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复习题1
第5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复习题1

第5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复习题1. 单项选择1-1 重要的轴类零件的毛坯通常应选择( )。
①铸件②锻件③棒料④管材1-2 普通机床床身的毛坯多采用()。
①铸件②锻件③焊接件④冲压件1-3 基准重合原则是指使用被加工表面的( )基准作为精基准。
②设计②工序③测量④装配1-4 箱体类零件常采用( )作为统一精基准。
①一面一孔②一面两孔③两面一孔④两面两孔1-5经济加工精度是在()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①最不利②最佳状态③最小成本④正常加工1-6铜合金7级精度外圆表面加工通常采用()的加工路线。
①粗车②粗车-半精车③粗车-半精车-精车④粗车-半精车-精磨1-7淬火钢7级精度外圆表面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①粗车—半精车—精车②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③粗车—半精车—粗磨④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1-8铸铁箱体上φ120H7孔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①粗镗—半精镗—精镗②粗镗—半精镗—铰③粗镗—半精镗—粗磨④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1-9 为改善材料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通常安排在( )进行。
①切削加工之前②磨削加工之前③切削加工之后④粗加工后、精加工前1-10 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
①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②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③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④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1-11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
①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②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③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④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1-12直线尺寸链采用概率算法时,若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则封闭环的公差等于( )。
①各组成环中公差最大值②各组成环中公差的最小值③各组成环公差之和④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2. 多项选择2-1 选择粗基准最主要的原则是()。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考核试卷

8.加工成本与加工时间成正比,与加工效率成反比。()
9.工艺路线的合理性对加工质量没有直接影响。()
10.在机械加工中,只要机床精度足够高,就可以保证加工出高精度的工件。()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基本步骤及其重要性。
C.加工顺序的安排
D.机床的振动情况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在机械加工中,切削速度是指刀具上切削点的线速度,通常用______(单位)表示。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生产,确保加工质量和提高______。
3.在金属切削过程中,进给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工件与刀具相对移动的______。
9.工艺路线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10.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有:改进机床性能、提高刀具质量、优化______和改善加工环境等。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工件图纸和技术要求。()
13. AC
14. ABCD
15. ABCD
16. ABCD
17. ABCD
18. ABCD
19. ABC
20. ABCD
三、填空题
1.米/分钟(或m/min)
2.效率
3.路程(或mm/min)
4.精度
5.预热、冷却
6.工艺、设备
7.切削液
8.尺寸、形状
9.先粗后精、先面后孔、由内到外
10.工艺参数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机械制作技术基础复习与测试题

第五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1.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的含义是什么?两者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解]机械的生产过程是指机械从原材料开始直到制成机械产品之间的各个相互联系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它包括毛坯制造—零件的加工及热处理—机械的装配及检验—油漆及包装过程等直接生产过程.还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和保管以及设计、工艺装备(刀,夹,量具等)的制造、维修等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工艺过程是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铸造,锻造等)、尺寸(机械加工)、位置(装配)和材料性质(热处理)使其成为预期产品的过程。
机械加工的工艺过程一般由工序、安装或工位、工步、走刀等组成。
