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敏试验所需器材
药敏实验实验报告

药敏实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药敏实验,对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测试,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材料包括各种抗生素药物、培养基、试管、移液器、细菌培养液等。
2. 实验方法:a. 首先,准备好各种需要测试的抗生素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庆大霉素等。
b. 将需要测试的细菌培养液均匀涂抹在含有培养基的琼脂平板上。
c. 在琼脂平板上分别滴加不同抗生素药物的溶液。
d. 将处理好的琼脂平板放入培养箱中进行孵育。
e. 观察并记录细菌在不同抗生素药物下的生长情况和抑菌圈直径。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药敏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对于细菌A,青霉素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为15mm,而头孢菌素和庆大霉素的抑菌效果较差,抑菌圈直径分别为8mm和10mm。
2. 对于细菌B,头孢菌素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为18mm,而青霉素和庆大霉素的抑菌效果较差,抑菌圈直径分别为7mm和9mm。
3. 对于细菌C,庆大霉素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为20mm,而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抑菌效果较差,抑菌圈直径分别为6mm和8mm。
实验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同一种抗生素对不同细菌的抑菌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2. 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庆大霉素对不同细菌的抑菌效果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结论与建议:药敏实验结果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根据药敏实验结果,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实验报告撰写人: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微生物实验 药物敏感实验

微生物药物敏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圆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操作程序和结果判断方
法。
⏹2、了解药敏试验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二、实验原理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药敏纸片)贴在已接种待检菌的琼脂平板表面特定部
位。
药物借其分子的扩散力向周围琼脂中扩散,形成了随着离纸片距离加大,琼脂中的药物浓度逐渐减少的梯度浓度。
其纸片周围一定区域琼脂内的药物浓度高于抑制待检菌所需浓度时,则该区域内细胞不能生长,形成透明抑制圈。
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待检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抑菌圈愈大,说明该菌对此药物越敏感三、实验器材
⏹1.菌种大肠埃希菌。
⏹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3.试剂无菌生理盐水,抗菌药物纸片:
包括青霉素、氨苄西林、土霉素、链霉素等。
⏹4.其他无菌棉拭子、镊子、毫米尺、接种环。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菌液制备
菌浓合适,一般为106
⏹2.接种
细菌悬液制备后15min内接种至倒好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中,接种量0.1-0.2mL。
涂布均匀。
⏹3.贴药敏纸片
⏹涂布后的平板在室温下干燥3~5min,用纸片分配器或无菌镊子将纸片贴于琼脂表面
并轻压,使纸片与琼脂表面完成接触。
各纸片中心相距应大于24mm,纸片贴上后就不能再移动位置。
⏹4.培养
⏹将平板倒置放入37℃培养箱培养,16~18h读取结果。
五、实验结果
六、思考题
⏹ 1.圆纸片药敏试验操作时应注意什么事项?
⏹ 2. 试述药敏试验的意义。
KB法药敏实验用实验盘

KB法药敏实验用实验盘实验盘是药物敏感性测试中常用的工具,通过其上的纸片或孔板,可以测试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或抗药性。
