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57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各组物质气化或熔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

A .二氧化硅和生石灰的熔化

B .氯化钠和冰的熔化

C .液溴和苯的气化

D .氯化铵和蔗糖溶解在水中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SiH 4比CH 4稳定

B .O 2―半径比F ―的小

C .Na 和Cs 属于第ⅠA 族元素,Cs 失电子能力比Na 的强

D .P 和As 属于第ⅤA 族元素,H 3PO 4酸性比H 3AsO 4的弱

3.一般认为:原子在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时,需要通过电子转移(得失或共用)形成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H 除外)。但是,也有许多化合物例外,即最外层电子不足或超过

8个电子。下面所列的化合物中,各微粒均可以满足最外层8电子的是( )

A .PCl 5

B .NaCl

C .SO 2

D .BF 3

4.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CO 2的电子式

B .Cl -的结构示意图

C .N 2的结构式 :N ≡N :

D .质量数为32的氧原子

17

32O

5、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 ( ) A.CuSO

4·5H 2O B. C. D.

6、下列微粒中半径最小的( )

A 、 Na +

B 、Al

C 、K +

D 、S 2-

7、实验室中欲加快制取氢气的速率,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

C.含铜、铅等杂质的粗锌与稀硫酸反应

D.粗锌与稀硝酸反应

8、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 2+3H 22NH 3,在2L 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 内氨的质量增加了1.7g ,则反应速率为 ( )

A 、V(H 2)=0.03mol/(L·min)

B 、V(N 2)=0.005mol/(L·min)

C 、V(NH 3)=0.17mol/(L·min)

D 、V(NH 3)=0.02mol/(L·min)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增加水的量或温度,可以加快镁跟水的反应速率。

(2)增加硫酸的浓度,一定可以加快锌与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速率

(3)对于反应CaCO

3(s)

CaO(s) + CO 2(g),增加CaCO 3的量,可以加快正反应速率,而增加CaO 或CO 2的浓度,则可以加快逆反应速率

(4)对反应3H

2(g) + N 2(g)

2NH 3(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固定体积),充入氦气,压强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5)对于反应3H

2(g) + N 2(g) 2NH 3(g),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

A .(1) (2)

B .(1) (2) (3)

C .(1) (2) (3) (4)

D .(5)

10.可逆反应2A +3B xC +yD ,A 、B 、C 、D 均为气体。已知起始浓度A 为5 mol/LB

为3 mol/L ,C 的反应速率为0.5 mol/(L·min) ,反应开始至平衡需要2分钟。平衡时D 的浓

度0.5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 和B 的平衡浓度之比为5:3 (B)A 和B 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3

(C)x=1 (D)x :y =2:1

1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mol / L 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 保持不变的是( )

A. HCl

B. NaOH

C. Na 2SO 4

D. NaCl

12. A 、B 、C 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①、②两个实验,确定它们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

① 将A 与B 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 上有气泡逸出,B 逐渐溶解

② 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 、C 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

A. A >B >C

B. B >C >A

C. C >A >B

D. B >A >C

13. 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 2SO 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

a 和

b 附近分别滴加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 .逸出气体的体积:a 电极的小于b 电极的

B .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 .a 电极附近呈红色,b 电极附近呈蓝色

D .a 电极附近呈蓝色,b 电极附近呈红色

14.可逆反应:2NO 22NO+O 2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 2的同时生成2n molNO 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 2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 2、NO 、O 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⑥

15.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2>△H 1的是 ( )

A .2H 2(g)+O 2(g)=2H 2O(g), △H 1; 2H 2(g)+O 2(g)=2H 2O(l), △H 2

B .S(g)+O 2(g)=SO 2(g), △H 1; S(s)+O 2(g)=SO 2(g), △H 2

C .C(s)+21

O 2(g)=CO(g), △H 1; C(s)+O 2(g)=CO 2(g), △H 2

D .21H 2(g)+ 21

Cl 2(g)=HCl(g), △H 1; H 2(g)+ Cl 2(g)=2HCl(g),△H 2

16.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 的金属性比氢要强,b 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

