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嘎达梅林》word教案

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嘎达梅林》word教案
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嘎达梅林》word教案

《嘎达梅林》

学习目标

1、理解作品得内容,记住民歌得音调,感受交响乐得美妙。

2、打破狭隘得民族观,唤起民族激情并热爱英雄。

重点难点:分析作品得内容,能感知嘎达梅林得事迹是如何用音乐来讲述、表达得。

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二、师生问好

三、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影片,并回答两个问题。

①它是一种什么乐器演奏得?

②它属于哪个民族特有得乐器?

2、方才欣赏得一段马头琴独奏实际上是一首内蒙古民歌《嘎达梅林》。嘎达梅林是内蒙古得一位英雄。今天老师就要通过一首交响诗带同学们去看看在这位英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四、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

一、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作曲家是如何用交响诗来讲述这个历史事件得。

1、请结合故事发生得背景,聆听乐曲得引子。思考:引子部分使你联想到了什么?情绪怎么样?

2、引子部分情绪舒缓,安逸,但音乐中似乎有些许不安得情绪,好像有事情要发生。有故事要发生,我们进入交响诗得呈示部。

3、聆听呈示部第一主题(草原主题),回答问题。

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给你什么样得感觉?

有辽阔得草原得感觉。故事发生得地点作曲家交代清楚了,是在大草原上,草原得主题。牧民们过着安逸得生活。

4、事件得发生地点交代清楚了,还需要什么?

导入——人物。

请聆听音乐,什么人物出现了?音乐在音色、力度上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得,与草原主题对比。从音乐上分析,你觉得封建王公对当时得牧民压迫得重还是轻?

对,是很重得。牧民们遭到了巨大得压迫,最终必将起来怎么样?导入——反抗。

5、好,请聆听呈示部得第二主题(号召起义)音乐在力度,音色上和王爷得主题对比。给你印象最深得音色是什么??让你联想到什么??

导入——号角。

二、事件进入了展开部

号角吹响了,战斗打响了。我们知道这个事件是发生在大草原上,在草原上打仗,少不了得是什么?

导入——马。

到底是不是马呢?作曲家在音乐中会有解答,倾听音乐,回答问题、念念节奏。

战斗一共进行了2次,2次得结果是不一样得。我们听作曲家是怎么样来描写战斗得过程及结果得。

1、聆听战斗一欲知战斗结果,请听音乐。问题:战斗结果得音乐中出现了呈示部得那个主题?是草原主题还是起义主题?为什么?

(点击小喇叭,听战斗结果音乐)战斗胜利了,出现了草原得主题,预示着牧民们保护住了自己赖以生存得大草原,又可以过上安逸得生活了。

2、但是……历史事件得发展是曲折得,为什么?请听音乐。音乐形象是怎么样得?

(阴险、邪恶得)嘎达梅林遭到了奸人得陷害

3、第二次战斗。音乐中出现了什么主题?草原主题还是起义主题?(起义主题)。音乐中得起义主题并没有完全演奏完,便出现了弦乐得下行半音阶。这个音乐为什么要往下走,而不是往上走?为什么起义得主题还没演奏完,就马上出现这个下行得音阶?(预示着牧民们起义了,但是又被打倒了)。最后音乐在一个低沉得长音中结束。为什么要用低沉得,而不用高亢得?(英雄牺牲是非常壮烈得,用低沉得音色能表现英雄得壮烈,及人们内心得沉痛之情和对英雄得哀悼。)

三、英雄牺牲了,故事进入了再现部

1、聆听音乐,音乐中一共出现了几遍民歌主题。音色及力度上是怎么变化得?

(五遍、音色有低沉得逐渐变成明亮得饱满得,力度不断得加强并逐渐由哀悼变成颂歌)

2、老师总结整个故事。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得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得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得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得反抗封建贵族统治得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3、作者简介

四、教师范唱民歌《嘎达梅林》。简单得教唱。

五、电影片断欣赏

《嘎达梅林》这个真实而动人得故事,不仅激发了音乐家得创作热情,也激发了我国著名导演冯小宁得创作热情。电影《嘎达梅林》也诞生了。整个电影获得了极大好评,并获得了中国“优秀故事片奖”。欣赏这部电影得片段。(文件夹视频起义)

六、课堂小结

英雄牺牲了,大草原最终还是被封建王爷和军阀开垦了。这导致了达尔罕草原得退化。今天北方得沙尘天气,起因就是草原森林得退

化。其中蒙古封建王公也是最不可诉得。让我们记住英雄嘎达梅林,歌颂英雄,歌颂我们伟大得中华民族。

谢谢观赏

此内容是原创,翻版必究。

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 第一课《游击队歌》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游击队歌》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感受体验《游击队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趣,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3、积极参与歌唱、聆听、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创作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1、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2、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方法 感受、体验式欣赏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自主、创新式学习法。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黑板,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导入新课 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一)初次欣赏,整体感受 (二)二次欣赏,分析歌曲 音乐要素: 旋律:流畅、轻快——表现:战士的机智、灵活。

xx ∣xx xx x xxx ∣ 速度:轻快——表现:热情、积极。 节奏:4 4 音乐特点:弱起小结、节奏密集、富于变化,表现作战深入敌人后方、神出鬼没。(三)再次欣赏,划分结构 A段(第1~8小节)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式的明亮音调。它巧妙地、 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 B段(9-16小节)分两大乐句.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定。其旋律线先抑后扬,并在句尾出现离调。这一切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坚定、勇敢、豪迈、乐观的精神面貌。 第二乐句再现了A段的第二乐句,从而与第一乐段形成统一。在这里,无比清晰地表达了游击战士抗战到底的决心。 歌曲的音域、演唱力度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 55︱11 22 3 234︱…… ·· 分析:①4 4 33 3 22 2︱…… ②4 4 音域:①由低音区经四度跳进到中音区,旋律线曲折 ②中音区旋律线条平稳

