦冇头牲亦冇人。
七日七夜火烧天,石鼓猪精出来仰;仰着天下都烧了,乃见天下白漾漾。
天下泥粉烧作灰,海中猪精游出来;火烧天下冇人种,乃留元仙两姐妹。
元仙元英两姐妹,好食饭菜冇处来;又冇山场又冇地,冇寮安身苦哀哀。
姐妹两人苦哀哀,石鼓猪精又教来;又何石岩当寮掌,石岩洞里何宝贝。
姐妹两人冇主意,石鼓猪精就教其;教其石岩当寮掌,宝贝明日拿分你。
宝器交分两姐妹,拿来唔知怎做开;拿来唔知怎做使,石鼓猪精又教咀。
宝器拿出就来开,开出何肉又何菜;开出样样何懂食,安身百事做得来。
畲族山歌《山伯与英台歌》

山伯与英台歌1.笔头落纸字来长,当初孔子造书堂;又教三千徒弟子,贤人造歌后人唱。
2.前人造歌两人对,造出山伯祝英台;鲤鱼奈因塘中水,山伯奈哈祝英台。
3.天好落水起云来,水子淋淋百花开;英台好似红花纽,山伯好似白花开。
4.英台十八在孃家,出门游玩去太花;太见文章书语好,好读文章转回家。
5.英台十八在家堂,出门游玩太花香;太见文章书语好,好读文章配贤郎。
6.英台近前问爷娘,我今好去读文章;杭州先生似孔子,文章书语理高强。
7.爷孃便劝英台娘,女子怎做读文章;学生是男你是女,夜里怎做共一床。
8.阿哥听讲妹读书,做哥唔会管得你;心若行正你去读,心若唔正你莫去。
9.嫂讲阿姑冇出处,总想杭州去读书;实想杭州寻姑丈,挂个名头去读书。
10.阿嫂讲话欺我心,我并不是那些人;罗裙寄分牡丹下,转寮来太正相信。
11.阿姑做人冇主张,如今杭州读文章;读得三年书语转,姑丈外甥带转乡。
12.阿嫂讲话莫气我,爷孃又好来骂我;世上几人会舔话,火上添油来害我。
13.阿嫂阿姑莫争咀,当天来讲心正开;篱园何蔸红樟树,红樟唔烂作证来。
14.阿嫂侬姑大双争,当天来讲心正冷;梨园何蔸大樟树,红樟唔烂作为凭。
15.爷孃若肯分我去,扮作男人去读书;英台心计在心上,女扮男装骗过去。
16.千句话语讲爷娘,奈因爷孃唔肯放;英台闷闷在肚里,回转花楼想主张。
17.爷孃做应英台娘,你扮男人什个相;我若唔认你是女,送你杭州读文章。
英台花楼打扮上,打扮又像男人相;行透门背叺算命,算命卜卦都会来。
19.听爷讲话笑盈盈,英台扮做算命人;手中又擎手弹琴,肩头又背百年经。
20.小门行了大门行,身背包袱门前仰;行透门头叺算命,算命卜卦似神仙。
21.祝家员外坐大厅,听知门口何先生;奈因挂心英台女,排个八字讲来听。
22.英台行入厅里来,爷孃开口就问咀;就讲算命排八字,英台开口笑爱爱。
23.年庚八字是好多,算来算去差唔多;仔细算来命是好,命敢分其书堂坐。
24.年庚八字报来算,算来算去都也难;仔细算来命是好,命里合着中状元。
畲族山歌《扫寮歌》

扫寮歌
寅时肖虎在山上,卯时肖兔在茅黄;辰时肖龙会载水,巳时肖蛇路边上。
午时肖马好名声,未时肖羊白漾漾;申时肖猴会上树,酉时肖鸡报五更。
戍时肖犬吠当当,亥时肖猪食嫩糠;子时肖鼠会偷食,丑时肖牛耕田庄。
十二生肖排定当,子丑寅卯天大光;辰巳午末日昼午,申酉戍亥天暗呛。
十二生肖十二岁,百草开春叶盖盖;百草开花二三月,草乃一春人一岁。
十二生肖十二年,百草开春叶青青;百草开花二三月,草乃一春人一年。
十二生肖十二轮,百草开春叶纷纷;十二生肖团团转,六十甲子何转轮。
十二生肖十二年,百草开春叶青青;十二生肖团团转,六十甲子转回行。
十二生肖十二岁,顺头一二盘落来;老其添福又添寿,嫩其添年又添岁。
畲族山歌《罗经歌》

罗经歌罗经王,罗经内里字成横;罗经内里都是字,阴阳先生学得上。
罗经背,罗经内里字成岁;罗经内里都是字,阴阳先生学得对。
罗经哩,罗经内里字成批;罗经内里都是字,阴阳先生学得是。
罗经内里一枚针,好捡日子书里寻;好捡日子书里太,阴阳字浅理来深。
罗经内里一面锣,好捡日子书里何;好捡日子书里仰,阴阳字浅理来多。
罗经内里一面镜,好捡日子书里仰;好捡日子书里太,阴阳字浅理来正。
手拿铜钱纸来装,拿分阴阳笑茫茫;拿分阴阳捡日子,捡个日子X出丧。
手拿铜钱纸来包,拿分阴阳好笑笑;拿分阴阳捡日子,捡个日子X出课。
手拿铜钱纸来哩,拿分阴阳笑咪咪;拿分阴阳捡日子,捡个日子X出哩。
先生走,寮里没酒待先生;寮里没物先生吃,孝子临时办唔成。
先生哩,家里无物来待你;家里无物先生吃,孝子临时办唔哩。
阴阳捡日捡的正,个个日子都捡平;日间进财夜进宝,进财进宝进人平。
阴阳捡日捡得来,个个日子都捡对;日间进财夜进宝,进财进宝进人来。
阴阳捡日捡的是,个个日子都捡是;日间进财夜进宝,进财进宝进人气。
孝子近前问先生,不得双克是双山;双克也是我X命,双山也是命生成。
孝子近前问一句,不得双克是双富;双克也是我X命,双富也是命主数。
孝子近前问一哩,不得双克是双哩;双克也是我X命,双富也是命主收。
先生来头吃日昼,爷孃过阴心唔丢;也冇食物先生吃,清水泡茶你要收。
先生来头日昼上,我X过阴心不放;也冇什么先生吃,清水泡茶你爱相。
先生来透日昼哩,我X过阴心不哩;也无食物先生吃,清水泡茶你要哩。
我X过阴罪过霉,总爱去叫阴阳来;总要家里人丁旺,人丁那旺做得来。
