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改革研究综述
《2024年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研究综述与发展方向的探讨》范文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研究综述与发展方向的探讨》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需求持续增长,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负荷预测显得尤为重要。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电力行业的重要研究领域,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可靠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发展方向。
二、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研究综述1. 负荷预测方法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统计方法、机器学习方法、人工智能方法等。
传统统计方法如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等,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预测。
机器学习方法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通过学习历史数据中的规律,实现负荷预测。
近年来,人工智能方法如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在负荷预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2. 负荷预测模型负荷预测模型主要包括确定性模型和概率性模型。
确定性模型如线性回归模型、灰色预测模型等,通过建立数学关系,预测未来负荷值。
概率性模型如马尔科夫链、贝叶斯网络等,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的概率分布,预测未来负荷的概率分布。
3. 负荷预测的应用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广泛应用于电力调度、电力规划、电力市场等方面。
在电力调度中,负荷预测能够帮助调度人员合理安排发电计划,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电力规划中,负荷预测能够帮助规划人员制定合理的电网建设规划,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
在电力市场中,负荷预测能够帮助电力企业制定合理的电价策略,提高经济效益。
三、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发展方向1. 数据驱动的负荷预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数据驱动的负荷预测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挖掘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数据驱动的负荷预测还能够考虑更多因素,如天气、政策、经济等,提高预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深度学习在负荷预测中的应用深度学习在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建立深度学习模型,学习历史数据中的非线性关系和复杂模式,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和稳定性。
电力市场下需求响应研究综述

电力市场下需求响应研究综述本文在简要分析和评价电力市场下的需求响应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各种需求响应模式,包括有电价,计量和有时间下降的计量,以及贵气费用,定价和购买费用等模式,分析了它们的有素,优缺点,同时研究了如何有效应用需求响应。
现如今,电力需求响应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已为电力市场的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市场体系卓越(ER)主义等若干理论及其市场政策和执行措施将其作为以满足价格灵活性及长期利益和效率改善为主旨的替代以及对现有市场机制的补充。
随着能源市场的分散化和参与者数量的不断增加,电力市场中的动态平衡受到贸易结构和无线技术等多种非经济性因素的影响,使得需求响应成为新改变实现多元化能源市场平衡的重要手段。
电力市场下的需求响应是多方位的,主要包括有电价,计量和有时间下降的计量,以及贵气费用,定价和购买费用等模式。
有电价模式主要采取价格总量受限控制,通过提高体系内消费者的日间电价,降低晚上及节假日电价,迫使某些大型高价值用户推迟部分的设备操作至其他功率低的时候,以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计量需求响应采用可调节负荷技术让客户在动态实时电费调整的条件下降低发电成本,以及给传统和可再生能源电厂更多的财富参与市场,提高竞争力。
贵气费实施时间灵活,可以有效缓解供应和需求不平衡,促进节能新能源发展,实施价格不受电力结构性条件限制,可以应对短期用电情况的变化,保持电力市场平衡稳定。
定价购电机制是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减少未来的技术和财务风险,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缓解负荷峰值,构建电力系统均衡性及多元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不单独应用在发电侧,也可以用于分布式能源平衡及能源储备市场发展中。
全面总结来看,电力市场中的需求响应是实现定价机制和市场多元化发展的有力技术和政策工具,它既可以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又可以降低电力成本,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它还可以有助于促进多种能源技术的新发展,提高电力使用效率,实现高效的能源管理,保护环境。
中国电力行业调研报告

中国电力行业调研报告中国市场调研在线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下列内容: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者投资者熟悉该行业整体进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者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与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能够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晰地熟悉该行业市场现状与进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熟悉,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进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与行业进展趋势。
