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继发严重脑水肿的治疗

合集下载

β-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疗效观察

β-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疗效观察

β-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疗效观察
向森莲
【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年(卷),期】2009(018)008
【摘要】甘露醇作为渗透性利尿药治疗脑水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β-七叶皂苷钠
是一种新型抗渗出药物,联合用于临床治疗脑出血疗效明显,可加速血肿吸收、水肿消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临床对急性脑出血伴脑水肿病人应用β-七叶皂苷钠
治疗86例,以观察其脱水、降颅内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疗效,情况如下。

【总页数】1页(P164)
【作者】向森莲
【作者单位】潋浦县人民医院,419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2
【相关文献】
1.七叶皂苷钠针辅助治疗脑出血后继发脑水肿的临床观察 [J], 黄海;黄丽霞
2.β-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脑出血模型脑水肿治疗作用的超微结构研究 [J], 胡璘媛;樊永平;孙异临;赵性泉
3.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半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临床观察 [J], 郑世文
4.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甘油果糖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临床观察 [J], 吕艳丽
5.β-七叶皂苷钠应用于脑出血后脑水肿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J], 吴宏;陈俊抛;吴宇琳;杨静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对症治疗脑出血后遗症

如何对症治疗脑出血后遗症

如何对症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导读:脑出血后遗症的发生给患者的行动以及语言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该如何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是患者和家属最为关心的……脑出血后遗症的发生给患者的行动以及语言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该如何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是患者和家属最为关心的问题,专家说脑出血后遗症的治疗需要药物治疗以及康复治疗相结合,这样愈后的效果才能达到最好,具体内容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脑出血后遗症怎么治疗效果好,首先应该从思想上解除病人的精神负担,认清疾病是功能性的,可逆的,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合理安排病人的工作和生活,饮食起居规律化,鼓励病人参加适当的文体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另外,脑出血后遗症的病人除服用药物治疗外,还应积极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生活规律化,纠正不良习惯和嗜好,尽早恢复力所能及的工作,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主动参与社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到心情开朗、情绪稳定、工作顺利、家庭和睦,则更有益于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全康复。

一般治疗:安静休息,一般卧床休息2~4周。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根后坠,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有意识障碍、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患者应予以吸氧。

危重患者应予以心电监测,进行体温、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控制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会反射性升高,而过高的血压则会更加引起出血增加,而过低的血压又会影响到健康脑组织的血供,所以对于脑出血患者,应该选用较为有效的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发病之前的基础血压水平。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颅内压的升高可引起患者较为明显的症状如恶心、呕吐等,严重的还会引起脑疝导致生命危险。

所以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是脑出血治疗的总要措施,发病早期可用甘露醇脱水,并辅助以呋塞米进行脱水,同时注意监测患者肾功能,注意复查血电解质情况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以上介绍的是脑出血后遗症的治疗方法,心脑血管专家说治疗脑出血后遗症需要长期的过程,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相信脑出血后遗症是可逆的,另外在治疗的同时患者家属还应从心理方面多开导患者,让患者树立起治愈疾病的信心。

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急救处理及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急救处理及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急救处理及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作者:魏启明李杰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评价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急救处理及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的PHT 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病例入院后即给予基础疗法,包括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低流量吸氧;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以及一般支持疗法;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腑化瘀丸(赤茯苓、半边莲、水蛭、虻虫、大黄等),一次2粒,一日2次。

结果: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好于对照组(71.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水肿;急救处理;中医治疗【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08-02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水肿(PHT,简称脑出血后脑水肿)是脑出血病理生理学的重要环节。

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是导致脑组织结构及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的共同结果,血肿周围水肿往往在脑出血后急性和亚急性期出现,其导致的颅内压升高、脑疝形成、脑干受压是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脑水肿也可加重出血后缺血、炎症反应等病理过程的发生。

加强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救治是抢救患者生命和减少致残率的关键所在。

中医中药对出血性中风的治疗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其作用途径是多方面的,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并可调节患者的整体状况,具有西药所无法替代的综合治疗功效,具有更为广阔的研究前景。

