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动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
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的重要性

比如传统舞蹈类的醉龙舞六坊云龙舞黄圃麒麟舞鹤舞等?我们要求传承人在将与舞蹈有关的仪式道具仪式伴奏音乐等全面呈现的同时?最主要的是让传承人将舞蹈本身的动作套路等逐一分解展示进行记录?比如传统制作工艺类的起湾金龙扎作黄圃腊味传统工艺等?要求传承人将工艺所需的工具材料等各齐?最主要是将传统工艺的每一个流程环节都详细记录下来?对于传统音乐类的中山咸水歌鹤歌等的传承人的记录?除了记录歌曲的诞生历史自然和人文环境等?还要运用高标准的专业录音设备?将传承人所掌握的民歌种类不同唱法等都进行录音记录?以达到较好的声音保存效果
一
1 0 3 -
篡改讲述者的文本,以自己的语言和叙事述方式取代讲述者 的语言和叙述方式”。因此,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 抢救 性记 录工 程 时 ,要 运用 科 学 的方法 ,调 动一 切有 效 的手段 进 行记 录 , 以让 传承 人所 掌握 的核心 技 艺通 过 记 录而 得 到 完整 的传承 ,从 而使 后 人通 过 系 统记 录 资 料而 了解 和 学 习传 承人 所 掌 握 的非 物 质文 化 遗 产 本真 精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工作方案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工作方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推动我区文化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区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加强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努力开创文化发展新局面,按照《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措施〉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措施。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区域文化资源为依托,紧紧围绕“两山理论”的兴安实践,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基本原则,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坚持创造性转化、可持续性发展,弘扬其当代价值。
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努力开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逐步建立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坚持守正创新,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内涵,秉承文化传承的理念,弘扬其当代价值;坚持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体现我区特色鲜明的历史、民族、民俗记忆,讲好兴安故事,留住文化记忆、传承文化根脉、擦亮文化品牌。
(三)主要目标。
力争到2025年,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非遗保护、传承名录体系和非遗名录档案数据库建设更加完善,代表性项目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传承活力不断提升,工作制度不断完善,传承体系不断健全,非遗文创产品不断创新,地域文化符号不断凸显。
通过在探究中保护,在展示中服务,在传承中发展,让青少年在非遗探究中寻找历史,让中老年人在非遗品鉴中寻找记忆,让游客在非遗展示中寻找文化艺术的熏陶感染,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服务当代、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彰显。
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2024年修订)

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2024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5.29•【字号】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5号•【施行日期】2024.09.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与历史名城保护正文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5号)《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已由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5月29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5月29日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2002年1月18日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2015年12月3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修订2024年5月29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申报第三章规划第四章管理第五章保护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发挥世界遗产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参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及《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世界遗产的申报、规划、管理、保护以及其他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世界遗产,是指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世界遗产保护范围,包括世界遗产地及其缓冲区。
第三条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坚持科学规划、严格保护、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永续利用、世代传承的原则,确保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跨行政区域的世界遗产,应当共同保护、共同编制规划、共同管理、共享资源、共同发展。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协调机制,解决世界遗产保护中的重大问题。
抢救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分析

抢救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分析抢救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于濒临消失或受到严重破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一种行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人为载体、通过口头传统或表演艺术等形式传承的知识、技能、习俗、节庆,以及与之相关的物质文物。
