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哲学ppt
合集下载
康德哲学ppt

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 的人本主义精神
判断力批判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
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
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 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 康德寻求分割的现象界和物自体两个世界的沟通,认为自由 的道德律令要在感性的现实世界实现出来,其中介是反思判断力。 既带知性性质,又带理性性质, 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 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判断力批判
Critique of Judgment
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
我们能认知什么?
所谓“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它探讨了理性认识的 先天法则,反对大卫·休谟彻底的经验主义,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 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 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 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 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 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 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知性为自然立法。“Kant’s hypothesis was that it is the objects that conform to the operations of the mind, and not the other way around”这也被成为哲 学上的“哥白尼革命”
• 1755年康德重返哥尼斯堡大学,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 讲师15年,任教自然地理学、数学、力学、工程学、伦理学、自然科学、 物理学、雄辩学等学科;
《康德及其哲学》PPT课件

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形而上学,看它究
竟有没有资格被称之h 为科学。
28
康德对理性能力的批判一分为三:
《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考察理性的认 识能力,康德称之为“理论理性”;
《实践理性批判》考察理性的实践能 力或者说意志能力,康德称之为“实 践理性”;
《判断力批判》考察的“判断力”则 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起沟通作 用的中间环节。
康德终生独身,一生活了80岁。
h
7
康德的哲学著作如下:
《纯粹理性批判》(1781、1787年)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1783年)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1785年) 《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 《判断力批判》(1790年) 《单纯理性范围内的宗教》(1793年) 《道德形而上学》(1797年)
1740—1746年,康德在哥尼斯贝格大 学读书,由于家境贫寒,没有进行学 位论文答辩就离开学校到家乡附近做 家庭教师,直到1754年。
h
4
1755年6月,康德以《论火》、《对形 而上学知识的基本原理的新解释》等 论文而成为哥尼斯贝格大学哲学系的 编外(无薪)讲师,开始了长达41年 之久的教学生涯。他先后讲授过数学、 物理学、地理学、人类学、逻辑学、 形而上学、伦理学、自然神学、教育 学、要塞建筑术和烟火制造术。
h
8
二、哥白尼式的革命
康德登上哲学舞台的时候,正是以启
蒙主义为主导精神的近代哲学陷入困
境之时。康德批判地继承了启蒙主义
的基本精神,并且将启蒙主义推向了
一个新的阶段。康德哲学被誉为哲学
史上的一场革命,通常被人们称之为
“哥白尼式的革命”。哲学上的革命意
味着哲学方向的转变,而康德的确扭
转了哲学的方向。
领域的时候,不仅自由而且人本身的
康德的教育哲学 ppt课件

康德的教育哲学
30
分析:
李雯的内在道德原则是追求简单公平的:你 跟我玩,我也跟你玩;你不理我,我也不理 你;你送我一支铅笔,我送你一块橡皮。而 老师却要求李雯做出不能取得回报的单向 帮助。
引导李雯形成道德是自律的观念。
康德的教育哲学
31
3.反思道德教育方法
(1)反对利用从众心理树立榜样的做法
如果从效果上谈论道德,还是带有功利性。 所以从动机和目的来看道德才能摆脱功利性。 主观目的总是偶然的、依对象的不同而变化的,
