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表现共36页文档

合集下载

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诊断

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诊断
单发或多发,以单发多见。 保守治疗可自愈。
长骨病灶影像表现
形态:由内向外沿骨的纵→轴发展。 溶骨性破坏:斑片状→片状,边界模糊→清楚,
无死骨,
X线CT很少硬化,MR表现境界清楚。 骨外形:皮质变薄-----膨隆----骨皮质不完整。 骨膜:层状或洋葱皮样,其范围较破坏区为大。 周围组织:水肿明显,无软组织肿块。
可通过手术刮除以及放射治疗而治愈,甚至不经治疗发 生自行性消退。
病因和病理
至今仍不太清楚。 多认为是一种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它能促使 组织细胞增生, 发生感染, 使免疫缺陷加重。 主要特点:骨质破坏、良性局限性组织细胞增 生和嗜酸粒细胞浸润。 组织细胞来源,以前认为来源于网状内皮细胞 系统,现认为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
鉴别诊断
年龄 骨外形 骨膜反应
骨样骨瘤
急性骨髓炎
急 性 化 脓 骨 髓 炎
骨髓炎
MR77083骨肉瘤
混 合 骨 肉 瘤
尤文肉瘤
多发非骨化性纤维瘤
男,5岁,骨纤
ABC,男,9岁
骨 囊 肿 伴 骨 折
小结
发生于长骨的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30岁以下,男性多见。 骨干、溶骨性破坏,MR有硬化边。 膨胀改变 ,骨膜反应,无软组织块。 保守治疗可治愈。
例1 男,6岁,右大腿痛、坡行10余天。
例2
男,4岁,跛行伴左大腿痛1月
例3
男,2岁-2008
例4,男,6岁,右下肢痛月余
• 例1 男,6岁,右大腿痛、坡行10余天。
例2
男,4岁,跛行伴左大腿痛1月
例3
男,2岁,多发病灶
长骨嗜酸性肉芽肿一般特点
年龄:30岁以上少见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MRI表现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MRI表现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 9 例中,8 例发生于幼儿,平均年龄
DOI:10.3969/j.issn.1672-0512.2017.05.036 [通信作者] 吕海莲,E-mail:young-lily@。
4.7 岁,1 例为 46 岁女性患者。 多发 1 例:位于右侧 额骨、左侧第 2 肋骨;单发 8 例:额骨 2 例,股骨 2 例,脊椎骨 2 例,胫骨 1 例,锁骨 1 例。 2.2 MRI 表现 颅骨病变 3 例,表现为类圆形、分叶 状骨质破坏,从板障累及内外板,边缘清楚,无骨膜 反应,其中 1 例跨越颅缝、穿透颅骨内外的局限性 软 组 织 肿 块 、呈 哑 铃 状 改 变 。 T1WI 呈 等 高 信 号 (图 1a),T2WI 呈略高及混杂高低信号(图 1b);DWI 呈中 央高信号,周围低信号;SWI 呈混杂低信号(图 1c); 增强扫描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图 1d)。 其中 1 例额骨 病变,病灶内合并出血,T1WI 呈高信号,T2WI 呈混杂 低信号,SWI 呈低信号并见液 - 液平面,增强扫描呈 环状混杂强化,病变边缘强化明显(图 1)。
四肢长骨病变 3 例,发生于骨干,纵向生长,累 及范围较大;起源于骨髓腔,累及骨皮质,形成软组 织肿块,伴以病灶为中心且远超出病灶范围的层状 连续性骨膜反应;病变周围骨髓及软组织水肿显著。 T1WI 呈等信号,与正常骨髓信号相似(图 2a);PDWIFS 上 病 变 呈略 高 信 号 ;骨 膜 反 应 呈 略 长 T1、T2 信 号 (图 2b);增 强 扫 描 病 变 及 骨 髓 水 肿 区 、软 组 织 水 肿 区明显均匀强化 (图 2c);DWI 呈 高 信 号 ,ADC 值 轻 度降低;SWI 呈略高信号,其内见小结 节 状 低 信 号 , 骨质破坏区及骨膜反应区呈等低信号,并示小钻孔 样骨质破坏(图 2)。