抢救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是多层次、多领域的,涵盖了政府、学界、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合作与努力。
政府在抢救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通过立法、政策和经济投入等手段,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益,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保护与传承工作,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资金支持等。
学界在抢救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者们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记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究者还通过开展科研项目、举办学术会议等途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学界还与政府、社会组织等部门合作,开展培训、教育等活动,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社会组织在抢救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组织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和特殊需求,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开展各种形式的保护与传承活动。
组织传承人进行技艺传授与培训,鼓励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组织文化展览和演出等宣传与推广活动,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与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需要注重技艺传承与创新、教育与培训等方面。
传承人的培养与技艺传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环节。
政府和社会组织要加强对传承人的培训与支持,推动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教育与培训工作也是抢救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
在学校和社区等场合,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与培训,让青少年和公众更好地了解、认识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方案

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传统手工工艺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许多优秀的手工艺人因为年龄的增长和缺乏后继者,导致其所掌握的宝贵技艺难以传承。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手工艺,我们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抢救和传承这些工艺。
二、项目目的本项目的目的是通过抢救性记录工程,对已经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进行记录和保护,以便后人学习和传承。
通过对这些手工艺的记录和整理,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也可以为相关传统手工艺的振兴和创新提供借鉴和启发。
三、项目范围本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记录和整理:1. 传统手工艺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的详细记录。
2. 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渊源、发展状况和相关人物的传承情况的调查和整理。
3. 传统手工艺的工具、原材料等相关资源的收集和保护。
4. 传统手工艺的相关图片、文献资料等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四、工作内容1. 对传统手工艺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和整理,包括实地调研和采访相关手工艺人。
2. 对传统手工艺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整理。
3. 对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渊源、发展状况和相关人物的传承情况进行调查和整理。
4. 对传统手工艺的工具、原材料等相关资源进行收集和保护。
5. 对传统手工艺的相关图片、文献资料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
五、具体方案1. 建立专门的传统手工艺抢救性记录工程组织和工作团队,负责本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
2.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项目进度表,确保每个环节的工作有序推进。
3. 进行实地调研和采访,深入了解传统手工艺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整理。
4. 开展传统手工艺的历史调查和相关材料的搜集工作,了解其传承情况和相关资源的保护状况。
5. 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建立完整的传统手工艺档案和资料库。
6. 开展相关展览和宣传活动,提高传统手工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青年学习和传承。
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案例分析

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案例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们创造的和传承下来的具有历史、文化、特色性以及代表价值的非物质性文化遗产。
如何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已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本文将以“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工程”为例,探讨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案例及其对于当今社会的启示。
一、实践案例: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工程川剧是四川省的地方戏曲,它以唱腔优美、表演技巧独特、音乐多样而著称。
然而,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川剧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为此,四川省政府在2011年启动了“川剧保护传承工程”,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一)专家调研首先,川剧保护传承工程组织了专家对川剧进行了全面调研。
