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的营养和饲料质量控制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No.5实验动物的营养及饲料控制

对无菌兔其粗纤维含量应降低,同时要补充所有的维生素。
Zhang Bing
第五章 实验动物的营养及饲料控制
6、犬的营养需要特点 A、除必须供给犬足够的脂肪和 蛋白质(动物性蛋白占全部 蛋白的1/3)以外,还应考虑 改善其日粮的适口性。 B、要求日粮要含一定量的不饱 和脂肪酸。 C、犬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较大, 亦需补充维生素B12、VE。
每只体重100mg 的豚鼠每日需补充维生素C 10mg,繁殖阶段 需补充30mg。
Zhang Bing
第五章 实验动物的营养及饲料控制
5、兔的营养需要特点
① 在兔的日量中需要添加精氨酸和赖氨酸。 ② 肠道微生物可以合成维生素K和大部分B族维生素,但繁殖时仍需 额外补充维生素K。 ③ 要有一定量的粗纤维(大于11%)以维持其正常的消化生理机能。
第五章 实验动物的营养及饲料控制
第一节 实验动物营养需要
第二节 营养成份及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第三节 实验动物饲料的质量标准
第五章 实验动物的营养及饲料控制
第一节 实验动物营养需要
一、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
是指实验动物群体每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平均 需要量。
Zhang Bing
第五章 实验动物的营养及饲料控制
1、实验动物所需营养素的种类 已知动物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达50余种, 其中最主要的可划归: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水分、 矿物质、 维生素、 合理搭配五大类的50余种营养物质,使之满足 动物的各种生理需要。
Zhang Bing
第五章 实验动物的营养及饲料控制
2、确定实验动物营养需要的指标 A、实验动物生长发育(体重、器官、组织等)与繁殖性能等指标;
脂溶性(VA、VD、VE、VK);
实验动物营养与饲料ppt课件

是动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钙、磷是构成骨骼的主 要成分) 在各种生理过程起重要作用(如铁参与血液对氧的运 送过程),供给不足会出现一系列缺乏症素的营养
含量最多,占机体矿物质总量的70%以上 是骨骼的主要组分.钙还对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 正常凝血过程有重要作用;磷是某些酶的重要组分,在 脂类代谢和运输、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钙、磷缺乏时,生长期动物可形成软骨病,成年动物 则造成骨质疏松。血钙过低,会引起钙痉挛,缺磷时 动物食欲不良,有异食癖 钙过多可引起骨硬化症、软组织钙化并影响其他矿物 元素的吸收。磷过多可使钙不足,引起严重骨重吸收, 发生肋骨软化,影响正常呼吸。既要保证适量的钙磷 数量又要保持两者适宜的比例
动物对水的摄取
饲料中(不推荐用青饲料作为水源, 可能会伴随潜在寄生虫感染) 饮水
蛋白质及其营养功能
粗蛋白: 蛋白质: 由氨基酸组成 非蛋白氮: 未结合成蛋白质分子的个别氨基 酸、植物体中由无机氮合成蛋白质的中间产物 和植物蛋白经酶类和细菌分解后的产物等
蛋白质的作用
构造机体细胞、组织 修补机体组织 代替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产热作用 维持机体正常生化反应及新陈代谢
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 成,称为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对维持细胞及亚细胞结构的功能和完 整性很重要,还参与类脂代谢,在调节胆固醇代谢, 特别是输送、分解和排泄方面有重要意义。亚油酸是 合成前列腺素的原料。
分为粗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两大类,此处主要为 后者。
反刍动物和马属动物,粗纤维在瘤胃及盲肠中经 发酵形成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参与 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过三羧酸循环,形成高能磷酸化 合物,产生热能。
第四章营养

可用多种饲料搭配或添加部分必需氨基酸的方法,来提高饲料蛋白 质的营养价值(蛋白质互补):
例如,苜蓿中赖氨酸含量较高为5.4%,蛋氨酸含量较低为1.1%;而 玉米中赖氨酸含量较低为2.0%,蛋氨酸含量较高为2.5%。把这两种原 料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搭配,则两种限制性氨基酸的含量均有所提高,从 而提高了饲料的有效利用率。
★ 蛋白质的代谢过程 蛋白质 消化分解 氨基酸 吸收 血液
氨基酸
合 成 各种组织蛋白质、酶、激素等
氨基转换 新的氨基酸
含氮部分:氨基转变 尿素
