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教改项目计划书

机械设计教改项目计划书

机械设计教改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工程学科,其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当前我国的机械设计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更新不及时、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等。

因此,有必要对机械设计教育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对机械设计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 更新机械设计教材,提高教学质量;2. 拓展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3. 建立创新实验室,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4. 加强与企业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

三、项目内容:1. 更新机械设计教材针对目前机械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计划整理并更新教材内容,增加实用案例和最新技术资讯,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程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 拓展实践教学资源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我们计划增加实验教学环节,引入先进的机械设计软件和设备,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同时,还将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和实训活动,锻炼他们的实践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建立创新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计划建立机械设计创新实验室,提供创新项目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和创业活动。

通过开展科技竞赛和创新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4. 加强与企业合作为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我们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引进企业项目和实践机会,让学生接触到实际工程项目,了解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践经验。

四、项目实施计划:1. 第一阶段(2022年9月-2023年6月):整理机械设计教材,更新课程内容,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质量;购置实验设备,建设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和实训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材时候出现了问题 ,有些教材过于注重理论分 大批教学模具 和实验器材 ,扩建了实验室。 比 析, 全文都是公式 推导 , 内容偏 多 、 偏杂 、 深 ; 如 , 偏 机械原理中的各种机构的运动特点 、 运动规 有的教材就是在老教材的基础上压缩或删繁就 律 比较抽象,机械原理实验室中的机 构陈列柜 简, 而导致教材内容不够。 而压缩的课时则往往 可以提供各种机构实体的运动仿真 ,学生通 过 与教学 内容多产生了矛盾。 实际观看从而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并且 , 院专 学 2 . 2教学方法 门建立 了开放性实验室 ,以便学生在碰到 书本 传统的“ 注入式 ” 教学 在教育 目标上 , 着重 中难以理解的 问题可 以随时进人观 看模 型 , 收 的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知识 的传授 ,而忽 略对学 到了较好 的效果 。 除去必须的实验 环节 , 根据教 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与学的关 系上 , 生视为 学计划安排 了两周的课 程设计 ,根据具体 的设 将学 被动接受知识的个体 ,忽视 了学生对学 习的积 计 参数 ,对实际机械 的参观 、拆分 以及设计计 极性 、 主动性 、 独立 性和探索性 ; 相应地 , 在教学 算 ,进一步提高学生 能根据工作要求进行传动 方法上往往采用单 向填充式 的强制灌输 ,忽视 方案设计的能力。同时 , 开设实践环节 , 让学生 师生共同控制信息 的传递 。这样既不利于学生 参 加金工 实习 , 焊工 、 钳工等 不同工种 的实习 , 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使得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 中加深对各种机械的 和创新能力。 工作原理 、 运动规律理解 , 对整个课程的学习起 2 . 3教学手段 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 因此增加实验 、 实践环节 《 机械设 计基础》的内容涉及到 的多是机 课程对于学生学 习本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 构的运动 原理 、 结构分析 、 强度计算以及传动方 3 _ 2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案的设计 , 这些 内容对于没有任何实践 经验的 《 机械设计 基础》课 程是- f 实践 与理论 - ] 学生来讲 , 是很难理解透彻的 。本课程的图表、 性较强的课程 , 统的“ 传 填鸭式 ” 的讲课方法 只 机构类型 、 设计计算 都十分多 , 在课 堂教学 中 , 能造成学生 “ 消化不 良” 学生在 听课的过程 中 , 教师不但要根据教材进行 文字教学 ,同时还 要 也提不起学 习热情。 在这样面 , 我认为应当改变 利用黑板教学 , 在黑 板上画图 、 推导 公式 、 定理 教师的认知 , 更变教学立场 , 启 发式 ” 以“ 教学方 叙 述等 。大大影响到了教学效率及知识 的传递 法代替 “ 注入式” 教学方法。“ 启发式 ” 教学 在强

基于TRIZ理论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TRIZ理论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TRIZ理论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思路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专业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基础。

而TRIZ(理论创新问题解决)是一种系统的创新理论和方法,可以辅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

基于TRIZ理论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施。

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缺少实践和应用环节。

可以通过引入TRIZ理论,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创新项目,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新设计比赛,并引导学生运用TRIZ 方法解决创新问题。

通过实践和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的改革。

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评价主要以考试为主,注重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

可以通过引入TRIZ理论,拓展评价体系。

除了考察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外,还可以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可以采用课程设计评价、创新项目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这样,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师培训的改革。