2.生产纲领的含义是什么?划分生产类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因素?[解]生产纲领即指年产量,它应计入备品和废品的数量。
可按下式计算:N零=N×n×(1+α)(1十β)。
生产类型的划分主要考虑年产量,产品本身的大小和结构的复杂性。
3.经济精度的含义是什么?它在工艺规程设计中起什么作用?[解]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的机床、刀具、工人等工作条件下,以合适的工时消耗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因此,在经济精度的范围内,加工精度和加工成本是互相适应的。
有关资料表格中列出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及表面租糙度是拟定零件工艺路线的基础,用以从中选择最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
4.何谓结构工艺性?对机械零件结构工艺性有哪些要求?[解]结构工艺性是指机器和零件的结构是否便于加工,装配和维修。
衡量工艺性的主要依据是能够可靠保证产品质量,且加工劳动量小、生产成本低,材料消耗少。
5.试分析下列加工情况的定位基准:(1)拉齿坯内孔时;(2)珩磨连杆大头孔时;(3)无心磨削活塞销外圆时;(4)磨削床身导轨面时;(5)用浮动镗刀块精镗内孔时;(6)超精加工主轴轴颈时;(7)箱体零件攻螺纹时;(8)用与主轴浮动连接的铰刀铰孔时。
[解]以上都是自为基准的加工例子,即以加工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习题及答案

第五模块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制订一、填空题1.划分工序的关键是看:()、()。
2.划分工步的关键是:()、()、()其中是否有一个方面发生变化。
3.单件小批生产时,往往使用通用机床或数控机床按工序()的原则组织生产。
4.大批大量生产时,往往要编制最为详细的()卡片来指导生产。
5.使用工件上()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基准叫做精基准。
6.确定机械加工工序的顺序时,应遵循()、()、()的原则。
7.尺寸链的基本特征是其()和()。
8.工件定位时,“基准重合”是指()和()是零件上的同一个表面。
9.常用的装配方法有:()、()、()、()。
10.确定装配顺序的一般规律是:先()后()、先()后()、先()后()、先()后()、先()后()。
11.把零件总的加工内容分散到更多的工序中去完成,即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相对较少,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叫做();12.用零件上经过加工的表面做定位基准,该基准称为();13.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14.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夹具、刀具、工件组成的统一体,称为();15.加工原理误差是指采用了近似的()进行加工时产生的误差;16.加工细长轴时,通常后顶尖采用弹性顶尖,目的是为了消除()的影响。
17.排机械加工工序顺序时,一般应遵守()、()、()的原则。
18.在毛坯制造后或粗加工后,经常安排时效处理,目的是为了消除()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19.用零件上没有经过加工的毛坯面做定位基准,该基准称为();20.如果把比较多的加工内容安排在一道工序中进行,通常称为();21.产品装配精度要求很高,组成零件较少(2~3个)时,常采用()来进行装配。
22.选择某种加工方法加工零件时,要考虑这种方法所能达到的()和()来选取。
23.制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时,划分加工阶段可以更好的()、更合理的使用()、及时发现(),以及方便热处理的安排。
24.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和()。
25.工艺系统的动误差主要包括:()、()和()。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复习题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复习题一、选择题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对机械制造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资料和加工工艺方法进行规范的文件。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内容是: A. 工艺流程 B. 工艺参数 C. 设备选型 D. 原材料选择2.下列关于数控机床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数控机床具有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特点B. 数控机床可实现零件的批量生产 C. 数控机床需要配备数字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化加工 D. 数控机床比传统机床造价更低3.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下列加工方法不属于机械加工的是: A. 铣削 B. 钻孔 C. 焊接 D. 磨削4.车削加工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关于车削加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车削加工适用于内外圆柱面的加工 B. 车削加工只能用于金属材料的加工 C. 车削加工无法实现复杂形状的加工 D. 车削加工比铣削加工更慢5.下列关于数控机床编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数控机床编程可以使用G代码和M代码 B. 数控机床编程需要熟悉加工工艺和机床设备 C. 数控机床编程可以使用高级编程语言 D. 数控机床编程不需要考虑工序顺序二、判断题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对加工工序的顺序、步骤和工艺参数进行规范,以确保加工过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数控机床是一种集机械、电器、液压、气动和计算机等技术于一体的先进机床设备。