总结和探讨中医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资科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间来我科住院的脑出血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l~70岁,病程1~lO小时,平均6小时,其中左侧基底节区11例,右侧基底节区19例,伴发高血压病29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12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8~78岁,病程1~9小时,平均5.5小时,其中左侧基底节区10例,右侧基底节区20例,伴发高血压病28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11例。

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1例报告

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1例报告

脑 水肿 是脑 出血 急性 期最 突 出 的并 发症 之一 , 出血 4 h水肿 达 高峰 , 续 3 8 持 ~ (或 更长时 间 行逐 i 渐 消退 , 水肿 可致颅 压升高 | 脑疝形 成 , 脑 千 1 J 是脑 出血 主要 死 因 7。 发病 2周 后 明显 脑 水 肿称 为 迟 发性 , 7
双侧 瞳孔 不 等 大 , 2 甘 露 醇 脱 水 后 双 瞳 经 o 拿大 , 急查头 颅 C T示 右侧顶 叶 出血较 有 吸 收 ,
K _ 肿加 重 , 中线 结 构 明显 偏 移 , 疝形 成 ( 图 脑 见
卟 诊 断 : 1 脑 出 血 后 迟 发 性 脑 水 肿 ; 2 脑 充 () ()
用神经疾病杂志 20 年 1 09 月第 1 卷第 1 C i s J un l f ! 苎 坚 2 期 h ee ( d 旦 P n j
! 竺 望! :
: :


‘9 。 5
病 1 手 歹 艮告 U

出血 后 迟 发性 脑 水 肿 1 报告 例
敏 韩江全 李 向荣

9 ・ 6
中国 实 用神 经 疾 病 杂 志 2 0 0 9年 1 第 1 第 1 月 2卷 期 C iee o ra o rci l rO sDsae a . 0 9 V 11 . hn s unl f ata V u i ss n 2 0 , o. 2No 1 j P c Ne e J
该患者 自入 院开 始予 2 %甘 露 醇15 l 次/ h 0 2m , 1 8
白等其 他脱水剂 继 续 防治脑 水 肿 , 整 体 的角 度达 从
到 帮助脑 出血 患者度过 急性期 、 改善预后 目的。 另外 , 病例 患 者发 病 年 龄 大 ( 6 本 > 0岁 ) 既 往 、 无 高血 压史及 发病 后血 压 升 高不 明显 、 叶分 叶 状 脑 出血 伴蛛 网膜 下腔 出血 等病 例 特点 , 合脑 淀粉 样 符 血 管病 (ee rl myodago ah C crba a li n ip ty, AA)5 L 性脑 出血 , 但该病 确诊 尚需 病理依据 , 根据波士 顿诊 断标 准, 考虑诊 断为“ 可能的 C 很 AA” 导致 的脑 出血 。有 文 献 表 明 , AA 性 脑 出血 血 肿 周 围 低 密 度 区 较 C

颅内出血治疗脑水肿药物

颅内出血治疗脑水肿药物



⑵颅内压反跳明显:当血液内的甘露醇经肾脏迅速排出后血液渗透压明显降低 从而使水分从血液内向脑组织内移动颅内压重新升高。 ⑶颅内再出血加重:以往的观点认为脑内出血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大约为30-40 分钟,随着血凝块的出现而停止;但随着影象学的不断发展和 CT、MRI应用于临 床后发现,大约有 38%的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在发病后 24 小时内,尤其是在 6 小时 内继续扩大其扩大范围是约为33%。除了与机体本身的因素外,主要与不恰当的 使用甘露醇有关。甘露醇造成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为①甘露醇使血肿外的脑组织脱 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迅速加大,脑组织支撑力下降,从而使早期 血肿扩大;②另一方面由于甘露醇将脑组织液迅速吸收入血液内发生短时的高血 容量,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加重活动性脑出血。
呋塞米