不正确的是 ( )

A .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pH 变大

B .a 是正极,b 是负极

C .导线中有电子流动,外电路中,电流从a 极到b 极

D .a 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17.在铁的电化学腐蚀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上进行的电极反应是 ( )

A. 2H2O+O2+4e-=4OH-

B. 2H++2e-=H2

C. 4OH--4e-=2H2O+O2

D. Fe-2e-=Fe2+

18.下图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

A.4>2>1>3B.2>1>3>4 C.4>2>3>1 D.3>2>4>1

19、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

A. B.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C. D.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结方式不同

20、下列各组物质中各有两组份,两组份各取1摩尔,在足量氧气中燃烧,两者耗氧量不相同的是()

A C2H4和C2H5OH

B C2H2和CH3CHO

C C2H6和CH3COOCH2CH3

D C2H5OH和CH3COOH

21、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X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A.H2XO3

B.HXO3

C.H3XO4

D.H2XO4

22、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Zn + 2OH- - 2e- = ZnO + H2↑,

Ag2O + H2O + 2e- = 2Ag+ 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并被氧化

B、正极,并被还原

C、负极,并被还原

D、正极,并被氧化

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甲烷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烷烃的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大

C、正丁烷的沸点高于异丁烷的沸点

D、石油裂化是化学变化

24.()

A.B.

C.D.

25.30 g乙酸与46 g乙醇反应,如果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80%,则可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

A.29.5 g B.44 g C.68 g D.35.2 g

二、共包括5小题、总计50分

26、(6分)将11.2L(标准状况)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质量增加了5.6g。

求:原混合气体中乙烯和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质量之比为

27.(11分)、铅蓄电池是广泛应用于汽车、柴油机车等的起动电源。产生电能时的电极反

应分别为:

Pb+ SO 42--2e -= PbSO 4

PbO 2+4H ++SO 42-+2e -= PbSO 4+2H 2O

(1) 铅蓄电池放电时, (填物质名称)在负极发生 (氧化、还原)

反应。

(2)试写出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式(电池反应):

(3)铅蓄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 ,在放电过程中,它的浓度的变化趋势

是 ,

28、(6分)10mL 某气态烃,在50mL 氧气中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35mL 气体(气体体积均

在同温同压下测定)此烃可能是

29.(6分)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10kg 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液

态水时,放出热量为5×105

kJ ,试写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已知1mol 液态水气化时需要吸收44kJ 的热量,则反应

41022213C H (g)+O (g)=4CO (g)+5H O(g)2 的ΔH 为___________。

30.(13分). 短周期主族元素A 、B 、C 、D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 、C 同主族,B 、

C 、

D 同周期,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 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

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元素符号 ;D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C 原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B 2A 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2)A 、B 、C 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

示) 。

(3)CA 2与D 元素的单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分)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 、B ,发生如下反应:

A + 3

B == 2

C 。反应经2min 后,A 的浓度从开始时的1.20mol ·L -1 下降到

0.9mol ·L -1 ,已知B 的起始浓度为1.6mol ·L -1。求:

(1)2min 末B 、C 的浓度。

(2)以单位时间内B 的浓度的减小和C 的浓度的增加来表示2min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上南中学高一年级月考数学试卷 2012.9.20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集合{1,2,3,4}A =的非空子集的个数为 15 ; 2. 若,0,0<>>c b a 则a c > c ; 3.已知集合}2,2{2a a a -为数集,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0≠a 且4≠a ; 4.若集合{}0132=++x kx x 中至多有一个元素,则k 的取值范围是 0=k 或4 9≥ ; 5.写出命题“已知a 、b 、c 是实数,如果0

