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实验设计

合集下载

医学科研方法实验设计方案

医学科研方法实验设计方案

医学科研方法实验设计方案引言医学科研方法的实验设计方案是医学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方案可以确保研究的严谨性和可靠性,进而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科学价值。

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科研方法中常见的实验设计方案,并探讨每种方案的优势和适用情况。

1. 随机对照实验设计1.1 实验原理随机对照实验设计是医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实验设计方案。

其基本原理是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施加某种干预措施,对照组则不施加干预,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1.2 优势和适用情况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具有以下优势:•结果可靠性高:通过随机分组可以减少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偏差,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可控性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对比,可以更好地控制干扰因素。

•干预效果评估准确:通过对两组数据的比较,可以客观地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在药物研发、治疗方案评估等医学领域广泛适用。

2. 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2.1 实验原理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是一种追踪研究,旨在观察某种暴露因素与特定结果之间的关联关系。

研究者在开始时选择一群无特定结果的参与者,记录其暴露情况,然后在随后的时间内追踪观察目标结果的发生情况。

2.2 优势和适用情况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具有以下优势:•观察性强:通过追踪参与者的暴露情况和结果发生情况,可以较为准确地观察暴露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联关系。

•避免回顾性偏差:相对于回顾性研究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可以有效避免回顾性偏差。

•数据可靠性高:研究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定期采集数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在疾病预防、危险因素评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3.1 实验原理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是通过比较已经发生了特定结果的个体(病例组)与未发生特定结果的个体(对照组)之间的暴露差异,来评估暴露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联关系。

医学科研设计方案

医学科研设计方案

医学科研设计方案医学科研设计方案1. 研究背景与目的背景: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心脑血管疾病的导致原因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心脑血管疾病的新治疗方法。

2. 研究方法与步骤(1)动物模型建立:选取合适的实验动物(如小鼠),在其身上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药物筛选:收集一系列有潜力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并进行体外细胞实验,筛选出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的药物。

(3)药物治疗实验:将筛选出来的药物应用于建立好的动物模型中,观察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并通过心脑血管相关指标进行评价。

(4)机制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技术手段,研究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探索其具体的分子途径。

(5)数据分析与结论:收集实验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3. 预期结果及意义(1)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计能筛选出一种具有显著疗效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该药物可以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和病理指标。

(2)意义:本研究的成功将为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依据,对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研究计划与时间节点(1)动物模型建立:2个月(2)药物筛选:1个月(3)药物治疗实验:3个月(4)机制研究:4个月(5)数据分析与结论:1个月5. 资源需求与风险评估(1)资源需求:实验所需动物、药物和实验仪器等。

(2)风险评估:动物实验中可能出现动物死亡、药物副作用等风险。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伦理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6. 研究预期成果(1)发表研究论文:将研究结果整理成论文,并提交相关的医学期刊进行发表。

(2)专利申请:针对筛选出的治疗药物,申请相关的药物专利,保护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

(3)推广应用:将研究成果推广到临床实践中,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医学科研的设计方案

医学科研的设计方案

医学科研的设计方案医学科研的设计方案一般包括背景和目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可能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等几个方面。

以下是一个700字左右的医学科研设计方案的示例:背景和目的:近年来,气管插管是进行手术和重症监护的常见操作,然而,气管插管后出现的并发症仍然较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不当插管所导致的。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新型气管插管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为临床操作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将120名需要气管插管的病人分为两组,每组60人。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喉罩插管技术,观察组采用新型气管插管技术。

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基线特征进行配对。

记录两组病人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气道压力、血氧饱和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两组病人的基线特征进行比较,使用非参数检验对两组病人的插管相关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对85%,P<0.01),插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0秒对15秒,P<0.05)。

观察组插管后的气道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12 cmH2O对15 cmH2O,P<0.05),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8%对95%,P<0.05)。

并发症发生率在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10%对20%,P<0.05)。

可能的局限性:本研究存在一些潜在的局限性。

首先,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差。

其次,研究对象局限于某一特定医院的病人,可能影响结果的推广性。

此外,由于实验设计的复杂性,可能存在一些无法完全控制的干扰因素。

未来的研究方向:鉴于本研究所提出的新型气管插管技术在改善操作效果和减少并发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该技术的优化和推广。

此外,可以通过扩大样本量、多中心研究和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来进一步验证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医学科研设计

