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部精细化配煤掺烧推进方案.docx

运行部精细化配煤掺烧推进方案.docx
运行部精细化配煤掺烧推进方案.docx

.

运行部精细化配煤掺烧推进案

按照集团公司大力推进燃料控价能力建设要求,省公司精细化掺烧原则,为实现公司管理“双提升”,按照公司降本增效管理办法要求,公司紧紧围绕

“ 12345 ”为核心思路 , 借鉴“三单六化”配煤掺烧经验,积极推动“主动点菜”模式,扎实做好“精准采购,科学掺配,精细化掺烧,协同管理”的科学掺烧工作。在掺烧掺配过程中以确保机组安全经济运行,保供热、保发电、保安全,为

圆满完成全年机组运行经济指标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掺烧掺配案。

一、配煤掺烧总体原则

运行部配煤掺烧以配煤掺烧小组为工作单元,将配煤掺烧工作起点推进到原煤采购计划制定层面上,由于我厂#3 、4 机组进行超低改造,因此,根据不同机组、不同季节的发电情况和发电量月度计划,拟定出不同煤种采购的数量和批次,满足生产用煤的可掺、可配。按市场优质煤种和劣质煤种的价格差制定不同的掺

烧比例,在性价比较高的前提下,增加掺烧经济煤的比例。将市场煤碳价格参与到月度发电量计划制定过程中,真正将燃料价值链全要素无缝融合于公司生产经

营活动中。

二、精细化配煤掺烧具体实施办法

( 一) 制定煤场定制化堆放管理制度

不同煤种按照硫份、灰分、热值、可磨性等四大类,分区、分块、分层进行

堆放,并按照不同时间、机组负荷要求和公司计划掺烧比例,制定出掺配预案,

保证掺配后环保排放合格。

.

( 二) 构建配煤掺烧优化配置平台(平台构建中)

将配煤掺烧菜单构建到公司SIS 系统(价值创造系统)中,配煤掺烧小组根据季节、负荷、电量计划以及设备检修情况下发配煤掺烧式,通过SIS 下发到值

长和燃料运行,值长根据根据机组特点,负荷及制粉系统检修情况实时对加仓进

行优化调整,确保机组安全、经济、环保稳定运行。

( 三) 设定经济煤种掺配边界条件

应根据煤种的各工业分析数据综合考虑掺配案,主要原则是:根据机组特点,在热值面以机组负荷为定点,以磨煤机综合出力为依据,以满足最大输入热值与

机组需求的输出热值相匹配;在入炉煤的水分以磨煤机的干燥出力为依据;灰份、

硫份、 NOx 以环保设备相匹配的掺配要求。

1.入炉煤热值控制

(1)不同季节各负荷段热值控制

入炉煤的热值主要考虑到制粉系统的出力、风烟系统和燃烧系统的运行能

力,以及增加负荷的速率与运行中的稳定性,根据目前我厂锅炉的运行工况,入炉煤在不同负荷工况下的最低热值如表一。

表一:一期:

带供热折算电供电煤耗负荷率

热值( kcal/kg )入炉煤量( t/h )负荷( MW )(g/kw.h)(%)

3003104300151100

.

250313400013783

200315380011667

15031837009150表二:二期:

供电煤耗负荷率负荷( MW )热值(kcal/kg)入炉煤量(t/h)

(g/kw.h )(%)6702984350321100 600303420030390

500305*********

450306395524467

400308385622460

350310387019652

300312364045 (2)不同季节各负荷段热值控制

考虑到机组在不同季节时的效率,对月平均负荷对应的入炉煤热值如

.

表三:一期

90%85%负80% 负75% 负70% 负65% 负月份供电煤耗

负荷荷荷荷荷荷

单位(g/kw.h )(kcal/kg)

1 月311417840983933391838163791

2 月311417840983933391838163791

3 月312419241123947393138293804

4 月313420641263960394438423817

5 月314422041393973395838553829

6 月316424841673999398438803855

7 月319429042084039402339193893

8 月322434642634092406339573931

9 月322434642634092406339573931

10 月319429042084039402339193893

.

142413393953838 1 月3142097385529

141411393933838 2 月3129224712904

平41416393973737均3154219468922表四:二期。

90%负 85%负80% 负75% 负70% 负65% 负月份供电煤耗

荷荷荷荷荷荷

单位(g/kw.h )(kcal/kg)

42417403993838 1 月

2975881389671

42417403993838 2 月

2975881389671

42419404013938 3 月

2987222710984

4 月299

42420404023938

.

8664042297

43421404033939 5 月

3000095383509

43424404063939 6 月

3022877946035

43428414103939 7 月

3057081939973

44434414144040 8 月

3082637233711

44434414144040 9 月

3082637233711

44428414103939 10 月

3057081939973

43421404033939 11 月

3000095383509

42419404013938 12 月

2987222710984

.

42424404053838平均

3012217466902 (3)不同磨煤机的热值控制(缺磨投退运行式对应热值)

在锅炉运行时考虑到燃烧的稳定和事故处理过程中确保最低负荷的稳定性,

对不同的磨煤机对应煤仓热值要求按照表三、四执行。在确保机组安全运行前提

下,配煤遵循以下原则:

表五:一期:

名磨煤磨磨磨煤磨煤机磨

称机 A煤机B煤机C机D E煤机F

热低灰

大33根据不大

值熔点或3300

于00~42同负荷段平于

( kcal/k3300~420~4200

450000均热值调整4500

g )0

表六:二期:

名磨磨煤机磨煤磨磨煤磨

称煤机 A B机C煤机D机E煤机F 热大根据不3700370根据大

值于同负荷段平~42000~4200不同负荷于 4500

( kcal/k 4500均热值调整段平均热

g )值调整

2.入炉煤硫分要求

入炉硫份以防止锅炉高/ 低温腐蚀和满足环保排放标准及为依据,煤中的硫

在燃烧时会对锅炉受热面产生高、低温腐蚀,当燃料燃烧时,其中一些硫分,在

高温火焰核心区局部缺氧的条件下会生成活性硫化氢气体H2S ,它对高温区域水冷壁会产生重的高温腐蚀。低温腐蚀重层度和影响的围与酸露点有关,烟气中SO3 含量愈高酸露点温度愈高。一般在140~160 ℃,随着含量增加还会进一步提高。酸露点温度愈高,其低温腐蚀影响的围就愈大。

另一面,随着环境温度下降,原烟气硫份升高,对空预器堵塞造成较大威胁。

负荷90% 以上80~70%70~60%60% 以下高温季节#1 炉(技改前)0.80.850.9 1.0

(7 、

炉(技改前)0.80.850.9 1.0 #2

8 、9 月)

#3 炉(已技改) 1.35 1.4 1.45 1.3

#4 炉(已技改) 1.35 1.4 1.45 1.3低温#1 炉(技改前)0.750.80.750.7

季节

炉(技改前)0.750.80.750.7 #2

(1 、

#3 炉(已技改) 1.0 1.1 1.00.8 2 、12 月)

#4 炉(已技改) 1.0 1.1 1.00.8正常#1 炉(技改前)0.80.850.90.75

季节

#2 炉(技改前)0.80.850.90.75

#3 炉(已技改) 1.2 1.25 1.3 1.2

#4 炉(已技改) 1.2 1.25 1.3 1.2 3.灰分的要求

入炉煤的灰份以电除尘最大出力下达标排放为依据。同时兼顾到锅炉排渣系统的运行能力。在不同负荷工况下入炉煤平均灰分按下表要求控制。

负荷90% 以上80~70%70~60%60% 以下#1炉14161820(%)

#2炉14161820(%)

.