他们对各类剧种、唱腔、音乐等进行分类整理,并对川剧的历史、特色、发展等进行了深入了解,为后续的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二)知识产权保护川剧保护传承工程组织专家对川剧中的主要角色进行了知识产权保护。
他们为川剧中的一些著名角色,如程派花旦、“八大金刚”等注册了专利,确保他们的知识产权不被侵犯。
(三)人才培养川剧保护传承工程提出了“一支教师队伍,两个优秀学生,三个人才孵化基地”的战略,以培养新一代川剧传承人为目标。
他们在全省范围内选拔具有潜质的学生,免费提供专业培训,全面提高川剧人才的综合素质。
(四)文化交流川剧保护传承工程积极推动川剧的文化交流。
他们组织各地川剧演出,走进社区、企业和学校等场合,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川剧,加强川剧与其他文化形式的互动和交流。
二、当代社会的启示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工程的实践案例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意识到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川剧保护传承工程的启动,让人们看到了非遗文化的重要性。
非遗文化是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不同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注重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抢救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分析

抢救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传承了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人类智慧以及过去人们的精神领域的价值与智慧。
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了解民族文化特征和现状的窗口。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保护一些文化形态的存在,也是熟悉和珍惜传统文化、避免文化的消失,是传承和发扬人类文明的任务和责任。
然而,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越来越大的威胁。
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并且在可持续的角度看,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对未来人类文化生态的保护。
抢救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对已经出现了危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挽救和保护。
常见的抢救性保护措施包括:采取科学、专业的方法和手段记录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强化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高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加大宣传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等等。
以下是一些抢救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分析。
首先,认真记录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是对我们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为了保存这些遗产,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和记录,创建一系列的档案,包括书面文本、音频和视频记录等等。
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到收集大量的数据,并将其保持在长期的存档文件中。
在这方面,公共机构和各种社会机构都可以提供支持和协助。
例如,我们可以建立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和协会,通过设立文化中心和展馆等公共场所来展示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次,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政府应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政府应该把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家发展计划中,保证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得到足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为此,合适的政策和措施应该制定出来,包括成立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护和保护标准等。
同时,也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以便向公众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意义。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12.27•【字号】川府发[2002]23号•【施行日期】2002.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川府发[2002]23号)省政府同意省文化厅提出的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1处和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13处,现予公布。
请各地和有关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四川省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认真做好所辖境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工作。
附件:四川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名单二00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附件四川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名单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一、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1处)(一)古遗址(11处)。
