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六法律救济第二框心中有数打官司教学案5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学案:专题6 2 心中有数打官司 含答案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学案:专题6 2 心中有数打官司 含答案

2心中有数打官司[学习目标] 1.识记诉讼的含义、种类及作用。

2.明确公民享有的主要诉讼权利。

3.理解司法调解在解决权益纠纷中的作用。

4.学会写起诉书,提高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能力。

一、诉讼与诉讼权利1.诉讼的概念:诉讼又称“打官司”,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

2.诉讼的种类(1)按照诉讼要解决的案件的性质、诉讼的内容和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诉讼可以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

(2)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是诉讼法。

根据诉讼种类的不同,我国的诉讼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3.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尽管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内容不同,参加的主体不同,诉讼权利也各有不同,但公民依法享有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是相同的。

二、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1.公民有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当事人可以委托其他人帮助自己进行诉讼,这就是诉讼代理。

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这个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2.公民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如果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遇到一个可能会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人,当事人有权要求他退出,这就是我国三大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

3.公民有上诉的权利: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即告终结,上诉权就是由两审终审原则而来。

当事人和其他相关诉讼主体如果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但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同时就是终审判决,对此不能提起上诉。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应当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1.判断张、李两家因承包鱼塘发生纠纷诉至法院。

张家对法院一审判决不服。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四法律救济2心中有数打官司讲义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四法律救济2心中有数打官司讲义

学案2 心中有数打官司走进生活目标导航2011年7月份,家住海盐的市民舒先生因为闯黄灯,收到了一张罚单。

事后,舒先生以“处罚无法律依据”为由,把交警部门告到海盐法院。

然而,舒先生一审败诉。

舒先生不服,向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12年4月7日下午,浙江省嘉兴市中级①通过自主学习,知道诉讼的含义、种类。

②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③通过合作探究,了解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

法院对社会广泛关注的全国首例闯黄灯行政诉讼案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思考被告人舒先生是否可以再次提出上诉?提示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即告终结.被告人舒先生不能再次提起上诉.④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增强学生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学会尊重法律。

1.诉讼与诉讼权利(1)诉讼的含义诉讼又称“打官司”,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

(2)诉讼的种类诉讼可以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

(3)我国的诉讼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4)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判一判(1)实现实体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都要通过诉讼活动。

( )(2)实体权利的实现有赖于法律程序的保障。

()(3)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的法律基础是相同的。

()提示(1)×(2)√(3)√2.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1)诉讼法贯穿的基本原则和制度①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

②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③对一切公民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④合议制原则。

⑤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原则。

⑥回避原则。

⑦公开审判原则。

⑧两审终审原则.⑨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⑩人民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2)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①公民有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高中政治6.2心中有数打官司 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人教版选修5)

高中政治6.2心中有数打官司 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人教版选修5)

③公民有上诉的权利。当事人和其他相关诉讼主体如果不服一 审判决或裁定,可以在规定期限内要求上级法院对尚未生效的 一审判决或裁定的事项进行重新审理。 【目标导航】 1.识记诉讼的含义及作用。2.明确公民享有的主 要诉讼权利。 3.增强学生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 学会尊重法律。
诱思自主学习区
一、诉讼与诉讼权利 1.诉讼的概念:诉讼又称“ 打官司 在 纠纷主体 2.诉讼的种类 (1)按照诉讼要解决的 案件的性质 讼三种。 、诉讼的 内容 和 程序 等 诉
诱思自主学习区
1.“想一想”: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的法律基础相 同吗?
提示 根据诉讼要解决的案件的性质、 诉讼的内容和程序等因素 的不同,诉讼可以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尽 管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内容不同,参加的主体不同, 诉讼权利也各有不同, 但公民依法享有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是相 同的。
心中有数打官司
【走进生活】 2012 年 5 月 9 日,法制 网报道:贵州省习水县多名公职人员参 与性侵犯幼女案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 会的广泛关注。性侵害案件中的未成年 被害人保护问题,也因此再次引起法律界的深层次思考。实践 中存在一些未成年被害人无法参与刑事诉讼过程的情况, 尤其 在一些基层和偏远地区, 对于案件的进展如果被害人自己不去 打听就没有人会主动告知,甚至连案件的判决结果都不知道, 自己在诉讼中应该享有哪些权利更是无从得知。
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3.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尽管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
内容
不同,参加的 主体 不同,诉讼权利也各有不同,但公民 是相同的。 公民享有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即宪法规定的“中华人
依法享有诉讼权利的 法律基础 提醒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6 法律救济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6 法律救济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专题六法律救济[考点展示]1.非诉讼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2.诉讼的种类及诉讼法的基本原则;3.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4.诉讼的基本程序;5.证据的种类及举证责任。