#3炉20222325(%)

#4炉20222325(%)

4.挥发分的要求

挥发分低的煤种主要是影响锅炉的着火稳定性以及氮氧化物上升,根据我厂燃烧器的运行稳定性,只要氮氧化物可控,空干基挥发分大于18% 则满足条件。

挥发分高主要是影响到制粉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燃烧器烧损,根据我厂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制粉系统发生的异常情况,对空干基挥发分的控制最高≯55% 。对空干基挥发分大于48% 优选中、下层磨煤机。

5.灰熔点的要求

灰分熔点低于设计值会造成锅炉受热面结焦,偏低设计值过大时还会引起燃烧器结焦堵塞,使其损坏。根据我厂锅炉的运行情况,灰熔点(ST)> 1250 ℃不会形成受热面积焦现象,灰熔点(ST)<1200 ℃掺烧比例低于75% 不会出现大面积结焦现象,灰熔点(ST)< 1100 ℃不能加仓。

三、制定配煤掺烧具体办法

燃煤掺配掺烧小组在每月25 日前制定出下月的掺烧煤种的采购建议报公司领导,经审核批准后交燃料部,燃料部根据生产部门的煤种要求和煤碳市场情况

采购所需煤种;

燃煤掺配掺烧小组根据当月的发电任务情况制定出月度掺烧计划,根据目前的负荷曲线走势制定出每的掺烧目标,并根据上的掺烧情况分析,修订下的掺烧案,发至生产现场和相关部门;

入场煤的堆放,以单堆单放为原则,若因特殊情况需要混堆时必须遵守分类存放和同类合并的式,若因热值和含硫量偏差较大的煤种混堆而无法区分时,在掺烧过程指标估算时按较差参数计算;

运行部对不同煤种的加仓式,在正常情况下按照燃煤掺配掺烧小组的要求进行,经济煤种的加仓煤位按值长的要求进行控制,在当班值长要求停止加仓或更换煤种时,必须服从值长生产指令;

入炉煤的掺烧应尽可能考虑单独煤种加仓的式,若采用混煤加仓式时,混煤加仓式仓数不大于 2 个,主要是防止混煤不均匀,同一时段出现低热值煤种的现象;

燃煤掺配掺烧工作小组在每日16 时前制定出第二天的入炉煤加仓式,通知

煤控系统进行加仓,并以书面形式将加仓式告知各值当班值长;

各值长接班后应与调度进行沟通,了解本班的负荷变化曲线和最高出力。以入炉煤掺烧小组的掺烧式作为加仓原则,以当时负荷曲线走势控制低热值煤种的

加仓量和各煤仓的煤位。即按掺烧煤种作为对负荷的粗调整,以控制加仓煤位作为对负荷的细调整,当班值长对机组的发电出力负责;

在机组运行过程中,若发现掺烧煤种的实际指标(特别是热值、含硫和灰熔点)与预报指标发生重偏差时,值长除通知相关部门重新化验时,应同时通知燃

料运行人员更换煤种;

运行中若出现影响机组出力的缺陷时,值长除联系检修及时处理外,应了解消除缺陷的时间,若出现较长时间影响机组出力时,可联系燃料运行人员调整加

仓式,或延期处理缺陷,尽可能减少对发电量的影响;

落实入炉煤掺烧过程的责任制,在掺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班值长应如实记录,以提供解决问题的案,对掺烧过程中的参与人员实行奖惩激励机制,确保掺烧经济煤种生产任务完成。

四、配煤掺烧计划目标

掺配掺烧的目标是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综合考虑掺配掺烧和生产经营指标

之间的关系,保证满足安全、环保和经济的要求,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设定

年度掺烧低热经济煤种目标:掺烧比例60% 以上。运行部综合考虑计划做以下各项工作:

积极向燃料部了解主力煤种、经济煤种的价格。

运行部主管掺配掺烧人员必须了解场地存煤情况,根据省调下达的月度发电计划,预测入场煤热值,积极与燃料部进行沟通、联系,建议燃料管理部采购价

格合理的煤种,精确控制入场煤的标煤单价。

计划部配合,总值长积极向省调了解全省发电、用电、受电、区域负荷情况

及天气情况,更加精准的预判当天负荷,掺配掺烧小组开会讨论,合理制定加仓式,既能满足热值要求、合理控制入炉煤硫份、灰分、灰熔点,又能根据各个煤

种价格,合理控制入炉煤价格。

运行部掺配掺烧小组每召开一次掺配掺烧会议,根据上负荷情况、掺配掺烧情况、入炉煤价格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对下掺配

掺烧工作进一步提供指导性意见。

按照省公司积极推进精细化掺烧要求,公司加大奖惩力度,奖励由原来的按值奖励,改为按照每台机组燃用经济煤种煤量进行奖励,燃用比例大于50% ,多用多奖,比例不达50% 按规定考核,并按月落实奖惩,积极调动运行人员调

整热情,全员参与掺配掺烧工作。

运行部配煤掺烧小组

2016-09-08

通过配煤掺烧解决低氮燃烧器改造后飞灰含碳量升高的问题

通过配煤掺烧解决低氮燃烧器改造后飞灰含碳量升高的问题 燃煤锅炉低氮改造后,出现飞灰含碳量升高问题,通过对飞灰含碳量升高查找造成飞灰含碳量升高的原因,并相对应采取措施,通过燃烧优化、配煤掺烧等措施降低飞灰含碳量,提高机组经济运行水平。 标签:低氮燃烧器飞灰含碳量掺烧 一、锅炉系统及设备 良村电厂锅炉型号DG1110/17.4-Ⅱ12,为亚临界、中间一次再热、自然循环、燃煤汽包锅炉,四角切圆燃烧,固态排渣。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圆直径790 mm。百叶窗式水平浓淡直流摆动式燃烧器,每角燃烧器共布置16层喷口,其中六层一次风喷口、八层二次风喷口(其中3层布置有燃油装置分别是AB、BC、DE 层)。一次风喷口均布置有周界风,在炉膛垂直高度空间上,燃烧器两组布置格局,即A、B、C三层为下组,D、E、F三层为上组,A层布置有微油油枪。磨煤机为沈重MGS4062型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每台机组配置3台。每台磨煤机配2台分离器、两个煤仓,每台分离器引出4根煤粉管至炉膛,每台分离器4根煤粉管布置于锅炉四角同一高度,设计煤粉细度R90取11%。 2015年进行了低氮燃烧改造,主要进行了以下改造:1)更换五层一次风喷嘴体以及一次风喷口,A层一次风为小油枪煤粉点火装置,未改动,更换B、C、D、E、F五层一次风喷嘴体、仍沿用目前低阻力、高浓缩比的新一代水平浓淡燃烧器,在燃烧器出口增加了小钝体。2)提高燃尽风标高并新增一层高位燃尽风喷口,取消现有OFA燃尽风,增加三层高位燃尽风,调整高位燃尽风标高,使得燃烧器形成深度空气分级。3)二次风大风箱改造,高位燃尽风标高确定后,将大风箱整体向上延伸与现有大风箱连接,高位燃尽风的风箱与大风箱连成一个整体。 二、低氮改造后存在的问题 低氮燃烧器改造后因采用低温、低氧燃烧,在一定程度上能使NOx的排放水平降低,但煤粉在低温缺氧情况下着火推迟,同时燃烬能力下降,炉内燃烧工况较改造前变差,改造前原采用的配煤、配风方式很大程度上不适用,对锅炉的蒸汽参数、飞灰炉渣、排烟温度、热工品质等指标产生新的影响,同时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下降。改造时,改变了燃烧器一、二次风喷口和燃尽风喷口的面积,造成二次风与一次风的混合延迟,不利于煤粉气流的着火和燃烧。在燃用设计煤种时飞灰可燃物升幅仍可达1—2个百分点。 三、低氮改造后出现问题的处理 低氮改造前燃用阳泉无烟煤、晋中贫煤、晋北烟煤、神华煤飞灰含碳量均能控制在2.5%及以下。低氮改造后,在燃用阳泉无烟煤、晋中贫煤时,飞灰含碳