()3.铣削加工是一种通过旋转刀具来将工件材料切削掉一部分,从而得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4.数控机床编程是将加工工艺和加工程序以数控指令的形式输入数控机床,使其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自动化加工。
()5.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工艺要求和加工设备选择等方面。
()三、简答题1.请简要描述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及主要内容。
2.数控机床相比传统机床有哪些优点和特点?3.请简要描述车削加工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4.数控机床编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编程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5.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规划和编制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四、计算题1.某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中规定,对该零件进行车削加工,车削前的原材料长度为100mm,工件加工后的长度为80mm。
(完整版)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习题答案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生产过程包括:技术准备过程、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四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与机械加工有关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其文件固定形式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2、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若干个工序所组成;在每一个工序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几个工步;又可以包含一个或几个安装,在每一个安装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几个工位,每一个工位可能包含一个或几个工作行程。
工序是依据工作地点是否变化和工作过程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3、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法和自动控制法。
4、机械加工中常用的毛坯有:铸件、锻件、型材、焊接件、冷冲压件毛坯和其它形式的毛坯。
5、根据基础基准的应用场合和作用不同,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而工艺基准又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6、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有: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作为定位基准应保证工件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互为基准原则、自为基准原则。
7、在机械加工中,零件的加工阶段通常有: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和光整加工阶段四个加工阶段。
8、机械加工中的预备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正火、调质和时效处理四种。
9、机械加工中的最终热处理方法有:淬火、渗碳淬火和氮化处理三种。
10、在安排机械加工顺序时,一般应遵循的有:“先粗后精” 原则、“先主后次” 原则、“先基面后其它”原则和“先面后孔”的原则。
11、加工余量可分为工序余量和总加工余量。
12、标注工序尺寸公差时,一般毛坯尺寸公差采用双向对称标注;最后一道工序标注设计尺寸公差;而中间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一般按“入体”原则标注;即对包容表面(孔),其基本尺寸是最小工序尺寸,公差表现为上偏差;对被包容表面(轴),其基本尺寸是最大工序尺寸,公差表现为下偏差。
13、尺寸链由环组成,根据其性质不同可以将尺寸环分为组成环对封闭环;而根据组成环对封闭环的影响情况不同,又可以将组成环分为增环和减环。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复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复习题及答案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13/5/6目录目录 (1)第 2 章制造工艺装备复习题 (3)第 3 章切削过程及其控制复习题 (9)第 4 章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复习题 (14)第 5 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复习题 (20)第 6 章装配工艺过程设计复习题 (27)第 2 章制造工艺装备复习题答案 (30)第 3 章切削过程及其控制复习题答案 (34)第 4 章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复习题答案 (38)第 5 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复习题答案 (43)第 6 章装配工艺过程设计复习题答案 (47)第 2章 制造工艺装备复习题1. 单项选择1-1 构成工序的要素之一是( )。
① 同一台机床 ② 同一套夹具1- 2 目前机械零件的主要制造方法是( )。
1- 3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采用( )方法生成零件。
① 仿形 ② 浇注 ③ 分层制造 ④ 晶粒生长1- 4 在数控铣床上用球头立铣刀铣削一凹球面型腔,属于( )。
1-6 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外圆表面,其主运动是( )。