只有客观目的才是一切有理性者普遍必然的目 的,具有绝对的价值。
康德的教育哲学
16
第三条道德律
每个人的意志都是立法的意志。
每个人都出自自己的自由意志为自己立法,而 不是听从别人的教导。
康德的教育哲学
25
(四)人性观之非善非恶
“人生之初只是一个‘自然人’,无所谓 ‘善’和‘恶’。 ”
“人的本性在道德上为善耶?为恶耶?都不是的, 因为人在本性上并不是一个‘道德人’。”
自由意志既可以为善,也可能导致邪恶。
人类必须接受教育,主要是道德教育,一 方面约束自己的非人性成分,防止人性蜕 化为动物性;另一方面发展人“向善”的潜 在倾向和能力,从而形成善良意志。
1755年康德重返哥尼斯堡大学,任讲师。1770年康德 被评为教授,1786年升任校长。在校期间他先后当选 为柏林科学院、彼得堡科学院和科恩科学院的院士。
1797年康德辞去大学的教学工作。1804年2月12日康 德逝世。
康德的教育哲学
4
康德的生活:
一位传记家赞叹道:“康德的一生就像是 一个最规则的动词。”
康德的教育哲学
7
二、康德的教育思想
康德 哲学.ppt

反题:没有自由,世界上的一切都服从于 自然因果律
对现象领域的规定
四、实践理性批判
人类 理性
理论理性:认识功能
自然法则
人 不得不服从
应该遵从
实践理性:意志功能
道德法则
四、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是把实践范畴引入哲学的第一人,其实 践仅限于伦理学范围
自然法则体现为以“是”为系词的叙述式, 理性法则乃是由“应该”联结的命令式
五、判断力批判
美学
康德是西方美学史上开宗立派的大师,从 他之后美学才真正成为独立的学科
康德的美学贡献与其审美经验无关,完全 是出于其哲学理论需要的纯粹理论思辨的 结果。
五、判断力批判
美学 审美判断不同于逻辑判断,它基于美
感而不是范畴 审美判断关涉的是主体对事物的纯粹
形式的把握,与被把握的对象没有直 接关系(事物之美与事物本身的性质 无关,而是因为它符合了主体的某种 形式,引想主观上愉快的美感)
知识以判断为基本单位,而判断就是以某种形式把不 同的表象或概念联结(综合)在一起。
综合的三重作用:直观中把握性的综合;想象中再现 性的综合;概念中认知性的综合
认识的对象只是表象,即把不同的表象结合于一身的 同一性(对象概念)→意识的同一性→自我的同一性 为其基础和前提→一切认识之最高的根据就是先验主 体的自我同一性。
先验分析论 三、纯粹理性批判
客观演绎:从自我的先验同一性出发,通 过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之间的关系说明范 畴对经验的客观有效性
自我的先验同一性:我思伴随着我的一切表象 自我意识还必须以对象之综合的统一性为前提 范畴作为先验自我之综合统一功能的体现乃是
自我与对象之间的“中介” 知性范畴是形成经验对象的先天条件
对现象领域的规定
四、实践理性批判
人类 理性
理论理性:认识功能
自然法则
人 不得不服从
应该遵从
实践理性:意志功能
道德法则
四、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是把实践范畴引入哲学的第一人,其实 践仅限于伦理学范围
自然法则体现为以“是”为系词的叙述式, 理性法则乃是由“应该”联结的命令式
五、判断力批判
美学
康德是西方美学史上开宗立派的大师,从 他之后美学才真正成为独立的学科
康德的美学贡献与其审美经验无关,完全 是出于其哲学理论需要的纯粹理论思辨的 结果。
五、判断力批判
美学 审美判断不同于逻辑判断,它基于美
感而不是范畴 审美判断关涉的是主体对事物的纯粹
形式的把握,与被把握的对象没有直 接关系(事物之美与事物本身的性质 无关,而是因为它符合了主体的某种 形式,引想主观上愉快的美感)
知识以判断为基本单位,而判断就是以某种形式把不 同的表象或概念联结(综合)在一起。
综合的三重作用:直观中把握性的综合;想象中再现 性的综合;概念中认知性的综合
认识的对象只是表象,即把不同的表象结合于一身的 同一性(对象概念)→意识的同一性→自我的同一性 为其基础和前提→一切认识之最高的根据就是先验主 体的自我同一性。
先验分析论 三、纯粹理性批判
客观演绎:从自我的先验同一性出发,通 过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之间的关系说明范 畴对经验的客观有效性
自我的先验同一性:我思伴随着我的一切表象 自我意识还必须以对象之综合的统一性为前提 范畴作为先验自我之综合统一功能的体现乃是
自我与对象之间的“中介” 知性范畴是形成经验对象的先天条件
《康德及其哲学》课件

中的重要地位。
03
康德对后世的影响
对欧洲哲学的影响
德国观念论
康德的思想对德国观念论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先验主义和批判 哲学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理 论资源。
欧洲浪漫主义
康德的哲学思想也影响了欧洲浪漫主 义运动,强调个人自由和独立思考, 对现代欧洲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现代伦理学的影响
总结词
康德的哲学思想对实用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实用 主义者强调实践和应用,这与康德哲学中的实践理性观念 相呼应。
要点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详细描述