如何做好电力用煤的配煤掺烧工作

如何做好电力用煤的配煤掺烧工作 发表时间:2020-01-03T15:12:45.417Z 来源:《云南电业》2019年8期作者:韩友君 [导读] 在火力发电厂发电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在做好煤炭脱硫脱硝的基础上,做好配煤掺烧工作,提升煤的燃烧效率,降低实际投入的成本,不断改善当前火力发电厂经常现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韩友君 (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淮南田家庵发电厂安徽淮南 232000) 摘要:在火力发电厂发电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在做好煤炭脱硫脱硝的基础上,做好配煤掺烧工作,提升煤的燃烧效率,降低实际投入的成本,不断改善当前火力发电厂经常现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首先分析配煤掺烧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煤种;质量;电力用煤;配煤;掺烧 在当前我国电力行业迅速发展的前提下,火力发电厂需要针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分析当前的发展瓶颈,重点做好配煤掺烧工作,降低实际投入的成本,提升煤炭资源利用的效率。但是在当前电力用煤掺烧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无法满足企业实际生产的基本要求,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首先分析配煤掺烧存在的问题,然后就如何做好电力用煤的配煤掺烧工作展开论述。 一、电力用煤配煤掺烧存在的问题 在电力用煤配煤掺烧工作过程中,受到传统生产模式的影响,导致实际生产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在煤种条件复杂的前提下,不能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调整。下面主要电力用煤配煤掺烧工作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 第一,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就目前而言,有的电力企业采用电力用煤的配煤掺烧技术时间比较短,再加上缺乏实际管理的经验,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处在探索阶段,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影响了电力用煤的配煤掺烧工作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在进行配煤掺烧过程中,专业的技术人员比较缺乏,各个生产部门缺乏有效的协调,无法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另外,发电厂内部考核机制不完善,不能对电力用煤的配煤掺烧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尤其在标煤单价、入炉煤热值以及脱硫脱硝设备指标评价上,缺乏合理的评价,不能充分发挥责任考核的作用,无法从根本上提升管理的效率。 (二)对电力用煤的配煤掺烧经济分析不到位 在发电厂生产过程中,财务会计人员没有配置相应的核算小组,对配煤掺烧的结果进行精确的测算,导致在成本核算工作没有对成本核算进行合理的论证,导致最终经济分析的效果不理想,缺乏针对性的理论指导,降低了掺烧的效率。在进行经济分析过程中,没有采取科学理论进行指导。在电力行业迅速发展过程中,对当前配煤掺烧的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电厂需要从对经济成本进行全面的论证,分析当前的煤炭市场动态,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为进行经济论证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火电厂煤场结构设置不合理 根据有的火电厂实际运行情况,在进行配煤掺烧过程中,没有合理设置煤场结构,比如掺烧地点的煤种占有比例比较低,不能达到国家制定的标准。而相应的高硫煤种所占比例比较大。在节能环保社会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发电厂管理人员对现有煤炭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掺烧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论证,掺烧方式单一,还有生产技术人员缺乏掺烧的经验,导致在掺烧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控制配煤掺烧的比例,影响了实际生产的效益。 二、做好电力用煤的配煤掺烧工作的措施 为了做好好电力用煤的配煤掺烧工作,管理人员对燃料管理,加强配煤掺烧过程的管理,重点加强生产的现场管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下面就如何做好电力用煤的配煤掺烧工作展开论述。 (一)做好燃料管理工作 在燃烧煤进厂以后,管理需要对煤炭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测,比如做好采样工作、制样工作以及化验工作。在进行配煤采样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单位规定的标准,重点做好采样和化验工作。样品采样要具备代表性,能够满足设计标准的要求。针对实际工作存在的突发问题,需要分析不确定性风险,加强整个过程的监督,及时找到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在进行运行煤化验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做好煤炭定期校验工作和试验工作,采用优化管理的方式。在完成化验以后,技术人员需要对原始结果做好记录工作,为以后进行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配煤燃烧的工作现场管理 在配煤掺烧现场,管理人员针对现有工作情况,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掺烧技术,明确掺烧标准,做好煤燃料存放工作,通过有效管控,减少污染,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第一,做好煤燃料存放工作。就目前而言,很多发电厂主要采用去旧存新、分类储存以及定位检测的理念。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测量工作现场的热量,结合现有指标,采用分层压实的方法,最大限度减少没资源损失问题,避免煤出现氧化自燃的问题,提升储存的效率。在通常情况下,为了有效减少煤的非自然损失,储存人员需要控制好煤堆的高度,同时进行散热树立,避免出现各种不良情况的出现。第二,在进行现场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明确库存量,减少资金的流动量和储存量,保证电厂生产的连续性,实现安全生产和稳定生产,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了满足实际生产的基本要求,管理人员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从而不同储存方式,比如经常性储备和保险性储备方式,然后制定相应的储备标准,防止燃煤出现短缺或者挤压的问题。 (三)加强配煤掺烧质量管理 为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配煤掺烧的质量管理,制定相应的指标,分析配煤的水分、热量以及熔融特性,保证配煤在掺烧过程中满足硫分负荷满足实际的标准和要求。工作人员要分析配煤的结构,然后结合实际季节的特点,制定完善的掺烧方案,提升燃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控制好掺烧的比例,充分考虑到掺配的热量等特性,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整个掺配比例进行合理的调整,满足实际生产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发电厂的经济效益,管理人员需要总结以往的经验,分析配煤掺烧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建立

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智能配煤掺烧系统(发电企业必备)

发电企业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系列产品之—— 智能配煤掺烧系统 产品定位: 智能配煤掺烧系统是武汉博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电企业燃料智能化管理整体解决方案系列产品之一。该系列产品立足于为发电企业提供最适合的燃料管理系统,与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均有项目合作。 智能配煤掺烧系统参与的管理环节有煤场、掺配、上仓、燃烧、报表。 系统简介: 博晟科技智能配煤掺烧管理系统以燃料配煤掺烧精确计算、精益实施、精细管理为目标,系统以配煤掺烧模型为基础,以锅炉设计参数、来煤信息、发电计划、负荷分布、煤场库存、历史掺配评价、设备运行工况等因素为基础生成最经济、最环保、综合最优的掺配方案,系统支持线性、非线性算法(神经网络),提供支持模拟掺配、经济掺配多种方式,基于电厂负荷自动生成掺配列表,形成最优排序,从sis取锅炉数据监控掺配燃煤对锅炉影响,优化掺配模型并对入炉

煤质分析,通过定位装置监控斗轮机(堆取料机)实时工况,跟踪掺配执行。 配煤掺烧模型 系统提供神经网络算法等多种最优方案求解的算法模型,主要有:最经济方案、最环保方案、综合最优方案。以设定的目标为优化方向,在保证锅炉稳定燃烧的前提下,进行配比计算。对求解得到的优化掺配结果,按原则(成本、环保、综合)进行排序。用户可以在自动计算所得到的原始配方的基础上,自动执行5%调整(也可以设定为其它的调整比例)。用户可以手工调整原始配方或执行5%调整后得到的各煤种的掺配数量,重新进行计算与比较,得到实用配方。