苏少版音乐三年级下册《芦笛》教案 (1)

《芦笛》 教学内容: 歌表演:《芦笛》。 认:附点音符。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芦笛》,感受在春天田野上放歌的欢快的情绪,学习用明亮、跳跃的声音和舒展优美的声音进行对比,细腻的表现歌曲的感情,了解轮唱等表演形式,轮唱要做到不追赶、和谐。 教学重点难点: 轮唱和谐。 教学准备: 歌纸、投影、磁带、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导言:冬天过去了,来说一说冬天里的印象吧。(学生交流“忆冬”) 而现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在春天里,什么是最能打动你的?可以描述一幅春景,也可以叙述一件事情。(学生交流“迎春”) 一、发声练习 1、出示练声曲 我们曾用舒展、优美的声音表演,好象字晴朗的夜晚,那般宁静。大家能在下午这个时候,用声音来展现“月亮出来了”吗? 2、表演 A、舒展优美 B、跳跃轻巧 那你们能用这样的练声曲告诉我们“春天到来了”吗?你准备怎么做? a、歌词 b、声音要求 春天来了,我们的心情是多么舒畅呀!当我们结伴同行时,走在田埂上时,一路欢歌笑语,是多么高兴呀!还有可能追着、跳着呢!当看到柳树冒出了绿芽时,心中是多么惊喜啊! 二、学演歌曲

1、揭课题、听感受 春天来了,真好!摘下一片青草叶子,一边走,一边吹起动听的歌儿——《芦笛》。歌曲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呢?(熟悉歌词) 2、学演歌曲 我们的耳朵先“看”到了春天,那也让我们的歌声飘在春天里吧! 跟着音乐轻轻的唱,能发现歌曲中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呢? (采用听唱法,可跟琴声模唱) 草哨儿真厉害,吹出了春天来,摘草叶,口中吹,哨音像银铃,越吹越欢欣。于是曲作者觉得原来的单旋律已不能满足了,这样,用轮唱,达到充实情绪的效果。你们有信心唱好么?(听、唱与歌谱结合) 3、完整的表达歌曲 歌曲中有三段,这三段我们都一齐唱?可以有些变化吗?你想怎样设计呢? (领唱齐唱、对唱齐唱、小组轮唱唱…) 真好,那我们按照方案来完整的表达歌曲吧!解决了所有的问题,现在怎么来表演《芦笛》,你理解了吗?用你们的歌声告诉我。 4、认识拍号:二四拍。知道其意义及强弱,通过表演歌曲边击掌捻指感受歌曲强弱。 三、拓展延伸我的创造 制作简易吹管乐器 方案一:你可以用一片青草叶制成一个简单的乐器。找一片大的青草叶,用两只拇指并拢把叶片夹紧。现在从你的拇指间在叶片边缘上吹气。叶片会振动并产生很大的声音。 方案二: 你可以用一根普通的吸管做出另一种乐器。把吸管的一端压平,把两个角剪掉。把剪好的那一边轻轻地放在你的嘴唇之间,然后轻轻地吹。当你吹气时,你使两片“簧片”之间的空气冲出去,而使簧片产生振动。簧片的振动使吸管内的所有空气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振动。四、总结下课 一首《芦笛》,让我们感受了明媚的春天,在你们的歌声中,也让我感受到你们的欢乐。当然,表演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中。真是高兴!希望大家有更好的表现。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2 完整演唱歌曲 请学生情绪饱满、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并尝试背唱。(根据学生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学生不易改正和掌握之处,应重复正确练习3-4遍才能达到纠错效果。)6堂小结 (1)今天我们试着用京腔京韵的感觉演唱了这首《重整河山待后生》,相信同学们从中也领会到了,歌曲所表现的中国人民面对日本侵略者不屈不挠的精神。说唱艺术饱含了中国劳动人民对艺术的追求和智慧之结晶。大家还记得在本的开始老师介绍我国说唱艺术有多少种?大致分为几大类呢? (2)同学们从音调、旋律走向、节奏、语言等方面,再讨论并总结一下京韵大鼓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好的,在下节上,我们要请同学们欣赏另外三种类型的说唱音乐,请大家回去分成3个小组,结合表格内容先做一个自主的欣赏,我们下节一起来欣赏并讨论完成此表格。 第二节 教学目标 感受和领会三首说唱音乐的风格特点,认识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说唱音乐的区别。

2通过赏析四种说唱音乐,激发学生对说唱音乐及中国曲艺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说唱音乐的基本形式、基本特征,通过方言、乐器、演唱形式等音乐要素,认识不同类别的说唱艺术。 2让学生清晰地听出每个曲种的最主要特征并加以记忆。 教学难点: 通过方言、乐器、演唱形式等音乐要素辨认各种不同的说唱音乐。 2通过本单元两节的学习,总结归纳我国说唱音乐的特点。 教材分析 单弦牌子曲 单弦产生于北京,又称单弦牌子曲。是清乾隆、嘉庆年间,在北京的满族子弟中流行的“八角鼓”(说唱艺术,唱时用弦子和八角鼓伴奏,八角鼓由说唱者自己摇或弹)里的一种自娱娱人的演唱形式。八角鼓是满族的一种小型打击乐器,鼓面蒙蟒皮,鼓壁为八面,七面有孔,每孔系有两个铜镲片,以手指弹鼓或摇动鼓身使铜片相击而发出声音。演唱时,演员手持八角鼓,故又称之为“唱八角鼓”的。今能见到的最早的单弦曲词,是清嘉庆九年(1804)华广生所编《白