抑制髓袢升支Na+-K+-Cl-的交换,增加钠和游离水的排出;还可减少脑脊液(CSF)生 成、提高血浆渗透压,对脑积水和脑水肿的治疗有益。呋塞米常作为脑水肿治疗的 辅助或联合用药,很少单独使用。呋塞米的利尿作用迅速强烈、起效快,初始剂量为 10~20 mg,静脉推注,作用持续时间为2 h。肾功能不全时需要较大剂量。长期或大 剂量应用时,易出现电解质紊乱,高尿酸血症、高血糖症等。甘露醇和呋塞米联合用 药可减少用量,减少肾功能损害和电解质紊乱。
滴速问题

滴速越快,血浆渗透压就越高,脱水作用就越强,疗效会越好。然而要注意患者 的基础疾病。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滴速过快可能导致致 命疾病的发生。短暂的血容量升高可能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过多的利尿可导致有 效血容量不足,可引起血粘稠度增高,会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脑梗塞。过快的滴 速可能对肾功能有损伤作用。一般要求在20min内滴完。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 情况而定。

脑出血后继发性严重脑水肿的临床分析

脑出血后继发性严重脑水肿的临床分析

c n ton o s s h l e e o e o dii fdiea e w ie r us f d hyd atng a e s i p o ed t e c diin.Dyn m i r i g nt m r v h on to a c CT ho e ha h e c d s w d t tt e r du e blod o m a s,e a ge a pr l s nl r d n d o ong d e br n de ai e ma, d n r a e nta r n a pr s ur an ic e s d i r c a l l e s e.Co l s o T h s v r an nc u i n e eee d
p r it n r i d ma a d maf f t to f t e h g n r c a ll p e s r y b p e n e n s l i t r d a e ss e t b a n e e n t se a in o h i h it a t n a r s u e ma e r s t d i ma l n e me i i s e —
维普资讯
中 国综 合 临 床
20 0 2年 6月 第 l 8卷
第6 期
Ci cl dc eo hn ,u , 2Vo.8 No 6 lf a Me in f ia Jn 2 0 11 z i i C i
’ l 5 9
脑 出 血 后 继 发 性严 重 脑 水 肿 的 临 床 分 析
M e h ds t o The lnia d a nd c i c l at a CT dy am i c ng 0 31 a e w ih m al nd n e m e i vo u e n r e e a n c ha es c s s t s l a it r da l m i tac r br [ he o r ge c nfr e b m r ha o i m d y CT a l e nayz d.Re l s Regua l r u e d s ge o h su t lr y ed c d o a f de ydr tng g n s a i a e t wor e e t s n d he

依达拉奉减轻脑水肿和出血

依达拉奉减轻脑水肿和出血
障破坏,进而导致脑水肿。
水肿加重出血
脑水肿可引起颅内压升高,压迫 脑组织,进一步加重出血。
相互影响
脑水肿和出血相互影响,形成恶 性循环,对脑组织造成严重损害。
03
依达拉奉减轻脑水肿和出 血的作用机制
依达拉奉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表达
依达拉奉能够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表 达,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 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从而减轻 炎症反应。
依达拉奉的安全性评价
低毒性
依达拉奉在正常治疗剂量下使用是安全的,不良 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多为轻度。
肝肾功能影响
少数患者在使用依达拉奉后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 或肾功能异常,但多为轻度且为一过性。
过敏反应
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皮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 但发生率极低。
依达拉奉的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肝功能异常
01
依达拉奉减轻脑水肿 和出血
目录
• 依达拉奉简介 • 脑水肿和出血的病理机制 • 依达拉奉减轻脑水肿和出血的作用机制
目录
• 依达拉奉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 依达拉奉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01
依达拉奉简介
依达拉奉的化学性质
01
02
03
分子结构
依达拉奉是一种亲脂性基 团,具有相对较低的分子 量和亲脂性,能够透过血 脑屏障。
05
依达拉奉的疗效与安全性 评价
依达拉奉的疗效评价
1 2
减轻脑水肿
依达拉奉能够抑制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通过减 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
减少出血
依达拉奉具有抗氧自由基的作用,能够抑制脂质 过氧化,从而减少脑出血后血肿的形成和扩大。
3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地塞米松局部应用防治脑出血术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地塞米松局部应用防治脑出血术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 键 词 】 地 塞 米 松 ;脑 出血 ;脑 水肿 关 【 图分 类 号1 R 4 . 4 中 7 3 3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 1 7— 10 (0 7 0—0 00 文 6 35 1 2 0 ) 7 0 5 —2
脑 出血后 血肿 及继 发 的脑 水肿 是严 重影 响病 人 预 后 的两个 主要 因 素 。本 文 报 道 手 术 清 除脑 出血 血 肿 后 ,颅 内局部 应用 地塞 米 松对术 后 脑水 肿 防治效 果 的
C3 高 庆 云 , 杨 正 泉 . 童 抽 动 一 秽 语 综 合 征 发 病 情 况 调 查 C3 . 1 儿 J
临 床儿 科 杂志 , 18 , 6 5 94 :3 7 C3 吴 希 如. Gie el o rte综 合 征 研 究 进 展 C3 .中 华 儿 科 2 i sd aT u et l J
uj
文 军 摘译 .可乐 亭 在 To rte 合 征 中的 应 用 C3 .国 外 医 学 uet 综 J
内科 分 册 ,1 1) 收 0 70 -3
地塞米松 局部应用 防治脑 出血术后脑 水肿 的疗效观察
万 默 各
浙 江嘉 兴 市第一 医院神 经外科 嘉兴 3 4 0 100
维普资讯

