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在成人英语专业知识课应用论文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是最近20年来交际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任务型教学法产生于国外,始于1979年,N.S.Prabhu在印度高科技区进行了一项强交际法的实验(Bangalore Project)提出了许多任务类型,并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
Prabhu的这项实验可以看作是把任务作为课堂设计的单元的第一次尝试,并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关注。
关键字:任务型初中英语教学一、任务型教学的定义及理论基础关于任务,“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
”,Skehan 在“Task-based instruction”中如是说。
对于任务型教学,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活动中所从事的各种各样有目的的活动。
在教学中,以这些活动信息为任务,从而展开语言的运用,这就是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
任务型教学的开展则有赖于把各种活动分为可实施的具体任务,从而锻炼培养学生能力,即为任务型教学目标。
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input and interaction hypothesis)。
通过运用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标,也就是“可理解性的输入”。
任务型教学法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和发展是社会的合作活动。
这种活动是无法被教会的。
知识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而不是有他人传递的。
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
它强调学习者个人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
它强调人的学习与发展发生在与其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
社会互动理论强调人的学习和发展发生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互动中。
人们掌握语言主要是通过互动,或者说交流。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1.学习活动设计的真实性。
谈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论文

谈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论文论文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大学英语应用研究论文摘要: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重要影响的学习理论,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本文系统分析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问题,探索该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实证构建大学英语课程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2004年,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制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这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我国多数大学学生虽然学了多年英语,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较弱,听说能力较差,很难用英语与人进行流畅的交流。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急需改变。
在交际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不同,它强调“做中学”,通过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使外语学习者完成任务的同时习得语言,促进外语学习的进步,激发他们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活力,从而能够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教学理念。
本文以大学英语精读课的一个一章话题“arriage arss the natins”的教学设计为例,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和反思来讨论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方法。
一任务型教学法内容和模式1)拼板式任务: 此类任务要求学生把散乱的若干条信息拼成一个整体。
例如: 几个人或几个小组各讲或写一个故事的内容,然后把各部分有机地组合成一体,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2)信息差任务: 一个或一组学生有一系列信息,而另一个或另一组学生有另外一系列互补作用的信息。
为了完成一项交流活动,双方必须协商以探清对方的信息。
3)解决问题式任务: 给学生一个问题及一系列信息,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4)做决定式任务: 给学生一个可能有几种结果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协商或讨论选择一种结果,达成一致。
任务型教学在英语学科中应用论文

任务型教学在英语学科中的应用初中英语的教学改革已经经历了20年的风雨历程,教学模式已由传统的启发式教学转变为现在的开放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
而“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课堂活动的任务化使英语教学的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思维。
它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出不同的任务活动,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去完成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
一、任务型教学的几种方法prabhu曾在其所开展的强交际法的教学实验中出了三项教学任务类型:(1)信息差距活动,指交际双方交换有一方不知道的新信息时来进行信息、的译码和编码活动;(2)推理差距活动,指通过推理演绎过程从所传达的信息中获取一些新的信息;(3)意见差距活动,指在语言情景中鉴别和表达个人的爱好、情感和态度等。
jane willis针对英语语篇提出了旨在培养学生自然听、读技巧的六种不同的任务设计模式,这六种任务模式分别为:1. 预测任务。
是指学生在未读、未听或未看到全部语篇内容的情况下,通过部分内容所提供的线索,对语篇内容进行预测。
2. 顺序重排任务。
以错误的顺序呈现给学生一定的内容,要求他们用恰当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列。
3. 复原语篇任务。
是指学生把课文中遗漏的单词或短语放回原处或者确认课文中多余的句子或段落等。
4. 拼凑任务。
是指让学生把文章不同的部分重新组织起来,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5. 比较任务。
是指学生把两篇(或更多)类似的文章加以比较,以发现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6. 记忆任务。
这类任务往往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读过课文或只听过一次的录音内容完成所规定的任务。
二、实际应用策略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要力求传授的信息真实、有趣,同时要积极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担任课堂知识的传播者。
由于篇幅关系,笔者将任务型教学的应用策略概括为以下五点:1. 猜测型任务。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论文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从高职目前所推行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改革来看,仍可以将任务型教学引入到英语教学中来。
任务型教学强调建立清晰的教学目的,并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出发点。
任务型教学在其中的应用虽无法突破上述问题,但至少能在教学理念上提升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对英语教学的理解。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高职;英语;应用从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状况来看,似乎形成了“学生学不懂、教师没法教”的态势。
不得不承认,高职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并且,还因没有考研需求,导致了英语课堂教学效果难以提升。
从高职目前所推行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改革来看,仍可以将任务型教学引入到英语教学中来。
任务型教学强调建立清晰的教学目的,并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出发点。
正因如此,围绕学生的专业特征和岗位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英语教学,将能极大的配合目前所展开的高职教改活动。
从现有文献资料中可知,同行在研讨任务型教学时往往聚焦于教学手段。
诚然,教学手段创新成为了建立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关键,但作为教学模式必然应体现为一种体系。
因此,在缺少教学目标和教学反馈重新定位的条件下,势必将影响到教学手段的发挥。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本文开篇之处就提到了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在缺少获取学位和考研压力的情况下,难以根本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目前的教学现状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材体例较为陈旧尽管诸多高职院校也进行了校本教材的编撰,但受到时间、经验、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其教材体例仍然是按照单元进行分类。
