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合集下载

胃癌的基因突变

胃癌的基因突变

胃癌的基因突变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较高。

胃癌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中基因突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介绍胃癌的基因突变及其对胃癌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一、胃癌的基因突变概述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缺失、倒位等多种类型。

在胃癌中,基因突变是导致胃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个与胃癌相关的基因突变,其中包括 TP53、CDH1、ERBB2、PIK3CA、KRAS、BRAF 等。

二、TP53 基因突变与胃癌TP53 基因是一个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 p53 在细胞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TP53 基因突变是导致多种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包括胃癌。

研究表明,TP53 基因突变在胃癌中的发生率较高,可以达到 50% 以上。

TP53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 p53 蛋白质的功能丧失,从而导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失衡,促进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三、CDH1 基因突变与胃癌CDH1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E-cadherin 是一种细胞间粘附分子,对于细胞的黏附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CDH1 基因突变是导致家族性弥漫性胃癌(HDGC)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CDH1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 E-cadherin 蛋白质的功能丧失,从而导致细胞的黏附和稳定性下降,促进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四、ERBB2 基因突变与胃癌ERBB2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HER2 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对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ERBB2 基因突变是导致 HER2 阳性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ERBB2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 HER2 蛋白质的功能异常激活,从而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五、PIK3CA 基因突变与胃癌PIK3CA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PI3K 是一种磷脂酰肌醇 3 激酶,对于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PIK3CA 基因突变是导致多种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包括胃癌。

胃癌患者血浆PAX5和RNF180基因甲基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患者血浆PAX5和RNF180基因甲基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患者血浆PAX5和RNF180基因甲基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和表观遗传学的改变也是胃癌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在表观遗传学中,基因甲基化是一种常见的调控机制。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胃癌患者血浆中PAX5和RNF180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胃癌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胃癌患者血浆PAX5和RNF180基因甲基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PAX5基因是一种上调转录因子,在正常细胞中起到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然而,在胃癌细胞中,PAX5基因常常出现甲基化现象,导致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从而增加了胃癌的进展风险。

研究发现,胃癌患者血浆中PAX5基因甲基化程度与胃癌的病程和预后密切相关。

高度甲基化的PAX5基因会导致胃癌的侵袭和转移,并与胃癌病程和预后的差异有关。

因此,检测胃癌患者血浆中PAX5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与PAX5基因相似,RNF180基因也是一个常见的甲基化靶点。

RNF180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胃癌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

RNF180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升高会导致胃癌的侵袭和转移,并与胃癌的病程和预后相关。

研究表明,胃癌患者血浆中RNF180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胃癌的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

高度甲基化的RNF180基因可以作为胃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

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血浆中PAX5和RNF180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胃癌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

高度甲基化的PAX5和RNF180基因会导致胃癌的侵袭和转移,并与胃癌的病程和预后有关。

因此,检测胃癌患者血浆中PAX5和RNF180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然而,目前对于PAX5和RNF180基因甲基化在胃癌中的机制和作用尚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索这些基因在胃癌中的具体功能和调控机制。

胃癌的基因突变与治疗靶点

胃癌的基因突变与治疗靶点

胃癌的基因突变与治疗靶点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研究发现,胃癌的发展与许多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并且这些突变提供了治疗胃癌的潜在靶点。

本文将探讨胃癌的基因突变与治疗靶点的关系。

一、胃癌的基因突变1. TP53基因突变TP53基因被认为是胃癌细胞中最常发生突变的基因之一。

这一突变通常导致肿瘤抑制基因的功能丧失,使癌细胞无法受到正常的细胞周期控制和凋亡途径的制约。

因此,TP53基因突变被认为是胃癌发展中的关键驱动因素。

2. HER2基因扩增HER2在正常细胞中起到调控细胞生长和生存的作用。

然而,当HER2基因发生扩增后,其过度表达会导致细胞增殖、生存和侵袭的增强,进而促进胃癌的发展。

HER2扩增被认为是胃癌中的一个重要驱动突变,也成为胃癌的治疗靶点。

3. CDH1基因突变CDH1基因编码细胞间粘附分子E-Cadherin,它在维持细胞间黏附和抑制肿瘤转移中起到关键作用。

CDH1基因突变会导致E-Cadherin的功能丧失,使细胞间黏附减弱,进而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CDH1基因突变在胃癌的发生和进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因突变与治疗靶点1. 识别突变并选择靶向治疗通过对患者肿瘤组织中的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和识别,可以精确定位胃癌的致病突变,进而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例如,HER2基因扩增可以使用抗-HER2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如曲妥珠单抗。

此外,还有一些针对其他突变基因的靶向药物,如EGFR、FGFR等,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的特定分子通路来抑制肿瘤生长。