脱氨基
氧化分解 CO2+H2O+Q 不含氮部分
合成 糖类、脂肪
★ 蛋白质的合理利用(氨基酸平衡)
要求日粮不但满足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而且要求各氨基酸组 分之间的相对含量与动物机体氨基酸的需要量之间较为一致的比例关系。
五、矿物质(mineral)
★ 作用:矿物质是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 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些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有的是动物体 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钙、磷;有的参与机体新陈代谢等 各种生理活动,如铁、镁等;其它元素如钾、钠、氯可 维持细胞渗透压、调节机体酸碱平衡等。
★ 来源:矿物质在动物体内既不能合成,也不会消 失,必须由饲料供给。
必需氨基酸:是指在动物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 及数量不能满足动物正常生长需要,必须由饲料来供给的氨 基酸,包括精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 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必需氨基酸 中,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在植物性饲料中的含量常不能 满足动物的需要,而且它们的缺乏还会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利 用。因此,赖氨酸被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被称为 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 来源:实验动物所需水分主要通过饮水获得。
例如,苜蓿中赖氨酸含量较高为5.4%,蛋氨酸含量较低为1.1%;而 玉米中赖氨酸含量较低为2.0%,蛋氨酸含量较高为2.5%。把这两种原 料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搭配,则两种限制性氨基酸的含量均有所提高,从 而提高了饲料的有效利用率。
★ 蛋白质的代谢过程 蛋白质 消化分解 氨基酸 吸收 血液
氨基酸
合 成 各种组织蛋白质、酶、激素等
氨基转换 新的氨基酸
含氮部分:氨基转变 尿素
脱氨基
氧化分解 CO2+H2O+Q 不含氮部分
合成 糖类、脂肪
★ 蛋白质的合理利用(氨基酸平衡)
要求日粮不但满足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而且要求各氨基酸组 分之间的相对含量与动物机体氨基酸的需要量之间较为一致的比例关系。
五、矿物质(mineral)
★ 作用:矿物质是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 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些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有的是动物体 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钙、磷;有的参与机体新陈代谢等 各种生理活动,如铁、镁等;其它元素如钾、钠、氯可 维持细胞渗透压、调节机体酸碱平衡等。
★ 来源:矿物质在动物体内既不能合成,也不会消 失,必须由饲料供给。
必需氨基酸:是指在动物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 及数量不能满足动物正常生长需要,必须由饲料来供给的氨 基酸,包括精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 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必需氨基酸 中,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在植物性饲料中的含量常不能 满足动物的需要,而且它们的缺乏还会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利 用。因此,赖氨酸被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被称为 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 来源:实验动物所需水分主要通过饮水获得。
第五章 实验动物的营养和饲料质量控制精品文档

2019/10/15
18
二、饲料的分类
(一)按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进行分类 1.全价营养配合饲料 全价营养配合饲料是将各种
饲料原料粉碎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含有各种营养 物质和能量均衡,能够完全满足动物的各种营养 需要,不需添加任何其它成分就可以直接饲喂, 并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大鼠、小鼠、 家兔、豚鼠和犬都采用全价营养配合饲料。 2.混合饲料 又叫基础饲料,是由能量饲料、蛋白 质饲料等按一定的比例组成,它基本上可满足动 物需要,但营养不全面,还需另外添加一定量的 青、粗饲料,部分中小单位用于饲养家兔、豚鼠 等动物。