苏教版三年级音乐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音乐教案 【篇一: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全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六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 第一课时:欣赏《嘀哩嘀哩》、歌曲《春天的小河》 教学目标:1、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 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 师: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嘀哩嘀哩》 师: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 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复听: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 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 2、学生轻轻跟琴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最后一句(要求处理得渐弱) 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赏歌曲《樱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乐和文化。 五、小结

春天是美丽的,描写春天的歌是动听的,去找一找,唱一唱还有哪 些是描写春天的歌曲。 第二课时欣赏《渴望春天》学唱《小春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渴望春天》并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启发学生体会 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 抒发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是重点,唱好歌中的附点音符 和休止符号是重点。 教学内容: 一.欣赏导入部分。1.乐诗朗诵。《春天》音乐可选用《渴望春天》的旋律。2.复习演唱《嘀哩嘀哩》 二.欣赏《渴望春天》 师:春节刚过,想一想,当我们脱去厚厚的棉衣,一身轻松来到田野,看燕子归来,看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听小鸟歌唱,春风拂晓细 雨连绵,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春天是多么没好,大家希望 春天快点来到我们的身旁吗?下面请同学门听一首歌曲《渴望春天》 1.初听全曲一遍。 提问:说说这首歌曲表达的情绪?(学生回答)小结:歌曲表现了 少年儿童盼望春天早点到来。 2.介绍莫扎特。 教师介绍:这首歌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1971年创作的一 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一首歌曲,在写这首曲子时他已经疾病缠身 贫病交加,可另人惊叹的是,在这首曲子里没有丝毫的伤感和绝望,由此可以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3.再次听全曲,用身体动作感受歌曲的节拍。并“啦”轻轻哼唱。 4.跟着钢琴学唱歌曲第一段。 先老师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奏及放音乐等形式使学生逐步准确并 有感情地演唱。 三.新授歌曲《小春笋》。 出示竹林的图片师:春天多美好,连竹林里的谁也在泥土里藏不主了,着急的要申出头瞧瞧美丽的春色呢(学生答)对了!让我们再 来听一首小春笋的歌吧!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1.doc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1 单元分析单元课题名称月亮颂单元教学内容1. 唱歌:《月之故乡》《弯弯的月亮》。 2. 欣赏:(1)中国作品:《二泉映月》《月儿高》《花好月圆》。(2)外国艺术歌曲作品:《月夜》。单元教学目标1. 欣赏《二泉映月》《月儿高》《花好月圆》《月夜》等中外音乐作品,了解不同体裁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 2. 学唱歌曲《月之故乡》《弯弯的月亮》了解歌曲的音乐特点,用情带声提高演唱能力。 3. 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及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提高音乐表现的综合能力。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 学唱《月之故乡》,并能有感情地背唱。 2. 对比欣赏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与弦乐合奏的《二泉映月》,并在音色、风格上进行比较,细心体会乐曲的内涵。3. 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对月当歌、抒怀寄情的激情。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难点:(1)准确演唱切分节奏和临时变化音。(2)对比分析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与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不同之处。(3)分析《月夜》中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单元主要教学方法听唱法、拓展实践法、自主学习法与合作探究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比较法。重难点指导 1.《月亮颂》单元围绕着“月亮”的主题展开,让学生理解“月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其蕴含的文化底蕴。教师可采用演唱、

聆听、配乐诗朗诵、听乐赏画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艺术鉴赏力。 2.《二泉映月》是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之一。原曲为二胡独奏曲,后改编成多种形式的器乐曲。欣赏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民族乐器音色的辨别力,另一方面运用电影录像、阿炳演奏的录音、学生视唱、演奏及弦乐合奏录像,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乐曲表达的悲愤交集的情感。 3.歌曲《月之故乡》抒发了海外赤子的思乡之情。语言质朴、真挚、感人。在演唱方面要注意气息均匀,线条流畅,音色柔美,还要注意演唱情绪的细微变化,以形成对比。歌唱艺术的核心是情,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切分节奏和临时变化音#4的演唱。可以借助节奏的对比× × × × ×|× × × × × ×|和固定音高的方法,先唱#4(升4)→ (还原4)→3;再过渡到23 #4 3—|的演唱加以解决。 4.变奏曲式变奏曲式是采用同一主题材料,根据乐曲的发展要求而加以变化重复,形成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变奏4……的曲式结构。这种曲式在民族民间音乐和说唱音乐中用得较多。变奏曲式也常用以写成独立的器乐曲或用于奏鸣曲、交响曲等大型乐曲中,其变奏的次数并无限制,少则四、五次,多则数十次。第一节 3456789 单元分析单元课题名称月亮颂单元教学内容1. 唱歌:《月之故乡》《弯弯的月亮》。 2. 欣赏:(1)中国作品:《二泉映月》《月儿高》《花好月圆》。(2)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与世界联网 第1课与世界联网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歌曲。 2、能用歌声表现出当代青少年放眼世界,关心人类命运的宽广胸 怀。 教学重点 歌曲的掌握 教学难点 唱出青少年学生的宽广胸怀 教学内容 《与世界联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找一找歌曲中提及到的地名和名胜,都了解吗? 查一查,你知道“与世界联网”的含义吗? 二、新歌教学 1、聆听 师:首先我们来欣赏全曲,听完之后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 (通过初听,让学生初步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