我X过阴是罪过,去叫先生来做师;总要家里人丁旺,人丁乃旺做得过。
我X过阴罪过哩,总要去叫阴阳哩;总要家里人丁旺,人丁乃旺做得是。
侬X扛下南海洋,南海当地风水长;南海当地风水好,送X山头去安葬。
侬X扛下南海心,南海当地风水真;南海当地风水好,送X山头去安身。
侬X扛下南海去,南海当地风水哩;南海当地风水好,送X山头去安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畲族山歌
畲族山歌
一、畲族简介
畲族,是我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
他们自称“山哈”,意为山里客人。
畲族使用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
99%的畲族操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话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语完全不同。
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全国只有一个畲族自治县,位于浙南山区,景宁畲族源于唐永泰二年(766),从闽迁居浙西南时落户景宁,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因此,景宁又称为中国畲乡。
图为几位畲民在青山绿水间畅谈
二、畲族山歌来源
畲族山歌是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斗争中创作的口头文学,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畲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常借用汉字记畲语音法手抄许多歌本。
畲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畲族群众不仅在生活中形成一套独特的以歌舞代言,以歌舞叙事,以歌舞抒情的民族歌俗歌会,畲族山歌也成了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各种社会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三、畲族山歌介绍
畲族山歌曲调抒情优美,节奏多变,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题材广泛,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畲族群众不同时期的生活样式、民俗风情,历史足迹,许多有关畲族的历史、传说、故事,都以山歌的形式流传了下来,对民族音乐、历史、社会、民俗方面的学科研究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
(一)山歌格式
山歌一般以四行、七言体式韵文为一条,四句为一首。
也有少数歌词第一句为三个字或五个字,讲究押韵,第三句末字须是仄声。
山歌多唱“假声”,有独唱、对唱和齐唱。
很少伴随动作和音乐。
畲族民歌七字一句,四句一首,讲究畲语押韵,不少人能即兴编唱,有的歌手对唱一两夜而不重复。
唱时用夹有“哩、罗、啊、依、勒”等音的“假声”唱,平时学歌时不夹假音唱叫“平唱”。
唱喜歌每个县有一种曲调,唱哀歌全民族统一一个曲调。
唱歌的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很少伴有动作与器乐。
上山劳动,单人时往往以歌驱寂寞,远处有人听到,听出是年龄相仿的异性,就往往接上,发展成谈情说爱的对唱。
山上常有人对歌,所以有人称畲乡是歌的海洋,故也有人把畲歌称为山歌。
(二)山歌分类
畲族山歌有叙事歌、风俗歌、劳动歌、情歌、时令歌、小说歌、革命山歌、儿歌、杂歌等种类。
叙事歌如《十八小妹学插田》:十八妹崽学插田,屎窟朝后脸向前,路头客商莫笑话,代我丈夫插年田。
(三)传统山歌
畲民喜爱山歌,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比睿斗智。
不仅婚嫁喜庆和逢年过节唱,且在生产劳动、招待客人、闲暇休息、谈情说爱时唱,甚至在丧葬悲哀时,也以歌代哭,倾吐衷肠。
在旧社会,畲族人民在与统治阶级的斗争中,常以山歌作武器,表达对压迫者的憎恨和对美好的追求。
这是因为旧社会的畲民没有受文化教育的机会,所以把学歌唱歌作为一种重要文化生活。
故20世纪60年代以前,民歌普及率较高,常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斗睿斗智,形成一套上山劳动、接待来客、婚丧喜事的对歌习俗。