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发表日期:2006年3月28日 一、对本次试卷的分析 本次试卷总体上较全面的考查了本阶段所学内容,非选择题部分难度适中,选择部分个别题目稍嫌超前或偏难,学生由此感觉整份试题比较难。 二、学生成绩的分析 本次考试参考人数836人,全年级的平均分为64.46分,及格率为65%,不及格人数平均每班有20人左右,情况比预想的要差,对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打击也比较大。从各班情况来看,除个别班级外,差异不是很大,说明整个年级面临的问题大致相同。虽然试卷客观上偏难,但如此多的低分表明:在化学学科方面,掉队同学有增多的趋势。 三、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 除试题中偏难题外,错误最多的是一些基本符号、化学式及重要的化学用语(如同位素、电子式、离子方程式的表示等)。不少学生对这些一知半解,或平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不应有的错误。 其次是重要知识的掌握不够到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特点、典型元素和物质(如最活泼的金属、非金属,高氯酸、氢氧化铝等)等课堂上强调的知识学生答题情况仍不是很好,示课堂听课的效率有待提高。 再次是一些基本规律的运用不够熟练、灵活,如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等不少学生不能将具体题目与之相联系。 四、阶段教学工作总结与计划 本月以来,备课组针对第五章内容较抽象、难学的特点,本着打好基础、逐步加深的宗旨展开教学,但从考试情况来看,学生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这一方面与试题有关,另一方面,反映出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未能及时得到发现和解决,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还有待加强。因此,下一阶段,我们准备作好以下工作:在进行新课学习的同时继续巩固本章知识的掌握,突出真正的重点;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性,尤其在作业的布置上体现这一点,;尽可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并作好平时的形成性检测。

201x-201X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IV)

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IV)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Zn 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共价键 ②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⑥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④D.①③⑥ 2.在一定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HI(g),发生反应2HI(g)H 2(g)+I2(g),2s时生成0.1mol H2,则以HI表示该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A.0.05 mol?Lˉ1?sˉ1B.0.1 mol?Lˉ1?sˉ1 C.0.2 mol?Lˉ1?sˉ1D.0.8 mol?Lˉ1?sˉ1 3.下列所述变化中,前者是吸热反应,后者是放热反应的是() A.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氯化钠溶于水 B.点燃的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碳酸氢钠分解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D.酸碱中和;焦炭与高温水蒸气反应 4.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A.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12O3,将Al片改成Al粉 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 C.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5.以下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褪去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

2017-2018下学期昆明黄冈实验学校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二;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本地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农民工。下图为2 010~ 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增速、外出农民工增速以及本地农民工增速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1O年农民工总量和外出农民工总量相等 B.2011年外出农民工增速降低值等于本地农民工增速上升值 C.2010--2014年农民工总量增速低于外出农民工增速 D.2010~2014年外出农民工以及本地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 2、该图表明我国农村 A.常住人口持续增加 B.未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C.居民收入增速变慢 D.劳动力回流现象明显 3、从20世纪40年代起,墨西哥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1950年墨西哥的城市化率为42.6%,1970年增长到66.3%。欧洲城市人口比重从40%提高到60%经过了50年,墨西哥用了不到20年。2008年墨西哥城市化率增长到77. 2%。这可能会导致墨西哥 A.贫富差距明显缩小 B.工业化快于城市化 C.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 D.目前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三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为了进一步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2017年上半年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横空出世。下图为2010年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三个城市外来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同特点是 A大多数来自西部省份 B均来自内陆省份 C均来自经济落后省份 D来自其邻近省份的较多 5、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①粤港澳港口群是世界上通航能力最大、水深条件最好的港口群②优惠的国家政策 ③人口最多,人口红利丰厚④便捷的交通,“一小时城轨交通圈”建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010年5月,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读下图回答6~7题。 6.与图中城市最初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自然条件是( ) A.气候条件优越 B.河流提供水源 C.矿产资源丰富 D.河流提供水运 7.近几年来,喀什市发展较快,关于其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资源的开发 B.军事地位突出 C.逐渐成为宗教中心 D.政治因素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一第三次月考 物理试卷 第Ⅰ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匀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突然刹车,车上乘客会向前方倾倒,这是因为( ) A.当乘客随汽车匀速前进时已经受到一个向前的力,这个力在刹车时继续起作用 B.在刹车时,汽车对乘客施加一个向前的力 C.汽车具有惯性,因而使乘客倾倒 D.乘客因惯性而保持原运动状态,所以刹车时会向前倾倒 2.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所受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则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该物体将( ) A.立即静止 B.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改做匀速直线运动 D.改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惯性定律与惯性是相同的含义 D.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4.关于力学单位制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g、m/s、N是导出单位 B.kg、m、N是基本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 D.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则速度一定越大 B.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方向与该时刻的加速度方向可能相反 C.只要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则物体的速率一定在改变 D.恒定的合外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可能会作匀速运动 6.在下列几组仪器中,用来测量国际单位制中三个力学基本量(长度、质量、时间)的仪器是( ) A.刻度尺、弹簧秤、秒表 B.刻度尺、弹簧秤、打点计时器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经分析,某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A . 一定是一种单质 B . 一定是纯净物 C . 一定是混合物 D .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 (2分)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取 3.3g食盐,称量时指针若左偏,此时应该() A . 增加药品 B . 减少药品 C . 增加砝码 D . 减少砝码 3. (2分) (2016高一上·海南期末)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 .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C . 不慎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湿布盖灭 D . 配制1.00mol/L NaCl溶液时,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溶解 4. (2分) (2017高一上·佛山期中) 2009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船以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其中高氯酸铵的反应为:2NH4ClO4═N2↑+Cl2↑+2O2↑+4H2O.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铝粉的作用是点燃时可以置换出氧气