主要功能说明: 系统一级模块结构图如下: (1)煤场动态管理 通过三维图形方式全面直观的展示煤场数据,动态显示各个煤场中燃煤信息,包括燃燃煤储存指标,煤质构成,燃煤在煤场中的分布,煤场温度、等情况,用图形直观的表示出来。方便用户随时了解燃煤使用情况,为燃煤采购提供采购依据。 (2)斗轮机调度管理

配煤掺烧运行优化措施

配煤掺烧运行优化措施 【作者】大唐安阳发电厂输煤管理部赖右福 【摘要】实施配煤掺烧的目的就是在保证锅炉稳定燃烧、环保达标排放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掺烧经济煤种,降低发电成本。但是,生产实际又时时制约着配煤掺烧工作的开展。本文以本厂为实例,分析了影响配煤掺烧的各项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配煤掺烧运行 优化措施,在2012年后三个季度中取到了明显效果; 【关键词】配煤掺烧;制约因素;运行优化;措施 大唐安阳发电厂(公司)在役2台320MW纯凝汽式机组和2台300MW千瓦热电联产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240MW,锅炉设计煤种为贫瘦煤,采用铁路专用线、公路汽车运输方式供煤,是豫北地区重要的电源支撑点和安阳市唯一集中供热热源。 1.影响配煤掺烧的制约因素 1.1受煤炭市场影响,我厂采购的煤种众多,煤质错综复杂, 尤其是地方煤矿煤质稳定性较差,其发热量、硫份和挥发 分等重要指标常常发生骤变,使煤场、筒仓存煤煤质波动 大,并且化验数据滞后,导致入炉配煤准确性差,经常需 要根据锅炉燃烧情况进行调整; 1.2煤场存煤不能准确分区,初次初掺配不均匀,两台热电联 产机组扩建以后,四台机组公用一个煤场,煤场容量小, 进煤量大时难于做到分区堆放,且由于矿发直下煤半挂汽 车的特点,煤场只能以#4皮带为界分为东煤场和西煤场, 煤堆太高,推煤机作业风险大,无法进行细致均匀的掺配; 1.3经济煤种的掺配受磨煤机特性制约较大。两台纯凝汽式机

组为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而两台热电联产机组为直吹式制粉系统,并且机组脱硫系统的脱硫能力差别较大,对煤质的需求不一样,入炉煤掺配经常顾此失彼; 1.4筒仓配煤存在较大局限性和滞后性。我厂输煤系统有三个 圆筒仓(每个筒仓容量3000吨),从煤场取煤或火车煤要先经过三个筒仓后,通过调整三台环式给煤机的出力来进行掺配,但某个筒仓煤质有问题或环给出现故障,对入炉掺配影响较大; 1.5除杂设备陈旧,难于有效杜绝“四块”进入原煤仓,给煤 机卡死现象时有发生,导致锅炉燃烧不稳定,助燃用油居高不下。 2.采取的运行优化措施 2.1燃煤掺配按“以电定配”原则制定,输煤管理部根据发电 部次日电量计划及负荷预测曲线,以机组负荷对应燃煤煤 质需求为目标,采用不同时段、不同掺配比例制定当日中 班及次日夜班、白班掺配方案,保证锅炉的稳定运行,脱 硫不超标,同时加强与燃料采购部、质检部的沟通,掌握 准确的来煤信息,合理安排接卸方式和存煤区域,保证煤 场、筒仓煤质相对稳定; 2.2创新筒仓前三套系统运行方式。火车接卸时根据采购部来 煤煤质、煤量预报,提前一天安排好各筒仓煤位、煤场堆 料区域,火车到厂后采取两路同时翻卸,但筒仓仓位接近

火电企业配煤掺烧问题研究

火电企业配煤掺烧问题研究 摘要:火电企业在向社会提供安全可靠洁净能源的同时还应当追求企业利益最 大化,安全、经济效益主导着企业的命运;配煤掺烧工作不仅能为火电企业提供 有力的安全保证,同时对降低发电的燃料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很高的 实际意义;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建立节约型社会,建立节约型企业的前提下,对 于缓解能源短缺,促进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个有力的探索途径。但由于受到到 煤炭价格、不同煤种煤渣特性、脱硫系统、除灰系统、辅助设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配煤掺烧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关键词:电厂锅炉;配煤掺烧;指标分析 一、火电企业配煤燃烧的环节出现的问题及主要指标对比分析 1.1火电企业配煤燃烧的环节出现的问题 配煤燃烧降低入炉煤热值,相同负荷下,入炉煤量增加,使得锅炉出力下降,锅炉热损失增加,效率降低;使的炉膛燃烧特性改变,可能出现燃烧不稳定,甚 至熄火;使得炉膛结焦结渣、受热面超温、积灰、腐蚀、磨损等特性改变;增大 了制粉系统的损耗,同时对脱硝、脱硫、除尘,除灰等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增加了部分发电成本。 1.2火电企业配煤燃烧前后的部分指标对比分析 某厂工程设计和校核煤种为晋东南贫煤,在2010年2月份开始掺烧陕煤。陕煤的主要特点是挥发份含量较高,属于典型的烟煤。2010年6月份开始掺烧蒙煤。蒙煤的主要特点是内水含量偏高,含硫量偏高,达到了2%左右。挥发份与陕煤 相差不多,故在燃烧调整上采取的措施与陕煤基本相同。但在实际运行中,对锅 炉的各项参数影响还是较大。 1.2.1各受热面蒸汽温升的对比分析 锅炉的各受热面的蒸汽温升和烟温降代表了各受热面换热是否良好,及各受 热面总吸热的分配是否合理。 1、煤种挥发份多少对各受热面的蒸汽温升的影响较小,锅炉烧陕煤和贫煤时的数据差别不大。 2、煤种水分含量的多少对各受热面的蒸汽温升影响较大,由于煤中水分含量的增大,降低了炉内的燃烧温度,在煤粉燃烧后,煤中的水分吸热变成水蒸气并 随烟气排入大气,增加了烟气量。从而使得各辐射特性的受热面换热减少,蒸汽 温升降低。如屏过、墙再和屏再的蒸汽温升减少。烟气量的增大导致各对流受热 面的换热加强,蒸汽温升增大,如高过、低过和高再的蒸汽温升增大。特别是再 热器喷水大量增加,降低了机组的经济性。 3、省煤器的给水温升由于水的比热较大,在各种工况下变化不大。给水温升始终保持基本不变。 1.2.2各主要辅机的耗电率对比分析 1、引风机的耗电率烧贫煤和陕煤时变化不大,增大的部分主要是由于布袋差压升高所致。在烧蒙煤后,由于蒙煤的水分含量较大,灰易粘结在布袋上,造成 清灰困难,布袋差压升高较明显,引风机耗电率升高较多。 2、磨煤机耗电率随着掺烧蒙煤量的加大,由于其水分含量较大,磨煤机通风量增大。磨煤机电流升高。且蒙煤的发热量较贫煤和陕煤低,同等负荷运行磨煤 机台数多,耗电率升高。 3、一次风机的耗电率逐步上升,这是由于煤种挥发份的上升所致。锅炉的一