5 ・ 0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 皇_ 箜 鲞箜 ! 07 l 1 塑
塑 』 ! 望 !
! ! !! ! 壁 Q ! ! ! ! 塑! !: !

! :
可 酌 情 选 用 本 文 5 O例 选 用 氟 哌 啶 醇 治 疗 。疗 效 与 国 内 资 料 相 似 ,除 少 数 有 锥 体 外 系 反 应 外 ,未 见 严 重 不 良 反 应 , ) 仍 为 目前 治 疗 该 病 的 较 好 药 物 。 可 乐 定 为 中 枢 性 降 压 药 ,可 直接作用于脑桥蓝 斑从 而抑 制 中枢性 去 甲肾上腺 能 及多 巴胺 受 体 的 活 性 ,具 有 降 压 及 消 除 多 巴 胺 受 体 过 敏 的 作 用 ,从 而 发 挥 疗 效 。 由于 用 量 较 小 , 未 见 明 显 降 压 作 用 及 锥 体 外 系 反 应 ,对 氟 哌 啶 醇 治 疗 无 效 或 不 能 耐 受 的患 儿 可 获 良好 的 效 果 。同 时 应 注 意 心 理 治 疗 , 尽 可 能 消 除 患 儿 精 神 紧 张 , 解 除 心 理 负 担 ,有 助 于 症 状 的 消 除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渗盐水
副作用: (2):神经系统:输入高渗盐水使血钠浓度 上升过快,可引起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癫 痫及昏迷等。

糖皮质激素

早期应用效果较好。其抗水肿作用与调节 血脑屏障、减少脑脊液生成和增加脑脊液 重吸收有关。地塞米松是应用最广泛的一 种糖皮质激素,其半衰期相对长、盐皮质 作用小。
糖皮质激素
增加脑供氧、降低脑氧耗
2.镇静:使用镇静剂充分镇静,可明显减轻 患者全身氧耗,对于增加脑氧供有一定帮 助。

增加脑供氧、降低脑氧耗


3.亚低温:体温控制在32℃-34℃左右。作 用机制:①延迟脑能量代谢耗竭的发生; ②保护血脑屏障功能;③减少脑损伤后相 关蛋白的丢失;④抑制脑损伤后内源性有 害因子的生成、释放和摄取;⑤抑制白三 烯生成。 要防止寒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可配合使 用冬眠药物防治寒战。
高压氧治疗