B . 在反应中NH4ClO4仅起到氧化剂作用 C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 上述反应瞬间能产生高温,高温是推动飞船飞行的主要因素 5. (2分) (2019高一上·温州期中) 下列分散系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 食盐水 B . 豆浆 C . 石灰乳 D . 硫酸铜溶液 6. (2分) (2017高二下·南阳期末)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高一化学月考质量分析

高一化学月考质量分析 一、对本次试卷的分析 本次试卷总体上较全面的考查了本阶段所学内容,非选择题部分比较容易,,选择题部分难度不大,整个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所以学生感觉比较容易 二、学生成绩的分析 本次考试参考人数815人,全年级的成绩分布如下: 90分以上 1名 80----89 32名 70----79 171名 60----69 204名 及格率为50%,情况比预想的要差,从各班情况来看,除个别班级外,差异不是很大,说明整个年级面临的问题大致相同。虽然试卷客观上比较荣翻译,但如此多的低分表明:在化学学科方面,掉队同学有增多的趋势。 三、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 除试题中一道题偏难外,错误最多的是一些基本概念对不少学生对这些一知半解,或平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不应有的错误。 其次是重要知识的掌握不够到位。课堂上强调的知识学生答题情况仍不是很好,示课堂听课的效率有待提高。再次是一些基本公式的运用不够熟练、灵活,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及粒子数目几个物理量之间的转换关系不清楚、等不少学生不能将具体题目与之相联系。 四、阶段教学工作总结与计划 本月以来,备课组针对第一章内容较抽象、难学的特点,一方面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慢慢加深难度的做法,从学生的成绩来看,反映出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未能及时得到发现和解决,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还有待加强。因此,下一阶段,我们准备作好以下工作:在进行新课学习的同时继续巩固本章知识的掌握,突出真正的重点;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性,尤其在作业的布置上体现这一点,;尽可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并作好平时的形成性检测。

