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2015年秋季多媒体技术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合集下载

多媒体技术名词解释

多媒体技术名词解释

多媒体技术名词解释多媒体技术名词解释多媒体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支持下,以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来传达信息的技术。

在多媒体技术领域中,有许多术语和概念需要理解。

本文档将详细解释多媒体技术中的一些重要名词。

一、图像处理1.像素(Pixel):图像的最小表达单元,由像素点组成。

2.分辨率(Resolution):图像中像素密度的测量标准,通常用图像具有的像素数量来表示。

3.压缩(Compression):减少图像文件大小的过程,以减小存储和传输的开销。

4.噪声(Noise):图像中由于传感器、传输等原因引入的意外扰动。

5.滤波(Filtering):通过一系列操作改变图像的某些特征,例如去噪、增强边缘等。

二、音频处理1.采样率(Sampling Rate):描述数字音频中每秒采样的次数,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2.位深度(Bit Depth):描述音频中每个采样点的精确度,通常以比特(Bit)为单位。

3.声道(Channel):音频中独立传输和播放声音的路径。

4.压缩算法(Compression Algorithm):减少音频文件大小的算法,常见的包括MP3、AAC等。

三、视频处理1.帧率(Frame Rate):视频中每秒显示的帧数,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2.编解码器(Codec):将视频信号编码和解码的算法和工具。

3.分辨率(Resolution):视频中每一帧的像素数量,通常以宽度×高度的形式表示。

4.比特率(Bit Rate):视频数据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通常以比特每秒(bps)为单位。

附件:附件1:图像处理示例图片附件2:音频处理示例音频附件3:视频处理示例视频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Copyright):法律保护创作作品的独立权利。

2.商标(Trademark):用于识别某个品牌或产品的标识,享有法律保护。

3.专利(Patent):对某项发明的独家使用权,保护创新和发明。

简答题

简答题
3、答:为了提高系统性能,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
(1) 提高处理器性能(选择带视频解压缩的硬件卡、将CPU升级成更高档次);
(2) 提高显示子系统(显示卡和显示器)性能(将显示卡驱动程序升级成最新版本、采用视频加速卡、增加显示卡的显示内存、更换成最新版本的卡、采用支持局部总线的显示卡);
(3) 提高音频子系统性能(升级音频设备驱动程序、更换成最新的音频卡);
(4) 如果需要,将CD-ROM驱动器的接口电缆插在卡上相应的接口上,并将CD-ROM的音频输出线接到音频卡的针形输入线上。
(5) 连接诸如麦克风、外部音源和游戏棒等其他设备。
(6) 盖上机箱外壳,并将电源插头插回,待全部调试通过后再将固定螺丝拧紧。
由于Windows系统支持即插即用设备,软件安装步骤按计算机的提示进行即可。
4、答:参见教材188页。
1、 选择音频卡时应当注意哪几项指标?
2、 怎样安装音频卡?
3、 用哪些方法提高MPC系统的性能?
4、 MPEG卡的主要特点及系统要求是什么?
1、答:选择音频卡时应当注意的指标为:与Adlib和sound Blaster兼容能力、支持16位采样带宽、具备混音和合成能力、采样频率最高能支持44.lkHz。
4、图形一般指用计算机绘制的画面,如直线、圆、圆弧、任意曲线和图表等;图像则是指由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场景画面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任意画面。
图像都是由一些排成行列的像素组成的,一般数据量都较大。而图形文件中只记录生成图的算法和图上的某些特征点,也称矢量图。相对于位图的大数据量来说,它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小。
1、 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2、 促进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3、 多媒体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多媒体应用技术名词解释

多媒体应用技术名词解释

多媒体应用技术(名词解释部分)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感觉媒体:是指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一类媒体。

表现媒体:是指感觉媒体和用于通信的电信号之间转换用的一类媒体。

表示媒体:是指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构造岀来的一种媒体。

存储媒体:用于存放表示媒体,以便计算机随时处理、加工和调用,通常指用于存储媒体数据的物理设备。

传输媒体:是用来将媒体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物理载体。

位图:一副数字图像由许多紧密排列的像素点组成的矩阵描述,这种图像称为位图。

多媒体数据库:用于管理多媒体信息的数据库称为多媒体数据库,它是多媒体技术与数据库相结合的产物。

图像检索: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的系统中,图像利用其本身的视觉信息,如颜色、纹理和形状等高维特征向量进行描述,利用图像之间的视觉相似性度量来实现查询。