医学科研设计

9.8
11.6
第16页/共56页
(7)历史对照 以过去的研究结果作对照。 历史对照仅适用于非处理因素影响较小的实验,一般不宜使用,用时应特别注意
资料的可比性。
第17页/共56页
2. 均衡原则(齐同原则)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非处理因素要一致。 •方法: (1)交叉均衡 在实验单元中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 例:欲研究某药对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效果,选择甲、乙两所幼儿园儿童各
的面包,对照组为不加赖氨酸的面包。这里的实验因素是什么? 处理因素的施加需伴随其他因素时,若这些因素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应设
立实验对照,以保证组间的均衡性。
第10页/共56页
(4)标准对照 用现有标准方法或常规方法做对照。 这种对照在临床试验中用得较多,因为很多情况下不给病人任何治疗是不合医德
的。另外,还可用于某种新的检验方法是否能代替传统方法的研究。
例:1976年某单位报告了果胶驱铅的疗效观 察。30名铅中毒的工人脱离现场后住院治疗,治疗 前测得尿铅的均数为0.116mg/L,血铅均数为 1.81mg/L。服用20天后再测,尿铅均数降为 0.087mg/L,血铅均数降为0.73mg/L。说明果胶 有较好的驱铅作用。
第14页/共56页
(6)相互对照 几种处理(或水平)互为对照。
100名作为研究对象。该例应如何均衡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第18页/共56页
交叉均衡示意图
甲幼儿园 ( 100人 )
乙幼儿园 ( 100人 )
50人 50人 50人 50人
实验组
对照组
第19页/共56页
(2)分层均衡 把非处理因素按接近原则分成若干层次,然后将同一层次的观察对象随机分
配到各组。 例: 观察两种化疗对某肿瘤的疗效,将患者按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有无转

临床医学常见科研设计方案

临床医学常见科研设计方案

临床医学常见科研设计方案在临床医学领域,科研设计方案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它旨在明确研究目标、提出科学问题、确定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临床医学科研设计方案,包括横断面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评价。

一、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也被称为截面研究,它是通过观察研究对象在特定时间点上的数据来研究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因素。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一组病例进行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如年龄、性别、症状、病史等。

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得到人群中特定因素的患病率、分布情况等信息。

二、前瞻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是在特定时间点开始追踪研究对象,并随访一段时间,以观察其暴露因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可以从一个或多个参加者群体,如人群健康调查等,选择符合特定标准的人群,并进行长期的观察和数据收集。

通过比较不同暴露因素和结果的发生率,可以得出暴露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

三、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通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来研究某种暴露因素与特定疾病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可以从疾病注册系统或医院病案系统中选取一组已确诊的病例,并选择与病例组相近的人群作为对照组。

然后,通过回顾性地比较两组的暴露状况,分析暴露因素和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四、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通过随机分组、干预和对照来评估某种干预措施对结果的影响的研究设计。

研究者可以从一群符合特定标准的人群中随机选择一部分人作为干预组,给予特定干预措施,而将另一部分人作为对照组,不给予干预。

通过对两组进行比较,可以评估干预对结果的影响。

五、系统评价系统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和分析多个独立研究的结果,以回答特定的研究问题。

系统评价可以包括横断面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等不同类型的研究。

研究者可以通过系统性的文献搜索和筛选,提取相关研究的数据,并进行合并分析,以得出更具统计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的结论。

医学科研实验设计基本要素(正稿)

医学科研实验设计基本要素(正稿)

3
伦理审查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方法、风险与受 益、受试者权益保障等,以确保实验符合医学伦 理和法律法规。
知情同意
01
知情同意是指在医学科研实验中,受试者被充分告知
实验相关信息后,自愿同意参与实验的过程。
02
知情同意应确保受试者了解实验内容、风险、受益及
替代方案,并在充分考虑后作出自主决策。
03
知情同意过程需签署书面协议,并由研究者或授权代
理论依据
阐述实验设计的理论基础,为实验假设提供支持。
研究问题
明确研究问题
清晰地提出研究问题,确保研究目的 明确、具体。
研究问题的意义
阐述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 值,为实验设计提供动力。
研究假设
提出假设
根据研究问题和文献综述,提出具体的实验 假设。
假设的逻辑关系
阐述假设的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为实验设 计提供指导。
配对分组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根据参与者的某些特征进行配 对分组,以更好地控制实验中的干扰因素。
分组比例
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例。
03
实验方法
实验设计类型
01
随机对照实验
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 组,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横断面研究
在特定时间点收集数据,以评估不 同群体之间的差异。
结果解释与讨论
解释实验结果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实验结果 进行解释,说明数据变化的原因 和意义。
讨论实验局限性
对实验的局限性进行讨论,如样 本量、实验条件、外部环境等因 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对比前人研究
将本次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进行 比较,分析异同点,为后续研究 提供参考。

