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_图文

合集下载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 ppt课件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 ppt课件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2年8月
ppt课件
6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
结论2:变化中的体系
变动总体趋势:逐年减少 行政村年均减少:365个/年 自然村年均减少: 455个/年
变动原因:多因素 城镇化 行政区划调整 政策性搬迁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2年8月
ppt课件
吸引人口向中心村集聚。
自然村:乡村基层单元,主要建设任务是保留乡村特色, 改善人居环境。规划引导逐步减少自然村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2年8月
ppt课件
17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
2.规模体系 2016年:乡村人口数3040万人,中心村约1.5万个,自然村
不多于17万个。 2020年:乡村人口数2800万人,中心村约1.3万个,自然村
7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
结论3:非均衡的发展
建设水平总体指数: 省际有差距,但逐年减少
九省排名由第8升至第7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2年8月
省内有差距,但逐渐加大
如马鞍山与亳州: 综合评价指数差由4.9上升到8.6
ppt课件
8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 (2012—2020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2年9月
ppt课件
1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
规划主要内容
第一章:背景和意义 第二章:目标与原则 第三章:空间布局 第四章:建设要求 第五章:行动建议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2年8月
ppt课件

庐江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_图文

庐江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_图文
1、重点开发区域 对于已建成的区域,以积极盘活土地存 量为主,对于未来新建的区域,鼓励集 中发展。
2、限制开发区域 严格控制农村建设用地总量,规范执行 农村宅基地标准;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 保护,大力实施农田整理, 杜绝闲置、荒芜耕地。
3、禁止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建设行为的进入,除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外,原则上禁止任何城 镇建设用地的规划与建设,乡村以改造提升为主。
排水工程规划图
环卫设施规划图
乡村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 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二、重要基础设施规划
3、给水工程规划 自来水厂7座:庐城第二自来水厂、金 汤自来水厂、瓦洋自来水厂、虎洞自 来水厂、巢湖自来水厂、杭埠自来水 厂和张院自来水厂。
4、电力工程规划 规划构建“一厂双源、南北双环”的 220kV及以上主干电网结构。
中学规划图
小学规划图
乡村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设施建设规划
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2、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健全以县级医疗卫生设施为龙头、以中心卫 生院和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和社区 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县、镇、村三级医疗卫 生服务网络体系。 3、社会福利设施规划 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确定县、 镇、行政村(社区)三级养老设施的规模、 数量、权属、功能、位置、运营模式和服务 半径,建立以居家为基础、基本生活圈为依 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功能完善、可持续发 展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 4、文化设施规划 中心镇综合文化站全部提升为大型站,建筑 面积不小于800平方米;一般镇综合文化站 全部提升为中型站,建筑面积不小于500平 方米。健全村部或公共服务中心所在混合型 居民点村级文化设施,省级美丽乡村建设“ 农民文化乐园”。
庐江县县域乡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精 神,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 指导意见》(建村〔2015〕187号)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庐江县乡村地区 全面快速发展,推动合肥市城市副中心建设,根据《安徽省县域乡村建设 规划编制导则》要求,庐江县规划局组织开展了《庐江县县域乡村建设规 划(2017-2030年)》修编工作,现将已形成的规划草案予以公示,征求 社会各界意见。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庐江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庐江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庐江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批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合政秘[2016]130号
【发布部门】合肥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12.30
【实施日期】2016.12.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1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庐江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
(合政秘〔2016〕130号)
庐江县人民政府:
你县《庐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审查批准〈庐江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请示》(庐政〔2016〕92号)收悉。

《庐江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年)》已经市政府第7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庐江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庐江县城作为庐江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合肥“1331”空间发展战略的南部副中心。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尊重和顺应城镇发
展规律,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努力把庐江县城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良、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加强对县域城乡空间布局引导,按照。

基于“三生”协同的乡村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庐江县汤池镇为例

基于“三生”协同的乡村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庐江县汤池镇为例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38基于“三生”协同的乡村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庐江县汤池镇为例琚康和,王 越(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合肥 230022)摘要:伴随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城乡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乡村空间在此期间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类空间成为城乡工作的总要求。

“三生空间”的协同布局是乡村空间充分发挥功能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本文以乡村空间优化为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庐江县汤池镇为案例,对三类空间的发展进行了现状梳理与总结,分析“三生空间”的协同程度,最后对三类空间的优化以及“三生空间”如何协同发展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三生空间;乡村;空间优化;汤池镇[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892/ki.csjz.2021.09.10Study on the Rural Space Optim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Collaboration—— A Case of Tangchi Town in Lujiang CountyJu Kanghe, Wang Yue(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22, China)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has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During this period, great changes have also taken place in rural space. Especially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coordinated production, living and ecological space has become the general requirement of urban and rural work. The collaborative layout of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 is an important premise for the rural space to give full play to its functions and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rural space as target, this paper insists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king Tangchi town in Lujiang county as a case, it sorts out and concludes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 analyzes the synergy degree of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Key words: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 rural; space optimization; Tangchi town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乡村向城市的转变。