视频检索:是指使用视频内容分析技术,通过对视觉、听觉以及文本等内容的分析,将非结构化的视频数据结构化,并提取有效的特征来描述结构化的内容单元,再此基础上建立视频的索引,阅览和检索系统,旨在提供给用户方便的视频信息获取方式。

虚拟现实:通常是指用立体眼镜、传感手套、三维鼠标等一系列传感设备来实现一种三维现实。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多媒体硬件系统和多媒体软件系统组成,即将视听觉处理系统和计算机交互式控制相结合,由对媒体信号的获取、生成、存储、处理和传输等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多媒体计算机:在原有计算机硬件环境的基础上加入各种多媒体输入输岀设备适配器电路接口,以解决多媒体数据、信号进出计算机系统问题。

多媒体驱动软件:是多媒体计算机软件中直接作用于多媒体硬件的软件,它用于完成设备的初始化,各种设备操作以及设备的打开、关闭,基于硬件的压缩与解压缩,以及声音和图像的快速转换等基本硬件功能的调用。

数字信号:时间和幅度都用离散的数字表示的信号就称为数字信号。

数据压缩:就是以最少的数码符号表示信源所发出的信号,减少容纳给定信息或数据采样集合的信号空间。

多媒体技术名词解释

多媒体技术名词解释

多媒体技术名词解释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应用计算机处理和储存数据、图像、声音和视频等新技术,将视觉与听觉交织在一起形成新的文化方式,以帮助用户更深刻地理解ing内容。

它将多种元素,如文字、图形、声音和视频等,结合在一起完成特定的目的。

本文将结合实例,解释一些常见的多媒体技术名词,为读者和学习者提供一些参考。

1.据压缩:数据压缩是一种技术,可以将大量数据压缩成较少的数据,以减少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并且在传输数据时可以缩短数据传输时间。

数据压缩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个基础,它可以将图像、视频等大量数据压缩到可接受的尺寸,以便进一步处理和传输。

例如,JPEG是一种常见的图像压缩格式,它可以将图像的大小压缩到比原来的大小小10倍。

2.字视频处理:数字视频处理是一种将原始视频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的技术,以便能够用数字媒体系统存储和处理。

它包括视频编码,视频格式转换,视频滤镜,视频分割等操作,以便更好地处理和传输视频。

例如,MPEG是一种常见的数字视频编码标准,用于将原始视频数据压缩成更小的尺寸,以便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或存储。

3.字音频处理:数字音频处理是将原始音频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的技术,以方便能够用数字媒体系统存储和处理。

通过数字音频处理,可以对原始录音进行处理,如音量增强,音效增强,混响效果等,以改善声音的质量和加强视听效果。

例如, mp3是一种流行的音频编码格式,可以将原始音频数据压缩为更小的尺寸,以便通过网络传输或存储。

4.像处理:图像处理是一种技术,可以对图像的像素进行处理,提取和改变图像的特定信息,以改进图像的质量和效果。

它可以将原始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缩放图像,改变颜色模式等,以提高图像的处理效果。

例如, Photoshop是一种常见的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处理和编辑图像,调整图像大小和色彩,添加文字,添加滤镜效果。

5.频处理:音频处理是指对原始音频数据进行处理,以改善声音的质量和提高音效的效果。

通常可以用来改变音量、消除噪声、添加效果等。

多媒体技术名词解释

多媒体技术名词解释

多媒体技术名词解释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传媒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以多种形式和载体传递信息,并且能够同时携带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数据的一种技术。

以下是对多媒体技术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

1. 媒体:媒体是指用于传达信息的工具或载体。

多媒体技术中,媒体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各种形式的内容。

2. 数字化:数字化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在多媒体技术中,将各种媒体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便于计算机处理和传输。