医学科学研究实验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医学科学研究实验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医学科学研究实验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一、引言医学科学研究实验设计是医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实验设计能够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医学科学研究中,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本文将详细讨论医学科学研究实验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基本原则2.1 问题的明确性在开始实验之前,必须明确研究的问题和目标。

一个明确的问题可以引导实验设计的方向,有利于研究的开展和结果的分析。

因此,在进行医学科学研究时,必须首先明确研究问题。

2.1.1 确定研究的目的在进行医学科学研究之前,需要确定研究的目的。

研究的目的可以是寻找疾病的治疗方法、评估某种药物的功效,或者探究某种疾病的发病机制等。

确定研究的目的有助于确定研究的问题和设计相应的实验。

2.1.2 设定明确的研究问题在明确研究目的的基础上,需要设定明确的研究问题。

一个明确的研究问题有助于确定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

研究问题需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通过实验来回答,同时需要与研究目的相一致。

2.2 实验的可重复性实验的可重复性是医学科学研究的基础要求之一。

只有在实验能够被他人重复获得相似的结果时,研究的结论才具有科学的可信度。

2.2.1 多组独立重复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需要进行多组独立重复实验。

通过多组实验的结果可以验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重复实验还有助于排除实验中的偶然因素对结果的干扰。

2.2.2 样本量的确定在设计实验时,需要根据统计学的原则确定合适的样本量。

样本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推广性。

合适的样本量能够降低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和偏差性,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2.3 物质和方法的选择在进行医学科学研究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物质和方法。

物质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研究对象的特点。

方法的选择应符合实验目的,能够获得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2.3.1 合适的实验动物在动物实验中,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是非常重要的。