庐江县冶父山镇

庐江县冶父山镇

庐江县冶父山镇
佚名
【期刊名称】《决策咨询(安徽)》
【年(卷),期】2004()2
【总页数】1页(P57-57)
【关键词】庐江县;冶父山镇;投资环境;支柱产业;乡镇企业;旅游资源;交通设施【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54
【相关文献】
1.村域经济致富带头人培养问题调研报告——以庐江县冶父山镇幸福村为例 [J], 魏邦仁;耿纪平
2.为了幸福村人民更幸福——记庐江县冶父山镇幸福村下派干部路遥同志 [J], 周梅;
3.登好,真好!——记庐江县冶父山镇驻宁波流动党员党总支书记夏登好 [J], 张正
4.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研究——以庐江县冶父山镇魏岗中心村为例[J], 方芳
5.庐江县冶父山镇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与对策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以《安徽省广德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以《安徽省广德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以《安徽省广德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例吴亚伟;张超荣;江帆;吕婷婷【期刊名称】《小城镇建设》【年(卷),期】2017(000)012【摘要】文章结合《安徽省广德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以"把握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大势,构筑广德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改革,引领乡村体系重构和城乡布局,引导和保障涉农资金精准投放"为主线,从"制定县域新型城镇化战略,引领乡村体系重构""结合多规合一实践,引导村庄用地合理布局""补齐短板精准扶贫,引导涉农资金精准投放""结合省直管县创新平台,探索乡村建设政策创新"等多个方面开展了规划创新总结.冀望其规划编制创新理念和方法,能为同类型地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具有地域特色的县域城镇化战略和城乡规划体系,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有序引导精准扶贫,合理布局城乡空间,构建共享惠民的公共设施体系提供借鉴.【总页数】8页(P16-23)【作者】吴亚伟;张超荣;江帆;吕婷婷【作者单位】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研所;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广德县城乡规划局;安徽省广德县城乡规划局村镇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1【相关文献】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思考——以宁国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例 [J], 王娟2.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的难点与创新--访2016年安徽省来安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项目组 [J],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探索——以休宁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例 [J], 刘金燕4.大城市周边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和实施探索——以安徽省来安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例 [J], 冯新刚;王璐;李霞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指引——以《贵州省水城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例 [J], 田春成;张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庐江县被征收土地上房屋其他附着物及青苗补偿标准的通知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庐江县被征收土地上房屋其他附着物及青苗补偿标准的通知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庐江县被征收土地上房屋其他附着物及青苗补偿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合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12.04•【字号】合政秘〔2015〕125号•【施行日期】2015.1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庐江县被征收土地上房屋其他附着物及青苗补偿标准的通知合政秘〔2015〕125号庐江县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庐江县被征收土地上房屋其他附着物及青苗补偿标准》已经2015年11月11日市政府第56次常务会议审议,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查通过,现予以公布。

2015年12月4日庐江县被征收土地上房屋其他附着物及青苗补偿标准一、为规范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和房屋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安徽省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皖政〔2015〕24号)及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新征地补偿标准实施工作的通知》(皖国土资〔2015〕27号)文件精神,制订本标准(见附表)。

二、本标准适用于庐江县范围内的征收(用)农民集体土地上房屋、其他附着物及青苗的补偿。

国家、省、市另有规定标准的重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从其规定。

三、乡(镇)、村公共设施及新农村建设涉及使用集体土地的,可比照执行。

四、地上附着物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所有权人所有。

在征地告知后,凡在拟征土地上抢建、抢栽、抢种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一律不予补偿。

五、本标准由庐江县人民政府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表一附表二三、房屋级别1.框架:全部或承重部分(柱、梁、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框架大板与框架轻板结构房屋,内、外墙面普通粉刷,水、电齐全。