2. 免疫治疗靶点除了针对具体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外,免疫治疗也成为胃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PD-1和PD-L1是免疫检查点分子,它们的抑制剂可以解除肿瘤对免疫细胞的免疫逃逸作用,并恢复患者的免疫监视。

因此,PD-1和PD-L1抑制剂在胃癌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三、新的治疗策略和挑战近年来,随着肿瘤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突变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相关联,为治疗胃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胃癌的基因突变与药物敏感性

胃癌的基因突变与药物敏感性

胃癌的基因突变与药物敏感性胃癌是一种常见且具有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居高不下。

胃癌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中基因突变在胃癌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胃癌的基因突变特征以及与药物敏感性的关系,对于胃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常见的胃癌相关基因突变1. TP53基因突变TP53基因又称为肿瘤蛋白53基因,是人类体内最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其编码的蛋白质主要参与DNA的修复和细胞凋亡等功能。

然而,在胃癌中,TP53基因突变频率非常高,超过50%。

这些突变的积累导致了细胞凋亡的抑制以及DNA修复能力的降低,使得胃癌细胞更容易逃避免疫监视和抗肿瘤药物的治疗。

2. CDH1基因突变CDH1基因编码一种重要的细胞粘附蛋白--E-钙粘蛋白。

该蛋白负责细胞之间的粘附和稳定,起到维持组织结构的作用。

然而,在胃癌中,CDH1基因的突变被广泛观察到。

这些突变会导致E-钙粘蛋白功能的丧失,使得胃癌细胞具有增强的迁移和浸润能力,从而促进肿瘤的发展和转移。

3. HER2基因突变HER2基因是一种重要的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和存活等信号传导通路。

HER2基因突变通常导致其蛋白质的过度激活,进而刺激胃癌细胞的生长,并与肿瘤的侵袭和预后恶化相关。

因此,HER2基因突变是胃癌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突变类型。

二、基因突变与药物敏感性的关系胃癌的基因突变不仅与肿瘤的发展有关,也与药物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了解胃癌的基因突变特征,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1. EGFR抑制剂与EGFR基因突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胃癌中一个重要的靶向分子。

EGFR抑制剂如西罗螺星和厄洛替尼等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上的EGFR 激活来达到治疗胃癌的目的。

然而,EGFR基因突变会导致抑制剂的敏感性下降,从而减少治疗效果。

因此,在治疗胃癌时,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对于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胃癌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机制

胃癌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机制

胃癌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机制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和发展涉及到复杂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机制。

了解这些机制对于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胃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细胞遗传学和分子机制两个方面来探讨胃癌的研究进展。

细胞遗传学是研究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变异和遗传规律的学科。

在胃癌的发生中,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是常见的细胞遗传学事件。

研究发现,胃癌患者中常出现染色体结构异常,包括染色体缺失、重排和非整倍体等。

这些染色体异常会导致恶性转化相关基因的错位和表达异常,从而促进胃癌的发展。

例如,胃癌的发生与c-MET基因的重排和放大有关,这会导致c-MET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进而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除了染色体异常外,胃癌中基因突变也是一个重要的细胞遗传学事件。

多个基因的突变与胃癌的发生和进展有关。

HER2基因的突变和HER2蛋白的过表达在一部分胃癌患者中高度频繁,这对胃癌的个体化治疗非常重要。

此外,TP53基因的突变也是胃癌中常见的事件,这与细胞的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凋亡等关键过程相关。

对于理解胃癌细胞遗传学机制,深入研究这些基因的突变对于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分子机制是研究胃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分子水平的事件和机制。

通过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对胃癌相关基因的表达和甲基化等遗传学修饰进行全面研究。

研究发现,在胃癌发生中,特定基因的异常表达和DNA甲基化是常见的分子机制。

例如,CDH1基因的甲基化是胃癌发生和转移的重要机制,CDH1蛋白的丧失会破坏胃癌细胞间的细胞间粘附,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此外,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研究表明,lncRNA HOTAIR的过表达与胃癌的疾病进展和预后相关,其作为一个调控因子参与到胃癌的转移和侵袭中。

综上所述,胃癌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机制对于胃癌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细胞遗传学和分子机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且在筛选特定靶向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方案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胃癌相关基因的功能和作用

胃癌相关基因的功能和作用

胃癌相关基因的功能和作用王晓瑜【摘要】The 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ncer is a result of multi-genes,multi-factors and multi-stages. The activation of oncogenes and inactivation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s can cause the disorder of the cell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resulting in cancerous change of the normal gastric mucosa and malignant progression of gastric cancer( such as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drug resistance, etc. ). They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every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gastric cancer,respectively. Research on the function and role of gastric cancer-associated genes in the carcinogenesis can help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gastric cancer on the molecular level, thus reveal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genesis and development.%胃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多因素及多阶段病变积累的结果.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可使细胞生长失控、分化失调,从而导致正常胃黏膜癌变以及胃癌的恶性进展(如侵袭转移,产生耐药等).在胃癌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这些胃癌相关基因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研究胃癌相关基因在癌变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可以从细胞分子水平上了解胃癌发生的本质,进而揭示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2(018)006【总页数】5页(P854-858)【关键词】胃癌;癌基因;抑癌基因;分子标志物【作者】王晓瑜【作者单位】南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湖南,衡阳,4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R735.2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居恶性肿瘤之首。