3. 编码:编码是将数据转换为特定格式的过程。

在多媒体技术中,通过编码将各种媒体数据转换为特定的数据格式,以便存储、传输和解码。

4. 解码:解码是将编码后的数据还原为原始数据的过程。

多媒体技术中,通过解码还原编码后的媒体数据,以便呈现给用户。

5. 压缩:压缩是减少数据量的过程。

在多媒体技术中,通过压缩技术将数据的大小减小,以便更高效地存储、传输和处理。

6. 流媒体:流媒体是一种实时传输媒体数据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中,通过流媒体技术可以在数据传输的同时实时播放音视频内容,而不需要完全下载。

7. 交互性:交互性是指用户与多媒体内容进行实时互动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中,通过用户界面和交互设计,使用户能够与多媒体内容进行互动、操作和反馈。

8. 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是一种计算机生成的仿真环境。

多媒体技术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用户创造出一种沉浸式的视听体验,使用户感觉身临其境。

9. 增强现实:增强现实是一种将虚拟内容与现实环境相结合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中,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在现实场景中叠加虚拟内容,使现实环境具有增强的信息呈现能力。

10. 三维建模:三维建模是一种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通过建模技术创建三维物体的过程。

在多媒体技术中,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可以创建逼真的三维模型,用于游戏、动画、虚拟现实等领域。

总体而言,多媒体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涉及计算机、传媒和通信等多个领域。

多媒体-名词解释及填空

多媒体-名词解释及填空

◆多媒体:指信息表示媒体的多样化,常见的多媒体有文本、图形、图形、声音、音乐、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本、声音、视频、动画、图形和图像等多种多媒体进行综合处理,使多种信息之间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多媒体(从本质上)的重要特征:多维化、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

◆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多媒体计算机(MPC)标准:MPC1 1990年诞生;MPC2 1993年5月;MPC 1995年6月◆多媒体的核心任务:获取、处理、转发或分发多媒体信息,使多媒体信息之间建立逻辑链接◆多媒体信息处理的最终目标:能跨越各种网络和设备,透明的、强化的使用多媒体资源◆多媒体系统的关键技术:多媒体数据的处理、多媒体数据的存储、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多媒体输入/输出技术◆多核处理器:指将多个运算核封装在一个芯片内部。

◆多媒体信息以3种模式相互集成:制约式、协作式、交互式◆超媒体:是超文本和多媒体信息浏览坏境下的结合。

它采用面向对象的信息组织与管理形式。

◆超媒体信息网络:将多媒体各个信息单元组成一个由节点和各种链构成的网络。

◆虚拟现实(UR)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的感觉世界,用户可以用人的自然技能对这个生成的虚拟实体进行交互考察◆人机界面设计目的:通过对用户需求的解释大道一种人机之间较好的通信能力◆高速多媒体通信技术:指为满足新一代信息系统中实时多媒体信息传输的需要。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①音频/视频流点播;②电子出版物;③医疗卫生;④游戏与娱乐;⑤计算机视频会议;⑥多媒体展示和信息查询系统;⑦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⑧传媒、广告;⑨教学管理系统;⑩移动卫星。

◆多媒体技术未来将朝着智能化和多维化方向发展★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组成:主机、音频/视频处理设备、光盘驱动器、媒体输入/输出设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其内部结构可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存储单元★多媒体I/O设备可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用于网络通信的通信设备★触摸屏分类: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声表面波式★视频捕捉卡:把输入的模拟视频信号通过内置芯片提供的捕捉功能转换成数字信号设备★NTSC 352*240 分辨率30帧/秒PAL 352*288分辨率25帧/秒★影响显存性能的参数:显存的容量、显存的数据位数与宽带、显存的速度★所需显存=图形分辨率*色彩精度/8 (二维)所需显存(帧存)=图形分辨率*3*色彩精度/8 (三维)★显存的速度一般以ns为单位★打印机主要分为:击打式和非击打式击打式打印机:点阵式打印机非击打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喷墨式打印机★调制解调器(Modem)作用:利用模拟信号传输线路传输数字信号★网卡工作原理:整理计算机上发往网上的数据,并将数据分解为适当大小的数据包后在网络上发出去,同时还负责网线上传过来的数据。