的意境,体会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2、复听 3、节奏练习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4、学唱歌曲 (1)师弹奏歌谱,学生轻声学唱,找出自己觉得最难的一句。(2)学生随琴用‘la”模唱。 5、学唱歌词。 6、师: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呢?我们唱的情绪和CD中唱的情绪是一样的吗? 生交流讨论,回答。 师小结。 7、歌曲情感处理。 三、小结下课 四、作业 练唱歌曲

第2课青春的旗帜在飘扬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歌曲。 2、听赏《生命之怀》。 教学重点 歌曲的掌握 教学难点 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内容 《青春的旗帜在飘扬》、《生命之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师:复习歌曲《与世界联网》,让我们一起来复习这首歌曲,希望能用流畅和谐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 生:全体演唱。(录音) 2 播放录音,学生自我评价,并改正。 二欣赏《生命之怀》 1 播放乐曲,初听,整体感知。 2 简介。 生:交流收集的材料 师补充:这是1998年法国世界杯足球赛的主题歌。歌曲鼓舞运动员

苏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歌曲《布谷》,学唱春天来了,学生能用不同的速度,声音演唱歌曲。 并能体会由此而转换的不同情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布谷》 教师:我们先来复习上学期学过的歌曲《布谷》注意强弱。1.学生演唱歌曲。 教师:同学们的声音很好听,动听、悦耳。请大家想一想,歌曲歌颂的对象是什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 2.改变速度演唱歌曲《布谷》,体会情绪的转换。 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唱《布谷》,回答问题。 教师:我们改变了歌曲的什么,使情绪发生了变化刚才你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的 教师小结:我们改变了歌曲的速度,还用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了歌曲,歌曲的情绪就发生了变化,变得活泼欢快了,但是同样可以表现出春天蓬勃向上的意境,符合歌曲歌颂的对象。 二.新授歌曲《春天来了》。 1.学生听范唱,回答问题。师:请同学们再听一首歌,你能听出歌曲的歌颂对象是什么情绪是怎样的 2.用“啦”字哼唱全曲。师:你发现那些地方容易哼错需要注意的? 3.请学生把歌谱完整地唱一遍。师:我们一起来唱整首歌曲的歌谱,注意断音记号,要唱得短促有弹性。舌尖的动作要敏捷轻巧。 4.唱歌词。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呢?学生思考后知道该用有弹性的声音来唱,再唱一唱。5.改变速度演唱《春天来了》体会情绪的转变。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我已经闻到了春天的气息,现在你跟我的琴声唱一唱体会歌曲的情绪是否发生了变化?用连音法唱。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五单元 舞剧音乐 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舞剧音乐教学设计 1、大红枣儿甜又香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的故事背景,体会舞剧音乐的特点。 2、在学唱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歌曲所表达的军民鱼水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注意气息的运用。 2、背唱歌曲。 3、歌曲两个声部的协调、统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观看影片《白毛女》片段——老百姓迎接八路军解放杨各庄片断。(以《大红枣儿甜又香》的音乐作为背景)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歌舞剧《白毛女》吗?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个片段,请大家欣赏。 问:看了《白毛女》片段,你们看到了什么画面呢?能说说你们的感受吗? 2、介绍《白毛女》故事情节。

《白毛女》以晋察冀边区的民间传说为主要素材,又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现实进行了提炼和加工。主要情节是: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了善良老实的佃户杨白劳,抢走了他的女儿喜儿并奸污了她,最后又逼得她逃进深山。喜儿怀着强烈的复仇意志顽强地活下来了,因缺少阳光与盐,全身毛发变白,被附近村民称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了这里,领导农民斗倒了黄世仁,又从深山中搭救出喜儿。喜儿获得了彻底的翻身,开始了新生活。全剧通过喜儿的遭遇,深刻地表达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思想,真实地反映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中贫苦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证明了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才能砸碎封建枷锁,使喜儿以及与喜儿有着共同命运的千千万万农民得到解放。 3、听赏《大红枣儿甜又香》。 了解歌词。 师:请你们再听听刚才影片中的插曲,歌词都说了些什么? 4、教师范唱。 5、学唱《大红枣儿甜又香》。 随音乐哼唱《大红枣儿甜又香》的旋律。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注意气息的运用。 6、在学唱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歌曲所表达的军民鱼水之情。 三、小结 芭蕾舞剧《白毛女》是芭蕾舞和民族舞结合的典范,其舞剧音乐也十分出色,优美动听。同学们可以多多欣赏我国的民族舞剧,从中体会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全套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全套教案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希望与你同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采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演唱歌曲《希望与你同行>,体会歌曲的情感。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新集体的温暖,唱出真情、唱出活力、唱出对绚丽未来的憧憬。 2、在欣赏童声合唱《蕉旦多美好》这首歌曲的过程中,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了解歌曲的欣赏童声合唱《校园多美好》 1、童年的回忆:【情感导入】 (聆听《校园的早晨》那欢快的旋律,闭上双眼细细体会:“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 下读书……”纯真的童年时光在小学校园里度过,一定有许多美好的事情,快快告诉大家。)2、踏进中学校园【情感准备】 介绍中学和学生生活。 3、欣赏歌曲【情感体验】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情感体验学习状态 欣赏全曲欣赏的同时选出你感觉最美好的一句话,读给大家听整体的初步印象聆听联想 配乐朗诵根据钢琴伴奏朗诵歌词从歌词角度体验歌曲的情感声情并茂 介绍童声合唱欣赏童声合唱的图片从演唱形式中体验歌曲的情感欣赏感受 再一次欣赏全曲体态律动以律动的形式感受音乐体验创造 4、多彩的校园生活:【情感反馈】 以《校园多美好>的音乐旋律作为原形,进行改编。学生根据音乐进行想象,为音乐配上校园生活场景。 A、聆听音乐,展开想象。 音乐特点想象要求 4/4慢速3/8稍快较为平静的活动舞蹈性,生动、活泼 B、指名学生描述想象中的校园生活场景。 5、画出你心中美好的校园。 A、分组讨论绘画(背景音乐《校园多美好》) B、贴上同学们的作品。(个别同学介绍希望与你同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真挚的情感、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一起来》。 2、了解人声的分类:童声、男声、女声的声音特点,说出学过的童声歌曲。 3、欣赏童声合唱曲《十月的阳光》,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教学《十月的阳光> 教学重点: 用饱满、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童声歌曲的声音魅力。 教学难点:用真挚的情感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钢琴:DVD 教学过程:

