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四 生物圈中的人

合集下载

专题04 生物圈中的人(三)【复习课件】-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通用版)

专题04 生物圈中的人(三)【复习课件】-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通用版)

考点精讲
—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2022·娄底)小雅喜欢听音乐,在听觉形成的过程中( B ) A.声波感受器位于鼓膜 B.鼓膜产生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 C.在耳蜗内形成听觉 D.半规管内的感觉细胞感受声波产生神经冲动
知识梳理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
1.尿液的形成
(1)滤过作用: 肾单位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过 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 囊内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 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 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 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 成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 180升。
知识梳理
3.与照相机比较:相当于照相机镜头的是晶状体,相当于 胶卷的是视网膜,相当于暗箱的壁的是脉络膜。
考点精讲
—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2022·滨州)我国第26个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有关眼球的叙述正确 的是( B ) A.俗称的“黑眼珠”是瞳孔 B.形成视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C.晶状体过度变凸,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近视 D.看书一小时后及时远眺,睫状体的状态由舒张变收缩
知识梳理
(4)学会区分血尿、蛋白尿、糖尿 病名 病症
病变部位
血尿 尿中有红细胞等,颜色呈鲜红色 肾小球
蛋白尿 尿中有蛋白质
肾小球
糖尿 尿中有葡萄糖
肾小球或胰岛
知识梳理
2.尿的排出 (1)排出途径: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膀胱→尿道 →体外。
(2)膀胱:尿的形成是连续的,排出是间断的,主要 是因为膀胱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水、大分子蛋白质、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
原尿 尿液
肾小囊腔中 肾小管末端流出
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 水、无机盐、尿素等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生物圈中的人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生物圈中的人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生物圈中的人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生物圈中的人》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名师工作室第一部分“生物圈中的人”主题分析一、在生物课程课标中的地位第一、人类的生命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影响。

人从生物圈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

第二、人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人体产生的废物也需要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协调活动排出体外;人的各种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第三、人体结构和生理的知识对学生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也是引导学生理解生物最主要特征“新陈代谢”的重要内容。

在进行此部分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从人与生物圈关系的高度,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探究活动,认识人类依赖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都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意识到生物圈中的人对生物圈应尽的责任。

二、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在生物课程标准当中,“生物圈中的人”共分为5个二级主题。

生物圈中的人三、在教材中的安排第二部分章节的内容分析(以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为例)一、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标准中,对于此部分的具体要求为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二、教材中的安排1、知识结构在人教版教材中,第五章共安排两节内容。

其中章的导入部分涉及排泄与排遗两个概念;第一节为尿的形成和排出,包括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尿的排出三部分;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包括人粪尿的价值和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两部分。

在第一节中安排“泌尿系统的模型、挂图和动物肾”观察与思考活动,以及“健康人肾动脉中血浆、肾小囊的液体和尿液成分比较数据”的资料分析活动,并在科学技术社会拓展部分,提供“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文字材料及血液透析示意图。

侧重于从尿液形成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的角度来安排教学内容。

在第二节中提供“对人粪尿成分分析”和“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方式”两个资料。

生物圈中的人单元备课

生物圈中的人单元备课

生物圈中的人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主题“生物圈中的人”是生物《课标》确立的“人与生物圈“课程主线中的两个最大主题之一,共包括五个二级主题。

人不仅是生物圈的一员,而且是生态系统中的最高级消费者。

人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不仅都依赖于生物圈的资源与环境,而且人类的活动更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

因此本主题始终将人的相关知识内容放在生物圈或生活环境的背景中去认识和了解,从而使学生在理解人的生理活动的基础上,更关注与其生物圈及其环境的关系人的生命活动要想能够正常进行,就必须不断地从生物圈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

而吸收的这些营养物质又必须经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产生的废物也要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

相关这些生理活动之所以能有条不紊顺利进行是由于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因此以上五个二级主题便是本专题的重要知识内容。

由于本专题知识容量较大,建议两课时完成。

二、考点1.消化系统:知道人体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来源与含量(如:我们平时的主食米、面主要含那类营养物质等),四种维生素缺乏症;能说出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了解小肠(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等)、肝脏(能分泌胆汁)、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等)的功能;关注食品安全。

2.循环系统:能说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血管的三种类型,心脏结构,心率、心输出量、体循环、肺循环、血压。

能够识别三种血细胞;理解输血和血型的关系。

3. 知道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并能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4. 说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器官,尿液的成分指标等5. 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近视眼的预防和矫正。