KB法是一种常用的药敏实验方法,本文将介绍KB法药敏实验用实验盘的相关内容。
一、实验盘的介绍实验盘,也称为药敏试验盘,是由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内部设有多个小孔或凹槽,用于放置药物溶液或纸片。
实验盘的直径通常为9毫米或6毫米,每个实验盘可以容纳一定量的药物溶液。
二、KB法药敏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实验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实验盘、培养基、抗生素药物和待测菌株。
2. 制备实验盘将所需的抗生素药物分别制成一定浓度的药液,在实验盘上滴上相应的药液。
3. 接种菌株将待测菌株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然后将菌悬液均匀涂在一块培养基上。
4. 放置实验盘用无菌钳将制备好的实验盘放置于涂有菌株的培养基上,然后用无菌的玻璃棒轻轻压实。
5. 培养将含有实验盘的培养基培养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通常为37摄氏度。
6. 结果判断观察培养皿中实验盘周围的区域是否出现菌落生长的抑制圈,抑制圈的直径反映了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三、KB法药敏实验的优点1. 简便易行:KB法药敏实验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特殊技术。
2. 准确性高:KB法可以定量测定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比较准确可靠。
3. 适用范围广:KB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细菌和抗生素,可以对不同种类的药物进行药敏性测试。
四、KB法药敏实验的应用领域KB法药敏实验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科研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临床药敏试验:通过KB法药敏实验,可以测试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提供参考。
2. 耐药性监测:KB法药敏实验也可以用于监测细菌耐药性的变化情况,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抗生素的使用策略。
3. 抗菌药物研发:在科学研究中,KB法药敏实验可以评价新型抗菌药物的药效和药敏性,为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4. 食品安全检测:KB法药敏实验还可以用于食品中病原菌污染的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七++细菌的药敏试验及耐药性检测

实验七细菌的药敏试验及耐药性检测【目的和要求】1.掌握纸片扩散法(K-B法)、液体稀释法两种药敏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上述两种药敏试验方法的应用。
3.了解几种细菌耐药表型检测的原理、方法及意义。
【试剂与器材】1.培养基:一般需氧和兼性厌氧菌采用水解酪蛋白(M-H)琼脂或M-H液体培养基(pH7.2~7.4)。
对于营养要求高的细菌,则需在M-H培养基中加入其它营养成分。
2.抗菌药物纸片:直径为6.0~6.35mm的滤纸片上,含有一定量的某种抗菌药物。
市场有售,但生产厂家须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
不同种类的待测菌药敏试验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药敏纸片的选择见表7-1。
3.待测细菌接种普通营养琼脂经35℃16~18h的纯培养物。
4. 0.5%麦氏比浊管配制方法如下:0.048mol BaCl2 (1.17% W/V BaCl2 . 2H2O) 0.5ml0.18mol H2SO4 (1%, V/V) 99.5ml将二液置冰水浴中冷却后混合,置螺口试管中,放室温暗处保存。
用前混匀。
有效期为6个月。
5.其它: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棉签、无菌试管、酒精灯、镊子、生物安全柜、培养箱等。
【实验内容】一、纸片扩散法(K-B法)药敏试验1.原理将含有定量的抗菌药物纸片贴在已接种待测细菌的琼脂平板表面,纸片上的药物随即溶于琼脂中,并沿纸片周围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形成逐渐减少的梯度浓度。
在纸片周围,一定浓度的药物抑制了细菌的生长从而形成了透明的抑菌环,抑菌环的大小则反映了待测菌对该种药物的敏感程度。
K-B法是由Kirby - Bauer 建立,美国NCCLS推荐,目前为世界所公认的标准纸片扩散法(定性法)。
2.方法(1)培养基的准备:将无菌M-H琼脂加热融化,趁热倾注入无菌的直径90mm平皿中。