农闲时,村上来了客人,村上年龄相仿的异性就活跃起来,天一黑,众歌手到客主家门口放一鞭炮,涌入中堂起歌头:“日头落山岙里黄,太(看)见阿哥(妹)娘洞(郎洞)来,阿妹(哥)冒(无)纳(物)好招待,安晡(今晚)行来打大铺(对歌)”。
如果客人是歌手,会很快对上,如果客人确无歌手,则以歌骂得他回去以后非学起来不可。
若客人来了,村上无人对歌,也会被人视为此村无能。
找客人对歌,村上上场唱者必须是年龄相仿的异性,客人必须是非本村出嫁者;主家如是三年丧
服期内或造房竖柱时,不对歌,要对也要放别人家去对。
来客对歌,主要是唱情歌,已婚者双方也不拘束,完全可假戏真演,双方都未婚则求之不得,往往唱来一个终身伴侣。
(四)现在的山歌
解放后,以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新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山歌和赞歌,反映出畲民新的思想风貌,与传统山歌有质的区别。
四、“三月三”中的对歌
(一)“三月三”的由来
“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又称“乌饭节”、“对歌节”。
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
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
(二)“三月三”的活动介绍
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
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节日里吃乌米饭;待夜幕降临时,则举行篝火会,竞相对歌。
节日里活动还有赶舞场,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舞、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问凳、腹顶棍、操杠、赶野猪等。
(三)“三月三”对歌
图为“三月三”畲民在对歌
畲乡景宁素有“歌海”的美誉,畲族传统民众自古以来就喜爱唱山歌,农历“三月三”是畲族地区最为隆重的节日。
每逢三月三,夜幕降临时,畲民还要举办篝火歌会,内容主要为对歌、传统歌舞,象征畲汉民族团结和谐的龙灯舞,以及气势磅礴、活泼热烈的狮子舞;还有依据淡水鱼类的生活习性编排,风格朴素、奔放的鱼灯舞,呈现欢乐吉祥、欣欣向荣的火把舞,期间还要举行畲族传统体育竞技活动。
对歌时男女分别三五成群,双方选定后即开始对歌,歌词多为情歌,
但由浅入深,涉及的内容广泛,在“谈情说爱”的一问一答中歌唱现实生活、历史传说等。
其歌词旧时多为即兴编唱,如今也有利用传承歌词的,曲调单一重复,却婉转悠扬。
这种对歌,传统上往往从傍晚开始,直到天亮,也有昼夜连续歌唱的,规模壮观。
2008年,畲族“三月三”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月三”活动主要是为了弘扬畲族传统文化,展示畲乡的民俗风情。
活动内容很丰富:“三月三”歌会、各种体现畲族民间特色文化的展出以及观光旅游等。
五、保护畲族文化,保护山歌
近年来,景宁县作出了加快“文化畲乡”建设的决策部署,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致力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和整理保护,有效促进了畲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2006年举办中国“文化遗产日”景宁命名表彰会暨全县首届“畲族山歌”和“畲语演讲”比赛;2008年景宁县政府举办“中国畲族民歌节”;举办每年一度的中国畲乡景宁畲族“三月三”传统民俗节日等等。
以上种种,旨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弘扬畲族传统文化。
图为山歌比赛现场
景宁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在沧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畲汉两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极富特色的民间文化。
这不仅是景宁县人民的文化瑰宝,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让我们共同祝愿畲族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