运行部精细化配煤掺烧推进方案.docx

. 运行部精细化配煤掺烧推进案 按照集团公司大力推进燃料控价能力建设要求,省公司精细化掺烧原则,为实现公司管理“双提升”,按照公司降本增效管理办法要求,公司紧紧围绕 “ 12345 ”为核心思路 , 借鉴“三单六化”配煤掺烧经验,积极推动“主动点菜”模式,扎实做好“精准采购,科学掺配,精细化掺烧,协同管理”的科学掺烧工作。在掺烧掺配过程中以确保机组安全经济运行,保供热、保发电、保安全,为 圆满完成全年机组运行经济指标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掺烧掺配案。 一、配煤掺烧总体原则 运行部配煤掺烧以配煤掺烧小组为工作单元,将配煤掺烧工作起点推进到原煤采购计划制定层面上,由于我厂#3 、4 机组进行超低改造,因此,根据不同机组、不同季节的发电情况和发电量月度计划,拟定出不同煤种采购的数量和批次,满足生产用煤的可掺、可配。按市场优质煤种和劣质煤种的价格差制定不同的掺 烧比例,在性价比较高的前提下,增加掺烧经济煤的比例。将市场煤碳价格参与到月度发电量计划制定过程中,真正将燃料价值链全要素无缝融合于公司生产经 营活动中。 二、精细化配煤掺烧具体实施办法 ( 一) 制定煤场定制化堆放管理制度 不同煤种按照硫份、灰分、热值、可磨性等四大类,分区、分块、分层进行 堆放,并按照不同时间、机组负荷要求和公司计划掺烧比例,制定出掺配预案, 保证掺配后环保排放合格。

. ( 二) 构建配煤掺烧优化配置平台(平台构建中) 将配煤掺烧菜单构建到公司SIS 系统(价值创造系统)中,配煤掺烧小组根据季节、负荷、电量计划以及设备检修情况下发配煤掺烧式,通过SIS 下发到值 长和燃料运行,值长根据根据机组特点,负荷及制粉系统检修情况实时对加仓进 行优化调整,确保机组安全、经济、环保稳定运行。 ( 三) 设定经济煤种掺配边界条件 应根据煤种的各工业分析数据综合考虑掺配案,主要原则是:根据机组特点,在热值面以机组负荷为定点,以磨煤机综合出力为依据,以满足最大输入热值与 机组需求的输出热值相匹配;在入炉煤的水分以磨煤机的干燥出力为依据;灰份、 硫份、 NOx 以环保设备相匹配的掺配要求。 1.入炉煤热值控制 (1)不同季节各负荷段热值控制 入炉煤的热值主要考虑到制粉系统的出力、风烟系统和燃烧系统的运行能 力,以及增加负荷的速率与运行中的稳定性,根据目前我厂锅炉的运行工况,入炉煤在不同负荷工况下的最低热值如表一。 表一:一期: 带供热折算电供电煤耗负荷率 热值( kcal/kg )入炉煤量( t/h )负荷( MW )(g/kw.h)(%) 3003104300151100

配煤掺烧先进经验和做法

配煤掺烧先进经验和做法 编者按:配煤掺烧工作,诸多发电企业已进行了多年的实践,探索出的一系列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借鉴和学习。下面几篇文章,提供了配煤掺烧方面的措施,供大家学习。 掺烧褐煤方案 (试行) 一、掺烧蒙东褐煤的管理措施 1、由于褐煤挥发分高达24%,易自燃的特性,该煤种到厂后原则上不在储煤场储存。若来量大,为了及时排空的要求,应按计划部主任要求,储存到南储煤场西侧的专储位置,且储放时间不宜过长,控制置换周期不超过3个月。 2、大量褐煤到厂需长时间储存时,储煤时要边储边压实,储存最长时间控制不超过6个月。 3、燃料要加强对储煤场储放褐煤的检查和管理,发现储煤场煤有局部自燃现象时,要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来进行处理,灭火后要用轮斗机挖出吃掉,并投入水喷淋灭火。煤场局部自燃时,严禁采取向煤场大量浇水的灭火方法处理自燃的煤。 4、控制储煤场褐煤储量不超过1万吨。并留有倒跺的位置,以便进行必要的倒跺。

5、若储煤场褐煤量超过1万吨时,运行运部当班人员要及时通知计划燃料值班人员,并汇报安检科主任,与燃管中心沟通控制褐煤到厂数量。 6、用翻车机等上褐煤时,要加强对煤中火种的检查,不允许煤中夹带火种,若有自燃现象,应用消防水扑灭火种后再上。 7、燃料A、B两路皮带水喷淋装置保证完好,保证能随时正常投入。运行班长每天白班组织进行一次试投,发现缺陷及时联系检修人员消缺,并认真做好记录。 8、燃料上煤时要加强对原煤中携带的草、木材、油脂、雷管等易燃易爆杂物的监视,尽可能将原煤中携带的草、木材、油脂、雷管等易燃易爆杂物及时清除掉。 9、燃料负责每半月进行一次输上煤系统附近的消防水系统试验,消防水压充足,水压符合要求,并按规定配备专用灭火器材。 10、输上煤系统进行检修作业时,要办理明火工作票,并好防火措施。 11、燃料负责对各输煤段电缆的清扫监督工作,及时通知燃检分公司进行清扫电缆及桥架上的积粉,防止发生自燃着火。 12、燃料要加强卫生的清扫工作,不留死角,保持除尘设备的投入。 13、输煤皮带停运前要将皮带上的原煤转净。禁止往停运中的皮带上堆放原煤,防止造成自燃着火。

运行部精细化配煤掺烧推进方案(初稿)

运行部精细化配煤掺烧推进方案 按照集团公司大力推进燃料控价能力建设要求,省公司精细化掺烧原则,为实现公司管理“双提升”,按照公司降本增效管理办法要求,泉州公司紧紧围绕“12345”为核心思路, 借鉴“三单六化”配煤掺烧经验,积极推动“主动点菜”模式,扎实做好“精准采购,科学掺配,精细化掺烧,协同管理”的科学掺烧工作。在掺烧掺配过程中以确保机组安全经济运行,保供热、保发电、保安全,为圆满完成全年机组运行经济指标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掺烧掺配方案。 一、配煤掺烧总体原则 运行部配煤掺烧以配煤掺烧小组为工作单元,将配煤掺烧工作起点推进到原煤采购计划制定层面上,由于我厂#3、4机组进行超低改造,因此,根据不同机组、不同季节的发电情况和发电量月度计划,拟定出不同煤种采购的数量和批次,满足生产用煤的可掺、可配。按市场优质煤种和劣质煤种的价格差制定不同的掺烧比例,在性价比较高的前提下,增加掺烧经济煤的比例。将市场煤碳价格参与到月度发电量计划制定过程中,真正将燃料价值链全要素无缝融合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 二、精细化配煤掺烧具体实施办法 (一)制定煤场定制化堆放管理制度 不同煤种按照硫份、灰分、热值、可磨性等四大类,分区、分块、分层进行堆放,并按照不同时间、机组负荷要求和公司计划掺烧比例,制定出掺配预案,保证掺配后环保排放合格。(二)构建配煤掺烧优化配置平台(平台构建中) 将配煤掺烧菜单构建到公司SIS系统(价值创造系统)中,配煤掺烧小组根据季节、负荷、电量计划以及设备检修情况下发配煤掺烧方式,通过SIS下发到值长和燃料运行,值长根据根据机组特点,负荷及制粉系统检修情况实时对加仓进行优化调整,确保机组安全、经济、环保稳定运行。