苏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案 【篇一: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上册共6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草原放歌 - 1 - - 2 - - 3 - - 4 - - 5 - 【篇二: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全套教案】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希望与你同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采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演唱歌曲《希望与你同行,体会歌 曲的情感。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新集体的温暖,唱出真情、唱出活力、唱出对绚丽未来的憧憬。 2、在欣赏童声合唱《蕉旦多美好》这首歌曲的过程中,积极参与音 乐体验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3、在聆听时展开想象,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使学生热爱生机勃勃 的校园景象和崭新的中学生活。在朗诵、绘画、律动等活动中感受 集体的氛围,使新同学之间加强交流,加深师生感情。 设计理念 教法:讲授法视听感受法律动表演。 学法:感受法,回忆联想,小组讨论法,朗诵律动 教学流程 一、师生相互问好,同学们做自我介绍。 (老师用亲切的话语向学生问好,同学们给予回应并纷纷向大家介 绍自己的姓名、爱好、特长。有的同学为音乐课规划了美好的蓝图,说出了心中的希望。中学的第一节课就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 二、教授歌曲《希望与你同行》 1、聆听歌曲,向周围同学表示亲切地问候。 2、配乐朗诵歌词 3、学唱歌曲。 (1)提问歌曲的调号、拍号的意义。

(2)歌曲演唱的顺序。 (3)歌曲的难点: 4、介绍简单的音符柏关知识点。 5、分组讨论排练,用不同形式更好的表现歌曲的内涵。 如:配合朗诵、小组表演唱、将歌曲旋律作为背景音乐配合短小的情景故事。 三、欣赏童声合唱《校园多美好》 1、童年的回忆:【情感导入】 (聆听《校园的早晨》那欢快的旋律,闭上双眼细细体会:“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 下读书??”纯真的童年时光在小学校园里度过,一定有许多美好的事情,快快告诉大家。) 2、踏进中学校园【情感准备】 介绍中学和学生生活。 3、欣赏歌曲【情感体验】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情感体验学习状态 欣赏全曲欣赏的同时选出你感觉最美好的一句话,读给大家听整体的初步印象聆听联想 配乐朗诵根据钢琴伴奏朗诵歌词从歌词角度体验歌曲的情感声情并茂 介绍童声合唱欣赏童声合唱的图片从演唱形式中体验歌曲的情感欣赏感受 再一次欣赏全曲体态律动以律动的形式感受音乐体验创造 4、多彩的校园生活:【情感反馈】 以《校园多美好的音乐旋律作为原形,进行改编。学生根据音乐进行想象,为音乐配上校园生活场景。 a、聆听音乐,展开想象。 音乐特点想象要求 4/4慢速3/8稍快较为平静的活动舞蹈性,生动、活泼 b、指名学生描述想象中的校园生活场景。 5、画出你心中美好的校园。 a、分组讨论绘画(背景音乐《校园多美好》) b、贴上同学们的作品。(个别同学介绍内容) 6、拥抱青春【情感延伸】 a、膏春寄语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撰写活动设计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教案写得好,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那么在教案的实施过程即上课时就能得心应手、有条不紊、中心明确。反之,则条理不清、轻重不分,教者思绪不明,学者一头雾水,就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几篇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教学目标: 1、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重点: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教学难点: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 师: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 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

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嘀哩嘀哩》 师: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复听: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 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 2、学生轻轻跟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最后一句 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赏歌曲《樱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乐和文化。

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精品教案全册合集

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合集第一单元花季如歌 第1课蓝天白云 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蓝天白云》 2、欣赏歌曲《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学习目标:1、学习歌曲《蓝天白云》,唱出自由自在、乐观向上的情感 2、欣赏《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感受现代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和时代气息 教学重点:感受表现花季少年生活的音乐作品,并能用自己的歌声传达出新时代少年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教学难点:对音乐作品的评析和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音乐:播放展现美丽风景(风轻云淡)的轻音乐