康德的哲学思想对实用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实用 主义者强调实践和应用,认为真理是相对于实践的结果而 言的,这与康德哲学中的实践理性观念相呼应。康德的实 践理性观念强调道德的自主性和自由意志,认为道德法则 不是基于经验或感性欲望,而是基于先验的自由意志。这 一思想对实用主义者关于道德和自由的观念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道德哲学
总结词
道德哲学是康德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提出了“绝对命令”和“善良意 志”等核心概念,强调道德的普遍性和 必然性。
VS
详细描述
康德认为,道德法则只能来自纯粹理性, 而不能来自经验世界。他提出了“绝对命 令”,即一个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取 决于它是否符合普遍法则。同时,康德认 为善良意志是人类最本质的道德属性,它 不受个人欲望和利益的驱使,而是出于义 务和责任。
社会契约论
康德的社会契约论思想也对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认为社会契约是实现正义和自 由的必要条件,对现代政治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04
康德与当代哲学
康德与后现代主义
总结词
康德与后现代主义的关联主要表现在对理性主义和经 验主义的批判上,后现代主义继承了康德的这一思想 ,并对现代性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
03
康德对后世的影响
对欧洲哲学的影响
德国观念论
康德的思想对德国观念论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先验主义和批判 哲学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理 论资源。
欧洲浪漫主义
康德的哲学思想也影响了欧洲浪漫主 义运动,强调个人自由和独立思考, 对现代欧洲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现代伦理学的影响
总结词
康德的哲学思想对实用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实用 主义者强调实践和应用,这与康德哲学中的实践理性观念 相呼应。
要点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详细描述
康德的哲学思想对实用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实用 主义者强调实践和应用,认为真理是相对于实践的结果而 言的,这与康德哲学中的实践理性观念相呼应。康德的实 践理性观念强调道德的自主性和自由意志,认为道德法则 不是基于经验或感性欲望,而是基于先验的自由意志。这 一思想对实用主义者关于道德和自由的观念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道德哲学
总结词
道德哲学是康德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提出了“绝对命令”和“善良意 志”等核心概念,强调道德的普遍性和 必然性。
VS
详细描述
康德认为,道德法则只能来自纯粹理性, 而不能来自经验世界。他提出了“绝对命 令”,即一个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取 决于它是否符合普遍法则。同时,康德认 为善良意志是人类最本质的道德属性,它 不受个人欲望和利益的驱使,而是出于义 务和责任。
社会契约论
康德的社会契约论思想也对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认为社会契约是实现正义和自 由的必要条件,对现代政治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04
康德与当代哲学
康德与后现代主义
总结词
康德与后现代主义的关联主要表现在对理性主义和经 验主义的批判上,后现代主义继承了康德的这一思想 ,并对现代性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
西方哲学概论第十三讲 康德——哲学的“蓄水池”47页PPT

西方哲学概论第十三讲 康德——哲学
的“蓄水池”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康德哲学PPT课件

2
3
• 我们对康德的个人生活印象,似乎总围 绕着几件事:一件是康德出门散步极为 守时,风雨不误,以致于有人拿来对表, 另一件便是康德一生独身,足迹未出家 乡,生活单调,乏善可陈。这种印象给 我们勾勒的康德似乎一辈子除了哲学之 外,便没有别的了。以至康德传记作者 古留加说“康德外表生活秩序井然,千 篇一律,比起从事这种工作的其他人来, 显得更为单调刻板。”
5
• 康德当时(1770年3月)虽已是哥尼斯 堡大学的正教授,但在一般人眼里,只 不过是一个平庸之辈而已。连德国启蒙 运动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也 认为康德获得此教授头衔只因为他是这 样一位普通教师和作者而变得黯然失色。 因而在1770年———1780年期间,康 德的学生克芳斯到柏林旅行时,偶然参 加一些由教授们举行的园会,当他提到 康德案头有一部肯定会让哲学家们焦躁 不安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时,被教 授们大大讥笑了一番。
13
• 晚上在住所凭栏眺望夜色中的街景既不 辉煌也谈不上绚丽,隐约里感到神秘。 窗户正前方有一个尖顶教堂,那里就是 康德的墓!