火电厂配煤掺烧管理制度

火电厂配煤掺烧管理制度 1 目的 通过加强入厂煤质监管、细化煤场管理、优化配煤掺烧方案等措施,保障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合理控制相关燃料管理指标,降低燃料经营成本,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 组织机构 2.1 成立燃料配煤掺烧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燃料 生产的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分管配煤掺烧的副总工程师担任。小组成员由生产技术部、燃料管理部、燃料储运部、运行部、质检中心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2 成立燃料配煤掺烧工作小组,组长由分管燃料 副总师担任,副组长由生产技术部分管主任、燃料储运部分管主任与质检中心分管主任担任。小组成员由生产技术部、燃料管理部、燃料储运部、运行部、质检中心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3 工作职责 3.1 在公司燃料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全面开展配煤掺烧的日常管理工作。 3.2 每个工作日召开配煤掺烧工作会议,研究配煤掺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善工作流程和方案,理顺信息反馈流程,提升各个环节对煤质变化的响应速度。 3.3 依据入炉煤质相对稳定的原则,根据煤场存煤结

构,有计划集中配烧煤场中存储量较大的高硫煤、高挥发分烟煤、高硫低挥发分水运煤等不适合机组直接燃烧的特性煤种。 3.4 进行月度配煤总结,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5 依据机组平均负荷统计数据并参考值长预估负荷情况,定期调整入炉煤热值标准。 3.6 机组特定运行工况试验时,依据试验要求及时调整入炉煤种,确保入炉煤质各主要指标满足试验要求。对因配煤而影响机组安全稳定燃烧的事件,及时组织配煤分析会,提出完善、改进意见,并报领导小组批准。 3.7 每月度对入厂煤质预估、机组负荷预估、配煤合格率、煤场烧旧存新率等指标汇总统计,分析合格率上升或下降的原因,对相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 3.8 每月向公司燃料管理领导小组通报配煤掺烧情况,并根据煤场结构和下月度配煤要求,提出下月度配煤计划和煤炭采购建议。 3.9 负责组织入厂、入炉煤对比试验,对入厂、入炉衡器计重误差、入厂入炉机械采样系统偏差进行对比检验。 3.10按照本办法对月度配煤工作提出考核意见。 3.11 燃料管理部职责 3.11.1 每天向燃料储运部通报近期入厂来煤煤量、煤

鲁北公司制约配煤掺烧因素及对策

鲁北公司制约配煤掺烧因素及对策 大唐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2号机组在配煤掺烧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分析,归纳出制约配煤掺烧的主要因素,并采取了相应对策,以保证配煤掺烧工作的顺利进行。 标签:鲁北发电配煤掺烧对策 1 概述 鲁北公司积极开展“双增双节、盈利攻坚”活动,努力控制入厂标煤单价。在经过多台次磨煤机单烧褐煤试验后,从08月1日开始,1、2号机组正式开始掺配褐煤。截止十月末,我公司共计掺配褐煤44658吨,累计掺配率为14.5%。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许多具体问题,制约着配煤掺烧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制约因素分析 2.1 煤质因素 2.1.1 入炉煤热值低。我公司设计煤种是烟煤,其应用基设计低位发热量为22.76mj/kg。但实际入厂煤热值加权平均后只有18.02mj/kg,低于设计值20.8%合4.74 mj/kg。参照《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有关设计要求,集团公司把低于设计热值15%之内、挥发份在设计煤种规定区间内[1]的煤种称为锅炉适炉煤种。我公司由于煤炭市场供求压力,入厂煤热值偏离设计值很多,为保证机组达到额定出力并能保证安全稳定运行,配煤掺烧工作压力很大。 2.1.2 入炉煤灰分含量大。我公司设计煤种收到基灰分含量为11%,而实际煤种收到基灰分平均含量达到20.75%,最大时达28.8%,远远大于设计值要求。造成烟气含灰量大增,电除尘输灰困难。 2.2 运行因素 2.2.1 锅炉运行中无备用磨。1、2号炉分别配有五台HP863型中速磨煤机,正常四台运行,一台备用,锅炉可代最大负荷。锅炉设计代额定出力时的燃煤量是124.2吨,但由于实际煤种热值低,往往代额定负荷时锅炉总煤量达170-180吨之间,且单烧褐煤时,磨煤机出力仅能维持20-25t/h(褐煤水分大,为控制出口温度,防止堵磨),因而配煤掺烧以来,1、2号炉基本都是五台磨煤机连续运行。制粉系统的缺陷不能得到及时消除,个别磨煤机长期带病运行,无备用磨煤机,给锅炉连续安全运行造成威胁。 2.2.2 磨煤机排渣箱结焦和堵磨风险增大。因褐煤挥发份含量很高,达到40%以上,很容易发生自燃,所以石子煤必需及时排空,防止磨煤机发生着火、爆炸事故。褐煤掺烧以来,因褐煤热值低,市场烟煤煤质也不稳定,机组高负荷运行时,总煤量明显增大,运行人员排石子煤工作量大增。尤其1号炉制粉系统缺陷多,经常是派人连续排石子煤方能保证排渣箱不结焦堵磨。 2.2.3 锅炉断煤风险加大,不利安全运行。锅炉原煤仓落煤管处管壁变形,容易挂煤,褐煤掺配时由于煤中含水量大容易造成煤仓蓬煤。 2.3 设备因素 2.3.1 1、2号炉多数磨煤机热风关断门、总风门远程无法开关操作,调门操作存在卡涩和漏风现象,磨煤机运行中发生的缺陷不能及时隔离消除。给配煤掺烧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2.3.2 1、2号炉多台磨煤机密封装置因长期磨损已经不同程度损坏,磨煤机