嗜酸细胞增多性复发性肉芽肿皮炎诊断与治疗PPT

嗜酸细胞增多性复发性肉芽肿皮炎诊断与治疗PPT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 作息、合理饮食等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及时发现 并处理皮肤问题
日常理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性物质接触 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摩擦和压迫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遵医嘱使用药物,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
病理学特征
皮肤病变: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结节、溃疡等 嗜酸细胞增多:皮肤组织中嗜酸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免疫学异常: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升高,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CF)水平升高 组织病理学:真皮层嗜酸细胞浸润,血管周围嗜酸细胞聚集,表皮层嗜酸细胞浸润较少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皮肤红肿、瘙 痒、疼痛等
02
诊断
诊断标准
皮肤损害:出现红色或紫色的肉芽肿样皮损 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以嗜酸粒细胞为主的浸润 血液检查:嗜酸细胞计数增多 其他检查:排除其他类似疾病
临床表现
皮肤红斑:皮肤出现红斑,边界不清,可伴有瘙痒 皮肤肿胀:皮肤肿胀,可伴有疼痛 皮肤溃疡:皮肤溃疡,可伴有渗出液 系统症状:可伴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系统症状
实验室检查:嗜酸细胞计 数、血清IgE水平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等
病理学检查:皮肤活检等
鉴别诊断:与其他皮肤病 进行鉴别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等
嗜酸细胞增多性复
发性肉芽肿皮炎的
03
治疗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常用于急性期和严重 病例,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生物制剂:用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 抑制剂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的患者, 如抗IL-5抗体、抗IL-13抗体等
免疫抑制剂: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 无效或无法耐受的患者,如环孢素、 硫唑嘌呤等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诊断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诊断

对诊断具有参考意义的征象
• • • • • • • • • 穿凿征或地图征 斜面征 纽扣征 扁平椎 小钻孔样骨质破坏(CT) 皮质内缘扇贝样压迹 颌骨浮牙征 袖套征(MRI+C) 影像检查不一致征象-----X线平片表现侵袭性较强, 似恶性肿瘤,而MRI表现似炎症 • 影像检查征象与临床表现不一致征
• 左侧额骨溶骨性骨质破 坏 • 内外板参差不齐 • 板障见“纽扣”样死骨
• 额顶骨多见 • 外观呈“车轮状” 或“日光状”
• 前者多发生于婴 幼儿期的颅骨线 性骨折 • 后者多见于产伤
血管瘤
生长性骨折
骨膜下血肿
颅骨LCH的鉴别诊断
骨髓瘤
• 中老年多发
表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
• T1WI信号截然不 同
颅骨表皮样囊肿
• 目前认为是一种免疫调节性疾病(与免疫 系统未成熟有关) • 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逐渐成熟,疾病 可有所减轻或自愈
火箭军巨噬细 胞 吞噬 组织细胞清除
免疫系统监视到 组织细胞增生
派 遣 民兵预备役嗜 酸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等
吞噬能力低
组织细胞堆积 影响周围正常 结构代谢
影像表现
颅骨 长骨 脊柱 (1)可单个或多个椎 体受累,椎体呈楔状或 平板状“扁平椎”,其 横径及矢状径均超过正 常椎体,上下椎间隙正 常; (2)椎旁局限性软组 织肿胀; (3)修复期椎体密度 增高,少数可以恢复正 常椎体大小形态。
MRI:T2WI右侧顶叶脑组织 向外膨隆,外侧蛛网膜下腔 变窄
颅骨生长性骨折:是婴幼儿特殊时期颅骨线样骨折后,由于多 种原因导致骨折不愈合,反而逐渐增宽,形成的颅骨缺损,属 于一种特殊类型骨折 CT:大小不等颅骨缺损,边缘规则
颅骨骨膜下血肿