奥鹏2015年秋季多媒体技术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奥鹏2015年秋季多媒体技术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一、基础知识题1.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⑴多媒体平台软件:在制作多媒体产品的过程中,通常先利用专门软件多多种媒体进行加工和制作。

当媒体素材制作完成之后,再使用某种软件系统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

该软件系统还提供操作界面的生成、添加交互控制、数据管理等功能。

完成上述功能的软件系统叫做多媒体平台软件。

所谓平台,是指把多媒体形式置于一个平台上,进而对其进行协调控制和各种操作。

⑵版面构成:平面构成又叫版面构成,是美学的逻辑规则。

主要研究若干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

随着人们对平面构成的深入研究,已经把平面构成归纳为对版面上的点、线、面现象的研究。

⑶图像锐化处理:选择“滤镜/锐化/锐化”菜单,增加照片的锐度。

若希望锐化的程度可调,选择“滤镜/锐化/USM锐化”菜单,在调整画面中调整锐化程度。

⑷矢量动画:适量动画是经过计算机计算而生成的动画,其画面只有一帧,主要表现变换的图形、线条、文字和图案。

矢量动画通常采用编程方式和某些矢量动画制作软件来完成。

⑸ (色彩的)色相:色相是颜色的相貌,用于区别颜色的种类。

2.简答题(共25分,每小题5分)⑴简述多媒体创意设计内容及主要工作。

答:多媒体创意设计是制作多媒体产品的重要的一环,是一门综合学科。

其主要作用是: 1) 产品更趋合理化:程序运行速度快、可靠,界面设计合理,操作简便而舒适。

2) 表现手段多样化:多媒体信息的显示富于变化,不同媒体间的关系协调而错落有致。

3) 风格个性化:产品不落俗套,具有强烈的个性。

4) 表现内容科学化:信息符合科学规律,阐述准确、明了,概念清晰、严谨。

5) 产品商品化:没有完美的商品化设计,就得不到消费者应有的重视。

多媒体创意设计工作繁多而细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在平面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加工和修饰所有平面素材。

2) 文字措辞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语言流畅、准确。

3) 动画造型逼真、动作流畅、色彩丰富、画面调度专业化。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后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后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

第一章名词解释媒体:媒介、媒质,是指承载或传播信息的载体。

多媒体:是指融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媒体。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科学的综合技术,它把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动画以及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压缩/解压缩、编辑和存储等加工处理,再以单独或合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体化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的技术。

简答题1.按照CCITT 的定义,媒体是如何分类的?答:可分为5种:感觉媒体 (声音,图形,动画,文本等)表示媒体(文本编码,图像编码等)显示媒体(输入~和输出~)存储媒体 (磁盘,光盘等)传输媒体(光纤,无线电波等)2.多媒体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教育与培训、咨询服务与广告宣传、娱乐和游戏、多媒体通信、模拟训练、电子出版物、工业领域3.简述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及层次结构。

答:呦底层硬件系统和其上各层软件系统组成4.简述多媒体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答:数据存储技术、多媒体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第二章名词解释:MPC :即多媒体个人计算机,是指具有多媒体功能的微型计算机系统HD DVD :高清晰DVDBD :蓝光盘平均寻址时间: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磁头从得到指令到寻找到数据所在磁道的时间,一般以它来描述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

平均寻道时间越小,硬盘的运行速率就越快。

简答题:1.MPC 曾有几个等级标准?简述目前MPC 标准的基本配置指标。

答:基本性能指标有:数据处理能力(包括CPU ,系统总线,内存和主板等);存储能力及数据传输速度;输入手段丰富;输出种类多、质量高;显示质量高;软件资源丰富2.声卡、视频卡、显示卡在MPC 中的作用是什么?答:1)声卡:又称音频卡,它是处理各种类型数字化声音信息的主要硬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知识题
1.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
⑴多媒体平台软件:在制作多媒体产品的过程中,通常先利用专门软件多多种媒体进行加工和制作。