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师注重专业技术的教学,但缺乏对创新方法和理论的培训。

可以通过培训教师的方式,提高教师对TRIZ理论和方法的认识和了解,使教师能够有效地将TRIZ理论和方法应用到课程教学中。

还可以引入创新教育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师的创新教育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基于TRIZ理论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教师培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机械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职教学改革案例

高职教学改革案例

高职教学改革案例高职教学改革案例: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一、案例背景《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单一等,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

二、教学改革措施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将课程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以教师讲授为主,实践部分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

在理论教学中,我们注重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多个实验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引入多媒体教学我们制作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图文并茂、动画演示等形式,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同时,我们还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3. 开展项目式教学我们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了多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涵盖了多个知识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完成项目来掌握相关知识。

项目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4.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提高到了50%,增加了实验项目和课程设计的数量。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实验室开放制度,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

三、教学改革效果通过教学改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提高,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具体来说,教学改革效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改革实践,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普遍有所提高。

与往年相比,不及格率下降了10%,优秀率提高了5%。

这表明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积极作用。

2.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实践教学的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机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机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1 教 学 模 式 的 改革
机械 设计课 程 的基本 教学方 法 是:通过 理论 教
践教学环节中去,系统地培养机械类 大学生 的工程意
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 ,辅 以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 ,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
的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使学生具备基本 的机械设计能力 。显然这种教学方法 的重心在理论教
m e h ia n n e ngrs n r o sya dt es tsa t r e e ti bane c a c l gie r ee o m u l aif coy f c o ti d. n e i i n h s Ke r : e h nc l sg ; r cia a hig; eo ywo ds m c a ia i p a tc le c n r fr de n t m
2 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践教学的改革不仅要强调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体
学 ,学 生机械 设计 能力 的培 养 目的往往 难 以真正达 成 。因此 ,机械设计的课程教学 ,必须改变理论教学
为主 、实践教学为辅的传统观念 ,实践教学与理 论教
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更重要 的是落实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真正使实践教学起到强
化学生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因此 ,将实践教学的改革落到实处是改革成败的 关键 。结合 实际,我校进行 了如下重 点改革:
21 . 改革 课 程 设计 ,注 重创 新 引 导
收稿 日期 :2 1-01 0 11.7 作 者简 介 :徐 小兵 ,博 士 ,教 授 ,副 院长 。彭 三河 ,本 科 ,副教授 。周传喜 ,硕 士,副教授 。
XuX io i , n a h , o ua xi a bng Pe g S n e Zh u Ch n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一、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当前,随着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制图不再是简单的纸质绘图,而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先进技术进行数字化设计和制造。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已经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随着世界各国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设计和制造的产品也越来越复杂,对机械制图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1. 强调实践能力培养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注重在纸上绘制工程图,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教学内容不仅应包括基本的图纸绘制知识,还应当涉及到CAD和CAM等相关技术的操作和应用。

通过实际的工程图纸设计、数字化设计和制造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程技术的发展。

2. 加强跨学科知识融合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往往只注重机械设计和绘图的技术知识,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融合。

现代工程技术已经越来越强调跨学科的综合应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

与材料学、机械设计、工艺学等相关学科进行融合,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机械制图知识。

3. 强化创新意识培养1. 更新教学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因此需要更新教学内容。

可以将CAD和CAM等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引入课程,加强学生对于这些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也可以加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

2. 加强实践教学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往往只停留在纸质绘图的层面,对于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应用较少。

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包括数字化设计和制造等技术的操作和应用,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其实践能力。

3. 开展创新实践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实践中,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践。

可以通过开展工程设计竞赛、课程设计等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工程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创新实践,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

机械设计教学实施方案

机械设计教学实施方案

机械设计教学实施方案一、教学目标。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独立进行机械设计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材料力学、机械零件的设计原则等。

2. 机械设计软件应用。

学生需要掌握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如SolidWorks、AutoCAD等,能够利用这些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建模、分析和优化设计。

3. 机械设计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的机械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案例的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项目驱动式教学。

通过设计项目驱动学习,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应用机械设计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3. 实验教学。

设计机械设计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设计、制造和测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机械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提高教学效果。

2. 实验室教学。

提供良好的实验室设施,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和实践机械设计知识。

3. 课外实践。

鼓励学生参与机械设计相关的比赛和项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评价。

1. 考试评价。

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评价,考查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项目评价。

对学生设计的项目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课堂表现评价。

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保障。

1. 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的机械设计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2. 教学资源建设。

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室设施、教学设备和教材资料。

机械设计教学新模式的实践与思考--罗大兵 (1)