核心考点诉讼解决纠纷1.诉讼的含义和种类(1)含义:诉讼又称“打官司”,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

(2)种类:根据诉讼要解决的案件的性质、诉讼的内容和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诉讼可以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

2.诉讼的基本原则(1)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3)对一切公民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

(4)合议制原则。

(5)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原则。

(6)回避原则。

(7)公开审判原则。

(8)两审终审原则。

(9)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10)人民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

3.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权利;申请回避的权利;上诉的权利。

4.诉讼的基本程序(1)诉讼前弄清管辖法院。

(2)向有权管辖的法院起诉。

(3)法院审查决定是否立案。

(4)对立案案件开庭审理。

(5)庭审结束,法院当庭或择日宣判。

(6)上诉期限内当事人不上诉,判决或裁定生效;提起上诉的,启动二审程序。

根据两审终审制,二审裁判为终审裁判,当事人不能再上诉,根据具体情形可以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5.证据——胜诉的砝码法律意义上的证据即诉讼证据不同于生活中通常所说的“证据”,它是指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凭证或根据。

我国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鉴定结论和笔录。

法律 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命题点 证据及举证责任典例 案例一 小红(化名)应聘到杭州某公司上班。

1个月后,小红在车间工作时,因包装带突然断裂,她手里的美工刀不慎伤到了眼睛,鲜血直流。

同事见状,赶紧将她送到医院救治。

单位利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这一有利条件,不承认小红是单位员工,对医药费撒手不管。

高中政治专题六法律救济第二框心中有数打官司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政治专题六法律救济第二框心中有数打官司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政治专题六法律救济第二框心中有数打官司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归纳公民的诉讼权利。

1.了解诉讼的含义、种类和诉讼法。

2.把握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3.知道公民的主要诉讼权利。

一、诉讼的含义、种类和诉讼法1.诉讼的含义:诉讼又称“打官司”,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

2.种类:按照诉讼要解决的案件的性质、诉讼的内容和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诉讼可以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

3.诉讼法: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是诉讼法。

根据诉讼种类的不同,我国的诉讼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探究]1.美国亿万富翁乔治·索罗斯81岁生日之际,却遭前女友诉讼,指认“金融大鳄”两次答应送她高级公寓,却两次食言,索要1 000万美元赔偿。

阿德里安娜·费雷埃尔是前巴西肥皂剧明星,在向美国纽约州最高法院递交的诉状中说,她与索罗斯“交往”5年间,索罗斯两次承诺在纽约市送她高级公寓,却始终没有“兑现”。

费雷埃尔指认索罗斯欺诈、感情伤害、人身伤害和殴打。

索罗斯的律师威廉·扎布尔认为,这起诉讼没有依据,他说,“索罗斯先生确实与费雷埃尔小姐有过恋情,断断续续,没有排除第三者。

诉状充斥不实指控,显而易见试图向我的当事人索要钱财。

众所周知,他(索罗斯)很富有”。

结合材料谈谈什么是诉讼。

[提示] 诉讼的含义:诉讼又称“打官司”,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

种类:按照诉讼要解决的案件的性质、诉讼的内容和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诉讼可以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

二、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我国的三大诉讼法中贯穿着一些相同的基本原则与制度,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对一切公民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合议制原则;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原则;回避原则;公开审判原则;两审终审原则;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以及人民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等。

高中政治选修五6.2《心中有数打官司》word教案

高中政治选修五6.2《心中有数打官司》word教案

2心中有数打官司(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归纳公民的诉讼权利。

●课标解读本标准要求学生了解诉讼的含义、种类及作用;理解公民享有的主要诉讼权利;剖析典型案例,理解司法调节在解决权益纠纷中的作用;学会写起诉书,提高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能力。

●落实策略课前:自主学习,调查搜集。

学生阅读教材、搜集现实中与诉讼有关的资料。

课上:情景创设——互动探究——教师总结提升——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导入方式一:情景导入个体经营户申某到银行储蓄所存款7 600元。