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弥散能力,减轻 血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改善血细胞本 身的流变性,减少聚集,消除和缓解血栓 形成;改善微循环,促进脑组织缺血缺氧 的改善,增加脑组织内有氧氧化和能量生 成;减少乳酸堆积及有害物质的形成和释 放。
总结

目前有关脑水肿机制的研究有多种学说, 虽然侧重点不同,但这些理论之间又存在 着密切联系,往往是一种主要因素作用基 础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 治疗脑出血后继发严重脑水肿过程中要首 先解决血肿的占位效应及血肿中某些“毒 素”物质释放这一根本问题,再相应采取 联合脱水,应用白蛋白、激素、钙离子拮 抗剂、高压氧等综合治疗。
脑出血后继发严重脑水肿 的治疗
脑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具有高 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 患者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为颅高压、脑 疝,而出血后继发严重脑水肿对颅压增 高起重要作用。

脑出血后脑水肿于发病3-6小 时开始出现,24小时-5天左 右达到高峰。
脑出血继发脑水肿的产生与血肿的 占位效应、缺血、血脑屏障的破坏 以及血肿释放的某些活性物质有关。
地塞米松分子可嵌入膜的双分子疏水中间 拱道中,与双分子尾部的磷脂牢固结合, 防止和减轻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保护细胞膜、线粒体和溶酶体的完整性, 从而使细胞膜免受自由基的攻击。激素治 疗一般不超过一周。
维持有效灌注压

正常人每分钟有1200ml血液进入颅内,通 过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进行调节。CPP等于 平均动脉压-颅内压,正常值70-90mmHg。 如低于40mmHg,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失效。
增加脑供氧、降低脑氧耗

控制癫痫:当患者有癫痫发作或肌张力亢 进时,可应用抗癫痫药或镇静药控制癫痫 的发作,减轻患者氧耗。
钙离子拮抗剂

目前认为脑水肿发病机制中,钙离子内流 起重要作用。其机制为:①选择性扩张脑 血管,而不产生盗血现象。在不影响脑代 谢的情况下增加脑血流量;②拮抗5-HT、 血栓素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所致的脑血管 痉挛,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减少大分子 物质渗出和水分子进入脑实质,并可直接 抑制神经元钙通道电流,抑制兴奋性氨基 酸释放,从而减轻脑水肿。
高渗盐水

用法:目前应用高渗盐水的浓度、剂量、 时间尚无统一规定。使用的浓度有7.5%、 10%、23.4%。较常应用的方法是7.5% (1.5-5ml/kg)、10% (1.5-5ml/kg)、23.4 % (0.5-2ml/kg) 。每天2-4次,连续使用 2-5d。
高渗盐水
副作用: (1):全身性: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可 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高钠血症和高氯性 酸中毒;过快输入易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速尿

速尿为非渗透性利尿剂,对细胞毒性脑水 肿有良好效果,加大剂量也无明显不良反 应。对脑水肿合并左心衰者尤其适用。
甘油果糖


甘油果糖能通过正常或受损的血脑屏障进 入脑组织,并很快被氧化成磷酸化基质, 改善脑微循环,且不会引起肾脏损害。 联合应用脱水剂可减少甘露醇用量及次数, 降低甘露醇的不良反应,增强脱水效果。
晚期(3天后)水肿的形成机制
2.炎性细胞的作用: 小胶质细胞: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发挥细胞毒 性作用:①通过与神经细胞直接接触,发 挥脑内吞噬细胞作用;②通过释放或分泌 一系列神经毒性物质和炎性细胞因子而发 挥作用。 动物试验表明:脑出血后4h会出现小胶质细 胞增生,其反应可持续4周,对神经元造成 一定损伤。

脑出血后血块释放凝血酶的持续时间为2周, 血肿在吸收过程中,血细胞破坏、释放的 血红蛋白持续时间为2-4周,血小板与白细 胞在破坏中所释放的某些活性物质都在迟 发脑水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脑出血后水肿形成机制
超早期水肿形成机制