琼脂厚为4mm(约23~25ml培养基),琼脂凝固后塑料包装放4℃保存,在5日内用完,使用前应在37℃培养箱放置30min使表面干燥。
水产动物药敏实验操作流程

药敏实验操作流程1.器材准备解剖盘、剪刀、镊子、酒精灯、酒精棉、接种环、乳胶手套、培养皿、烧杯、量筒、锥形瓶、电子天平、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恒温箱、显微镜2.实验步骤2.1 培养基制备(1)用量筒量取300ml纯净水,倒入锥形瓶中。
(2)用电子天平称取脑心浸液(BHI)肉汤培养基、技术琼脂粉,倒入锥形瓶中摇匀后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处理。
(3)取出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在超净工作台开始倒平板,准备好的20个培养皿,每个倒15ml。
(4)待冷却凝固后放入4℃冰箱保存备用。
2.2 细菌分离(1)取出制备好的培养基,标注好信息:鱼体来源、实验时间,将平板划分为4个区域,一般肝脏、脾脏、肾脏、腹水。
(2)取出待解剖的新鲜死鱼或濒死鱼,用酒精棉擦拭鱼体表,防治外部细菌影响,解剖之前剪刀、镊子用酒精擦拭消毒后再用酒精灯灼烧,在肛门前端开始解剖,防治剪破肠道细菌感染。
(3)接种前接种环用酒精灯灼烧发红,不可用手接触组织,接种环垂直插入组织取出组织液。
(4)将取出的组织液在平板标记位置开始划S线,划线时需在酒精灯前操作,防治空气中杂菌污染。
(5)将涂好的平板放入28℃恒温箱细菌培养,一般分离出细菌在12h后在划线位置可形成细菌菌落。
2.3 药敏实验(1)取出备用的培养基,标注好信息。
(2)用接种环将分离出的不同组织的细菌挑取接种到平板上,横、竖、30°多方位划线,划满整个平板。
(液体涂布法:1.5ml EP管装0.5ml生理盐水或液体培养基,勾取细菌放入EP管搅匀,用移液枪吸200ul,将菌液打在空白平板上,用消毒、灼烧、冷却后的涂布棒均匀涂抹。
)(3)用镊子在酒精灯灼烧后,取出药敏片,将有字一面朝下,均匀放在平板上,用镊子轻轻按压,每取一个药敏片,都要用酒精擦拭、消毒,一般一个平板帖5片药敏片,贴好后背面标注要药敏片信息。
(4)贴好后放入恒温箱培养12h,平板上形成直径不同的抑菌圈,根据抑菌圈大小判断药物敏感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纸片扩散法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二)药物敏感试验(纸片琼脂扩散法) ① 取100-200μl菌液均匀涂布平板; ②用无菌镊子将纸片贴于含菌琼脂表面,每面贴
3~4个纸片,放置15分钟。为了使药敏片与培养基紧密 相贴,可用镊子轻按几下药敏片。
③倒置在28℃培养箱中培养24h观察结果。 ④用尺量包括纸片直径在内的抑菌环最大直径,判 定结果(敏感、中度敏感、耐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细菌纯化再培养的方法 2、掌握人工药敏实验方法
1
二、药敏试验常用方法
1. 纸片扩散法(Disk Diffusion Test): Kirby-Bauer法(K-B纸片琼脂扩散法)
和直接纸片药敏法 2. 稀释法(Dilution Test):
包括琼脂稀释法(药物混合在培养基中) 和肉汤稀释法(抗生素梯度稀释) 3. 抗生素浓度梯度法-E 试 验(E-test)
7Leabharlann 药物敏感实验判定标准抑菌圈直径(毫米)
敏感度
20以上
极敏
15-20
高敏
10-14
中敏
10以下
低敏
0
不敏
* 具体对于不同的菌株,及不同的抗生素纸 片需参照NCCLs的标准或者CLSI标准。
四、思考题
1、药敏试验常用方法有哪几种? 2、影响药敏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10
2
二、实验原理
将含有一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或药片, 平贴于已接种被检细菌的琼脂培养基上,纸 片或药片中的药物即呈梯度向周围扩散,敏 感菌株在纸片或药片的周围生长受到抑制, 而形成抑菌圈。根据抑菌圈的大小,可判断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3
影响药敏结果的因素
一、培养基:应根据试验菌的营养需要进行配制。倾注 平板时,厚度合适(约5-6mm),不可太薄,且培养基 内应尽量避免有抗菌药物的拮抗物质,如钙、镁离子。 二、细菌接种量:细菌接种量应恒定,如太多,抑菌圈 变小。 三、药物浓度:药物的浓度和总量直接影响抑菌试验的 结果,需精确配制。 四、培养时间:一般在37℃下培养18-24小时。
细菌药敏试验

【试验意义】
2 药敏试验的意义 • 1. 可预测抗菌治疗的效果 • 2. 指导临床选择使用抗生素。 • 3. 提供所选择药物的依据; • 4. 监测耐药性,分析耐药菌的变迁,掌握
耐药菌感染病的流行病学,控制和预防耐 药菌感染的发生和流行。
【实验材料 】
1.菌种:大肠杆菌肉汤培养物 1 管/组
2.各种药敏片:市售商品药敏片(或自制)1套 (4~5种)/人。
[问题与思考]
• 1.纸片药敏试验操作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 2.试述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的原理及临床
意义。 • 3.纸片药敏试验的步骤及结果判定是什么?