2019/10/15
5
二、蛋白质
生理功能
1. 构成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 动物的肌肉、神经、结缔组织、腺体、 血液、毛发等都以蛋白质为基本成分。---结构性蛋白
2. 机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 在动物的生命和代谢活动中起催化 作用的酶,起调节作用的激素,具有免疫和防御机能的免疫物质 和抗体,都是以蛋白质为其主体构成的。---功能性蛋白
殖能力下降,泌乳量减少,脱毛等。
2019/10/15
9
五、矿物质 常量元素
1.钙和磷 2.钠、钾、氯、 3.镁 4.硫
微量元素 铁、铜、锌、锰、碘
2019/10/15
10
六、维生素 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主要作为代谢过程的激活剂,调节控制机 体的代谢活动。 维生素的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A、D、E、K 水溶性维生素:B族、C
水分 干物质
无机物质 有机物质
含氮化合物(粗蛋白)
乙醚浸出物(粗脂肪)
无氮化合物
粗纤维
碳水化合物
无氮浸出物
2019/10/15
3
一、水
营养对实验动物的影响ppt课件

各种动物每日的饮水需要量
动物品种
饮水需要量
小鼠(成熟龄) 大鼠(成熟龄) 豚鼠(成熟龄) 兔 (1.4-2.3kg) 金黄地鼠(成熟龄) 小型猪(成熟龄) 狗 (成熟龄)
猫(2-4kg) 红毛猴(成熟龄)
4~7ml 40~90ml 85~150ml 60~140ml/kg(体重) 8~12ml 1000~1900ml 25~35ml/kg(体重) 100~200ml 200~950ml
钙,% 磷,% 钙:磷 VA,IU/kg ≥ VD,IU/kg ≥ VE,IU/kg ≥ VK,mg/kg ≥ VB1,mg/kg ≥ VB2,mg/kg ≥
大小鼠
兔
10 18 4 5 8 1.0-1.8 0.6-1.2 1.2-1.7:1 7000 800 60 3 8 10
11 14 3 10-15 9 1-1.5 0.5-0.8 1.3-2.0:1 6000 700 50 0.3 7.0 8.0
11 17 3 10-15 9 1-1.5 0.5-0.8 1.3-2.0:1 12500 1250 70 0.4 10 15
11 20 3 10-15 9 1-1.5 0.5-0.8 1.3-2.0:1 12500 1250 70 0.4 10 15
10 24 6.5 3 9 1.0-1.5 0.8-1.2 1.2-1.4:1 10000 2000 50 0.9 13 5
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和来源
脂溶性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水溶性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维生素C
生理功能
缺乏症
来源
维持正常视觉,参与上皮细胞正 常形成,促进生长发育
促进钙吸收,与骨骼的形成有 关
《实验动物与管理教学课件》3.2实验动物的营养与饲料

01
02
03
04
根据实验动物的种类、年龄、 性别、生理状态等因素,制定 合理的饲养标准和管理措施。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调整实 验动物的营养需求,以满足实
验需要。
选择合适的饲料种类和配方, 以保证实验动物获得足够的营
养物质。
对实验动物进行定期的营养监 测和评估,以确保其健康状况
良好。
02
蛋白质需求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03
脂肪需求
脂肪物质,每 克脂肪提供的能量是每克蛋白质或碳 水化合物的两倍多。
参与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
如维生素D、前列腺素和类固醇激素 等。
构成生物膜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 质,它们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方面 发挥重要作用。
脂肪的营养学特性
必需脂肪酸
维生素K
促进血液凝固,维 持骨骼健康。
维生素A
维持视觉、免疫和 骨骼健康,促进细 胞生长和分化。
维生素E
抗氧化剂,保护细 胞免受氧化损伤, 维持免疫功能。
维生素B族
参与能量代谢、神 经传导和红细胞形 成等生理过程。
维生素缺乏与过量
缺乏
缺乏维生素会导致各种疾病,如 夜盲症、佝偻病、贫血等。
过量
过量摄入维生素也会对健康造成 危害,如维生素A过量可能导致中 毒。
根据饲料类型和来源
动物饲料的类型和来源也会影响其对脂肪的需求。
控制脂肪摄入量
为了保持实验动物的健康,需要控制其脂肪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 导致肥胖或其他健康问题。
04
碳水化合物需求
碳水化合物种类
单糖