吉林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吉林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1分) 1. (2分) (2016高二上·保定期末)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升高反应的温度,会使反应物的活化能迅速降低 B . 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 C . 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大量氢气可以缓解能源不足的问题 D .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2. (2分)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 . 熔融氢氧化钠 B . 石墨棒 C . 盐酸溶液 D . 固态氯化钾 3. (2分)下列关于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 B . 两者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C . 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均在1~100nm之间 D . 前者可用于杀菌,后者可用于净水 4. (2分) (2018高三上·南昌月考)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解释或结论都符合题意,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5. (2分) (2016高一上·兴国期中) 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②根据是否仅含一种元素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 ③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④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⑤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⑥MgO、Na2O2、CuO、Al2O3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 A . ① B . ③⑤⑥ C . ②④⑤ D . 全部错误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三次月考测试卷生物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细胞中,同时含有叶绿体和中心体的是( ) A.心肌细胞 B.团藻细胞 C.青菜叶肉细胞 D.洋葱根细胞 2.能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实例是( ) ①高尔基体膜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膜融合②吞噬细胞吞噬病毒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 ④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⑤变形虫伸出伪足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3.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4.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5.脂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功能,下面有关脂质的生物学功能中,属于磷脂的是( ) ①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②是储能的物质③构成生物体表面的保护层 ④是很好的绝缘体,具有保温作用⑤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A. ①③ B. ⑤ C. ① D. ②④ 6.如图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 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 B.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相同 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 D.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高一第三次月考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Cu 64 Cl 35.5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A.1N B.3N C.13N D.0 15.一物体m 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 受 到的力是() A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D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16.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出发,先以速度v 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匀减 速行驶后一半路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v /3 B.v /2 C.2v /3 D.3v /2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摩檫力存在的接触面上,一定同时有弹力存在 B .有弹力存在的接触面上,一定同时有摩檫力存在 C .两个接触且相对运动的物体,其接触面之间一定有摩檫力存在 D .两个接触且没有相对运动的物体,其接触面之间一定没有摩檫力存在 18.在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过程中;有多位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 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v m

A.亚里斯多德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9. 下列所给的图象中能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20.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力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所受合力越大 B.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力也可能为零 C.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合力也可能很大 D.物体的速度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零,所受合力也为零 21.如图所示,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和细线拉力上分别为() A. m B. 2m C.mg D.2mg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 22.(1)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 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 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 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 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高一化学月考总结与反思

高一化学月考总结与反思 高一化学月考总结与反思 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 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 2、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 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 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 在不能正确归纳出不同化学反应的相似之处;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 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今后教学的建议: 2、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会审题、字迹潦草、写错别字、化学式 书写错误、语言表达不规范等,这说明在规范答题训练方面有缺陷,要在平时的作业训练及测试评讲中加强答题规的训练,注意科学性 和规范化,以减少答题的失误,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3、提高优秀率,降低低分率。 高一化学月考总结与反思[篇2]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养成看书学习的良好习惯,本试卷以考查课本的概念,习题的变形题为主,基本没有难题,但知识 点覆盖广,对重点知识,学生平时又不够重视,易混淆的内容占较 大的比例,所以成绩的区分度高,最高分100分,最低分8。 一、试题评析

本次考试的试题设计总体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考试范围是高一化学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三节。试题主要检查学生双基落实情况,强调基础,具体如下: 1、试卷分值100分,共17题,时间为40分钟,重点对氧化还 原反应、离子反应以及物质的量的计算的考查。 2、本试卷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对实验内容的考查,实验内容 27分,占总分值的27%。既适应了当前试题的变化趋势,又体现了 课改的精神。 二、答卷情况分析: 年段平均分57.4,及格率45.32%,优秀率9.37%,最高分100分,最低分8。 存在问题: 1、对物质的分类理解不够,如第10题,对电解质的考查,错选的学生都是对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只要知道电解质是对化合物而言 的话,并可以排除BCD选项了。 2、审题不够认真,如11题,是求液面上升的高度,却误为剩余高度,又如16题,最后是要求气体的体积,很多学生却求出了气体 的物质的量。 3、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规范,或者是乱写,如,红色石蕊试纸写为红色PH试纸。 4、对氧化还原这一节的理解不够,导致有关被氧化的物质的质 量的计算失分较重。如16,17题。 5、对平时学过的知识没有掌握清楚,平时做过的练习,没有及 时的巩固,没有反思错误的原因。如第3、5、6、9题等。 6、化学计算始终是学生的薄弱点。本次考试计算题难度适中, 且做过类似的作业题目。但因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审题马虎,计算能 力差等原因,导致得分率很低。且从试卷上反映出解题不规范现象 相当普遍。