11烟堆子遗址商周德阳市广汉市兴隆镇22姜维城古文化遗址新石器、汉、三国、晋、元、明、清阿坝州汶川县威州城33营盘山遗址商周新石器阿坝州茂县凤仪镇44朱家山坪上遗址商周南充市阆中市东郊55玉堂窑址唐、北宋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66罗家坝遗址新石器-汉达州市宣汉县普光乡77瓷碗铺窑址宋达州市通川区复兴乡88何家坝遗址新石器攀枝花市米易县挂榜乡99高枧汉城遗址汉凉山州西昌市高枧乡1010金沙遗址商周成都市青羊区1111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新石器成都市新津县、郫县、都江堰市、崇州市(二)古墓葬(8处)121老龙头古墓葬群战国-西汉凉山州盐源县双河乡132雷铺天将军墓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143魏了翁墓宋成都市蒲江县高桥乡154古蜀船棺合葬墓东周成都市商业街165瑞峰崖墓东汉眉山市青神县瑞峰镇176郝家坪战国墓葬群战国广元市青川县乔庄镇187泸县宋墓群宋泸州市泸县青龙镇、喻寺镇、龙脑桥镇、奇丰镇、兆雅镇198中江塔梁子彩绘壁画崖墓群德阳市中江县民主乡(三)古建筑(49处)201伸臂桥清凉山州木里县查布郎区唐央乡212好谷东汉石表东汉凉山州昭觉县223丹巴县古碉群无-清甘孜州丹巴县234中江北塔宋德阳市中江县凯江镇245姜公坟、姜孝祠明、清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256慧剑寺明、清德阳市什邡市回澜镇267清溪文庙清雅安市汉源县清溪镇278九襄石牌坊清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289建春门、城墙明内江市资中县重龙镇2910御制平定金川勒铭葛喇依之碑及曾达关碉清阿坝州金川县3011小河古城墙明阿坝州松潘县小河乡3112理县桃坪羌寨及茂县黑虎鹰嘴河寨碉群西汉、清阿坝州理县茂县3213马鞍寺、鱼泉寺清绵阳市游仙区3314宝箴塞清-民国广安市武胜县农林乡3415嘉州古城墙明、清乐山市市中区3516峨眉山古建筑群(含清音阁、洪椿坪伏虎寺、报国寺、万年寺)宋、明、清乐山市峨眉山市3617大观楼清宜宾市城中心西街口3718东山白塔、七星山黑塔明、清宜宾市城东南岸3819翠屏书院清宜宾市城西翠屏山3920寂光寺隋、唐、明、清遂宁市大英县4021蓬溪白塔宋遂宁市蓬溪县赤城镇4122饶益寿明、清遂宁市射洪县柳树镇4223周祠近代泸州市合江县九支镇4324元通寺明泸州市泸县喻寺镇4425龙兴寺正殿明南充市营山县双林乡4526丁氏庄园清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4627隐珠寺明、清南充市高坪区走马乡4728田坝会馆清南充市嘉陵区双桂镇4829醴峰观元南充市南部县丘垭乡4930陈家桅杆清成都市温江县寿安乡5031河沙寺大雄宝殿成都市蒲江县寿安镇5132二江寺拱桥清成都市双流县华阳镇5233瑞光塔南宋成都市金堂县淮口镇5334下古寺(含上古寺)成都市崇州市街子镇5435石经寺唐成都市龙泉驿区茶店镇5536青羊宫、二仙庵明、清成都市青羊区5637邛崃寺庙建筑群[永乐寺、兴福寺(含石笋寺)]明、唐成都市邛崃市5738丹棱白塔隋、唐眉山市丹棱县丹棱镇5839重瞳现唐-清眉山市东坡区崇礼镇594O梓潼宫明眉山市彭山县江口镇6041石龙宋眉山市彭山县江口镇6142姚氏宗饲清达州市宣汉县毛坝乡6243雾中山佛教遗址东汉成都市大邑县城南6344鹤鸣山道教遗址东汉成都市大邑县悦来镇6445《西湖胜境》石牌坊明雅安市天全县大坪乡6546卓克基土司官寨清阿坝州马尔康县卓克基乡6647邓池沟天主教堂清雅安市宝兴县盐井乡6748洛带会馆建筑群(含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川北会馆)清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6849奎光塔清成都市都江堰市(四)石窟寺及石刻(6处)691燕子岩摩崖石刻广安市武胜县真静乡702高升大佛唐、宋资阳市安岳县高升乡713磐陀寺摩崖造像成都市邛崃市临邛镇724龙拖湾摩崖造像南北朝-明、清成都市蒲江县鹤山镇735清凉洞摩崖造像明泸州市叙永县马岭镇746苟王寨造像明眉山市洪雅县将军乡(五)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4处)751原凉山工委办公楼旧址1952年凉山州雷波县锦城镇762芦花会议会址(含芦花官寨)1935-1938年阿坝州黑水县芦花镇773包座战役遗址1935年阿坝州若尔盖县包座乡784阳翰笙故居近代宜宾市高县罗场镇795赵一曼故居近代宜宾市宜宾县白花镇806中共阆南县委旧址南充市阆牛市水观镇817李家俊烈士故居达州市万源县固军乡828宏文校“工”字楼近代达州市宣汉县清溪乡839清河街道建筑群达州市大竹县清河乡8410红军城遗址群(含南峰山石刻标语、旺苍红军城) 1933-1935年广元市旺苍县东河镇8511太公山红军遗址群1933-1935年广元市元坝区8612四川大学文物建筑群(含华西坝老建筑、四川大学办公大楼)1913-1946年成都市武侯区8713中国营造学社旧址1940-1946年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8814朱家民居近代宜宾市宜宾县横江镇(六)其它(3处)891“天益老号”酒坊清德阳市绵竹市902东源井古盐场自贡市贡井区913白云盐井遗址唐、宋成都市蒲江县白云乡二、现代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13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00元/人/天
15000元
15天1000元/人/天
摄影助理
1000元/天
7500元
15天500元/人/天
灯光师
1000元/天
7500元
15天500元/人/天
灯光大助
600元/人/天
4500元
15天300元/人/天
灯光二助
500元/人/天
4500元
15天300元/人/天
录音师
1000元/天
12000元
4000元/天
专业灯光
阿莱摄影灯系列1组
3000元/天
影棚灯光
系列布景灯光
2500元/天
灯光辅助器材
色片、黑旗、米菠萝、蓝幕、白旗
700元/天
拍摄用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交通
800元/天/台
15天12000元
小计
以上总预算
17400元/天
30000元
前期拍摄(人员费用)
序号
项目
内 容
项目费用
合计
备注
导演
20000元
20000元
1万
差旅费
1万
传承人报酬
1万
总计
11万
备注
注:表中预算支出科目根据记录工程实际需要列项。
摄制预算
前期拍摄(器材部分)
序号
项目
内 容
项目费用
合计
备注
摄影机
BMCC电影机
4500元/天
摄影辅助器材
带录监视器、脚架等
500元/天
轨道车
10米、带弯轨
400元/天
升降
7米升降
1000元/天
特殊镜头
广角镜头、滤色镜、渐变镜、柔光镜等
15天800元/人/天
小计
27100元/天
71000元
后期制作
序号
项目
内 容
项目费用
合计
备注
三维制作
特效三维
20000元
20000元
数码剪辑
16000元
16000元
录音合成
2800元
2800元
作曲
5000元
5000元
数码特技
IVED数码特技(调色、画质等)
4000元/天
3天
12000元
12000元
配音
200元/分钟
60分钟12000元
12000元
不可预计费用
备用金(多余则退回)
30000元
30000元
合理利润
总摄制预算的20%
广告发票税
总价格的8.2%
小计
97800元
拍摄部分
198800元
资料收集费部分
110000元
所有总合计
308800元
摄制预算
1、前期拍摄工时费 和后期制作19.88万元
(前期:包括高清4K拍摄、4K航拍、专业影视灯光、专业录音、交通、食宿等。后期:数码剪辑、特效三维、IVED 数码特技(调色、画质等)、配音等)
4.后期制作15天
5.2018年10月 初开始拍摄
成果预期
1.预计工作周期:15天
2.预期成果:资料收集概况和口述史:5天
项目实践片:10天
传承教学片的采集时长
预算表(经费支出明细表)
预算支出科目
金额
说明
设备租赁费
1万
摄影、录音设备
资料收集费
5万
资料收集整理、翻译、打印等
专家咨询费
2万
外聘人员劳务费
改动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
工作方案及预算表
(《毕阿史拉则传说》非遗传承人吉火土日等相关人抢救记录)
工作方案
项目
情况
分析
1.据已收集信息进行分析,确定需要采集哪些资料。
2传承人具体情况分析。
3.列举核心问题。
4.对地域、民族、宗教和语言等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拍摄
场所
2、专家咨询费、资料收集整理、翻译、打印等11万
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境内
采用
设备
美国RED ONE 4K 数字电影摄影机
蔡司专业电影镜头
如影 Ronin 2专业手持摄影云台(稳定拍摄器)
轨道
摇臂
广播级专业录音设备
大疆悟Inspire2 4K航拍器
专业灯光阿莱摄影灯系列 1 组
具体
拍摄
计划
1.预计工作周期:15天
2.拍摄资料收集概况和口述史:5天
3.拍摄项目实践片: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