2、语言设境:我们送走了满载收获的2004年,迎来了崭新的充满希望的2005年。对于亲爱的同学们,也告别了天真浪漫的童年,步入了风华正茂的花季岁月。处处都洋溢着诗意和歌声,像蓝天和白云,沐浴着一片爱的阳光! (二)揭示课题 ——花季如歌(小黑板) (三)学习歌曲《蓝天白云》 1、听赏《蓝天白云》,感受歌曲情绪 2、说一说歌曲的情绪、节奏等→找出歌曲中重复和变化重复的地方,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教师归纳总结 3、再次听赏《蓝天白云》,轻声跟唱,熟悉旋律 4、节奏练习:OΧ|ΧΧΧΧΧΧΧ|ΧΧΧΧO 5、跟琴填词演唱→视谱演唱,注意唱好弱起拍、切分以及句末休止处 6、歌曲处理: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演唱(齐唱、领唱齐唱等),用欢乐的歌声唱出超越昨天的信心和对今天世界的热爱! (四)欣赏《为我们的今天喝彩》 1、听赏歌曲,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谈一谈感受

2、教师归纳,简介歌曲 3、再次听赏,并跟唱,体会歌曲浪漫热烈的情绪和富有动感的旋律 (五)听赏《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说一说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谈谈感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欣赏了三首表现花季少年生活的歌曲,我从同学们的歌声里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由自在、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青春气息!我衷心地祝愿同学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欢乐和幸福!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超越昨天、珍惜今天、收获美好的明天! 第2课那不勒斯舞曲 一、组织教学:播放上节课所学歌曲《牧场上的家》,让学生听着音乐,愉快地走进教室。(目的是营造音乐课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请大家听到老师"预备--开始"的口令后,把手贴到下巴上。教师

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教学内容 1、唱《第一天去上学》 2、听、动:感受拉丁 舞课时 1 9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第一天去上学》,能对学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曲式分析, 找出歌曲节奏、旋律进行的规律。 2、在听赏、表演等音乐活动中,了解拉丁美洲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了 解音乐风格差异的形成原因,感受其音乐文化多元、融合的特性。感受拉丁美洲特有的乐器的音色及表现手段,感受拉丁舞的独特个性。 教学重难点 1、听赏的重点聆听乐器音色,感受拉丁舞表演的情景和热烈气氛。 2、歌曲教学过程中难点分析好歌谱,唱好歌谱。 教学准备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故乡的月亮》: 1、复习唱:注意十六分音符,紧密排列的八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注意旋律的走向。 2、谈话: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历,理解歌曲中反复表达的思乡之情,引导学生用柔美、抒情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古今中外、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明月寄相思。 3、再唱一唱: 二、感受拉丁舞: 1、简介拉丁美洲音乐:p54 2、听赏拉丁舞音乐:给你什么的感觉? 3、简介拉丁舞:p53,拉丁舞分为拉丁国际舞和拉丁舞。感受桑巴的激情,恰恰的活泼,伦巴的婀娜,斗牛的强劲,牛仔的逗趣。 4、拉丁舞蹈视频:《西班牙斗牛士》《少儿拉丁舞表演》 5、再次听赏拉丁舞音乐: 三、学唱《第一天去上学》:

1、介绍阿根廷: 2、学唱《第一天去上学》: (1)自由读第一段词: (2)分句学唱第一段词:对弱起的教学是给一个体态语言。 (3)完整唱第一段词:注意弱起和切分节奏的运用,级进为主的旋律进行,变化音的音准。(4)自由读第二段词: (5)分大乐句唱:两句连唱,完整唱,注意十六分音符、后附点四分音符和前八分休止符。(6)自由练习第二段:注意以大跳音程进入,音区提高,抒发了“我”喜欢上学、喜欢都是的炽热情感。 (7)完整练唱第二段: (8)两段连唱:以述说的口吻塑造一个调皮、可爱的儿童形象。 (9)教师范唱:注意老师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这样的形象。 (10)用这样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3、欣赏阿根廷国歌——《祖国进行曲》 听赏 歌词感受阿根廷的团结、勇敢、奋进…… 4、巩固唱:唱出阿根廷儿童第一天去上学时调皮、可爱的形象。 四、整理下课: 教 学 反 思 1、复习唱《第一天去上学》 2、拓展介绍伦巴、恰恰 3、动: 课时20 教学内容 学跳恰恰

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旅行之歌》教案苏少版(全汇总版)

《旅行之歌》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学生能对大自然产生浓厚兴趣,感受自然与生活的美好。 2.学生能在《旅行之歌》的律动活动中,体验进行曲速度。 3.学生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唱好《旅行之歌》。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 2、学生能准确把握《旅行之歌》中的弱起节奏。 教学准备:打击乐器、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 背景音乐《快乐的旅行队》 二、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生:春天 师:美丽的春姑娘来了,她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五彩的世界。(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画面,背景音乐〈嘀哩嘀哩〉) 师:画面中都出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春天美不美呀?生:美 师:那么,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呢?师:让我们准备一下,一起出发吧!播放音乐《快乐的旅行队》板书课题(同学们坐在座位上随音乐晃动身体,感受出发的快乐。)