机械设计教学新模式的实践与思考--罗大兵 (1)
MOOC适应当今时代背景,相应平台和课程不断涌现。
4 MOOC的兴起必将对传统课堂教学带来挑战和冲击, 同时也是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机遇。 2013年
“机械设计”微学程
机械设计(概论)
2014年
机械设计(传动设计)
机械设计(轴系与连接设计)
开课第5轮,累计 选课近4万人。
5
课程定位
《机械设计》慕课定位:属于普通高校的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技 术(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顶层设计按普通高校的课程 要求确定。力争将其建设成全国精品MOOC课程。
24
四、进一步思考
1. 大规模混合式教学是否适合所有学生?是否有必 要进行自愿选择? 2. 如何在课程资源配套上全面适应时代需求?
传统纸质教材与MOOC的矛盾 实验环节的在线解决方案
3. 通过混合式教学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是否 达到了“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25
谢 谢!
• 完成单元测验
• 在线讨论
18
洗衣机中心 距不大,为 什么使用带 传动?
温哥华蒸汽钟为什 么使用链传动?
某企业生产 了21根V带 带轮,是否 合理?能否 使用?
19
汽车发动机使用自动启停系统后,启动电机带轮出现打滑:
多楔带带轮
20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电机轴花键严重磨损:
21
科学考核
多元化重过程成绩评定,突破MOOC瓶颈
MOOCs MOOCs
线上
传统式教学 线下 课堂教学 课外实践
普通型混合式教学 融合型混合式教学
15
三、机械设计教改实践
2015年起对我校机械大类学生进行基于MOOC 的深度融合型混合式教学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 养 社 会 需 要 的 复 合 型 人 才 , 理 地 优 化 合 教 材 内 容 体 系 , 现 教 学 内容 现 代 化 是 很 实 有 必 要 的 。 其 是 对 于 博 士 毕 业 的 青 年 教 尤 师 而 言 , 教 学 过 程 中适 当 引 入 所 学 专 业 在 前 沿 的 研 究 成 果 , 够 使 学 生 从 开 始 接 触 能 机械 设计即树立正 确和先进 的设计思想 , 能 够 适 时 地 吸 收 现 代 设 计 的 新 方 法 , 够 能 清 晰 地 把握 机 械 设 计 的 基 础 理 论 。 1 2 运用现 代 软件技 术 . 拓展 理论 知识 的实 际 应 用 目前 机 械 设 计 的 相 关 理 论 已集 成 到 各 领 域 的 商 用 软 件 中 , 学过 程 要 引导 学 生 教 了解 所 学知 识 点 的软 件 实 现 。 如 , 例 在讲 授 运 动 方 案设 计 部 分 , 以 针 对 汽车 产 品 , 可 通 过 虚 拟 样 机 软 件 ADAMS 来直 观讲 述 汽 车 方 案 变 化 后 对 于 运 用性 能 的 综 合 影 响 , 通 过 演 示 车 辆 传 动 系 、 系 及 动 力系 等 的 装 轴 配 和 运 行 过 程 , 学 生 直观 把 握 相 关 章 节 让 的 基 础 知 识 。 用 结 构 分 析 软 件 ANSYS来 运
难 度 , 高 课 堂 教 学 质 量 与 效 果 。 其 是 授 提 尤
课 学 时 的 减 少 , 要 求 加 强 多 媒 体 教 学 的 更 开发和研究 , 高课堂利用效率 。 提
3 课程设计和试验 环节改革