2846高一化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一化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一化学试题 制卷人: 韩为春 请你注意: 1.本卷共有25小题。 2.考试时间6 0分钟,满分100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Cu 64 Fe 56 Zn 65 一.我会选(单选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2.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D.H2O2水溶液使染料褪色 3.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NO与O2反应生成NO2 C.NH3催化氧化生成NO D.由NH3制NH4HCO3和(NH4)2SO4 4. 下列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又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B.镁和氧气反应 C.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D.铁锈和硫酸 5. 为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杂质S02气体,应选用的试剂是( ) A.Na2CO3溶液 B.NaHCO3溶液 C.NaOH溶液 D.NaHSO3溶液 6. 能够用于鉴别CO2和SO2的试剂是( ) A.品红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澄清石灰水 D. 氯化钡溶液 7. 未做实验而欺骗老师的学生是( ) A.老师,我用Na2S03溶液与BaCl2作用,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盐酸后沉淀消失 B.老师,我向Ba(OH)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也有沉淀生成 C.老师,我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也出现了白色沉淀 D.老师,我向用硝酸酸化过的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也出现了白色沉淀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考试卷 (优秀经典月考卷及答案详解)

1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2018-2019学年(下)高一年级(数学)第三次月考测试卷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集合{}012345U =,,,,,,{}035M =,,,{}145N =,,,则()U M C N ?=( ) A .{}5 B .{}0,3 C .{}0,2,3,5 D .{}0,1,3,4,5 2.计算:98 23log log ?= ( ) A 12 B 10 C 8 D 6 3.掷一枚骰子,则掷得奇数点的概率是( ) A. 61 B. 21 C. `31 D. 41 4.过点P(4,-1)且与直线3x-4y+6=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A.4x+3y-13=0 B. 4x-3y-19=0 C .3x-4y-16=0 D.3x+4y-8=0 5.正方体的全面积为a,它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3 a π; B. 2 a π; C.a π2; D.a π3. 6.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如果α⊥β,那么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 B. 如果α⊥β,那么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 C. 如果平面α不垂直平面β,那么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 D. 如果α⊥γ,β⊥γ,α∩β=l,那么l ⊥γ 7.cos 2cos sin 2sin 5 5 y x x π π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 5,()1212k k k Z ππππ? ?-+∈??? ? B 、 3,()105k k k Z ππππ? ?++∈???? C 、 55,()126k k k Z ππππ? ?++∈??? ? D 、 52,()63k k k Z ππππ??++∈??? ? 8.直线3440x y --=被圆2 2 (3)9x y -+=截得的弦长为( ) A .22 B .4 C .42 D .2 9.要得到2sin(2)3y x π =- 的图像, 需要将函数sin 2y x =的图像( ) A .向左平移23π个单位 B .向右平移23π 个单位 C .向左平移3π个单位 D .向右平移3 π 个单位 10.已知点(-2,3), ( 2,0 ),则=( ) A 、3 B 、5 C 、9 D 、25 11..已知(,3)a x =, (3,1)b =, 且a b ⊥, 则x 等于 ( ) A .-1 B .-9 C .9 D .1 12.函数)sin(?ω+=x A y 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如下,此函数的解析 式为( ) (A ))322sin(2π+=x y (B ))3 2sin(2π+=x y (C ))3 2sin( 2π-=x y (D ))3 2sin(2π - =x y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函数5()2log (3)f x x =++在区间[-2,2]上的值域是 ; 14.已知向量)6,8(),2,2(-==b a ,则>=

福建省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福建省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1分) 1. (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当前世界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指:温室效应、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B . 白色污染就是指白色的垃圾产生的污染 C . 纯碱、小苏打均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但必须控制其含量 D . 不慎误食BaCl2 ,可服用稀H2SO4解毒 2. (2分) (2018高三上·曹县期中) 下列根据化学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3. (2分) (2015高一上·潍坊开学考) 用饱和的FeCl3溶液制取Fe(OH)3胶体,正确的操作是() A . 将FeCl3溶液滴人蒸馏水中 B . 将FeCl3溶液滴人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