年中国电力行业现状调研及进展前景分析报告报告编号:市场价:纸介版元电子版元纸质+电子版元优惠价:¥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在线阅读: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韩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咨询客服。
中国电力行业现状调研及进展前景分析报告(年)产业现状电力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行业,与国民经济进展息息有关,在我国经济持续稳固进展的前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必定产生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形势依然乐观,电力行业将持续保持较高的景气程度水平。
年,电力工业持续健康进展,装机总量及发电量进一步增长,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首次超,火电发电量负增长,设备利用小时创新低。
截至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为亿千瓦,同比增长,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
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量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超过,达到、同比提高个百分点。
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小时,为年以来的年度最低水平,同比降低小时。
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年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进展质量与效益为中心,主动习惯经济进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估计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左右。
电力体制改革下核定输配电价难点与对策研究

王风云苏烨琴李啸虎电力体制改革下核定输配电价难点与对策研究内容提要:2015年以来,国家启动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旨在通过改革明晰电力成本构成,完善电价形成机制,逐步打破电网公司输配售一体化垄断经营的现状,有序放开发电和配售电的竞争性业务,实现电力市场充分竞争。
理顺输配电价是电力改革的关键环节。
本文解析我国输配电价核定方法,研究电价测算参数的相互影响关系,深入剖析电价交叉补贴、分电压等级核定输配电价、电力企业有效资产范围、跨省资产处理等的测算难点,并提出理顺输配电价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输配电价;准许成本;准许收益2015年开始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是我国电力体制厂网分开改革后的延续,是进一步促进电力交易市场化、激发电力企业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要改革。
此次改革的重点是要“管住中间”的电网输配电环节,放开发电端、售电端的竞争。
通过核定输配电总准许收入,加强政府对电网的监管,使电网公司的经营转变为成本控制和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由于输配电总准许收入在电力交易中主要以输配电价来体现,因此核定输配电价成为此次电力改革的关键。
电力交易的市场主体主要有发电企业、输电企业、电网调度、配售电公司和电力用户,在交易各环节形成了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
其中,输配电价在电力产品价值链中更多地反映电网公司的普遍服务功能,相对不具备竞争条件。
独立的输配电价是形成电力市场化机制的重要前提。
输配电价核定后,电网公司可公平对待电力市场的交易主体,通过主动服务和提升内部管理来提高效益;区域发电企业也具备了相同的竞争环境,会鼓励发电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来提高竞争力;还会因售电侧放开以及增量配电业务放开,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活跃的科技型售电企业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和能效管理,整体促进电力用户的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
因此,核定输配电价不仅能全面明晰电网资产及经营状况,分析电力的成本构成,从而完善电价形成机制;也是发电侧市场和用电侧市场充分竞争的前提条件。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市场定价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市场定价研究引言:电力市场定价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决定了电力资源的配置、成本的分摊以及供求关系。
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和改革,电力市场定价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电力市场的背景、研究现状、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等方面综述电力市场定价的研究。
一、电力市场定价的背景电力市场定价的背景可以追溯到电力市场的发展与改革。
传统的电力市场主要由垄断的电力公司控制,价格由政府进行定价。
这样的市场结构存在很多问题,如资源配置效率低、成本高昂等。
因此,各国开始探索建立竞争性的电力市场,并通过市场定价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二、电力市场定价的研究现状目前,电力市场定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结构:电力市场定价的第一步是确定市场结构。
传统上,电力市场可以分为垂直一体化和分立市场两种。
近年来,一些国家开始尝试引入市场竞争,开放发电、输配电环节,形成较为复杂的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的选择对于电力市场定价具有重要影响。
2. 定价模型:定价模型是电力市场定价的核心内容。
目前,常用的定价模型主要包括边际成本定价、供需平衡定价和市场均衡定价等。
这些模型通过计算供求关系和成本边际来确定电力的市场价格。
不同的定价模型适用于不同的市场条件。
3. 市场监管:电力市场定价需要有有效的监管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