3 1 课程设 计 内容 的虚拟 测试 . 长 期 以来 , 程 设计 一 直是 手 工 方式 进 课 行 , 着 信 息 技 术 和 计 算 机 技 术 的 飞 速 发 随 展 , 统 的手 工方 式 已不 适应 学 科 发展 的需 传 要 l。 3 CAD技 术 引入 机 械 设 计 课 程 设计 后 , J 尝试在 C 绘 图的 基础 上 , 行 产 品的虚 拟 AD 进 装配 和优 化 设计 , 于机 械设 计 的理 解和 掌 对 握 而言 更有 意义 。 通过 C D C E A / A 软件集 成 , 采 用标 准 数据 文 件 格式 转换 , 课程 设计 的 将 三维 减 速 器实 体 模 型导 入 ADAMS软件 , 进 行 模 型装 配 的干 涉 检验 , 基于 给定 的 动 力参 数 , 拟 测试 减速 器的 运 行 性 能 , 虚 通过 输 出 曲线对 比 , 让学 生学 会 自主分 析设 计 效果 的 优 劣 。 种课 程 设 计 的 模 式 , 仅巩 固 了机 这 不 械 设计 理论 和知 识 的应 用 , 培 养 了学生 系 还 统开发产品的概念。 3. 增加 实验 环节 的实践 能 力 2 目前 的 实 验 教 学 注 重 对 课 堂 所 教 授 理 论 知 识 的 验 证 , 视 了 对 综 合 素 质 和 创新 忽 思 维 的 培 养 , 要 增 加 综 合 性 和 设 计 性 实 需 验 的 比重 , 开 拓 学 生 综 合 利 用 各 学 科 知 来 识 解 决 工程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 。 验 报 告 除 实 了 必 要 的 实 验 数 据 报 告 外 , 要 以 论 文 的 需 形 式 阐 述 和 分 析 实 验 全 过 程 , 且 要 提 出 并 自 己的 见 解 , 些 基 本 技 能 的 掌 握 对 于 人 这 才的培养质量更具长效作 用。
科教研 究
C ada n na n l蔚 h u — l Ha i Ec I v ed n n t 1 oo r
机 械 设 计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设想
吴宝贵 李绍 平 李春 明 ( 中国石 油大 学 ( 东) 电工程 学院 山 东东营 2 7 6 ) 华 机 5 0 1
当 前 知 识 融 合 与 技 术 突 破 带 来 的 科 技 发 展 速 度之 快 是 历 史 上 前 所 未 有 的 。 使 为 大学生能够 把握现代科技 的最新成果 , 跟 踪 世 界 前 沿 技 术 , 用 全 球 经 济 一 体 化 的 适 需 要 , 须 教 授 大 学 生 宽 厚 的 专 业 基 础 知 必 识 , 养 他 们 消化 前 沿 技 术 进 而 创 新 应 用 培 的 能 力 。 械 设计 作 为 传 统 的 工 科 专 业 基 机 础 课 , 传 统 的教 学 内 容 和 课 程 体 系 已很 其 难 适 应 现 代 复 杂 产 品 多 学 科 设 计 的 高 要 求 , 师 讲 学 生 听 的 传 统 灌 输 式 教 学 手 段 教 已 经很 难 提 高 大 学 生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 对 针 这 种 现 状 , 机 械 设 计 的 课 程 内 容 和 教 学 对 手 段 进 行 相 应 工 作 能 力 设 计 部 分 , 重 点讲 解 静 强 在 度和安 全寿命设计等 经典理论 的同时 , 扩 展 讲 解 全 寿 命 安全 保 障 与控 制 设 计 等 先 进 的 强 度 理 论 。 对 一 个产 品 的 几 种 结 构 方 针 案 比 对 , 讲 授 机 械 零 件 的 结构 设计 , 来 同时 延 伸 阐 述 创 新 与 快 速 设 计 等 相 关 前 沿 知 识。 承 载 教 学 内 容 的 教 材 不 可 能 也 不 应 当 将 当 代 科 学 的 所 有 东 西 都 放 进 去 , 是 要 但