采用cDNA芯片对人胃腺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采用cDNA芯片对人胃腺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a s g a s t i r c c a n c e r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p og r r e s s i o n . I t i s n e c e s s a r y t o s c r e e n a p o p t o s i s g e n e s r e l a t e d t o g a s t i r c c a n c e r 、 Ai ms :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G A O H e n g j u n , N a t i o n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C e n t e r f o r B i o c h i p a t S h a n g h a i , E m a i l :
维普资讯

4 5 6・
Ch i n J Ga s t r o e n t e r o l , 2 0 o 7 .Vo 1 . 1 2 . No . 8
采用 c D N A芯片对 人 胃腺癌凋 亡 相关基 因表达谱 的研 究
汤 晓怀 王 亚 东 钱 南萍 侯俊 民 朱 家沂 胡 莺z 胡远 皆 2 郜 恒骏 z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g e n e e x p r e s s i o n p of r i l e s o f a p o p t o s i s r e l a t e d t o g a s t ic r c a n c e r .Me  ̄o d s : c D NA mi c oa r ra y r e l e v a n t t o h u ma n a p o p t o s i s wa s u s e d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a n d c o mp a r e t h e g e n e e x p r e s s i o n p of r i l e s o f g a s t i r c 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a a n d t h e p a r a c a n c e ou r s t i s s u e . I GF B P 4 g e n e wa s s e l e c t e d t o v a l i d a t e t h e t e s t i n g o f g e n e e x p r e s s i o n b y c o mp a in r g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Smac和Apollon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Smac和Apollon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中 图分 类 号 :75 2 I 3 . t
T eep1 h 】Is Ie adi n s t 哪 傥 o iI、 J fNICA蛳 l I
文献标识码 : A
gn m 酬 ee. c∞Ie i l rt o HU 0 , U 6 ,B m zi /S N 0 JVF - , k .
pe i r s no so f gn adecn eengsr i a adajcn tse a 1 n sete .h I c eeep  ̄o 0 i III d n d etius S 2ad1 r pcvl T e I n r i fnPII a a s W 0e i y Sl g a x e m ll I  ̄ t sr ud g l 0aWI s n cnyh hrhnt s a r acri us P<0 0 ) Ten1  ̄ fx i eepe in0 u oni Ⅱ cs e i i at i e a o i gs i cne s e( r n u e gf l g t i h e n tc ts .5 . I l1 r  ̄t xr o f 1 3b o l i 1 v  ̄
c , aet  ̄us n 0nr a tse. eu s 2  ̄ r sI s a e c ds e5 . %) nenm e 0 tee一 e1 Mj n d e ad1 o li usR sl 0g fe a S t t  ̄ (2 6 . l u br f ̄ i 】 5 e m s t i r W d ee t v 【
A lngn  ̄te sel adaj eti us n o a tse e (63 % ad (67 % ad00 .h xr — l o ei g i nx, n d cn tse adnr li us r z 7 .) n 2 .) n (o 1 e pe  ̄l e n r c  ̄ 8 a s m s w e 9 4  ̄) e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癌细胞凋亡基因
西安国医肿瘤医院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研究分析发现,胃癌细胞凋亡是有相关基因控制的,目前发现的有以下三个基因:bcl-2基因、Bax和Fas/FasL。

下面来详细介绍:
1.bcl-2基因
bcl-2基因编码26kD的膜蛋白,是第一个被确认有抑制凋亡作用的基因。

bcl-2基因激活、过表达可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使细胞增殖和凋亡不平衡,而且会使具有遗传改变又得不到修复的细胞免于死亡而进入细胞循环,多种遗传成分改变可导致肿瘤的发生。

因此,bcl-2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乳腺癌中,高表达的Bcl-2与乳腺癌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而且与有丝分裂指数呈正相关,提示在细胞增殖活跃期,Hcl-2阳性细胞凋亡减少,即Bcl-2过表达影响了细胞凋亡。

Nakamum检测了肠型胃癌、胃腺瘤、肠化生及非化生胃黏膜,发现在肠化生中Bcl-2蛋白表达量最高(77.1%),胃腺瘤(37.5%)和肠型胃癌(10.8%)中较低。