燃煤机组配煤掺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燃煤机组配煤掺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19-01-08T16:46:15.7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作者:曹焱 [导读] 摘要:发电企业为保民生、保供电、建设蔚蓝天空的重要任务,努力履行应尽职责与义务。 (大唐信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南信阳 464000) 摘要:发电企业为保民生、保供电、建设蔚蓝天空的重要任务,努力履行应尽职责与义务。近年来因煤炭市场变化,降低发电成本,控制能耗指标是各发电企业的面临的首要任务。在节能减排的推动下,燃煤机组均达到超低排放,满足环保要求,排放指标严格控制,我们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发电厂燃烧经济煤种是降低燃料成本的主要途径,锅炉通过配煤掺烧,摸索锅炉燃烧的边界条件,最大限度掺烧经济煤种,同时会带来煤质不稳定威胁机组安全稳定等问题,所以保证配煤掺烧的有效开展,公司不断总结摸索配煤掺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关键词:掺烧;混配;经济煤;堵塞;措施 O 引言 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根据其使用目的主要用途为动力煤,发电用煤基本占动力煤的1/3以上。目前根据国家环保政策要求,煤炭企业也是在保证环保达标的情况下,响应国家号召去产能,淘汰高耗能企业,整体产出量有所限制。然而在上网电价下调的形势下,电厂更加依赖于煤炭市场,在发电企业履行社会职责,全力保民生、保供电的前提下,必然会造成生产压力不断上升,煤价顺理成章成为重要环节。发电企业不断摸索经济煤种混配经验,从而控制生产成本,缓解生产压力,为保证发电机组安全环保稳定运行,配煤掺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的研究需不断摸索,不断总结。 1 概况 某电厂为2009年投产的两台660MW超超临界机组,为东锅生产DG2000/26.15-II2型一次中间再热、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带内置式启动旁路系统的本生直流锅炉。燃烧方式前后墙对冲,设计煤种为平煤烟煤。 输煤系统配三台翻车机、三台斗轮机,三个煤场,无卸煤地沟及筒仓。660MW机组制粉系统为直吹式制粉系统。根据公司输煤系统配置情况结合制粉系统形式,入炉煤掺烧采用三级掺烧方法,即煤场分类堆放,分仓上煤,炉内混烧的方法,通过三级混配、灵活调整以弥补输煤系统混配手段短缺带来的缺点。 2 配煤掺烧目标 为全面贯彻集团2017年工作会议精神,落实“1126”总体要求,公司发挥优势,克服劣势,确保陕煤优质低价烟煤采购量,在保证安全、环保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经济煤种掺烧比例。年初制定配煤掺烧目标,过程进行跟踪,及时纠偏,最大限度挖掘掺烧潜力,努力降低燃料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 配煤掺烧试验 电厂燃煤锅炉以设计煤种为基础,根据不同的锅炉结构、炉型、制粉系统、燃烧器、锅炉运行方式,选择不同种类的经济煤种,来确定深度配煤掺烧方案,所以配煤掺烧中选择煤种的搭配,会对锅炉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会造成影响。660MW机组为直吹式制粉系统,由于煤泥的物理特性,在掺烧煤泥经常造成制粉系统断堵煤,对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一定影响。为推进深度配煤掺烧工作,公司在经济煤种掺烧比例,混配煤均匀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试验,最大限度进行配煤掺烧,使掺烧收益最大化。 积极探索掺烧新煤种,引进了平煤煤泥、神华低灰熔点烟煤等进行了试烧,目前试烧效果良好,为今后降标单提供有力的掺烧支撑。针对设计煤种为烟煤的锅炉,探索掺烧经济煤种,为拓宽掺烧新煤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4 经济煤种选择 某电厂经济煤种,首先是陕煤,其次是平煤的经济煤和煤泥。陕煤的优质煤种不仅是公司重要的低价优质经济煤种,更为公司掺配劣质煤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掺烧经济煤种奠定基础,经济煤种采购时,主要以二矿经济煤种以及低热值烟煤,同时加大煤泥采购量。 5 配煤掺烧方案 入炉煤掺烧采用三级掺烧方法,即煤场分类堆放,分仓上煤,炉内混烧的方法。优化煤场管理,不同煤质实行分类储存,确保混配科学、精准。以入炉煤明白卡形式及时管控掺配过程,以日、周、月全时段进行掺烧情况统计,对掺烧量及时调整,实现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 根据直吹式制粉系统特点,实现“炉前混配、分仓上煤、炉内掺烧”,根据负荷情况和运行参数,通过调整一次风对应上中下层制粉系统的出力比,实现不同负荷和设备参数下的掺烧。 6 问题及措施 6.1 制粉系统断堵煤频繁 1)根据公司煤场特点,对经济煤种制定专项堆放方案,提前谋划煤泥的接卸与堆放,接卸的煤泥必须堆放在干煤棚内,防止降水对煤泥流动性造成影响,煤场分区堆放。 2)经过摸索发现,煤泥与面煤掺配后流动性较差,掺配比例较低,而与粒煤掺配对流动性影响较小,掺配比例可以提高至35-50%左右。建立煤种数据台账,利用陕西、山西区域烟煤特性,粒煤流动性好、热值高的优点与平煤煤泥进行掺烧措施,有效缓解制粉系统断堵煤以及热值低的问题。 3)为防止断堵煤发生,建立入炉煤明白卡进行风险体现,上煤前加强上煤与运行人员的沟通,做好掺烧预想。运行人员根据煤泥的掺烧比例分析断堵煤风险,并加强就地检查,发现存在断堵煤风险提前进行调整制粉系统出力。 4)若制粉系统断堵煤频繁,及时采取停止上煤拉空仓的措施,消除原煤仓贴壁问题,降低断堵煤对机组安全运行造成的风险。 6.2 锅炉空预器易堵塞 发电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后,环保超净达标排放,燃煤锅炉环保指标已达到燃气机组排放指标控制要求,但配煤掺烧过程中掺烧贫瘦煤脱硝SCR入口NOX产生量增加,为控制排放指标达标排放,喷氨量随之增加。 1)精细化配煤,针对经济煤种与适烧煤种进行分堆放置,利用取煤设备进行分类上煤,入炉前利用煤仓进行预混。 2)运行精细化调整,降低入炉煤硫分波动。参照实时燃烧情况,判断入炉煤硫分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制粉系统运行方式,通过增减给

配煤管理办法

附录 L (标准性附录) 配煤掺烧管理办法 1 范围 1.1本办法规定了公司配煤掺烧管理的管理机构及职责、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等。 1.2本办法适用于公司配煤掺烧管理工作。 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 管理机构及职责 2.1 成立燃料配煤掺烧领导小组,通过加强入厂、入炉煤质监管、细化煤场管理、优化配煤掺烧方案等措施,保障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合理控制相关燃料管理指标,降低燃料经营成本。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生产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总师担任,小组成员由生产技术部、燃料储运部、运行部、燃料管理部、质检中心等相关部门主任组成。其职责为: 2.1.1 全面领导、指挥公司配煤掺烧工作。 2.1.2 全面领导入炉煤数量、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协助管理入厂煤数量、质量工作。 2.1.3 每月向公司燃料管理领导小组汇报配煤掺烧情况,并根据煤场存煤结构和下月电量计划,提出下个月公司煤炭采购建议。 2.1.4 审批工作小组的月度考核结果。 2.1.5 及时修订、更新本办法。 2.2 成立燃料配煤掺烧工作小组,组长由分管燃料副总师担任,副组长由生产技术部、燃料储运部相关主任担任,小组成员由生产技术部、燃料管理部、燃料储运部、运行部、质检中心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其职责为: 2.2.1 在燃料配煤掺烧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全面开展配煤掺烧的日常管理工作。 2.2.2 每月初向配煤掺烧领导小组汇报上月配煤掺烧工作情况,提出下月度配煤计划和煤炭采购建议。 2.2.3 每个工作日召开配煤掺烧工作会议,对配煤各相关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2.4 汇总统计月度入厂煤质预估合格率、机组负荷预估合格率、配煤合格率、煤场烧旧存新率等指标,分析合格率上升或下降的原因,对相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 2.2.5 负责入炉煤采制化质量监督管理与数量统计管理。 2.2.6 负责组织入厂、入炉煤对比试验,对入厂、入炉衡器计重误差、入厂与入炉机械采样系统偏差进行对比检验。 2.2.7 负责月度入厂入炉热值差分析,依据公司月度热值差控制目标,提出相关管理措施。 2.2.8 按照本办法对月度配煤工作提出考核意见。 2.3 生产技术部职责 2.3.1 负责入炉煤质量监督管理和数量统计管理的日常工作。 2.3.2 参与日常配煤掺烧工作例会,提出合理的配煤建议。 2.3.3 制定并及时修订《负荷煤质对照表》详见附件一,指导配煤掺烧。 2.3.4 定期进行不同掺配方式试验和不同煤种的掺配燃烧试验,制定阶段性掺配、混