≥18
≤14
15~17
≥18
≤12
13~17
≥18
≤13
13-15
≥18
≤12
13~14
≥15
【注意事项 】
• 影响因素药敏试验结果的因素 1、培养基:培养基质量和pH值。pH过低会导致
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失效,而青霉素活 力增强 。 2、药敏纸片的质量,含药量和保存方式 3、接种菌量。 4、试验操作质量:接种细菌后贴片时5~15 分钟; 5、培养时间:不超过24 h 。
细菌药敏试验 (纸片扩散法)
【学习目标】
1.掌握药敏试验的基本原理。 2.掌握药敏试验-纸片法的操作方法及判定。
3.了解药敏试验在实际生产中的指导意义。
【试验原理】
• 1 纸片扩散法原理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 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有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 分溶解后便不断地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 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 长被抑制,从而形成透明的抑菌圈。 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 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 关系,即抑菌圈愈大,MIC愈小。
细菌药敏试验

细菌药敏试验实训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教学⽬标使学⽣掌握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操作⽅法,能够利⽤本试验⽅法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兽医临床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
材料准备1.器材:温箱、天平、打孔机、滤纸、⽆菌试管及吸管、镊⼦、接种环、酒精灯等。
2.试剂:蒸馏⽔。
3.培养基:普通琼脂平板。
4.菌种:⾦黄⾊葡萄球菌及⼤肠杆菌的固体培养物。
5.药品:链霉素、⾦霉素、新霉素、红霉素等抗菌药物。
6.硫酸钡标准管:取1%~1.5%氯化钡0.5ml加1%硫酸溶液99.5ml,充分混匀即成,⽤前充分振荡。
⽅法步骤将抗菌药物置于接种待检菌的固体培养基上,抗菌药物通过向培养基内的扩散,抑制敏感细菌的⽣长,从⽽出现抑菌环。
由于药物扩散的距离越远,达到该距离的药物浓度越低,由此可根据抑菌环的⼤⼩,判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度。
(⼀)含药纸⽚的制备1.滤纸⽚最好选⽤新华1号定性滤纸,⽤打孔机打成直径6mm的滤纸⽚,放在⼩瓶中或平⽫中,在121.3℃灭菌15min,再置100℃⼲燥箱内烘⼲备⽤。
2.药液的配制⽤⽆菌蒸馏⽔将各药稀释成以下浓度:磺胺100mg/ml、青霉素100IU/ml、链霉素、⾦霉素、新霉素、红霉素、多粘菌素1000µg/ml。
3.含药纸⽚的制备将灭菌的滤纸⽚⽤⽆菌的镊⼦摊布于灭菌平⽫中,按每张滤纸⽚饱和吸⽔量为0.01ml计算,50张滤纸⽚加⼊药液0.5ml。
要不时翻动,使纸⽚充分吸收药液,浸泡1~2h后于37℃温箱中烘⼲备⽤。
对青霉素、⾦霉素纸⽚的⼲燥宜采⽤低温真空⼲燥法,⼲燥后⽴即放⼊瓶中加塞,放⼲燥器内或置-20℃冰箱中保存。
纸⽚的有效期⼀般为4~6个⽉。
(⼆)测验⽅法1.钩取⾦黄⾊葡萄球菌和⼤肠杆菌菌落各4~5个,分别接种于⾁汤培养基中,37℃培养4~6h。
2.⽤灭菌⽣理盐⽔稀释培养菌液,使其浊度相当于硫酸钡标准管。
装有以上两种成分的试管须相同,硫酸钡应⽤前需充分振动。
3.⽤⽆菌棉拭⼦蘸取上述⾁汤培养液,在试管壁上挤压除去多余的液体,在琼脂培养基表⾯均匀涂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材料
1、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可去生化试剂店购买,做不同细菌的药敏试验可