市场监管主要包括定价监管、市场竞争监管和市场操作监管等。
通过监管机构的作用,可以保证市场的公平、透明和高效运行。
三、相关理论与方法在电力市场定价的研究中,涉及到许多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如经济学、博弈论和优化方法等。
1. 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是电力市场定价研究的基础。
供需理论、边际成本理论等经济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市场定价的研究。
2. 博弈论:博弈论是研究多方决策的理论框架。
在电力市场定价中,电力公司、消费者和政府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主体的行为策略,从而指导电力市场定价的研究。
电力市场均衡下发电商最优策略研究综述

为进行了模拟 。此类模型可 以适当选择光滑的反应 函数 ,但很 多不 能直 接观察得出参 数,实用性较低 。 1 .2以报价 曲线为竞争策略 的均衡模型 此类模 型与上述 C o u mo t 模 型的 区别在 于此类模型 中发电商 的竞争 策略不是纯 产量 ,而是一条产量和价格的报价 曲线 。S F E模 型中每个发 电商 的决策变量是其 提交 的竞标函数 q ( P l ∞ . ) 中的参数 ; , 其 中竞
电力 市 场 均 衡 下 发 电商 最优 策 略研 究综 述
皮琦梦
摘
要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化的不断深入 ,发 电侧 几乎完全 开放形成寡头竞争态势 ,博弈论 中的均衡模 型运用于发 电商最优 策略选择
中比较 广 泛 。根 据 均 衡 模 型 在 电力 市 场 中的 运 用 的 国 内外相 关 文献 ,进 行 了 比较 全 面 的 评 述 , 同 时 包 括 电 力 远 期 合 同 、 电 力期 权在 电 力 市 场 中的应用,同时指 出各种分类下的均衡模型的优 缺点。比较全 面地 总结均衡模型在发 电商最优策略 选择 中的研 究领域 已取得 的成果和进
理其他企业 的供给函数时 ,认为其参数是 固定 的。文 献 首次提出 了 S F E模型 ,在面对一个不确定的需求函数条件下 ,其模 型假设 发电商提 前决定可向市场提供 的发 电容量段和各发电容量段的相应报价 ( 此报价 此后不再改变) ,之后选取各种 的供 应函数使 自身收益最大化 ,同时证 明了 S F E均衡点的唯一 性。文献 利用 S F E模 型分析 了电力需求 价格 弹性对发电市场均衡的影 响,研究表 明双寡头电力市场下 ,无论引用何 种边际成本 ,如果不 引入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 ,市场 均衡将不存在 ,引 入需求价格弹性均衡 才存在且唯一 ,同时需求价格弹性 越大 ,发电市场 的均衡价格 越低 。在 目前所见 的 S F E均衡模 型中与 C o u mo t 相 比,供应 函数模型在电力市场中的研究具有优势 ,S F E可描述发 电商针对不 同需 求水平的决策行为 ,并且在 电力市场条件下 ,各发电商 均向市场调度机 构 申报 自己的发电量和价格 的函数关系 ,市场调度机构 根据 各发电商 的 报价曲线,依据一定 的规 则进行 调度 ,这 种 电力 市场 运营模 式模式 与
电力市场结构与政府管制改革研究——基于SOP分析框架

国华电集 团公 司、中国华能集 团公 司及 中国电力投资集 团公 司。 但根据 2 0 0 6年数据测算 ,发电行业赫芬达 尔指数 为 0 1 3 行 .8 3,
2哈佛学派 的 S P . C 分析框架
哈佛学派 以新古典的价格理论 为基础 ,在承袭了前人研 究成 业集 中度较 高 ,这 说 明虽 然电力企业 的拆分表面 上为市场竞争 , 果的同时,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 把产业分解成特定 的市场 . 按 设立 了众 多的竞争 者 ,但 是在局部 的电力市场 中某一发 电集团
于产 品差异性 的存在 .现实市 场结构并 非完全 竞争 , 也非 完全 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在大部分时期都由政府直接投资或通过国有 垄断 ,而是垄 断竞争 。垄断 竞争理论 为产业 组织理论 的创立 奠 化政策形成法定的垄断性产业结构 ,由国有企业采用垂直一体化 定 了基 础 。 的生产方式独 家经营。
形成 、 管 制机 制 等 方 面纵横 双 向 进 行 。
[ 关键词]S P分析 垄断 C
一
有效竞争 芝 加哥学派对哈佛 学派的分析范式做 了全面 的批判和修正 . 运 用价格理论较好 的解释 了产业组织结构的内生形成机制 . 不足
理论综述
1理 论 渊 源 .
产业 组织思想 的渊源可 以追 溯到英 国著 名经济 学家马 歇尔 之处在于该学派并没有建立一个与 S P C 同样 完整和成熟 的分析框 ( M r a ) 其 1 9 年发表的名著 《 A. as l 在 hI 80 经济 学原理》一书 。在书 架 。本文将 基于哈佛 学派 的分析范式 .结合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创
中.马歇 尔在 生产三要素”学说的基础上 ,首次提 出了与之并 新 .用改进 的 S P C 分析框架分析我 国电力产业市场 的现状和改革
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精修订

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电力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1.电力经济发展趋势综述电力行业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对电力产业也是加倍关注。
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对近年电力产业经济发展状况做出宏观的基本了解和判断。
1)电价:电价上涨。
面对煤价上调和排污费增加所导致的成本增加,国家发改委已意识到电力行业没有利润是不利于其稳定和发展的。
但中央要求的电价上调在地方却可能未必完全执行。
而上游的煤炭在电价上调的激励下可能会再抬高煤价,下游的耗电工业成本也会受很大影响。
2)电荒:毫无疑问,电荒在短期内仍将继续存在。
但随着国家对协调发展的重视和对“惟GDP论”的抛弃,在宏观上电力需求的增速将有所下降。
从供应端看,如果近年大江大河的来水正常,则水电出力一定比上年大增,同时大批新建电源开始并网发电,电力供应将比上年增加。
从需求端看,由于侧管理逐渐推广,电价上涨使高耗能产业发展受限以及居民用电对价格的敏感,需求的增长也会理性些。
因此,缺电未必会持续比上一年严重。
电价上涨并不会激发电力投资过热,相反,电力“跑马圈地”会回归理性。
3)煤电联营:不论是煤强电弱,还是电强煤弱,也不论是以煤炭垄断对付电力垄断,还是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煤电之间的顶牛只能是两败俱伤。
在多次呼吁政府部门协调而不可得的时候,各种形式的煤电联营将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稳定煤价,打造完整的电煤供应链。
煤电联营将是最好的稳定电源安全的方式之一。
4)产权多元化:现在,电力企业无论是电厂还是电网基本上是国家资本,但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电力企业吸引战略投资者,吸引外资、民营等各类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产权多元化已是箭在弦上。