① 砂轮的回转运动 ② 工件的回转运动 ③ 砂轮的直线运动1- 7 在立式钻床上钻孔,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
① 均由工件来完成② 均由刀具来完成③ 分别由工件和刀具来完成④ 分别由刀具和工件来完成1-8 背吃刀量 a p 是指主刀刃与工件切削表面接触长度()。
① 在切削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 ② 正交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③ 在基面上的投影值 ④ 在主运动及进给运动方向所组成的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1-9在背吃刀量a p 和进给量f 一定的条件下,切削厚度与切削宽度的比值取决于()。
1- 10 垂直于过渡表面度量的切削层尺寸称为( )。
① 切削深度 ② 切削长度 ③ 切削厚度 ④ 切削宽度1-11 锥度心轴限制()个自由度。
① 2 ② 3 ③ 4④ 51-12 小锥度心轴限制()个自由度。
① 2 ② 3 ③ 4④ 5① 材料成形法 ② 材料去除法③ 材料累加法④ 材料复合法③ 同一把刀具④ 同一个加工表面① 轨迹法 ② 成型法 ③ 相切法 ④ 范成法1- 5 进给运动通常是机床中( )。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复习题答案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复习题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题目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材料特性B. 设备能力C. 加工精度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题目2:在机械加工中,工序的划分通常基于什么?A. 加工时间B. 加工顺序C. 加工设备D. 加工方法答案:B题目3:什么是机械加工中的“基准”?A. 工件的起始点B. 工件的结束点C. 工件的对称中心D. 工件上用于定位的点或线答案:D第二部分:简答题题目1:简述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基本步骤。
答案: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基本步骤通常包括:分析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
确定加工方法和加工顺序。
选择定位和夹紧方案。
确定切削用量(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
确定加工设备和工具。
制定工序内容和工序图。
确定检验和测量方法。
制定生产效率和成本估算。
题目2:如何确定机械加工中的切削用量?答案:确定机械加工中的切削用量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工件材料的硬度和韧性。
刀具材料和类型。
加工方法(车、铣、钻、磨等)。
设备的刚性和稳定性。
加工精度要求。
冷却液的使用情况。
经济性考虑,如刀具寿命和生产效率。
第三部分:计算题题目1:给定一个直径为100mm的轴,需要加工到直径为98mm,材料为45号钢。
如果使用外圆磨床,切削速度为40m/min,进给量为0.1mm/转,求完成加工所需的时间。
答案:首先,计算需要去除的材料体积:[ V = \pi \times ((D_o/2)^2 - (D_i/2)^2) \times L ]其中 ( D_o = 100mm ) 是原始直径,( D_i = 98mm ) 是加工后直径,( L ) 是轴的长度。
假设 ( L = 200mm ),则:[ V = \pi \times ((100/2)^2 - (98/2)^2) \times 200 = \pi\times (50^2 - 49^2) \times 200 ][ V = \pi \times (2500 - 2401) \times 200 = \pi \times 599\times 200 ][ V \approx 37.699 \times 200 = 7539.8 mm^3 ]接下来,计算每分钟去除的体积:[ V_{rate} = \text{切削速度} \times \text{进给量} = 40 \times 0.1 = 4 mm^3/min ]最后,计算所需时间:[ T = \frac{V}{V_{rate}} = \frac{7539.8}{4} = 1884.95 min ] 因此,完成加工大约需要1885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复习题1
1. 单项选择
1-1 重要的轴类零件的毛坯通常应选择()。
①铸件②锻件③棒料④管材
1-2 一般机床床身的毛坯多采纳()。
①铸件②锻件③焊接件④冲压件
1-3 基准重合原则是指使用被加工表面的()基准作为精基准。
②设计②工序③测量④装配
1-4 箱体类零件常采纳()作为统一精基准。
①一面一孔②一面两孔③两面一孔④两面两孔
1-5 经济加工精度是在()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①最不利②最佳状态③最小成本④正常加工
1-6 铜合金7 级精度外圆表面加工通常采纳()的加工路线。
①粗车②粗车-半精车③粗车-半精车-精车④粗车-半精车-精磨
1-7 淬火钢7级精度外圆表面常采纳的加工路线是()。
①粗车—半精车—精车②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
③粗车—半精车—粗磨④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1-8 铸铁箱体上φ120H7孔常采纳的加工路线是()。
①粗镗—半精镗—精镗②粗镗—半精镗—铰
③粗镗—半精镗—粗磨④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
1-9 为改善材料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通常安排在()进行。
①切削加工之前②磨削加工之前③切削加工之后④粗加工后、精加工前
1-10 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
①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②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③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
④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