4 结语
机 械 设 计 课 程 的 教 学 改 革 , 本 着 理 应 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 学互动相长 , 教 不断 培 养学 生 自我 学 习 、 新 和 应 用 知 识 的 能 创 力, 为迎 接 知 识 经 济 的 挑 战 打 下 厚 实 的 基 础。
参 考 文 献
性 能 对 比 , 提 高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 械零 以 机
1 机 械 设 计 课 程 内容 改 革
现 行 的 机 械 设 计 教 材 以 通 用 零 部 件 的 设 计 为 核 心 内 容 , 然 围 绕 机 构 或 者 机 械 虽 零 件 给 出 一 些 设 计 方 法和 程 序 , 仍 停 留 但 在 传 统 的 串 行 设 计 水 平上 。 于 刚 刚 接 触 对 并 学 习 专 业 基 础 课 的 学 生 来 讲 , 开 始 就 一 灌 输 了一 个 陈 旧狭 义 的设 计 理 念 , 常 不 非
[】李 建 功 , 明 华 . 械 设 计 课 程 教 学 改 1 杜 机 革 的 基 本 思 路 [ ] 河 北 理 工 学 院 学 报 J. 放 到 现 场 去 , 对抽 油 机 产 品 , 场 研 究 实 针 现 ( 社会 科 学 版) 2 0 2 增 刊 )5l 3 , 0 2, ( : ~5 . 际 机 器 的 组 成 和 结 构 , 解 带 传 动 和 齿 轮 [】朱 文 坚 , 扬 枝 . 械 设 计 课 程 改 革 的 讲 2 陈 机 减 速 器 原理 以 及 机 械 效 率 的 损 失 , 正 让 真 设 想 与教 材建 设 【 . J 广西 机械 , 9 6 3 : 】 1 9 () 37~ 38. 学 生 理 解 “ 以 致 用 ”的道 理 , 而 既 可 激 学 从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 提 高 教学 效 果 。 [】杨 颖 , 正 友 , 丝静 , . 网络 互 连 技 3 梁 农 等 《 2 3 运用 多媒体 技 术 丰富教 学 手段 术 》 学 与 课 程 设 计 的 改革 与 实 践【 】 教 J. 多 媒 体 课 件 可 将 课 堂 教 学 的 内 容 提 炼 广 西大 学 学 报( 学社 会 科 学版 ) 2 0 , 哲 , 0 7 与浓 缩 I, 过 生 动 的 图文和 动 画把 机 械 设 通 2 ( 刊 ) 1 1 1 2. 9增 :4 ~ 4 计 中 抽 象 的 概 念 具 体 化 , 低 学 生 理 解 的 降
讲 授 机 械 零 件 的 结 构 设 计 , 过 产 品 的 有 通 限 元 分 析 演 示 来 讲 解 零 件 的 一 般 设 计 准 利 于学 生 创 新 意 识 的 培 养 和 对 新 兴 知 识 的 则 , 过 软 件 实 现 和 知识 讲解 , 深 学 生 对 通 加 把握 , 此 必须 更 新 现 有 的 课 程 教 学 内 容 。 所 学 知 识 的 理 解 和 掌 握 运 用 。 因 1 1运 用系统 工程 思想 。 化调 整课程 的知 . 优 识 结 构 2 机 械 设 计 教 学 手 段 改 革 机 械 设 计 的 典 型 内容 分 为 总 论 、 接 、 2. 教 师授 课 与学 生 自学合 理调 配 联 1 传 动 、 系 和其 它等 五 个 部 分 , 生普 遍反 轴 学 机 械 设 计 以往 的 课 程 安 排 过 于 强调 大 映 章 节 内 容 零 散 , 以融 会 贯 通 。 难 因此 , 在 纲 和 教 材 , 课 方 法 及 考 试 形 式 的 统 一 , 授 抹 教学过 程中必须将 散乱的知识 集约化 , 纳 杀 了学 生 个 性 的 发 展 。 了 有效 地 讲 授 课 为 归 到一 个具 体 产 品 的 设 计 系统 中 , 立 一 程 中最 根 本 的 内 容 , 要 合 理 地 调 配 课 程 建 需 条 主 线 贯 穿 理 论 学 习 的 始 终 。 课 时 选 用 结 构 比 例 , 于 易 于 理 解 的 机 械 零 件 常 用 授 对 个 典 型 的 产 品 案 例 来 讲 解 运 动 方 案 设 材 料 和 选择 原 则 、 纹 参 数 及 常 用螺 纹 、 螺 销 计 、 械 零 件 的 工 作 能 力 设 计 和 结 构 设 计 和 过 盈 联 接 、 动 轴 承 及 联 轴 器等 一 般 性 机 滑 三 大 部 分 , 所 有 的 内容 在 一 个 产 品 的 设 内 容 , 出 自学 提 纲 和 考 核要 求 , 排 学 生 将 列 安 计 过 程 中 完 整 地 体 现 出来 , 可 能 地 涉 猎 自学 并 随 后进 行 检 查 , 极 大 地 促 进 了 学 尽 这 现代设计思 想。 生 自主 学 习能 力 。 在运 动方 案设计 部分 , 引入 全 生 命 周 2 2 课堂教 学 与实地 讲 解相 结合 . 期 设计 思 想 , 仅要 讲 解 产 品 的性 能 设 计 , 不 为 了 使学 生 直 观 深 入地 理 解 所学 知 识 , 还要 考 虑 和 阐 述 产 品 的制 造 、 用 、 废和 可 以 将 一 部 分 课 堂 教 学 转 变 为 实 地 教 学 。 利 报 回 收 再 利 用 的 整 个 环 节 。 体 的 材 料 选 定 石 油 专 业 的 学 生 对 于 实 际 机 械 结 构 了 解甚 具 上 , 该 考 虑 新 型 复 合 材 料 与 传 统 材 料 的 少 , 对 这 种 情 况 , 以 将 带 传 动 、 轮 传 应 针 可 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