同时,加快重组步伐,积极谋划集团一级上市也是各大集团心照不宣的计划。
产权多元化必然带来投资、融资的多元化,更多的资金将源源不断流入电力领域,规范投资、加强立法已是刻不容缓,电力投资体制改革也是大势所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一轮电力改革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
度放缓,对于电力能源的增速需求也随之减小,进
“中发 [2015]9 号”的发布,标志着新一轮电力
市场改革的启动。本轮电改的出发点,实际上是老问 题与新问题的结合 [9]。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电力企
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得以有效提高,国内的缺电问题已
经得到有效解决。但是,电力行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遗留问题尚未得到 等新型挑战不断出现 [10]。解决上述两方面问题,是
覃智君 (1977- ),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智能电网自愈技术、电力现货市场规划、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电工电气 (2019 No.4)
电力市场改革研究综述
逐渐出现,主要如图 1 所示 [7]。
电力行业垄断经营的弊端
缺乏竞 争使电 力工业 失去活
力
政府的 管制导 致电力 工业投 资效率 过低
0 引言
国务院于 2002 年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5 号文 ),标志着我国开始了电力市场改革,并于 2002 年 12 月实现了厂网分离 [1]。2015 年 3 月,中 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的若干意见》( 中发 [2015]9 号 ) 标志着我国新一 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开始 [2-4]。目前我国已经在部分 省份开放电力市场的交易权。至 2017 年年底,输 配电价改革在国内的省级电网实现全面覆盖,交易 机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售电侧市场竞争机制初步 形成,电力市场化交易初具规模。2018 年 9 月 3 日, 国内第一个电力现货市场在广东省开始试运行 [5]。 现阶段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距离 一个成熟运行的电力市场还有很大差距 [6]。
针对电力市场规划与运行,国内外学者进行了 大量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各国的电力市场改革实
践中。在目前各国的电力市场中,美国、英国和北 欧地区是电力市场的典型,这些国家或地区从发电 侧的批发市场竞争模式到售电侧的现货市场交易方 式,都存在很大差异 [1]。本文首先从整体介绍了电 力市场机制,分析了电力市场改革的具体原因、市 场结构以及中国现货市场提出背景;在此基础上, 介绍了目前世界上有较长发展历史、较为典型的北 欧区域电力市场以及美国 PJM 电力市场,以期对我 国电力市场的建设起到借鉴作用;最后结合我国目 前的电力市场改革的推进现状,提出了一些电力现 货市场建设方面的潜在研究机会。
关键词:电力市场;市场机制;现货市场;辅助服务 中图分类号:F407.6;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175(2019)04-0001-06
Review of Research on Electricity Market Reform
CHEN Yi-ping, QIN Zhi-jun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Abstract: In allusion to the drawback caused by the monopoly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variou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carry out the electric power market-oriented reform. Introduction was made to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the reason of reform, market mechanisms and the proposed background of spot market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PJM electricity market in Northern Europe area and America,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boosting situation of electricity market reform at present in China and proposed the several directions of electric power spot market construction at this stage. Key words: electricity market; market mechanism; spot market; auxiliary service
1 电力市场机制
1.1 电力市场改革原因 在传统垄断经营的计划经济形式下,电力行业
完成了发展和壮大,但是这种体制伴随着一定的缺 陷,逐渐使得电力工业缺乏活力,垄断经济的弊端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1767001) 作者简介:陈毅平 (1996-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力现货市场规划;
电力市场改革研究综述
电工电气 (2019 No.4)
现状与展望
电力市场改革研究综述
陈毅平,覃智君
(广西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摘 要:针对电力工业垄断所带来的弊端,世界各国陆续开展了电力市场化改革。介绍了我国电力 市场的发展历史、改革原因、市场结构以及现货市场提出背景,分析了北欧地区以及美国 PJM 电力市场 的发展情况,结合我国目前的电力市场改革的推进现状,提出了现阶段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若干方向。
市场经济 信号难以 第一时间 传达到电 力投资领
域
垄断的电力工 业是典型的计 划经济,经营 管理因循守 旧,技术革新
缓慢
图1 电力行业垄断经营的弊端
进入 21 世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和新能
源技术的发展,电力工业规模快速增大,电力工业
垄断经营而产生的各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特别是
管理效率低下限制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电力市场化改革迫在眉睫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