嗜酸性肉芽肿诊断标准

嗜酸性肉芽肿诊断标准

嗜酸性肉芽肿诊断标准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是一种少见的炎症性病变,主要由组织细胞增生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所致。

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局部疼痛、肿块、骨质破坏等症状,因此对嗜酸性肉芽肿的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标准,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治疗该疾病。

一、临床表现。

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局部疼痛、肿块、受累部位功能障碍等。

疼痛多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肿块可触及硬实,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红肿、温热等炎症表现。

受累部位的功能障碍取决于病变的位置和大小,可能包括活动受限、骨折等。

二、影像学检查。

1. X线检查,嗜酸性肉芽肿在X线上表现为局部骨质破坏、囊状病变、软组织肿块等特征。

但X线检查往往不能提供足够的诊断信息,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2. CT检查,CT能清晰显示病变的范围、密度、骨质破坏情况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3. MRI检查,MRI对软组织肿块的显示更为清晰,能够帮助判断病变的范围、侵犯周围结构的程度等。

三、组织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嗜酸性肉芽肿的金标准。

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获取病变组织,镜下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伴有多形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

免疫组化染色可显示CD1a、S-100等阳性表达,有助于确诊。

四、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显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对诊断嗜酸性肉芽肿的特异性不高。

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可能升高,但也缺乏特异性。

因此,实验室检查在诊断嗜酸性肉芽肿时并不是主要依据。

五、骨髓穿刺。

对于疑似全身性嗜酸性肉芽肿的患者,可行骨髓穿刺检查,以排除全身性病变的可能性。

六、临床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嗜酸性肉芽肿需与骨肉瘤、骨髓炎、转移瘤等鉴别,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t u d h l i a r a me t o g i e t e ci c lte t n . n
( 4 2 % ) a d lt ls n ( . 7. , n e e i si 3 9 7% ) w i orso dn ahlg e n t tdta, al ls n ee f n n3 9 7% ) mi a o n , hl c r p n i p tooy d mo s ae t e r ei sw r o d i ( . e e g r h y o u , d — de—t m l i s n2 ( 3 9% )n t ls n ( . i e s n 6 8 . r eo i a dl e ei si 2 6 4% ) C n lso e ea, o ep n igrl i ew e g gf dn s n a o n . o c in I g n rl cr s o dn a o b t e ni i n ig d u n e tn ma n i a
E GB的影 像 表 现 及 病 理 特 征 。 果 结
所 见 : 期 病 灶 3例 (. 早 9 7% ) 中 期 病 灶 2 , 6例 (3 9% ) 晚期 病 灶 2例 (. 8. , 64% ) 结 论 E 。 GB影像 学 表现 与病 理 过 程有 较 一 致 的 相 对 应关 系 , 只是 早 期 病 理 改 变 略 早 于 x线 表 现 , G E B影 像 学 分期 有 利 于指 导 临 床治 疗 。 【 关键 词 】 骨 ; 酸 性 肉芽 肿 ;影 像 学 表 现 ; 病 理 嗜
51 2 0 C i a 0 4 , hn
【 sr c 】 Ab ta t
0b e t eT td ec r l i ew e m gn i ig n il i b h v r f o i p icga uo a o b n jci os yt o ea o b t e ni a igf dn sa d boo c e a i s o hl rn lm f o e v u h r tn n g o oe n i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影像学表现一例及文献复习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影像学表现一例及文献复习