1-11 直线尺寸链采纳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
①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②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③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④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1-12 直线尺寸链采纳概率算法时,若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则封闭环的公差等于()。
①各组成环中公差最大值②各组成环中公差的最小值
③各组成环公差之和④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
2. 多项选择
2-1 选择粗基准最要紧的原则是()。
①保证相互位置关系原则②保证加工余量平均分配原则③基准重合原则
④自为基准原则
2-2 采纳统一精基准原则的好处有()。
①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的形状精度②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③能够简化夹具设计与制造④能够减小加工余量
2-3 平面加工方法有()等。
①车削②铣削③磨削④拉削
2-4 研磨加工能够()。
①提高加工表面尺寸精度②提高加工表面形状精度③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
④提高加工表面的硬度
2-5 安排加工顺序的原则有()和先粗后精。
①先基准后其他②先主后次③先面后孔④先难后易
2-6 采纳工序集中原则的优点是()。
①易于保证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②便于治理
③能够降低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④能够减小工件装夹时刻
2-7 最小余量包括( )和本工序安装误差。
①上一工序尺寸公差②本工序尺寸公差③上一工序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厚度
④上一工序留下的形位误差
2-8 单件时刻(定额)包括()等。
①差不多时刻②辅助时刻③切入、切出时刻④工作地服务时刻
2-9 辅助时刻包括()等。
①装卸工件时刻②开停机床时刻③测量工件时刻④更换刀具时刻
2-10 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有( )等。
① 缩短差不多时刻 ② 缩短辅助时刻 ③ 缩短休息时刻 ④ 缩短工作地服务时刻
3. 判定题
3-1 工艺规程是生产预备工作的重要依据。
3-2 编制工艺规程不需考虑现有生产条件。
3-3 编制工艺规程时应先对零件图进行工艺性审查。
3-4 粗基准一样不承诺重复使用。
3-5 轴类零件常使用其外圆表面作统一精基准。
3-6 淬硬零件的孔常采纳钻(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的工艺路线。
3-7 铜、铝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宜采纳磨削方法进行精加工。
3-8 抛光加工的目的要紧是减小加工表面的粗糙度。
3-9 工序余量等于上道工序尺寸与本道工序尺寸之差的绝对值。
3-10 中间工序尺寸公差常按各自采纳的加工方法所对应的加工经济精度来确定。
3-11 直线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和减环。
3-12 工艺尺寸链组成环的尺寸一样是由加工直截了当得到的。
3-13 在工艺成本中可变费用是与年产量无关的费用。
4. 分析运算题
4-1 试选择习图5-4-1示三个零件的粗﹑精基准。
其中a )齿轮,m=2,Z=37,毛坯为热轧棒料; b )液压油缸,毛坯为铸铁件,孔已铸出。
c )飞轮,毛坯为铸件。
均为批量生产。
图中除了有不加工符号的表面外,均为加工表面。
习图5-4-1
4-2 今加工一批直径为mm 250
021.0-φ,R a = 0.8mm ,长度为55mm 的光轴,材料为45钢,
毛坯为直径φ28±0.3mm 的热轧棒料,试确定其在大批量生产中的工艺路线以及各工序的工序尺寸、工序公差及其偏差。
c )
b )
4-3 习图5-4-2所示a)为一轴套零件,尺寸mm
380
1.0
-和mm
80
05
.0
-
已加工好,b)、c)、d)
为钻孔加工时三种定位方案的简图。
试运算三种定位方案的工序尺寸A1、A2和A3。
4-4 习图5-4-4所示轴承座零件,03.00
50+
φmm孔已加工好,现欲测量尺寸75±0.05。
由于该尺寸不行直截了当测量,故改测尺寸H。
试确定尺寸H的大小及偏差。
4-5 加工习图5-4-5所示一轴及其键槽,图纸要求轴径为mm
300
032
.0
-
φ,键槽深度尺寸为mm
260
2.0
-
,有关的加工过程如下:
1)半精车外圆至mm
6.
300
1.0
-
φ;
2)铣键槽至尺寸A1;
3)热处理;
4)磨外圆至mm
300
032
.0
-
φ,保证键槽深度尺寸为mm
260
2.0
-
,加工完毕。
求工序尺寸A1 = ?
习图5-4-5
8
±
.
5
H
φ30
习图5-4-4
习图5-4-2
A3
A2
A1
8 0
-0.05
38 0 -0.1
4-6 磨削一表面淬火后的外圆面,磨后尺寸要求为mm 600
03.0-φ。
为了保证磨后工件表面
淬硬层的厚度,要求磨削的单边余量为0.3±0.05,若不考虑淬火时工件的变形,求淬火前精车的直径工序尺寸。
4-7 习图5-4-7所示零件, 有关轴向尺寸加工过程如下: 1)精车A 面(车平)。
2)精车B 面,保证 A 、B 面距离尺寸A 1。
3)自D 处切断,保证 B 、D 面距离尺寸A 2。
4)掉头装夹,精车C 面,保证 B 、C 面距离尺寸A 3=24±0.05mm 。
5)精车D 面, 保证 C 、D 面距离尺寸0
1.0202-=A mm 。
若已知切断时经济加工公差为 0.5mm ,精车时最小余量为 0.2mm 。
试用尺寸链极值法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偏差。
5. 练习题(编制工艺规程)
5-1 试编制习图5-5-1所示螺母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将有关内容填入习表5X5-1
中。
毛坯为铸件,生产批量5000件。
习表5-1
5-2 试编制习图5-5-2所示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将有关内容填入习表5-5-2中。
毛坯为精铸件,生产批量30件。
习图5-5-2 习表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