从专业角度来看,该教材可以被称作“高职综合英语”。
用现代职教眼光来看待所谓的综合英语,其实则是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用同样的内容和要求给予无差异的对待。
粗看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细想不难发现:这种教材体例忽略了不同专业学生所面临的岗位任务特征,因此,依照这种教材内容来进行任务型教学将事宜愿为。
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应用论文

论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很具优势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关注和采纳。
本文结合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和原则,进一步论述了该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英语教学应用任务型教学法顾名思义,它的核心就是“任务”,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完成任务来进行课堂教学。
它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重点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是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题的教学方式[1]。
该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较之,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培养他们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因此,作为大学英语的任教者应该着重把握好该教学法的应用优势和特点,并不断完善和优化它的应用技巧,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最终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英语人才。
1、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它的目的性很强,整个课堂学生都是任务的完成者,他们带着任务和目的,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交流和操作各项学习活动,在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表现在它重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传统的教学法,都是教师满堂灌,学生一笔记的模式,而在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只是起着引导作用,只是课堂的组织者,而学生才是整堂课的主角,教师将提前设计好的任务交予学生,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活动来获取新的知识,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在完成任务的交流过程中,不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再次,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还表现在它带有一定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任务型教学的整个课堂都是由各式各样的活动构成,非常灵活,改变了以往死板的教学模式,而充满了趣味性,学生可以在各项任务互动与讨论中充分展现自我,这在很大程度上还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加之,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能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还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度、关注度以及参与程度,从而让他们通过完成各项任务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度和成就感,进而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任务型教学法英语专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XXXXXX题目: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姓名指导教师所在学院专业(系)班级(届)完成日期2013年5月8日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in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BYXXXXXA Thesis Submitted to Department of English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PartialFulfillment of the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B.A in EnglishAt XXX UniversityMay 8th, 2013X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编号:论文(设计)题目: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教育班级: 2007级英语教育2班学生姓名: XXX学号: XXXXXX 指导教师: XXX 职称:副教授1、论文(设计)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通过比较传统英语语法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突出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英语语法教学的优越性,必要性和科学性。
然后详细介绍应用任务型教学于初中英语语法的相关理论知识。
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本论文共包括五章,第一章简单介绍初中英语写作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此论题的必要性。
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二章阐述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理论知识。
第三章比较传统语法教学法与任务型语法教学。
第四章详细介绍任务型语法教学的过程,教师学生的角色和能力要求。
第五章总结本论文指出本论文的局限性以及为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3、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及研究路线任务型教学法形成于 20世纪80年代,广大学者、教育家对其进行了理论研究。
目前已形成比较完善成熟的理论知识,并被广泛应用于语法教学实践中。
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接着详细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和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的应用方法。
探讨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任务型教学法。
总结了任务型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以及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大学英语、意义、基本原理、实施步骤、口语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启示、发展方向1. 引言1.1 概述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和交互的教学方法,其核心理念是通过让学生完成真实的任务来促进他们的语言习得,并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语言,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法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在任务型教学法中,学生不再是passively 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act actively 参与进来,通过完成各种任务来积累语言经验和提高语言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其效果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认可和肯定。
1.2 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任务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通过真实的任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更加投入到学习中。
任务型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通过完成各种任务,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语言水平,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为将来的实际交际提供有力支持。
任务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论文

任务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任务型教学理论有两个重要特点:1.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
2.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使自我价值得到体现,获得成就感。
二、如何搞好任务型教学搞好任务型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关键在于如何根据学生,教材设计有效的任务,从而达到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我认为教师要想提高任务的实效性,课前必须充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1.充分研究教材。
对教材进行整合,看一看那些更适合,更易于学生接受,该调整的调整,以便于更好的进行活动。
2.研究学生。
我们设计的活动时需要学生参与的,是给学生提供学习帮助的。
如果我们不考虑学生的情况,任务设计的再精彩,无人参与,效果等于零。
3.做好预设和生成的准备。