该所职员为其代填了存款凭条并交给他活期储蓄存单一份。

3个月后,当申某到储蓄所取款时却发现存单上的大小写金额不一致,大写正确,而小写却误为760元。

当他要求对方按大写金额兑付本息遭到拒绝后,申某一纸诉状把储蓄所推上了被告席。

法院经公开审理,判决原告败诉。

接到判决书后,申某虽认为不公,却因忙于生意,一时也未把上诉放在心上。

一个月后,当他通过向律师咨询,得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官司可以打赢时,一审判决已经生效,申某为此追悔莫及。

思考:(1)本案中申某因为忙于生意失去了哪项公民的基本权利?(2)维护此项权利需符合哪些基本条件?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专题六中的第二框。

导入方式二:视频导入播放一些“民告官”视频。

思考:如果你遇到纠纷,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方式?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专题六中的第二框。

●教学地位分析本框是专题六中的第三框。

本框内容主要是归纳和介绍公民的诉讼权利。

本框设计了两个目,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说明公民的主要诉讼权利。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1.①看教材84~85页“诉讼与诉讼权利”,完成知识1填空及辅助栏目内容;②思考教材探究问题,写出简易答案,对照探究提示,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2.①看教材85~87页“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完成知识2填空及辅助栏目内容;②思考教材探究问题,写出简易答案,对照探究提示,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6.2心中有数打官司教学设计.doc

6.2心中有数打官司教学设计.doc

3、政治是来自于生活,而又离于生活。

最后,设计思维拓展:如何让尘肺病农民工在诉讼中获得尊严感?提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责任意识,升华情感,形成家国情怀。

学生:属于民事诉讼。

因为案件涉及民事主体生命 健康权即人身权受侵犯。

2、 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二一一投诉冇道教师:张海超帮助黄福华打官司体现公民哪项基本 诉讼权利?为什么?材料还体现公民冇哪些基木诉 讼权利?学生1:张海超帮助黄福华打官司体现了公民冇委托 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这 个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学生2:体现了公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如果当事人 在诉讼过程川遇到一个可能会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 人,当事人有权要求他退出。

学生3:公民冇上诉的权利°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 原则。

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市理即告终结。

当事 人和英他相关诉讼主体如果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 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述。

3、 安排各小组组内讨论,并准备好展示的答案。

4、 其它小组负责点评和质疑。

5、教师巡视课堂,引导合作学习,帮助困难小组。

)情感回归,落实责任。

b 教师:英实尘肺病农民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011年6月15日著名记者王克勤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人爱清尘•寻救屮国尘肺病农 民兄弟大行动”,专项救治在死广线上苦苦挣扎、 缺失救助与关心的中国600万尘肺病农民。

对,我 们的宗旨都一样:让生命重燃希累,让生活重拾尊 严!现在我想请人家结合绘制出的思维导图,來谈 谈我们该如何让尘肺病农民工充实尊严呢!2、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牛绘制的思维导图 K 在思维导图的指引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这一部分内容源于教村 如何让尘肺病农民工重拾粵严。

又高于教材,是对教材内 容的拓展捉升。

这一环节 的设置目的冇两个,既让 学生学以致用,又升华惜 感,落实责任。

把课木的 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 结合,培养学生的主人翁 精神和公民童识、责任意 识、爱国意识。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六《2心中有数打官司》优质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六《2心中有数打官司》优质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六《2心中有数打官司》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内容分析
《心中有数打官司》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选修第5册《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第6单元第2框的内容。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明白了不打官司解决纠纷的方式主要有:调解、仲裁和行政复议,对于打官司解决纠纷和不打官司解决纠纷的利弊已经十分明白,当不能以不打官司的途径解决纠纷时,必须拿起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力:诉讼解决纠纷。

2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诉讼的含义、作用、种类及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
2、理解公民享有的主要诉讼权利
(二)能力目标
1、提高合理有效的处理、解决纠纷的能力
2、学会写起诉书,提高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尊重法律,尊重法律程序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地精神,尊重事实,尊重实际
3学情分析
高二(X)是一个实验班,在为期一年(高一)的教学中,通过课堂反应和作业反馈来看,可以判定该班级总体学习基础较好,对知识的掌握也较快。