三、新授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我们就快要到达目的地了,不过在这之前,我们还要通过一个障碍,下面的彩色花瓣各代表不同的音符,请同学们说出音符的名称。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内容和情绪。 师:同学们,我们顺利的通过了障碍,大家休息一下。有群小伙伴也来旅行了,他们正唱着歌朝我们走来。快来听听,他们在唱些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听《旅行之歌》范唱) 2、复听歌曲,跟着音乐节拍 师:同学们听的非常认真。他们在唱什么呀? 生:(明亮的天空,晴朗的天气,听到了小鸟的欢歌笑语以及小朋友的歌声)师:歌中的小朋友们看到明媚的阳光、听到小鸟快乐的歌唱,你们说他们的心情怎样啊?生:(生回答) 师:没错,他们的心情是无比快乐的!他们想邀请你们加入他们的队伍,下面我们就跟着音乐的节拍和他们一同去旅行。(听《旅行之歌》范唱) 3、朗读歌词 师:同学们,你们的表现非常好!让我们看一下歌词,小朋友要去旅行他们高兴的唱起了“啦.啦啦”,下面我们来合作有节奏的读歌词,同学们读“啦.啦啦”,老师读剩下的部分。看好歌词,你们要接好。(找同学来给大家示范)4、合作演唱

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音乐《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案 苏

教学课题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教学时间(日期、课时) 1 学情分析 学生对教材的几首歌曲应该有听过,可能听到熟悉的乐曲会唤起印象,通过学习可以更 加深入的了解这些歌曲。 教学准备 视频搜集补充资料整理 集体备课意见和主要参考资料 页边批注 加注名人名言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

页边批注教学过程 一、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提问:根据书本的图片,谱例提示,想一想这首歌表达的什么内容? 1、背景资料: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是1985年1月28日在美国洛杉矶“生存援助音乐会”中的大会 主题曲。 1985年,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苏丹、毛里塔尼亚等国发生了严重干旱,粮食短缺,成 百万人死于饥荒。消息传来,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救援饥饿的 非洲人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英国和美国举行的由民间发起的“生存援助音乐会”。 这首主题歌是西方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内尔里奇连夜赶写出来的。这首歌 制成磁带分寄给美国几十名歌星时附上迈克尔杰克逊写的一段话:“如果将来你们的后代 问起,他们的爸爸妈妈为人类面临饥荒做了些什么?你们可以骄傲地回答他们,你们做了 应做的贡献。” 2、作者简介: 迈克尔杰克逊(1958—2009)美国摇滚歌星。他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市的一 个多子女的黑人家庭,父母都是民歌手。他从小受家庭音乐环境的影响,5岁时就登台演出。 任“杰氏五兄弟”演唱组的领唱。1972年1月他首张专辑《必须到那》出版发行。1978年, 出演《绿野仙踪》。1980年,推出《墙外》,其中4首歌进入当年的美国“十大流行金曲”。 该唱片在国内售出500万张,海外发行800万张,杰克逊因此获美国音乐奖,后来该唱片 又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荷兰荣获金奖、白金奖。 3、歌曲分析: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是F调,4/4拍,曲调十分流畅,音域也不宽。歌曲看起来像是 由三段曲调和一段副歌组成,实际上这三段曲调,又是用许多位歌星所熟悉的曲调重新编 配填词而成。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

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

单元第一单元我的朋友Do Re Mi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 内容 1.听《Do Re Mi》 2.游戏:小音符找朋友 教学 目标 1.欣赏歌曲《Do Re Mi》两个版本,能模唱部分旋律,加深对音乐的兴趣,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感受集体的友好氛围。 2.学习音符fa和ti,掌握和巩固七个音符的科尔文手势。 重难 点 重点:结合简单分析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形象和情绪。 难点:能用七个音符的科尔文手势辅助唱准音高。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自制音名卡片(或头饰) 教 学 过 程 主备复备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在歌曲《Do Re Mi》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听一听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介绍七个音符朋友,他们 是谁呢?请你们在歌曲中找一找吧!听赏歌曲《Do Re Mi》。 师:大家听得真用心,歌曲中唱了哪几个音符的名字? 生:do、re、mi 师:你们还记得do re mi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和手势吗? 复习do re mi sol la的科尔文手势。 2.学一学 (1)师:七个小音符还缺少哪两个?学习fa和ti手势 (2)复听歌曲第二乐段,加入科尔文手势。 (3)师:同学们,这首歌曲名就是《Do Re Mi》,有谁知道这首 歌选自哪部电影? 歌曲《Do Re Mi》简介。

教学过程认识反复记号,并了解其作用。 (6)完整唱歌曲,注意音准,同时引导学生使用科尔文手势,以及用手势提示第二乐段的节奏变化。 3.创编活动,表现歌曲。 (1)为歌曲《七个小兄弟》不同段落加入打击乐器伴奏。(2)师:童话故事里的七个小矮人,有一个非常可爱又漂亮的朋友,是谁呀? 生:白雪公主 师:我们也把她请来一起跳舞、唱歌吧! 学生讨论:请老师或女生扮演“白雪公主”,男生扮演“七个小矮人”。 歌表演:结合歌曲、科尔文手势及角色分组讨论创编动作并做汇报表演,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鼓励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三、课堂小结 1.Do ri mi fa so la ti这七个小兄弟是所有音乐的基础,因为有了他们才有无数动人的音乐,给了我们无限美好的感受。我们要和它们做好朋友,了解它们、熟悉它们,与它们相伴!2.随音乐离开教室。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 1 单元爱我中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用热情、欢快、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爱我中华》。 2、能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3、对歌曲进行演唱形式的处理与再创作。 教材分析 歌曲《爱我中华》这首歌曲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但音域跨度较大,歌曲的准确演唱,歌曲情绪的把握仍然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的学习氛围、情绪的准备,歌曲的节奏、背景知识的准备(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师:2007 年的 10 月 24 日,在我国的航空史有一件大事,大家知道是什么大事吗? 生:“嫦娥一号”升空! 师:2007 年的 10 月 24 日“嫦娥一号”升空,搭载了三十一首优秀的中国歌曲,其中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爱我中华》。 二、新课学习 (一)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熟悉歌曲的旋律。 1、第一遍欣赏歌曲 问题:用心去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用一个或几个形容词来描述一下你的感受。学生回答“热情”“奔放”“激昂”“欢快”“奋进”等等,老师总结。 2、第二遍欣赏歌曲 欣赏宋祖英维也纳现场演唱版的《爱我中华》。