C . 将FeCl3溶液滴人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 D . 将FeCl3溶液滴人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 4. (2分)已知Ksp(AgCl)=1.8×10﹣10 , Ksp(AgI)=1.0×10﹣16下列关于不溶物之间转化说法错误的是() A . 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易转化为AgI B . 两种不溶物的Ksp相差越大,不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不溶物 C . 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不低于×10﹣11 mol?L﹣1 D . 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 5. (2分) (2016高一上·天门期中)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①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②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稀释浓H2SO4时,将水慢慢倒入浓H2SO4中,并不断搅拌. A . 只有②④⑥ B . 只有③④⑥ C . 只有①③⑤ D . 只有①②③⑤ 6. (2分) (2015高二下·沁县期中) 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W的单质是黄色固体,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上海市格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20-20201学年格致中学高一上数学10月月考卷2020.10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1-6每题3分,7-12每题4分,共42分) 1. 若{2,2,3,4}A =-,2{|,}B x x t t A ==∈,用列举法表示B = 2. 方程组2354x y x y -=??+=? 的解集为 3. {|||1,}A y y x x ==-∈R ,2{|28,}B y y x x x ==-++∈R ,A B = 4. 写出2a >的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 5. 已知全集{4,3,1,2}U =---,2{,1,3}A a a =+-,2{3,21,1}B a a a =--+,若 {3}A B =-,则A B = 6. 不等式2117x x +≤-的解集为 7. 已知集合{2,1}A =-,{|2,B x ax ==其中,}x a ∈R ,若A B B =,则a 的取值集合为 8.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10ax bx +-≥的解集为11 [,]23 --,则不等式20x bx a --<的解集为 9. 若关于x 的不等式2(2)3m x x m +>-+的解集是(3,)+∞,则m 的值为 10. 已知集合2{|()(1)0}M x x a x ax a =--+-=各元素之和等于3,则实数a = 11. 若三个关于x 的方程24430x x a +-+=,22 5(1)04a x a x ++-+=,2210x ax ++=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 实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12. 设数集4{|}5M x m x m =≤≤+,1{|}4 N x n x n =- ≤≤,且集合M 、N 都是集合{|01}U x x =≤≤的子集,如果把b a -称为非空集合{|}x a x b ≤≤的“长度”,那么集合M N 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 二. 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 13. 已知,a b ∈R ,且0ab ≠,则“a b >”是“11a b <”成立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14. 如图,U 为全集,M 、P 、S 是U 的三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 集合是( ) A. ()M P S B. ()M P S C. ()M P S D. ()M P S 15. 直角坐标平面中除去两点(1,1)A 、(2,2)B -可用集合表示为( ) A. {(,)|1,1,2,2}x y x y x y ≠≠≠≠- B. 1{(,)|1x x y y ≠??≠?或2}2 x y ≠??≠-? C. 2222{(,)|[(1)(1)][(2)(2)]0}x y x y x y -+--++≠

高中化学月考反思

高中化学月考反思 高中化学月考反思 高中化学月考反思1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有一年,在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们是否对自己以往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行为进行了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回顾,运用教学标准要求不断检验自己,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 教学反思是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于化学教师而言,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有助于提高教师自我教育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有助于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有助于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试图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现在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现象都只是教师的口述,而不给他们亲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的机会。

这就导致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 情感体验。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新课程付诸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要新,决不能守旧。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怪圈。实验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化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多做演示实验,改进实验,有条件的话让学生自己多做实验。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CAI动画、录像和化学实验,我们可选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录像教学。有很多教师未曾使用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他们觉得制作课件比较麻烦,在课后花的时间较多,其实有时我们使用多媒体,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化、使静态的理论动态化,从而化难为易。 例如,在讲到原子结构时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小球分别代表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然后制成动画,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通过闪烁的方式及叠加的手段,展现电子云的特征。在比较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这两个概念时,动画模拟甲烷和氯气如何断键,氯原子与碳原子形成新键;乙烯中碳碳双键断裂,两个氯原子分别接到两个碳原子上,通过动画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两个不同的反应机理。特别是有机化学部分,有机