实现配煤掺烧的意义和目的

实现配煤掺烧的意义和目的: 众所周知,火力发电厂锅炉选型有相对应的设计煤种。当煤质超出设定适应范围,将会给锅炉的安全、经济性带来很大的影响,主要的体现在:(1)锅炉出力下降;(2)锅炉热损失增加,效率降低;(3)燃烧不稳定,甚至熄火,燃尽程度差;(4)锅炉炉膛结渣、受热面超温、腐蚀、磨损和增加大气污染;(5)燃料费用和发电成本增加。在实际工作当中中,由于煤质变化大而导致锅炉炉膛结焦、超温、爆管、灭火等问题较为突出。 为了保障机组安全经济运行,配煤掺烧应当是当前火电厂稳定煤质的最安全和最经济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数据,了解近年来,虽然很多火电厂,尤其是南方内陆省份电厂,由于煤源媒质不稳定,便希望通过对锅炉设备大力改造而取得稳定效果,如调整燃烧、改造燃烧设备和系统、采用新型燃烧器等措施,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改造后,煤质的变化又会带来相关的不同问题;这是中国的国情;因此通过在煤粉进入炉膛前将不同煤种依据—定的原则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混配,形成配煤掺烧,来满足锅炉运行的各种具体要求是较为科学和长久的办法。这和当前我们国家提出建立节约型企业是相吻合的;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通过配煤掺烧可以实现以下目的: 1、确保燃煤质量的均衡化,稳定入炉煤与入厂煤热差值,对入炉煤的媒质更好的进行稳定调控: 2、调节燃煤的品质:(1)调节灰分;(2)调节硫分;(3)调节发热量;(4)调节挥发分 3、另外,配煤掺烧还有如下作用:(1)提高劣质煤的利用率,降低燃料成本,减少发电成本。 (2)减少污染排放。(3)可通过配煤来改变煤质加以解决和改善锅炉受热面结渣、腐蚀、磨损等问题。(4)扩大购煤主动权,拓宽煤源管道,使锅炉对媒质范围有更宽的选择,使我公司不再完全依赖于某一种或—类煤。 象我公司目前1200MW装机容量火电企业,70%~80%的发电成本用来买煤,如果通过合理的将不同类、不同性质的煤种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煤,在保证机组安全运行条件下,平均下来,可以使煤价降至最低,设想一下我公司按当前装机容量每年消耗360万T煤,若通过配煤掺烧,使每吨标煤价格降低1%,则每年可节约600万元以上。显然,配煤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显著和巨大的。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发电成本。 当前配煤掺烧现况: 我公司曾经在配煤掺烧工作上走过不平凡的一段,2004年以前由于煤炭市场稳定,我公司来煤煤源一直较为理想,配煤掺烧意义不大;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加强,燃煤市场由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转变。煤炭供应出现全国性的紧张;加之我公司地处偏僻,周围没有产量、质量稳定的煤源,全靠火车来煤供应,火车来煤同时又受地域、采购、中转、运输等诸多环节的影响,2003年下半年后我公司来煤质量情况急转直下;以2004年一季度为例,当时原煤到厂由媒质基本稳定的10余家大矿变成分散的近30余家,严重时厂内库存煤一度只剩万余吨,仅供双机运行不到48小时,基本上是有什么煤烧什么煤,所烧的煤绝大多数是劣质煤,由此带来了一大堆问题:

输煤管理部配煤掺烧考核管理办法

输煤管理部配煤掺烧考核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配煤掺烧流程管理,保证我厂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有效控制燃料单位成本,结合我厂掺配煤考核细则,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输煤管理部各运行班组。 第二章配煤掺烧总体指导思想 第三条配煤掺烧工作在围绕机组安全、稳定、经济、环保运行的前提下,应兼顾经济指标,通过煤场精细化管理,重点做好入厂煤管理、煤场量质动态管理和煤场分区存取管理,实时优化掺烧方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第四条配煤掺烧首要工作是长期保证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煤质需求,不发生因入炉煤质导致锅炉灭火、燃烧不稳、脱硫环保超标等严重事件。 第五条配煤掺烧的工作基础是抓好煤场管理,加强入厂煤和煤场煤质的取样化验管理,实时掌握煤场量质动态,确保煤场数据准确。 1

第六条通过优化配煤掺烧管理,保持锅炉经济指标相对稳定,最大限度保证锅炉经济运行。 第七条根据机组脱硫系统能力,合理控制入炉煤含硫量,减少机组非计划降出力事件,杜绝因掺配责任导致环保超标排放事件的发生。 第八条根据不同时期(段)负荷需求,及时优化调整掺配方式,在满足机组顶满负荷计划,生产经济性指标可控前提下,尽量加大低价经济煤种的掺配比例,维持煤场库存结构相对最优。 第三章配煤掺烧职能与分工 第九条配煤掺烧由输煤管理部配煤主管总体安排和部署,输煤管理部煤场运行班及各运行班组负责具体工作的执行与落实。 第十条煤场运行班主要负责汽车来煤的接卸、分区存放、初次掺配和煤场存煤的数据统计等工作。 (一)每天下午煤场运行班班长根据次日计划来煤信息及配煤主管的具体要求做好接卸煤预案。 (二)汽车煤入厂后,煤场运行班要严格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接卸方案分区分类接卸存放,煤质相近煤种在同一区域接卸后要用推煤机掺混均匀,并通过加权平均得出掺混后的煤质情况。 (三)煤场运行班统计员要详细记录、汇总每天汽车、火 2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进一步深化科学配煤掺烧工作指导意见

附件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进一步深化科学配煤掺烧工作指导意见 近年来,集团公司系统大力开展配煤掺烧工作,对保障燃料供应、降低经营成本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随着电煤市场的变化,如何调整煤源结构、降低燃料成本成为摆在火电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而配煤掺烧工作是调整煤源结构的科学依据与应用结果。为了充分挖掘配煤掺烧潜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一保一降”目标,现就集团公司系统进一步深化科学配煤掺烧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如下。 一、深化科学配煤掺烧工作的指导思想 在国家实行电煤并轨、燃料供应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随着供应形势的好转及经营压力的增大,控煤价是火电企业完成经营目标的主攻方向,燃料采购必须从保供应、控煤价向控煤价、保供应转变,从生产供应型采购向经营战略型采购转变。 由于电煤的价格越来越公开透明,单纯依靠降低单一矿点或供应商的煤价已不现实,而是要靠调整燃料采购结构取得综合煤价的优势,其前提就是制定科学配煤掺烧方案,正确提供燃料采购供应依据。因此,配煤掺烧是新形势下企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优化煤源结构的必然选择,是控制燃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内在需求。必须进一步深化和加强配煤掺烧工作, 1

借力集团公司以燃料入厂验收监管系统、数字化煤场、数字化标准化验室“三大项目”为基础的“数字燃料”建设,推动配煤掺烧工作向科学化、精细化发展。 二、深化科学配煤掺烧工作的主要原则 按照“价值思维效益导向”理念,配煤掺烧工作要从实现利润目标出发,把过去基本上被动地掺烧煤泥、低质低价煤的粗放方式,深化到针对工况分时掺烧、精细管理阶段,把以往只注重配煤手段、掺烧方法的应用,前移到调整采购结构、优化煤源环节,实现综合考虑机组运行安全和经济效益的科学配煤掺烧。应该满足以下原则: (一)加强机组性能试验力度,做到方案科学; (二)针对机组不同负荷工况,做到掺烧实时; (三)结合燃料“三大项目”建设,做到结果精准; (四)提供燃料经济采购依据,做到煤源优化。 三、深化科学配煤掺烧工作的总体目标 基于燃料“三大项目”的相关功能,通过热力性能试验等方法测定和设备适当改造,针对本企业炉型、不同煤质、不同负荷工况,建立配煤掺烧数学模型,指导实时配煤掺烧和采购供应,实现“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相统一的总体目标。 安全性:配煤掺烧的结果,要确保煤质的相关参数满足输煤系统、磨机系统、燃烧系统等生产设备稳定、安全运行的需要。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