在平时的课堂表现来看,该班学生上课较活跃,具有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

4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1、诉讼的种类及区别 2、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
(二)教学难点:1、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脉络·成体系]
[析重点·解难点]
2
一、诉讼 1.含义 诉讼又称“打官司”,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 体纠纷的活动,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 2.种类 按照诉讼要解决的案件性质、诉讼的内容、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诉讼可以分为刑事诉 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尽管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内容不同,参加的主 体不同,诉讼权利也各有不同,但公民依法享有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是相同的。 3.基本原则与制度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2)对一切公民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 (3)合议制原则。 (4)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原则。 (5)回避原则。 (6)公开审判原则。 (7)两审终审原则。 (8)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以及人民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 原则等。这些原则和制度直接涉及公民的诉讼权利。 4.三大诉讼的侧重点 (1)刑事诉讼旨在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 追究。 (2)民事诉讼旨在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 事人的合法权益。 (3)行政诉讼旨在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二、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的区别 (1)对象不同。前者针对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而设立的;后者针对自诉人、 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而设立的。 (2)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进入刑事诉讼的方式不同。前者除了因为委托进入诉讼,还可 以通过法院指定进入诉讼;代理人进入诉讼,是受被代理人委托进入诉讼的。 (3)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的地位有较大差别。前者具有独立的地位,不受犯罪嫌疑人的 意志左右,也不受法院、检察院及其他个人团体的干涉;后者必须在委托人依法授权的范 围内活动,因为代理人的行为不仅同被代理人在行为上有共同的效力,产生的法律效果由 委托人全部承担。
[悟典题·明考向]
3
我国公民的诉讼权利
[典例 1] 被告人的近亲属提出上诉,需要先征得________的同意。( )
A.起诉的人民检察院
B.原审人民法院
C.被告人
D.被害人
[解析] 上诉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重要诉讼权利,是否提出上诉,完全由上诉人根据
自己的意志决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剥夺或限制上诉人的上诉权。选 C。
1

不能提起上诉。 [议话题·强认知]
刘某因犯抢劫罪被某县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 10年。宣判后刘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 法院经审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将刘某交付执行。此案被害人杨某以对刘某判刑太轻 为由多次向县法院提出申诉。县法院院长认为杨某申诉有理,经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认 为,该案适用法律确有错误,遂决定对刘某抢劫案再审。再审改判刘某有期徒刑 15年。改 判后杨某仍不服,又向中级法院提出上诉。中级法院受理此案后,责成该案原审合议庭再 次二审。经二审审理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答案] C
我国司法诉讼的基本原则
[典例 2]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原则,在诉讼活动中表现为( )
①对一切公民的合法权益都要依法保护 ②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应该依法予
以追究,特权与歧视都不被允许 ③在诉讼中平等地享有诉讼权利 ④在诉讼中平等地履
行诉讼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第二框 心中有数打官司
[读教材·填要点] 知识点一 诉讼与诉讼权利 1.诉讼的概念 诉讼又称“打官司”,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 体纠纷的活动,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 2.诉讼的种类 (1)按照诉讼要解决的案件性质、诉讼的内容、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诉讼可以分为刑事 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 (2)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是诉讼法。根据诉讼种类的不同,我国的诉讼法包括《中 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 法》。 3.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 尽管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内容不同,参加的主体不同,诉讼权利也各有不 同,但公民依法享有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是相同的。 知识点二 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 (1)公民有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公民有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当事人可以委托其他人帮助自己进行诉讼, 这就是诉讼代理。 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 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附 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2)公民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如果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遇到一个可能会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人,当事人有权要求他 退出,这就是我国三大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 [关键一点]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应当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 代理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3)公民有上诉的权利。 上诉权就是由两审终审原则而来。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同时就是终审判决,对此
此案在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程序上的错误?依法应当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 提示:(1)县法院对该案无权再审。因为此案是二审终审,依法应由二审法院决定是否 再审。 (2)被害人杨某无权上诉,被害人对公诉案件一审生效判决不服的,只能请求人民检察 院抗诉。 (3)中级法院责成原审合议庭进行二审是不对的,应当另组合议庭进行审理。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刑事诉讼旨在准确、 及时查明案件,惩罚犯罪分子,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本案就是刑事诉讼案件,整 个过程就是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进行的。 (5)我国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包括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权利;申请回避、上诉的 权利。本案中刘某对法院的判决表示不服,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希望重审以减轻惩罚, 这是公民在行使上诉权。
D.①②④
[解析]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现为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
务,平等地适用法律,本题是这一知识在诉讼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因此选 B 项。
[答案] B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