患者男 ,2 , 因“ 侧耳后及 右侧腹 股沟 区肿块 2 3岁 主 右 O 余年” 2 1 2月来我 院耳 鼻喉科 就诊。专科 查体示 : 于 0 0年 右
耳后乳 突 区皮 肤 局 限性 隆 起 , 面 光 滑 , 部 触 及 直 径 表 局
2c m质韧肿物 , 边界 清 晰。肿物 活动 度 中等 , 压痛 , 部 无 局 皮肤无破溃 。患者 自诉肿物有 时可 消退 。患者 1 年前 曾因 1 左颌下肿块行 “ 肿物 摘 除术 ” 病 理结 果提 示嗜 酸性 增生 性 , 淋 巴肉芽肿 。 本次就诊后 , 患者先后进 行了耳后局部影像学检查及 实
描述不 多 , 影像检查 可 表现 为局 部软组 织增 厚伴 周 围淋 巴
结肿 大 ; 巴结无坏死囊 变 ; 淋 一般未 见骨质破 坏 。因本病 有血 管增生 改变 , 增强扫 描病变 区强化 , 通过影像 检查 可 明 确肿块范 围 、 巴结受 累情况 , 淋 协助早期 诊断及 手术放疗 计 划 的制定 ( 有关病变详细 的超 声表现及 分型 , 详见我 院关于 本病 的另一个 案报 道) 。临床 工作 中如发现青 年男性 , 头颈 部缓慢 生长无 痛性 肿物伴 淋 巴结肿 大 , 无感 染征 象 , 嗜酸性 粒 细胞 比例 、 计数及 IE增高 , g 应考虑 K m r 病可能 。 i ua

病例报告 .
嗜 酸 性 淋 巴 肉芽 肿 影像 学表 现 一例及 文献 复 习
李 丽伟 崔 立 刚
国学者金显宅等首先 报道 ,9 8年 日本 学者 Km r 14 iua对本 病
进行 了系统描 述 , 称此 病为 Km r 。本 病是一 种罕 见 后 iua病 的 以淋 巴结 、 软组织 及唾液腺 受累为主的慢性炎性病 变。多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学诊断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学诊断

性 肉芽肿 、韩 一薛一柯病 (H—S—C), 组 织 肿块 ,早 期病 灶 边 缘 无硬 化 , 克服 了x线平片前 后重叠 的缺 陷,能
勒 一雪病 (L—S)统称为组织细胞增生 晚 期病变趋 向于 良性表现 ,边界清 显示某些平片难 以显示 的早期病变 ,
症 X,并认为 这三者是 同一疾病 的不 楚 锐利并 出现 硬化 ;CT表 现为颅骨 比平 片更能提供更 多信 息 ,CT对于
颅骨 嗜酸性 肉芽肿 临床表现 无 道 不一,据本 组病例 MRI检 查表现 , 多发或 单发的骨质破坏 ,边 界不清 ,
特异 性 ,主要 为病变处 疼痛 ,局部 病灶 大体 T1WI呈低 、等信 号,T2WI 病灶 内无残 留小骨 片,可 利用增 强
骨病灶 发生率 占 61%(11/18);本病 生成 团块状 ,排 列结构 紧密 ,并伴 的毛 细血管 、扩张 的血窦和残 留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多为单发 ,本 组病例单发 约 94%,多 多量嗜酸性粒细胞等 炎症细胞 浸润 。 骨小梁 ;(3)转 移瘤 :以 中老年 人
发 少见 。
关 于该病变 的 MRI信 号,文献 _6、 ]报 多见 ,有原 发灶 ,影像表现 为颅骨
颅骨病 变 X线表现 多呈 圆形 或 显示 病变部位 、大 小、形 态及轮廓 ,
红 肉芽肿等。1929年 Finzi首次报 类 圆 形 大 小 不 等 的不 规 则 骨 缺 损 对于 定性和确立诊 断具有 重要作 用,
道 该 病 , 1 9 4 0 年 J a f f e 与 (图 4),病 灶 自板 障 向 内外 板 侵 但其 密度 分辨率差 ,对 于结构 重叠
于颅 骨、脊 柱 、长骨和骨盆等 ,其 中 良性肿块 征 。颅 骨嗜 酸性 肉芽肿 出 障膨 胀 ,内外 板破坏 ,边 缘轻度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6
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表现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