合适的实验动物具有与人类相似的生理和病理特点,能够模拟人类疾病的发展过程。

医学实验设计

医学实验设计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受试对象的病理强度应适当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对照的形式
01
空白对照
02
安慰剂对照
03
实验对照
04
标准对照
05
自身对照
06
相互对照
07
配对对照
08
几种不完整(不完善)的对照
添加标题
对照不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多余对照
历史对照
添加标题
随机的意义 避免有意无意夸大或缩小组间差 别所导致的实验结果的偏差 各种统计分析方法都建立在随机化基础上,要求实验设计遵循随机原则
例2 设有动物20头,试将其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
令单数动物分入甲组,双数动物分入乙组。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将20头动物按体重轻重依次编号为1,2,3,···,20号;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从随机数字表上任意指定第6行,第1,2列数字91起,向右查10个数字,依次录于动物编号下;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如要求两组动物数相等,应从乙组中随机抽1头到甲组,则可按下法进行:仍用原随机数字表,接下去查得1随机数字为56,将其除以11,得余为为1,故将乙组中的第1头动物调整到甲组。经调整后: 甲组动物号为:1,2,3,7,8,10, 11,12,19,20 乙组动物号为:4, 5,6,9,13, 14,15,16,17,18
01
02
03
04
05
06
设计对照应注意的问题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对照组与试验组的例数应均衡,不要相差太大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组间应具有可比性即除处理因素外,其余各种条件均保持一致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自身前后对照应注意评价指标是否随时间的先后而变化,如是,应采用交叉试验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制备的病理模型的状况尽可能地接 近人类的生理状况或疾病的情况;
(2)具有可重复性;
(3)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常用实验动物 小鼠:药物筛选实验、急性毒性实验;镇痛、抗感
染、抗肿瘤、避孕实验;遗传性疾病
大鼠: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长期毒
性实验、致畸实验;免疫学、关节炎实验、肿 瘤学研究等。
D组(可回避组)
将小白鼠臵于a装臵的一侧。接通电灯,灯亮2 秒后施以 电刺激,两秒后关灯,撤除电刺激。如此重复数次后,小 白鼠条件反射建立(灯亮之后,小白鼠可迅速逃至安全侧, 以逃避电刺激)。之后,每一分钟重复一次,每10分钟休 息5分钟,每次试验时间为1小时,实验期间每天刺激两次。 E组(空白对照组) 两周后,最后一次实验结束,处死动物,取出胃,沿胃 大弯侧剪开,展平,观察溃疡的发生情况,并以溃疡 指数对其加以量化,并记录。 3、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采 用F检验,有差异的两辆比较采用q检验。
6、方法: 要求:1)一般实验研究用“材料与方法”、调查研 究用“对象与方法”、临床观察用“病例 与方法”; 2)研究对象,抽样方法,分组依据,实验观 察,测试,调查以及统计方法等都应一一 交代清楚; 3)方法如属前人已用过,公知公认的方法只 写明其方法;对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应重 点写出改进部分和采用理由;对自己创新 的方法要做详细介绍,以便他人重复; 4)约占全文的25%~35%。
临床医学00级(7)3班 ××× 前言 应激是个体面临或察觉内外环境变化对机体有 威胁或挑战时作出的适应和应对的过程。应激的意义在于 抗损伤,它有助于机体抵抗各种突发的有害事件,有利于 机体在紧急状态下的格斗或逃避,但应激也会给机体带来 一些不利的影响,应激性溃疡就是由应激所直接引起的一 种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研究表明,大的损伤、强的伤害性 刺激,以及长期的心理应激(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 易怒)都可引起应激性消化道溃疡的发生。但是,目前
A组(无信号组): 将小白鼠臵于b装臵的一侧。每个0—60秒刺激一次, 持续时间2秒,每10分钟休息5分钟,每次实验时间为1小 时,实验期间每天刺激两次。 B组(安定组): 小白鼠腹腔注射安定后臵于b装臵的一侧,其余同A组。 C组(信号组)
将小白鼠臵于b装臵的一侧。接通电灯,灯亮2 秒后施 以电刺激,两秒后关灯,撤除电刺激。每一分钟重复一 次,每10分钟休息5分钟,每次试验时间为1小时,实验期 间每天刺激两次。
对于应激所引起的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 这一现状严重影响着临床上对应激引起的消化性溃 疡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因此,研究应激引起的消化 性溃疡的发生机制,对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应激性消 化性溃疡至关重要。 实验材料 动物:小白鼠62只,体重20g 左右, 雌雄各半。 药品:安定、1%甲醛。 仪器设备:刺激反应箱(如图所示):
医学科研 实验方案设计
一、医学科研实验设计方案 的基本格式
题目 姓名、单位 前言 实验材料: 动物、药品、仪器设备 观察指标 实验方法: 动物分组、具体实验步骤、 统计学处理方法 参考资料 附: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格
二、具体设计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题目
题目的作用:高度概括研究内容,使读 者能够通过题目即可了解
1、题名:论文的题目。
注意:1)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 词、符号、代号、公式等; 2)避免使用疑问句 3)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4)一般不用副题。
2、作者署名