因而认为,Bcl-2蛋白的过表达主要是在胃癌的早期阶段起作用,使转化细胞逃避凋亡,以进一步积累其他基因的异常。

Lauwers采用单克隆抗体124检测正常、伴有肠化生的萎缩性胃炎及异型增生胃黏膜,发现正常胃黏膜仅在胃小凹与腺体交接处增生的干细胞中有Bcl-2蛋白的微表达,而在肠化生黏膜的过增生区域及胃小凹表面分化不良的细胞中均可检测到Bcl-2,这些分化不良的细胞正是胃癌癌前病变的一个特征。

因此推测,胃黏膜受损后增生加快,导致一些分化不良的细胞出现,这些分化不良的细胞又因Bcl-2蛋白的过表达而逃避凋亡,呈现生长优势,细胞寿命延长,基因变异积累的机会增加,为进一步向恶性细胞转化提供了条件。

2.Bax
Bax是第一个被分离到的Bcl-2家族成员之一,与Bcl-2的同源区主要集中在BH1和BH2区。

Bax的功能与Bcl-2相对,可促进细胞的凋亡。

Bax与Bcl-2在体内的表达呈部位互补形式。

Bcl-2倾向于分布在生长细胞、增殖细胞,而Bax倾向于分布在终末分化细胞、退化细胞,在凋亡旺盛的细胞中表达更强。

国外Komatauin报道,在胃黏膜癌变的早期阶段,即已发生Bax的表达异常。

意味着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国内学者的开究发现,随病变的进展,Bax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减低(正常胃黏膜上皮Bax蛋白表达率为88.2%,浅表性胃炎为77.3%,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为55.0%,不典型增生为16.7%,腺癌为43.6%)。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中Bax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正常黏膜上皮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

提示bax基因的变比发生在癌前病变和胃癌的早期阶段。

3.Fas/FasL
Fas/FasL系统,Fas也称Apo-1或CD95,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受体超家族。

F∞主要分布于组织细胞中,少量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于细胞质和血清中。

Fas配体FasL属于TNF家族的Ⅱ型跨膜蛋白,表达于被激活的T细胞、NK细胞、部分肿瘤细胞及其他一些组织细胞中。

当一些因素引起细胞损伤或癌变时,会诱发受损或癌变细胞的Fas及FasL 表达增加。

同一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Fas及FasL与相邻细胞的FasL及Fas可相互结合而启动细胞凋亡。

表达于T淋巴细胞表面的FasL可与受损或癌变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而引起该细胞的凋亡。

肿瘤细胞膜上的Fas可降低T细胞的FasL 敏感性,而其FasL能与浸润肿瘤的T淋巴细胞Fas结合,这样就可保全自己,而使T细胞发生凋亡。

此外,肿瘤细胞还可以主动减少FasL的表达或通过Fas突变逃避T细胞FasL 的攻击,从而使癌细胞逃避机体免疫机制。

刘海峰等采用免疫组化和TUNEL技术研究50例胃癌及33例癌旁组织Fas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Fas表达率为46.0%,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75.8%(P<O.Ol),胃癌组织的凋亡指数为58%,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16.8%(P<0.0l)。

Fas表达阳性的胃癌及癌旁组织的捅亡指数显著高于Fas表达阴性组(P(001)。

可见胃癌细胞表达Fas对其凋亡起促进性调控作用。

报告从正常胃黏膜一浅表性胃炎一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一不典型增生一胃腺癌的过程中F∞表达率是逐渐下降的,其中不典型增生及胃癌Fas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P<0.05),似乎在胃癌发生过程中通过Fas的细胞凋亡是逐渐减少的,特别是发展至癌前病变状态之后有显著性减少。

以上说明,在胃黏膜癌前病变及胃癌发生的早期阶段即存在着Fas基因的变化。

在胃癌发生的早期阶段存在活跃的细胞凋亡,而随着胃黏膜细胞恶性转化程
度的升高,细胞凋亡逐渐减少,表明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可能存在细胞凋亡的被抑制。

细胞凋亡受抑,细胞存活期延长,死亡率下降,细胞数目增加,从而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可能是胃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基础。

此外,应该凋亡的异常细胞得以长期生存,这些细胞对致突、致癌剂的易感性升高,基因更易发生突变,增加了胃黏膜细胞恶性变的机会。

国外研究人员Bennett报告胃癌细胞有FasL的表达,并在表达区域内发现大量的淋巴细胞凋亡,从而证明胃癌组织表达FasL也参与了胃癌的免疫逃避机制。

正常胃黏膜无FasL表达,胃癌前病变及胃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FasL表达,FasL 表达阳性肠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其阴性组,表明FasL 可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细胞凋亡的调控,对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细胞凋亡具有促进性调控作用,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可能在胃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表达FasL,不仅可以介导表达Fas的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细胞凋亡,而且可能介导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表达Fas浸润淋巴细胞凋亡,从而使胃黏膜恶性转化细胞逃逸机体通过Fas系统途径的免疫清除机制,成为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的潜在生物学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