了解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甲状腺、垂体、胰岛)及其分泌的激素,了解他们分泌异常时引起的疾病(侏儒症、巨人症、糖尿病)6.重点:人体消化、血液循环、呼吸、泌尿、神经和内分泌系的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尤其是三大类有机物质)的过程;循环、呼吸、气体交换模式图的理解和识别;尿液形成过程;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生命活动调节弄清了解、知道、识别、说出、验证、理解相关词语的层次递进关系四、教学方法以归纳知识点(考点)为基础,训练为主线同时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增大课容量,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课件《生物圈中的人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课件《生物圈中的人

03
人体具有一系列生理机制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如体温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等。
人体对环境的适应
人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
人体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特征,如对冷、热、高 海拔等环境的适应。
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
人体可以通过生理和行为上的变化来适应环境,如长期生活在高海 拔地区的人会逐渐适应低氧环境。
肌肉系统
肌肉是人体运动和维持姿势的重要组织,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人体肌肉 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类型,各类型肌肉在人体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神经系统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具有 感受、传递和整合信息的功能。神经 元通过突触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 络,实现神经系统对身体的控制。
脑与脊髓
生物圈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生物,从微生物到人类,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员,与其它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
02
人的身体系统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系统是人体内负பைடு நூலகம்摄取、消 化、吸收和排泄食物的器官总称 。它由口腔、食管、胃、小肠、
大肠等部分组成。
消化过程
食物在消化系统的过程中,通过 物理和化学方式被分解为小分子 物质,如氨基酸、单糖和脂肪酸 ,这些物质可以被身体细胞所吸
循环过程
循环过程中,血液通过心脏的收缩和 舒张作用,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 身体各个部位,同时回收废物和二氧 化碳。
03
人体结构与功能
骨骼与肌肉
骨骼系统
骨骼是人体的重要支撑结构,具有保护内脏器官、维持身体姿势等功能。人体 骨骼分为头骨、脊椎骨、肋骨等部分,各部分骨骼协同工作,保证人体正常生 理功能。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本单元有七章组成。可以分为各有特色的三个专题部分。第一专题部分是人的由来。它回答的是“人类从哪里来?”和“我从哪里来?”第二专题人体的生命活动,它包括人的营养,人的呼吸,人体内物资的运输,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专题部分是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在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到:“课程内容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本单元集中体现了这一设计思路。其内容结构严谨,观点清晰,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
7、知道青春期的卫常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资料,观看录像、图片等方式,培养观察、探究、分析和概述总结的能力
2、结合讨论、交流、情境表演等,培养敢说、敢问、大胆发言、积极展示,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自我。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
4、通过观察图片、看录象提高观察能力及处理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5、通过活动,培养观察、思考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展示表演的能力
3、你有没有出现月经?月经期间你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吗?
4、你觉得你是不是进入青春期了?
5、你有没有突然感到很烦躁的时候?你是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的?
6、你有没有喜欢过哪个男生?你为什么会喜欢他呢?
7、你对自身的发育有没有产生困惑?是否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
问卷调查
1、你是()岁时身高开始突增的?
2、你出现喉结了吗?
再一类是“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家的故事”、“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即可在教学中应用也可鼓励学生阅读,并解答他们的问题。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类起源和发展与人类个体发生和发育的大致过程;
2、了解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的大致过程及相关的结构基础;
3、知道一些基本的卫生保健措施的科学依据;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组成》听课记录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组成》听课记录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组成》听课记录一、教师行为1.1 导入教师首先通过一段有趣的视频或故事,展示人体在遇到危险时做出的迅速反应,如快速躲避障碍物等。

然后提问:“这些迅速的反应是如何实现的?是什么在控制我们的身体?”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出神经系统的主题。

1.2 教学过程1.2.1 神经系统的概述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神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强调神经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核心作用。

1.2.2 神经系统的组成1.中枢神经系统1.教师详细讲解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图示和模型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结构在神经系统中的位置和相互关系。

2.特别强调大脑作为神经系统的“司令部”,控制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

2.周围神经系统1.讲解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以及它们如何与身体各部分相连。

2.通过动画或图示展示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神经信号如何在神经系统中传递。

3.自主神经系统1.简要介绍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以及它们在调节人体内部环境中的作用。

1.2.3 神经系统的功能教师列举神经系统的几个主要功能,如感觉、运动、思考、记忆等,并举例说明这些功能是如何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

1.2.4 互动环节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神经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或者提出关于神经系统的问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解答和补充。