注意:1)不能按职务高低进行排序; 2)不能将署名作为一种馈赠。
3、摘要 注意:1)撰写应规范,内容包括:研究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2)简明扼要,高度概括,不读正 文即可获论文的主要信息; 3)以第三人称书写; 4)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 公知公认的符号、术语等;
表1 电刺激情况记录表
日期 室温 实验开始时间 实验结束时间 实验者 备注
表2 胃溃疡产生情况记录表
动物编号 溃疡情况 动物编号 溃疡情况
七、论文撰写 1、医学科研论文的基本格式
1、前臵部分 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和
关键词; 2、主体部分 前言、方法、结果、讨论、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
3、附录部分 包括图、表等。
计量资料 ≥ 10 ≥8 ≥6
计数资料 ≥30 ≥20 ≥10
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整群抽样
分层抽样
分组:
组数:根据实验内容,确定实验分组。 研究药物或刺激对正常动物的影响,可 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 照组、实验组(大、中、小剂量),共5组; 研究药物或刺激对病理模型的影响,可 分为:正常组(或假手术组)、模型组(空 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大、 中、小剂量)共6组。 利用随机排列表进行随机分组.
剂量设计:
无参照:予实验(半数致死量1/50—1/10)。 有参照: 粗略估算法 人与动物按体重剂量换算: 人 犬 猴猫兔 豚鼠 大鼠 小鼠
1 2~3 3 ~5 5 ~7 7~9 9~11
体型系数法
计算公式
DB DA (RB RA) ( WA WB )
各类动物的体型系数
小鼠 大鼠 豚鼠
题目的要求 (1)一般不超过25个字。
(2)内容应包括实验因素、实验对
象、实验效应
(二)、姓名、单位
作用: 明确方案的责任人,便于联系 要求: 如实准确填写
参加人员
排名顺序
(三)、 前言
前言的作用:通过陈述立项依据、科
研假设、项目研究的主 要内容,说明进行此项 目研究的必要性。 前言的要求:立据充分,研究内容科 学合理。
研究的对照组。
同步:对照组与实验组设立之后,要在整个研究
进程中始终处于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
对等:除研究因素外,对照组具备与实验组对等
的一切因素。
随机
随机化的意义
使实验样本具有代表性(抽样)
实验组组间达到均衡性(分组) 减少了非实验因素的影响(顺序)。
随机化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
亦称为单因素设计。它是将受试对象随 机地分配到各个处理组中进行实验观察,或
方案的主要内容
1)、选题
选题来源: 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课题 政府发布的招标性课题
委托课题Biblioteka 选题的方法从国家科研选题项目指南中去选择课题 从实际工作中选题 从文献空白中选题 从已有课题的延伸中选题 从改变研究内容组合中选题 从其他学科移植中选题 从学科的边缘交叉区选题
2)拟定设计方案的题目
题目的要求: 简明、具体、新颖、醒目
配伍组设计
亦称随机区组设计。它是配对设计
的扩大。配对设计的每一“对子”分别 给于两种处理,而配伍组设计中的每
一“配伍组”包含多个实验对象,分别
给与多种处理。
交叉设计
将实验对象随机的分为两组,首先第一 组给予处理A,第二组给予处理B,然后再 换成第一组给予处理B,第二组给予处理
A。两组A处理的结果作为A效应,两组B处
1、预实验 1)根据动物体表面换算安定的药物用量。多次实 验,找出引起小白鼠镇定作用的安定的剂量。 2)随机挑出12只健康小白鼠,并随极将其分为4组, 每组3只,分别臵于刺激装臵之中,找出引起小白鼠建立 条件反射的最小刺激电压和不引起小白鼠明显中枢损伤 的最大刺激电压。 2、正式试验 40只小白鼠随即分为5组,每组8只。具体处理如下:
完全随机设计的资料,两组比较用成组t
检验,两组以上的多组比较先用方差分析检
测在总的资料比较中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
当肯定存在显著性差异时,需作组间的两两
比较,用q检验。配对设计资料,用配对t 检
验法。配伍组设计的资料,需用配伍组的方
差分析。
等级资料
完全随机设计的资料,两组比较用两样本比较的 秩和检验,两组以上的多组比较先用多个样本比较 的秩和检验(H)检验,当肯定存在显著性差异时, 需作组间的两两比较,再用多个样本间两两比较的 秩和检验。配对设计资料,用符号秩和检验法。配 伍组设计的资料,用配伍组设计的多个样本比较的 秩和检验。
计数资料
对于计数资料的差异检验,也即率的差 异显著性检验,两组比较:样本数较大(大
于50例),用两样本比较的u检验法,样本数
小于40例,用四格表X2检验的精确概率法。
多组比较:用行×列表资料的X2检验法。配
对设计资料用配对计数资料的X2检验法。
7、参考文献 附: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格
电刺激引起的心理应激 在小鼠应急性溃疡中发生的作用
者分别从不同的总体中随机抽样进行样本间
的对比观察。
配对设计
将实验对象按一定条件配成对子,然后分别 每队中的两个实验对象以不同的处理,从而比 较这两种不同处理结果的差异。或者,对同一 实验对象先后给于不同的两种处理,观察两种 实验因素在实验前后对实验对象某种观察指标 的影响,从而研究不同的实验因素对实验对象 影响的差异。
K1
电源 K3 K2
注射器(2ml)及针头(4号)、烧 杯、天平、鼠笼、生理盐水、小白鼠 饲料。 观察指标 按Guth按胃粘膜溃疡或糜烂面积大 小给予积分。具体标准如下: 斑点状糜烂为1 糜烂<1 mm为2 糜烂介于1—2 mm之间为3 糜烂介于2—4 mm之间为4 糜烂>4mm只见为5
实验方法
0.06 0.09 0.099




0.104

0.11
0.093 0.082 0.111
2)具体实验步骤:
具体的实验流程,包括所用的方 法,时间安排,阶段性目标等等, 要尽量具体详尽。
3)统计学方法
资料的统计描述方式: 计量资料以均数和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以构成比或率
表示。
组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计量资料
理的结果作为B效应,A与B进行比较。
重复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必须做多次
重复实验,使实验因素对实现对象 作用的规律性在这些大量的重复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