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如做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可选择普通营养琼脂或麦糠凯培养基。
做沙门氏菌可选择血清培养基。
2、药敏试纸:购买或自制
3、细菌:待做药敏试验的细菌
4、仪器:接种环、培养皿、酒精灯、打孔器(得力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宁海县)、
电热恒温培养箱(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净化工作台(康宝牌)
移液器、滴头
二、实验准备
2.1药敏片的准备:购买或自制
2.1.1制备方法:取新华1号定性滤纸,用打孔机打成6毫米直径的圆形小纸片。
取圆纸片50片放入清洁干燥的青霉素空瓶中,瓶口以单层牛皮纸包扎。
经15
磅15-20分钟高压消毒后,放在37℃温箱或烘箱中数天,使完全干燥。
2.1.2抗菌药纸片制作:在上述含有50片纸片的青霉素瓶内加入药液0.25毫升,并翻动纸片,使各纸片充分浸透药液,翻动纸片时不能将纸片捣烂。
同时在瓶口上记录药物名称,放37℃温箱内过夜,干燥后即密盖,如有条件可真空干燥。
切勿受潮,置阴暗干燥处存放,有效期3-6个月。
2.2药液的制备(用于商品药的试验):按商品药的使用治疗量的比例配制药液;如商品药百病消按其说明量治疗量0.01%饮水,可按这个比例配制药液,可取1 0毫克加入10毫升的水中混匀。
此稀释液即为用于做药敏试验的药液。
三、实验操作方法
3.1药敏片法
3.1.1在“超净台”中,用经(酒精灯)火焰灭菌的接种环挑取适量细菌培养物,以划线方式将细菌涂布到平皿培养基上。
具体方式;用灭菌接种环取适量细菌分别在平皿边缘相对四点涂菌,以每点开始划线涂菌至平皿的1/2。
然后,找到第二点划线至平皿的1/2,依次划线,直至细菌均匀密布于平皿。
(另:可挑取待试细菌于少量生理盐水中制成细菌混悬液,用灭菌棉拭子将待检细菌混悬液涂布于平皿培养基表面。
要求涂布均匀致密)
3.1.2将镊子于酒精灯火焰灭菌后略停,取药敏片贴到平皿培养基表面。
为了使药敏片与培养基紧密相贴,可用镊子轻按几下药敏片。
为了使能准确的观察结果,要求药敏片能有规律的分布于平皿培养基上;一般可在平皿中央贴一片,外周可等距离贴若干片(外周一般可贴七片),每种药敏片的名称要记住。
3.1.3将平皿培养基置于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效果。
3.3打孔法:
该法较简单,成本低,易操作,比较适用于商品药物的检测。
3.3.1在“超净台”中,用经(酒精灯)火焰灭菌的接种环挑取适量细菌培养物,以划线方式将细菌涂布到平皿培养基上。
具体方式;用灭菌接种环取适量细菌分别在平皿边缘相对四点涂菌,以每点开始划线涂菌至平皿的1/2。
然后,找到第二点划线至平皿的1/2,依次划线,直至细菌均匀密布于平皿。
(另:可挑取待试细菌于少量生理盐水中制成细菌混悬液,用灭菌棉拭子将待检细菌混悬液涂布于平皿培养基表面。
要求涂布均匀致密。
)
3.3.2以无菌操作将灭菌的不锈钢小管(外径为4毫米、孔径与孔距均为3毫米,管的两端要光滑,也可用玻璃管、瓷管),放置在培养基上打孔,将孔中的培养基用针头挑出,并以火焰封底,使培养基能充分的与平皿融合(以防药液渗漏,影响结果)。
3.3.3加样:按不同药液加样,样品加至满而不溢为止。
3.3.4将平皿培养基置于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效果。
结果观察
在涂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上,抗菌药物在琼脂内向四周扩散,其浓度呈梯度递减,因此在纸片周围一定距离内的细菌生长受到抑制。
过夜培养后形成一个抑菌圈,抑菌圈越大,说明该菌对此药敏感性越大,反之越小,若无抑菌圈,则说明该菌对此药具有耐药性。
其直径大小与药物浓度、划线细菌浓度有直接关系。
判定标准
一、药敏实验的结果,应按抑菌圈直径大小作为判定敏感度高低的标准。
表1药物敏感实验判定标准
二、药物敏感实验判定标准参考表1,多黏菌素抑菌圈;在9毫米以上为高
敏,6—9毫米为低敏,无抑菌圈为不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