二、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互动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通过提问和回答加深对神经系统知识的理解。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了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过程点评•导入环节设计生动有趣,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过程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教师通过图示、模型、动画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互动环节设计得当,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人教版中考生物考点过关练 主题四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节 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

人教版中考生物考点过关练 主题四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节 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

(3)图乙是淀粉、蛋白质、脂肪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曲线。由曲线可以看 出,三类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图中[DD ]小小肠 。

(4)“复合多酶片”是治疗消化不良的常用药。说明书注明成分为每片含 脂肪酶 3.3 mg 和蛋白酶 10 mg。该药品相当于肠肠液 (选填“肠液”或
液 “唾液”)的作用。
最少的食物是
(A )
A.油脂类
B.肉类
C.蔬果类
D.谷物类
15.(2019·云南)下列关于食品安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能吃已过保质期的食品 B.不能吃发芽的马铃薯 C.购买校园周边无证商贩的食品 D.购买检疫合格的肉类
(C)
16.(2018·云南)小明设计的午餐食谱如下:米饭、鱼、肉、豆腐。从
合理营养的角度分析,还缺少的是
(B )
A.提供能量的谷类
B.补充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C.提供蛋白质的奶类
D.提供脂肪的油脂类
1.(2022·官渡区二模)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下列营养物质中均能
提供能量的是
(D)
A.水、无机盐、维生素
B.水、脂肪、维生素
C.糖类、蛋白质、无机盐
D.糖类、脂肪、蛋白质
( C)
A.脂肪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3.(2020·云南)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是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A) D.无机盐
4.(2018·曲靖)“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在补钙的同时,还应当
适量补充
(D)
A.维生素 A C.维生素 C
B.维生素 B1 D.维生素 D
5.(2021·云南,人教七下 P24“练习 T1”改编)下表列出了四种食物(各 100 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生物圈中的人综合复习教案

生物圈中的人综合复习教案

生物圈中的人综合复习教案教案:生物圈中的人综合复习主题:生物圈中的人学科:生物学年级:高中时间:2个课时目标:1.复习生物圈中的人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概念。

2.了解人与生物圈其他成员的相互关系。

3.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生物圈中的人相关的问题。

教学内容:1.生物圈中的人的概念和特点。

2.人类的行为对生物圈的影响。

3.生物圈中的人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

4.保护生物圈中的人和其他生物的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步骤一:引入(5分钟)1.教师通过播放相关生物圈中的人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提问学生:你认为生物圈中的人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人类被认为是生物圈中的主要成员?步骤二:知识讲解(20分钟)1.通过PPT展示生物圈中的人的概念和特点。

2.讲解人类的行为对生物圈的影响,如过度捕捞、破坏森林等。

3.讲解生物圈中的人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如食物链、共生关系等。

步骤三:案例分析(15分钟)1.给学生分发相关案例,让他们分组讨论案例中涉及到的问题。

2.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生物圈中的人和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课时:步骤四:学生展示(20分钟)1.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对案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其他学生提问和评价。

步骤五:总结(10分钟)1.总结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和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

2.强调保护生物圈中的人和其他生物的重要性。

3.布置相关练习作业。

教学资源:1.PPT:生物圈中的人综合复习教学PPT。

2.案例:生物圈中的人相关案例。

评估:1.小组讨论案例的过程中的思考和贡献。

2.展示的内容准确性和逻辑性。

3.问题解决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扩展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生物圈中的人的情况。

2.组织学生参与相关保护生物圈中的人和生物的志愿活动。

3.安排学生撰写关于保护生物圈中的人和生物的报告,展示给校内外观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膈肌 胸廓的横径 胸廓的纵径 胸廓的容积 肺内气压与大气压
吸气 收缩 收缩 加大 加长 变大 小于
呼气 舒张 舒张 减小 缩短 变小 大于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血液成分和功能
血浆
血细胞
营养物质
废物
吞噬病菌
细胞核
止血
凝固 圆饼状

• 重点提示
• ①当血液内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 低时,就会引起贫血。 • ②人体内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会明 显增多。 • ③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 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 分离。
(五)激素调节
腺体 导管 分泌物去向
实例
外分 泌腺