2.砖混Ⅰ类:钢筋混凝土构造梁、柱,主要是砖墙承重,外墙面水泥砂浆粉刷,内墙普通粉刷,普通门、窗,水泥地面,水、电齐全。

3.砖混Ⅱ类:部分钢筋混凝土,主要是砖墙或空斗墙承重结构,外墙面水泥砂浆,内墙普通粉刷,木制门窗,水泥地面,水、电齐全。

更新与再生——庐江县西门岗湾地块规划设计

更新与再生——庐江县西门岗湾地块规划设计

无不体现着庐江县大建设的汹涌浪潮 。旧城改造的最 终 目的是极大的提高居民的生活条件、 改善生活环境 , 建设 更方便于群 众生 活 的基础 设施 , 它对 城 市 的 的发
展 与经济的增长产生着 积极 的作用 ; 另一方 面 , 如果 历 史 文化街 区的保 护处 理 不好 , 会 造成 文化 生 态 的断 将
E] 王桢栋. 市建筑 一体 化设 计 E . 9 城 M] 北京 : 中国建 筑工 业 出版
社 ,O O 2l.
EO 李 威. 新 ・嬗 变—— 从城 市竞 争力 思 考 天津 城 市 更新 l] 更 E] D .天津 :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0 7 20.
设计 为例[ ] A .陈
E] 杨 8
工业 大学 出版 社 ,0 1 2 9 3 4 21.9— 0.
为 了与 外部城 市 空间 的有机结 合 、 交通体 系 的有
效 联 系 , 于庐 江 中心 商务 区 , 着 优 越 地理 位 置 的 位 有
杞. 国的历史建筑 物保护与再 使用 E] 科 技情报开发 与 美 J.
河 打造成 为具有 水 乡之韵 的游憩 场所 , 营造 富有诗 意
的生 态空 间 。
格 局风 貌方 面 , 江西 门 岗湾 地块 周边道 路交 通 庐 较 为方 便 , 区位优 势 明显 。城 区街 道纵 横 , 四通八 达 ,
是 整个 老城 区 的中心 地 段 , 建 筑 密 度较 大 , 筑 间 但 建 隙小 , 采光 通风 差 , 乏公共 绿地 和公共 空 间 , 体环 缺 整