• 午夜时分,满天繁星夜空清澈深邃 透明如洗,镌刻在心头的名句脱口而出: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 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 时时翻新,无以复加的赞叹和敬畏:头 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坐在窗 前眺望近代的格尼斯堡现在的加里宁格 勒,尘世的喧嚣与污浊已经化为乌有, 在黑夜里抬头仰望天宇,看到星空,永 恒的星空,深深撼动人心的星空!给人 一种身心俱爽的快感。
贝尔的相似之处确实引人注目。……康
德先生已很久没有发表哲学著作了。而
他保证他不久便会发表一本小册子。”
这本小册子当然是指《批判》了。可当
时,在1778年夏,康德还对这本书的篇
3
• 我们对康德的个人生活印象,似乎总围 绕着几件事:一件是康德出门散步极为 守时,风雨不误,以致于有人拿来对表, 另一件便是康德一生独身,足迹未出家 乡,生活单调,乏善可陈。这种印象给 我们勾勒的康德似乎一辈子除了哲学之 外,便没有别的了。以至康德传记作者 古留加说“康德外表生活秩序井然,千 篇一律,比起从事这种工作的其他人来, 显得更为单调刻板。”
5
• 康德当时(1770年3月)虽已是哥尼斯 堡大学的正教授,但在一般人眼里,只 不过是一个平庸之辈而已。连德国启蒙 运动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也 认为康德获得此教授头衔只因为他是这 样一位普通教师和作者而变得黯然失色。 因而在1770年———1780年期间,康 德的学生克芳斯到柏林旅行时,偶然参 加一些由教授们举行的园会,当他提到 康德案头有一部肯定会让哲学家们焦躁 不安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时,被教 授们大大讥笑了一番。
13
• 晚上在住所凭栏眺望夜色中的街景既不 辉煌也谈不上绚丽,隐约里感到神秘。 窗户正前方有一个尖顶教堂,那里就是 康德的墓!
• 午夜时分,满天繁星夜空清澈深邃 透明如洗,镌刻在心头的名句脱口而出: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 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 时时翻新,无以复加的赞叹和敬畏:头 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坐在窗 前眺望近代的格尼斯堡现在的加里宁格 勒,尘世的喧嚣与污浊已经化为乌有, 在黑夜里抬头仰望天宇,看到星空,永 恒的星空,深深撼动人心的星空!给人 一种身心俱爽的快感。
贝尔的相似之处确实引人注目。……康
德先生已很久没有发表哲学著作了。而
他保证他不久便会发表一本小册子。”
这本小册子当然是指《批判》了。可当
时,在1778年夏,康德还对这本书的篇
康德哲学 ppt课件

ppt课件
2
一、生平
(一)出生(1724—1804) (二)康德宗教(虔敬派)人格两面像:家庭与学校
1.家庭虔敬教养:温暖、安全、可靠 2.腓特烈中学虔敬派教育:虚伪、奴性和傲慢 (三)大学 (四)一贯的日常生活:钟表式的,唯一一次的打乱,阅读《爱弥儿》,对 其 影响很大“卢梭在这方面纠正了我的错误,消除了我的盲目偏见。我学会了敬重 人。我常常觉得,假如我[作为研究者}不想在奠定人权上给大家作些贡献,我就 会比那些普通的劳动者更没有用处。”
我们的知识的判断呢?康德断言有,就是先天综合判断。换言之,知识就是先天
综合判断。那些知识是属于先天综合判p断pt课呢件 ?
你为 什么只作出他们很壮很胖,为什么不是最胖最壮。这就要问你作出判断的
依据在哪里,是猪和牛,还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依据,或者说,你在作出判断
之前就有了判断的能力,还是完全没有,你的判断力是猪和牛的形状给你的感
官刺激才产生的,如果是这样,你也许就不会作出很胖很壮这样的判断,你只
会作出猪是猪,牛是牛的判断。因为你是被动的,猪和牛是主动的,是猪和牛
给力你判断力,只能给你牛和猪一样的判断力。 如果不是,就证明我们产生很
壮和很胖这样的判断前,或者说在看到这头壮牛和肥猪之前就有了先于经验的
判断能力,在经验到这个对象的时候,通过先于经验的判断能力和这个经验对
象(猪和牛)相结合,作出了这样的判断,你的判断能力就在这个经验对象中
得到验证。
ppt课件
10
(2)判系形成:a.普遍必然性的确切可靠
的知识是如何可能的?经验论对唯理论的挑战与怀疑
唯理论
经验论
沃尔夫
知 知断 缺
莱布尼茨 斯宾诺莎
笛卡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思想的核心部分
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样做?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范畴律令 (Kategorischer Imperativ)”:“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 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它探讨了道德意志的先天法则。 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康德扮演的是基督真理的 维护者,是他首次确定了精神的永存和上帝的存在。 康德讨论了生活中的至善问题,他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 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 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 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 的人本主义精神
政治思想
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 他支持法国大革命以及共和政体, 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 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 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 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 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 构想。
1755年3月 《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4月17日 提出学位论文《论火》;5月13日 硕士学位考试 ;6月12日 得到硕士学位;9月27日 求职论文答辩。 《对形而上学 认识论基本原理的新解释》 1759年10月 《试对乐观主义作若干考察》 1760年6月 《对丰克先生夭亡的想法》 1762年 《三段论法四格的诡辩》 赫德尔听康德讲课(到1764年)12月 《证 明上帝存在的唯一可能的根据》 1763年 《将负值概念引入哲学的尝试》 1764年 《对于美好和崇高的感情的的观察》《论脑病》《对自然神论和道德 原则的明晰性的研究》 1765年 《关于1765年冬季学期讲课时间表的通知书》 1766年2月 康德被认命为王家图书馆副馆长。 《视灵者的幻想》 1768年 《论空间方位区分的基本根据》 1798年4月4日 康德被选为西恩(意大利)科学院院士;秋 《学科间纷争》 《人类 学》发表 1799年8月 《关于费希特所著《知识学》的声明》发表 1800年 最后一篇单独发表的著作-----德语立陶宛语词典的跋;9月 耶舍出版康 德的《逻辑学》 1801年11 月14日 康德请求解除他科学院评议委员会成员的职务 1802年 林克出版康德的《自然地理学》 1803年 林克出版康德的《教育学》;12月15日 写最后一篇日记
康德的作品
康德的影响
实际上康德力求调和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者对于 思维与客体的统一,他认为休谟极端的经验主义是 必须给予驳斥的。而康德首次把客体与思维的同一 归于“主体的能动性”,这不得不说是德国哲学具有 里程碑的一步,费希特更是在康德的基础上,把这 种能动性发展到了一种极端病态的“唯我论”。由于 康德没有认识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而造成自 己体系的二元性,不过在康德这一阶段,主体与客 体的同一暂时归于主体的能动性,而德国古典哲学 则是在后人的批判和发展康德的哲学慢慢建立起来 的,不得不说康德的贡献是伟大的。