由导管排出体外
唾液腺、胃腺、肠 腺等
内分 泌腺

进入细胞周围的 毛细血管,随血 液循环到达全身
垂体、甲状腺、肾 上腺、胰岛、性腺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几种主要激素
• (1)生长激素:
• ①作用:促进人的生长。 • ②分泌异常病:幼年:分泌不足患__侏__儒__症__; 分泌过多患__巨__人__症__。成年:分泌过多患 __肢__端__肥__大__症__。
(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 ①___感__受__器_: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 ②__传__入__神__经__:将感受器产生的冲动传到 特定的神经中枢。
• ③__神__经__中__枢:接受传入的冲动后立即产生 冲动传给传出神经。 • ④__传__出__神__经:迅速将来自中枢的冲动传到 神经末梢。
人体废物的排出
1.人体废物的排出途径
代谢废物: ―→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呼吸系统
二氧化碳、 ―→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尿素―→
水、 无机盐、
皮肤―→汗液
尿素等含 ―→大部分水、大部分尿素、无机盐
氮废物 ―→泌尿系统―→尿液
• 2.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 3.尿的形成过程
过滤 重吸收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脊 脑神 神经 经
2.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体
神经元结构突起有有的的突突起起很很长短
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 神经纤维:_长__的_突起及外表套有一层____ 构鞘成神经纤维。
• 神经末梢:神经纤维的细小分支。
• 神经:神经纤维集结__成__束__,外面包有 _膜___就构成神经。
• 食物的消化 • 1.消化系统的组成
小肠
2.食物的消化过程
3.消化结果 (1)淀粉唾液―口―淀腔→粉酶麦芽糖肠液―小、―肠→胰液__葡__萄__糖 (2)脂肪―胆小―汁肠→脂肪微粒肠液―小、―肠→胰液_甘_油__+_脂__肪__酸_ (3)蛋白质―胃―胃液→多肽肠液―小、―肠→胰液_氨__基__酸_
• (二)耳和听觉 • 1.耳的结构
• 重点提示
• 视觉和听觉的形成部位都是在大脑皮层的 一定区域。不要误认为是在眼和耳处形成。
(三)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神 系经 统中 经枢 系神 统脑血 维 脑 大 中 小压 持 干 脑 枢 脑等 身 — — —人 体 — — —体 有 平 大 使基 调 衡 脑 运本 节 皮 动生 心 层 协命 跳 上 调中 、 有 、枢 呼 神 准吸 经 确、 ,
• ⑤__效__应__器__:由传出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 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冲动, 相应的肌肉或腺体作出反应。
• 3.反射的类型
• (1)__简_单__反__射_____(也称非条件反射):是生 来就建立起来的先天性反射。 • (2)____复_杂__反__射___(也称条件反射):长期生 活经验积累建立起来的后天性反射。 • (3)人类特有的反射是对___语_言__文__字__的反射。
(二)呼吸全过程
外界 气体
1是指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2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肺通气 3吸气:肋间外肌和膈肌都收缩,胸廓容 积变大,肺内气压变小,外界气体进入肺 4呼气:肋间外肌和隔肌都舒张,胸廓容积变小, 肺内气压变大,肺内气体排出
1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的换气2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3结果是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气体在1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 血液中的形成在血液中运输 的运输2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
组织气1是指血液与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变现 成的 静脉血 注:↾表示二氧化碳,⇃表示氧气
知识辨析
比较吸气和呼气过程
项目 肋间外肌
• 淀粉消化始口腔,唾液肠胰葡萄糖; • 蛋白消化从胃始,胃胰肠液氨基香; • 脂肪消化在小肠,胆汁乳化先帮忙; • 微粒混进胰和肠,化成甘油酸脂肪。 • 口腔食道不吸收,胃吸酒水是少量; • 小肠吸收六营养,水无维生进大肠。
• 人体的呼吸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重点提示
• 呼吸道使达到肺部的空气温暖、湿润、清 洁。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3.近视和远视:
• ①近视:由于眼球的前后径___过__长___或晶 状体的曲度_____过__大_,物像呈在视网膜的 ____前___方_,看不清远处物体,应戴________ 透凹镜。 • ②远视: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 的曲度过小,物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看不 清近处物体,应戴____凸____透镜。
营养物质的吸收
——消化管各段的吸收能力示意图
重点提示
• (1)消化液中除了胆汁都含有消化酶。 • (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其适 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是:小肠内表面有许多 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大大 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 管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口诀
(二)血管
• (三)心脏
(四)血液循环
• 重点提示
• ①心脏的左右两部分是完全分开的,因此 动脉血和静脉血不会混合。 • ②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 膜,防止血液倒流。 • ③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五)血型和输血
• 1.一般人的血型有A型、B型、O型、AB型 四种。
• 2.输血原则: ①同型血互相输; ②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 ③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