高一化学下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一化学下第三次月考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N :14 Na :23 S :32 第一部分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 对金属Pt 表面催化CO 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20278Pt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2 78Pt 和198 78 Pt 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B . 202 78Pt 和19878 Pt 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C . 202 78Pt 和19878Pt 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D . 202 78Pt 和19878 Pt 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2 A . B .CaCl 2的电子式: C .甲烷的结构式:CH 4 D .氮气的结构式:N N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 .共价化合物中只有极性键 C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 .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单质分子中 4.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热稳定性:H 2O >HF >H 2S ②原子半径:Na >Mg >O ③酸性:H 3PO 4>H 2SO 4>HClO 4 ④结合质子能力:OH ->CH 3COO ->Cl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H 2SO 4溶液 乙醇 H 2SO 4溶液 5.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 A .灼热的木炭与CO 2反应 B.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C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 .Ba(OH)2·8H 2O 晶体与NH 4Cl 晶体的反应 6.下列各组元素中,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 A I 、 Br 、Cl B O 、S 、 Na C Al 、Si 、P D C 、 N 、 B 7、下列装置可以组成原电池的是( ) B. C. D. 8、下列各表中的数字是原子序数,其数字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完全 相符的是( ) 9.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是 ( ) A .NaOH B .Na 2O 2 C .H 2O 2 D .CaCl 2 10.在NO 2与水反应中,NO 2的作用是( ) A. 氧化剂 B.还原剂 B.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考试(历史)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次月考——历史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 A.1898~1900年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 D.1928~1937年 2.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 C.物质生活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3.近代诗人黄遵宪曾作诗《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该诗反映了()A.中国近代居室建筑的西化倾向 B.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C.西装传人对中国服饰改革的推动 D.西方饮食文化传人对中国传统食俗的影响 4.1840年鸦片战争后,北京的六国饭店是较高档的西餐饮食店,是中国达官贵人摆阔气的地方,所谓“海外珍奇费客猜,两洋风味一家开。外朋座上无多少,红顶花翎日日来”。晚清宫廷、王府和民国时期政府要员的官邸,或设有“番菜房”,或聘有番菜烹调师,有的甚至发展为“器必洋式,食必西餐”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都市西餐业的兴旺,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这一文化模式的体验②国人崇洋心理越来越浓③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也引起了中国近现代饮食生活的较大变化④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5. 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6.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名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A.报道国内外大事 B.娱乐 C.宣传政治主张D.传播商业信息 7.1925年,浙江绍兴吴老太爷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A.西式洋楼里,穿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轮船往来黄浦江上,汽车穿梭在马路上 C.报童手持报纸叫卖 D.居民正在用油票和布票购买“洋油”和“洋布” 8.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定军山》。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剧摄制于19世纪末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民国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 D.世界电影开始进入有声时代 9.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主要反映了中国当时什么社会现象() A.崇洋现象 B.洋货倾销严重 C.全盘西化 D.学习西方迫切 10.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是() ①轿子②马车③轮船④汽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文学革命的影响 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12.哥伦布说过:“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拥有它,谁就能支配他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把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欧洲人对黄金这种贪婪的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欧洲人迫切的生活需要 B.新航路开辟的主观原因 C.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因素 D.欧洲黄金产量严重不足 13.新航路的开辟从本质上反映了() A.从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B.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D.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对外市场 14.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之为“扩张的时代”,主要原因是() A.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B.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时代开始 C.东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D.狂热的宗教传播和宗教征服 15.下列关于麦哲伦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路线,正确的是()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16.我们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其主要依据是() A.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也意味着世界市场雏形开始B.价格革命引起的社会分化 C.揭开了殖民扩张之路 D.冲击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 17.欧洲殖民帝国对殖民地血腥掠夺,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增强殖民者国家实力 B.满足殖民统治者奢侈生活 C.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D.加强了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物质基础 18.英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商业的利益,争做世界霸主,而采取的政策是() A.圈地运动B.重商主义 C.对外殖民D.奴隶贸易 19.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飞速提高,从本质上说明了() A.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战胜封建主义农业文明是一大进步B.工业革命使工人生产积极性倍增 C.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的一切因素 D.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产生成效 20.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产生的新兴工业不包括() A.电力工业B.煤炭开采业 C.石油化工工业 D.飞机制造业 21.彼得?盖伊在起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 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 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 22.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 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