1.占位效应与继发出血:占位效应引起的脑 水肿主要是通过机械性压力和颅内压增高 引起。在猪脑出血模型完成3h后将组织型 纤溶酶原激活剂注入血凝块中,1h后吸除 融化的血块,可消除原血肿体积的72%, 能明显解除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缩小脑 水肿体积,并可防止进一步的血管源性水 肿。
超早期水肿形成机制

2.血肿内血浆蛋白渗出和血凝块回缩:脑出 血后血肿腔内的大量蛋白渗入到血肿周围 脑组织间隙,导致渗透压升高,形成间质 性脑水肿。即脑出血超早期CT显示的病灶 周围低密度区主要是凝血块回缩、血浆蛋 白渗出所致。
早期水肿的形成机制

凝血反应与凝血酶参与了脑水肿的形成。 凝血是灰白质快速水肿形成的必要条件, 而凝血酶则有助于灰质迟发性水肿的形成。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如果能及时清除,会明显减少脑水肿的产 生。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大、费时。微创颅 内血肿引流术方法简单、创伤小、省时, 可以反复应用。

甘露醇

单纯长期应用甘露醇脱水临床效果并不好, 因为病损区血脑屏障受损,甘露醇进入病 灶区脑组织并蓄积,造成病灶区脑组织中 甘露醇浓度高于甘露醇治疗时血液中甘露 醇浓度,形成逆向渗透压梯度而达不到脱 水治疗脑水肿的目的,反而会出现电解质 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人血白蛋白

不同于甘露醇、甘油果糖这些晶体类脱水 剂,它通过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可较长时 间保持良好的血流动力学及氧的运输,而 且扩张血容量后,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而利尿。但心功能不全者慎用。当血脑屏 障广泛破坏时,白蛋白可渗出至毛细血管 外而加剧脑水肿,必须加以注意。
高渗盐水

具有良好的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作 用,而且疗效甚至优于甘露醇,持续时间 更长。在降低颅内压的同时不引起中心静 脉压和血清渗透压的降低,而且还可以恒 定的提高脑血流量。国外较多报告治疗脑 水肿和顽固性颅高压,尤其是甘露醇疗效 差或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
维持有效灌注压

维持有效灌注压前提是有效循环血量充足、 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要限制液体大进大 出,或低血容量状态所造成的缺血、水肿 性改变。最后还要注意输液的种类和晶体 胶体输注比例。
增加脑供氧、降低脑氧耗

1.保证氧供:首先要改善通气,解除呼吸道 梗阻。暂时的过度通气(使PaCO2在3035mmHg)可以使脑血管短期轻度收缩,脑 血流减少,降低颅内压。

脑出血发生时出血的血管开始收缩,使局 部脑组织缺血,同时血肿占位效应使其周 围血管变形、狭窄,甚至关闭,进一步加 重血肿周围的缺血缺氧,在无氧酵解情况 下,细胞内ATP产生很少,原储存的ATP很 快耗尽,细胞膜泵功能发生障碍,钠、钾、 镁等离子异常转移,钠、水在细胞内潴留 和脂肪过氧化反应增强而产生细胞内水肿。

晚期(3天后)水肿的形成机制
3.炎性介质作用:脑脊液IL(白细胞介素)1B在出血后2-3天达到高峰,增强了炎性细 胞和内皮细胞黏附能力,介导局部炎性反 应发生。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脑出血后继发严重脑水肿是由于血肿周围 脑组织的再灌注下降及血肿产生“毒性” 物质引起,清除血肿、改善脑组织再灌注 对迟发脑水肿疗效显著。
晚期(3天后)水肿的形成机制
1.红细胞溶解和血红蛋白的神经毒性:红细 胞本身并不会引起脑水肿,脑出血后随着 红细胞的破坏,血红蛋白释放、蓄积达到 一定程度才会造成脑水肿。

晚期(3天后)水肿的形成机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炎性细胞的作用: 白细胞:脑出血后6-12小时在血肿周围就出 现白细胞浸润,48-72小时达到高峰。研究 表明,炎性反应不仅与脑出血引起的脑细 胞损伤有关,而且炎性细胞浸润与细胞死 亡在时间上存在相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