当媒体素材制作完成之后,再使用某种软件系统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

该软件系统还提供操作界面的生成、添加交互控制、数据管理等功能。

完成上述功能的软件系统叫做多媒体平台软件。

所谓平台,是指把多媒体形式置于一个平台上,进而对其进行协调控制和各种操作。

⑵版面构成:平面构成又叫版面构成,是美学的逻辑规则。

主要研究若干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

随着人们对平面构成的深入研究,已经把平面构成归纳为对版面上的点、线、面现象的研究。

⑶图像锐化处理:选择“滤镜/锐化/锐化”菜单,增加照片的锐度。

若希望锐化的程度可调,选择“滤镜/锐化/USM锐化”菜单,在调整画面中调整锐化程度。

⑷矢量动画:适量动画是经过计算机计算而生成的动画,其画面只有一帧,主要表现变换的图形、线条、文字和图案。

矢量动画通常采用编程方式和某些矢量动画制作软件来完成。

⑸ (色彩的)色相:色相是颜色的相貌,用于区别颜色的种类。

2.简答题(共25分,每小题5分)
⑴简述多媒体创意设计内容及主要工作。

答:多媒体创意设计是制作多媒体产品的重要的一环,是一门综合学科。

其主要作用是: 1) 产品更趋合理化:程序运行速度快、可靠,界面设计合理,操作简便而舒适。

2) 表现手段多样化:多媒体信息的显示富于变化,不同媒体间的关系协调而错落有致。

3) 风格个性化:产品不落俗套,具有强烈的个性。

4) 表现内容科学化:信息符合科学规律,阐述准确、明了,概念清晰、严谨。

5) 产品商品化:没有完美的商品化设计,就得不到消费者应有的重视。

多媒体创意设计工作繁多而细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平面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加工和修饰所有平面素材。

2) 文字措辞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语言流畅、准确。

3) 动画造型逼真、动作流畅、色彩丰富、画面调度专业化。

4) 声音具有个性,音乐风格幽雅,编辑和加工符合乐理规律。

5) 界面亲切、友好,画面背景和前景色彩庄重、大方,搭配协调。

6) 提示语言礼貌、生动,文字的字体、字号与颜色适宜。

7) 操作模式尽量符合人们的习惯。

⑵简述从图象美学的角度如何保证图像的真实性。

答: 1)不对图像进行涂抹、剪贴等有可能毁坏图像本来面目的操作。

2)提高图像的明度和对比度,并作适当的锐化处理,以此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3)在一定尺寸下,图像的分辨率越高越清晰,在扫描图片时,应采用较高分辨率扫描,例如600dpi或1200dpi,以便得到清晰度较高的图像。

4)由于拍摄条件和图像来源的限制,有些图像主体不突出,使辨别发生困难,这时需要去除与主体无关的部分
5)图像的缩放要慎重。

使用任何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放大或缩小,都会造成图像清晰度的损失
6)图像的保存格式。

图像可以采用很多文件格式保存,但某些文件格式会影响图像的保真度,例如GIF格式、JPG格式等。

由于这些文件采用数据压缩技术对图像进行压缩存放,图像的颜色数量、清晰度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要求较高的场合,不宜使用上述文件格式保存图像,而应该采用没有损失或者损失较小的图像文件格式,例如TIF格式、BMP格式等。

⑶简述动态图像的动感原理和具有的特点。

答:动态原理:动态图像由多幅连续的图像序列构成,图像沿时间轴以Δt 的间隔排列。

动态图像的特点: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延续性、帧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强烈的实时性。

⑷简述数码拍摄时的一般光线运用技术。

答:为了获得锐度好、光线明亮的数码照片,应在光线比较充足的时候拍摄;在光线不足时拍摄风光,不要打开闪光灯,否则效果不理想。

夜晚拍摄人物时,一定要使用闪光灯。

但在白天拍摄时,有时也要使用闪光灯。

在逆光拍摄人物时,为了避免人物黑暗,使用闪光灯是必要的。

傍晚和早晨的色彩丰富,拍摄风光不要使用闪光灯,为了避免“脱焦”,要支三脚架拍摄。

⑸简述动画的构成规则。

答:1)在严格遵循运动规律的前提下可进行适度地夸张和发展。

2)节奏应符合自然规律,可适度夸张。

3)节奏由画面之间物体的位置差决定。

位置差越大,移动速度越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