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会有许多我们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在课前就要充分考虑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以便我们能给予解决和帮助。
下面是我在go for it!(八年级下册)?unit 8 why don’tyou get her a scarf?所设计的任务型教学的应用。
本单元要完成的中心任务:“我来给奶奶选礼物。
”围绕着我为奶奶选礼物,又设立了四个小任务:task1:走进精品屋——任务起跑线,了解礼物的品质。
task2:快乐小寿星——任务加油站,调查取经期。
task3:你把祝福送给了谁——经验交流站,快乐分享期。
task4:小小宠物店开张了——任务终点站,成果共享期。
教师提出本单元中心任务:我的奶奶下周一过生日,奶奶是最疼爱我的人,也是我最敬重的人。
如何为奶奶选择一件让她永远开心的礼物是我头疼的难题。
我相信我们聪明的同学一定有很多好的建议,我把这个任务交给大家,我们一起为奶奶选礼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型教学在成人英语专业知识课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在成人英语专业知识课中,任务型教学是指根据具体的知识点设计出各种能将单词、概念和整个知识体系有机结合起来的交际活动。
本文以“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为例,探讨了如何在专业知识课中应用任务型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任务设计;英语专业知识课
一、任务型教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语言教学模式。
根据教育部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在我国的义务教育体系中,“任务型”教学已被广泛使用,但是目前还没有广泛地把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高等教育的课堂内,尤其是成人教育。
不同的学者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对“任务”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不同的阐释。
willis:“任务”,即特定的活动,在这些活动里学习者使用目的语交流。
skehan:“活动”,即活动的意义是主要的;活动有某些交际问题要去解决;活动应与真实世界里的活动有着某种关系。
ellis把任务综合归纳为: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运用活动。
因此,在英语文化知识课上“任务型教学”,即根据具体的知识点设计出各种能将单词、概念和整个知识体系有机结合起来的交际活动。
通过进行这些活动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并掌握这些文化知识,同时也充分体验到如何在真实世界里用英语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语言能力和工作能力。
二、课堂应用实例
本文以《英语国家概况》a guide to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课程中,第五章chapter 5 education,media and holidays为例,说明“任务型教学”在成人英语专业知识课中的应用。
1.任务目标:了解并掌握英国的五个主要节日;同时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2.材料输入:教材,以及各种相关网上资源(如:百度、wikipedia)、图片、视频等。
3.活动形式:围绕“英国的节日”这一主题,笔者设计了5项循序渐进的小任务。
task 1: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some important holidays in the united kingdom. but before we get to know the british holidays,let’s talk about our own holidays first. what are the important holidays in china?what do we do during these holidays?and which is your favorite holiday?
任务1:这是一个导入步骤,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联想熟悉的内容,激发学生对陌生的主题和任务的关注和兴趣。
第一项任务的设计在贴近教学目标的同时,必须把学生置于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具有导入的作用,因此不易过于脱离学生的知识范畴。
task 2:throughout the year the british also celebrate many holidays which reflect the religious,historical,social and
cultural diversity of their country. the most important among them are christmas,easter,trooping the color,bonfire night and remembrance sunday.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se holidays?
任务2:学生进入讨论节日这一情景后,就可以把主题从中国节日转入英国节日,即英国节日漫谈。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应答能力得到了训练。
教师不妨事先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道具等各种媒体形式的资料,以便帮助学生开阔思路、积极讨论。
task 3:group discussion:now the whole class will be divided into 5 groups,each group will be assigned one holiday. try to find out the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a holiday concerning:why,when,who and what. your mark depends on the information you find and the way of presenting it.
任务3:为了完成该任务,学生既可借助教材,也可通过网络,需要运用到的技能有信息查找、收集、整理和归纳等。
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在生活中本来就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
因此,在教学中,既然任务应该是真实的,那么大可不必局限于教材,在课堂上就给学生提供上网的条件,或者让学生课后完成。
同时,强调在评价时,不仅考虑信息的准确性和归纳的合理性,还要考虑信息的呈现方式,比如:是否图文并茂。
task 4:each group presents the group work to the whole class. the teacher assesses five groups and the groups assess
each other.
任务4:教师可在每个小组中指定一人作为陈述者,一人作为评价者。
通过该任务学生对英国的节日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教材内容加深了理解,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和听力。
task 5:nowadays more and more chinese people also celebrate some of the western holidays,such as christmas and valentine’s day. some of them even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western holidays than chinese ones. what do you think of it?do you approve the celebration of western holidays in china?why or why not?
任务5:该任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和实践的机会。
整个班级可分为正方和反方,双方分别说明理由,互相展开辩论。
在这最后一个任务中,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交际技能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上,把课本知识转化成了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这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任务型教学的宗旨。
4.教师角色:设计者、引导者和评价者。
5.学生角色:参与者、呈现者和评价者。
6.教学环境:如5项任务全部在课内完成,则需在每个学生都能上网的机房进行,所需时间约55分钟。
三、结束语
在成人英语专业的教学中,教师面临的困难往往比其他专业老师更大。
成人学生往往会问:怎样才能最有效的学好英语呢?可以
说,把语言的学习跟使用结合起来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那么如何在学习语言的过程里使用语言呢?那就是参与到使用语言的交际活动中去。
任务型教学模式把语言运用的基本原理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教学活动,对成人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教育是有帮助的,但是对教师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两点:1.学习任务能否吸引学生参与,是否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太容易、太幼稚的学习任务是无法促使学生参与的。
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他们的各种需求。
2.教师在任务过程中,是否能够掌控节奏、组织学生、科学评价和控制时间。
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角”,教师则好比“导演”,舞台是学生的,但整个活动是教师控制的,活动的效果取决于教师是否进行了适当地安排和指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9.
[2]willis.j. a framework of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23.
[3]skehan.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95.
[4]ellis.r.task-based language and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4.
[5]林立,易燕,马青.任务型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
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