单糖是最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如 葡萄糖和果糖。
双糖
双糖由两个单糖分子连接而成, 如蔗糖和乳糖。
第四章_实验动物的营养与饲养管理_2013.3_PPT幻灯片

热量
实验动物机体消耗的热量主要来源于糖类、脂肪及蛋白质。脂 肪及糖类是实验动物饲料中的主要能量来源,蛋白质则为次要 能量来源。
饲料中含有的能量值是由饲料消化率及其存在的化学能推算出 来,饲料完全燃烧所产生的能量称为总能,饲料的总能并不等 于该饲料消化能或代谢能。
能量需求与动物体型大小、体表面积、活动多寡、生理状况及 环境温度有关,通常是以代谢体重。
蛋白质是机体组织的基本构造,在机体内的含量呈动态 变化,当蛋白质合成速率大于分解速率动物个体采具 有生产功能。
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为氨基酸,氨基酸通常又可分 为非必需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两大类。
不同实验动物对必须氨基酸的种类需求稍有差异。
表4-1实验动物饲料中的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
异亮氨酸 色氨酸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营养
一、实验动物所需的营养素 动物为了维持生命必须从体外摄取必要的物质,经过消化、 吸收,合成机体成分,并将无用的代谢产物排泄到体外,这 个生理过程即所谓的营养,而从体外摄取的营养物质即为营 养素。动物的营养素包括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矿物质和维生素。
蛋白质
蛋白质指有机物中的含氮化合物,是纯蛋白质和非蛋白 氮化合物的总称。
常量元素
钙和磷:在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元素,占动 物机体矿物质总量的70%以上。实验动物饲 料中要保持适宜的钙磷比例。
钾、钠、氯:均是机体内电解质的主要成分, 在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及酸碱平衡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钾在植物中的含量比钠丰富,因此常 在实验动物饲料中补充适量的食盐。
镁和硫:镁是构成机体骨骼和牙齿的成分;硫 在蛋白质结构和酶的活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纤维素 经酵解,部分转变成挥发性脂肪酸吸收,部分转变成二氧化碳 和甲烷排出。通常粗纤维的消化率与饲料中无氮浸出物的含量 成反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11
10
10
20
18
20
14
17
20
24
4
3
3
3
3
4.5
6.5
5
10 - 15 10 - 15 10 - 15 10 - 15
3
3
8
9
9
9
9
9
9
1.0 1.8
1.0 – 1.5
1.0 – 1.5
1.0 – 1.5
1.0 – 1.5
0.7 - 1
红细胞溶血
维生素B1 参与糖代谢
多发性神经炎
维生素B2 参与生物氧化、晶状体及角膜的 生长停止、脱毛、白内 呼吸过程,维护皮肤粘膜完整性 障、角膜血管新生
维生素C 参与糖、蛋白质代谢,参与胶原、 坏血病 齿质及骨细胞间质生成
肝脏、鱼肝油、蛋 黄、 牛奶
鱼肝油、蛋、苜蓿 干草 油脂,如花生油、 玉米油;绿色植物 、蛋、鱼肝油
8种必需氨基酸简易 谐音记忆法: 一两色素,本来淡些
•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氨基酸)的互补作用
三、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包括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
(一)无氮浸出物:包括淀粉和糖类 生理功能 1.供应能量 2.构成组织器官的成分 3.参与多种生命过程 4.合成乳糖、乳脂的原料
(二)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生理功能 1.刺激胃肠道的发育和蠕动 2.可给动物胃肠道饱感 3.供应能量:纤维素经酵解,部分转变成挥发性脂肪酸吸收,
➢ 饲料蛋白质含量不足引起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贫血,低蛋白 血症。
➢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引起代谢紊乱,严重者酸中毒。
实验动物饲料中的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色氨酸
苏氨酸
苯丙氨酸 赖氨酸
蛋氨酸
缬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
丙氨酸
甘氨酸
丝氨酸 门冬氨酸
谷氨酸 羟脯氨酸
酪氨酸
脯氨酸
胱氨酸
瓜氨酸
部分转变成二氧化碳和甲烷排出。
四、脂肪 ✓ 脂肪分为真脂肪和类脂肪 ✓ 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生理功能 1. 机体组织细胞重要的组成部分; 2. 能量的重要来源和储备; 3. 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可促进吸收和利用。 ✓ 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 必需脂肪酸缺乏引起生长发育缓慢停止,生