问题:熟悉歌曲的旋律,仔细听一下歌曲中都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歌 曲的演唱 形式有独唱、齐唱、轮唱、对唱合唱、重唱等等。 学生回答:“歌曲中出现了女声领唱,男女声合唱,男女声对唱等形式”,老师总结。 (二)读歌词(轻声高位置,再次让学生进行发声的练习)。 读歌词时可以以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老师读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发声 的方法和读歌词的情绪,学生读第二部分,师生共同读第三部分。 问题: 1、关于歌曲中的反复记号。 2、你认为能表达歌曲中心的歌词是哪一句?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三)作品分析。 师:我们欣赏了歌曲的旋律,读了歌曲的歌词,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一 下这首歌曲。看大屏幕,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爱我中华》是一首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歌中唱出五十六个 民族团结一致、建设中华的豪情壮志,也唱出了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 种语言汇成的一个共同思想——爱我中华。歌曲为两段体结构。歌曲吸 收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其中“咳啰咳啰咳啰咳啰”就有鲜明的民族语言特色,并具有舞蹈音乐的性质。 (四)老师范唱(用情绪感染学生,用情感带动学生)。问题:找出你 认为最难唱的一句! (五)学生学唱歌曲。 1、难点解决:跟着钢琴解决学生认为最难唱的部分,可以先用“噜” 再唱歌词的形式来完成。 2、学生跟钢琴一起来演唱歌曲。老师要指导学生用圆润的声音来演唱 歌曲。 3、变换演唱形式演唱歌曲,让学生巩固旋律。三、课堂在音乐中结束

(34页精品)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备课本 科目音乐 班级二(3)班任课教师李秀兰

第一单元好朋友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 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 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2. 能用自然的声音, 富有表情地演唱《两只小象》和《打掌掌》, 体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韵律;能够利用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能清晰、准确地模唱《打掌掌》旋律, 初步建立mi、sol、la3个音的音高感. 3. 专注地聆听《口哨与小狗》和《大白象》, 能通过声势律动、打击乐器随音乐伴奏等实践活动, 对乐曲的段落变化做出较为准确的反应. 4. 在念、唱、奏、动的活动中, 进一步巩固四分、八分节奏, 表现出稳定的节拍感.认识铝板琴, 了解C大调mi、sol、la3个音组成的短小旋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感受童声齐唱, 乐曲情绪. 2. 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3. 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难点: 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 教师:钢琴、教学光盘 学生: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听:大白象唱:两只小象 教学目标: 1.能用的抒情、自然的发声, 演唱歌曲《两只小象》. 2.能专注的聆听音乐, 感受歌曲的人文主题和三拍子的韵律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重点:感受童声齐唱 难点:感受童声齐唱;歌曲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听赏《大白象》 1.简介歌曲的主题

2.听赏《大白象》 △完整聆听音乐, 体会音乐的情绪. △复听音乐.提问:歌曲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再次完整聆听音乐, 随着音乐模仿大象的动作, 并用嗓音模仿大象的叫声. 四、唱《两只小象》 1.导入:小朋友们, 刚刚我们认识了大象, 那么大家认识它的孩子吗?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 2.听录音范唱, 了解歌曲中的情节, 并讲一讲 3.轻声哼唱, 找出难唱的地方 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 5.齐唱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唱:《打掌掌》 音乐游戏:《打花巴掌》 认:铝板琴 教学目标: 1.能清晰、准确的模唱《打掌掌》旋律, 初步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感. 2.认识铝板琴;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 重点: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难点: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认识铝板琴 1.小朋友们, 老师今天给你介绍一位新朋友, 出示铝板琴. 2.介绍它的名称以及演奏方法 3.教师在铝板琴上演奏《打掌掌》 4.老师演奏的歌曲好听吗?想不想学呢? 四、学唱歌曲《打掌掌》 1.教师范唱 2.听录音范唱, 了解歌曲中的情节, 并讲一讲 3.轻声哼唱, 找出难唱的地方 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新)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 第一课时:欣赏《嘀哩嘀哩》、歌曲《春天的小河》教学目标: 1、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 师: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嘀哩嘀哩》 师: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复听: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 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 2、学生轻轻跟琴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最后一句(要求处理得渐弱) 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赏歌曲《樱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乐和文化。 五、小结 春天是美丽的,描写春天的歌是动听的,去找一找,唱一唱还有哪些是描写春天的歌曲。 第二课时欣赏《渴望春天》学唱《小春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渴望春天》并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是重点,唱好歌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号是重点。 教学内容: 一.欣赏导入部分。1.乐诗朗诵。《春天》音乐可选用《渴望春天》的旋律。2.复习演唱《嘀哩嘀哩》 二.欣赏《渴望春天》 师:春节刚过,想一想,当我们脱去厚厚的棉衣,一身轻松来到田野,看燕子归来,看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听小鸟歌唱,春风拂晓细雨连绵,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春天是多么没好,大家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