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知识点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知知识点归纳(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知知识点归纳(部编人教版)

目录1.第一课同住地球村2.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4.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5.第五课少年的担当6.第六课我的毕业季7.第七课从这里出发温馨提示:目录已做超链接第一课同住地球村1.当今世界的特征(1)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开放范围也在不断扩展。

(2)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

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社会。

(3)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

现代交通、通信、贸易把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休戚相关。

2.世界的变化既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1)表现: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2)影响:①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者各自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优势互补)②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4.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5.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有的积极态度既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6.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2)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7.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产生误解与冲突的原因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知识点总结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一、课堂部分:1.中华文化的产生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华。

(P59)2.中华文化的内容、特点(P59)(1)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了的中华文化。

(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3.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1)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

(3)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4)是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作用、重要性)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P58序言)。

②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P60)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P60概括)5、中华文化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原因及做法(P61)(1)原因: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2)做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原因(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P61)(2)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P62)7.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P61)(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5课 守望精神家园 知识点复习及配套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5课  守望精神家园     知识点复习及配套练习题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复习提纲)【一句话必背】1.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中华文化的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的魂:中华民族精神。

4.中华文化能薪火相传的原因: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5.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问答题梳理】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重要性)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②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3.新时代怎样传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怎样增强文化自信?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①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②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5.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价值)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6.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①在国家紧要关头时,能够挺身而出、前仆后继。

②在他人遇到危险时,能够见义勇为、无私奉献。

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能够勤勤恳恳、敬业创优。

人民版初三政治第五课复习要点

人民版初三政治第五课复习要点

第五课这是我的责任1、(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是长大成人的重要标志p582、(对自己负责),是具有责任感的最起码的表现p583、一个具有责任感的人不仅能对(自己)负责,还会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p604、如何对自己负责?p60①对自己负责,就是要热爱生命,关心自己的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②对自己负责,就要认真学习,对各种问题有探索的兴趣,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③对自己负责,就要维护尊严,爱惜名誉,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良好形象,对自己的人品、人格负责。

5、怎样对他人和社会负责?p61再做出决定的时候,有责任感的人心中总是装着他人。

我们做任何事,都应在决定和行动之前,充分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会给自己、他人、集体或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是否符合道德的要求和法律的规定。

6、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场合扮演者不同的(社会角色),而每种角色都有其相应的(责任)。

p627、只有那些牢记并履行责任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肯定)。

8、牢记我们在家庭、学校以及在社会的责任。

P62①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养老抚幼,孝敬父母,维护家庭和睦,承担家务劳动。

②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履行义务,奉献集体与社会,遵纪守法,参与社会活动。

③作为一名公民,我们有责任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尊严,保持民族气节,履行保卫祖国的义务。

9、承担责任的起跑线是什么?p64从小处着手,从身边做起,认真做好分内的每一件事,这是我们承担责任的起跑线。

10、培养社会责任感的良好方式是什么?p64热心公益,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这是培养我们社会责任感的良好方式。

11、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P65①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②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要主动为国争光,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③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要维护国家尊严,同一切侵犯国家尊严的行为作斗争。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第五课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第五课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第五课知识点道德与法治是九年级上册的第五课,这一课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道德和法治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相互影响并共同维系着社会秩序。

本文将从道德和法治的定义、关系以及实践中的问题等方面对这一知识点展开探讨。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道德和法治的定义。

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一套行为准则,是一种价值判断和规范。

道德标准源于社会的信仰体系、文化传统以及个人的良知和理性。

它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引导我们做出良好的选择和行为。

而法治是指国家对社会行为制定的强制性规定和制度。

法治保障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和秩序,通过法律的约束和制裁来维护社会的利益和公共利益。

道德和法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道德是法治的基础。

法律的根源和灵魂是道德。

它建立在对社会公正和道德准则的认识之上。

法律不仅仅是一套规则,更是在道德的基础上制定的。

其次,法治可以通过强制力促进道德的实践。

法律的存在和执行可以迫使人们遵守道德准则,促进社会的公正和正义。

同时,法律也是对那些违背道德的行为进行制约和制裁的手段。

最后,道德可以对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起到监督和约束的作用。

当法律与道德背离时,道德可以通过舆论监督、道德谴责等方式推动法律的改进和完善。

然而,在实践中,道德和法治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道德缺失可能导致法律的无效。

当社会道德失去约束力,个体的道德观念疏弱时,很难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其次,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可能导致社会混乱。

由于不同文化、信仰和价值观的存在,法律与道德之间可能存在矛盾和冲突。

当法律与道德相悖时,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可能受到威胁。

最后,过度依赖法治可能使道德准则缺失。

当社会依赖法律的力量来约束行为时,道德准则和意识可能逐渐淡化,人们只关注自己是否违法,而忽略了道德的层面。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如何解决呢?首先,我们要重视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道德教育的传承和践行。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1-5课 知识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1-5课 知识点

九上道法一至五课知识点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促进改革开放的历史因素有哪些?①数百年来,富国强民一直是中华民族矢志追求的目标。

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③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3: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1)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4、中国腾飞的表现(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5、中国腾飞的意义(1)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

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2)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第五课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第五课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75.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

文化的力量深深溶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76.中华文化的构成(具体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77.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78.传统文化的影响(地位作用)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②这些传统文化,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发展,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9.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

对外来文化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平等对待尊重保护,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国外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来发展我们自己80.传统美德的品质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81.民族精神的内容(含义、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82.为什么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②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的不竭力量之源。

③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83.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所形成的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有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84.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在新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②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正确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重要知识点总结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2.中华文化有什么重要性?(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4.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6.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7.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8.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9.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和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10.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价值要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指什么?它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 发展有何作用?
❖ (2)除了材料中体现的载人航天精神外,新中国成立后,民族 精神还有哪些具体体现?
❖ (3)在中国航天人的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的精神素质?
❖ (4)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什么?
❖ 2.近几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国门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 现象。艺术家推陈出新,创作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作 品,把我国的民族优秀文化和地方特色艺术推向世界。 2007年,我国在俄罗斯举办了“中国文化节”,在当地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③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精神增添了哪些新的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青少年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材料题
❖ 1.“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安全返回,进 一步巩固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在世界人 民面前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 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是中华民族 精神的具体体现。
❖ (1)材料体现了我国文化有何特点?
❖ (2)中华传统文化有何影响?
❖ (3)我国在俄罗斯举办“中国文化节”体现了什么基 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有何作用?
❖ (4)在俄罗斯举办中国文化节的目的是什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灿烂的中华文化
1、____________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华文化的组成:独具特色的________,浩如烟海的_________ 名扬世界的_________,异彩纷呈的_______,充满智慧_________, 完备而深刻的________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4、中华文化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的含义:以______为核心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 3、民族精神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________________ ②新中国成立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这些传统文化,不但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列举代代传承的传统美德: 6、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