杂食性 18-20% 4%
5%
动物
常用实验动物对营养的要求
指标
大小鼠
豚鼠
兔
犬
猴
维持饲 料
繁殖饲 料
维持饲料
繁殖饲 料
维持饲 料
繁殖饲 料
维持饲 料
繁殖饲 料
维持饲 料
繁殖饲料
水分(%) ≤
10
粗蛋白(%) ≥
18
粗脂肪(%) ≥
4
粗纤维(%) ≤
5
粗灰分(%) ≤
8
钙(%)
1.0 1.8
10
11
11
谷类、豆类、酵母 麦麸、豆粉、动物 内脏 新鲜蔬菜
不同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
• 根据食性的不同,将动物分为三类: 肉食性动物:犬、猫等 草食性动物:豚鼠、兔、羊等 杂食性动物:小鼠、大鼠、地鼠、猴等 • 不同食性的动物对营养素的要求差异很大 肉食性动物对蛋白质和粗脂肪需求大 草食性动物对粗纤维需求大 • 根据实验动物食性的不同,制定不同的饲料营养
2.参与生化反应。动物体内消化、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反应都需 要水的参与,如:水解、水合、氧化还原、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细胞 的呼吸过程等。
3.水参与物质的运输。水是一种理想的溶剂,动物体内水的代谢与电解 质的代谢紧密结合,有利于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运和代谢废 物的排出。
4.调节体温。水的比热大,导热性好,蒸发热值大,因而水能储蓄热能, 迅速传递热能和蒸发散失热能,有利于恒温动物体温的调节。
殖能力下降,泌乳量减少,脱毛等。
五、矿物质 ✓常量元素
1.钙和磷 2.钠、钾、氯、 3.镁 4.硫
✓微量元素 铁、铜、锌、锰、碘
六、维生素 ➢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主要作为代谢过程的激活剂,调节控制机 体的代谢活动。 ➢维生素的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A、D、E、K 水溶性维生素:B族、C
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和来源
维生素
生理功能
缺乏症
来源
脂溶性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持正常视觉,参与上皮细胞正 常形成,促进生长发育
促进钙吸收,与骨骼的形成有关
视觉损害、夜盲症、上 皮粗糙、角化、骨发育 不良,生长迟缓
软骨病
维生素E 水溶性
与胚胎发育及繁殖有关,保持心 生殖系统损害,睾丸萎
血管系统结构功能的完整性
缩、肌肉麻痹、瘫痪、
配方和标准,以满足不同动物不同生长期营养的 需要。
不同食性动物营养素需求和解剖特点
蛋白质 需求
粗脂肪 需求
肉食性 20-24% 4.5-
动物
5.5%
粗纤维 需求
消化系统解剖特点
3% 肠道短,仅为体长的3倍
草食性 14-17% 3% 10-15% 盲肠大,占腹腔的1/3以
动物
上;肠管长,为体长的
10倍
二、蛋白质
生理功能 1. 构成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 动物的肌肉、神经、结缔组织、腺体、
血液、毛发等都以蛋白质为基本成分。---结构性蛋白 2. 机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 在动物的生命和代谢活动中起催化
作用的酶,起调节作用的激素,具有免疫和防御机能的免疫物质 和抗体,都是以蛋白质为其主体构成的。---功能性蛋白 3. 组织更新、修补的主要原料 在动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蛋白质不断 更新、修补损伤的组织器官。 4. 蛋白质可供能和转化为糖、脂 机体在营养不足时,蛋白质也可分解 供能,维持机体的代谢活动。当摄入蛋白质过多时,也可能转化 成糖、脂肪和分解产热供机体代谢用。
5.水作为润滑剂。动物体内体腔、组织液和关节囊内的水,使关节、器 官间保持润滑。
体内水的来源: 1.饮用水 2.饲料中的水分 3.代谢产生水 失水的后果: • 失水表现为严重干渴、食欲丧失、粘膜干燥、抗病力下降。 • 失水10%时,会引起严重的代谢紊乱;失水20%时,将导致动物死亡。
因此,缺水比缺饲料对实验动物健康的危害更严重。 • 一定要保证给实验动物供应充足的饮水。 • 因实验需要禁食时,不能禁水!
实验动物的营养和饲料质量控 制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营养
实验动物所需的营养素 ✓水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脂肪 ✓矿物质 ✓维生素
饲料中六大营养素间的相互关系
饲料
水分 干物质
无机物质 有机物质
含氮化合物(粗蛋白)
乙醚浸出物(粗脂肪)
无氮化合物
粗纤维
碳水化合物
Hale Waihona Puke 无氮浸出物一、水1.水约占动物体重的60%,是动物体各种器官、组织、细胞和体液的组成 成分。动物体内的水能与蛋白质结合成胶体,使组织器官呈现一定的 形态、硬度和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