文化 的“ 廊 ”弘扬 皖 中地 方文 化 的“ 展 , 博物 馆” 。
2 5 商 业业态 .
8 6, 9 . 6 8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燃气工程规划 近远期管道天然气以“川气东送”的 天然气为庐江县城市天然气主气源。
给水工程规划图
燃气工程规划图
电力工程规划图
乡村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设施建设规划
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教育设施规划 (1)幼儿园 各镇按照每一万人左右设置一所幼儿园的 标准,各中心镇镇区设置不少于2所公办 幼儿园,一般镇镇区设置不少于1所公办 幼儿园。 (2)小学 规划各镇逐步整合规模小的小学,各中心 镇镇区设置不少于2所小学,一般镇镇区 设置不少于1所小学。 (3)中学 规划各镇逐步整合规模小的学校,各中心 镇镇区设置不超2所初中,一般镇镇区设 置不超过1所初中。
庐江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_图文.ppt
前言
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 指导意见》(建村〔2015〕187号)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庐江县乡村地区 全面快速发展,推动合肥市城市副中心建设,根据《安徽省县域乡村建设 规划编制导则》要求,庐江县规划局组织开展了《庐江县县域乡村建设规 划(2017-2030年)》修编工作,现将已形成的规划草案予以公示,征求 社会各界意见。
乡村体系规划
二、生产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
1、第一产业——农业布局规划 构筑具有区域发展特色的“一核三带四基地多 点”的现代农业总体布局 2、第二产业——工业布局规划 构建“两区一廊多点”的工业发展空间格局 3、第三产业——旅游业布局规划 构建“三核驱动、四带联动、七区支撑、多景 点缀”的全域旅游发展结构
三、特色村落风貌引导
1、水乡型特色村落——延续村落水绿环境 2、山林型特色村落——保护村落空间格局 特色 3、平原型村庄——恢复村庄特色的生活样 式
生态环境保护等等而需要搬迁的村庄。近期整体搬迁型村庄应禁止村域内 一切建设活动;对远期逐步搬迁的村庄,规划期内保留其行政建制,可以 进行改善村民生活条件的局部改造,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村民向条件较好的 村庄迁移。 3、萎缩型村庄 指散落布局、人口规模和人均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全镇村庄的平均水平,无 发展潜力的村庄。近期内控制新房建设,以修缮改造为主。
规划范围
全县现辖17个镇:庐城镇、冶父山镇、 白湖镇、乐桥镇、汤池镇、矾山镇、龙 桥镇、同大镇、白山镇、盛桥镇、石头 镇、郭河镇、金牛镇、龙桥镇、柯坦镇 、罗河镇、泥河镇,总面积为2343.74 平方公里。
乡村建设目标
一、近期目标
实现“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配套、文化传承深厚、产业 特色鲜明、乡村旅游活跃、农民增收致富” 的乡村建设。
二、远期目标
解决住房增长需求与用地供给局限性的矛盾,乡村自我发展能力得 到根本提升,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乡村社会保障制 度,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幸福、社会和谐的 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体系规划
一、生态空间规划——空间管制 规划
根据区域不同生态特征,对生态的适宜 性、敏感性进行分析研究。划定重点开 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三个管制分区。
乡村体系规划
三、生活空间规划——村镇体系
规划
根据各镇在城乡统筹中的作用,确定城
镇村体系为“中心城区 -中心镇-一般镇-
中心村-自然村”。 1、中心城区 庐江县城:合肥市副中心城区;庐江县 政治经济中心;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生态宜居、城乡统筹的新典范。 2、中心镇 龙桥镇、泥河镇、郭河镇、汤池镇、同 大镇、白山镇、盛桥镇。 3、一般镇 冶父山镇、柯坦镇、矾山镇、金牛镇、 石头镇、万山镇、白湖镇、乐桥镇、罗 河镇。
排水工程规划图
环卫设施规划图
乡村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 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二、重要基础设施规划
3、给水工程规划 自来水厂7座:庐城第二自来水厂、金 汤自来水厂、瓦洋自来水厂、虎洞自 来水厂、巢湖自来水厂、杭埠自来水 厂和张院自来水厂。
4、电力工程规划 规划构建“一厂双源、南北双环”的 220kV及以上主干电网结构。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图
社会福利设施规划 图
乡村风貌规划
一、总体风貌定位
确定庐江县乡村总体风貌定位为:山水交融 、人文绿乡。
二、风貌分区划定
将全县分为八大风貌分区,分别为:环巢湖 湿地平原风貌区、东北田园乡村风貌区、西 北现代农业风貌区、庐西山湖民俗风貌区、 庐中山湖城村风貌区、庐东水网乡村风貌区 、庐南产业新城风貌区和庐南低山乡村风貌 区。
4、中心村 中心村是乡村基本服务单元和乡村人口定居的重要载体,一般指村域范围 内的管理、服务、居住中心,村委会所在地,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 置齐全且可兼为周围村庄服务,村庄生产生活功能完善,与县域内的城镇 共同作为吸纳撤并村庄的主要居民点。在本次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中应确保 布点建设的中心村成为农村人口的永久居民点。
1、重点开发区域 对于已建成的区域,以积极盘活土地存 量为主,对于未来新建的区域,鼓励集 中发展。
2、限制开发区域 严格控制农村建设用地总量,规范执行 农村宅基地标准;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 保护,大力实施农田整理, 杜绝闲置、荒芜耕地。
3、禁止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建设行为的进入,除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外,原则上禁止任何城 镇建设用地的规划与建设,乡村以改造提升为主。
中学规划图
小学规划图
乡村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设施建设规划
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2、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健全以县级医疗卫生设施为龙头、以中心卫 生院和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和社区 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县、镇、村三级医疗卫 生服务网络体系。 3、社会福利设施规划 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确定县、 镇、行政村(社区)三级养老设施的规模、 数量、权属、功能、位置、运营模式和服务 半径,建立以居家为基础、基本生活圈为依 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功能完善、可持续发 展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 4、文化设施规划 中心镇综合文化站全部提升为大型站,建筑 面积不小于800平方米;一般镇综合文化站 全部提升为中型站,建筑面积不小于500平 方米。健全村部或公共服务中心所在混合型 居民点村级文化设施,省级美丽乡村建设“ 农民文化乐园”。
乡村用地规划
明确产业发展功能区界限、村镇体系等级和重点保护的生态功能区范围, 落实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对于中心村应明确建设用地四至界 限,对于自然村应在片区内部进行动态总量控制。
乡村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设施建设规划
二、重要基础设施规划
2、农村”三大革命“规划 (1)排水工程 1)规划改扩建庐城镇第一污水处理厂、第二 污水处理厂和现状各乡镇(除庐城镇)已建设 13个污水处理厂,新建柯坦镇污水处理厂、 乐桥镇污水处理厂和罗河镇污水处理厂。 2)农村污水处理采用城镇联网进厂式、多村 共享集中式、联户、分户式处理。 (2)垃圾治理工程 巩固“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 机制,结合全县村镇体系规划和基础设施配置 标准,合理布局环卫设施。 (3)厕所改造工程 通过现场勘查调研,确定具体需要户厕改造的 户数,为后期的投资估算提供依据。全县推广 使用装配式三格化粪池进行改造。在重点饮用 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村庄,逐步全面采用水冲式 厕所,收集处置,实现达标排放。
5、自然村 自然村是乡村基层单元,一般指村域范围内除中心村以外的居民点,不设 村委会,主要为居住功能,具有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配置, 但级别低于中心村,因此,管理、较高等级的公共服务设施均要依托附近 的中心村。
乡村用地规划
一、乡村建设布局模式
庐江县乡村居民点划分为保留发展型、 搬迁型和萎缩型三种建设类型村庄。 1、保留发展型村庄 主要针对现状具有保留价值的村庄,如 特色村庄、景区辐射型村庄、自身发展 动力较好的村庄等。具体可细分为新建 型、改造提升型、鼓励发展型和控制发 展型等类型村庄。 2、搬迁型村庄 主要包括因产业发展、旅游业发展、重 大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推进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