判断力批判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
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
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 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 康德寻求分割的现象界和物自体两个世界的沟通,认为自由的 道德律令要在感性的现实世界实现出来,其中介是反思判断力。既 带知性性质,又带理性性质, 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 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康德的主要思想
1.哲学方面 2.宗教方面 3.伦理学方面 4.天文学方面 5.政治方面
康德的“三大批判”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
1781年
纯粹理性批判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1788年
实践理性批判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1790年
伊曼努尔· 康德
1724年4月22日出生于东普鲁士 哥尼斯堡 1804年02月12日 逝世(79岁)
德国哲学家、天文学 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 始人,唯心主义,不可 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 的奠定者
康德生平
1724年4月22日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今天的 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一个马鞍匠家庭,家人都是虔诚的 新教徒; 1740年进入哥尼斯堡大学攻读哲学,1745年毕业; 1746年起康德去一个乡间贵族家庭担任家庭教师九年; 1755年康德重返哥尼斯堡大学,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 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任教自然地理学、数学、力学、 工程学、伦理学、自然科学、物理学、雄辩学等学科; 1770年康德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 1786年升任哥尼斯堡大学校长; 1797年辞去大学教职; 1804年2月12日病逝。
天文学方面
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 要衰老》,对“宇宙不变论”大胆提出怀疑。 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 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康德在书中指出:太阳系是由 一团星云演变来的。这团星云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 ,“天体在吸引力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 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越来越大 ,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阳。 外面微粒的运动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是于其他微粒 碰撞而改变方向,成为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 转的微粒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绕太阳运转 的行星。卫星的形成过程与行星相似。 康德的星云说发表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拉 普拉斯的星云说发表以后,人们才想起了康德的星云说。
判断力批判
Critique of Judgment
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
我们能认知什么?
所谓“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它探讨了理性认识的 先天法则,反对大卫·休谟彻底的经验主义,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 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 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 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 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 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 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知性为自然立法。“Kant’s hypothesis was that it is the objects that conform to the operations of the mind, and not the other way around”这也被成为哲 学上的“哥白尼革命”
谢谢观赏Biblioteka 宗教方面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 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 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 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把这些信仰称为“ 实践的设准”,即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 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
伦理学方面
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说法,而是认为意志为 自己立法,人类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 后天获得。这套自然法则是无上命令,适用于所有情况, 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 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 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因此康德认为,一个行为 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 为的动机。康德还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 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 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 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